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15帝黄泉相聚的时候,朱元璋会先扇谁的耳光。

吃好喝好呵呵到老
那 土耳其 俄罗斯 的沙皇 苏丹 看到如今的土耳其 俄罗斯 是不是要在地下把这群不肖子孙 扇的手脱臼

等侯一生
引用 @LASerAsen 发表的:
朱元璋也许会想,不管非议争议什么的,他们祖孙四代好歹都是人杰往上的水平,可怎么接下来出来的就是朱祁镇了……

没有朱棣,哪还轮得到朱祁镇。

二十三个詹詹
引用 @yunidaf 发表的:
还有朱厚照。。。

天下第一超哥演的普照是不是就是朱厚照

虎扑用户496093


d
dennis1222
引用 @ni3 发表的:
不是后金灭的啊,是大顺啊。

嗯,京城是被李自成攻陷的,失言了

景舌甘
引用 @又小黑屋了 发表的:
朱元璋还是扇自己吧,看看自己订的那些不许后世更改的祖宗制度,蠢到哭的卫所制,匠户制,再看看订的官员俸禄、钞法制度。再有直接导致灭亡的以文御武、士绅优待的国策。。。
打天下时,有一定的军事才能,坐稳后就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一个和尚、乞丐,完全从自己本身来定制天下制度。没有那个能力,偏要想把子孙后世几十代都给安排好。

家天下,除了姓朱的,其他都是奴才

勿戒
引用 @医闹始祖曹孟德 发表的:
肯定不会是老四。
朱八最重亲情,对每个儿子都很好。
自己死后孙子听黄子澄方孝儒之流离间,这样作践逼死自己儿子,我都怀疑老朱会不会抽他。
直到我看到了英宗。。。那没事了。。

肯定打朱棣啊!朱允炆下去了见到爷爷:“四叔把我弄死了”朱棣下去了肯定挨揍。之后的朱元璋又不认识

j
jd我高兴
引用 @yunidaf 发表的:
还有朱厚照。。。

朱厚照打仗可不虚

啊啊啊啊五环
引用 @快去请一位训练有素的杀手 发表的:
英宗简直是王境泽本人了

这是啥电视剧,想看

多诺万米球王
引用 @沉默英雄 发表的:
朱厚照的黑材料,大都是清人用了春秋笔法,很多经不起推敲。

明朝自己文官干的,你不是不鸟我们么,你不是御驾亲征牛掰么,给你写个歼敌十六,伤亡五十二臊臊你。
事实上武宗说的阵斩一人被他本人和文官集团同时确认,严重到皇上身边都有敌人了应该是挺激烈的,更何况双方投入兵力总计八万以上,肉搏战都打了两天,怎么可能才死了几十个人,戚继光收编戚家军时,农村械斗死的人都比这个多

虎扑用户709688
土木堡之变接近徽钦的高度了,差点明朝就被也先灭了

小小二月
引用 @jdfeng 发表的:
朱允炆更垃圾。眼高手低,志大才疏。而且对宗室赶尽杀绝,朱允炆不是简单的削藩,而是有计划的灭宗室。

朱允炆削藩削的太狠是事实,但是这种做法对国家长远来看是有利的,中央集权,地方这么多藩王,只能杀了或者养猪。

虎扑用户459451
引用 @血色豆腐乳 发表的:
老哥,我对明史不了解,朱祁镇干啥事了这么有名…

🐷祈镇,把他皮扒了都不过分。土木堡之变直接把明朝武官玩废了,键盘侠开始抡起键盘指点江山,蒙古人进中原就像进自家后花园一样;因为徐有贞一句意欲之,就把于谦杀了,没什么想说的,烤个猪蹄吧;现在🐷祈镇这么少的骂名八成拖明月所赐,干了这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给他的人物评价是他不是个好皇帝,却是个好人(废除殉葬制度是他人生唯一的亮点,但就因为这个就避重就轻我尼玛)也因为这个评价,我对明朝那些事逐渐失去了兴趣,直到后来的徐阶部分,我直接放弃了,明月那本书洗白太多了,给这个败家玩意博了太多同情分;最后感慨句,要是当年在乱军中能被明军一炮轰死,多多少少还有点脸皮见祖宗

狙击手邓肯
引用 @多诺万米球王 发表的:
说的是呢,本来明代的皇帝跟内阁的关系都紧张,武宗算是最温和的一个了,不合作不抵抗,你们干你们的我玩儿我的
所谓佞臣,钱宁江彬干的事儿也没影响国体,刘瑾刚开始翘尾巴就给灭了

也是谢迁老了。刘健马东阳这种软性子,是个皇帝都能压住。朱厚照的内阁全是最软的内阁了

狙击手邓肯
引用 @利物浦之吻 发表的:
真的能打的是朱棣,朱厚照算是自己的憧憬和兴趣,打了这么一仗,层主说的天子守国门,我觉得朱棣才是真正的天子守国门,那是真冲进敌阵去打。

老四是从小跟着爹打仗打到大的。小朱是从来没打过仗纸上谈兵然后赢了小王子的。小朱天赋真的强

多诺万米球王
引用 @狙击手邓肯 发表的:
也是谢迁老了。刘健马东阳这种软性子,是个皇帝都能压住。朱厚照的内阁全是最软的内阁了

其实用人的眼光还是不错的,如果说谢迁刘健李东阳算是政治遗产,后面的杨廷和算是给大明续了国祚的大功臣

球裤里草木深
引用 @独孤宇宏 发表的:
老四,你怎么会来这里!!!!

别惊讶 后面的也全是我子孙

吊打open
引用 @福特翼虎车主 发表的:
魏忠贤想给商人加税,被骂的狗血淋头,各种抗税。结果这些商人后来都成了带路党

九千岁不是个好人,但是朝堂之上好人活的下去?魏忠贤作为宦官没儿女权利还来源于皇帝,怎么都不会背叛,哪怕就是放在东厂和锦衣卫当个门派都能对那帮东林党起到震慑作用,结果这么好的一把刀被崇祯自己扔了

啦啦啦啦啦啦啦齐
引用 @飞惊斩击 发表的:
……不也是成祖一脉的吗

楼上正解,前总理就是明王室后裔

啦啦啦啦啦啦啦齐
引用 @多诺万米球王 发表的:
朱厚照还算可以吧,宦官平了,叛乱平了,对外也赢了,在位时间短了些可是也没出大乱子
没让外族干了,没让宦官干了,跟文官集团的矛盾也不算尖锐(顶多算互黑吧),也没让叛乱的干了,综合下来也是中档水平吧

自封大将军的哪个?皇帝玩的跟游戏似的也是千古第一人了

啦啦啦啦啦啦啦齐
引用 @dennis1222 发表的:
简单的说,御驾亲征瓦刺,然后被俘,皇帝被俘多大的耻辱,老朱能见到他,得扇飞他!只不过他前面有两个更sb的皇帝被俘事件,宋徽宗和宋钦宗这俩二货更被众人唾弃而已!

明史之耻

教兽林
引用 @LASerAsen 发表的:
朱元璋也许会想,不管非议争议什么的,他们祖孙四代好歹都是人杰往上的水平,可怎么接下来出来的就是朱祁镇了……

没啥,也就是土木堡跪了,被蒙古人拉走了,然后又被放回来了,老8应该为后代感到骄傲,真福大命大。😂

多诺万米球王
引用 @啦啦啦啦啦啦啦齐 发表的:
自封大将军的哪个?皇帝玩的跟游戏似的也是千古第一人了

不光自封大将军,还真领兵打仗了,关键还赢了,明朝最后一个亲征的皇上

沉默英雄
引用 @跳刀躲秘法梅肯 发表的:
还好意思叫英宗,也是服了。脸皮厚的

英宗的英,在古代皇帝的谥号里是比较差的。不能用我们现在的理解去看待这个“英”字。

淡淡的微风
手得煽断

再见冬妮娅
不太清楚选仁宣二宗和孝宗的人是什么心态,不了解明史吗?
我自己最不喜欢的是成化皇帝。

k
ktif
引用 @啦啦啦啦啦啦啦齐 发表的:
自封大将军的哪个?皇帝玩的跟游戏似的也是千古第一人了

人封了将军后跑关外锤蒙古人去了,关键这位👴还打赢了

c
cgxy1995
引用 @失决呢 发表的:
朱棣还好吧,好歹是自己儿子,治理的也挺好。那英宗开局仁宣之治,结尾一地鸡毛不挨打才怪

2019年的五笔输入法?

绿
绿衫军2008
肯定暴打judy和大孙子啊

c
coolsear
引用 @dennis1222 发表的:
简单的说,御驾亲征瓦刺,然后被俘,皇帝被俘多大的耻辱,老朱能见到他,得扇飞他!只不过他前面有两个更sb的皇帝被俘事件,宋徽宗和宋钦宗这俩二货更被众人唾弃而已!

朱祁镇被俘后应该是历史上知名皇帝中唯一的一个带路党。而且复辟以后丧尽天良。我觉得比大怂那两个恶心多了。

虎扑用户686943
引用 @沉默英雄 发表的:
英宗的英,在古代皇帝的谥号里是比较差的。不能用我们现在的理解去看待这个“英”字。

不算差 中庸吧

虎扑用户686943
引用 @沉默英雄 发表的:
英宗的英,在古代皇帝的谥号里是比较差的。不能用我们现在的理解去看待这个“英”字。

不是恶谥的

耍银枪的穆桂英
引用 @失决呢 发表的:
朱棣还好吧,好歹是自己儿子,治理的也挺好。那英宗开局仁宣之治,结尾一地鸡毛不挨打才怪

朱元璋要是知道朱棣会反,早就杀了他。

安静的灵狐
前四代和孝宗,这都算是有为的皇帝吧

我有伊人
引用 @多诺万米球王 发表的:
朱厚照还算可以吧,宦官平了,叛乱平了,对外也赢了,在位时间短了些可是也没出大乱子
没让外族干了,没让宦官干了,跟文官集团的矛盾也不算尖锐(顶多算互黑吧),也没让叛乱的干了,综合下来也是中档水平吧

不尖锐?他的死很有问题,换大夫都不让

利物浦之吻
引用 @狙击手邓肯 发表的:
老四是从小跟着爹打仗打到大的。小朱是从来没打过仗纸上谈兵然后赢了小王子的。小朱天赋真的强

是的,这确实

虎扑虎王
引用 @火箭签了秦仲海 发表的:
肯定不是朱棣。
活到老朱这份上,最大的愿望就是朱家千秋万载,大明蒸蒸日上,史书上留下好名声。定制度、杀功臣、安排接班人、发掘辅佐接班人的人,这些全部都是围绕这个最大愿望开展的。要能预知未来,老朱肯定毫不犹豫把位置直接给朱棣了。

要能预见未来 肯定是让朱标在皇宫好好呆着养身体了

职业路人
引用 @福特翼虎车主 发表的:
魏忠贤想给商人加税,被骂的狗血淋头,各种抗税。结果这些商人后来都成了带路党

魏阉收商税可真是明史最大的笑话了,首先,明代没有商税这个概念,其次,他不仅没收多少,还免了不少(有的商人还给立生祠就是这个原因),甚至打击部分提出加税的人(我要说这里面有东林党的是不是很刺激~)。第三,魏阉当权期间,辽饷欠了百万之余,大量边军混入起义军是后期大明越打越烂不可忽视的原因。

上帝呢
引用 @史泰龙三女婿 发表的:
复辟后给大太监王振盖了个庙,到现在还特么香火鼎盛

什么庙啊,在哪的

史泰龙三女婿
引用 @上帝呢 发表的:
什么庙啊,在哪的

北京智化寺

r
renlu753
引用 @多诺万米球王 发表的:
不光自封大将军,还真领兵打仗了,关键还赢了,明朝最后一个亲征的皇上

想掌握军权!

r
renlu753
引用 @我有伊人 发表的:
不尖锐?他的死很有问题,换大夫都不让

想掌握军权!文官系统肯定不让啊!

T
T-Ogre
引用 @书生傲骨淡名利 发表的:
在大明当官,俸禄低压力大养不活家是福报。我最高兴的时候就是当年吃不饱饭讨饭化缘的时候。

人才

大手面瘫侠
迁都迁都迁🐎都

大鸡鸡鸡鸡
……朱佑樘怎么也有人选

I
ImmortalCC
知乎高赞回答是:朱元璋一直盯着朱棣抽,直到朱由校搬来了一把躺椅

虎扑JR0943757273
引用 @火箭签了秦仲海 发表的:
肯定不是朱棣。
活到老朱这份上,最大的愿望就是朱家千秋万载,大明蒸蒸日上,史书上留下好名声。定制度、杀功臣、安排接班人、发掘辅佐接班人的人,这些全部都是围绕这个最大愿望开展的。要能预知未来,老朱肯定毫不犹豫把位置直接给朱棣了。

预知未来也不会,给朱棣的话后面大明王朝就永无宁日了,封建社会,皇位传承只能立嫡以长(五代十国和宋初那段时间除外),当时1392年朱标死的时候,朱元璋已经65岁,所以他权衡之后只能立朱允炆,当然如果他能预知未来,知道自己还能多活7年,那他八成会传位给朱允熥(朱允炆其实严格意义上并不是嫡子,名分其实有缺陷,这也是朱棣为什么把自己改成马皇后的儿子,就是为了让自己更加名正言顺)
z
zhirehuyan
引用 @三旬老汉小迷弟 发表的:
这个政策不是朱元璋他自己搞得?

政策是,然而人不同

退
退场大王刘滚滚
在朱元璋眼里除了朱标,其他人不算儿子

L
LifetimeLY
肯定是老四,毕竟朱允文会告状哈哈哈哈

b
ballan13
引用 @zc351552675 发表的:
当年明月这点洗的简直了,说他无非是打错一仗杀错一人,wdnmd这两件事任何一件都足够被骂死了,居然能说无非就是

我觉得明月在这个事情上的三观简直看不懂
其他大部分内容三观还是挺好的 这个事情 对土木堡的负面影响轻描淡写 反而着重描述朱祁镇在被俘期间是如何如何散发人格魅力 如何如何让那些也先的人对他崇敬
皇帝这种岗位 讲小礼失大德 可以说是罪不可赦
C
CBA披风侠
引用 @医闹始祖曹孟德 发表的:
肯定不会是老四。
朱八最重亲情,对每个儿子都很好。
自己死后孙子听黄子澄方孝儒之流离间,这样作践逼死自己儿子,我都怀疑老朱会不会抽他。
直到我看到了英宗。。。那没事了。。

朱棣对他的兄弟也没手软过

虎扑用户180445
引用 @ballan13 发表的:
我觉得明月在这个事情上的三观简直看不懂
其他大部分内容三观还是挺好的 这个事情 对土木堡的负面影响轻描淡写 反而着重描述朱祁镇在被俘期间是如何如何散发人格魅力 如何如何让那些也先的人对他崇敬
皇帝这种岗位 讲小礼失大德 可以说是罪不可赦

是的,当年这段洗的看不懂
虎扑用户207768
引用 @华佗锅锅 发表的:
朱见深不行

朱见深不比他儿子差

虎扑用户065879
引用 @啦啦啦啦啦啦啦齐 发表的:
自封大将军的哪个?皇帝玩的跟游戏似的也是千古第一人了

武宗的尚武精神在大明中后期诸帝里是非常难得的,他扶植武将势力秉承祖宗的武勇,亲自上阵领兵和小王子大战,有效的震慑了蒙古人。光凭这一点他就起码是个合格的君主。

虎扑用户036276
引用 @球裤里草木深 发表的:
别惊讶 后面的也全是我子孙

好像不是我子孙似的 dog

虎扑用户065879
引用 @我有伊人 发表的:
不尖锐?他的死很有问题,换大夫都不让

文官阴谋论是后人脑补的,杨廷和有那么大能量弄死武宗就不会栽在年轻的世宗手里。终大明一朝十几位帝王,活过四十岁的好像也就洪武、永乐、嘉靖和万历而已,估计是有家族遗传病。

虎扑用户036276
引用 @DDADddad 发表的:
有一说一,是他孙子先对他儿子们动的手

有一说一孙子才是皇帝 儿子那叫谋反

虎扑用户480157
要我说真要算下来,朱元璋先抽自己,杀功臣朱元璋最爱干,一日三朝,取消宰相制度,这两条直接造成了太监权利大增,也就有了朱祁镇御驾亲征等一系列操作。
虎扑用户480157
引用 @wander33 发表的:
老朱真要有自知之明,应该扇自己的耳光。
明朝很多奇葩制度,都是朱元璋自己搞得后代没法搞。

朱元璋精力太旺盛,还不信人,取消宰相制度,朱棣算是精力还不错,也只能上两朝,到了朱瞻基实在挺不住了,开始教太监认字,从而宦官专权,朱元璋主要是眼界什么的比其他朝代开国皇帝差一些,毕竟纯草根出身。
虎扑用户065879
引用 @多诺万米球王 发表的:
明朝自己文官干的,你不是不鸟我们么,你不是御驾亲征牛掰么,给你写个歼敌十六,伤亡五十二臊臊你。
事实上武宗说的阵斩一人被他本人和文官集团同时确认,严重到皇上身边都有敌人了应该是挺激烈的,更何况双方投入兵力总计八万以上,肉搏战都打了两天,怎么可能才死了几十个人,戚继光收编戚家军时,农村械斗死的人都比这个多

死了十六人,而后蒙古人就“是后岁犯边,然不敢深入”,这是嘲笑谁呢。所以说文人的笔真可怕,白的都能生生写成黑的。

虎扑用户065879
引用 @小小二月 发表的:
朱允炆削藩削的太狠是事实,但是这种做法对国家长远来看是有利的,中央集权,地方这么多藩王,只能杀了或者养猪。

削藩不是错,但看用什么手段。最现成的照搬汉朝的推恩令不就行了,用不着把亲叔叔逼死的逼死废的废。而且建文的眼光真不行,重用的齐泰、黄子澄和方孝儒之流都是无能之辈,以统一的全国资源居然还输给了不到一省之地的永乐大帝,实在是让人无语凝咽。

虎扑用户065879
引用 @沐沐沐沐沐 发表的:
迁都,南方经济区彻底失控,北方粮草不足重南方运去经济就没好过,藩王当猪养,老朱本来想老朱家人掌握兵权,只要九边在手老朱家天下就没大危机。

枝强干弱并不是正常现象,藩王手握重兵就会威胁皇权,毕竟只要有资格和能力,谁不想位登九五。所以建文削藩并没错,错的是削藩的方法方式。永乐即位后一样削藩,只是他没有像建文那样赶净杀绝罢了。

虎扑用户065879
引用 @刘宇一 发表的:
他要是更喜欢朱棣会传位给朱允炆?

这个不是喜不喜欢的问题,汉人皇朝讲究礼法。虽然立嫡、立长和立贤都有古制可循,但是历朝历代基本首选都是立嫡,可以说已经形成标准了,这样不容易引发国家动荡。朱元璋喜欢朱棣么,肯定喜欢,他对自己的儿子就没有差的,何况朱棣的能力这么出色。但朱允炆是长子嫡孙,从礼法来说,就应该是第一顺位继承人,所以这并不是由朱元璋的个人好恶来决定的。何况从私人感情来说,老朱也是很喜爱这个孙子的。

虎扑用户065879
引用 @小电脑桌 发表的:
没办法啊!谁叫他弟儿子不整气!不然就是他叫景泰帝了

代宗废了侄儿的太子之位其实也是不得人心的,他临危受命登基不算得位不正,但是不想把皇位还给哥哥一脉那就私心太重了。如果没有南宫复辟并且他儿子顺利成人接班,日后史书也不会给他好评价的。

虎扑用户065879
引用 @霸气尼克扬1v5 发表的:
正德说的是哪个皇帝?

连正德都不知道,跟你说武宗估计更是一脸懵逼。

虎扑用户065879
引用 @书生傲骨淡名利 发表的:
明朝对北方的军事战略从优势局面的攻势压迫全线转为防守,就是因为明英宗。而且花了100年都没缓过了。因为一下不仅损失大批精锐,还损失了大半个朝廷,其中忠君爱国且能力出众的精英文武不计其数,军功集团的勋贵损失严重,直接导致了明朝的官员政治风气和朝政走向由盛转衰,一大批只会敲键盘的文人上位。

张辅这样的名将,为国东征西讨功勋卓著,都熬到古稀之年了居然还落得个死于乱军之中不得善终的结局,可悲可叹。

虎扑用户065879
引用 @耍银枪的穆桂英 发表的:
朱元璋要是知道朱棣会反,早就杀了他。

朱棣一开始未必想反,但是侄儿逼人太甚,不反全家都难善终,那也只有反了。

虎扑用户065879
引用 @CBA披风侠 发表的:
朱棣对他的兄弟也没手软过

比起朱允炆逼得叔叔全家****,然后还给个恶谥来说,朱棣已经很温和了。

虎扑用户065879
引用 @勿戒 发表的:
肯定打朱棣啊!朱允炆下去了见到爷爷:“四叔把我弄死了”朱棣下去了肯定挨揍。之后的朱元璋又不认识

有一说一,朱高炽他还是认得的。

啦啦啦啦啦啦啦齐
引用 @生活的苦楚 发表的:
武宗的尚武精神在大明中后期诸帝里是非常难得的,他扶植武将势力秉承祖宗的武勇,亲自上阵领兵和小王子大战,有效的震慑了蒙古人。光凭这一点他就起码是个合格的君主。

我记得纣王年轻时候也是英勇善战征讨四方,后来的事你们都知道了

刘宇一
引用 @生活的苦楚 发表的:
这个不是喜不喜欢的问题,汉人皇朝讲究礼法。虽然立嫡、立长和立贤都有古制可循,但是历朝历代基本首选都是立嫡,可以说已经形成标准了,这样不容易引发国家动荡。朱元璋喜欢朱棣么,肯定喜欢,他对自己的儿子就没有差的,何况朱棣的能力这么出色。但朱允炆是长子嫡孙,从礼法来说,就应该是第一顺位继承人,所以这并不是由朱元璋的个人好恶来决定的。何况从私人感情来说,老朱也是很喜爱这个孙子的。

我就没听说过 这种直接传位给孙子的 归根结底还是最喜欢大儿子孙子 忌惮朱棣

虎扑用户065879
引用 @tinwall 发表的:
一边扇一边说,成篡位是吧,成祖是吧

那朱棣也会说,老爸你挑的什么继承人啊,允炆那孩子能做皇帝吗,全国打我不到一个省,双王四个二再加四个A四个K都输了,要不是我这做叔叔的帮着担起责任,老朱家的江山早没了。何况太宗也好成祖也好,不都是后辈的列祖列宗吗。

虎扑用户065879
引用 @空气蕉躁不安 发表的:
英宗都是朱元璋的曾孙了,朱元璋都没见过英宗

别说英宗,就是宣宗老朱也没见过,虽然老朱应该是知道有这么个曾孙降世了,但那时候的交通状况,朱棣不可能抱着刚出生的孙子去南京给老爹看看。

虎扑用户065879
引用 @华佗锅锅 发表的:
朱见深不行

宪宗不差的,平定了瑶族(或者是苗族)叛乱,俘虏中的一个少女还给自己生下了帝国继承人。可惜当年犁庭扫穴没能把建州女真连根拔起,不然就不会有日后的神州陆沉两百年。文治方面也算是颇有建树,留给孝宗的底子并不差,才有了弘治中兴。

虎扑用户065879
引用 @狙击手邓肯 发表的:
老四是从小跟着爹打仗打到大的。小朱是从来没打过仗纸上谈兵然后赢了小王子的。小朱天赋真的强

古代皇室子弟应该也要修炼骑射的,君子六艺嘛。武宗提拔的江斌是边将出身,打仗是把能手,他应该偷师不少。不过朱厚照确实有先祖朱元璋、朱棣的勇武遗风,不但指挥得力,还阵斩一敌。可惜不受文官集团待见,被抹黑了。

虎扑用户065879
引用 @索隆丶黑刃 发表的:
一说这事就火大…于谦我心目中的历史第一…能文能武,北京保卫战功臣,不是他明朝都有可能灭亡了结果被他听徐有贞一句话给杀了…妈的!

于谦是死得冤,整个天下都知道他冤。但身处朱祁镇的立场,他对于谦也不可能没有怨气。

虎扑用户065879
引用 @肉掐掐还是有的 发表的:
关键是这B被俘虏了 还去叫开城门,说自己是皇帝,你们把城门打开。这人一辈子就做对了一件事,就是废除殉葬制度

还有释放朱标的后裔建庶人和吴庶人,其实就个人来说,朱祁镇算是个好人。不过做皇帝,明显他不行。

虎扑用户065879
引用 @DWade韋德 发表的:
天子守国门,精锐直接被他耗尽,很长一段时间内,蒙古没事抢你一枪,直到明武宗朱厚照应州大捷才出了一口气

其实土木堡之变士兵和中下层将领的伤亡(史书上记载约七八万)对大明帝国来说还不至于伤筋动骨,北方还能迅速调集大量的部队参与京城保卫战。最主要的损失是高职文武官员的死亡,如名将张辅,南征北战功勋卓著,居然古稀之年还死于刀兵,这才是最伤元气的。

虎扑用户065879
引用 @张博爆兽兽 发表的:
最重要的是,勋贵武将几乎一锅端,连张辅这种名将都给陪葬了
导致后来文官势力越来越大,政治势力完全失衡

张辅威震越南,功勋卓著,结果年过六十还是落了个死于乱军之中的下场,实在可怜。

虎扑用户065879
引用 @虎扑JR0943757273 发表的:
预知未来也不会,给朱棣的话后面大明王朝就永无宁日了,封建社会,皇位传承只能立嫡以长(五代十国和宋初那段时间除外),当时1392年朱标死的时候,朱元璋已经65岁,所以他权衡之后只能立朱允炆,当然如果他能预知未来,知道自己还能多活7年,那他八成会传位给朱允熥(朱允炆其实严格意义上并不是嫡子,名分其实有缺陷,这也是朱棣为什么把自己改成马皇后的儿子,就是为了让自己更加名正言顺)

朱允炆身份没问题,他母亲被扶为正室后他绝对是嫡子。朱允通母亲地位不如,争不过他的。

虎扑用户065879
引用 @二蛋爹 发表的:
老朱看看自己儿子在朱允炆手下的待遇,估计也会理解老四的行为。

朱棣不反,老朱的后代搞不好就只剩朱标这一脉能存活。

虎扑用户065879
引用 @这得多大仇 发表的:
有什么好扇的
世代更替
江山代有才人出
他能造别人的反,后代一样被别人造了反
能者居之

他应该庆幸的是****的那个也是他的后代

虎扑用户065879
引用 @杜兰特fanfan 发表的:
瞎扯了,作为一个皇帝爱玩爱闹腾没啥啊?朱厚照在位的时候明朝财政是比较健康的,不就朱厚照爱闹腾吗?这我觉得不算啥大问题。

武宗朝国内虽然有刘六刘七(流里流气的来由)起义,折腾了几年,但是未伤国运。对外打了个应州之战,不管史官怎么贬低,但也不得不承认“是后岁犯边,然不敢深入”,可以说巩固了边防。总体来说,武宗在大明十六帝里还是在水准之上的。

虎扑用户065879
引用 @鲍尔也是妙传八 发表的:
朱棣才能没毛病,但是抢的朱标儿子的位置就有毛病了。朱元璋眼里只有老大是儿子

不是只有老大是儿子,封建礼法立嫡立长,朱标不仅是长子更是嫡子(存疑,毕竟朱棣也自称是孝慈高皇后所出),他第一顺位接班人是板上钉钉的。

虎扑用户065879
引用 @Mclovin丶 发表的:
谁让他靖难篡位哈哈哈哈

永乐要不起兵靖难,大明恐怕也要二世而亡。

虎扑用户065879
引用 @下雨收衣服了 发表的:
英宗和神宗吧

神宗就萨尔浒一个污点,其他不差呀。

虎扑用户065879
引用 @吃菜养心 发表的:
还是先扇那个木匠吧。。。。

天启要能多活二、三十年,明朝不会亡那么快,他治国水平其实不低的,活着的时候辽东局势稳定。文人还污蔑朱由校是文盲呢,孙承宗的学生会不识字么,更何况人家有传世墨宝留存了下来。

虎扑用户065879
引用 @如墨在腾 发表的:
没啥可扇的,传了16帝,干了快三百年。
朱元璋不是傻子应该很满意了。

除了两汉和两宋,中国没有其他封建皇朝超过三百年的,不亏了。

虎扑用户065879
引用 @ni3 发表的:
如果再算上西吴以及南明得有三百多年

不用西吴时期,南明也坚持了三十多年吧,加起来超过三百年了。

虎扑用户065879
引用 @不是外援胜似外援 发表的:
为什么扇耳光?276年还不满意?真以为皇帝都是傻子,相信自己朝代万岁万岁万万岁?

中国封建皇朝真正延续存活了三百年以上的也就宋朝,而且赵宋还不是真正意义的大一统。两汉虽然也是一家人,中间毕竟断过代。

虎扑用户065879
引用 @kwhai 发表的:
朱棣,篡位。。。

永乐会说,他是尊从皇明祖训才奉天靖难的,最后坐上皇帝宝座只是个意外

虎扑用户065879
引用 @elderfrog 发表的:
自己 分封藩王(重兵权)+军户制度没惠济两三代就祸患无穷

老朱在的时候分封藩王屏蔽四方没什么错,谁敢反他呀。事实上如果朱标不早死,他那些弟弟也得老实听话。

虎扑用户065879
引用 @kissyouqu 发表的:
肯定是老四啊,后面几个除了朱高炽,老朱一个都不认识啊

宣宗的名字估计他还是知道的,不过没来得及见上一面。

虎扑JR0839830840
引用 @yunidaf 发表的:
关那英什么事?

可以

虎扑用户065879
引用 @海州吊豪的爸爸 发表的:
个人觉得朱由校的成长经历就不适合当皇帝
没能力也没理想 他适合当个老实巴交的老百姓抱着老婆孩子热炕头
然后我觉得明朝正儿八经开始要亡了还是始于万历后期吧 朱由校这会本身也是个烂摊子 再加上东林党和魏忠贤阉党斗来斗去 朱由检上台之后再一通用力过猛 明朝就没了😂

朱由校如果多活二、三十年,明朝不会这么快灭亡的。天启在位时,内有奢安之乱,外有建奴犯边,但是局势并没有失控,九边精锐尚存,怎么看也没有亡国之兆。

虎扑用户065879
引用 @在下盲侠花满楼 发表的:
有一说一孙子才是皇帝 儿子那叫谋反

不是朱允炆要赶净杀绝,朱棣未必会反。看到朱柏全家****的下场,只要还有还手之力,谁又肯束手待毙。

虎扑用户065879
引用 @居然被永久了 发表的:
朱祁镇一生就对得起两人,他的皇后和王振。

还有朱见深,如果不是他复辟成功,废太子的下场不会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