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一生的疯狂战斗简表,秦统一天下是有原因的

g
genjosanzong
引用 @嘴强键盘帝 发表的:
赵国底子其实一般,就是赵武灵王在位时期也没有一个解决策略能够解决两派的矛盾,自己瞎搞最后还饿死了。魏国才是一副好牌打个稀巴烂,魏国人才众多呀。不过赵国国君其实都不咋地,没有精明强干的主。

魏国四战之地,被秦齐楚赵包围,根本没法玩

欧文的出界球
长平之战,白起活埋了40多万投降的士兵,这太恐怖了

不是没死过
引用 @0o0lz 发表的:
了解过嬴政处的环境,在看看他的功绩就不会这么觉得了!配得上千古一帝的人中国历史也没几个!

嬴政是亡国之君,吞的太快不消化,自爆

你隐身我牵挂
引用 @舒尔哈齐 发表的:
二舅牛逼?大舅就补牛逼了?三舅就不牛逼啦

???

大哈达
引用 @杰后驭生 发表的:
是为不是喂

是味不是喂

口袋里的机器猫
引用 @凌夜岚 发表的:
武王是有功绩的

设立了丞相这个职位

大卫麦克当劳德
引用 @玫瑰道长 发表的:
是的,在位时间久,他死后4年始皇帝就继位了

当中那两位秦王也被熬的差不多了

阿根廷娜
引用 @团队篮球的天下 发表的:
就像电视剧里说的,只要坚守法治,哪怕出现昏君,但国家法度不会乱,就仍然强大

这是电视剧夸张了。秦国不是美利坚。什么坚持法制代有明君完全是以结果推过程。胡亥和赵高瞎搞的时候法治何在?法家也是人治,而且是高度集权后的人治。一个昏君或者权臣就能彻底毁掉法家几代人的成果。

大卫麦克当劳德
引用 @zjutne 发表的:
这俩在位时间短阿,没造成大影响就归西陆

真的是干啥都还没来得及

礼拜六的魔王
引用 @我不是大胸弟 发表的:
当时就是这样,张仪这个魏国人,坑的最惨的就是自己老家魏国。

范睢:加一个,不太坑

提利昂粑
引用 @取个破名烦死了 发表的:
秦武王哪里不行了?

电视剧里不行吧

月关大叔不再年少
引用 @Iggy午 发表的:
制度领先太多了,归功于运气有点不尊重商鞅的变法

商鞅真惨呀。死了那么多年腐儒到汉还在骂他。

白菜啊啊
引用 @长治neymar 发表的:
齐国历姜、田二姓,就拿齐桓公来说,是姜姓,吕氏。而公孙无知、公孙白这种称呼中“公孙”非姓也非氏。春秋时,诸侯多称公。按照周朝制度,国君一般由嫡长子继位,即位前称为太子 ,其他的儿子便称为“公”子,公子的儿子则称“公”孙,公子、公孙是这么而来的。共叔段,和郑庄公一样,姬姓,郑氏,至于为什么称为共叔段,好像是兵败逃到共地才得名的

哈哈,老哥有点东西,前几天刚在喜马拉雅上听了这方面

白菜啊啊
引用 @用户1542372153 发表的:
可是公孙无知应该叫姜无知或者吕无知,这个公孙咋出来的

公侯伯子男的等级,国君一般叫公,齐太公,襄公等,公的儿子叫公子,公子的儿子就叫公孙。

白菜啊啊
引用 @leiyu德克 发表的:
奋六世之余烈,而生胡亥。哈哈哈
秦国选继承人选的好,运气不差,秦武王太过武,不适合做王长治一国,但是在位3年就嗝屁了,秦昭襄王的太子能力行不行不知道,守完孝正式继任,3天后没了。秦始皇他爹也是在位3年没了。这3代王或许能力有限,但是都没有长期在位,真的只能说天意了。

昭襄王活三天?

马刺队蒂姆邓肯
引用 @神勇豆沙包 发表的:
嬴政他爹就不行,赢荡也不行,咋没见秦国就一蹶不振呢?
后来还被攻破了函谷关,也照样重新崛起了
说白了就是制度和国力碾压,英雄史观不可取。

赢荡还行啊,在位比较短,也攻城拔地了,打仗也没输,虽然最后把自己玩死了
内马尔勇夺世界杯
引用 @Garne21 发表的:
远交近攻配上白起真的是无往不利,秦昭襄王在位期间,六国皆成弱国,味后面秦始皇统一打好了基础

秦的函谷关真的硬,六国被逼急了合伙打秦国,联军到了函谷关口想了想,大老远来打,吃力不讨好,散了。再看齐国,70多个城说没就没。

K
Kobe在低位
引用 @团队篮球的天下 发表的:
就像电视剧里说的,只要坚守法治,哪怕出现昏君,但国家法度不会乱,就仍然强大

汉灵帝真的是独夫

r
ranki
重用白起就别吹昭襄王了,是芈八子魏冉重用的,被昭襄王冤杀的
昭襄王统治时间最长,当然是打下了统一的基础。但是在我看来昭襄王远不如孝公和惠文王,前面几十年时间都是他老妈做主的,自己上台干出点成绩又把白起杀了,浪费了攻赵的大好机会。其实要是他能力够强,以他的超长待机,完全可以在他手里就统一的
r
ranki
引用 @阿根廷娜 发表的:
这是电视剧夸张了。秦国不是美利坚。什么坚持法制代有明君完全是以结果推过程。胡亥和赵高瞎搞的时候法治何在?法家也是人治,而且是高度集权后的人治。一个昏君或者权臣就能彻底毁掉法家几代人的成果。

就是,法家又不是现代的法治,而是高度集权的人治
法家治秦既要看到从孝公到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正面作用,也要看到二世而亡的副作用
r
ranki
引用 @sabas_law 发表的:
说实话反间计得敌对双方配合的,别把赵孝成王想得太蠢,其实是赵国国力快被长平拖垮,廉颇又坚守不出,廉颇在军事层面上是对的,我打不过白起,那我坚守阵地和对方耗,在政治层面错了,赵孝成王只得换赵括赌一波,只不过输得一塌糊涂,长平换李牧来大概率也是输的,不过应该不会输那么惨。

廉颇又不是和白起打的
l
leiyu德克
引用 @白菜啊啊 发表的:
昭襄王活三天?

再看看?

束发读诗书
引用 @Specialer 发表的:
坚守法治,代有明君。
国强两代,屈指可数,国强三代,闻所未闻。
只要秦国法治不改,哪怕出了平庸君王,国家照样会自行运转,若有一代雄主崛起,加之秦国强大国力支撑,秦国一统天下便指日可待。

b站up主非桥段的啊,我都快能背下来了

虎扑用户354318
引用 @阿历克斯1988 发表的:
单论军事水平仅次于秦,主要还是地盘太小了

赵国军事水平有齐强吗!

虎扑用户354318
引用 @四点半恶化 发表的:
有这么一个说法,说从杨广败了家之后,一直到唐玄宗时候才恢复到杨坚开皇之治时的高度,可以想像得到杨坚打下了多厚的基础,而杨广有多能败…

话说,杨广就是一个失败了的汉武了吧

虎扑JR1627604624
引用 @玫瑰不谢德克斯不老 发表的:
话说,杨广就是一个失败了的汉武了吧

杨坚打高句丽都占不到便宜,杨广头铁打三次,其实杨广全力修大运河,隋都不会崩溃,何况杨广也收复了越南

虎扑用户354318
引用 @神勇豆沙包 发表的:
傻子才在各诸侯国都有实力的情况下打洛阳,周天子虽然离死不远了,但你动了他,所有人都拉你包围网,这种行为就是找死!

我不见得诸侯国有实力,魏国被齐国打得还没恢复元气,赵国被昭王打得恢复不过来,齐国又为六国所重伤,楚国也被打到迁都也不见有实力可以抗衡,燕国又被灭过复国不久,根基不稳,就不信与秦接壤的韩能抵挡得住秦国

虎扑用户354318
引用 @虎扑JR1627604624 发表的:
杨坚打高句丽都占不到便宜,杨广头铁打三次,其实杨广全力修大运河,隋都不会崩溃,何况杨广也收复了越南

所以我说是失败的汉武,汉武打匈奴,说到底也没有打残,却把自己的两辈堆积下来的资源耗光。

虎扑用户354318
引用 @虎扑JR1627604624 发表的:
杨坚打高句丽都占不到便宜,杨广头铁打三次,其实杨广全力修大运河,隋都不会崩溃,何况杨广也收复了越南

所以我说是失败的汉武,汉武打匈奴,说到底也没有打残,却把自己的两辈堆积下来的资源耗光。

白菜啊啊
引用 @leiyu德克 发表的:
再看看?

好吧,我错了😂

I
INCNLICE
引用 @虎扑JR1127249079 发表的:
说起底子厚,还得是齐国,齐桓公第一个称霸,主要是齐国重礼仪没远见,要是有秦昭襄王那样的,南吞吴越,北击燕国,东进中原,还没有后顾之忧,秦国未必能统一

另外秦国是奋六世之余烈,自秦孝公变法,秦国拿回了被魏国侵占的河西之地,还打下了魏国故都安邑以及吴起修建的那座吴城。秦惠文王打下了巴蜀两国,然后和楚国打了几仗,拿下了汉中六百里土地。秦武王三年攻韩,拿下了东出函谷关的门户。然后芈月临政。再然后秦昭襄王41年,他夺了芈月和魏冉的权利,终于亲政。你看他超长待机,功勋卓著,但实际上不少都是芈月和魏冉掌权时拿到的。

在战国,只出一代明君没有用。齐国有齐威王,齐宣王。赵国有赵武灵王。燕国有燕昭王。韩国有韩昭侯。魏国有魏文侯。楚国有楚悼王,楚威王,楚宣王。但是只要一代皇帝特别坑,那就很可能凉凉。比如齐湣王,楚怀王,还有宋国的亡国之君。

四点半恶化
引用 @玫瑰不谢德克斯不老 发表的:
话说,杨广就是一个失败了的汉武了吧

就穷兵黩武来说,二者没啥区别,遭殃的永远是老百姓。不过汉武虽然天天打仗,但对国家其实还是有一定掌控力的,败家但没败光,老了也认错了,好歹延续了下去。杨广才是真的头铁,有些人拿他一些功绩来说,我不认为这是他的功劳,就拿大运河来说,不管之后作用如何大,但在当时来说,拿人命堆出来图自己享乐的东西能算功绩吗?他在位期间隋朝人口少了三分之二,可以想想有多恐怖。

清纯不做作
引用 @团队篮球的天下 发表的:
就像电视剧里说的,只要坚守法治,哪怕出现昏君,但国家法度不会乱,就仍然强大

那秦怎么还是亡了呢?

清纯不做作
引用 @Iggy午 发表的:
制度领先太多了,归功于运气有点不尊重商鞅的变法

白起太厉害了,归功于制度有点对不起白起的军事才华

风雅书生
引用 @我不是大胸弟 发表的:
当时就是这样,张仪这个魏国人,坑的最惨的就是自己老家魏国。

我秦国今天就要打一次魏国的脸!不行嘛!

团队篮球的天下
引用 @清纯不做作 发表的:
那秦怎么还是亡了呢?

君王乱法呀,这只是一方面,商君变法只针对战时有效,战功耕种,没仗打了就必须得改变策略,休息养民,但秦国不但没改反而更苛政暴税

虎扑用户930710
引用 @嘴强键盘帝 发表的:
赵国底子其实一般,就是赵武灵王在位时期也没有一个解决策略能够解决两派的矛盾,自己瞎搞最后还饿死了。魏国才是一副好牌打个稀巴烂,魏国人才众多呀。不过赵国国君其实都不咋地,没有精明强干的主。

赵国虽有贤相良将,可也有昏君佞臣……可惜了赵牧廉颇

m
manman人生路
引用 @老六叔 发表的:
把胡亥换成扶苏能不能续命?

看这个地图,我感觉秦朝应该换个都城比较好点

S
Specialer
引用 @束发读诗书 发表的:
b站up主非桥段的啊,我都快能背下来了

正是!我也是每天至少一遍😂

虎扑用户942118
引用 @INCNLICE 发表的:
赵国底子厚???赵国在战国中前期之前一直算是一个小国,实力弱小,完全沦为大国斗争的牺牲品。在魏国衰弱,秦齐东西二帝并尊时,赵魏韩燕中山五国相王,组成松散的军事同盟,在秦国和齐国之间谋生存。直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变法图新,赵国才成为战国后期堪与秦国一敌的军事强国。

战国七雄,都实行了变法,成为了封建国家。但是秦国变法最完整,最彻底,也成为笑到最后的那个。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任用吴起改革军制,乃是战国初期第一强国。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崛起于南方。齐威王任用邹忌变法崛起于东方。秦穆公任用商鞅变法,崛起于西方。韩昭侯任用申不害变法,崛起于中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崛起于北方。燕昭王变法,任用剧辛,乐毅,邹衍,崛起于东北方。这其中,魏国变法最早,楚国在之后,齐,秦,韩三国变法几乎在同一时期,最后是赵,燕在同一时期变法。赵国变法太晚了,战国中前期过的很不好。

是啊,很多人只知道赵国后期强人多,可是有几个又知道赵武灵王变法之前,打个中山都费劲呢

吻雪听风日落
引用 @菩提心 发表的:
没有嬴政,秦国统一天下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他只是第一个皇帝罢了
占了这个时间上的便宜
论治国能力,感觉他肯定进不了五强

车同轨,度量衡,你以为这是啥能力

菩提心
引用 @吻雪听风日落 发表的:
车同轨,度量衡,你以为这是啥能力

这个有太多的统治者做了
不是啥稀奇的事情
过路的扶风
引用 @完美银 发表的:
所以我觉得,什么上兵伐谋,其次伐交,都不如直接伐兵,把敌国青壮男子全杀完,他再多的谋略也没用,不然打完人回去还有计策

如果说秦国只想着吞并赵国,那你这想法可能没什么问题,但秦国是想统一六国的话,这种做法就不行
因为秦国是远交近攻的方针,他做的这么绝,其它五囯会怎么想
更何况,秦国实力是强,但也做不到杀尽六国男子

独行侠小乔丹
引用 @玫瑰不谢德克斯不老 发表的:
赵国军事水平有齐强吗!

胡服骑射后赵国绝对比齐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