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不一样,我家这个因为自主性比较差,也有点落后,如果不推他,他会一直沉迷在一些东西里面(比如发声玩具的button,开关小车门,玩**etc),所以我们是会推一点的。我觉得如果想推,就要推你认为你家孩子应该已经可以掌握,但是他自己不愿意尝试的东西,要challenge他,把他推出comfort zone一点点。但是to know where the comfort zone is needs experience and lots of observation。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4 4:06:45编辑过]
每个孩子不一样,我家这个因为自主性比较差,也有点落后,如果不推他,他会一直沉迷在一些东西里面(比如发声玩具的button,开关小车门,玩**etc),所以我们是会推一点的。我觉得如果想推,就要推你认为你家孩子应该已经可以掌握,但是他自己不愿意尝试的东西,要challenge他,把他推出comfort zone一点点。但是to know where the comfort zone is needs experience and lots of observation。
每个孩子不一样,我家这个因为自主性比较差,也有点落后,如果不推他,他会一直沉迷在一些东西里面(比如发声玩具的button,开关小车门,玩**etc),所以我们是会推一点的。我觉得如果想推,就要推你认为你家孩子应该已经可以掌握,但是他自己不愿意尝试的东西,要challenge他,把他推出comfort zone一点点。但是to know where the comfort zone is needs experience and lots of observation。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4 4:06:45编辑过] 这个小孩子都喜欢的。
我的看法是早教还是有意义的,早教并不是说强迫孩子学习什么东西,而是在孩子需要学习的时候提供这样的教导 比如我儿子现在刚两岁,可以背诵7、8首唐诗,几十首儿歌和歌曲,我们都没有特别要求他背诵,而是他喜欢听我们念,听的时候他都不说话,也不跟着背诵,但是一般一两次之后,他会自己主动背诵,我们才发现他已经会了。他自己也很喜欢这个过程,会主动要求我们教他,比如他喜欢我爸给他讲解《春晓》 同样认字也是一样,他已经认识50多个汉字了,我们也没有逼迫他学习,而是他自己会告诉爷爷(我们家管我爸妈叫做爷爷婆婆),“认字,认新字” 他学会之后,我觉得至少对他的自信心很有帮助。有朋友来玩的时候,他很愿意表现一下他会认的字会背的儿歌和唐诗,以及会唱的歌儿 you will not have fun until you are good at it,我觉得还是有道理的 我们一直说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我觉得如果孩子喜欢学习,那么学习本身也是培养他自信心的方法 数字方面我们发现他会数数,但是确实没有数的概念 所以我们在他玩的时候会特别的教他说“这有几辆车车啊” 不管他能不能回答正确,我们会教他数一下,也不会强迫他去数,但是我觉得这样教肯定也是有作用的 同样,形状在最开始他也是不能分清楚的,我买的那个分形状的盒子玩具他不喜欢。但是有一集baby爱因斯坦是教形状的,米果多看了几次以后就对形状完全掌握了。
以下是引用radish在1/24/2011 10:37:00 AM的发言: 我的看法是早教还是有意义的,早教并不是说强迫孩子学习什么东西,而是在孩子需要学习的时候提供这样的教导 比如我儿子现在刚两岁,可以背诵7、8首唐诗,几十首儿歌和歌曲,我们都没有特别要求他背诵,而是他喜欢听我们念,听的时候他都不说话,也不跟着背诵,但是一般一两次之后,他会自己主动背诵,我们才发现他已经会了。他自己也很喜欢这个过程,会主动要求我们教他,比如他喜欢我爸给他讲解《春晓》 同样认字也是一样,他已经认识50多个汉字了,我们也没有逼迫他学习,而是他自己会告诉爷爷(我们家管我爸妈叫做爷爷婆婆),“认字,认新字” 他学会之后,我觉得至少对他的自信心很有帮助。有朋友来玩的时候,他很愿意表现一下他会认的字会背的儿歌和唐诗,以及会唱的歌儿 you will not have fun until you are good at it,我觉得还是有道理的 我们一直说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我觉得如果孩子喜欢学习,那么学习本身也是培养他自信心的方法 数字方面我们发现他会数数,但是确实没有数的概念 所以我们在他玩的时候会特别的教他说“这有几辆车车啊” 不管他能不能回答正确,我们会教他数一下,也不会强迫他去数,但是我觉得这样教肯定也是有作用的 同样,形状在最开始他也是不能分清楚的,我买的那个分形状的盒子玩具他不喜欢。但是有一集baby爱因斯坦是教形状的,米果多看了几次以后就对形状完全掌握了。 米果多喜欢颜色,我们有很多教他认颜色的书,他特别喜欢听,很早就能分清颜色,包括红色加蓝色是紫色这样的色彩概念,但是他不喜欢蜡笔。我们就是把蜡笔放在那儿,他想玩儿再玩,也不会要求他去玩。 所以选择他感兴趣的教具也是很关键的 我个人认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是对人生非常重要 米果多也喜欢书,到现在为止,他至少听了一两百本绘本故事了吧,很多都是我们翻来覆去讲的 他很喜欢听,自己也会讲,每本书的书名他看到封面就能认识 我觉得虽然他才两岁,但是他每次要求我们讲故事和他给我们讲故事时的笑容告诉我,他已经从阅读中得到快乐了 如果这些都算早教的话,我觉得早教是有意义的,也是快乐的 所以早教不等于逼迫:) 当然,初为人母,这也只是我们家的个例 还是那句话,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的孩子,大家一起加油:)
以下是引用radish在1/24/2011 10:37:00 AM的发言: 我的看法是早教还是有意义的,早教并不是说强迫孩子学习什么东西,而是在孩子需要学习的时候提供这样的教导 比如我儿子现在刚两岁,可以背诵7、8首唐诗,几十首儿歌和歌曲,我们都没有特别要求他背诵,而是他喜欢听我们念,听的时候他都不说话,也不跟着背诵,但是一般一两次之后,他会自己主动背诵,我们才发现他已经会了。他自己也很喜欢这个过程,会主动要求我们教他,比如他喜欢我爸给他讲解《春晓》 同样认字也是一样,他已经认识50多个汉字了,我们也没有逼迫他学习,而是他自己会告诉爷爷(我们家管我爸妈叫做爷爷婆婆),“认字,认新字” 他学会之后,我觉得至少对他的自信心很有帮助。有朋友来玩的时候,他很愿意表现一下他会认的字会背的儿歌和唐诗,以及会唱的歌儿 you will not have fun until you are good at it,我觉得还是有道理的 我们一直说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我觉得如果孩子喜欢学习,那么学习本身也是培养他自信心的方法 数字方面我们发现他会数数,但是确实没有数的概念 所以我们在他玩的时候会特别的教他说“这有几辆车车啊” 不管他能不能回答正确,我们会教他数一下,也不会强迫他去数,但是我觉得这样教肯定也是有作用的 同样,形状在最开始他也是不能分清楚的,我买的那个分形状的盒子玩具他不喜欢。但是有一集baby爱因斯坦是教形状的,米果多看了几次以后就对形状完全掌握了。 米果多喜欢颜色,我们有很多教他认颜色的书,他特别喜欢听,很早就能分清颜色,包括红色加蓝色是紫色这样的色彩概念,但是他不喜欢蜡笔。我们就是把蜡笔放在那儿,他想玩儿再玩,也不会要求他去玩。 所以选择他感兴趣的教具也是很关键的 我个人认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是对人生非常重要 米果多也喜欢书,到现在为止,他至少听了一两百本绘本故事了吧,很多都是我们翻来覆去讲的 他很喜欢听,自己也会讲,每本书的书名他看到封面就能认识 我觉得虽然他才两岁,但是他每次要求我们讲故事和他给我们讲故事时的笑容告诉我,他已经从阅读中得到快乐了 如果这些都算早教的话,我觉得早教是有意义的,也是快乐的 所以早教不等于逼迫:) 当然,初为人母,这也只是我们家的个例 还是那句话,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的孩子,大家一起加油:)
顺其自然 Agree, I remembered when I was a little child my parents did not purposely train me anything but my aunt trained my cousin very well. He told stories in public to hundreds of people when he was only 3 or 4. My family was very proud of him. But after we both got into high school. He is not more excellent than me in any aspect. Now we are both adults, I don't think he has any advantage to me.
有时候我就在琢磨,到底早早教她玩拼图,画画,唐诗,字母,数字,逻辑思维等等这些到底有没有意义?是不是孩子ready了就自然会了?早一点教跟晚一点教有区别没?对孩子今后有啥好的影响?我自己是觉得习惯,兴趣,个性比会什么具体的更重要。但有时候看同龄小孩会了,自己又不怎么淡定了,想让我们孩子也会,通常发现硬推也没用,到孩子ready了教起来大家都easy。
我孩子还小,各位孩子大一点的妈妈能帮我说说看吗?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4 4:20:41编辑过]
re"习惯,兴趣比会什么具体的更重要""通常发现硬推也没用,到孩子ready了教起来大家都easy"
有些东西,是要推一下的,比如我家这个很胆小,很多体能方面的不爱玩,我会用他喜欢的玩具吸引他去拿,让他爬高,钻洞etc。刚开始他不乐意,但是多来几次以后他发现他也可以完成这些动作,就有信心了,爱玩了。Puzzle数理字母一类,可以多introduce,然后观察,孩子感兴趣了,自然会来玩,我家的天天追着我问某个字母是什么,走在路上随时指出路牌上他认识的字母(但他不会说话)。唐诗其实对提高记忆力有好处,多给他念,别要求会。如果他不感兴趣,念儿歌是一样的道理。
每个孩子不一样,我家这个因为自主性比较差,也有点落后,如果不推他,他会一直沉迷在一些东西里面(比如发声玩具的button,开关小车门,玩**etc),所以我们是会推一点的。我觉得如果想推,就要推你认为你家孩子应该已经可以掌握,但是他自己不愿意尝试的东西,要challenge他,把他推出comfort zone一点点。但是to know where the comfort zone is needs experience and lots of observation。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4 4:06:45编辑过]
我家的比你小,斗胆一说哈。。。
re"习惯,兴趣比会什么具体的更重要""通常发现硬推也没用,到孩子ready了教起来大家都easy"
有些东西,是要推一下的,比如我家这个很胆小,很多体能方面的不爱玩,我会用他喜欢的玩具吸引他去拿,让他爬高,钻洞etc。刚开始他不乐意,但是多来几次以后他发现他也可以完成这些动作,就有信心了,爱玩了。Puzzle数理字母一类,可以多introduce,然后观察,孩子感兴趣了,自然会来玩,我家的天天追着我问某个字母是什么,走在路上随时指出路牌上他认识的字母(但他不会说话)。唐诗其实对提高记忆力有好处,多给他念,别要求会。如果他不感兴趣,念儿歌是一样的道理。
每个孩子不一样,我家这个因为自主性比较差,也有点落后,如果不推他,他会一直沉迷在一些东西里面(比如发声玩具的button,开关小车门,玩**etc),所以我们是会推一点的。我觉得如果想推,就要推你认为你家孩子应该已经可以掌握,但是他自己不愿意尝试的东西,要challenge他,把他推出comfort zone一点点。但是to know where the comfort zone is needs experience and lots of observation。
说得很好,可是机械记忆对未来记忆力提高真的有好处吗?我们孩子多听几遍就可以记住唐诗,可是不给她解释就完全不理解。数数也是,自己背口诀一样背到20但是其实是不会数的。那些唐诗三字经不知道意思长大都会忘掉啊。
你说的让孩子try,take a little risk out of comfy zone我也很同意,但好像跟我问的问题不太一样。我是说目前很多早教的内容和形式有好处吗?有必要吗?我自己也有点糊涂了,我到底要说啥啊。。呵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4 4:06:45编辑过]
说得很好,可是机械记忆对未来记忆力提高真的有好处吗?我们孩子多听几遍就可以记住唐诗,可是不给她解释就完全不理解。数数也是,自己背口诀一样背到20但是其实是不会数的。那些唐诗三字经不知道意思长大都会忘掉啊。
你说的让孩子try,take a little risk out of comfy zone我也很同意,但好像跟我问的问题不太一样。我是说目前很多早教的内容和形式有好处吗?有必要吗?我自己也有点糊涂了,我到底要说啥啊。。呵呵。
我觉得机械记忆对未来记忆力有用啊,再说唐诗,我觉得小孩子听多了也是能理解一些的,但是可能需要一些积累。我妈说我一两岁看到公园湖边的桃花就会说“桃花流水鳜鱼肥”,但长大这些东西就忘了。小孩子反正也没什么事做,你家宝宝好像记下来唐诗也蛮轻松的,就当成玩玩也好:) “目前很多早教的内容和形式”是指什么?lz现在在国内吗?国内大环境比较麻烦,大家都在比,比较看重结果,我在国内的时候也很难淡定,幸好当时娃还小。
所以LZ可以选择性的弄一些优美简单的唐诗宋词让娃念念,比如大漠孤烟直之类非常形象的,让她自自然然的记得,但一定要准确词汇,精细精准对以后读书工作是非常有帮助的技能。
记忆力可是孩子聪明不聪明的一条硬杠杠啊,我从小就看不起死记硬背的(可能是被家长灌输的根念),但后来书读多了才慢慢发现,这和其他灵活,逻辑强等是同样的一个技能,由于长期缺少训练和忽视,我养成了对很多名词不记得的习惯,对意思非常理解但就是不记得原文,打个比方,就是能很深刻理解某个名句某个优美场景某个心境描写,但对原文那些词汇非常模糊,这导致很多学习上的致命伤。
所以LZ可以选择性的弄一些优美简单的唐诗宋词让娃念念,比如大漠孤烟直之类非常形象的,让她自自然然的记得,但一定要准确词汇,精细精准对以后读书工作是非常有帮助的技能。
re
我也以前觉得看不起死记硬背记忆力好的,觉得这样不聪明。后来发现这个其实很重要。很多东西就记的大概,其实这样阻碍更深的理解。我家ld就是很小开始背唐诗背很多东西,他记忆力就很好。他也很喜欢诗词,每次都从国内背一堆我看不懂的书。现在整天给女儿念。可惜每念一句,小人都说no。
我听一个专家讲,给孩子讲故事不要妈妈阐述发挥太多,让他自己figure out来龙去脉,对他领悟力有帮助,成人世界里,没人会手把手教他东西,从复杂事情中自己理出头绪的能力很重要。讲故事这个方法对不对暂不论,但是从早教的意义来讲,我觉得有启发。
我同意lz说的,兴趣,个性,习惯,甚至礼貌,都是比唐诗更重要的东西。
我孩子才刚刚两岁,不算特别聪明也不算落后。我发现很多东西上个月教她还不会,这个月就没问题了。
有时候我就在琢磨,到底早早教她玩拼图,画画,唐诗,字母,数字,逻辑思维等等这些到底有没有意义?是不是孩子ready了就自然会了?早一点教跟晚一点教有区别没?对孩子今后有啥好的影响?我自己是觉得习惯,兴趣,个性比会什么具体的更重要。但有时候看同龄小孩会了,自己又不怎么淡定了,想让我们孩子也会,通常发现硬推也没用,到孩子ready了教起来大家都easy。
我孩子还小,各位孩子大一点的妈妈能帮我说说看吗?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4 4:20:41编辑过]
re,totally agree! ready了就非常容易教。每个孩子对不同的东西ready的时间都是不同的。
我家的2岁,和她说最简单的事情都听不懂
我家宝宝2.5岁了,我也觉得他很多东西都听不懂。
我家的比你小,斗胆一说哈。。。
re"习惯,兴趣比会什么具体的更重要""通常发现硬推也没用,到孩子ready了教起来大家都easy"
有些东西,是要推一下的,比如我家这个很胆小,很多体能方面的不爱玩,我会用他喜欢的玩具吸引他去拿,让他爬高,钻洞etc。刚开始他不乐意,但是多来几次以后他发现他也可以完成这些动作,就有信心了,爱玩了。Puzzle数理字母一类,可以多introduce,然后观察,孩子感兴趣了,自然会来玩,我家的天天追着我问某个字母是什么,走在路上随时指出路牌上他认识的字母(但他不会说话)。唐诗其实对提高记忆力有好处,多给他念,别要求会。如果他不感兴趣,念儿歌是一样的道理。
每个孩子不一样,我家这个因为自主性比较差,也有点落后,如果不推他,他会一直沉迷在一些东西里面(比如发声玩具的button,开关小车门,玩**etc),所以我们是会推一点的。我觉得如果想推,就要推你认为你家孩子应该已经可以掌握,但是他自己不愿意尝试的东西,要challenge他,把他推出comfort zone一点点。但是to know where the comfort zone is needs experience and lots of observation。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4 4:06:45编辑过]
这个小孩子都喜欢的。
早教不光指教唐诗算术吧,培养兴趣,观察大自然,这些也算啊。如果娃对唐诗没有兴趣,也不必硬要他背。其实仔细观察观察,也许你孩子有比其他孩子先进的地方。
我同意lz说的,兴趣,个性,习惯,甚至礼貌,都是比唐诗更重要的东西。
Re 这个,早教的含义应该是很广泛的,不只是数数,背诗之类的。
比如和孩子玩投篮球,也是锻炼身体培养协调性。比如在院子里玩花玩草玩泥巴,也是观察大自然啊。我觉得只要每天给孩子安排好activity,不是整天整日的把孩子放在电视电脑面前,都是属于早教的范围。玩拼图、玩积木、过家家。。。。。看着都是疯玩,其实都有意义在里面。
给孩子念书是肯定要的,一个是培养对于书的兴趣(毕竟上了学就起码有十几年要对着书本了),另外多念的话,语感会好很多。
孩子还小的时候,我觉得父母的工作就是提供exposure,多让孩子接触各方各面,鼓励孩子多看多听多想。另外就是培养好的性格和习惯,练习孩子social、problem solving之类可以得益终生的“能力"。因为我们到了这个年纪就知道了,不论你多么聪明念书多么的好,这些“能力”没有,还是吃不开的。
比如我儿子现在刚两岁,可以背诵7、8首唐诗,几十首儿歌和歌曲,我们都没有特别要求他背诵,而是他喜欢听我们念,听的时候他都不说话,也不跟着背诵,但是一般一两次之后,他会自己主动背诵,我们才发现他已经会了。他自己也很喜欢这个过程,会主动要求我们教他,比如他喜欢我爸给他讲解《春晓》
同样认字也是一样,他已经认识50多个汉字了,我们也没有逼迫他学习,而是他自己会告诉爷爷(我们家管我爸妈叫做爷爷婆婆),“认字,认新字”
他学会之后,我觉得至少对他的自信心很有帮助。有朋友来玩的时候,他很愿意表现一下他会认的字会背的儿歌和唐诗,以及会唱的歌儿
you will not have fun until you are good at it,我觉得还是有道理的
我们一直说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我觉得如果孩子喜欢学习,那么学习本身也是培养他自信心的方法
数字方面我们发现他会数数,但是确实没有数的概念
所以我们在他玩的时候会特别的教他说“这有几辆车车啊”
不管他能不能回答正确,我们会教他数一下,也不会强迫他去数,但是我觉得这样教肯定也是有作用的
同样,形状在最开始他也是不能分清楚的,我买的那个分形状的盒子玩具他不喜欢。但是有一集baby爱因斯坦是教形状的,米果多看了几次以后就对形状完全掌握了。
米果多喜欢颜色,我们有很多教他认颜色的书,他特别喜欢听,很早就能分清颜色,包括红色加蓝色是紫色这样的色彩概念,但是他不喜欢蜡笔。我们就是把蜡笔放在那儿,他想玩儿再玩,也不会要求他去玩。
所以选择他感兴趣的教具也是很关键的
我个人认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是对人生非常重要
米果多也喜欢书,到现在为止,他至少听了一两百本绘本故事了吧,很多都是我们翻来覆去讲的
他很喜欢听,自己也会讲,每本书的书名他看到封面就能认识
我觉得虽然他才两岁,但是他每次要求我们讲故事和他给我们讲故事时的笑容告诉我,他已经从阅读中得到快乐了
如果这些都算早教的话,我觉得早教是有意义的,也是快乐的
所以早教不等于逼迫:)
当然,初为人母,这也只是我们家的个例
还是那句话,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的孩子,大家一起加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4 10:37:14编辑过]
我的看法是早教还是有意义的,早教并不是说强迫孩子学习什么东西,而是在孩子需要学习的时候提供这样的教导
比如我儿子现在刚两岁,可以背诵7、8首唐诗,几十首儿歌和歌曲,我们都没有特别要求他背诵,而是他喜欢听我们念,听的时候他都不说话,也不跟着背诵,但是一般一两次之后,他会自己主动背诵,我们才发现他已经会了。他自己也很喜欢这个过程,会主动要求我们教他,比如他喜欢我爸给他讲解《春晓》
同样认字也是一样,他已经认识50多个汉字了,我们也没有逼迫他学习,而是他自己会告诉爷爷(我们家管我爸妈叫做爷爷婆婆),“认字,认新字”
他学会之后,我觉得至少对他的自信心很有帮助。有朋友来玩的时候,他很愿意表现一下他会认的字会背的儿歌和唐诗,以及会唱的歌儿
you will not have fun until you are good at it,我觉得还是有道理的
我们一直说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我觉得如果孩子喜欢学习,那么学习本身也是培养他自信心的方法
数字方面我们发现他会数数,但是确实没有数的概念
所以我们在他玩的时候会特别的教他说“这有几辆车车啊”
不管他能不能回答正确,我们会教他数一下,也不会强迫他去数,但是我觉得这样教肯定也是有作用的
同样,形状在最开始他也是不能分清楚的,我买的那个分形状的盒子玩具他不喜欢。但是有一集baby爱因斯坦是教形状的,米果多看了几次以后就对形状完全掌握了。
米果多喜欢颜色,我们有很多教他认颜色的书,他特别喜欢听,很早就能分清颜色,包括红色加蓝色是紫色这样的色彩概念,但是他不喜欢蜡笔。我们就是把蜡笔放在那儿,他想玩儿再玩,也不会要求他去玩。
所以选择他感兴趣的教具也是很关键的
我个人认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是对人生非常重要
米果多也喜欢书,到现在为止,他至少听了一两百本绘本故事了吧,很多都是我们翻来覆去讲的
他很喜欢听,自己也会讲,每本书的书名他看到封面就能认识
我觉得虽然他才两岁,但是他每次要求我们讲故事和他给我们讲故事时的笑容告诉我,他已经从阅读中得到快乐了
如果这些都算早教的话,我觉得早教是有意义的,也是快乐的
所以早教不等于逼迫:)
当然,初为人母,这也只是我们家的个例
还是那句话,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的孩子,大家一起加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4 10:37:14编辑过]
re,孩子觉得自己有优势的地方,就会自发地去pursue。我家娃最近忽然成了spelling bee,没事就在家里拼单词。我没有特别教他,也不想教,不明白哪里来的动力。后来发现是daycare里面在教字母单词,他在认字母,颜色,形状方面经常受到老师表扬,还对应得上所有小朋友的name initial,自信心膨胀。难怪在家里还要恶补。
故事也是极度喜欢听。半年在图书馆借了有上百本。我跟着他认识了好多工程车,我觉得也算早教吧,呵呵。
带娃出去买菜,逛Mall,StoryTime,Museum,见朋友,也算接触社会,开阔眼界。去Playground, Gymboree, 自然而然学会好多Motor Skills。呵呵。
在家讲讲故事,背背唐诗,唱唱歌,我觉得都是很好的教育。你讲得有意思,娃自然就爱听,听多了就会背,不用刻意强求。
为什么很多MM 反对背唐诗呢?那可是中华文化千年来的精华所在,学了只有好处吧。很少有从小受唐诗宋词熏陶的人,长大以后后悔学过吧。而且一首绝句不过
二十几个字,连说带讲5分钟,宝宝没来得及烦就结束了。当然如果MM自己不喜欢也就算了。
我的看法是早教还是有意义的,早教并不是说强迫孩子学习什么东西,而是在孩子需要学习的时候提供这样的教导
比如我儿子现在刚两岁,可以背诵7、8首唐诗,几十首儿歌和歌曲,我们都没有特别要求他背诵,而是他喜欢听我们念,听的时候他都不说话,也不跟着背诵,但是一般一两次之后,他会自己主动背诵,我们才发现他已经会了。他自己也很喜欢这个过程,会主动要求我们教他,比如他喜欢我爸给他讲解《春晓》
同样认字也是一样,他已经认识50多个汉字了,我们也没有逼迫他学习,而是他自己会告诉爷爷(我们家管我爸妈叫做爷爷婆婆),“认字,认新字”
他学会之后,我觉得至少对他的自信心很有帮助。有朋友来玩的时候,他很愿意表现一下他会认的字会背的儿歌和唐诗,以及会唱的歌儿
you will not have fun until you are good at it,我觉得还是有道理的
我们一直说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我觉得如果孩子喜欢学习,那么学习本身也是培养他自信心的方法
数字方面我们发现他会数数,但是确实没有数的概念
所以我们在他玩的时候会特别的教他说“这有几辆车车啊”
不管他能不能回答正确,我们会教他数一下,也不会强迫他去数,但是我觉得这样教肯定也是有作用的
同样,形状在最开始他也是不能分清楚的,我买的那个分形状的盒子玩具他不喜欢。但是有一集baby爱因斯坦是教形状的,米果多看了几次以后就对形状完全掌握了。
米果多喜欢颜色,我们有很多教他认颜色的书,他特别喜欢听,很早就能分清颜色,包括红色加蓝色是紫色这样的色彩概念,但是他不喜欢蜡笔。我们就是把蜡笔放在那儿,他想玩儿再玩,也不会要求他去玩。
所以选择他感兴趣的教具也是很关键的
我个人认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是对人生非常重要
米果多也喜欢书,到现在为止,他至少听了一两百本绘本故事了吧,很多都是我们翻来覆去讲的
他很喜欢听,自己也会讲,每本书的书名他看到封面就能认识
我觉得虽然他才两岁,但是他每次要求我们讲故事和他给我们讲故事时的笑容告诉我,他已经从阅读中得到快乐了
如果这些都算早教的话,我觉得早教是有意义的,也是快乐的
所以早教不等于逼迫:)
当然,初为人母,这也只是我们家的个例
还是那句话,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的孩子,大家一起加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4 10:37:14编辑过]
听着非常有道理。
re
我也以前觉得看不起死记硬背记忆力好的,觉得这样不聪明。后来发现这个其实很重要。很多东西就记的大概,其实这样阻碍更深的理解。我家ld就是很小开始背唐诗背很多东西,他记忆力就很好。他也很喜欢诗词,每次都从国内背一堆我看不懂的书。现在整天给女儿念。可惜每念一句,小人都说no。
小人好好玩
前几天我恰好跟我家娃的head teacher一对一家长会,head teacher是个美国白人,她跟我说起她自己孩子的经历,她自己本人就是学教育学的,所以她大女儿出生的时候,她就用尽方法想把女儿推成天才,她女儿的确比同龄孩子学的东西多,但是后遗症就是这个孩子在课堂上总觉得很boring,因为学的都是她知道,然后让她跳级她又不适应,一个是心理不成熟,一个是真正需要思考和逻辑推理的东西她其实并没达到相当的能力。后来这个老师有了第二个女儿,她变得很忙,而且有了大女儿的教训,对二女儿比较顺其自然,结果二女儿比大女儿还出色。她的观点是对孩子要有适当的引导,但是一定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觉得她说的很有道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4 13:21:57编辑过]
早教的范围很广,并不是仅仅局限于Academic的东西,但国人似乎最重视的就是Academic,比如背诵几首诗或者会数数什么的,总之是可以量化可以拿出来秀的。美国家长也有很push的,那个your baby can read的节目就有点类似国内风行的闪卡。
前几天我恰好跟我家娃的head teacher一对一家长会,head teacher是个美国白人,她跟我说起她自己孩子的经历,她自己本人就是学教育学的,所以她大女儿出生的时候,她就用尽方法想把女儿推成天才,她女儿的确比同龄孩子学的东西多,但是后遗症就是这个孩子在课堂上总觉得很boring,因为学的都是她知道,然后让她跳级她又不适应,一个是心理不成熟,一个是真正需要思考和逻辑推理的东西她其实并没达到相当的能力。后来这个老师有了第二个女儿,她变得很忙,而且有了大女儿的教训,对二女儿比较顺其自然,结果二女儿比大女儿还出色。她的观点是对孩子要有适当的引导,但是一定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觉得她说的很有道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4 13:21:57编辑过]
同意,早教不仅限于academic:)
你head teacher的例子吧,我觉得这个也看孩子自己。说到底就是孩子自身因素起的作用很大
我有个朋友,他和他堂姐都是他爷爷当初早教的
用他的话说就是上学前小学三年级的都会了
他就像你举例的大女儿一样,觉得都是自己会的,上课不专心,所以学习习惯不好,后来只读了个community college
他堂姐却对自己要求更严格,一方面自己学习好自信心强,另一方面,别人学习基础东西的时候,她已经学更多她觉得有趣的东西了
一路上来,他堂姐都非常优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4 14:00:14编辑过]
顺其自然
Agree, I remembered when I was a little child my parents did not purposely train me anything but my aunt trained my cousin very well. He told stories in public to hundreds of people when he was only 3 or 4. My family was very proud of him. But after we both got into high school. He is not more excellent than me in any aspect. Now we are both adults, I don't think he has any advantage to me.
But I will train my child to play piano.
进来学习
同意,早教不仅限于academic:)
你head teacher的例子吧,我觉得这个也看孩子自己。说到底就是孩子自身因素起的作用很大
我有个朋友,他和他堂姐都是他爷爷当初早教的
用他的话说就是上学前小学三年级的都会了
他就像你举例的大女儿一样,觉得都是自己会的,上课不专心,所以学习习惯不好,后来只读了个community college
他堂姐却对自己要求更严格,一方面自己学习好自信心强,另一方面,别人学习基础东西的时候,她已经学更多她觉得有趣的东西了
一路上来,他堂姐都非常优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4 14:00:14编辑过]
所以每个小孩特点都不一样,要因材施教。有的小孩可以推,有的孩子不能推,不能一概而论。
记忆力可是孩子聪明不聪明的一条硬杠杠啊,我从小就看不起死记硬背的(可能是被家长灌输的根念),但后来书读多了才慢慢发现,这和其他灵活,逻辑强等是同样的一个技能,由于长期缺少训练和忽视,我养成了对很多名词不记得的习惯,对意思非常理解但就是不记得原文,打个比方,就是能很深刻理解某个名句某个优美场景某个心境描写,但对原文那些词汇非常模糊,这导致很多学习上的致命伤。
所以LZ可以选择性的弄一些优美简单的唐诗宋词让娃念念,比如大漠孤烟直之类非常形象的,让她自自然然的记得,但一定要准确词汇,精细精准对以后读书工作是非常有帮助的技能。
re, 我家娃还特别喜欢唐诗,大人是随口教的,人家不仅记住了,还自己喜欢没事哼两句,看见下雪,居然哼出“剪水作花飞”,
小孩其实可以理解诗的意境, 这之后我才决定认真教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5 12:22:15编辑过]
问下,我家孩子不爱动咋办?看别的孩子猴子一样上窜下跳,我家的这么不好动。。。。
同想知道。。。现在我家这个,只要是gross motor的东西,都使劲表扬。鼓励他爬高,鼓励他踢球,骑车。。。但好像也是孩子的天性之一,只能accept,然后慢慢影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