引用 @Sweden冷霜 发表的: 确实,我欧洲同学大部分的心态也是兴奋而不是恐慌,好多想现在去意大利的,说是想看自己会不会中招。
引用 @dangerdave 发表的:有点不一样,武汉前期的问题并不是轻症得不到治疗,而是部分轻症挤占医院床位后,居家隔离发展成重症的人住不进医院,这个问题直到方舱医院数量成型把轻症患者挪出去之后才解决。欧洲大部分国家策略是一开始就把轻症放回家,保证重症有床位,只要重症数量不超过医疗资源极限还是能够应付的。
引用 @電車男 发表的:弗莱堡去年去过一次 对你们那边那个FFK Palast记忆比较深
引用 @愚蠢的呆子啊 发表的: 问个问题 这玩意到底是不是合成的😅
引用 @ 发表的:谢谢楼主科普,像法国或者一些小国他们的做法是轻症居家隔离,重症治疗。按国内的剧情,这其实是很危险的,轻症没得到很好治疗,转到重症,年轻人可能也顶不住
引用 @用户0604949383 发表的:其实区别在于,他们是小别墅居多,我们社区这个密度太大了
引用 @fhhno1 发表的:请问老哥在那个学校做博后啊 我是弗赖堡大学的我们这边10几例了 我很担心
引用 @872184049 发表的:坐标la,学校特地发邮件通知大家春假别出国,很多本地同学的态度差不多就是嗤之以鼻。还有几个要去欧洲的。那兴奋劲儿,别说肺炎了,沙林毒气都拦不住他们
引用 @qqq1889 发表的: 谢谢lz科普。 最近在健身房上班是不是没救了。。。
引用 @COSPAR067A 发表的:你在健身房 再怎么也不会比在医院和诊所的医护人员风险大吧
引用 @辣鸡达达 发表的:哈哈哈老哥怕不是一个学校的我春假。。本来打算去西雅图的 机票房间都定好了 现在只能宿舍一周游了🤣
引用 @不是东西的CYY 发表的: usc吗
引用 @月的守护MOND 发表的:不开玩笑的说,你太高看德国的处理能力了,柏林挂着三大医疗中心之一只准备了2000床位,3w病人光需要的医护人员,德国能不能提供出来都是个问题。况且heinsberg资源早就告急了。
引用 @逝水尤寒_Se7eN 发表的:我记得即使不打喷嚏,飞沫也喷的挺远的,超市售货员那个距离说话好像是能喷到的吧,再加上现在欧美那边普遍的轻症不给测,确定日常不必要戴口罩吗
引用 @隔一片英吉利海 发表的:两千张?不是才六十几张吗,一部分在拜仁,一部分再科隆还是哪我忘了
引用 @不是不是不是张立伟同学 发表的:问一下 德国这么强吗 能处理两三万的病人 我们全国医护人员应该有德国的十几倍几十倍吧 照顾八万病人也是伤筋动骨掏家底了
引用 @RichPan 发表的:德国可不是小别墅居多,至少我所在的疫情最严重的北威州还是以居民楼为主的,大概就是一个单元每层两户,4、5层楼左右,出了单元门就是大街
引用 @pirmasens 发表的:我也在北威州
引用 @pirmasens 发表的:顶! 楼主,能讲讲轻症怎么处理吗? 如果没有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这种情况下除了自我隔离还能做些什么?
引用 @xcasillas 发表的: 楼主有了解到的关于孕妇感染的情况吗?我在美国大农村学校上学,出了这个事平常还要接触实验室的同学,还是有点慌的
引用 @Sogaxcx 发表的: 老哥很专业,谢谢科普!我妈是本地cdc的,给我的建议和你说的很接近,看来目前这个指导是靠谱的!
引用 @RichPan 发表的:老哥你在哪个城市啊,我在埃森已经有3例确诊了 😣
引用 @Hyuu 发表的: 据说得过的肺会有后遗症是真的吗
引用 @保时捷赛车 发表的: 德国的每千人医生数和病床数差不多是中国两倍,护士比例就更高了。
引用 @Lego毛毛 发表的:轻症在家自我隔离,重症10%的话,德国的床位差不多是够的。人手我就不知道了
引用 @月的守护MOND 发表的:你高看他们了,仪器在这边也许并不是问题,人员才是。现在北威州都报不出来一个准确的感染数字了,只能报出来最少270………
引用 @Vegetalyd 发表的: 坐标usc。昨天学校发邮件说戴口罩增加感染风险。真特么服了。
引用 @快船不进总决赛不改名2号 发表的: 坐标一样LA 春假都定好纽约了 还不能退票
引用 @Lego毛毛 发表的:做不了啥....密切自我观察
引用 @ 发表的:即使他们密度小,各种骚操作也给带崩,我们楼下实验室今天公布的一例,意大利回来带病了还给学生上课,然后去饭堂吃饭。那人员密度,学校还说没事,继续上课。
引用 @Willswordh 发表的: 美国人真的愚蠢啊
引用 @jesusallen 发表的: 阿拉斯加航空最近发邮件,2/27之后买的机票可以退
引用 @Lego毛毛 发表的:我在北边,我们这城里还没有,郊区有几个,暂时还淡定
引用 @学会规矩 发表的:这个病是需要隔离床位的,不是能住院就行的,重症那都是高度传染的,德国人均床位多我信,可要说有三万个隔离床位,我不太信。。。。
引用 @我毛是冠军 发表的: 还能去健身房吗?
引用 @堂诵猿鸣轻 发表的: 那德国这边一个样 照去意大利旅游度假出差 天天该party还party 真的厉害的飞起
引用 @快船不进总决赛不改名2号 发表的: 是啊 我25号买的 气哭了
引用 @jesusallen 发表的:打个客服求个情试试
引用 @德里克罗斯闪转腾挪后一飞冲天 发表的:澳洲会不会爆发。。现在澳洲根本没有戴口罩的意识慌得一批
引用 @Lego毛毛 发表的:如果你所在城市已经有了的话,我个人建议少去,至少不要去挤高峰时段。然后带个酒精喷壶给器械喷一喷啥的
COVID2019目前看来在欧洲的大流行(Pandemic)已经是大概率事件,美国的情况看起来不明朗,但是也难言乐观。我和所有人一样慌得一批。这里我不想讨论各国政府的应对措施,毕竟这不是我们能改变的事情。主要还是探讨一下我们作为海外的中国人要怎么度过这段时期。
首先,在已经了解了基本事态的情况下,不要慌。 不要和一些傻X老外一样认为这就是个mild flu然后照样party照样玩,这不仅对自己也对周围的人不负责任。但是也没必要恐慌。其实这个病毒对40岁以下的人威胁确实不大,四十岁以下大部分是不会引起肺炎的轻症,死亡率仅0.2%(但是这个死亡率还是高过季节性流感的死亡率不少),十岁以下目前全世界都没有死亡案例。虎扑JR应该大部分年纪都不是特别大,因此不用太担心会挂在国外。
怎么保护自己? 目前绝大部分的研究和WHO最新的报告都指出SARS2.0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目前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而流感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高效传播)。那也就是说,即便没有口罩,我们也可以有效的保护自己。一定要注意勤勤勤勤勤洗手,控制住自己的手不要乱摸,尤其是触摸过陌生物体之后不要摸自己的脸(我自己的做法是摸了一下公交车扶手也会马上用免洗洗手液擦手)。尽量减少和人近距离(2米内吧)面对面的机会,尽量减少去人流密集场所,包括食堂和GYM(自己带饭啦!)。尽量使用自己的办公、学习用品而不要和人交换使用,不能做到就多消毒。能在家工作就在家工作(我已经跟我老板提了我们要随时准备work from home)。 但是口罩并不是没有用。总有一些场合我们是避免不要要和陌生人面对面的,比如公交车,超市。我目前还没开始戴口罩,我自己的衡量标准(非常主观)是,如果我这个小城市(50万人)的报道病例数超过50,我就要在人流密集场合戴口罩了(户外一般是没必要的)。口罩很珍贵要省着用。
唤起周围的人的警惕。传染病要靠群防群治,你一个人注意周围的人不注意也是没用的。尽管海外中国人一般都没兴趣对他们的内部事务发声,但是这次事关我们自己。我这对时间一直在以不同的方式提醒周围的人,哪怕只有一部分人听进去了,我的处境也比以前更加安全了。比较幸运的是我老板听进去了233
物资。COVID19的爆发除了影响人的健康之外还会极大冲击社会秩序。因此囤积一些米面粮油生活物资是有必要的。注意一点:囤积的储备物资和日常生活的物资最好分开,不然等市场关闭了你囤积的物资又已经吃完了就很尴尬了。
如果你出现了疑似症状,不要出门,马上给当地热线、家庭医生打电话,如果他们guanliaozhuyi不鸟你,给可能可以提供帮助的一切渠道打电话。
如果你已经确诊了:那还能咋地,医生让咋办就咋办呗....发达国家的医疗系统底子在那,崩溃也要一段时间,早感染比晚感染好!(狗头.jpg) 我自己非常不靠谱的估计了一下,认为德国至少处理三万病人的能力是有的。除非护士姐姐又罢工了`````
如果你或者你的亲人有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或者年纪偏大,密切观察事态做好买票回国隔离的准备。比如你要是生活在意大利,现在就应该回去。
大家因为各种目的出来,如果没打算马上回国,那日子还是得过。就算是武汉市民,感染率也才1/200嘛,做好准备,同时相信自己不是天选之子!
🔥 最新回帖
这种心态我是真没见过
在家的话就全军覆灭了一家人整整齐齐感染上
哥们,要是大家都懂fkk是什么的话你会被高亮的。
🛋️ 沙发板凳
我是弗赖堡大学的
我们这边10几例了 我很担心
你好,顺丰
其实区别在于,他们是小别墅居多,我们社区这个密度太大了
即使他们密度小,各种骚操作也给带崩,我们楼下实验室今天公布的一例,意大利回来带病了还给学生上课,然后去饭堂吃饭。那人员密度,学校还说没事,继续上课。
弗莱堡去年去过一次 对你们那边那个FFK Palast记忆比较深
哈哈哈老哥怕不是一个学校的
我春假。。本来打算去西雅图的 机票房间都定好了 现在只能宿舍一周游了🤣
你在健身房
再怎么也不会比在医院和诊所的医护人员风险大吧
嗯嗯那肯定不会,但还是不踏实每天客流量挺大的
usc吗
坐标一样LA 春假都定好纽约了 还不能退票
沙林毒气它起码不传染啊……
usc的穷表弟lmu
德国可不是小别墅居多,至少我所在的疫情最严重的北威州还是以居民楼为主的,大概就是一个单元每层两户,4、5层楼左右,出了单元门就是大街
老外就这样,不以为然
西雅图地区,公司都鼓励我们WFH了,昨天还是有几个不怕死的去,就tm为了free lunch,把我惊呆了
因为你要真呼啦啦全往医院里塞,我觉得欧洲大多数国家不一定有那个容量
两千张?不是才六十几张吗,一部分在拜仁,一部分再科隆还是哪我忘了
其实欧美只有病人需要戴口罩的理论确实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关键是怎么保证病人主动戴口罩呢?我仔细观察了一下,英国tram上咳嗽的没一个戴口罩的😭
遇到美国这种不诊断怎么办,拖着拖着就重症! 这死亡率高得吓人1
有点不一样,武汉前期的问题并不是轻症得不到治疗,而是部分轻症挤占医院床位后,居家隔离发展成重症的人住不进医院,这个问题直到方舱医院数量成型把轻症患者挪出去之后才解决。欧洲大部分国家策略是一开始就把轻症放回家,保证重症有床位,只要重症数量不超过医疗资源极限还是能够应付的。
坐标usc。昨天学校发邮件说戴口罩增加感染风险。真特么服了。
2000张还是有的,毕竟欧洲三大医疗中心之一,还是德国人口最多的城市。
德国的每千人医生数和病床数差不多是中国两倍,护士比例就更高了。
那是城市中心圈内,往外一些全是小别墅,坐标西德
六十几张?德国人均病床数是中国的两倍,你当是校医院呢?
我也在北威州
轻症在家自我隔离,重症10%的话,德国的床位差不多是够的。人手我就不知道了
但谁知道会不会转成重症呢,也许几率很小,但落到谁的头上都是100%啊。
我在北边,我们这城里还没有,郊区有几个,暂时还淡定
老哥你在哪个城市啊,我在埃森已经有3例确诊了 😣
如果你评估你所在地感染风险高,密集场合建议戴口罩。但是洗手不乱摸是最重要的。
不是。
做不了啥....密切自我观察
目前怀孕不是重要风险因素,感染者生的婴儿也没有报道有问题的。但是对怀孕中早期阶段的影响现在还没办法说啊
我很震惊……难道国外的jr都不看新闻吗?楼主说的基本上每个国内jr都知道,但感觉你们好惊讶的样子?
多特蒙德俩了…
都是一群从小到大被保护的好好的 没遇到什么坎儿 真要是得病了一个个就老实了
好像是的,那个白肺,应该会留下点儿后遗症吧。。。。
勤洗手吧,没法带口罩的话只能尽量保护自己了
这个病是需要隔离床位的,不是能住院就行的,重症那都是高度传染的,德国人均床位多我信,可要说有三万个隔离床位,我不太信。。。。
你高看他们了,仪器在这边也许并不是问题,人员才是。现在北威州都报不出来一个准确的感染数字了,只能报出来最少270………
真希望这些local赶紧去送 最好直接交代在欧洲
传染病负压病房不可能够。而且就三万病人而言,医护人员感染怕就要超过千人。中国都吃力,别说德国了。千万别提医疗水平,国内医生对常见病的经验,你也知道是和病例数成正比的。
西方没有办法学中国 但是应该大力学韩国
不是因为疫情。。因为穷
美国人真的愚蠢啊
阿拉斯加航空最近发邮件,2/27之后买的机票可以退
打电话给客服基本上都是可以退的,就说因为疫情不得已取消了旅行。
但你忽略了医疗挤兑我真严重怀疑你的水平
亚琛,北魏第二重灾区
楼主,继续请问观察发展到什么程度需要去就医?
这病毒广泛传开的重要原因是潜伏期长且不明显。一群人你不知道谁有,也可能自己有,都带口罩,就能最有效地防住源头了。
固执是真的固执 我都无语了
这个是真的骚。我们公布了危险区旅行报备的guidelines,但是我怀疑多少人会照做。
聪明是要钱的,现在一个n95三十美元,只能装傻了
是啊 我25号买的 气哭了
人家健身,你在旁边朝他喷消毒水,可好🐶
我觉得想的还是太天真了 你看看意大利的死亡数字 医疗资源肯定是不够了
路上已经看得见亚洲人开始戴口罩,甚至有个别白人用围巾捂住口鼻。
在鸡儿?汉堡?
类似方仓医院那种德国已经就地修了几个了。还有就是现在who用的检测试剂就是德国研发出来的。底子还是很厚
那德国这边一个样 照去意大利旅游度假出差 天天该party还party 真的厉害的飞起
如果你所在城市已经有了的话,我个人建议少去,至少不要去挤高峰时段。然后带个酒精喷壶给器械喷一喷啥的
我上周为了阻止跟我关系好的同事去pub吵了一架 不过我这里市区确实还没有。
打个客服求个情试试
现在澳洲根本没有戴口罩的意识
慌得一批
嗯好我试试 感谢大兄弟
口罩不是最重要的(不是说没有用)
手卫生摆在第一位。
呃学校发邮件明明说的是Wearing face masks as a routine practice is not recommended. 哪里写着增加感染风险了……
在LA 还是不去了 之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