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美国的医院,从病人的角度。(P60 good news)

I
IWUU
501 楼
以下是引用Caffeine在7/25/2010 4:26:00 PM的发言:

    
    在美国看病,有没有保险受到的服务会有区别么?

    
区别大了,有的地方明显,有的不明显。
就像一个mm说的,拿国内有关系有熟人的高干待遇和这边的全民保险比待遇,太不公平了。
美国这边医院的VIP待遇,国内北京医院北楼,301都比不了。当然,一般人也见识不到。
I
IWUU
502 楼
以下是引用ktan在7/25/2010 5:22:00 PM的发言:

    
     你是不是觉得我说医者父母心特天真,满足你的好奇心吧:我工作三年以上才出国的。
在美国也见过内科外科牙科眼科医生,比较下来的结果是根本不敢买便宜的PMO, 即使有了HMO也要猛做功课省得被review好的庸医耽误了。

    
您什么时候念的医学院?哪家?我觉得我穿越到50,60年代了。
k
ktan
503 楼
以下是引用IWUU在7/25/2010 6:14:00 PM的发言:

    
     您什么时候念的医学院?哪家?我觉得我穿越到50,60年代了。

    
我们学校口碑的确很好滴,不过你为啥对我的个人隐私这么感兴趣啊。

如果你有需要回国找医生看病我说不定可以帮上忙的,你给我站内短信就行了。治不治得了另外一回事,有职业道德的我认识不少,从50后一直到80后都有。
I
IWUU
504 楼
以下是引用ktan在7/25/2010 6:38:00 PM的发言:

    
     我们学校口碑的确很好滴,不过你为啥对我的个人隐私这么感兴趣啊。

如果你有需要回国找医生看病我说不定可以帮上忙的,你给我站内短信就行了。治不治得了另外一回事,有职业道德的我认识不少,从50后一直到80后都有。

    
我对个人没兴趣啊,就是想知道这么好的学校和学生,以后再碰上骂国内医生的可以拿来给人说说。

不过mm简直太热情了,这么好的资源,还是留着自己享用吧,谢谢mm啦。
s
saiguajiataoyan
505 楼
以下是引用IWUU在7/25/2010 5:57:00 PM的发言:

true
没钱没保险的癌症病人免费看病手术化疗,每次停车费还都免,老老实实买保险的还得付co-pay,deductible,每次还得付12块的停车费。

这个好像不对吧,我的一个朋友,妈妈检查出癌症晚期,在麻州,朋友当时读牙医学院,妈妈没有保险,没给治疗,去急诊啥的就是给止痛什么的维持,是朋友自己说的。
k
ktan
506 楼
以下是引用IWUU在7/25/2010 7:00:00 PM的发言:

    
     我对个人没兴趣啊,就是想知道这么好的学校和学生,以后再碰上骂国内医生的可以拿来给人说说。

不过mm简直太热情了,这么好的资源,还是留着自己享用吧,谢谢mm啦。

    
你要自身没体验自然不用出来跟别人辩啦。大家都是拿自己的体验说事儿, 最终也是不希望看到庸医误事。

不客气的, 我也没有对你太热情啊。 这年头,这种资源没有人会嫌多余的对不对。
b
balaja
507 楼
以下是引用IWUU在7/25/2010 6:08:00 PM的发言:

    
     区别大了,有的地方明显,有的不明显。
就像一个mm说的,拿国内有关系有熟人的高干待遇和这边的全民保险比待遇,太不公平了。
美国这边医院的VIP待遇,国内北京医院北楼,301都比不了。当然,一般人也见识不到。

    
在國內就是沒有熟人和高干待遇也比這里好多了……

至少不會讓你半夜看急診還要等3個鐘頭
b
balaja
508 楼
以下是引用page394在7/25/2010 5:28:00 PM的发言:

    
     大家对国内的医生印象那么好,其实楼主是要医生交待解释每一个检查,每一个treatment。
     国内可能吗?
     大家都知道国内医生一天要看多少病人,一个病人花多少时间。
     这里的医生好歹还问你一句,还有啥问题吗?国内不也是看两眼就开始开化验单,病人楼上缴费楼下抽血,来回跑断腿拿回来化验单给医生看,要等半天才能插上嘴,然后也就是几句话就结束了,就开药了。
     还是这里的同学国内都有高层关系,都是通过关系直接看专家的,那你别和美国一个普通外国人的就诊经历比啊。这里你认识医生一样待遇好。
    
關鍵是病能看好就行呀

弄一大堆人在醫院里笑呵呵的打招呼,看病卻要拖那么久,醫院又不是賣笑的
n
newniu
509 楼
 看到這樣的帖子,我一點也不覺得驚訝,美國的醫生和醫療系統真是令人失望透頂。

 我上次因為吞嚥困難,家庭醫生推薦去做內窺鏡,內窺鏡specialist檢查說沒發現異常,讓我去跟家庭醫生follow-up,
 打電話給家庭醫生,家庭醫生讓我去跟specialist follow-up,兩邊踢皮球。。。

 要做個甚麼檢查,都得等上一個多月!國內再怎麼排隊掛號,也沒讓人等上一個多月罷!
 
b
balaja
510 楼
以下是引用vinobianco在7/25/2010 5:36:00 PM的发言:

    
    
No Offense....8过听着很像国内电线杆上贴的东西。。。

    
哈哈,小時候我一直在想,為什么軍醫對于那種病會很在行呢
I
IWUU
511 楼
以下是引用balaja在7/25/2010 7:16:00 PM的发言:

    
     哈哈,小時候我一直在想,為什么軍醫對于那種病會很在行呢

    
Good question.
c
chongchong5026
512 楼
以下是引用SubDivision2006在7/24/2010 4:40:00 PM的发言:

MM你真的多虑了.不是怕把美国人民传染了.是把肿瘤病房里免疫低下的病人传染了而已.皮试的确没啥意思.你免疫抑制的化疗做着呢.医患关系都是双方的.如果一味以最恶劣揣测对方并且执己见而向专业叫板的话,那么医疗后果和自己的心态都会有问题.
RE
青菜一棵
513 楼
以下是引用sacoco在7/25/2010 8:54:00 AM的发言:

大家是不是都对国内印象更好啊。。

LZ妹妹把妈妈送回国内治不就得了吗。到时能不能到全国最大的肿瘤医院进的去还是个问题呢。。

麻省是全民医保是不是有保险都是全包了。已经很好了。回国可能还要花不少钱,塞不少红包吧。

医院不是神。不能百病都治愈。尤其是不让做支气管镜。大概他们也只能就说肺炎了。什么细菌造成的我想出院时也诊断不出来吧。

我看到这里真的没有觉得医院错什么了。误诊了吗,用错药了吗? 要是挑的话,那个环节都是能挑出来错来的。而且大家都说的很客气。LZMM 是不是过度紧张也出点气到医护人员加上这里的MM上,大家可以完全同意说院方恶劣最好去转院。。但是这样下去对你楼主和妈妈没有任何好处。

楼主MM这样于事无补,我看楼上的MM说了好多次了。有个MM还吓得把帖子删了。这样真的很担心楼主MM。还是要冷静和客观啦。医生也有上几十号的病人。每个小的血液检查。我的经历是查房的解释。大概楼主妈妈那时候不会用英文所以楼主不停地把医生叫回来问吧。但是同时的确是耽搁时间。就说上面楼主帖子说,有皮试可以耽搁两天再做,为什么要现在做?  拜托啊,检查不是越早做越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25 8:57:51编辑过]
 
lz mm哪里说她觉得国内的就一定好了,而且她也没有说她肯定医生护士做错了什么,她一直不断的在说自己把整个过程说出来,想知道是不是自己错了,如果是自己错了,一定会改正。。。lz满心希望的就是自己错了。。。

如果你没有过类似的经历,你可能是无法理解lz mm的。。。这个时候lz mm不需要你的长篇大论来教训,大家都在想办法怎样才能帮助lz mm,这个时候说什么不相信就送国内吧,送了也不一定能进医院啥的。。。你觉得这样说显得你很有学问是吗。。。
 
把自己放到别人的shoes里想清楚了再说话。。。
青菜一棵
514 楼
以下是引用sacoco在7/25/2010 1:40:00 PM的发言:

就是阿。可能回去语言环境熟悉。又有家人在医院当主任。心里就更放心些。癌症病人呢比较注重文化环境、在这儿受气多不值得啊、、
看到这里我实在忍不住了。。。
 
有时间去别的地方灌水吧,lz mm不需要你这样的冷嘲热讽。。。
I
IWUU
515 楼
以下是引用saiguajiataoyan在7/25/2010 7:09:00 PM的发言:

    
    
     这个好像不对吧,我的一个朋友,妈妈检查出癌症晚期,在麻州,朋友当时读牙医学院,妈妈没有保险,没给治疗,去急诊啥的就是给止痛什么的维持,是朋友自己说的。
    
你看到的是这一例,我看到的情况是很多。只能说什么都有可能吧。

谢谢mm的帖子,很多信息。

你照顾妈妈的同时也要保重自己,尽量多休息。

Bless
S
SubDivision2006
516 楼
 什么时候中国医学院里充满了家人病重立志救人的主儿了?没听说过.有几个报考志愿是自己添的,大部分是家人身受看病之苦被逼着学医好在医院里安插个内线吧.
再说这里的军队医疗系统,分现役和退役医院.所谓退役军医经验多完全是一廂情愿的推测,现役医院里因为病人群体组成比较健康,制度比较官僚机构,所以效率非常舒缓.退役医院里可能会很忙,因为病人组成年纪偏大,又属于社会低层健康维持不善.但是这一般是住院医练手的地方.再说军队医院里基本上是淘汰剩下的.大部分人进军队医院的原因也不过是拿了军队的钱上医学院.能干的一般一偿还够服役年限就跳出来了.留下的不能说没有能人,但真的不多.
S
SubDivision2006
517 楼
以下是引用IWUU在7/25/2010 7:43:00 PM的发言:

    
     Good question.

    
301的有的是大把老军医
p
page394
518 楼
以下是引用SubDivision2006在7/25/2010 8:00:00 PM的发言:
 什么时候中国医学院里充满了家人病重立志救人的主儿了?没听说过.有几个报考志愿是自己添的,大部分是家人身受看病之苦被逼着学医好在医院里安插个内线吧.
再说这里的军队医疗系统,分现役和退役医院.所谓退役军医经验多完全是一廂情愿的推测,现役医院里因为病人群体组成比较健康,制度比较官僚机构,所以效率非常舒缓.退役医院里可能会很忙,因为病人组成年纪偏大,又属于社会低层健康维持不善.但是这一般是住院医练手的地方.再说军队医院里基本上是淘汰剩下的.大部分人进军队医院的原因也不过是拿了军队的钱上医学院.能干的一般一偿还够服役年限就跳出来了.留下的不能说没有能人,但真的不多.

re.
美国军队医院的水平绝对不如地方,在军队医院几年技术都荒废了,回到地方要赶紧补课的说。
I
IWUU
519 楼
以下是引用SubDivision2006在7/25/2010 8:02:00 PM的发言:

    
     301的有的是大把老军医
    
oh?! en,make sense。
p
page394
520 楼
以下是引用balaja在7/25/2010 7:15:00 PM的发言:

關鍵是病能看好就行呀

弄一大堆人在醫院里笑呵呵的打招呼,看病卻要拖那么久,醫院又不是賣笑的

我看到大家对国内医生的感想,真的很感动,说的真对,原来国内医生的付出也是有人认可的。原来一直觉得是起得比鸡还早,干的比牛还累,吃的比猪还差,名声比狼还坏的悲惨境地呢。
x
xph
521 楼
以下是引用page394在7/25/2010 8:07:00 PM的发言:

    
    
     re.
     美国军队医院的水平绝对不如地方,在军队医院几年技术都荒废了,回到地方要赶紧补课的说。
    
而且估计只会看年轻人男性
x
xph
522 楼
以下是引用page394在7/25/2010 8:11:00 PM的发言:

    
    
     我看到大家对国内医生的感想,真的很感动,说的真对,原来国内医生的付出也是有人认可的。原来一直觉得是起得比鸡还早,干的比牛还累,吃的比猪还差,名声比狼还坏的悲惨境地呢。
    
我觉得也不是 大家都是在哪抱怨哪而已 你去海归版看看要不?
p
page394
523 楼
以下是引用青菜一棵在7/25/2010 7:51:00 PM的发言:

 
lz mm哪里说她觉得国内的就一定好了,而且她也没有说她肯定医生护士做错了什么,她一直不断的在说自己把整个过程说出来,想知道是不是自己错了,如果是自己错了,一定会改正。。。lz满心希望的就是自己错了。。。

如果你没有过类似的经历,你可能是无法理解lz mm的。。。这个时候lz mm不需要你的长篇大论来教训,大家都在想办法怎样才能帮助lz mm,这个时候说什么不相信就送国内吧,送了也不一定能进医院啥的。。。你觉得这样说显得你很有学问是吗。。。
 
把自己放到别人的shoes里想清楚了再说话。。。
那大家也都设身处地的说了,她现在对医生护士的态度和做法,对母亲的长久治疗并不好。
你非要医生护士都当天使,都客观,都对病人像亲人一样,那也有这样的好医生,问题是你在一段时间一定地区内是不是找得到。80%的 医生护士都是想做好本职工作,也有家庭孩子的普通人。碰到人家对他摔东西,对他执行上级医生order,日常工作的每一步都question,都设置障碍,让他的病人平均入院时间延长,他们下次就会避免收这个病人到本组。他做事情就不是先想着最快把病情诊断清楚,容易引起争议的诊断治疗能不做就不做,只要楼主不要找到理由再要print就好了,上级医生不要指责他工作不利就好了。
前面同学都说美国医生收入高,我看和楼主日常接触的,大部分也就是住院医和fellow, 拿4,5万,一个星期80小时。
沉香冷屑
524 楼
以下是引用mary333在7/25/2010 5:53:00 PM的发言:

    
    
我也是这个感觉

一个朋友跟我说,看病,在美国,那真的是有病了。不管做个什么,都要先预约,要跟这个医生预约,那个医生预约,本来在国内半天搞定的事情,在这里,一个星期都看不到结果,这下子,没病的人也有病了。

我是自己带了一些常备药过来,需要在让国内寄,一般情况,绝对不进美国的医院,不行我就回国。我的英语也不好,可不想沟通出问题给自己找麻烦

    

我在美国唯一一次去看医生 是因为不知道对啥过敏开始脸上发痒起湿疹状东西 -- 因为我起过湿疹的 就有这个怀疑
然后去找校医要了过敏药止了痒,被refer了一个皮肤科医生,好不容易预约到了两周以后的门诊。于是我就每天过敏药止痒然后放任自己毁容等了俩礼拜。
按约好时间去了皮肤科,然后等了2个小时,被叫进诊室,躺在椅子上听医生在门外聊了半个小时天。医生走进来,是个70-80的老医生了,我以为会很有经验。看一眼我的脸就说是青春痘。我那时刚来美国,非常蹩脚的解释了一番,我有过敏症状,我有湿疹病史。人家反复一句话----我是皮肤科医生,就当青春痘治,过敏我不管。我ORZ。然后拿根针就把我脸上各种扎了一遍。写处方。总共5分钟。
回头看到账单,诊费230,“手术费”270 ---- 扎我就叫手术了是不是,那好吧,挑青春痘的各位mm你们都会做手术了!!

他开了大概1000刀的药,除了把我一个混合偏油的皮肤弄成了经常脱皮超级敏感的皮肤,过敏痘痘湿疹一个都没消。
结果我至今仍然是毁容状态中。---- 而且就这三种药,用掉了我当年学生保险cover药费的2/3,幸好没有再生病。

作为对比的是:当年我因为司考压力第一次发湿疹,脸上脱皮,痒的难忍,去西苑医院,医生给开了不到100快钱的抗过敏药和外敷的药水。还亲自给我敷了一遍做示范。当天敷了两次,第二天去赶火车,在火车上敷了两次,到了宾馆敷了两次,就基本上是正常皮肤了!

好吧,反正以我非常有限的看病经验来说,我在国内遇到的大夫除了忙,都很负责,医术好且负责任。而且知道我没保险的时候都会给开便宜药。
S
SubDivision2006
525 楼
 LZ MM,还是劝你如果对医护不是很信任的话,在大事上,大的处理上尽量多把关.重要的处置为什么要做,预期什么,有什么可能的副作用一定要问清楚.小事上就睁一眼闭一眼得了.老实说医患抵触了医生护士也不能怎样.谁也不能因此给你低于正常标准的治疗了.但是比如说你干活的时候后面总有一个人LOOK OVER YOUR SHOULDER紧盯不放锱铢必较的话,你是不是出错的机会更多一点呢.MM还是尽量放松自己,家里就靠你撑着.这也许会是一个长时间的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你这样总是紧绷着精神,自己身体上也会吃不消的.也尽量不要在网上询问什么专业处理.太不靠谱.你要是不相信自己的医生,你可以要求另一个医生要SECOND OPINION.再BLESS吧.我的表哥前几个月刚因为淋巴癌去世了,所以我对你的感受虽说不能感同身受,但是确实略知一二.生命就是这么脆弱,对于医生和病患来说都不是不愿只是没有那个能力而已.
w
wxfwxfzb
526 楼
以下是引用saiguajiataoyan在7/24/2010 6:24:00 PM的发言:

    
    
     翻译很成问题,
      
     我说一件事:我妈妈做手术,医生问how about your breathing? 翻译说,你流不流血?我妈说身上媒婆的地方,不流血。翻译说:ok
      
     我说:breathing不是bleeding. 翻译说:你在这里我好有压力呀!,对医生说,我影响他翻译了。
      
      
     大家知道,这个问题很重要,我妈妈由于鼻腔内有个肿块,常年用嘴呼吸,如果麻醉了不能有意思的自主呼吸,
      
      
     类似的事关于翻译的太多了
      
    
什么破烂翻译啊
s
saiguajiataoyan
527 楼
以下是引用SubDivision2006在7/25/2010 8:29:00 PM的发言:
 LZ MM,还是劝你如果对医护不是很信任的话,在大事上,大的处理上尽量多把关.重要的处置为什么要做,预期什么,有什么可能的副作用一定要问清楚.小事上就睁一眼闭一眼得了.老实说医患抵触了医生护士也不能怎样.谁也不能因此给你低于正常标准的治疗了.但是比如说你干活的时候后面总有一个人LOOK OVER YOUR SHOULDER紧盯不放锱铢必较的话,你是不是出错的机会更多一点呢.MM还是尽量放松自己,家里就靠你撑着.这也许会是一个长时间的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你这样总是紧绷着精神,自己身体上也会吃不消的.也尽量不要在网上询问什么专业处理.太不靠谱.你要是不相信自己的医生,你可以要求另一个医生要SECOND OPINION.再BLESS吧.我的表哥前几个月刚因为淋巴癌去世了,所以我对你的感受虽说不能感同身受,但是确实略知一二.生命就是这么脆弱,对于医生和病患来说都不是不愿只是没有那个能力而已.
这个是可以要求的吗?不会引起反感吧?
 
另外,不明白一个体制上的,就是具体我妈的肿瘤医生就是我妈每次化疗见得这个医生是在一个门诊部,但这个医生还在2家大医院查房,我妈每次住院就是去其中的一所,
 
天天查房的是一个intern, 有时resident会过来解释一些事情,attending:就是我妈的化疗医生,这些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我妈的化疗医生这周又在门诊部出门诊,委托组里的一个医生每天到医院里看,有时早有时晚晚的时候到下午6点多才出现。
 
 
h
halfpearl
528 楼
以下是引用saiguajiataoyan在7/25/2010 8:42:00 PM的发言:

这个是可以要求的吗?不会引起反感吧?
 
另外,不明白一个体制上的,就是具体我妈的肿瘤医生就是我妈每次化疗见得这个医生是在一个门诊部,但这个医生还在2家大医院查房,我妈每次住院就是去其中的一所,
 
天天查房的是一个intern, 有时resident会过来解释一些事情,attending:就是我妈的化疗医生,这些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我妈的化疗医生这周又在门诊部出门诊,委托组里的一个医生每天到医院里看,有时早有时晚晚的时候到下午6点多才出现。
 
 
 
我虽然不懂,但是也明白主治肿瘤医生是不可能天天查房的。主治大夫都是在关键诊断或者有紧急情况的处理下才专门出现或者每一次做化疗的时候才出现的吧。天天查房这种事就是intern和resident做的。
 
美国很多大夫都是在好几个医院或者clinic兼差的,这没有什么奇怪的。
 
 
S
SubDivision2006
529 楼
以下是引用saiguajiataoyan在7/25/2010 8:42:00 PM的发言:

    
    
     这个是可以要求的吗?不会引起反感吧?
      
     另外,不明白一个体制上的,就是具体我妈的肿瘤医生就是我妈每次化疗见得这个医生是在一个门诊部,但这个医生还在2家大医院查房,我妈每次住院就是去其中的一所,
      
     天天查房的是一个intern, 有时resident会过来解释一些事情,attending:就是我妈的化疗医生,这些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我妈的化疗医生这周又在门诊部出门诊,委托组里的一个医生每天到医院里看,有时早有时晚晚的时候到下午6点多才出现。
      
      

可能不会额手称庆,但是也不应该就翻脸了.只要大部分时间表示出你的信任的话.
你这个医生或许是私人诊所医生但是他在这两家医院有PRIVILEGE就是他能在这两家医院收病人.医院里的日常事务和处理他是委托RESIDENT和INTERN做的,前者是高年住院医,后者是一年新丁.因为他是一个SPECIALIST没有时间去处理屎尿啊饮食啊这些事和日常的化验体检.他只每天很快看一下病人注意一下与专科有关的方面,写一个简单的NOTE,当然大事上的处理比如出院请哪科会诊住院医是要取得他的同意的.一般他们可能会有分工,比如说A看医院1里的住院病人.B看医院2里的住院病人,只要是GROUP里面的不管收在哪个人名下的管那个医院的都一起看了.这个看住院病人的也不见得就不看门诊了.一般都要看完门诊才转医院.所以有时候可能6点钟才出现,8,9点才到家.其实也很辛苦.
    
t
txgirl
530 楼
以下是引用page394在7/25/2010 8:11:00 PM的发言:

我看到大家对国内医生的感想,真的很感动,说的真对,原来国内医生的付出也是有人认可的。原来一直觉得是起得比鸡还早,干的比牛还累,吃的比猪还差,名声比狼还坏的悲惨境地呢。
在这里还想到国内医生的好处,真的回去了, 又会说美国好了。。。。
h
hellohey
531 楼
以下是引用saiguajiataoyan在7/25/2010 8:42:00 PM的发言:

这个是可以要求的吗?不会引起反感吧?
 
另外,不明白一个体制上的,就是具体我妈的肿瘤医生就是我妈每次化疗见得这个医生是在一个门诊部,但这个医生还在2家大医院查房,我妈每次住院就是去其中的一所,
 
天天查房的是一个intern, 有时resident会过来解释一些事情,attending:就是我妈的化疗医生,这些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我妈的化疗医生这周又在门诊部出门诊,委托组里的一个医生每天到医院里看,有时早有时晚晚的时候到下午6点多才出现。
 
 
美国的医生和在中国不同大多不是医院的员工并不在医院上班(医院也有自雇的医生但很少,一般在ICU,急诊),他们有自家诊所(可能是和几个医生合开的)平常8AM-5PM会在诊所看病人,中间午休或早8点前,6点后会去各医院看他的病人.一般主治医(ATTENDING)是每天24HR内都要看他的病人的(她也可叫合伙人之一COVER她看你妈,这些个合伙人可能是MD.DO.或NP).你妈所在的医院是教学医院所以有INTERN<RESIDENT<ATTENDIN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25 21:13:21编辑过]
s
saiguajiataoyan
532 楼
你要是不相信自己的医生,你可以要求另一个医生要SECOND OPINION.
 
谢谢讲解,还是没明白的这个SECOND OPINION. 这个应该是和ATTENDING同级别的吧,还是resident 同级别的,是一个组的吗?
 
还有就是这个RESIDENT和INTERN会和这个attending多久,是不是intern很快一个月或半年就轮转走了,而这个resident就是常年在这的,只要是这个attending 的化疗病人,入这家医院得肿瘤科就是他管吗?
 
我看到我妈的这个intern还管别的attending的病人,不知道我说清没有。
 
另外,正常看不见resident查房,对不对呢?我记得我妈以前在别的科室住院的话,每天都看到resident查房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25 21:13:39编辑过]
s
saiguajiataoyan
533 楼
以下是引用hellohey在7/25/2010 9:09:00 PM的发言:

美国的医生和在中国不同大多不是医院的员工并不在医院上班(医院也有自雇的医生但很少,一般在ICU,急诊),他们有自家诊所(可能是和几个医生合开的)平常8AM-5PM会在诊所看病人,中间午休或早8点前,6点后会去各医院看他的病人.一般主治医(ATTENDING)是每天24HR内都要看他的病人的(她也可叫合伙人之一COVER她看你妈,这些个合伙人可能是MD.DO.或NP).你妈所在的医院是教学医院所以有INTERN<RESIDENT<ATTENDIN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25 21:13:21编辑过]
实习大夫,住院医,主治医生三者是什么关系,一个主治下面只有这一个住院医,下面只有一个实习大夫吗?
 
住院医是三年吧,一直都在一个主治下面吗?还是有轮转。
c
caesar
534 楼
以下是引用vinobianco在7/25/2010 4:26:00 PM的发言:


国内的抱怨更多

那我们是在比绝对人数吗?国内动不动就敢打医生的,还不说最后鉴定还不知道到底是不是医生的错;这边有多少人动不动就想打医生?
s
saiguajiataoyan
535 楼
以下是引用txgirl在7/25/2010 9:04:00 PM的发言:

在这里还想到国内医生的好处,真的回去了, 又会说美国好了。。。。
这个也是人之常情吧,就像每次往返中美,都有很多要带的东西。
I
Inferno
536 楼
以下是引用SubDivision2006在7/25/2010 3:27:00 PM的发言:

    
     因为国内很多地方体检CT B超是ROUTINE.美国不是.
    


这说明了什么呢。在国内,一般人还是可以支付得起CT, B超,很多单位医疗保险都管。而在美国大部分人付了保险,年检也不COVER B 超。
从这一点看,我没看出美国的体制有多好。
I
IWUU
537 楼
以下是引用caesar在7/25/2010 9:22:00 PM的发言:

    
    
     那我们是在比绝对人数吗?国内动不动就敢打医生的,还不说最后鉴定还不知道到底是不是医生的错;这边有多少人动不动就想打医生?
    
主要是打完后果不一样啊,在美国别说打医生了,就是打个路人也不行啊
I
Inferno
538 楼
以下是引用doubt在7/25/2010 4:08:00 PM的发言:

    
    
     我在美国待得久了,有时候真是越来越confused,什么算是关键,就说医患关系吧,治病救人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吧,可是很多人也看到了,好多好多的检查都是围绕着cover doctor's ass,防止将来打官司来的,哪里是为了关键的给病人治病?
      
     然后就这个案例,楼里面发帖的很多医生护士们,首先维护的都是医务人员的感觉,而不是从病人的利益出发。那么这医患关系里面到底什么是大局什么是关键?这么多MM也都说了,别得罪了医生护士,耽误妈妈的病情,可是医务工作者难道不应该把这些态度什么放到一边去,focus在怎么样对病人才是最好的治疗吗?楼主是最不可能放弃大局的人!是谁在试图从楼主激动的情绪中,找个态度这样的说辞,去放弃大局??到底不是自己亲人,说态度不好就闪人,甚至有人说要give up病人了,更何况这个态度问题,根本就是医方自己有失误在先啊?我越看真是越觉得无奈。。。这都什么医德啊?
      
     我不是说国内的医疗制度好,可是有时候看看国内,医生的态度肯定是比这边差的,关键的治病方面,认真程度不会比这边差,其实也很多MM献身说法了,明明国内的治疗诊断不比这边差阿,可是给人的总体印象就似乎国内就差了很多,问题似乎就处在这个态度上面。我觉得中国人这方面真地是很亏。
      
    


RE. 看到一些MM的说话,和LZ遇到的一些医生护士很象啊。
s
sassygirl
539 楼
为这个医院说话的jm, 怎么看待那个误诊呢?我觉得楼主mm的心态吧,也不是一天建成的,是医院误诊有先,lz才事事较真的,要非说楼主心态不对,对医护人员要求高,还真觉得有点强人所难啊。
 
话虽这样说,lzmm,人在屋檐下,不能不低头,pick your fight,有些事就强迫自己闭下眼吧。
 
I
Inferno
540 楼
以下是引用bodysoul在7/25/2010 4:19:00 PM的发言:

    
    
    
这样的话就是Dana Farber了吧。这家算最好的了。你们还不知道Lachey有多黑呢,反正呆美国时间越长,对医疗制度更是敬而远之。很多中国人转行做护士就是为了钱,对这个职业一点兴趣都没有,而且之前五花八门的什么专业都有,从导游到律师,我见过好多了。靠board的一个女生也是很明确的说,做医生可以多赚钱。老中一般为了钱,事情还是要负责,做好的。老美就不一样了,上次一个mount Auburn的医生不是比爆料病人手术中间下手术台去ATM存自己的check,结果存完了竟然忘了会手术室,把病人凉那边了。我们在Winchester医院工作的朋友说起来,其实美国的治疗,诊断最关键最看出医生的水平,这之后的treatment就是follow textbook,可是很多医生那个diagnosis的水平真的是。。。还有更scary的,MGH上次把一个BU一个中国来的visiting scholar的乳腺癌肿瘤切错了,明明人家张左边的,竟然切了右边。。。。。。。。。
    


唉。这样的医生也太差了。医生出个差错有保险兜着,对病人的影响可能就是一辈子了。那个MM不能起诉吗?以前看过一个和医疗事故有关的电影,一个女的存心骗保险钱,和一个妇产科医生勾结,让医生在不必要的情况下把她的子宫切掉了(这钱的代价也恁大了些),然后女的起诉医院拿到巨款,最后和男医生分赃不均还是什么原因又把男医生杀掉了,最后落网。
c
caesar
541 楼
以下是引用IWUU在7/25/2010 7:00:00 PM的发言:

我对个人没兴趣啊,就是想知道这么好的学校和学生,以后再碰上骂国内医生的可以拿来给人说说。

不过mm简直太热情了,这么好的资源,还是留着自己享用吧,谢谢mm啦。

你太酸了,也很mean,人家回你帖子都是很友好的,就事说事,你非要去问人家的隐私,问出来了又要叫人家享用,只能说你心理阴暗,别忘了自己也会有找医生的一天!
S
SubDivision2006
542 楼
以下是引用Inferno在7/25/2010 9:25:00 PM的发言:

    
    
    

这说明了什么呢。在国内,一般人还是可以支付得起CT, B超,很多单位医疗保险都管。而在美国大部分人付了保险,年检也不COVER B 超。
从这一点看,我没看出美国的体制有多好。
    
说明了国内的体检中心胡搞乱CHARGE钱.没有LITERATURE可以JUSITFY这种大规模年检里用CT诊断疾病的价效比.所以保险不会COVER.国内风起云涌的那些体检中心有时候检了也是白检.我一个亲戚几年前在北京某者名体检中心做的普通胸片上就显示肺部病变.但是根本没读出来.几年后严重了切一叶肺再回去看片子才知道那时的看片医师根本就没看到.
I
Inferno
543 楼
以下是引用xph在7/25/2010 4:25:00 PM的发言:

    
     中国 汗 这个也不少 你不在中国听不到而已...不为了钱你以为真得当天使么? 什么东西做到职业就不在是兴趣了... 
    


作为职业的话,在中国,对很多人来说,医生挣的钱和很多其他的职业相比,不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所以学医的更有可能是喜欢这个专业或者有家庭渊源。
在美国,医生的收入对很多人来说有吸引力,所以会吸引了很多想挣钱但本身并不喜欢这个职业的人去做。
I
Inferno
544 楼
以下是引用ktan在7/25/2010 4:54:00 PM的发言:

    
     我在国内上学时还真没见过多少为了钱学医的, 倒是有不少家里人有病自己立志学医治病救人的.
在国内, 要赚钱, 学医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倒是在美国, 医生的收入比多数人都要高得多.
还有啊, 大家并没有要求医生护士当天使, 只是希望这些人工作态度要认真, 要把人命当回事儿. 别光想着cover his own ass. 没兴趣就可以随便抽人血么, 没兴趣就可以从容误诊带状疱疹么, 没兴趣就可以不好好看病史给错麻醉药么。做哪行都有职业道德吧,医者父母心听过没有。

    


RE. 跟我说的一个意思。
s
sassygirl
545 楼
以下是引用SubDivision2006在7/25/2010 9:36:00 PM的发言:

说明了国内的体检中心胡搞乱CHARGE钱.没有LITERATURE可以JUSITFY这种大规模年检里用CT诊断疾病的价效比.所以保险不会COVER.国内风起云涌的那些体检中心有时候检了也是白检.我一个亲戚几年前在北京某者名体检中心做的普通胸片上就显示肺部病变.但是根本没读出来.几年后严重了切一叶肺再回去看片子才知道那时的看片医师根本就没看到.
 
这位mm,你既然是内行,赶快回答lz的问题吧,纠缠中美谁的医疗体制好有意义吗?不说楼主这样的emergency case, 就是generally speaking,也没啥用啊。
I
Inferno
546 楼
以下是引用SubDivision2006在7/25/2010 9:36:00 PM的发言:

    
     说明了国内的体检中心胡搞乱CHARGE钱.没有LITERATURE可以JUSITFY这种大规模年检里用CT诊断疾病的价效比.所以保险不会COVER.国内风起云涌的那些体检中心有时候检了也是白检.我一个亲戚几年前在北京某者名体检中心做的普通胸片上就显示肺部病变.但是根本没读出来.几年后严重了切一叶肺再回去看片子才知道那时的看片医师根本就没看到.
    


这个“乱”CHARGE 钱最后也没落到病人头上,保险费也不比在美国的高啊。在美国付了那么多保险,大部分付的是医生的费用,检查了又要另交。保险不COVER, 也有可能是保费付了医生的费用的确付不来机器检查的费用了。如果同样的保费能够COVER这个钱,你觉得是好还是不好呢。差别就是医生收的少了。
S
SubDivision2006
547 楼
以下是引用saiguajiataoyan在7/25/2010 9:13:00 PM的发言:

    
     你要是不相信自己的医生,你可以要求另一个医生要SECOND OPINION.
      
     谢谢讲解,还是没明白的这个SECOND OPINION. 这个应该是和ATTENDING同级别的吧,还是resident 同级别的,是一个组的吗?
      
     还有就是这个RESIDENT和INTERN会和这个attending多久,是不是intern很快一个月或半年就轮转走了,而这个resident就是常年在这的,只要是这个attending 的化疗病人,入这家医院得肿瘤科就是他管吗?
      
     我看到我妈的这个intern还管别的attending的病人,不知道我说清没有。
      

     另外,正常看不见resident查房,对不对呢?我记得我妈以前在别的科室住院的话,每天都看到resident查房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25 21:13:39编辑过]

    

问题是你现在对什么有问题要什么的2ND OPINION呢.是肿瘤问题还是皮肤问题,呼吸问题.你应该对症要求那个科的SPECIALIST会诊.譬如ONCOLOGIST,PULMONOLOGIST,DERMATOLOGIST. RESIDENT, INTERN不跟ATTENDING除非他在做专科的ROTATION.你碰到的可能是一般病房里的MEIDICAL TEAM.下次再住院就换人,碰上同一人几率不高.一个INTERN要管最多十几个病人,哪个ATTENDING的都有.在乎于他值班那天收到谁的病人就管谁的.RESIDENT不一定每一天查房,如果他对INTERN信任病人没什么变化的话.
d
dreampiggy
548 楼
以下是引用Inferno在7/25/2010 9:36:00 PM的发言:

作为职业的话,在中国,对很多人来说,医生挣的钱和很多其他的职业相比,不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所以学医的更有可能是喜欢这个专业或者有家庭渊源。在美国,医生的收入对很多人来说有吸引力,所以会吸引了很多想挣钱但本身并不喜欢这个职业的人去做。
 re
 美国的医生就是薪水太高了
S
SubDivision2006
549 楼
以下是引用sassygirl在7/25/2010 9:42:00 PM的发言:

    
    
      
     这位mm,你既然是内行,赶快回答lz的问题吧,纠缠中美谁的医疗体制好有意义吗?不说楼主这样的emergency case, 就是generally speaking,也没啥用啊。
    
我不是内行,会打字而已.看来你比我更会.
l
lbfang
550 楼
以下是引用mary333在7/25/2010 6:05:00 PM的发言:

    
    
差别很大

因为女儿牙出问题,要去看牙医,我们是没有保险的(之前刚来的时候lg买过,2个月好像就花了400多还是200多,把我心疼死,我坚决不要再买了。我宁可把这个钱存起来直接看病)。版上求了一个牙医电话,打电话过去问了,要先预约,。。。

lg回来说,他们一个同学,也是看牙,预约,医生说,很忙,要等半个月,结果后来说没有保险,第二天就去了,哈哈。这是一个区别

第二个,我们自己去检查了,牙医给出两个价格单,有保险的,比没保险的,价格高出一倍多。这是第二个区别。

我直接给女儿买机票回国去看了,说实话,那么高的价格,我还真的未必信得过呢。病人都没看到几个,鬼知道他们有多少临床经验啊

一个朋友跟我说,千万不要在美国看牙,她是很多年的公民了。之前她看过,最少5年前,花了1000多刀,结果还是没搞好,回国重看,只花了几百人民币。当然,也有好的牙医,只是这个比例,这个临床经验,真的没法表扬啊

    
 
两个价格这个也太离谱了吧 , 这个诊所这么做应该是违法的吧。。。

不管在哪里,关键是医德加水平, 而这个一般只有行内人了解, 所以最好是有熟人认识医生的。
C
Caffeine
551 楼
以下是引用Inferno在7/25/2010 9:36:00 PM的发言:

    
    
    

作为职业的话,在中国,对很多人来说,医生挣的钱和很多其他的职业相比,不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所以学医的更有可能是喜欢这个专业或者有家庭渊源。
在美国,医生的收入对很多人来说有吸引力,所以会吸引了很多想挣钱但本身并不喜欢这个职业的人去做。
    
美国人喜欢的就是个所谓社会地位把。上学多年,欠一pg债,还不如写软件生活质量高。
S
SubDivision2006
552 楼
以下是引用Inferno在7/25/2010 9:43:00 PM的发言:

    
    
    

这个“乱”CHARGE 钱最后也没落到病人头上,保险费也不比在美国的高啊。在美国付了那么多保险,大部分付的是医生的费用,检查了又要另交。保险不COVER, 也有可能是保费付了医生的费用的确付不来机器检查的费用了。如果同样的保费能够COVER这个钱,你觉得是好还是不好呢。差别就是医生收的少了。
    
这样的好处实际上是利用制度的空子使一小部分人(被检者)得到了很少很少的好处.而另一小部分人(检查者)得了很大很大的好处.你是得益者,自然拍手那么全国那些大多数没有这些福利的人是不是会和你一起叫好呢?
d
dreampiggy
553 楼
以下是引用newniu在7/25/2010 7:15:00 PM的发言:
 看到這樣的帖子,我一點也不覺得驚訝,美國的醫生和醫療系統真是令人失望透頂。

 我上次因為吞嚥困難,家庭醫生推薦去做內窺鏡,內窺鏡specialist檢查說沒發現異常,讓我去跟家庭醫生follow-up,
 打電話給家庭醫生,家庭醫生讓我去跟specialist follow-up,兩邊踢皮球。。。

 要做個甚麼檢查,都得等上一個多月!國內再怎麼排隊掛號,也沒讓人等上一個多月罷!
 

 
 我上个月低烧不退,约医生,约到了这个月底。。。。隔了一个多月,我已经早好了。。。
x
xph
554 楼
以下是引用Inferno在7/25/2010 9:36:00 PM的发言:

    
    
    

作为职业的话,在中国,对很多人来说,医生挣的钱和很多其他的职业相比,不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所以学医的更有可能是喜欢这个专业或者有家庭渊源。
在美国,医生的收入对很多人来说有吸引力,所以会吸引了很多想挣钱但本身并不喜欢这个职业的人去做。
    
不能苟同你这个中美医生的stereotype  这只是你自己的推断而已

中国很多是18岁小孩子的盲目 很多就是看个妙手仁心 红十字方队就头脑发热了
如果让她们23,24去选 很多并不见得会学医的 美国虽然高薪吸引 但是也是高社会地位 很多人士选医确实是喜欢的

事实是哪边都有家族全是医生的 哪边都有盲目的 ...
c
caesar
555 楼
以下是引用SubDivision2006在7/25/2010 9:48:00 PM的发言:

我不是内行,会打字而已.看来你比我更会.
如果不是内行的话,对国内医生的诊治水平和流程是没法真正和美国这边对比的,不是你能力不行,而是你没有那个经历。
C
Caffeine
556 楼
以下是引用Inferno在7/25/2010 9:43:00 PM的发言:

    
    
    

这个“乱”CHARGE 钱最后也没落到病人头上,保险费也不比在美国的高啊。在美国付了那么多保险,大部分付的是医生的费用,检查了又要另交。保险不COVER, 也有可能是保费付了医生的费用的确付不来机器检查的费用了。如果同样的保费能够COVER这个钱,你觉得是好还是不好呢。差别就是医生收的少了。
    
放心,美国保险收费只会越来越高,服务只会越来越查。08在那里,不差对不起民主党。
l
lbfang
557 楼
以下是引用Caffeine在7/25/2010 9:51:00 PM的发言:

    
     美国人喜欢的就是个所谓社会地位把。上学多年,欠一pg债,还不如写软件生活质量高。
    
re。。。 如果以赚钱为目的医生根本不是首选,四年大学加四年医学院再加四年residence,如果不喜欢的话很难坚持。
S
SubDivision2006
558 楼
以下是引用Caffeine在7/25/2010 9:51:00 PM的发言:

    
     美国人喜欢的就是个所谓社会地位把。上学多年,欠一pg债,还不如写软件生活质量高。
    
虽然说有社会地位,但医生就是一HOURLY PAY还凑合的服务性行业.别老往天使那边扯.LOWER EXPECTATION IS THE KEY TO JOY OF LIFE
S
SubDivision2006
559 楼
以下是引用caesar在7/25/2010 9:54:00 PM的发言:

    
    
     如果不是内行的话,对国内医生的诊治水平和流程是没法真正和美国这边对比的,不是你能力不行,而是你没有那个经历。
    
哈哈,我又没收CONSULTING FEE,你那么认真干啥?
C
Caffeine
560 楼
以下是引用SubDivision2006在7/25/2010 9:56:00 PM的发言:

    
     虽然说有社会地位,但医生就是一HOURLY PAY还凑合的服务性行业.别老往天使那边扯.LOWER EXPECTATION IS THE KEY TO JOY OF LIFE

    
天使是国内的医生吧。哈哈。看grey's anatomy,感觉做手术跟弄牲口似的,期望值一下就降低了。
x
xph
561 楼
以下是引用lbfang在7/25/2010 9:55:00 PM的发言:

    
     re。。。 如果以赚钱为目的医生根本不是首选,四年大学加四年医学院再加四年residence,如果不喜欢的话很难坚持。
    
re 不理解那位妹妹美国人学医为钱 中国人就是热爱这个行业的论调...
18岁的小孩 有几个知道自己爱不爱的... 有几个上大学就知道自己喜欢啥的?
S
SubDivision2006
562 楼
以下是引用Caffeine在7/25/2010 9:57:00 PM的发言:

    
     天使是国内的医生吧。哈哈。看grey's anatomy,感觉做手术跟弄牲口似的,期望值一下就降低了。
    
实际上皮匠更贴切点,就一手艺人,连小工业者的气魄和格局都没有.
j
jelliu
563 楼
以下是引用SubDivision2006在7/25/2010 9:36:00 PM的发言:

说明了国内的体检中心胡搞乱CHARGE钱.没有LITERATURE可以JUSITFY这种大规模年检里用CT诊断疾病的价效比.所以保险不会COVER.国内风起云涌的那些体检中心有时候检了也是白检.我一个亲戚几年前在北京某者名体检中心做的普通胸片上就显示肺部病变.但是根本没读出来.几年后严重了切一叶肺再回去看片子才知道那时的看片医师根本就没看到.
 
这位MM应该是医学界的吧。你满篇都在为美国的医生护士开脱,甚至贬低国内的医生。一副病人应该不闻不问,问了就是challenge医生,给病人安排啥都应该无怨言接受的腔调。再不然就是最狠的说辞,是人都会犯错,误诊怎么了,病人多受点罪怎么了,交流不畅怎么了,反正都应该被无条件原谅。
 
我真为你的逻辑感到悲哀。对,医生都是人,但是你从事的职业是有关性命的,所以我们要求高。因为人的性命是首要的,没有生命没有健康,其他任何事情都不成立。我以前做律师助理,我的partner常说,我们是累,压力是大,但是没办法,这个职业要求就是这样,如果你做不到,那就说明你不适合这个职业,就别做。
 
何况,掌握生命和健康的医生,怎么能一句,医生也是普通人,就可以了呢?
 
其实,现实是,碰不碰到一个好的医生真的要看运气。现实就是现实,无奈,我们大家还是自求多福,尽量少生病吧。
 
最后祝福楼主,希望你妈妈能好起来,少些病痛折磨。
l
lbfang
564 楼
 医患关系永远是个讨论不完的问题。 如果每个医生都真正的把病人当作自己家人一样对待, 而病人又对医生像普通人那样理解他们也是有七情六欲的,有家有小的,那么就没那么多问题, 但是很多时候不是这样的。  希望lz mm 多保重,关心则乱,虽然有些jms 说了你不爱听的话让你忍啊什么的, 但是出发点是好的, 怕医生或护士不高兴了就更对你妈妈不负责任了。
e
everafte
565 楼
 没有这方面的经历。
l
lbfang
566 楼
不在医务界做的同学们很不喜欢听任何为医生护士‘开脱’的话,以为就是袒护医生了, 其实不了解有些xdjm的用心良苦。 如果能多点了解医院的内幕,对病人也是很有帮助的, 也更容易和医生护士交流,而不是较劲。 尤其是在美国, 如果医生或护士觉得某个病人态度不好,是difficult patient,治病的同时也会更加小心的cover his/her ass, 这样对病人是不好的, 比如有时候某些比较激进的治疗可能就放弃了,因为怕出麻烦等等吧,例子可能不那么恰当,大概就那个意思吧,大家应该明白的。
p
peggymm
567 楼
既然国内top医院有熟人,可以把病历传给国内医院熟人看,听听second opinion。
至于误诊,不管国内和美国,没有医生敢保证自己从没误诊过,即使是专家。多听听second opinion好了。
s
saiguajiataoyan
568 楼
以下是引用peggymm在7/25/2010 10:22:00 PM的发言:
既然国内top医院有熟人,可以把病历传给国内医院熟人看,听听second opinion。
至于误诊,不管国内和美国,没有医生敢保证自己从没误诊过,即使是专家。多听听second opinion好了。
不敢要求没有误诊,只是觉得误诊尽量减少吧,你说我一个半瓶子醋,google几张图片都觉得不对,我不相信这个大牌的医生怎么可能不懂,关键是不用心,对吧.
 
而且,发现问题后积极掩盖,往错的方向拉,这个让我很气愤。
S
SubDivision2006
569 楼
以下是引用jelliu在7/25/2010 10:04:00 PM的发言:

    
    
      
     这位MM应该是医学界的吧。你满篇都在为美国的医生护士开脱,甚至贬低国内的医生。一副病人应该不闻不问,问了就是challenge医生,给病人安排啥都应该无怨言接受的腔调。再不然就是最狠的说辞,是人都会犯错,误诊怎么了,病人多受点罪怎么了,交流不畅怎么了,反正都应该被无条件原谅。
      
     我真为你的逻辑感到悲哀。对,医生都是人,但是你从事的职业是有关性命的,所以我们要求高。因为人的性命是首要的,没有生命没有健康,其他任何事情都不成立。我以前做律师助理,我的partner常说,我们是累,压力是大,但是没办法,这个职业要求就是这样,如果你做不到,那就说明你不适合这个职业,就别做。
      
     何况,掌握生命和健康的医生,怎么能一句,医生也是普通人,就可以了呢?
      

其实,现实是,碰不碰到一个好的医生真的要看运气。现实就是现实,无奈,我们大家还是自求多福,尽量少生病吧。
      
     最后祝福楼主,希望你妈妈能好起来,少些病痛折磨。
    
你哪里看出我"贬低国内的医生"了?就因为我说我家亲戚被误诊了?体检中心的份子我觉得叫他们医生还真是抬举他们了.国内那种办个金卡都能免费附一个一年一次的体检你还真当它回事.至于你那怎么了怎么了怎么了的排比,MS这种修辞说法就是为了有个气势.不过再有气势只是基于自己一厢情愿的断章取义的话也就是个镜花水月."医生也是普通人""就可以了"我没说过,求法律助理标明出处.我倒是说过医生不是天使没有光环,不可能在不断的喝斥下保持严谨的水平和高昂的斗志.再于你的悲哀,再于你的自我体现,我很感动.这个世界若可以因此多亮几颗星,少死几个人,足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25 22:40:15编辑过]
M
Mulanlan
570 楼
以下是引用jelliu在7/25/2010 10:04:00 PM的发言:

    
    
      
     这位MM应该是医学界的吧。你满篇都在为美国的医生护士开脱,甚至贬低国内的医生。一副病人应该不闻不问,问了就是challenge医生,给病人安排啥都应该无怨言接受的腔调。再不然就是最狠的说辞,是人都会犯错,误诊怎么了,病人多受点罪怎么了,交流不畅怎么了,反正都应该被无条件原谅。
      
     我真为你的逻辑感到悲哀。对,医生都是人,但是你从事的职业是有关性命的,所以我们要求高。因为人的性命是首要的,没有生命没有健康,其他任何事情都不成立。我以前做律师助理,我的partner常说,我们是累,压力是大,但是没办法,这个职业要求就是这样,如果你做不到,那就说明你不适合这个职业,就别做。
      
     何况,掌握生命和健康的医生,怎么能一句,医生也是普通人,就可以了呢?
      
     其实,现实是,碰不碰到一个好的医生真的要看运气。现实就是现实,无奈,我们大家还是自求多福,尽量少生病吧。
      
     最后祝福楼主,希望你妈妈能好起来,少些病痛折磨。
    
  re
S
SubDivision2006
571 楼
以下是引用saiguajiataoyan在7/25/2010 10:35:00 PM的发言:

    
    
     不敢要求没有误诊,只是觉得误诊尽量减少吧,你说我一个半瓶子醋,google几张图片都觉得不对,我不相信这个大牌的医生怎么可能不懂,关键是不用心,对吧.
      
     而且,发现问题后积极掩盖,往错的方向拉,这个让我很气愤。
    
我觉的庖疹那个也有点过,但是因为你妈用着化疗,所以考虑疱疹发生率比常人高很多.非常偶尔HZV的病人也有不疼的.也有同时两处发生的,非常少而已,并非不可能,但是又不疼又两处太罕见了.总之ED医生就是万金油,抹哪儿哪儿灵抹哪儿都不灵.很多诊断最后还是要靠专科医生.
x
xph
572 楼
以下是引用jelliu在7/25/2010 10:04:00 PM的发言:

    
    
      
     这位MM应该是医学界的吧。你满篇都在为美国的医生护士开脱,甚至贬低国内的医生。一副病人应该不闻不问,问了就是challenge医生,给病人安排啥都应该无怨言接受的腔调。再不然就是最狠的说辞,是人都会犯错,误诊怎么了,病人多受点罪怎么了,交流不畅怎么了,反正都应该被无条件原谅。
      
     我真为你的逻辑感到悲哀。对,医生都是人,但是你从事的职业是有关性命的,所以我们要求高。因为人的性命是首要的,没有生命没有健康,其他任何事情都不成立。我以前做律师助理,我的partner常说,我们是累,压力是大,但是没办法,这个职业要求就是这样,如果你做不到,那就说明你不适合这个职业,就别做。
      
     何况,掌握生命和健康的医生,怎么能一句,医生也是普通人,就可以了呢?
      
     其实,现实是,碰不碰到一个好的医生真的要看运气。现实就是现实,无奈,我们大家还是自求多福,尽量少生病吧。
      
     最后祝福楼主,希望你妈妈能好起来,少些病痛折磨。
    

她只是让大家多点宽容而已... 医生是普通人就存在他们会出错的可能性 这个怎么都不可避免的 他们也就会被情绪影响... 负面情绪绝对影响病人的 

所以小错 比如护士扎针之类的 或者医生查房晚了 就稍微的宽容点 这些就根你法律助理打一两个typo,少查一点资料一样的 ... 你敢说你们从来不犯? 你们同样是累 你能保证每次都赢?
p
peggymm
573 楼
以下是引用saiguajiataoyan在7/25/2010 10:35:00 PM的发言:

    
    
     不敢要求没有误诊,只是觉得误诊尽量减少吧,你说我一个半瓶子醋,google几张图片都觉得不对,我不相信这个大牌的医生怎么可能不懂,关键是不用心,对吧.
      
     而且,发现问题后积极掩盖,往错的方向拉,这个让我很气愤。
    
不好说。我lg原来的老板是大牛人,在MD anderson看的,也是美国数一数二的肿瘤医院。当然是最牛的的医生看的。多活了几年,但是最后也是误诊了,lg原来老板家属反复问医生是不是fungus,医生说不是。最后耽误了治疗去世了。医生应该是很用心了,名人议员军方高层都探视,医院相当重视的。
不久前我家人在国内也被名医误诊了,最后是年轻医生找到正确诊断。我家人也郁闷,名医口碑很好。
当然你的医生发现问题后积极掩盖,这个估计怕你告吧,是挺差的。
真的,国内top医院有熟人,要用啊。多咨询一下。
s
sassygirl
574 楼
以下是引用xph在7/25/2010 10:54:00 PM的发言:


她只是让大家多点宽容而已... 医生是普通人就存在他们会出错的可能性 这个怎么都不可避免的 他们也就会被情绪影响... 负面情绪绝对影响病人的 

所以小错 比如护士扎针之类的 或者医生查房晚了 就稍微的宽容点 这些就根你法律助理打一两个typo,少查一点资料一样的 ... 你敢说你们从来不犯? 你们同样是累 你能保证每次都赢?


 
人非圣人,孰能无过?问题是这里不仅小错不断,还有误诊这样的算是major mistake吧?
 
做律师的我不清楚,但是我知道我这行,如果你连续3次给我的数据有错,不论大小,下次我再也不会用这个人了。attention to detail, 连我们这种无关生命的行当都每天喊并努力执行,医院这种地方反而不需要了?
 
绝对不是说美国的医生不如中国,以事论事,这个个例里的医生、护士至少不是模范吧。
 
 
 
P
Patchouli
575 楼
以下是引用lbfang在7/25/2010 10:16:00 PM的发言:

    
    不在医务界做的同学们很不喜欢听任何为医生护士‘开脱’的话,以为就是袒护医生了, 其实不了解有些xdjm的用心良苦。 如果能多点了解医院的内幕,对病人也是很有帮助的, 也更容易和医生护士交流,而不是较劲。 尤其是在美国, 如果医生或护士觉得某个病人态度不好,是difficult patient,治病的同时也会更加小心的cover his/her ass, 这样对病人是不好的, 比如有时候某些比较激进的治疗可能就放弃了,因为怕出麻烦等等吧,例子可能不那么恰当,大概就那个意思吧,大家应该明白的。

    
说的有道理。但是就lz这个例子来说,自己都发现不对劲了就不能憋着不说了,不然耽误的是自己妈妈的身体。
这种情况下怎么样比较委婉的跟大夫提出来?
我感觉不论什么语气说出来,大夫自己都会觉得embarassed,或者病人难搞。
x
xph
576 楼
以下是引用sassygirl在7/25/2010 11:25:00 PM的发言:

    
    
      
     人非圣人,孰能无过?问题是这里不仅小错不断,还有误诊这样的算是major mistake吧?
      
     做律师的我不清楚,但是我知道我这行,如果你连续3次给我的数据有错,不论大小,下次我再也不会用这个人了。attention to detail, 连我们这种无关生命的行当都每天喊并努力执行,医院这种地方反而不需要了?
      
     绝对不是说美国的医生不如中国,以事论事,这个个例里的医生、护士至少不是模范吧。
      
      
      
    
楼主这里算误诊么?

医学很多时候就是摸索着诊断下药了 看着反应在重新诊断的 你看两集house就知道了

我没说这里的医生是模范 只是说医患关系的问题 小事别那么较真而已 ... 
b
babycats
577 楼
以下是引用saiguajiataoyan在7/25/2010 8:42:00 PM的发言:

    
    
     这个是可以要求的吗?不会引起反感吧?
      
     另外,不明白一个体制上的,就是具体我妈的肿瘤医生就是我妈每次化疗见得这个医生是在一个门诊部,但这个医生还在2家大医院查房,我妈每次住院就是去其中的一所,
      
     天天查房的是一个intern, 有时resident会过来解释一些事情,attending:就是我妈的化疗医生,这些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我妈的化疗医生这周又在门诊部出门诊,委托组里的一个医生每天到医院里看,有时早有时晚晚的时候到下午6点多才出现。
      
      
    
可以要求的,我有过类似经历,有个专家,她的诊断让我觉得很不对劲,我就要求换了一个专家,结果就完全不同,第一个专家还让我做手术,连几天都不能等;第2个专家就说我什么事情都没有,后来的检察和结果也证明我一切都好好的。美国的医生,你都可以要求second opinion,不过这么做之前,要和保险公司先联系一下。

和医生的交流是很重要的,而且你必须信任这个医生,不信任的医生,就还是换一个吧。
t
tiantianzxz
578 楼
我跟一句, 我因为工作关系,曾经有机会近距离了解加拿大医疗系统,具体的我不想说也不方便说。
 
 
但是。我想说的是, 如果在这里看病,而且还是有点严重的,这么说吧,需要动手术的, 各位需要事无巨细地 问,不要拍医院不高兴。这一点,完全适用于美国的医疗。
 
 
记住了,医院他们高不高兴是他们的事, 如果为了他们高兴, 你不CONFIRM,如果出现 万一,就是无可挽回了。
 
 
 
d
doubt
579 楼
以下是引用tiantianzxz在7/26/2010 1:03:00 AM的发言:

我跟一句, 我因为工作关系,曾经有机会近距离了解加拿大医疗系统,具体的我不想说也不方便说。
 
 
但是。我想说的是, 如果在这里看病,而且还是有点严重的,这么说吧,需要动手术的, 各位需要事无巨细地 问,不要拍医院不高兴。这一点,完全适用于美国的医疗。
 
 
记住了,医院他们高不高兴是他们的事, 如果为了他们高兴, 你不CONFIRM,如果出现 万一,就是无可挽回了。
 
 
 
 
真是这样的,我觉得楼主过问这些没什么大错,怎样过问比较好,这个要学习,要改正,但是像有的人说的要完全信任医生,我也不敢想象,自己的事情还是得自己最上心。
I
IWUU
580 楼
以下是引用doubt在7/26/2010 1:12:00 AM的发言:

    
    
      
     真是这样的,我觉得楼主过问这些没什么大错,怎样过问比较好,这个要学习,要改正,但是像有的人说的要完全信任医生,我也不敢想象,自己的事情还是得自己最上心。
    
re,communication skill非常重要
s
sassygirl
581 楼
以下是引用xph在7/25/2010 11:46:00 PM的发言:

楼主这里算误诊么?

医学很多时候就是摸索着诊断下药了 看着反应在重新诊断的 你看两集house就知道了

我没说这里的医生是模范 只是说医患关系的问题 小事别那么较真而已 ... 

 
那个疱疹不是误诊吗?
n
nutrilite
582 楼
以下是引用lbfang在7/25/2010 10:16:00 PM的发言:

    
    不在医务界做的同学们很不喜欢听任何为医生护士‘开脱’的话,以为就是袒护医生了, 其实不了解有些xdjm的用心良苦。 如果能多点了解医院的内幕,对病人也是很有帮助的, 也更容易和医生护士交流,而不是较劲。 尤其是在美国, 如果医生或护士觉得某个病人态度不好,是difficult patient,治病的同时也会更加小心的cover his/her ass, 这样对病人是不好的, 比如有时候某些比较激进的治疗可能就放弃了,因为怕出麻烦等等吧,例子可能不那么恰当,大概就那个意思吧,大家应该明白的。

    
Re!
我觉得现在讨论什么医生的医德和水平都太泛了。如果我是楼主,我会很小农,我会求爷爷告奶奶的似地给医生护士陪笑脸,即使心里暗暗骂着这般龟孙子。楼主现在的top priority不是希望母亲的病能治好吗?可是现在如果把医患关系搞的这么紧张,对于你母亲的治疗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啊!
lz mm成家了吗?有孩子了吗?我知道你你照顾妈妈很辛苦,但是这段时间也跟老公和孩子多相处相处,人在这种时候容易忽视他们。而且跟家人尤其是孩子多处处可以放松放松你紧绷的神经。Bless!
s
saiguajiataoyan
583 楼
以下是引用Patchouli在7/25/2010 11:27:00 PM的发言:

说的有道理。但是就lz这个例子来说,自己都发现不对劲了就不能憋着不说了,不然耽误的是自己妈妈的身体。
这种情况下怎么样比较委婉的跟大夫提出来?
我感觉不论什么语气说出来,大夫自己都会觉得embarassed,或者病人难搞。
这个说的对,你问的不到关键问题大家都会给你解释,或者如果给你一个不着边际的解释,你听不出来,这时都没问题。
 
关键是你不能看出问题,抓住问题去问,这时医护才会恼怒的,可又不好在这个问题上恼怒,就迁怒你的问,你的语气,为什么碰上一个有点医疗知识又关心病人的家属才解释为难缠,这就是那个翻译所谓的“你在身边,我好有压力”实际医护也如此,只不过放在心里。
 
我何尝不会像大家说的好态度,注意语气,我都是万般的小心,委屈自己,妈妈的性命在人家手上。
冰糖葫芦
584 楼
以下是引用xiaoluohao在7/24/2010 6:43:00 PM的发言:

MM,我打个岔,护士抽血是按医嘱来,护士本身是没有权利随便改医嘱的。
 
医生随时都可以加医嘱,可能头天只order了cbc,但是后来又加了ptt和type and screen,而且type and screen并不是只有72小时有效的。
 
你质问护士并没有用,因为是医生的医嘱。
 
而且,说实话,医生也不需要在下每个医嘱之前都通知病人并向病人解释,需要签concent的特殊procesure除外(比如前面提到的内窥镜),不然完全没法展开工作了。
 
其实病人入院时要签一个paper,表示同意general的治疗处理措施,那个paper就cover了包括抽血在内的所有小治疗处理措施。
 
感觉mm似乎懂一些基本的医疗知识,但是又并非真正专业人士,这种情况最难办,让医护人员最棘手,对病人本身也没有任何好处(甚至可能有坏处),对不起,我话说得有点重,因为是真的很担心同情你妈妈。
 
而且,so far来看,你一开始的态度就不太信任医院,对医生的态度/决定也很有偏见,不太配合,再加上communication上的确存在很大的问题,有些是你和医护人员之间的,有些是医护人员他们本身之间的(不要把他们当成一体,医院那么大个系统,各种人员都需要围着一个病人转,很多时候都存在严重的交流问题,我对这个也是很痛恨的),这些信任和交流的问题是到目前为止我看到的症结,但是并没有医疗决策的问题。
 
不好意思,请mm接着讲,我会跟贴的。也祝福mm的妈妈!
 
倒!楼主前面说了,护士看错医嘱,不让吃饭;翻译把 breathing 翻成 bleeding。这还让人怎么信任医院啊?
m
mythicalelements33
585 楼
以下是引用saiguajiataoyan在7/25/2010 10:19:00 AM的发言:

我本来想把这个全过程写下去,但是暂停在这里吧。
 
说2个前面的故事吧,一个是我妈妈当时诊断的事,
 
我妈妈在3月初下颌部淋巴结肿出来,约PCP没约上,给了pcp的助理,助理一看说是牙的问题,看牙医。大家知道看牙医也得等对吧,想是牙的是就不急了。等吧。结果牙医还没约上呢,我妈觉得不对,我就再约了PCP,这回我坚决不要助理了,PCP一看refer耳鼻喉,马上确诊了。这算不算误诊。
 
 
 
 
i had a family memeber who had lymphoma , was first diagosed with tooth problems too. when it got worse, that 's how it was finally diagnosed.. i guess this kind of diseases is hard to detect at its beginning. it first started to have tooth pain  etc. 
 
bless your mo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26 9:45:15编辑过]
s
sacoco
586 楼
以下是引用mythicalelements33在7/26/2010 8:39:00 AM的发言:

    
    
      
     i had a family memeber who had lymphoma , was first diagosed with tooth problems too. when it got worse, that 's how it was finally diagnosed.. i guess this kind of diseases is hard to detect at its beginning. it first started to have tooth pain  etc.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26 8:39:15编辑过]

    
在理想的情况下大家都希望马上确诊。但是有些疾病的确是千变万化的。我觉得这次的CASE PCP 当然不算误诊。取了活检后才比较能确诊吧。

我还是觉得楼主好像要求高了点。什么都必须一次到位,没有任何失误。。能做到的几乎很少吧。看起来她妈妈BOSTON的医院不是MGH就是别个大医院,但是PCP也不是肿瘤科的呀。。什么都能在PCP手里确诊,那他真是比DR HOUSE还HOUSE了。。

还有我的确没有讽刺,我觉得要是国内有医生资源什么的,当然是回国少些气受。。。我回头看来看去我的回帖。并没有讽刺的意思。为什有人就独处这种味道来。
s
sacoco
587 楼
    
     以下是引用sacoco在7/25/2010 1:40:00 PM的发言:

        就是阿。可能回去语言环境熟悉。又有家人在医院当主任。心里就更放心些。癌症病人呢比较注重文化环境、在这儿受气多不值得啊、、
     以下是引用青菜一颗在的发言: 看到这里我实在忍不住了。。。
      
     有时间去别的地方灌水吧,lz mm不需要你这样的冷嘲热讽。。。
    
 

可能回去语言环境熟悉。又有家人在医院当主任。心里就更放心些。癌症病人呢比较注重文化环境、在这儿受气多不值得啊、、 。。

哪里有冷嘲热讽啊。。说实在的我自己的家人要是同样的CASE当然要回国看吧。。至少可以请工人。有更多的帮手。不觉得有语言问题呗拉下什么。文化环境自然重要的很。
s
sacoco
588 楼
 我再也不跟这个帖子了。没意思了。
B LESS LZ妈妈
s
sherylqqcn
589 楼
以下是引用mythicalelements33在7/26/2010 8:39:00 AM的发言:

    
    
      
     i had a family memeber who had lymphoma , was first diagosed with tooth problems too. when it got worse, that 's how it was finally diagnosed.. i guess this kind of diseases is hard to detect at its beginning. it first started to have tooth pain  etc. 
      
     bless your mo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26 9:45:15编辑过]

    
mm,我感觉这个就好像同一个test,优等生觉得不难,也的确考了90分,中等生觉得有点难,但是有的考85,有的65,差等生一般也就55,65

遇到自己的妈生病,想碰到优等生或者用心的中等生是把, 然后不能因为中等生占大多数,而且其中50%都得65,就说65是要体谅的,不是考的不好是把?   误诊很多也是因为这些考65的。 真的用心与否,我们病人要有多体谅呢?到底应不应该考到65,我也不知道了
f
fallfalling
590 楼
以下是引用ll4321在7/24/2010 8:04:00 PM的发言:

我觉得MM你的确有点敏感了。说实话我觉得多抽一管交叉配血也许真的在当时是必要的呢。因为是肿瘤病房,是不是护士的常规规定呢。当然,我不知道你妈妈是不是血管不通畅,因为一般不会是血被抽干这样的。。

我说这个话的确不是DEFEND医院,我有个同学当时年纪轻轻就得肝癌后来过世了,我当时陪她床在医院里也有好多时间。目前我觉得医院发那个的确没有失误什么,前面一个MM说你妈妈入院是的确有过签字就是服从医生的治疗决定。但是你每样都是有权利否定的,一些血液的检查是比较困难每个都解释的。。就是说有时候每天晚上生命体征的变化。还会引起临时的变化。。

可能你碰到的护士和医生之间可以做的更好点。。

肿瘤病人,因为化疗什么的, 血管会比较脆弱,不是很好抽血。
f
fallfalling
591 楼
以下是引用saiguajiataoyan在7/24/2010 8:17:00 PM的发言:

插一下:上面有人说我讲交叉配血试验结果有效72hr不对,不是我讲的,是权威的肿瘤科护士长说的.
 
 
我在护士长之前只知道,这个结果很短暂,所以通常没有明显的指证或不是抢救的病人不做这个检查,这也是我但是问的原因,因为以为妈妈的病情恶化了。
也许是Policy不同?我们这里也是72 小时有效。第一次住院的新病人,要抽两次血来确认血型
f
fallfalling
592 楼
以下是引用saiguajiataoyan在7/24/2010 8:32:00 PM的发言:




诡异的事来了:
 
大家看仔细了,因为很困扰我,我希望有人给我解释解释
 
首先,背景知识:
 
CBC----purple 的管子
交叉配血试验---Pink
 
PTT----blue 的管子。
 
我明明看见当时给我妈抽血的护士,拿着3根管子,blue和pink的是满的,purple是空的,一滴血也没有。出去的。
 
当时也告诉我CBC是必须要的。我也知道,所以当时我也知道我妈妈肯定是要再抽一管CBC的,争论的交叉配血试验实际已经抽完了。
l
lbfang
593 楼
以下是引用saiguajiataoyan在7/26/2010 5:08:00 PM的发言:

好了,立即上这个好消息。
 
CT显示妈妈的肿瘤对化疗敏感
bless your mom
x
xph
594 楼
以下是引用saiguajiataoyan在7/26/2010 5:08:00 PM的发言:

    
     好了,立即上这个好消息。
      
     CT显示妈妈的肿瘤对化疗敏感
    
恭喜妹妹 ... 
V
VivaLaVida
595 楼
以下是引用saiguajiataoyan在7/26/2010 5:08:00 PM的发言:

    
     好了,立即上这个好消息。
      
     CT显示妈妈的肿瘤对化疗敏感
    
bless lz的妈妈
y
yoyota
596 楼
    big big bless!
s
sesamecc
597 楼
以下是引用saiguajiataoyan在7/26/2010 5:08:00 PM的发言:

    
     好了,立即上这个好消息。
      
     CT显示妈妈的肿瘤对化疗敏感
    
bless your Mom!
s
saiguajiataoyan
598 楼
淋巴瘤分很多型,妈妈当初的分型说是化疗愈后不好的那类。加上妈妈已经70岁,又是last stage. 已经完成4个疗程了,医生说要8个疗程。
 
前面过的4个月,每天都好艰难。
 
这真是一个大大的好消息,妈妈就要到70岁的整生日,大家有啥好建议吗?只是在妈妈50岁的时候,过了生日。
 
 
b
balaja
599 楼
以下是引用saiguajiataoyan在7/26/2010 6:16:00 PM的发言:

    
     淋巴瘤分很多型,妈妈当初的分型说是化疗愈后不好的那类。加上妈妈已经70岁,又是last stage. 已经完成4个疗程了,医生说要8个疗程。
      
     前面过的4个月,每天都好艰难。
      
     这真是一个大大的好消息,妈妈就要到70岁的整生日,大家有啥好建议吗?只是在妈妈50岁的时候,过了生日。
      
      
    
看你媽媽喜歡什么吧,禮物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媽媽感覺到你的愛!

big bless 你的媽媽!

祝你們全家幸福!
S
SDSPAGE
600 楼
 bless your M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