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古杂谈|宋明儒学的三大流派

沽酒居士
楼主 (虎扑)
       所谓‘宋明理学’,准确的称呼应该是宋明儒学,因程氏兄弟理学占据主流,遂泛称为宋明理学。        唐代虽然儒释道三教并举,但武则天之前道教为国教,武则天至唐玄宗之间,佛教居首;唐肃宗开始到唐哀帝一百多年,一直是佛、道、儒这样的地位,故唐宪宗迎佛骨时,韩愈上书《谏迎佛骨表》,是儒家对佛教的反击,以儒家惨败为结局。        汉唐儒学以经学为主,有工夫论而无本体论,如佛教本体‘空’,道教本体‘无’,汉唐儒学是没有提出相应对照物的。 


一、北宋五子 北宋开始,儒家子弟遂开始为儒家构建本体论,诞生了著名的北宋五子
其一曰周敦颐;
       周敦颐吸收了《易经》“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以及道家‘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看法,写了著名的《太极图说》“无极而生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其二曰张载;
       张载比周敦颐的看法更进一步,他认为宇宙之初不是佛教的‘空’、道家的‘无’,也不是‘无极’,而是物质性的‘气’,他把宇宙的本体称为‘太虚’。气是散而复聚,聚而复散,即“太虚—物—太虚”的形式循环运行的,其         《正蒙-太和篇》认为: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        张载有著名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所开创‘气学’,因其住在关中,又被称为‘关学’
其三、其四是程颢、程颐兄弟;       二人曾一同师从周敦颐,其叔父为张载,邻居为邵雍。       二程一同开创了理学,程颢性子宽厚些,程颐则严厉刁钻些,他们对理学理解的不同,造成了日后宋明理学的两大分支。        程颢以心解理,曾见麻雀落于窗台上,乃悟理之存在,始觉‘理’是活泼泼的,形容天道是“生”,谓世界生生不已,提出“天只是以生为道”,故“天地之大德曰生”。他并不重视观察外物,认为人心自有“明觉”,具有良知良能,自己就可以凭直觉体会真理。        程颐以物解理,他和弟子杨时有个著名的典故叫‘程门立雪’,曾见蒙童经师长一喝,遂乖乖读书,便觉这是理。程颐认为,理是创造万事万物的根源,“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强行将‘理’和事物分割开来,认为理是“体”,而事物是“用”。       二程的共同点在于都以“理”为世界本源;不同点在于程颢认为理与物为一体,程颐则把理和物分割开来。
其五曰邵雍;
        邵雍是哲学家和算学家,著有著名的《皇极经世》。        《西游记》第一回就用的是邵雍的理论:邵康节曰:“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        近代辛亥革命前后,推中国上下五千年时,很大程度上参考了《皇极经世》。 二、南宋朱熹与陆九渊        以上是北宋五子,再来说说南宋的程朱道学和陆九渊心学。
1、朱熹的程朱理学          南宋时,朱熹写了《四书集注》,集程颐之理学而大成,成为社会上主流的理学思想,吸收程颐‘理’和‘物’分割,‘天理至善’,‘人欲有善有恶’的观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世称‘程朱理学’,因为这一派认为‘理即道’,又称‘程朱道学’
2、陆九渊的心学
      而同时的陆九渊则吸收了程颢的观点,与朱熹提出相反的观点,即‘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创立了心学。        二人曾有一次鹅湖书辩,不分胜负,朱熹虽入朝廷为官,但其思想此时还不是绝对的主流。        而朱熹所代表的“程朱道学”,则在西元1313年元仁宗延祐复科时才被定为官方考试科目。 三、明朝理学的三大流派 
1、程朱道学;
       明朝朱元璋开国后,效仿唐朝尊老子李耳为先祖,宋朝虚构神仙赵玄朗为先祖,于是也想和朱熹攀亲戚,于是顺理成章依照元朝传统,把宋明理学中的大派‘程朱道学’的‘四书五经’奉为官方考试科目,还设定应试文用宋朝‘经义’格式,后来明宪宗时期规范了文章题材八股文。        于是在王阳明出世之前和之后的明朝,一直是‘程朱道学’占据宋明理学的主流。
2、陆王心学;
      王阳明曾师承明朝大儒陈献章,继承并发扬陆九渊的心学,世称‘陆王心学’。       但他被朝中一些小人嫉妒,不止斥责阳明心学蛊惑人心,是邪说;甚至王阳明的军功都不被承认,终明武宗一朝,王守仁平叛之功没有得到朝廷的封赏。其爵位“新建伯”在嘉靖年间先是追赠,然后被取消,隆庆皇帝时才追赠建安侯。       可以说,王阳明在世时,其学生子弟遍布朝廷高官,乡野村夫,人数虽众,但并没有动摇明朝传统的‘程朱理学’。
3、张王气学;
        再来看看明朝儒学的第三大流派‘张王气学’。        气学由北宋张载所开创,张载死后,其弟子多赴洛阳参习程颐、程颢兄弟的‘洛学’,于是关中气学遂后继无人。       入明以后,约于陈献章、王守仁同时,有罗钦顺、王廷相和王尚絅等人。        其中罗钦顺既参‘程朱道学’,又研习‘张载气学’,当时王守仁以心学立教,大江南北欣然从之。罗钦顺不以为然,与王守仁辩论,认为,“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         罗钦顺之后,又有王廷相、王尚絅,持续研究气学理论,二人被合称为“气学二王”,遂诞生‘张王气学’的称呼。        此脉在晚明王夫之之后,渐渐衰微不振。
       王夫之,自幼跟随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其哲学思想概括起来有七点,现在说其三点:        其一、反禁欲主义,提倡不能离开人欲空谈天理,天理即在人欲之中。王夫之在其《周易外传》、《尚书引义》等书中对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提出了批评。        其二、均天下、反****、爱国理想。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与《宋论》中指出“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的观点。        其三,气一元论,王夫之认为气是唯一实体,不是“心外无物”。王夫之还指出,天地间存在着的一切都是具体的实物,一般原理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决不可说具体事物依存于一般原理。   四、‘程朱道学’、‘陆王心学’、‘张王气学’之间有何区别呢?
       朱熹所谓的“理乃万物本源。”“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此天地,无人无物……
       这接近客观唯心主义。
      王阳明所谓的“岩中花树”: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又接近主观唯心主义。
        张载的气学创立最早,可惜衰落也最快,程朱道学创立稍晚,而阳明心学指出程朱道学的缺陷,最后王夫之继承‘气学’,斥责‘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弊端的‘张王气学’才接近如今的唯物主义。
         可惜满清入关以后,陆王心学和张王气学都来不及发展,就被清朝当局发动文字狱,限制思想,就此只保留程朱道学,阳明心学和陆王气学都一蹶不振,程朱道学反而在清廷的支持下,持续在中国发展了八百年。 建国后,阳明心学又被判定为唯心主义,更不被MA,LIE,ZHU,YI所容,于是就此沉寂。

五、总体流脉 北宋五子:周敦颐《太极图说》)                   邵雍《皇极经世》) 宋明理学:张载(气学)————中明罗钦顺(道学与气学)——中明王廷相、王尚絅(气学二王)——晚明王夫之(张王气学)                   程颢(理学)——南宋陆九渊(心学)——中明陈献章(心学)—中明王阳明(陆王心学)                   程颐(理学)——南宋朱熹(程朱道学)——中明罗钦顺(道学与气学)                           
1
1143972707
朱熹是真的恶心,看到他和程朱理学就想到“吃人”两个字,心里沉甸甸的喘不过气来
王夫之这是得罪美术师了吗。。。怎么画的跟一个非洲人一样

揽二乔兮铜雀
学习了

虎扑用户754270
都是些糟粕,了解一下就行了,真去学就是脑残了。

黑島结菜
程朱理学就是假道学,虚伪至极!明清小说里面讽刺的太多!

唯祈呀
好帖无愣啊...

T
TT之道
马来人

百年自由
引用 @黑島结菜 发表的:
程朱理学就是假道学,虚伪至极!明清小说里面讽刺的太多!

大家都一样

阳明心学也搞得晚明市井主观唯心主义横行,我心即世界,清朝朝堂及民间的反思一样也很多
小白菜心
以前专门写过一篇朱熹和陆九渊的文章,简单来说,朱熹可以归为客观唯心主义思想,陆九渊可以归为主观唯心主义思想。鹅湖之会的发起人吕祖谦也算是当时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大体上接近朱熹,但并不像朱熹那样偏激,对于陆九渊的一些观点也能有所接受。

从结果来看,朱熹的影响显然更大,程朱理学被定为官学,奉为正宗,这也和两派的核心观点有关,朱熹把“理”当做客观存在,宣扬的“存天理、灭人欲”是以天理驾驭人心,而陆九渊的“明本心”是要让人从本心出发依靠自身的自觉性来服从统治,两者相比明显是朱熹的思想更适合统治,这也是程朱理学被封建统治大肆宣扬的重要原因。

不过其实两人的思想从本质来说都没有跳出理学这个范畴,有个评价很客观:(朱熹、陆九渊)二先生同植纲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即使意见终于不合,亦不过仁者见仁,知者见知,所谓“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

沽酒居士
引用 @1143972707 发表的:
朱熹是真的恶心,看到他和程朱理学就想到“吃人”两个字,心里沉甸甸的喘不过气来
王夫之这是得罪美术师了吗。。。怎么画的跟一个非洲人一样

王夫之此像反而最接近本人真实相貌,他壮年时期曾起兵反清,失败后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号南岳遗民。这是真正的有学识有骨气的儒家大儒。
倒是以上诸儒,画像或多或少都有些美化。
沽酒居士
引用 @唯红茶 发表的:
都是些糟粕,了解一下就行了,真去学就是脑残了。

仔细研究还是很能学些东西的,程朱道学的观点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则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倒是张王气学很接近唯物主义。
宋明儒学如果用‘气学’里的本体论和‘心学’里‘知行合一’的工夫论而结合,不会比马列差多少。
沽酒居士
引用 @黑島结菜 发表的:
程朱理学就是假道学,虚伪至极!明清小说里面讽刺的太多!

程朱理学认为“理即是道”,还真的又称为‘程朱道学’,假道学可能真的从程朱道学来的。
不是猫中偏爱橘
竟然真有人在这区谈历史文化🐶

沽酒居士
引用 @ 发表的:
大家都一样

阳明心学也搞得晚明市井主观唯心主义横行,我心即世界,清朝朝堂及民间的反思一样也很多

程朱道学和陆王心学的本体论其实都属于唯心主义,区别一个是客观唯心主义,一个是主观唯心主义而已。
倒是张载的‘’气学’,万物本源为太虚,太虚即气,这倒接近唯物主义。
沽酒居士
引用 @小白菜心 发表的:
以前专门写过一篇朱熹和陆九渊的文章,简单来说,朱熹可以归为客观唯心主义思想,陆九渊可以归为主观唯心主义思想。鹅湖之会的发起人吕祖谦也算是当时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大体上接近朱熹,但并不像朱熹那样偏激,对于陆九渊的一些观点也能有所接受。

从结果来看,朱熹的影响显然更大,程朱理学被定为官学,奉为正宗,这也和两派的核心观点有关,朱熹把“理”当做客观存在,宣扬的“存天理、灭人欲”是以天理驾驭人心,而陆九渊的“明本心”是要让人从本心出发依靠自身的自觉性来服从统治,两者相比明显是朱熹的思想更适合统治,这也是程朱理学被封建统治大肆宣扬的重要原因。

不过其实两人的思想从本质来说都没有跳出理学这个范畴,有个评价很客观:(朱熹、陆九渊)二先生同植纲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即使意见终于不合,亦不过仁者见仁,知者见知,所谓“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

老哥分析很充分!二者其实皆属于唯心主义,但是王阳明又用‘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弥补了唯心主义的缺陷,属于心物一源了。
元明统治者显然是借助‘天理’的名头统治百姓而已。
天理本善这个概念在现代的唯一好处是遇到挫折冤枉大喊一声:“我就不相信这世上没有天理了!”可见其深入人心。
用户1982182967
我觉得这种帖子才算是虎扑的灵魂。不要整天非绿即冲的

沽酒居士
引用 @不是猫中偏爱橘 发表的:
竟然真有人在这区谈历史文化🐶

大浪淘沙,总有点真东西。😂

虎扑JR1136802287
引用 @黑島结菜 发表的:
程朱理学就是假道学,虚伪至极!明清小说里面讽刺的太多!

不能这么说,看看《宋元学案》《明儒学案》,这些人是真的有追求的。

虎扑JR1136802287
引用 @1143972707 发表的:
朱熹是真的恶心,看到他和程朱理学就想到“吃人”两个字,心里沉甸甸的喘不过气来
王夫之这是得罪美术师了吗。。。怎么画的跟一个非洲人一样

朱子学极博大,真正讲圣学可学而致的,是朱子。

马塔的胡子
想请教下楼主,早闻王守仁的传习录对身心发展大有裨益,如果想读的话,之前用先读其他书目铺垫吗?还是直接啃就可以?

沽酒居士
引用 @马塔的胡子 发表的:
想请教下楼主,早闻王守仁的传习录对身心发展大有裨益,如果想读的话,之前用先读其他书目铺垫吗?还是直接啃就可以?

直接啃有难度,其文多是阳明和弟子就儒学、理学及人生的一问一答,涉及孟子的良知良能;二程理学、引朱熹格物之说而反驳之,引陆九渊之‘我心即宇宙’而发展之。
不过直接读配上翻译的白话,加上个人天资聪颖的话,也能理解一大半。不用其本体论,用其工夫论:致良知,知行合一足矣。
W
WazzaRooney10
最近正好在写一篇程朱理学和性压抑的论文

唠嗑现场采访时说
引用 @沽酒居士 发表的:
程朱道学和陆王心学的本体论其实都属于唯心主义,区别一个是客观唯心主义,一个是主观唯心主义而已。
倒是张载的‘’气学’,万物本源为太虚,太虚即气,这倒接近唯物主义。

朴素唯物主义

麦田里的笛声
中国的文化土壤受封建统治和小农思想限制得太惨了,没能产生真正的实验主义科学,导致古人缺少对世界的认识,以至于这些大儒先贤的思考就像在黑暗中摸索

用户0779473492
引用 @沽酒居士 发表的:
王夫之此像反而最接近本人真实相貌,他壮年时期曾起兵反清,失败后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号南岳遗民。这是真正的有学识有骨气的儒家大儒。
倒是以上诸儒,画像或多或少都有些美化。

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是肯定人的基本需求的,吃人也不能把锅全甩给他吧

窗上有雾
引用 @沽酒居士 发表的:
程朱道学和陆王心学的本体论其实都属于唯心主义,区别一个是客观唯心主义,一个是主观唯心主义而已。
倒是张载的‘’气学’,万物本源为太虚,太虚即气,这倒接近唯物主义。

客观唯心如何理解呢
没有深入了解过程朱理学,既然唯心自然是主观认知,若是客观存在便是心外之物了

湖人名宿___萨克雷
都怪王安石当年太务实太强势,搞得那帮人干不了实事,一天闲的光顾着搞理论搞学问了,

这也在计算之内
引用 @1143972707 发表的:
朱熹是真的恶心,看到他和程朱理学就想到“吃人”两个字,心里沉甸甸的喘不过气来
王夫之这是得罪美术师了吗。。。怎么画的跟一个非洲人一样

朱熹还说过三妻四妾人欲也呢,在当时腐朽的南宋没什么问题

沽酒居士
引用 @WazzaRooney10 发表的:
最近正好在写一篇程朱理学和性压抑的论文

哈哈哈,正好合适。

沽酒居士
引用 @麦田里的笛声 发表的:
中国的文化土壤受封建统治和小农思想限制得太惨了,没能产生真正的实验主义科学,导致古人缺少对世界的认识,以至于这些大儒先贤的思考就像在黑暗中摸索

有一部分这个因素。

莲藕不需要姑娘
挺欣赏陆九渊的

西
西部边疆研究所所长
引用 @沽酒居士 发表的:
程朱道学和陆王心学的本体论其实都属于唯心主义,区别一个是客观唯心主义,一个是主观唯心主义而已。
倒是张载的‘’气学’,万物本源为太虚,太虚即气,这倒接近唯物主义。

前段时间还去了一趟横渠书院,关学在陕西感觉挺受推崇的。

绝世神装引领风暴
儒学学上天,也对生产力发展没什么作用。
沽酒居士
引用 @窗上有雾 发表的:
客观唯心如何理解呢
没有深入了解过程朱理学,既然唯心自然是主观认知,若是客观存在便是心外之物了

程朱道学认为先有“理”,后有“物”,即精神先于物质。
其实这是吸收了道家“道”为万物之始的概念,不同的是道家的“天道”是宇宙规则,这种属于朴素唯物主义。宋儒的“天理本善”将物质人性化,则难免陷入客观唯心主义了。
陆王心学没有强调“理”先“物”后,还是“物”先“理”后,只说“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心即理”,即精神和物质同时出现,精神归于物质,物质也归于精神,这就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沽酒居士
引用 @湖人名宿___萨克雷 发表的:
都怪王安石当年太务实太强势,搞得那帮人干不了实事,一天闲的光顾着搞理论搞学问了,

不止是王安石,为了对抗佛道二教的本体论,整个宋儒都有开创儒家的本体论的想法。前文说过,因为没有本体论,儒家在唐朝排道、释、儒第三。

沽酒居士
引用 @莲藕不需要姑娘 发表的:
挺欣赏陆九渊的

陆九渊的想法按现在的说法就是精神解放者。😃

霸波奔波儿灞
引用 @用户1982182967 发表的:
我觉得这种帖子才算是虎扑的灵魂。不要整天非绿即冲的

那不就变成逼乎了 没有特色了吗

沽酒居士
引用 @西部边疆研究所所长 发表的:
前段时间还去了一趟横渠书院,关学在陕西感觉挺受推崇的。

我就是陕西人。关学整体发展不如道学和心学,但是一直弱而不亡。
一部分和关学本身的厚重,如“枯木晬盘”有关系,一部分和关中人自元朝开始的沉稳保守的性格有关系。
明朝的气学有王廷相、王尚絅等;晚明有王夫之;清初有李二曲等。

妖孽威斯布鲁克
引用 @马塔的胡子 发表的:
想请教下楼主,早闻王守仁的传习录对身心发展大有裨益,如果想读的话,之前用先读其他书目铺垫吗?还是直接啃就可以?

建议读原著。之前看过一点度阴山的解析传习录,那本应该是市面上比较好的注解书了。读了一小半觉得总被度阴山牵着鼻子走,自己反而不能很好地独立思考,后来在kindle上下了传习录原本,虽是文言文,读起来也很慢,但是边读边想,每次读都有所启发。

花落花开会有时丶
楼主的帖子都很受用

布衣左道
引用 @沽酒居士 发表的:
王夫之此像反而最接近本人真实相貌,他壮年时期曾起兵反清,失败后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号南岳遗民。这是真正的有学识有骨气的儒家大儒。
倒是以上诸儒,画像或多或少都有些美化。

这里面也只有船山先生值得一观,其他人就让专门研究者去研究下足矣。
普通人实在犯不着去和这些破烂的老古董较劲

活捉第二梦
引用 @沽酒居士 发表的:
直接啃有难度,其文多是阳明和弟子就儒学、理学及人生的一问一答,涉及孟子的良知良能;二程理学、引朱熹格物之说而反驳之,引陆九渊之‘我心即宇宙’而发展之。
不过直接读配上翻译的白话,加上个人天资聪颖的话,也能理解一大半。不用其本体论,用其工夫论:致良知,知行合一足矣。

可惜最后一句逐久而不得也

反方向的苹果
老哥科普贴很棒,以前这些名字只是知道大概,未成脉络,今天明白了很多

沽酒居士
引用 @花落花开会有时丶 发表的:
楼主的帖子都很受用

哈哈哈谢谢

桃金娘
引用 @沽酒居士 发表的:
直接啃有难度,其文多是阳明和弟子就儒学、理学及人生的一问一答,涉及孟子的良知良能;二程理学、引朱熹格物之说而反驳之,引陆九渊之‘我心即宇宙’而发展之。
不过直接读配上翻译的白话,加上个人天资聪颖的话,也能理解一大半。不用其本体论,用其工夫论:致良知,知行合一足矣。

最后一句我想起了陶行知

桃金娘
引用 @沽酒居士 发表的:
仔细研究还是很能学些东西的,程朱道学的观点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则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倒是张王气学很接近唯物主义。
宋明儒学如果用‘气学’里的本体论和‘心学’里‘知行合一’的工夫论而结合,不会比马列差多少。

致良知还是很有用的啊,读不懂的人才会觉得是糟粕吧

f
flyinnet
李贽不算是上述体系?
P
PeterSager
个人对这些封建时期的所谓思想家好感不多,感觉大部分都是不切实际的空谈,关键的是儒学家把个人修养和生产力发展本末倒置,空谈美德,不谈生存,脱离了生物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再加上统治阶级和这些人相互利用,几千年来压抑国人思想,很难让人尊敬。当然我对他们的了解非常片面,其实很想看看楼主深入评价一下这几位的优缺点,他们的思想对个人素质和社会发展分别有什么正面和负面作用。
偷心不死
引用 @沽酒居士 发表的:
老哥分析很充分!二者其实皆属于唯心主义,但是王阳明又用‘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弥补了唯心主义的缺陷,属于心物一源了。
元明统治者显然是借助‘天理’的名头统治百姓而已。
天理本善这个概念在现代的唯一好处是遇到挫折冤枉大喊一声:“我就不相信这世上没有天理了!”可见其深入人心。

中国文化不是天道无情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若有情天亦老。无情才是无私

虎扑用户836817
1

沽酒居士
引用 @flyinnet 发表的:
李贽不算是上述体系?

李贽是阳明后学中的泰州学派的,在王阳明之后,刘宗周之前。
沽酒居士
引用 @活捉第二梦 发表的:
可惜最后一句逐久而不得也

说是知行合一,其实实在难矣。人本不想吃饭,可身体的饥饿感却控制着要吃饭;人又因思念亲人或情人而失去了饥饿感。故精神与物质如阴阳般同源而不能同归。
有时候人的追求和信仰不是为了达到,而是尽可能的接近,知行合一也是如此。
窗上有雾
引用 @沽酒居士 发表的:
程朱道学认为先有“理”,后有“物”,即精神先于物质。
其实这是吸收了道家“道”为万物之始的概念,不同的是道家的“天道”是宇宙规则,这种属于朴素唯物主义。宋儒的“天理本善”将物质人性化,则难免陷入客观唯心主义了。
陆王心学没有强调“理”先“物”后,还是“物”先“理”后,只说“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心即理”,即精神和物质同时出现,精神归于物质,物质也归于精神,这就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天理本善这个观点确实有此嫌疑,如果只是强调天理和天理至高,倒不算唯心
抛开教科书的认知,楼主觉得陆王心学,尤其是知行合一的观点算是唯心吗

沽酒居士
引用 @窗上有雾 发表的:
天理本善这个观点确实有此嫌疑,如果只是强调天理和天理至高,倒不算唯心
抛开教科书的认知,楼主觉得陆王心学,尤其是知行合一的观点算是唯心吗

王阳明37岁提出的“心即理”属于唯心主义;当时主流儒学将其斥责为“禅学”,于是38岁提出“知行合一”,这就属于心物一源了;后来48岁所提的“致良知”,即通过行动来焕发我内心的灵明,这已经是唯物大于唯心的观念了。 尤其王阳明临终前的天泉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而且不许学生篡改这四句话。 这已显示他从‘心即理’的唯心主义回归到天理本源,即道本源无善无恶的概念,如果换成‘无善无恶理之体’或‘无善无恶道之体’这就属于纯粹的唯物了。 [ 此帖被沽酒居士在2019-11-29 13:17修改 ]
沽酒居士
引用 @PeterSager 发表的:
个人对这些封建时期的所谓思想家好感不多,感觉大部分都是不切实际的空谈,关键的是儒学家把个人修养和生产力发展本末倒置,空谈美德,不谈生存,脱离了生物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再加上统治阶级和这些人相互利用,几千年来压抑国人思想,很难让人尊敬。当然我对他们的了解非常片面,其实很想看看楼主深入评价一下这几位的优缺点,他们的思想对个人素质和社会发展分别有什么正面和负面作用。

      你所说的是当今社会主流看法,未免有些管中窥豹。       宋朝儒学的本体论本质上是为了回应道、佛二教本体论而诞生的,在创立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吸收了道、佛二教的一些观点,从唐朝就开始这种三教混一的观念,如全真道倡导三教合一,禅宗也从老庄哲学里吸取了营养。
       周敦颐面对佛教的万物本源‘空’,道教的万物本源‘无’提出儒家的万物本源‘无极’,但这里道家观念仍很深,而且不符合儒家的传统观点,万物生于有形(《易》里的‘太极生两仪’)。儒家之所以不是宗教,就是他的无神论,最高统治者是宇宙规则而非神。
       倒是张载的本体论‘太虚’,也是吸收道家的概念,不过去掉了‘有生于无’,只保留‘万物生于有’,诞生了‘气’本论,这非常符合儒家传统的万物生于有形,也接近唯物主义。故后世人称张载为儒家造了一个‘道’,也就是张载造道。从本体论来说,张载的观点无疑是最好的。        你之前所提的宋儒不管生产力发展,至少张载是试过的,他搞复古礼和井田制, 按照《周礼》的模式,划分为公田,私田等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世称“横渠八水验井田”。       同时程颢、程颐两兄弟也在赋予本源名讳,二人吸收道家最高规则‘天道’的观点称之为‘天理’,道、理同义,而程颐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划分,把天理从物质上剥离出去,赋予天理本善的观点,继之的朱熹将这个岔路越走越大。
        陆九渊、王阳明的心本论吸收了一部分禅学的观点,但并非如同佛教的本源‘空’,也强调万物本源是‘理’,也是‘心’,‘心即理’,这虽然把宋明理学拉回来一部分,但路还是偏的,因为天理本善,心之良知也本善’;如果把‘心即理’和‘无善无恶心之体’改为‘物即理’,‘无善无恶理之体’,这就回归到正轨了。
        整体来说,本源论最好的是张载的气学,张载的气学使宋明儒学弥补了缺少唯物的缺陷,而且对中医学各种所谓致人疾病的‘戾气’有贡献(以吴又可《瘟疫论》为代表),足与欧洲近代哲学史相提并论。
       但气学的缺陷是没有工夫论,工夫论程朱理学的‘格物穷理’有一定可取之处,但是如果改成‘格事穷理’,则更为稳妥,即做一件事而明白一件道理,朱熹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是说明这个道理。
       不过少年王阳明并未明白,跑去格物格竹子格病了因而对程朱理学质疑,但他晚年逐渐领悟到‘格物穷理’的概念,写了《君子亭记》,说竹子有四德,此时阳明的格物穷理已经是身外物与身内心一同格了。
         另外心学里的‘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也是很好的工夫论,‘知行合一’是说给中层人士做官的和读书人的;‘致良知’则是说给普通人的,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无愧本心(良心)即可。
          二者的本体论也非一塌糊涂,如程朱道学‘天理本善’这个概念对社会影响很深,使人在极端冤枉委屈情况下仍会为自己挣扎“我就不信这世上没有天理了”,在百姓心中,天理(老天爷)是会主持正义的。
         而普通做事甚至不靠道德,不靠法律,只靠良心(良知),做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够了。
        陆王心学的缺点就在于心本源,被人讥讽为禅学,也被今世划分为唯心主义。
        程朱道学的缺点我就不再说了,禁锢思想,摧残女性自由等等。 [ 此帖被沽酒居士在2019-11-29 13:54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