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讨论,油车能否实现L4级别自动驾驶?

鹰皇TMAC
引用 @qkdhhf 发表的:
就是动力输出要精确,反应时间要尽可能的短。

但是这个好像对自动驾驶没什么大的影响吖。

虎扑用户499729
所以L4难点是啥,是你动力控制还是道路情况的识别处理?
后者油车电车根本没有区别,你无非需要更灵敏的探测器,更强的处理系统和更完善的处理软件
b
ben____ben
引用 @qkdhhf 发表的:
和人踩油门区别在于,人的油门踩大了,可以去切换刹车,系统把油门给踩大了,还要经过一个反馈环路去调节,不一定能适用。

人的响应比电子系统快?我是不信的.......我的油车用ACC的时候,加减速比我用脚踩线性多了...什么系统把油门踩大这种事,几乎是不存在的 [ 此帖被ben____ben在2019-11-07 10:49修改 ]
R
RXin
引用 @街上家 发表的:
这个帖子暴露出了很多汽车萌新,电脑反应快还是人反应快。。按照你的道理紧急刹车这个系统怎么可能使用在油车上呢

AEB需要的是底盘 和动力系统不要混为一谈

G
GNTe0000
引用 @wojiesehp 发表的:
油车实现这些根本没啥难度,油车相比于电车难的是整车ota,但对于控制车辆主要取决于控制模块,这些都是博世之类第三方的解决方案,油车直接拿来用就是了。就目前来讲油车做的一点也不差,很多车高配都有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和现在互联网车企鼓吹的L2级自动驾驶一个水平甚至更好。只不过油车厂家都是传统车企,他们不太热衷于宣传这个,传统车企的价值导向是成本控制、稳定性、安全性,过渡宣传自动驾驶对他们没什么好处,传统车企要的是利润率和安全。互联网时代新势力车企热衷于推动自动驾驶是因为互联网行业的价值观是流量为王和数据为王,你说自适应巡航,那一听就是老技术优化了一点,你一说自动驾驶,那感觉就是完全是未来的东西,话题性不一样,流量不一样,然后现在互联网车企都流行全系标配自动驾驶(然而实际高低配可能不一样,低配少个毫米波雷达之类的,但是他们不会告诉你),全系标配的好处就是可以收集到各种数据,互联网时代数据为王,流量和数据都不是实打实的钱,但互联网思维的企业要的是估值,估值高就能融更多的钱,才能圈更多的地,然后再一口气收割。

就比如说线性油门刹车转向,
如果出了故障,那后果很可怕。。。
K
KalpaQY
引用 @拳打苹果脚踢油车 发表的:
在无人驾驶汽车上,操作系统对车辆的反应时间必须缩小到微秒级,正是由于汽车的高速行驶,事故发生往往在一瞬间,所以汽车必须快速的做出反馈---加速或是刹车。

可传统发动机先天性的具备“时间滞后”特性,虽然可以在发动机中加入越来越多的传感器计算发动机负荷、温度、湿度、氧气和喷油量,最终计算出注入适量汽油实现发动机的恒速运行。可这会严重拖累操作系统的运行,即使是最好的设备也不例外。

究其根本,给汽油发动机注入燃料的过程毕竟是一个机械的、化学的活动,所以因为时间滞后的问题会产生难以预料的情况,这也使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动机备受关注,这种时间滞后意味着汽车启动、加速以及停止都难以实现精准的时间控制。

目前还处于L2级阶段,也就是辅助驾驶,这个水平上车辆的主要操控者还是人,机器只是起辅助作用,所以燃油车与电动车的差别并不明显。

但是到了L3级别的车辆以上,车辆的主要操控权由人转移到了机器,这时对系统的响应速度就有了非常高的要求了。试想一下,当车辆通过传感器识别到外界的危险信号时,车辆要在最快的时间内做出响应,可能在零点几秒的时间内,就能避免一起事故的发生。

电动汽车有一条总线,全部是电路系统,可以把响应时间做到最快,但是燃油车还是传统的机械控制,做自动驾驶不仅需要对不少的系统做更改,涉及这条总线和底盘的是国内车企比较难调动资源,特别是原有Tier1的企业做协同的难点。

更重要的是,电动机更容易被管理调节,只要为电动引擎配置好特定的电压,引擎就能瞬时产生对应程度的力矩,而内燃机可很难做到这么精确的控制。

从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上来说,传统的燃油车终有一天会被新能源汽车所取代。所以对于各大车企或是研究机构而言,他们会更乐意在新能源汽车上研制研发搭载自动驾驶技术,而不是选择在燃油车车型上研制研发搭载自动驾驶技术。而且现在的燃油车基本已经定型,新能源汽车在整车架构上依然有很大的创新发展空间,所以在新能源汽车上开发自动驾驶技术,未来发展的潜力更大。

天呐,写这些东西的简直是文盲,毫不懂工业控制。
哪怕买一本控制理论基础学一学就好。
虎扑用户086415
引用 @RXin 发表的:
电机输出很准确 让他多少扭矩就多少扭矩 油车是通过喷油燃烧内燃机驱动的 不好控制

现在电子节气门响应也不慢的。。。。。。

y
yuen1300
不太明白这种智能化系统对于燃油车来说除了成本还有什么障碍,或者是什么原因让人觉得电动车就一定智能,燃油车不智能?

y
yuen1300
引用 @拳打苹果脚踢油车 发表的:
在无人驾驶汽车上,操作系统对车辆的反应时间必须缩小到微秒级,正是由于汽车的高速行驶,事故发生往往在一瞬间,所以汽车必须快速的做出反馈---加速或是刹车。

可传统发动机先天性的具备“时间滞后”特性,虽然可以在发动机中加入越来越多的传感器计算发动机负荷、温度、湿度、氧气和喷油量,最终计算出注入适量汽油实现发动机的恒速运行。可这会严重拖累操作系统的运行,即使是最好的设备也不例外。

究其根本,给汽油发动机注入燃料的过程毕竟是一个机械的、化学的活动,所以因为时间滞后的问题会产生难以预料的情况,这也使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动机备受关注,这种时间滞后意味着汽车启动、加速以及停止都难以实现精准的时间控制。

目前还处于L2级阶段,也就是辅助驾驶,这个水平上车辆的主要操控者还是人,机器只是起辅助作用,所以燃油车与电动车的差别并不明显。

但是到了L3级别的车辆以上,车辆的主要操控权由人转移到了机器,这时对系统的响应速度就有了非常高的要求了。试想一下,当车辆通过传感器识别到外界的危险信号时,车辆要在最快的时间内做出响应,可能在零点几秒的时间内,就能避免一起事故的发生。

电动汽车有一条总线,全部是电路系统,可以把响应时间做到最快,但是燃油车还是传统的机械控制,做自动驾驶不仅需要对不少的系统做更改,涉及这条总线和底盘的是国内车企比较难调动资源,特别是原有Tier1的企业做协同的难点。

更重要的是,电动机更容易被管理调节,只要为电动引擎配置好特定的电压,引擎就能瞬时产生对应程度的力矩,而内燃机可很难做到这么精确的控制。

从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上来说,传统的燃油车终有一天会被新能源汽车所取代。所以对于各大车企或是研究机构而言,他们会更乐意在新能源汽车上研制研发搭载自动驾驶技术,而不是选择在燃油车车型上研制研发搭载自动驾驶技术。而且现在的燃油车基本已经定型,新能源汽车在整车架构上依然有很大的创新发展空间,所以在新能源汽车上开发自动驾驶技术,未来发展的潜力更大。

燃油车已经有电气化辅助,未来完全可以覆盖以上技术问题,另外你说的这些如果全天候激活和运算会很耗电,会大幅度降低纯电的续航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