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月老m 发表的:农村很多风俗习惯逼事多,而且长辈也有思维定式,不到万不得已别娶农村女别嫁农村男
引用 @非虚构kevin 发表的:规避风险吧算是,比如姑娘家里在农村,父母没有社保,家里有弟弟之类的,确实结婚之后都是事,即使有的姑娘很优秀,但凭自己在城市买房买车立足还是很少的,人还是很现实的,尤其是出了社会再找对象,如果男方条件可以的话,即使男方自己不同意,男方父母大多数亲戚也会反对造成阻力的吧。
引用 @林肯笑 发表的:分情况分人吧。不过大多数情况下,高学历(名校)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家庭出身都是劣势,毕竟智商摆在那。学历越是高的女孩子越是明事理,而且农村出身很可能感情经历也相对较少,这在某些人那里那可是大加分项
引用内容被灭过多已被折叠
引用 @天上人间一样秋 发表的:扯淡,高颜值高学历轮得到普通城市吊丝?甭管她是农村的还是城市的,甚至是山区的。女生如果高学历高颜值,再感情史单纯,真的是可遇不可求。钻石王老五也不是傻子,吊丝嫌弃,这些人可不嫌弃。
引用 @面条爱吃米饭 发表的:你不要把什么都板上钉钉 主观性这么强 你在农村生活过吗?这些风俗习惯是老一辈传承下来的 有好有坏在你这里就是逼事?什么叫千万? 你真正了解农村吗?没有实质就不要妄加评论
引用 @蓝色五道杠 发表的:老哥这个说的在理,点醒了我。
引用 @罚球线上的23号乔丹 发表的: 话糙理不糙 人没说错 农村人没必要义愤填膺 有能耐把一些封建的无知的习俗从自己身上和自己的家庭内部去掉 才是正道
引用 @xiediap 发表的: 这就是纯放屁了,女同学都是农村姑娘,其中还有有伏弟倾向的。人还没毕业,手上几个offer都是年薪几十万,还有购房优惠,巨额无息贷款什么的,你告诉我,这种,城里的男的还看不上???那让给我行不行???
引用 @丨丶飘 发表的:原生家庭差,恶习多
引用 @月老m 发表的:让给你吧,我家几套房几个商铺,几十万年薪?
引用 @xiediap 发表的: 这种城市男,比年薪几十万的应届女毕业都难找。
引用 @没能让你快乐 发表的:除了硬件装备和人口数量,现在这时代农村跟城市好像没太大差别了吧?
引用 @面条爱吃米饭 发表的:我是北方人 风俗习惯上大多都是对男女行为上的约束 也就是对礼义廉耻有自己处理的办法 并没有更多损害个人集体的恶习 表面上也就是入乡随俗 但实质上对你的影响很小的。封建是有的 但无知这点有点多余 也就是你对农村了解的太少
引用 @誓言一辈子 发表的: 问题是如果一直在城市生活,不了解农村的风俗习惯,为什么要找一个农村的来改变自己让自己接受那些风俗习惯呢?我愿意吃米饭不爱吃馒头我找个爱吃米饭一起吃饭美滋滋,找个爱吃馒头的俩人一起吃饭还得互相迁就,累不累?
引用 @傻芬三分球穿心 发表的:是的,西方的习俗真香,尊重尊重,到自己的就是恶习
引用 @面条爱吃米饭 发表的:大兄弟 没强迫你接受 也没人让你去改变 这完全看个人的 很多风俗习惯都是走个过程 对你们城里自身来说 就是多事烦 但正真影响的确实少 但确实有恶习存在 这个确实得改观
引用 @蛐蛐弹簧 发表的:其实就是那句话吧,门当户对是相当相当重要的。原生家庭的各种差异在以后婚姻中影响很大的。
引用 @穿安踏的KG 发表的: 你可能没有,但是你代表不了一个群体。
引用 @为神而盗 发表的:比如樊胜美?!
引用内容由于违规已被删除
引用 @美洲狮虎2 发表的: 现如今这社会,还有啥无知的习俗?可以列举一下你身边的农村出生的
引用 @多给助攻少盖帽 发表的: 理挺糙的,这些素质问题跟经济条件、年龄段相关,并不是以农村城市这么简单区分的
引用 @罚球线上的23号乔丹 发表的: 我身边没有农村人 我爷爷外公那辈就是城镇户口了 就我所知的 至少重男轻女一点在我们家族里是根本不存在的 而农村甚至很多70后依然有着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以及嫁姐姐扶弟弟想法
引用 @罚球线上的23号乔丹 发表的: 重男轻女一定有
引用 @面条爱吃米饭 发表的:兄弟重男轻女是当时普遍存在的 农村城市都有 农村思想观念上会更严重一些 现在已经大大的改观了 这是当时中国人普遍存在的现象 而不硬性全往农村这边栽
引用 @美洲狮虎2 发表的: 嫁姐姐扶弟弟我身边没听过。重男轻女,至少现在的社会已经不存在了,我堂哥家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那个女儿就是整个大家庭的宝贝。说话还是要凭根据的
引用 @罚球线上的23号乔丹 发表的: 不 重男轻女思想和伏地魔之类的传统基本都是农村
引用 @多给助攻少盖帽 发表的: 你怕是活在偏僻或者落后的地区,都是上一辈上两辈的思想了
引用 @doublesing 发表的: 搞得城里没有一样
引用 @美洲狮虎2 发表的: 你去北京上海,别人也会同样眼光看你
引用 @罚球线上的23号乔丹 发表的: 重男轻女现在我们这辈肯定是不存在了 但是结婚会涉及上一代 很多60-70后的农村人依然重男轻女 而城市人尤其是一二线城市 50后的大部分都不重男轻女了 这就是差距 你不能拿你家的个例代表整个农村
引用 @罚球线上的23号乔丹 发表的: 评价一个大的群体一定是拿统计结果去评价才有意义 而不是非黑即白幼稚乱说 城市一定有 但还是小概率事件 农村也一定有 但就是较大概率事件了 如果你想规避 你选择小概率的还是大概率的?
引用 @Claude贝 发表的: 江浙整体还真不怎么重男轻女…女儿到最后给一套房的多的是
引用 @比良坂初音 发表的:男女都一样的,看什么城市吧,三四线小城没那么明显,越是大城市可能越会在乎凤凰男凤凰女什么的。个人而言,作为一个农村家庭出身的人,我觉得农村家庭的问题是很多父辈没有养老保险,将来养老压力会大一些。我的父母为了我付出了他们能给我的最好的一切,所以我肯定是要好好对他们的。这确实增加了找对象的压力
引用 @美洲狮虎2 发表的: 就是城市人看不起农村人呗,不过城市出生的,大多父辈也是农村打拼出来的。
三观不合的多。双方都痛苦。
别问我什么知道的。
ps:一觉起来几百亮,还有那么多追问的。那先说几个吧: 1、一个是乐观主义,看什么都好往的想,一个是整天这不好那不好。 2、一个是有就行,一个是非要好的。 3、一个是希望互相扶持,一个是希望一方养家,一方自己想干嘛就干嘛。 以上几点,当然这和出生哪里关系不大,但我觉得小范围成长和大范围成长还是有点影响的。
4、生活习惯这点就难办了,城市出生的,因为从小房子小,东西能省就省,能不买就不买,极简主义。农村房子大,院子大,有点钱了,想买就买,买回来没地方放就嫌老公没本事买大房子。 5、农村家里硬地多,洗手后不知道擦干手的,就是甩手,家里地板整天湿漉漉的。好在在城市久了,没有乱丢垃圾的习惯。 6、农村亲戚多,经常这结婚那买车请酒席的,烦。城市因为小时候帮助穷亲戚比较多,现在反而对亲戚没什么感情,所以来往很少。 7、孩子教育。。。 (上班了,有空继续) [ 此帖被leg200在2019-09-24 09:54修改 ]
农村还有人没社保的?
女生如果高学历高颜值,再感情史单纯,真的是可遇不可求。钻石王老五也不是傻子,吊丝嫌弃,这些人可不嫌弃。
老哥这个说的在理,点醒了我。
社保不是自己交吗,我们这很多农村的老人都不交,舍不得那些钱
你不要把什么都板上钉钉 主观性这么强 你在农村生活过吗?这些风俗习惯是老一辈传承下来的 有好有坏在你这里就是逼事?什么叫千万? 你真正了解农村吗?没有实质就不要妄加评论
比如樊胜美?!
说的是退休金那块
话糙理不糙 人没说错 农村人没必要义愤填膺 有能耐把一些封建的无知的习俗从自己身上和自己的家庭内部去掉 才是正道
我的父母为了我付出了他们能给我的最好的一切,所以我肯定是要好好对他们的。这确实增加了找对象的压力
还是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我是北方人 风俗习惯上大多都是对男女行为上的约束 也就是对礼义廉耻有自己处理的办法 并没有更多损害个人集体的恶习 表面上也就是入乡随俗 但实质上对你的影响很小的。封建是有的 但无知这点有点多余 也就是你对农村了解的太少
让给你吧,我家几套房几个商铺,几十万年薪?
你见过几个农村人?
这种城市男,比年薪几十万的应届女毕业都难找。
不要说上海了,杭州宁波这样的家庭都多得是……娶山区的真会被私底下嘲笑,到这样的基本上就是男女双方资源互换,你农村的女的,能给我啥?钱我又不缺,权你给不了我啊
差别还是蛮大的
你可能没有,但是你代表不了一个群体。
是的,西方的习俗真香,尊重尊重,到自己的就是恶习
问题是如果一直在城市生活,不了解农村的风俗习惯,为什么要找一个农村的来改变自己让自己接受那些风俗习惯呢?
我愿意吃米饭不爱吃馒头我找个爱吃米饭一起吃饭美滋滋,找个爱吃馒头的俩人一起吃饭还得互相迁就,累不累?
饭圈那一套?
别说那么多,嫌穷直接说
大兄弟 没强迫你接受 也没人让你去改变 这完全看个人的 很多风俗习惯都是走个过程 对你们城里自身来说 就是多事烦 但正真影响的确实少 但确实有恶习存在 这个确实得改观
他也没扯到西方啊?
我觉得俩人在一起其实特别好融合,如果感情好,别的生活习惯啊什么的一起住一段就能互相适应。
但是两家人如果三观不一致确实会给两个人带来很多问题,本质上是三观一致不一致的问题。
跟农村人还是城里人没啥关系。
这个帖子标题其实有点口水。
现如今这社会,还有啥无知的习俗?可以列举一下你身边的农村出生的
说的统筹吧
没有谁是圣人,只不过强词夺理罢了
这话说的在理
巨额无息贷款太夸张,阿里的公司福利?普通的给你消费贷额度算好了
就是城市人看不起农村人呗,不过城市出生的,大多父辈也是农村打拼出来的。
你说话确实糙,仅此而已。
你去北京上海,别人也会同样眼光看你
我父母这辈已经没有什么风俗概念了,大部分风俗都停留在了我爷爷奶奶那辈,因为到我父母这辈大部分人基本常年都在外面。
理挺糙的,这些素质问题跟经济条件、年龄段相关,并不是以农村城市这么简单区分的
樊胜美是电视剧里的,只有塑造这么个角色,才能讨好一众钓金龟婿没钓到的李胜美,王胜美。
现实就是高颜值高学历的姑娘,屁股后面一堆舔狗,而且往往都能嫁得不错。电视剧里就一个樊胜美,现实中可不止一个邓文迪,章泽天。别说其他的,就光玩一玩过夜,好学校的普通妹子都比三本专科的美女价格高,何况结婚。
为什么啊 老哥
逼事真的,真的,真的太多了。
有些事情,有些话,三观都能给你彻底颠覆了。
真的是让你怒到发笑外加无力吐槽的程度。
我随便举个例子吧!
我妈去世第七天我爸中风送ICU。
半夜,在ICU的门外,我接到小舅子电话。
问我借十万,说是要买车。
我爸当时就躺在门里面插着管子,我衣兜里还揣着孝布,电话里小舅子,“你就说到底借不借吧。”
我想了想,说过了这几天咱们再谈吧。
电话直接被挂了。
第二天,小舅子罢工。
当时他在我家工厂上班,当时工厂又恰好有个订单,很急。
他罢工的时候还撺掇了好几个工人,想发动一场联合罢工。
就是因为我在死了妈又瘫了爸的当口没有及时拿钱给他买车。
幸运的是那几个工人和我没有任何亲属关系,他们仔细思考了一下联合罢工的提议,十分遗憾地拒绝了他。
于是我家工厂便没有倒闭。
重男轻女一定有
我身边没有农村人 我爷爷外公那辈就是城镇户口了 就我所知的 至少重男轻女一点在我们家族里是根本不存在的 而农村甚至很多70后依然有着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以及嫁姐姐扶弟弟想法
不 重男轻女思想和伏地魔之类的传统基本都是农村
嫁姐姐扶弟弟我身边没听过。重男轻女,至少现在的社会已经不存在了,我堂哥家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那个女儿就是整个大家庭的宝贝。说话还是要凭根据的
兄弟重男轻女是当时普遍存在的 农村城市都有 农村思想观念上会更严重一些 现在已经大大的改观了 这是当时中国人普遍存在的现象 而不硬性全往农村这边栽
农村违反计划生育生好几个的事情在城镇里几乎没有吧?就我所知,城市居民很多就一个独女,而农村生了女儿很多都要偷偷生儿子,以后扶弟,卖女儿的事情也不会少吧
重男轻女现在我们这辈肯定是不存在了 但是结婚会涉及上一代 很多60-70后的农村人依然重男轻女 而城市人尤其是一二线城市 50后的大部分都不重男轻女了 这就是差距 你不能拿你家的个例代表整个农村
你怕是活在偏僻或者落后的地区,都是上一辈上两辈的思想了
搞得城里没有一样
我倒是没活在那些地区 土生土长杭州城区人 上三代都不是农民 但是我见过太多农村的人有这种想法 包括我以前的某个前任家长
评价一个大的群体一定是拿统计结果去评价才有意义 而不是非黑即白幼稚乱说 城市一定有 但还是小概率事件 农村也一定有 但就是较大概率事件了 如果你想规避 你选择小概率的还是大概率的?
确实这样啊…我去上海的亲戚家…他们都说乡下的亲戚来了。。有什么办法…即使我们条件更好他们也觉得你是乡下人啊
平时多逛逛虎扑就知道了。。。前段时间各种小舅子家庭事件txtx
江浙整体还真不怎么重男轻女…女儿到最后给一套房的多的是
按你的意思来说,根据就是你堂哥家不重男轻女, 所以中国就不存在重男轻女的现象了 是吗?
已经不存在了???
其实我觉得农村的很多家庭主要父母相对文化程度都不太高,如果不是出去大城市工作什么的,整个眼界非常窄
你想想要是一直在农村周围接触的人都是农村的 观点想法都非常的陈旧 跟城市里的家庭确实有很大的差别 当然县城的眼界比不上地级市 地级市的比不上二线的 都是挺正常的我觉得
反正我觉得身边农村的亲戚眼界都非常的窄,观念都很乱七八糟。。反倒是农村跑出去一直在地级市干活的亲戚 倒是眼界更开阔一点
想多了,有钱在哪都硬气
你这非要按事件的严重性划分吗? 都说了是中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你就确定在城市没有过这种现象吗?别跟我撤什么大小概率事件 是发生于不发生的事 人口基数这么大 这是中国人思想的问题 你出生在城里不实质性就别对农村一篇概论 让人很反感
那你的统计结果呢
我安徽人,我老婆也安徽人。我老婆家也给一套房……啥也说明不了
父母当年养你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你增加了他们生活的压力?农村老一代确实基本都没有养老金,但是农村地里自产自消,老一辈一个月家庭所有开支几百块都绰绰有余,还不及现在大学生的生活费。除非大病,新农合也能解决一大部分,你养老有多大压力?
先把自己身上的无知去去吧
确实 正如我一样,自己能勉强20+,但家庭基础真的差,老妈待业 老爸5000一个月。反观我同学,工作5年一年挣个10来个,都已经买bba了,我拿着存款都不敢想去买这些东西…家庭基础太差 要补回去的东西太多…努力吧 也没法
一语道破,说到底就是这么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