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8月 朱令从长达5个月的昏迷中醒来。Mitbbs.com 1995年9月 记者陈童采访朱令同宿舍同学,遭到冷遇。Mitbbs.com 1995年 《女友》杂志报道朱令铊中毒事件。Mitbbs.com 1995年底 孙维被公安列为唯一犯罪嫌疑人。Mitbbs.com 注:清华大学派出所所长李慕成对朱令父母说, “有对象。”“上面批准后,开始短兵相接。”Mitbbs.com 1995年11月25日 朱令从协和出院。出院诊断:铊中毒、病毒性肝炎。Mitbbs.com 1995年12月9日 孙维的爷爷孙越崎去世,享年103岁。孙越崎曾任民革副主席。Mitbbs.com 1995年11月 25日 朱令从协和出院,出院诊断:铊中毒、病毒性肝炎。Mitbbs.com 1995 年12月 《美国医学》杂志刊登文章,报道互联网诊断朱令铊中毒事件。(U.S. Medicine,“Internet Diagnosis:New Link to China”, Vol. 31, No. 23-24, Page.3 & 9, December,1995.)Mitbbs.com 1995年底至96年初 孙维,王琪和金亚一起到海军总医院去看望正在做高压氧舱治疗的朱令。 在探访时间, 孙维透露另外一个女生和朱令关系不好。(来源:《新民周刊》2006年1月18日的报道)Mitbbs.com 1996 年1月20日 美国医生Robert A.Fink在网上提到《美国医学》的那篇文章, “It was further alleged that the perpetrator was a jilted suitor and that the source of the thallium was *not* the laboratory in which Zhu Ling worked”,关于朱令案是谋杀未遂的说法在网上流传开来。Mitbbs.com 1996年12月 朱令的母亲朱明新决定起诉协和医疗事故。Mitbbs.com 1997年 朱令在北京方庄医院做过10个月的康复。第一次接触朱令时,复健医生胡海鹰的印象是“视力仅有光感,快达到盲的程度,铊毒严重损害了神经系统,运动功能、语言功能都有严重障碍,并有轻度脑萎缩症状”。Mitbbs.com 1997年3月 朱令家人致信北京市公安局长,指出朱令的同学即将毕业离校,其中很多人将出国留学,此案急需抓紧侦破。不久又上书国家领导人。Mitbbs.com 1997年4月2日 孙维被公安局14处作为朱令投毒案唯一犯罪嫌疑人带走讯问,持续8小时,然后由家人领回。此后再也没找过孙维。(来源:孙维声明)Mitbbs.com 1997
1989年4月 朱令的姐姐吴今(北大生物系2年级学生)和同学周末去野山坡春游失踪,三天后在一个悬崖下面找到了遗体。警方调查后,没有发现此次事故和朱令案件有任何联系。Mitbbs.com
1992年9月 朱令考入清华化学系学习(学号921966,注册名为朱令令)。Mitbbs.com
注:物化2班是清华大学化学系92级唯一的本科班,专业名称“物理化学及仪器分析”。最初全班共29人,有两名保送生。不久有一女生从数学系转入,一年后又一女生从水利系转入,人数达到最多的31人。班里最初位女生分别住在6号楼的三个女生宿舍:6号楼114室, 6号楼116室,6号楼123室。朱令,孙维,王琪和金亚住6号楼114室。刘丽敏,高菲,王惠霞,徐冉住6号楼116室。李含琳住6号楼123室。自外系转入的王小红和王红梅仍分别住在6号楼和7号楼的原班宿舍。Mitbbs.com
1992年秋天 朱令进入清华学生乐团民乐队。后来,在朱令的介绍下,同宿舍同学孙维也参加了清华大学民乐队。Mitbbs.com
1993年5月 朱令做为成员的清华民乐队在北京高校民乐汇演一举囊括了的全部一、二等奖。朱令自己参加了很多的独奏和合奏节目,拿了很多的奖,包括曲目《老虎磨牙》。Mitbbs.com
1993年夏 朱令和民乐队另一队员从昌平军训基地赶回学校为来访的美国的一个爵士乐团展示了中国传统民乐。军训后, 朱令和清华艺术团一起去郑州巡回演出, 与劳动人民交流。所到之处包括嵩山少林寺, 以及嵩阳书院等地。Mitbbs.com
1993 年10月1日国家开始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57-93)《极毒物品级分类与品名编号》、GA58-93《剧毒物品品名表》中,铊盐与氰化物同列A 类。据公安局有关人士说北京市工作中需要使用铊和铊盐的单位只有二十多家,能接触到铊的只有二百多人。Mitbbs.com
1994年 朱令获全国高校艺术表演独奏组二等奖。Mitbbs.com
1994年春 物化2班在分析化学课上知道了铊的毒性。Mitbbs.com
引:物化2班是在分析化学课上知道铊的毒性的。(“倾斜的边” 2006年1月14日发表于天涯论坛)Mitbbs.com
1994年夏 孙维捐款几千元人民币给民乐队。Mitbbs.com
不久朱令成为民乐队首席中阮乐手。Mitbbs.com
孙维没有再参与民乐队练习,民乐队也没有严格的退出程序。Mitbbs.com
1994年9月 孙维进入童爱军李隆弟教授课题组实习。1994到1995年,童爱军李隆弟进行一个项目研究,“一类新的流体 室温磷光法——无保护介质流体室温磷光 李隆弟 赵瑜 童爱军 (清华大学化学系北京100084)”,实验的材料里包括铊盐。Mitbbs.com
1994年下半年 大学三年级时,孙维宣称“因为觉得功课紧张” 而退出了民乐队。 (见孙维声明)Mitbbs.com
1994年10月 朱令开始“比较多”地掉头发,曾经2次出现暂时性失明。Mitbbs.com
1994年11月 朱令忙于准备学校的“一二九”演出,身为清华大学民乐队重要成员的朱令特别看重这次演出。Mitbbs.com
1994年12月5日 吴承之为了给女儿补过生日,请她到外面吃饭。当晚,朱令不明原因地感觉腹、腰、四肢关节痛。腹痛症状为“持续性隐痛伴阵发性绞痛。”Mitbbs.com
1994年12月8日起 朱令因疼痛无法进食,同时开始大把掉头发。Mitbbs.com
1994年12月11日晚 在北京音乐厅清华大学民乐队的专场演出纪念“一二九”,朱令带病坚持演出。Mitbbs.com
1994年12月12日 朱令因病回家,“她告诉母亲,肚子疼得受不了了”。Mitbbs.com
1994年12月23日 朱明新将女儿送到北京同仁医院诊治,这天,朱令的一头长发全部掉光了。Mitbbs.com
1994年12月末至1995年1月末 朱令在北京同仁医院消化科治疗近一个月。病因无法确诊。Mitbbs.com
1995年1月23日 朱令担心学校落下的考试和功课,病情稍有好转就坚决要求出院。Mitbbs.com
1995年2月20日 新学期开学,朱令坚持要上学。Mitbbs.com
1995年2月20日至3月3日 朱令返校后,除2次周末由家人接送往返回家住过两天外,朱令差不多有8天的时间呆在清华校园内。Mitbbs.com
1995年3月 6日中午 朱令感到特别累,无力,脚痛而且有点麻,和去年12月病时感觉差不多。Mitbbs.com
1995 年3月7日下午朱令疼痛加剧,离开学校返家。晚上脚已疼痛不能触碰,手也开始感到有点麻。晚上前往北医三院急诊,怀疑骨有问题,骨科大夫却说:癔玻开了一些止疼药。家属认为诊断有误,返清华大学校医院,校医不肯接收,说只能等到白天,去北医三院等候门诊,此时是8日凌晨,朱令疼痛难忍,整夜不得休息,已耐受不住在板凳上等候,只好又叫救护车返家。Mitbbs.com
1995年3月8日 白天病症继续恶化,前往协和医院神经内科急诊就医,回家服药,病症不见缓解。Mitbbs.com
1995 年3月9 日晨前往协和医院神经内科挂专家门诊号。神经内科主任李舜伟接诊。门诊记录:"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远端疼痛,双手指发麻.....高度怀疑轻金属中毒如铊、铍等。.......".......认为朱令的病症太奇怪,故同意收住院治疗,但暂无床位,只好回家等待。但疼痛难忍,下午又返回协和急诊室观察等待床位,救治,情况急剧恶化。Mitbbs.com
1995年3月9日 朱令前往北京市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专家门诊就医,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李舜伟给朱令看玻但因条件限制,朱令没有做铊中毒鉴定。Mitbbs.com
清华大学化学系出示了学生接触化学药品的清单,肯定朱令并无铊盐接触史。Mitbbs.com
1995年3月20日 朱令病历显示丙肝抗体正常。Mitbbs.com
1995年3月22日 朱令吃东西开始呛。这期间,朱令发病一直得不到有力救治,开始出现了神志模糊、对答不切题等反应,又伴有严重的腹痛和脱发症状。Mitbbs.com
1995年3月23日 朱令中枢性呼吸衰竭,接受气管切开手术,发生了左侧气胸的意外、肺不张。病情危急,立即在左胸开洞插入管子,行胸腔闭式引流后,肺张开,继续引流。自此,朱令陷入深昏迷。昏迷状态延续五个余月之久,1995年8月底才开始逐渐苏醒。Mitbbs.com
1995年3月24日 协和医院对朱令开始的血浆置换疗法尽管对在确诊不得的情况下维持她的生命起了相当的作用,前后8次,每次均在1000cc以上的换血量却使她感染了丙肝。Mitbbs.com
1995年3月25日 朱令出现吸氧不稳定的情况。幸好守护在侧的父亲及时发现,才避免了一次危情。Mitbbs.com
1995年3月26日 朱令被送进协和ICU病房(重症病房),靠呼吸机生存。Mitbbs.com
1995年3月28日 朱令进入长达五个多月的深度昏迷。Mitbbs.com
1995年3月底 朱令宿舍的一名女同学给吴承之打电话,告诉他“朱令还剩下的面包,我们几个分了吃了”。“很明显,有人在销毁证据。”吴承之向记者回忆这个细节时强调。(来源:《法制周报》2006年1月26日的报道)Mitbbs.com
1995年4月5日 《北京青年报》的一篇关于朱令的报道将朱令的病情公诸报端,朱令事件引起社会关注。Mitbbs.com
1995年4月8日 朱令中学同学,北京大学力学系92级学生贝志城和5名中学同学去医院看望朱令。事后希望能找到方法帮助朱令。Mitbbs.com
1995年4月10日 贝志城找到在实验室能用UNIX上网的同学蔡全清,请他帮忙在互联网上发电子邮件求助,描述朱令病情,希望得到专家意见以确定病因。Mitbbs.com
蔡全清等迅速找人拟好一篇网络新闻及公开信。当晚他们从北大力学系联入Internet,在Internet的新闻网、Usenet和Bitnet的邮件讨论组中发出求援信。Usenet和Bitnet是Internet的子网。蔡全清在闷热的机房守了一夜,3小时内就开始收到回信。同宿舍同学刘利编写了个程序,利用关键字对这些信件进行归类。十天内他们共收到来自18个国家的专家回信1635封,其中30%认定为铊中毒。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习远程医疗专业的博士生李新专门建立了个网页帮助对朱令进行网上会诊。Mitbbs.com
朱令的乐队同学、后在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任教的黄开胜等人在1995年4月至5月期间从贝志诚那里取回从国外发来的一部分电子邮件,共1635封,并逐一进行了阅读,黄开胜在1998年4月25日的一份书面材料中提供的数据显示,“提出诊断意见的电子邮件有211封邮件认为朱令是铊中毒,占提出诊断意见的电子邮件总数的79.92%。”Mitbbs.com
贝志诚在北大征集了20多名北大同学义务翻译,不断地把信件译成中文,送给朱令父母,希望他们尽快转交给主治大夫,给朱令做一次是否铊中毒的检测,但是协和均以“干扰治疗”的名义拒绝。 贝志诚回忆:时任ICU主任的大夫还说,他们这是在给院方“施加压力”。Mitbbs.com
1995年4月中旬 贝志城和同学希望朱令班级一起帮忙翻译收到的电子邮件。双方产生误会。物化2班团支书薛钢声称组织班级里同学将邮件翻译好后没有交回给贝方,而是直接交给系里老师转给了协和。这个说法到目前为止没有得到清华或协和的证实。Mitbbs.com
1995 年4月18日协和医院发布朱令的病情报告认为朱令“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神经根神经炎可能性大”。在这段时间,协和医院通知朱令家属,明确表示可以“排除铊中毒”。朱令继续天天接受各式各样研究性检查,前来会诊的协和各科大夫依据他们的某些判断提出各色检查建议,比如“肾穿刺”或者“脑活组织”检查,有些破坏性过大的检查被家属拒绝。Mitbbs.com
1995年4月18日 贝志城到协和ICU病区门口等大夫传送翻译好的电子邮件,希望能够被采纳,从早上8点等到下午5点,除了少数愿意看但是不起作用的年轻大夫外,其他人谁也不看。Mitbbs.com
1995 年4月28日由陈震阳出具的检测报告显示:“尿液中铊含量275微克/升;脑脊液铊含量263微克/升;血清中铊含量31微克/升;毛发中铊含量532微克/升;指甲中铊含量22824微克/升(北京地区人群尿中铊含量为0—5微克/升)。”据此,陈震阳认定朱令病因缘于铊中毒,且是两次中毒,不是自杀就是他杀。陈震阳告诉朱明新,铊盐无色无味,“搁在面包里都察觉不出来”。Mitbbs.com
1995 年4月28日晚朱令父母通过朱令舅妈找到时任清华大学化学系副系主任、主管学生工作的薛芳渝教授,朱令舅妈在薛芳渝家提出报案的要求。薛芳渝教授当即请示时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的贺美英和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请示后薛芳渝立即打电话向兼任清华大学派出所副所长的保卫部长报案。(来源:《新民周刊》2006年 1月18日的报道)Mitbbs.com
1995年4月29日晨 朱令的舅妈又与薛芳渝教授联系,要求立即迁出同宿舍的同学以保护现场,查封朱令在学校的物品,进一步化验。薛芳渝教授表示,迁出同学有些困难。(来源:《新民周刊》2006年1月18日的报道)Mitbbs.com
原稿此处笔误(1995年4月28日晨),时间应为1995年4月29日晨。特此更正。Mitbbs.com
1995年4月29日 学校开始放假,这期间犯罪现场未被及时查封保护。Mitbbs.com
1995年4月底 协和认为朱令是二次中毒。公安部门介入调查。Mitbbs.com
1995年5月3日晚 开始用普鲁士蓝,十天之后,有时在血清中已检测不出毒量,但铊毒已对机体造成致命伤害 ,中毒症状没有消失,仍然昏迷不醒。Mitbbs.com
1995年5月7日 五一节假日期间,朱令宿舍发生了一起离奇的“失窃案”,朱令的洗漱用品等物品丢失。Mitbbs.com
1995年5月7日 朱明新夫妇被清华大学派出所叫去做笔录,由此了解到,朱令一案由清华大学派出所和北京市公安局14处有关人员负责调查。Mitbbs.com
1995年6月9日 《南方周末》头版头条报道了北大学者刘华杰所撰的互联网帮助诊断朱令铊中毒事件。文中称“这是大陆首次利用Internet进行全球医学专家远程会诊。”Mitbbs.com
Mitbbs.com
s.com
bbs.co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2/18 18:16:48编辑过]
1995年9月 记者陈童采访朱令同宿舍同学,遭到冷遇。Mitbbs.com
1995年 《女友》杂志报道朱令铊中毒事件。Mitbbs.com
1995年底 孙维被公安列为唯一犯罪嫌疑人。Mitbbs.com
注:清华大学派出所所长李慕成对朱令父母说, “有对象。”“上面批准后,开始短兵相接。”Mitbbs.com
1995年11月25日 朱令从协和出院。出院诊断:铊中毒、病毒性肝炎。Mitbbs.com
1995年12月9日 孙维的爷爷孙越崎去世,享年103岁。孙越崎曾任民革副主席。Mitbbs.com
1995年11月 25日 朱令从协和出院,出院诊断:铊中毒、病毒性肝炎。Mitbbs.com
1995
年12月 《美国医学》杂志刊登文章,报道互联网诊断朱令铊中毒事件。(U.S. Medicine,“Internet Diagnosis:New
Link to China”, Vol. 31, No. 23-24, Page.3 & 9, December,1995.)Mitbbs.com
1995年底至96年初 孙维,王琪和金亚一起到海军总医院去看望正在做高压氧舱治疗的朱令。 在探访时间, 孙维透露另外一个女生和朱令关系不好。(来源:《新民周刊》2006年1月18日的报道)Mitbbs.com
1996
年1月20日 美国医生Robert A.Fink在网上提到《美国医学》的那篇文章, “It was further alleged that
the perpetrator was a jilted suitor and that the source of the thallium
was *not* the laboratory in which Zhu Ling worked”,关于朱令案是谋杀未遂的说法在网上流传开来。Mitbbs.com
1996年12月 朱令的母亲朱明新决定起诉协和医疗事故。Mitbbs.com
1997年 朱令在北京方庄医院做过10个月的康复。第一次接触朱令时,复健医生胡海鹰的印象是“视力仅有光感,快达到盲的程度,铊毒严重损害了神经系统,运动功能、语言功能都有严重障碍,并有轻度脑萎缩症状”。Mitbbs.com
1997年3月 朱令家人致信北京市公安局长,指出朱令的同学即将毕业离校,其中很多人将出国留学,此案急需抓紧侦破。不久又上书国家领导人。Mitbbs.com
1997年4月2日 孙维被公安局14处作为朱令投毒案唯一犯罪嫌疑人带走讯问,持续8小时,然后由家人领回。此后再也没找过孙维。(来源:孙维声明)Mitbbs.com
1997
年4月初北京市公安局一名退休老公安王补专门找到朱明新夫妇,提醒他们作案人应具备的几个条件:在1995年2月20日至3月3日间,能接触到朱令的饮
食、起居,能不使朱令察觉投毒;熟知朱令活动规律、生活习惯,掌握投毒的时机和场合;懂得铊盐毒性、毒理;可接触到铊盐;有作案动机;有异常表现。Mitbbs.com
注:提供线索的老公安王补现已辞世。Mitbbs.com
1997
年4月 孙维方写信至清华派出所了解情况。之后给系办、系领导、校办、校保卫处、校派出所、公安14处等相关部门多次去信去电面谈。(来源:孙维声明)
1997年4月28日清华大学总务处杜总长、办公室马主任,保卫处陈处长,教务处李处长等会见朱令家属。杜处长说,学生正常学习环境中没有铊盐,包括朱令
在内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都不接触铊盐。清华大学对化学药品的管理很好。Mitbbs.com
注:薛芳渝教授则对朱令父母说,化学实验室里有铊盐,某些学生在课题中能够接触到铊盐,已在电话中告知朱令家属。Mitbbs.com
1997年5月6日 清华的实验室大整改,要求师生停下工作,把所有药品严格分类管理,有毒试剂上锁,并由保卫处进行了拍摄。Mitbbs.com
1997年5月 北京大学又发生全国第二起“铊”投毒案件。两名学生因为被同学投毒而铊中毒,和朱令案不同的是,这次投毒者亲自把中毒同学送到医院并承认了投毒事实。因为抢救及时,两人在两周后彻底恢复。Mitbbs.com
1998年7月,海淀区法院依法作出判决。王晓龙被以间接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Mitbbs.com
1997年6月26日 当时的清华大学党委书记张再兴约见朱令家属,重申了几点:朱令没有接触过铊盐;学校毒品管理是按照规定做的;事发后及时报案,凡是公安局要求的都做了;朱令宿舍被盗不能简单说谁有责任。Mitbbs.com
1997
年6月30日清华大学92级毕业典礼。之前,化学系领导通知孙维,由于孙维被公安调查,学校通过官方渠道接到公安通知缓发孙维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孙维方
当即去公安局
14处了解情况,14处否认发出此通知,表示警方只管破案,学籍管理是学校自己的事儿,和公安没关系,公安局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向学校发这样的通知。(来
源:孙维声明)Mitbbs.com
1997年7月初 孙维家三人到公安局领取孙维的出国护照,公安局没有发给她。(来源:孙维声明)Mitbbs.com
1997 年7月28日国家教委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学校实验室化学危险品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备厅199713号),指出:“1995年5月,1997年5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先后发生了两起学生铊盐中毒案件。除涉嫌人为作案外,铊盐未按剧毒品管理是其重要原因。”Mitbbs.com
1997年7至8月 孙维方给清华党委领导写信,要求学校将缓发毕业证书的决定尽快以书面形式通知孙维方并加盖公章。经多次交涉,学校坚持不给书面通知。(来源:孙维声明)Mitbbs.com
1997年8月下旬 在孙维方要求下,清华校党委、校办及系领导等再次在校招待所(丙所)接待孙维及其家人,谈话不欢而散。之后,孙维方又给党委领导打了两次电话,坚持要求学校如不发证书就应该给一份不发证书的书面通知。(来源:孙维声明)Mitbbs.com
1997年9月29日 清华大学化学系领导打电话给孙维方通知孙维第二天去学校领证书。(来源:孙维声明)Mitbbs.com
注:孙维未说明是否同时取得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Mitbbs.com
1997年10月 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中心作出鉴定,认为协和医院在朱令案中没有过失,不属于医疗事故。Mitbbs.com
1997年12月30日 薛芳渝教授探望朱令时说,毕业证书由他交给孙维了,因为公安局不承认是他们授意不发证书。解除对她出国限制的原因为:从目前看孙维有疑点,但认定其犯罪的直接证据尚没拿到。(来源:《南方人物周刊》2006年1月10日的报道)Mitbbs.com
1998
年8月25日
北京市公安局约见朱令家属,以下事实得到确认:经朝阳医院职业病研究所化验鉴定,确定朱令是铊中毒;查清清华大学铊盐的使用情况,确认清华大学实验室购买
过铊盐,铊盐毒品的使用没有经过严格的管理和登记; 朱令是在学校内中的毒;排除了朱令本人曾使用或接触过铊盐; 排除其家属或亲朋接触过铊盐。Mitbbs.com
1999
年4月2日朱明新起诉协和败诉。接理此案的北京市东城区法院也在收集了双方的证据后,基本根据医疗事故鉴定中心的说法作为最终判断的标准。用当时一位不愿
意透露姓名的法官的话来说是:“我们是很同情原告一方地作出了一个不公正的判决。”
法院的判决为:“本病案经二级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不属医疗事故,原告所诉被告有延误诊治的过错,证据不足……”Mitbbs.com
1999年12月 朱明新委托浩天律师事务所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再次对朱令作出鉴定的申请。Mitbbs.com 2000
年6月
委托北京市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再次鉴定,接受该案的法医刘鑫将所有既往病历重新整理一遍,并重新取证,发现其中有时间和人物上的不符,鉴定基本否认协
和医院曾对朱令铊中毒四处寻求检测机构的努力。从而认为:“(协和医院)该不作为的行为导致被鉴定人朱令病情被诊断的延误,因此,北京协和医院在本次医疗
行为上存在一定的不当之处。”
2000年6月19日 因严重肺功能衰竭,朱令再次住进医院。据东方医院神经内科的陈志刚副主任介绍,朱令是今年6月19日因肺部感染导致严重肺功能衰竭住进医院的,当时她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很少,而且抗药很厉害,这种情况的死亡率是70%。奇迹是国庆节前她已基本康复。
2000年10月14日 《北京青年报》发表文章《朱令又挺过来了》,报道朱令的情况。
2000年11月26日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协和医院补偿朱令医疗等损失10万元。
2001年2月19日 新浪网《三联生活周刊》2001年第5期发表文章《医院:被延误的病人和从不延误的权力》,对协和医院在朱令诊断,治疗和诉讼过程中充当的不光彩角色提出批评。
2001年03月13日 《环球时报》 (第七版《中国报道》) 发表《三联生活周刊》记者的文章《朱令的官司没结束》,并被人民网转载(人民日报主办)。
2001 年后
迫于生活压力,朱令只能回到家中休养。一次,由于二氧化碳滞留,导致朱令呼吸困难,老吴马上送往就近的东方医院。其后的一段时间,朱令甚至没了呼吸,吴承
之夫妇也没有放弃希望,主治医生受到老两口的感染,人工呼吸就做了半个多小时。老吴在旁边攥着拳头也喊了半个多小时:“吸!吸!”终于,朱令有了微弱的呼
吸,在场的每个人都满头大 汗,朱令的“奇迹”也再次发生。
2001年12月31日 《北京晨报》发表文章《探访当年奇异“铊”中毒的清华女生朱令》。
2002年 贝志城在网上发表文章“朱令案件的一些情况”,第一次在网上明确表示怀疑孙维为凶手。
2002年至2005年 朱令事件每年都在网上流传,至少mitbbs(又名“未名空间”,系北美最大的留学生网上社区)几乎每年一次,其中孙维祖父拉最高领导人求情说和公安局长的麻袋说广为传播,每次的传言都指明了孙维是凶手。
2004年3月 帮助朱令基金会(www.helpzhuling.org)在美国加州注册,成员包括朱令原来的同学,乐队队友,朋友以及原来发起互联网救助的参与人,至2/28/07 总捐赠为$53,315.95。
2004年6月 星岛日报(纽约版) 报道朱令事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2/15 15:51:55编辑过]
年底朱明新由于劳累过度,从椅子上摔下来,跌到了头部,造成脑移位出血,必须做开颅大手术。吴承之开始担心老伴的身体能否经受得起这种手术,万幸地是,医
生很细心,检查到三个出血点。现在朱明新左侧拳头大的一块头盖骨没有了,换来的是一块钛合金板,细看朱明新的左侧额头,还可以看见一枚螺丝钉的凸出痕迹。Mitbbs.com
2005年11月30日 skyoneline在天涯网(www.tianya.cn)贴出“天妒红颜:十年前的清华女生被毒事件”。Mitbbs.com
2005年12月30日Mitbbs.com
22点18分00秒 孙维在天涯网以注册ID“孙维声明” 发表“孙维的声明--驳斥朱令铊中毒案件引发的谣言”。Mitbbs.com
2005年12月30日 孙维声明发表后,有几位物化2班的同学迅速用真名或化名在回贴中发言支持孙维,最快的千字长文帖子在孙维发表声明后3分钟之内贴出。Mitbbs.com
2005年12月31日 贝志城借用朋友“花沐兰” 的ID在天涯网发表 “转贴贝志城关于朱令事件的声明” ,驳斥孙维及其同学的发言。Mitbbs.com
2006年1月3日 贝志城再次在天涯网贴出“关于朱令事件的几点说明—贝志城”。Mitbbs.com
2006年1月10日 在互联网上的论战进入白热化后,媒体开始介入。《南方人物周刊》记者吴虹飞发表文章《重访10年前清华女生朱令“铊中毒”案》。Mitbbs.com
2006年1月11日 《新闻晨报》特派记者于任飞以《11年前清华女生离奇中毒 真相至今仍扑朔迷离》报道朱令案件。Mitbbs.com
2006年1月13日 孙维再次在天涯网发表《孙维的再次声明----要求公安重新侦查,并为“窃听器”的错误向网友和公安道歉》。Mitbbs.com
2006年1月13日 《中国日报》网站(chinadaily.com.cn) 发表英文文章《Lab poisoning mystery triggers debate》(译:实验室神秘中毒案引发争论) ,这是国内媒体首次向海外介绍朱令铊中毒案。Mitbbs.com
2006年1月13日 贝志城接受网易聊天室视频采访,对朱令案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回答主持人和网友的问题。网易是迄今为止唯一的采用视频采访朱令案件的新闻机构。Mitbbs.com
2006年1月13日 《新快报》(《羊城晚报》报业集团,金羊网) 发表文章《谁是真凶?清华才女离奇铊中毒11年后网友爆出疑凶》。Mitbbs.com
2006年01月18日 《新民周刊》发表记者贺莉丹撰写的文章《清华女生铊中毒事件调查:网络让朱令受到关注》。贺莉丹在1月12日采访了清华化学系当年指导孙维本科论文的童爱军教授,并于1月13日采访了朱令父母。文中孙维的名字被隐去,用化名“苏荟” 代替。Mitbbs.com
2006年01月19日 此次网上讨论的发源地天涯论坛突然发布通知:“为有利于事件的顺利解决,有关“朱令铊中毒事件”话题暂停讨论。”Mitbbs.com
2006年1月20日 朱令母亲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文中孙维的名字被隐去,用化名“晓薇” 代替。朱母首次就“孙维的声明”表示:看了孙维声明,更怀疑她。Mitbbs.com
2006年1月20日 《新快报》发表《清华才女中毒 天涯网封停“朱令铊中毒”讨论》,对天涯封杀讨论的做法提出批评。Mitbbs.com
2006年1月22日 《法制早报》发表记者李亮撰写的文章《朱令事件再起波澜》。记者1月2 0日采访了朱令的家。Mitbbs.com
2006年1月26日 《法制周报》记者陈安庆,特约记者申欣旺发表《清华才女朱令离奇铊中毒案真相调查》。Mitbbs.com
2006
年1月29日
一位自称孙维同班同学的人匿名在新浪网发表文章《孙维同班同学:我们替孙维辩护的真相》,披露孙维在发表孙维声明的时候给好友同学的发贴指南。2006年
2月7日 《青年周末》记者到孙家对孙维的父亲进行了简短的采访。(来源:《青年周末》2006年4月13日的报道)Mitbbs.com
2006年2月15日 贝志城在新浪网发表文章《对物化2班部分同学的道歉和呼吁—贝志城》。Mitbbs.com
2006年2月底 物化2班童宇峰联系本班同学发起要求重开案件调查的呼吁信,并且向他们询问一些媒体报道及网上流传的说法的真实性。Mitbbs.com
2006年2月24日 时隔7年后,在两位代理律师 (北京市立天律师事务所张捷、李海霞律师) 的陪同下,朱明新第一次见到了当年的两名办案警官。(来源:《青年周末》2006年4月13日的报道)Mitbbs.com
2006年2月25日 童宇峰与薛钢通过电子邮件讨论朱令案件。该邮件不久被别有用心的人在网上曝光。童宇峰称在网上公布的邮件涉及两处恶意篡改。Mitbbs.com
2006年3月1日 孙维在丈夫、哥哥的陪同下来到北京凤凰会馆,与凤凰卫视《鲁豫有约》主持人鲁豫见面。(来源:《青年周末》2006年4月13日)Mitbbs.com
2006
年3月6日《青年周末》记者来到孙维丈夫谢飞宇任总经理的鼎高(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是人去楼空,只有一台断线的电话。记者向物管公司询问时得知,
从年后起这个办公室就一直没人,但没有退租。记者辗转与孙维的丈夫联系上时,他同样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请求。“我和我的家人无条件支持孙维。”他说。(来
源:《青年周末》2006年4月13日的报道,孙维丈夫的姓名和公司名称来源于互联网)Mitbbs.com
2006年3月7日 童宇峰在百度“朱令吧”发表《关于邮件泄露事件的一点说明》, 并表示正在委托北京市立天律师事务所的张捷律师向北京市公安局报案。Mitbbs.com
2006
年3月10日北京市立天律师事务所张捷、李海霞律师在百度“朱令吧”发表《朱令令(朱令)律师致广大网友的一封信》。宣布他们已接受朱令令法定代理人朱明
新女士的全权委托,依法为朱令令提供法律支持和帮助。并宣布在接到委托后他们已经正式致函公安机关,要求尽快破案,并且与朱令令案件的办案人员进行了接
触,一切按照法律的程序进行。Mitbbs.com
2006
年3月11日
朱令律师在在百度“朱令吧”发表《朱令律师网站无法访问情况说明》。指出当天凌晨发现本律师事务所网站无法正常访问,原因不祥,并宣布他们已经正式向北京
市公安局网络监察处报案,事情正在调查过程中。 2006年3月15日 朱令的名字被维基百科 (全世界最大并快速发展的网上百科全书)
收录。联接在此:http://en.wikipedia.org/wiki/ZhulingMitbbs.com
2006年3月17日 朱令律师在在百度“朱令吧”发表《朱令案件的时效问题》,对朱令案的刑事及民事责任的追诉期限做出说明。Mitbbs.com
2006年3月20日 《法制早报》发表记者李亮撰写的文章《清华女生朱令铊中毒案追踪: 收集证据是当务之急》。Mitbbs.com
2006年3月31日上午10点Mitbbs.com
《青年周末》记者与朱令的母亲朱明新、朱令代理律师李海霞一道前往协和医院,要求复印朱令全部病历,但院方拒绝朱家复印病程记录。协和称“病程记录都是不让看的。除非上法院打官司,要求封存病历,到了法庭上才能打开。” (来源:《青年周末》2006年4月13日的报道)Mitbbs.com
年3月
31日北京3台《科技全方位》播出朱令的专访节目。这是电视媒体首次打破沉默采访朱令案件。主持人仇志请了朱令父亲和几位朱令的同学到节目现常节目开始短
片是朱令的同学对朱令的优秀评价,还有朱令在清华民乐队演出的录像;介绍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住院前后的症状表现。在节目的最后主持人说:“到目前为止,朱令
令到底是怎么中毒的,我们还无法告诉您确切的答案。” 在整个节目中没有提及“投毒” 的字眼。Mitbbs.com
2006年4月5日 朱令律师在在百度“朱令吧”发表《张捷、李海霞律师谈朱令的不公待遇兼答网友问》。Mitbbs.com
2006
年4月11日《青年周末》记者通过凤凰卫视公关部联系到《鲁豫有约》执行制片人曹志雄。曹志雄向记者证实了此前网上贴出的孙维与凤凰卫视接触一事,但由于
孙维方面的原因,采访暂时中止。曹志雄证实孙家与凤凰卫视签订了一个“内容保密协议”,主要规定不允许透露双方讲述的内容。Mitbbs.com
2006年4月13日 北京青年报的独立新刊《青年周末》登出《清华女生铊中毒新现四大疑点》。记者陈万颖披露了朱令案的许多新情况。Mitbbs.com
2006年4月13日 帮助朱令基金会T恤衫开始义卖。Mitbbs.com
2006年4月26日 武汉电视三台《科技之光》播出朱令专题节目。Mitbbs.com
2006 年6月 5日 发表,匿名公布了孙维的部分通信记录,孙维已经改名Mitbbs.com
孙释颜。信件中披露孙维在发表孙维声明的时候给好友同学的发贴Mitbbs.com
指南,孙维声明以及部分好友支持帖子的修改过程被披露。Mitbbs.com
2006年6月10日 国内版朱令主题T恤衫开始在淘宝店义卖。Mitbbs.com
2006年6月21日 百度朱令吧封吧,至此朱令吧吧友开始长达五个多月的投诉历程。Mitbbs.com
2006年8月 国内募集捐款帮助朱令,用于购买康复带和电脑音箱。Mitbbs.com
2006年11月4日 大连晚报《一个才女和一桩离奇的投毒案》报道了朱令投毒案件和朱令的现状。Mitbbs.com
2006年11月8日 百度投诉贴吧《还我朱令吧,还我投诉贴》一文回帖答9万多条,朱令吧终于解封,但是每次发帖需要审核。Mitbbs.com
2006年11月10日 新浪《蒙难的清华之珠》博客建立,之后分别在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设立相关博客。Mitbbs.com
2006年11月23日 1995年曾参与网络救助的John W. Aldis医生为朱令写来了生日祝福 信,并由相关志愿者翻译成中文。Mitbbs.com
2006年11月24日 北京帮助朱令小组在朱令家组织了“声声祝福,生生不息 --- 朱令网络生日会”。Mitbbs.com
2006年11月24日 天涯杂谈为朱令生日设立专题《生日快乐—— 给朱令的一封信》,天涯杂谈再次开放对“朱令”及相关讨论。Mitbbs.com
2006年11月25日 《新京报》报道了朱令的生日,《12年前铊中毒的清华女生过33岁生日》;《北京青年报》也作了相关报道,《铊中毒清华女生走过33岁 网友遥祝女孩庆生》;这两篇报道先后被新浪网,千龙网等转载。Mitbbs.com
2006年12月1日 “天妒红颜”一周年征文活动启动,先后征集到二十多篇纪念文。Mitbbs.com
2006年12月13日 百度投诉贴吧《还我朱令吧,还我投诉贴》一文消失,百度朱令吧全面开放,取消了对朱令吧的发贴审核。Mitbbs.com
2006年12月22日 《钱江晚报》报道《急找解药"普鲁士兰" 杭州一位护士遭遇"铊"毒》,铊毒案件再次出现在公众的视线。Mitbbs.com
2007年1月14日 《两名千万富翁蹊跷铊中毒》、《湖南千万富翁铊中毒 其妻疑竞争对手投毒陷害》类似报道见于报纸和网站,铊中毒案件的比例在攀升。Mitbbs.com
2007年1月15日 帮助朱令志愿者发出呼吁信《为了朱令——紧急呼吁医院、医生、医学专家的帮助和康复治疗》,收到不少反溃在志愿者的帮助下,特别是在许多热心医生和医院的关怀下,2007年朱令的康复工作有了很大的起色。Mitbbs.com
2007年1月22日 中央电视台一套《东方时空》播出了朱宁的纪录片《朱令的十二年》,影响广泛,意义重大。之后,其节目分别被中央电视台的《社会记录》《共同关注 执着》播出。Mitbbs.com
2007年1月31日 中国教育新闻网报道:《清华女生在校离奇铊中毒 12年后真相仍然是迷》。Mitbbs.com
2007年3月初 《给人大提案的公开信》征集签名并在人大召开前夕提交给相关部门。Mitbbs.com
2007年3月10日 由志愿者整理的朱令案件《电子书》初版正式发布。Mitbbs.com
2007年4月27日 《Lady格调》5月刊上市,配合母亲节的专题,报道:《朱明新:我该怎么保护我的女儿》Mitbbs.com
2007年4月28日 为了纪念95年的网络救助活动,热心的志愿者组织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及MOP网站给朱令点歌。Mitbbs.com
2007年5月9日 《周末报》记者陈璐报道:《神秘铊中毒,清华女生的昨日和今天》Mitbbs.com
2007年5月14日 《新京报》记者张寒报道:《专访清华铊中毒女生母亲:下辈子不想要孩子》,其后文摘周报、新浪网等转载其报道Mitbbs.com
2007年5月23日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播出朱令专题节目。Mitbbs.com
2007年5月25日 《钱江晚报》源引《周末报》报道:《清华女生铊中毒 生活不能自理由父母照顾》。Mitbbs.com
2007年6月19日 商都网转载报道:《才女离奇铊中毒11年后网友揭出疑凶》。Mitbbs.com
2007年6月22日 徐州矿大三名大学生铊中毒案件,其校园投毒性质类似朱令案件,被媒体广泛报道。Mitbbs.com
2007年6月25日 腾讯网《今日话题》第333期设立了关于朱令案件的专题:《谁来破解清华才女铊中毒案》共有39742 票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投票。Mitbbs.com
2007年6月28日 《青年时讯》记者朱晨辉报道:《矿大学生投毒事件 再度敲响大学生心理健康警钟》。Mitbbs.com
2007年6月29日 《健康时报》专访郝凤桐:《我经历的4起铊中毒》。Mitbbs.com
2007年7月12日 《蒙难的清华之珠》Flash推出。Mitbbs.com
2007年7月13日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组播出《校园铊中毒真相暴露心理隐患》,各大网站,如新华网等纷纷转载。Mitbbs.com
2007年7月13日 北京电视台五套《城市》栏目播出朱令主题的访谈节目,并采访了部分志愿者。Mitbbs.com
2007年10月30日 《天妒红颜》二周年征文启动,征集到近二十篇的纪念文。Mitbbs.com
2007年11月9日 南方都市报报道了《亿万富豪铊中毒死亡 医生称投毒可能性大 》,朱令案件再次被提起。Mitbbs.com
2007年11月17日 帮助朱令基金会在朱令生日前夕举办慈善音乐会,为朱令募集捐款。Mitbbs.com
2007年12月14日 中新网报道《妻子用“铊”毒杀死千万富翁丈夫和幼子》,短短的半年内见报的铊投毒案件就达到了3例!Mitbbs.com
到底是学校压下去的,还是孙维家势力压下去的,不知道。
那几个孙维的朋友到底起了多大作用,不知道。
朱令到底如何得罪了这些人,不知道。
我觉得朱令家父母什么的还有后来出面的舅妈也都挺牛的啊,全家把中国顶级高校占了个遍了
宿舍失窃,没丢失财物,就丢失了朱令的生活用品……
室友重病,可能是中毒,你们敢去吃她剩下的面包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2/14 15:16:53编辑过]
这个案子绝对有蹊跷。
宿舍失窃,没丢失财物,就丢失了朱令的生活用品……
室友重病,可能是中毒,你们敢去吃她剩下的面包吗??
这个一针见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2/14 15:16:53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2/14 15:20:17编辑过]
朱令的父母这辈子活得太苦太苦了
鲜花那个高楼我是认认真真的爬过,同寝室的几个人都有嫌疑,只求不要遇到那几个人,能躲多远躲多远
朱令的父母这辈子活得太苦太苦了
求链接,朱令太可怜了,几次我都看的流眼泪,到底有多大的恨要这样,恶毒都不足以形容
下毒的人真tm杀千刀的。
有关方面的不作为也让凶手至今逍遥法外,朱令的冤屈几时能得到伸张?
不知道那个寝室里其他人的生活现在怎么样?明摆着一件投毒案,就发生在天天生活在一起的人的身上,凶手可能就是朝夕相处的另外一个人,这种恐惧和猜疑绝对足以改变那几个人的人生观了。
如果自己不是凶手,也不知道谁是凶手,谁能谁敢和可能的凶手一直关系很好,那么亲密,互相商量怎么发帖吗?
只有同谋才make sense。
不知道那个寝室里其他人的生活现在怎么样?明摆着一件投毒案,就发生在天天生活在一起的人的身上,凶手可能就是朝夕相处的另外一个人,这种恐惧和猜疑绝对足以改变那几个人的人生观了。
另外那两个好像都在美国呢!
这样一件大案,难道没有激起福尔摩斯们柯南们的兴趣?难道真相永远没有大白的那一天吗?
这件事不是蹊跷在案子本身,是案子之外
如果自己不是凶手,也不知道谁是凶手,谁能谁敢和可能的凶手一直关系很好,那么亲密,互相商量怎么发帖吗?
只有同谋才make sense。
唉~总是难以接受那么多人的良心一起变坏
这件事不是蹊跷在案子本身,是案子之外
求链接,朱令太可怜了,几次我都看的流眼泪,到底有多大的恨要这样,恶毒都不足以形容 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boardid=331&topicid=723296&page=0&star=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2/14 15:37:08编辑过]
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boardid=331&topicid=891136&page=1&star=2#editform
连回我自己的帖子了····
另外那两个好像都在美国呢!
另外那二个家庭背景也不一般吧。
如果自己不是凶手,也不知道谁是凶手,谁能谁敢和可能的凶手一直关系很好,那么亲密,互相商量怎么发帖吗?
只有同谋才make sense。
我觉得日昌MM分析的很有道理,都很犀利
连回我自己的帖子了····
改了
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当时的事了 朱令也许树大招风招人妒忌 也许自己的人际关系处的也不好 所以出事大家联手不帮她
我不是说害她的人对阿 她们埃千刀....
就是很奇怪这么多年了 她的大学同学为为什么这么冷漠 我怎么也想不通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2/14 15:43:40编辑过]
如果自己不是凶手,也不知道谁是凶手,谁能谁敢和可能的凶手一直关系很好,那么亲密,互相商量怎么发帖吗?
只有同谋才make sense。
我不太相信是同谋,3、4个20来岁的女孩子同谋,不可能人人都有家庭背景有保护伞,也不太可能个个都心理那么强大,而且,就算同谋,每个人的责任也不会完全一样,有人顶不住明哲保身抛出来别人的可能太大了,几个人,这么多年了,几个从犯或者知情人一个都不漏一点口风,不说漏嘴一点点的可能也是很小的,难破的案子是独来独往的人干的概率比较高。
我觉得日昌MM分析的很有道理,都很犀利
换做是我,我自己没干这事儿,谁是凶手我不知道。但我肯定会认为其他两人都有嫌疑,我一定不会和其他两人再联系了,从此以后再不往来。
想想和一个可能的这么狠毒的凶手打交道,我心里都毛毛的,冒寒气呀…………
鲜花那个高楼我是认认真真的爬过,同寝室的几个人都有嫌疑,只求不要遇到那几个人,能躲多远躲多远
朱令的父母这辈子活得太苦太苦了
RE
这样一件大案,难道没有激起福尔摩斯们柯南们的兴趣?难道真相永远没有大白的那一天吗?
估计等她们要死了 没准写个回忆录啥的 能看到真想
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当时的事了 朱令也许树大招风招人妒忌 也许自己的人际关系处的也不好 所以出事大家联手不帮她
我不是说害她的人对阿 她们埃千刀....
就是很奇怪这么多年了 她的大学同学为为什么这么冷漠 我怎么也想不通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2/14 15:43:40编辑过]
都怕惹祸上身吧
但是她爸妈就真得没有活得希望了... 现在为了女儿 还坚强的撑着
她姐姐的事情也很蹊跷 ... 为啥一家两个女儿 上了北大都出事
我真得觉得当时如果没救活她 也许是个解脱
但是她爸妈就真得没有活得希望了... 现在为了女儿 还坚强的撑着
她姐姐的事情也很蹊跷 ... 为啥一家两个女儿 上了北大都出事
一个是北大一个是清华
我真得觉得当时如果没救活她 也许是个解脱
但是她爸妈就真得没有活得希望了... 现在为了女儿 还坚强的撑着
她姐姐的事情也很蹊跷 ... 为啥一家两个女儿 上了北大都出事
一个北大一个清华
都怕惹祸上身吧
我倒是不觉得,另外几个人也是受害者。这些年,想到这个事情肯定都要做噩梦。
我真得觉得当时如果没救活她 也许是个解脱
但是她爸妈就真得没有活得希望了... 现在为了女儿 还坚强的撑着
她姐姐的事情也很蹊跷 ... 为啥一家两个女儿 上了北大都出事
是啊,让俺一度觉得好像有人报复他们家似的。
我不太相信是同谋,3、4个20来岁的女孩子同谋,不可能人人都有家庭背景有保护伞,也不太可能个个都心理那么强大,而且,就算同谋,每个人的责任也不会完全一样,有人顶不住明哲保身抛出来别人的可能太大了,几个人,这么多年了,几个从犯或者知情人一个都不漏一点口风,不说漏嘴一点点的可能也是很小的,难破的案子是独来独往的人干的概率比较高。
可能不止4个同谋,受害人可能跟她们关系都不怎么样,她们已经非常回避细节了,并且,有几个感觉想说出来,比如打电话给受害者父母说面包吃掉了,我觉得真是做这事的凶手不会那么嚣张,肯定是其他人或是同谋里面不承担主要责任的人做的。另外email被曝也有说是自己人捅出来的。你是同谋,这事过了很久了,心理上肯定会回避,你说出去,等于自己是小团体的背叛者,同时又是罪犯,那还不如一起做罪犯呢。团体作案最好的一点就是有同谋,心理负担轻,心想反正不是我一个人干的,或者反正不是我动手的,我觉得她们这么团结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不让那些边缘的责任轻的人捅出去,所以才尽量拉拢关系。
我倒是不觉得,另外几个人也是受害者。这些年,想到这个事情肯定都要做噩梦。
我觉得她们站出来说句话 可能都不会噩梦了吧
就算你不知道谁是嫌疑人 难道不能关心下朱令? 当从来没根她认识过么?
我觉得她们站出来说句话 可能都不会噩梦了吧
就算你不知道谁是嫌疑人 难道不能关心下朱令? 当从来没根她认识过么?
害怕啊。现在还没定论谁是凶手,自己冒然出来说话,不是引火烧身吗?
可能不止4个同谋,受害人可能跟她们关系都不怎么样,她们已经非常回避细节了,并且,有几个感觉想说出来,比如打电话给受害者父母说面包吃掉了,我觉得真是做这事的凶手不会那么嚣张,肯定是其他人或是同谋里面不承担主要责任的人做的。另外email被曝也有说是自己人捅出来的。你是同谋,这事过了很久了,心理上肯定会回避,你说出去,等于自己是小团体的背叛者,同时又是罪犯,那还不如一起做罪犯呢。团体作案最好的一点就是有同谋,心理负担轻,心想反正不是我一个人干的,或者反正不是我动手的,我觉得她们这么团结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不让那些边缘的责任轻的人捅出去,所以才尽量拉拢关系。
re
而且这个案子也没有象外国电视上那种个个攻破的审查 不存在她们某个心理防线崩溃的问题 公安局都被买通了
可能不止4个同谋,受害人可能跟她们关系都不怎么样,她们已经非常回避细节了,并且,有几个感觉想说出来,比如打电话给受害者父母说面包吃掉了,我觉得真是做这事的凶手不会那么嚣张,肯定是其他人或是同谋里面不承担主要责任的人做的。另外email被曝也有说是自己人捅出来的。你是同谋,这事过了很久了,心理上肯定会回避,你说出去,等于自己是小团体的背叛者,同时又是罪犯,那还不如一起做罪犯呢。团体作案最好的一点就是有同谋,心理负担轻,心想反正不是我一个人干的,或者反正不是我动手的,我觉得她们这么团结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不让那些边缘的责任轻的人捅出去,所以才尽量拉拢关系。
这个太不可能了,4个以上的人知道,和公开作案也没啥区别了
害怕啊。现在还没定论谁是凶手,自己冒然出来说话,不是引火烧身吗?
还是很奇怪的 要是一般人 肯定是 抢着潎请自己
她们那中集体沉默 很奇怪
还是很奇怪的 要是一般人 肯定是 抢着潎请自己
她们那中集体沉默 很奇怪
这种杀人大罪,自己说不是自己干的有啥用啊。
这些人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还是有一点脑子的
这种杀人大罪,自己说不是自己干的有啥用啊。
这些人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还是有一点脑子的
我觉得她们冷静的不像话... 这么多年 太恐怖了
我觉得她们冷静的不像话... 这么多年 太恐怖了
我觉得她们不是冷静,是害怕
我倒是不觉得,另外几个人也是受害者。这些年,想到这个事情肯定都要做噩梦。
冷漠未见得是同谋才有的表现啊。
如果他们都是无辜的不了解真相或者没有证据的话,穿上他们的鞋走几步,其实很多事情也是可以理解的,大学里面一半的生活都在这个阴霾之下,自己的学业生活被打扰得很厉害,一辈子说起来,都是这个事情的“见证人”,面对朱的惨状,他们也做不了什么,因为做不了,可能更难面对,而且最初,可能对朱会很同情,想不到别的,但是时间久了,尤其是自己受到的压力大了,一直被question,有人要他们出来说话--又未见得有什么好说的,一直背着这么个负担,不耐烦自己无辜受到的牵连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觉得她们不是冷静,是害怕
同班同学不好说 宿舍同学是怕自己良心被狗吃了遭报应吧 ...
不好意思哈 我就是觉得她们就算不是帮凶 她们的沉默也让她们变成帮凶了...
虽然人性都是保护自己的 但是过于自私了她们
冷漠未见得是同谋才有的表现啊。
如果他们都是无辜的不了解真相或者没有证据的话,穿上他们的鞋走几步,其实很多事情也是可以理解的,大学里面一半的生活都在这个阴霾之下,自己的学业生活被打扰得很厉害,一辈子说起来,都是这个事情的“见证人”,面对朱的惨状,他们也做不了什么,因为做不了,可能更难面对,而且最初,可能对朱会很同情,想不到别的,但是时间久了,尤其是自己受到的压力大了,一直被question,有人要他们出来说话--又未见得有什么好说的,一直背着这么个负担,不耐烦自己无辜受到的牵连也是可以理解的,
同意
我觉得她们不是冷静,是害怕
就是害怕,并且这个孙维不是一般有背景的人,她能干的出来她就知道有人能帮她罩着,这个案子早就结案了,这个朱令没死还有一口气,也是现在孙维没被法律制裁的一个原因。
同班同学不好说 宿舍同学是怕自己良心被狗吃了遭报应吧 ...
不好意思哈 我就是觉得她们就算不是帮凶 她们的沉默也让她们变成帮凶了...
虽然人性都是保护自己的 但是过于自私了她们
又不是她们出来说几句就能帮到朱令的
这个案子案情很普通,算不上什么悬案
就是害怕,并且这个孙维不是一般有背景的人,她能干的出来她就知道有人能帮她罩着,这个案子早就结案了,这个朱令没死还有一口气,也是现在孙维没被法律制裁的一个原因。
你的头像太吓人了
就是害怕,并且这个孙维不是一般有背景的人,她能干的出来她就知道有人能帮她罩着,这个案子早就结案了,这个朱令没死还有一口气,也是现在孙维没被法律制裁的一个原因。
朱令就算死了,这案子也结不了的
想想真是心里发寒
我不太相信是同谋,3、4个20来岁的女孩子同谋,不可能人人都有家庭背景有保护伞,也不太可能个个都心理那么强大,而且,就算同谋,每个人的责任也不会完全一样,有人顶不住明哲保身抛出来别人的可能太大了,几个人,这么多年了,几个从犯或者知情人一个都不漏一点口风,不说漏嘴一点点的可能也是很小的,难破的案子是独来独往的人干的概率比较高。
我觉得不是同谋,但是其他人是知情者。有些同学确实很冷漠的,,尤其是很看重学习和成绩的人,确实对周围的同学比较冷漠,觉得不相干,不比因祸上身;
觉得对彼此又没有什么责任,管她干嘛。他们从小就是埋头苦学,周围人都是竞争者,对自己身边的事和人毫不关心。这是因为她们从小只会学习,好好学习是唯一的目标造成的。
我想说的是,如果她们是同谋,反而容易暴露;如果只是孙维的话,其他人首先没有目击下毒,其次也没有什么直接的证据指向孙维。
她们可能只是了解一些相关的内情,比如,她们的关系如何,朱令的生活习惯,当时的情况等等。她们可以选择说对孙维有利或者对朱令有利的
情况,所以,她们和孙维确实是串供了,这么多年,她们已经习惯了。
我觉得不是同谋,但是其他人是知情者。有些同学确实很冷漠的,,尤其是很看重学习和成绩的人,确实对周围的同学比较冷漠,觉得不相干,不比因祸上身;
觉得对彼此又没有什么责任,管她干嘛。他们从小就是埋头苦学,周围人都是竞争者,对自己身边的事和人毫不关心。这是因为她们从小只会学习,好好学习是唯一的目标造成的。
我想说的是,如果她们是同谋,反而容易暴露;如果只是孙维的话,其他人首先没有目击下毒,其次也没有什么直接的证据指向孙维。
她们可能只是了解一些相关的内情,比如,她们的关系如何,朱令的生活习惯,当时的情况等等。她们可以选择说对孙维有利或者对朱令有利的
情况,所以,她们和孙维确实是串供了,这么多年,她们已经习惯了。
也许她们开始觉得没那么严重 第一次投毒调查的时候说了什么 那会还挺恨朱令没准
后来严重了 她们已经没办法回头了 就只好沿着自己的谎言走下去了
同班同学不好说 宿舍同学是怕自己良心被狗吃了遭报应吧 ...
不好意思哈 我就是觉得她们就算不是帮凶 她们的沉默也让她们变成帮凶了...
虽然人性都是保护自己的 但是过于自私了她们
同意,这些人不是同谋也至少是知情不报。其中还有个在美国的,大家要小心这人啊。
我看她家是民主党派,政协,这级别真有多大权力,大家都晓得。哎,看来政治局常委的家属更可以随意乱来了
我觉得不是同谋,但是其他人是知情者。有些同学确实很冷漠的,,尤其是很看重学习和成绩的人,确实对周围的同学比较冷漠,觉得不相干,不比因祸上身;
觉得对彼此又没有什么责任,管她干嘛。他们从小就是埋头苦学,周围人都是竞争者,对自己身边的事和人毫不关心。这是因为她们从小只会学习,好好学习是唯一的目标造成的。
我想说的是,如果她们是同谋,反而容易暴露;如果只是孙维的话,其他人首先没有目击下毒,其次也没有什么直接的证据指向孙维。
她们可能只是了解一些相关的内情,比如,她们的关系如何,朱令的生活习惯,当时的情况等等。她们可以选择说对孙维有利或者对朱令有利的
情况,所以,她们和孙维确实是串供了,这么多年,她们已经习惯了。
而且我特别同意你说得 成绩越好越冷漠
同谋这种事还真不好说,同谋们的步子很难总保持一致,总有人是仇深似海恶向胆边生,也总有人半推半就老想着留条后路,尤其是几个女的,真的能够一直那么团结吗?
不想性别歧视,可为啥这次投毒的也是个女人
我觉得不是同谋,但是其他人是知情者。有些同学确实很冷漠的,,尤其是很看重学习和成绩的人,确实对周围的同学比较冷漠,觉得不相干,不比因祸上身;
觉得对彼此又没有什么责任,管她干嘛。他们从小就是埋头苦学,周围人都是竞争者,对自己身边的事和人毫不关心。这是因为她们从小只会学习,好好学习是唯一的目标造成的。
我想说的是,如果她们是同谋,反而容易暴露;如果只是孙维的话,其他人首先没有目击下毒,其次也没有什么直接的证据指向孙维。
她们可能只是了解一些相关的内情,比如,她们的关系如何,朱令的生活习惯,当时的情况等等。她们可以选择说对孙维有利或者对朱令有利的
情况,所以,她们和孙维确实是串供了,这么多年,她们已经习惯了。
朱令多次被下毒,然后她寝室的东西丢失。明显是在寝室被下的毒。她寝室这些人肯定知道些什么,但是没有一个开口的。连对朱令的同情都欠奉,太可怕了这些人。
冷漠未见得是同谋才有的表现啊。
如果他们都是无辜的不了解真相或者没有证据的话,穿上他们的鞋走几步,其实很多事情也是可以理解的,大学里面一半的生活都在这个阴霾之下,自己的学业生活被打扰得很厉害,一辈子说起来,都是这个事情的“见证人”,面对朱的惨状,他们也做不了什么,因为做不了,可能更难面对,而且最初,可能对朱会很同情,想不到别的,但是时间久了,尤其是自己受到的压力大了,一直被question,有人要他们出来说话--又未见得有什么好说的,一直背着这么个负担,不耐烦自己无辜受到的牵连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是过了这么多年才冷漠,是当时朱令发病住院有记者去采访朱令室友,她们的表现都很冷漠。
其中有个句号女生,记者请她说说对朱令的印象,她一边把自己的箱子往朱令的床位上放(朱令住院了,床位空了)一边说:朱令,生于****年,于***年考入清华大学,于***年病发住院,句号。(我当时才看到朱令案,对这个采访细节印象非常深刻)
整个过程没有一丝表情和感情色彩。非常冷漠和无动于衷。看得出来和朱令关系的确不怎么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2/14 16:21:19编辑过]
同班同学不好说 宿舍同学是怕自己良心被狗吃了遭报应吧 ...
不好意思哈 我就是觉得她们就算不是帮凶 她们的沉默也让她们变成帮凶了...
虽然人性都是保护自己的 但是过于自私了她们
同意,同班同学关系远的不一定知道什么,同寝室不可能什么都不知道
不想性别歧视,可为啥这次投毒的也是个女人
男的拿刀子桶的比较多吧
朱令就算死了,这案子也结不了的
想想真是心里发寒
这案子用结吗,不了解国内情况吗,深圳富士康七个农民工接二连三的跳楼,有一些根本就是死后被扔到楼下的,现在怎么样了?也就是给点钱呗,几十万搞定!为什么没人管啊?因为是江泽民的儿子跟郭台铭一起和办的厂子。朱令没死这事不算事,清华也不可能管这事,为了学校名誉,还有就是那个鲁豫,她怎么不采访受害者呢?
就是害怕,并且这个孙维不是一般有背景的人,她能干的出来她就知道有人能帮她罩着,这个案子早就结案了,这个朱令没死还有一口气,也是现在孙维没被法律制裁的一个原因。
不同意,难道朱令死了,孙维就会被制裁?只会让这件事更快的尘封起来
朱令多次被下毒,然后她寝室的东西丢失。明显是在寝室被下的毒。她寝室这些人肯定知道些什么,但是没有一个开口的。连对朱令的同情都欠奉,太可怕了这些人。
也有可能是这些人没有确凿的把握,而且大家都是同学,指证凶手这种事可不是随便说着玩的,大家都很谨慎。
不是过了这么多年才冷漠,是当时朱令发病住院有记者去采访朱令室友,她们的表现都很冷漠。
其中有个句号女生,记者请她说说对朱令的印象,她一边把自己的箱子往朱令的床位上放(朱令住院了,床位空了)一边说:朱令,生于****年,于***年考入清华大学,于***年病发住院,句号。(我当时才看到朱令案,对这个采访细节印象非常深刻)
整个过程没有一丝表情和感情色彩。非常冷漠和无动于衷。看得出来和朱令关系的确不怎么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2/14 16:21:19编辑过]
她们真是个没人性的集体阿
说他们会做噩梦 是受害者 我真的不信
这案子用结吗,不了解国内情况吗,深圳富士康七个农民工接二连三的跳楼,有一些根本就是死后被扔到楼下的,现在怎么样了?也就是给点钱呗,几十万搞定!为什么没人管啊?因为是江泽民的儿子跟郭台铭一起和办的厂子。朱令没死这事不算事,清华也不可能管这事,为了学校名誉,还有就是那个鲁豫,她怎么不采访受害者呢?
这都是哪儿跟哪儿
不同意,难道朱令死了,孙维就会被制裁?只会让这件事更快的尘封起来
肯定的
真是六月飞雪
不是过了这么多年才冷漠,是当时朱令发病住院有记者去采访朱令室友,她们的表现都很冷漠。
其中有个句号女生,记者请她说说对朱令的印象,她一边把自己的箱子往朱令的床位上放(朱令住院了,床位空了)一边说:朱令,生于****年,于***年考入清华大学,于***年病发住院,句号。(我当时才看到朱令案,对这个采访细节印象非常深刻)
整个过程没有一丝表情和感情色彩。非常冷漠和无动于衷。看得出来和朱令关系的确不怎么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2/14 16:21:19编辑过]
如果说当年是读书读傻了,不谙人情,那这么十几年过去了,都结婚生子的人了,对人生的理解肯定也和大学时很多不同了,难道还是那么冷漠到底?一个人的时候看看老公、孩子,就没有一丝后悔?醒悟?想要救赎?
不是过了这么多年才冷漠,是当时朱令发病住院有记者去采访朱令室友,她们的表现都很冷漠。
其中有个句号女生,记者请她说说对朱令的印象,她一边把自己的箱子往朱令的床位上放(朱令住院了,床位空了)一边说:朱令,生于****年,于***年考入清华大学,于***年病发住院,句号。(我当时才看到朱令案,对这个采访细节印象非常深刻)
整个过程没有一丝表情和感情色彩。非常冷漠和无动于衷。看得出来和朱令关系的确不怎么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2/14 16:21:19编辑过]
嗯,当时因为已经确诊朱令是铊中毒,而且是被人投毒了,媒体才去采访的。
如果自己不是同谋或知情者,怎么也会害怕担心激动,就算和朱令关系不好,至少也会有点基本的同情吧。怎么能做到如此平静,冷漠,淡然和无动于衷?
用代入法,如果我们自己同宿舍的人被投毒,病成那个样子,还不知道凶手是谁,我们第一反应是什么?
换我肯定要换宿舍,宁可一个人在外租房住,也不要和人合住了。
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boardid=331&topicid=723296&page=0&star=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2/14 15:37:08编辑过]
那楼里的链接都打不开了 不是又和谐了吧?
如果说当年是读书读傻了,不谙人情,那这么十几年过去了,都结婚生子的人了,对人生的理解肯定也和大学时很多不同了,难道还是那么冷漠到底?一个人的时候看看老公、孩子,就没有一丝后悔?醒悟?想要救赎?
谁知道呢。
可能人家根本就没有后悔,反而一直觉得很解气呢!
不是过了这么多年才冷漠,是当时朱令发病住院有记者去采访朱令室友,她们的表现都很冷漠。
其中有个句号女生,记者请她说说对朱令的印象,她一边把自己的箱子往朱令的床位上放(朱令住院了,床位空了)一边说:朱令,生于****年,于***年考入清华大学,于***年病发住院,句号。(我当时才看到朱令案,对这个采访细节印象非常深刻)
整个过程没有一丝表情和感情色彩。非常冷漠和无动于衷。看得出来和朱令关系的确不怎么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2/14 16:21:19编辑过]
这个怎么看也不是正常人的反应。试想你身边要是出这么个事,你怎么反应?肯定第一要保护现场,不去碰朱令的东西。积极帮助警方,提供一切线索疑点,希望赶紧抓到凶手,否则下一个还不知道是谁呢。就算不能跟媒体多说细节,好歹也同情一下那个女孩的遭遇,希望早日破案什么的。估计还得闹着搬出去,不敢住在这么可怕的地方。结果这些人都没有,也完全不担心自己的安全,我觉得她们绝对是知道什么或者参与了。
在1997年4月,在正式立案两年之后,北京警方对朱令案件犯罪嫌疑人孙维采取了第一次突审[18]。在这以前见诸报道的关于案件的进展和调查情况包括:警方在1995年夏秋时分到朱令父亲单位调查过朱令父亲和孙维[19]父亲的关系[20];警方在1995年通知朱令家属,“只剩一层窗户纸了”[21];十年前(报导时间是2006年1月)清华大学派出所所长李慕成告知朱令父母,“有对象”,“上面批准后,开始短兵相接”[15]; 1996年2月,北京市公安局14处有关领导对朱令家属表示案件难度很大,仍在努力之中[22];1997年2月,化学系薛芳渝教授告知朱令家人,校方将配合警方作一次有效的侦破行动,但后来一直没有下文[22] 。
如果说当年是读书读傻了,不谙人情,那这么十几年过去了,都结婚生子的人了,对人生的理解肯定也和大学时很多不同了,难道还是那么冷漠到底?一个人的时候看看老公、孩子,就没有一丝后悔?醒悟?想要救赎?
就是现在功成名就,有家有子,才会更什么都不愿意说。
那楼里的链接都打不开了 不是又和谐了吧?
为啥这事还这么敏感?
——97年4月2日,在即将毕业的前夕我突然被公安局14处以“简单了解情况,只是换个地方”为由从实验室带走
讯问,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要求我在印有“犯罪嫌疑人”字样的纸上签名。在经过了8小时的连续突审后,他们通知家人接我回家。我以为公安还会再找我询问
一些问题,但是他们从此再没找过我。反而是我和我家人上百次地催促公安机关尽快依法办案,查明真相,还我清白。
——公安机关从1997年4月2日以后再也没找过我讯问任何问题。
——98年8月,公安14处宣布解除对我的嫌疑。
以下是分析:
孙维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正式“讯问”的时间是“1997年4月2日”,解除嫌疑的时间是“98年8月”,时间间隔一年零四个月后,这期间公安再也没找过她讯问任何问题。
这一点是解释不通的。原因:
1,如果警方对8小时讯问的结果仍有疑点,则不会放走她。原因很简单,不符合程序。如果疑犯潜逃怎么办?因为这是刑事案件,对于已经正式确定的疑犯,没有排除嫌疑警方能放人吗?即使因为办案需要欲擒故纵啊什么的,也不会“以后再也没找过我讯问任何问题”。
2,如果警方在讯问后认为没有疑点,则会当场解除嫌疑,或者花一些时间走一下手续,但这需要顶着当事人“上百次地催促”的压力,花一年零四个月的时间吗?(别跟我说什么佘祥林啊什么的,这是首都,是清华大学,是孙氏家族!)
3,在长达一年零四个月的时间里,公安既不继续找孙维了解情况,也不宣布解除嫌疑。为什么?
如果就一点面包为什么要分呢?如果确实是被某个人吃了,就直接说被who吃了,
而她们说的是分着,意思是每人都有份了?
这一点可以断定,她们在被问之前就已经一起研究过怎么回答了。
如果自己不是凶手,也不知道谁是凶手,谁能谁敢和可能的凶手一直关系很好,那么亲密,互相商量怎么发帖吗?
只有同谋才make sense。
这得多大的仇恨多恶毒的人才能下得了手啊
所有宿舍的人都被集体弄去谈话 ... 没人审讯好几天 折磨的不成人形回来
为啥公安局对清华学生那么nice
我同学杀了某同学之后
所有宿舍的人都被集体弄去谈话 ... 没人审讯好几天 折磨的不成人形回来
为啥公安局对清华学生那么nic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2/14 16:44:27编辑过]
以下是孙维声明的内容
——97年4月2日,在即将毕业的前夕我突然被公安局14处以“简单了解情况,只是换个地方”为由从实验室带走
讯问,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要求我在印有“犯罪嫌疑人”字样的纸上签名。在经过了8小时的连续突审后,他们通知家人接我回家。我以为公安还会再找我询问
一些问题,但是他们从此再没找过我。反而是我和我家人上百次地催促公安机关尽快依法办案,查明真相,还我清白。
——公安机关从1997年4月2日以后再也没找过我讯问任何问题。
——98年8月,公安14处宣布解除对我的嫌疑。
以下是分析:
孙维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正式“讯问”的时间是“1997年4月2日”,解除嫌疑的时间是“98年8月”,时间间隔一年零四个月后,这期间公安再也没找过她讯问任何问题。
这一点是解释不通的。原因:
1,如果警方对8小时讯问的结果仍有疑点,则不会放走她。原因很简单,不符合程序。如果疑犯潜逃怎么办?因为这是刑事案件,对于已经正式确定的疑犯,没有排除嫌疑警方能放人吗?即使因为办案需要欲擒故纵啊什么的,也不会“以后再也没找过我讯问任何问题”。
2,如果警方在讯问后认为没有疑点,则会当场解除嫌疑,或者花一些时间走一下手续,但这需要顶着当事人“上百次地催促”的压力,花一年零四个月的时间吗?(别跟我说什么佘祥林啊什么的,这是首都,是清华大学,是孙氏家族!)
3,在长达一年零四个月的时间里,公安既不继续找孙维了解情况,也不宣布解除嫌疑。为什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2/14 16:44:27编辑过]
用刀砍的...不是下毒...
我们同学都踊跃特供线索阿 还提供逃犯可能去哪了 还帮着抓犯人 逃犯还是大家的好友 死得反而是不popular的一个
为啥朱令她们宿舍就要自保 就那么没人性呢 ?
我同学杀了某同学之后
所有宿舍的人都被集体弄去谈话 ... 没人审讯好几天 折磨的不成人形回来
为啥公安局对清华学生那么nice
这就是我发帖最开始提的问题,在95年刚确定是投毒的时候,为什么不这样了解情况,这样问不怕找不出凶手,公安的办案方法非常奇怪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2/14 16:47:34编辑过]
在朱令母亲朱明新1997年11月发表在UCLA朱令铊中毒远程诊断网上的一封信中提到[23] ,警方迄今一直怀疑为朱令同舍和同班同学的一位女生是投毒真凶。警方同时说明有证据显明是嫌疑人自己利用铊中毒测试报告出得太晚,破坏了朱令宿舍的物品,使得仍还有小于1%的硬件证据缺失。但警方表示不会放弃并有自信心在公开的法庭上给嫌疑人定罪。但是,从1995年5月7日以来的11年(2006年),这个案件没有进入法庭阶段,北京警方一直没有宣布侦破此案,也没有公开任何有关的细节和原因。但主要负责这个案件的公安局十四处李树森,在2006年对采访他的记者提及“这件事在调查工作中已有一定结论”,且“这件事情很敏感”[15]。
一定结论,到底是什么结论呢?为什么不能公布呢。
我同学杀了某同学之后
所有宿舍的人都被集体弄去谈话 ... 没人审讯好几天 折磨的不成人形回来
为啥公安局对清华学生那么nice
只是意思意思就行了。走走形势。有可能上级有令不让管呗。
不知道朱令有多么优秀,好多人都说大美女,可是看照片最多也就一般人,和美女好像靠不上边吧。如果长这样得多有才才能被人嫉妒成这个样子?
也不见得一定是嫉妒 没准她就是骄傲啥的 大家都讨厌她呢?
不知道朱令有多么优秀,好多人都说大美女,可是看照片最多也就一般人,和美女好像靠不上边吧。如果长这样得多有才才能被人嫉妒成这个样子?
就简单一个妒忌?说实话,如果一个人特别特别优秀,那他身边的人是不会妒忌他的,因为他和他身边的人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比如林志玲公认大美女,你妒忌她不?当然不妒忌了,妒忌的着吗?所谓妒忌,只可能是两个各方面条件其实差不太多的,可能稍微好点,但也不会好太多的,才会妒忌。
不知道朱令有多么优秀,好多人都说大美女,可是看照片最多也就一般人,和美女好像靠不上边吧。如果长这样得多有才才能被人嫉妒成这个样子?
长得还好啊,她脸大,属于不上相的,可能本人更好看。也可能其他人都丑,对比一下就明显了。
用刀砍的...不是下毒...
我们同学都踊跃特供线索阿 还提供逃犯可能去哪了 还帮着抓犯人 逃犯还是大家的好友 死得反而是不popular的一个
为啥朱令她们宿舍就要自保 就那么没人性呢 ?
这才是有人性的表现啊。
就算死的那个人平时不招人喜欢,嫌疑人和大家关系好,可牵涉到人命,大家基本的是非观还是有的。
所以说朱令宿舍那些人的表现才让大家觉得难以理解,那么的不合常理,
不同意,难道朱令死了,孙维就会被制裁?只会让这件事更快的尘封起来
朱令死了,肯定有说法,因为是人命案,国内只要谈到有人命案在身,肯定会有说法。
用刀砍的...不是下毒...
我们同学都踊跃特供线索阿 还提供逃犯可能去哪了 还帮着抓犯人 逃犯还是大家的好友 死得反而是不popular的一个
为啥朱令她们宿舍就要自保 就那么没人性呢 ?
也够可怕的。
也不见得一定是嫉妒 没准她就是骄傲啥的 大家都讨厌她呢?
有可能,从其他人的话里头看,她确实比较骄傲,不招人喜欢。但是为这个就反复下毒,也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恶毒。同寝室的还互相掩护,这都是什么蛇蝎心肠大集合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