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 NY-Anchorage, stay at Wasilla Alaska's Select Inn Motel 6/27 Talkeetna Summit McKinley Flight Tour - Denali NP,stay @riley creek campground 6/28 Riley creek- wonder lake (6 hour camper bus), stay@ wonder lake campground 6/29 back to riley creek, stay @riley creek campground 6/30 Denali Hwy - McCarthy, stay @Ma Johnson Hotel 7/1 Root Glacier half day hiking, stay @Ma Johnson Hotel 7/2 Wrangell-St. Elias Flight Tour - Valdez, stay @ Pipeline Inn 7/3 Columbia Glacier Sea Kayaking, stay @ Pipeline Inn 7/4 Valdez - Seward, stay @ Kate's B&B 7/5 Kenai Fjords Cruise Tour, stay @ Van Gilder Hotel 7/6 Exit Glacier Harding IceField Trail, stay @ Van Gilder Hotel 7/7 Seward- Homer, half day halibut fishing, stay @ homer spit campground 7/8 Ninilchik clam digging - Soldotna, stay @ Kenai International hostel 7/9 Russian River Falls Trail- back to Anchorage, fly back to NY
离开小镇Talkeetna, 我们沿着AK-3继续往北行,去往一百五十迈以外的Denali National Park and Preserve。如果说小飞机是近距离观赏丹那利的最佳空中途径,那么Denali NP就是从陆地欣赏这座雪巨人的最佳location。深处Denali NP腹地的Wonder Lake营地,更是因坐拥雪山的便利而名声在外。由于Denali NP规定游客自己的车辆必须在距离公园入口15迈远的Savage River止步,由此深入公园内部的交通只有三种选择:公园大巴,自行车和11路。我们的计划是在公园入口处的Riley Creek Campground 住头尾两晚,中间一天搭乘公园的Camper Bus在Wonder Lake露营一晚。
入口处的Wilderness Access Center(WAC)是整个公园的交通中枢,所有的Shuttle Buses都从WAC始发。这里的Reservation Desk也是我见过的NP里生意最“火爆”的,游客们排着长队购买去往不同终点站的Tour Bus ticket。预订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我们看到第二天大早的车票早早告罄。 因为有NP的年票,在领取网上预订好的营地Permit和Camper Bus车票时,我没有忘记拿回每人10刀entrance fee的refund。
游客大本营Riley Creek Campground拥有146个sites,分为熊,狼和鹿三个区,搞定票回来扎营已是六七点的光景,绕了几圈,终于在鹿区找到了一处能搭三顶帐篷的开阔营地。我和LG搭起跟随了我们四个年头的eureka小帐篷自然是驾轻就熟,充好气床,铺好被褥,一切就绪。L和W都是头回露营,好在帐篷的基本原理差不多,实践中也都琢磨清了路数。
休整完毕,晚十点,天光尚好,决定去走走附近的trail. 我们选择的Horseshoe Lake Trail是一条很轻松走向湖边的小径,trailhead在AK Railroad一旁。在AK的旅途,不时可以看到AK Railroad穿山越岭,傍海依崖的轨道身影,难怪AK的游游宣传册上说来AK旅游的最佳方式是火车。Trail的终点是马掌湖,这里可是小小建筑师水獭们自豪的工程展示喔,湖边树枝搭就的大坝,都是小东西们辛勤筑起的工事。天阴沉下来,落起了雨,可是毫不影响水獭们的悠游自在。 Horseshoe Lake Trailhead, right by the Alaska Railroad
wonder lake营地共有28个sites, 都依傍着wonder lake建在山坡上。也就是说,每个露营者都能足不出帐坐享丹那利峰的绝好风景,当然,前提是丹那利愿意赏脸的话。显然,我们来错了时间,除了面对愁云惨雾,就是与蚊子军团不绝对抗。雨终于渐止,既然保持身体活动有助于驱蚊,我们决定去走那条著名的McKinley Bar Trail。小径的开始是苔原,雨后的泥泞让行走不很愉快;然后很长的一段路是乱石滩,湿滑的石子让行走更不愉快。唯独一段湿地上搭就的木板行道,窄不过肩,走起来还有些意趣。穿过小树林子,当我们到达河滩边时,可辨识的trail结束了。既然McKinley Bar Trail连山的影子也看不到,我们没有多作停留。回返的途中,不幸又下起了雨,更不幸的是,我的户外服丢在了LG的背包里,于是带着一身潮湿,我沮丧地回到了营地。手背上不知何时被叮的数个蚊子包发作起来,红肿痒。没有奢望wonder lake营地有热水,但带着一身的冰凉湿气,却怎么也没法安睡。雨整夜没有停歇的意思,而我的睡袋远远低估了雨夜的凉意。似睡非睡的一宿。 McKinley Bar Trail上的苔原 Trail 的尽头是乱石河滩,没有丹那利峰作背景的trail是灰色的:( 湖边的小鸟,LG的得意作品
回到Riley Creek Campground,我们由衷地感叹没有蚊子这世界的轻松和美好。此时此刻没有什么比一顿佳肴和一个热水澡更能抚慰身心。在出园子往北十迈的Black Diamond Grill解决了一顿海鲜大餐之后,我们又在园子门口的便利店采买了食材和柴火,准备晚上BBQ好好犒劳自己一番。 Black Diamond Grill墙上挂着的动物头像标本
公园门口很热闹,这个酷酷的路标告诉我,"北京 3935 miles"!!
这天下午的Savage River Loop Trail是我在园子里玩得最开心的一条trail. 短短两迈的小径沿着野人河而建,河边小路走到一座小桥,过桥沿着对岸继续走,就可以轻松回返。走在野人河谷,只见流水潺潺,青山依依,一派秀丽的景象。太阳出来了,我们的心情也不错。
把每一个Points of Interest都用准确的mile post标识得清清楚楚,我知道我可以轻易做到,可是我没有。如果每一条前路都通向已经预知的方向,旅行的乐趣又在哪里呢?没有标准答案才是最好。此刻我手中握着的,只是免费旅行指南上的一张小地图,很简要地标示出河流,山岳和冰川,剩下的,就让我们的感官指引着我们前行吧!
这天早八点,我们坐上Tour公司的车,前往Wrangell-St. Elias NP的Visitor Center所在地Kennicott,参加Root Glacier half day hiking tour. 车子在坑洼满地的崎岖土路上开了半个多小时才到达5迈之外的Kennicott。随着辉煌一时的铜矿产业的衰败,这个小村今日的灰暗破败令人唏嘘。
没有想到,在McCarthy我们会参加此次AK行的第二趟Flight Tour。一来电池的失而复得令LG心情大好,二来Wrangell-St. Elias NP作为美国占地面积最广的国家公园(13.2 million acres),拥有数量惊人的雪山和冰川资源,Root Glacier hiking虽然满足了我们亲身接触冰川的愿望,那无穷的远离人类足迹的原始冰雪王国,却只是在我们面前展示了冰山一角。因此,我们临时决定第二天离开前在Wrangell-St. Elias NP继续Flightseeing一回。
McCarthy镇里有两家flight tour公司,因为是临时起意,规模比较大的Wrangell Mountain Air最早只有10:30的飞机可以订票,为了不影响行程,我们便选择了McCarthy Air. 小公司果然灵活,提供随到随走的服务。于是,我和LG便坐上了包括机长一共三人的专属tour,开始了在Wrangell-St. Elias的小飞机观景之旅。
五迈之外的Kennicott是当年被“company"(看越狱的后遗症,提到这个词就有讳莫如深的感觉)严格控制的工厂腹地,在那片废弃的工房,我看到的是冰冷的机器和工人的热汗。而与之相依共存的McCarthy,则是当年矿工和铁路工人的生活中心,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小镇。如今这里是游客们来到Wrangell-St. Elias NP的落脚地,饭馆,客栈和商店俱全。
我们住的Ma Johnson Hotel,两层木结构的小楼,保持着当年家庭旅馆的风貌,AK行最有特点的住宿地。夜不闭户是纯朴的遗风吧,我们投宿当晚已过午夜,空空的前台自取指引预订房间号的Post It,我们便住下了。房间没有锁,当然不需要钥匙。
车子经过Worthington Glacier State Park, 我们想既然听天由命,不如顺道一游。Worthington Glacier虽然没有什么特别可观的,好处是看得见,摸得着。走个十几分钟没有标识的乱石路,一路爬升就能轻易地到达冰川边沿。没有冰爪,湿滑的冰面自然不敢造次,我们只在冰川上打了些雪水饮用,便匆匆离开了。
就这样,驶着八十英里一路亮灯的佳美,我们“平安”抵达了Valdez。进镇子的第一件事,自然是安抚劳苦功高,惊魂未定的小车,给它一次喂了个饱。在预订好的Pipeline Inn 登记入住后,我们决定也给忐忑一路的自己压压惊,吃顿好的慰劳咱们坚强的心脏。在泰国菜和中餐之间犹豫良久,我们最后还是鬼使神差般,向着华人上一致“难吃不推荐”的福宫餐厅开路走……
翻看这本Renown Tour Guide上我涂写的出海记录,有助于帮助记忆力严重衰退的我重拾当天的画面……这天行程六个小时的海上之旅,自Seward出发,途经Resurrection Bay, 穿过一串串岛屿,与各样海上动物偶遇,高潮则是在Aialik Glacier宏大的冰雪幕墙边近距离聆听冰川的声音。
这是我在AK睡得最香甜踏实的一觉。醒来已过十点,吃过自己动手制作的pancake 早餐,我们告别hostel亲切的女主人Pam和林间敏感羞涩的Moose们,去往50英里之遥的Cooper Landing。因为当晚9点要在Anchorage赶飞机,根据剩余的时间,我们选择了单程2.3英里长的Russian River Falls Trail。面对着Russian River Campground前大太阳当头的停车场,几大箱的冻鱼让人犯难。离开Homer这一路我们都开足冷气不敢怠慢,可走trail的这两三个小时里,烤箱般的车内温度……当大家一致否决了把鱼留在车里的选择,我们的halibut将安身何处呢?最后,我们的决定是:把鱼藏在停车场后的小树林里。
布置停当这有几分冒险的无奈之举,我们回头望了眼林子里隐约可见的箱子边角,默默祈祷着上路了。听Pam介绍,在Russian River能看到三文鱼的洄游,因此看熊的机率很大。路口“Welcome to Bear Country”的告示牌一样暗示着这里频繁出没的熊迹。祈祷过我们宝贵的冻鱼,下一步,是不是该祈祷老熊赏脸?!
往上爬升没多会儿,Russian River Falls赫然眼前,这Russian Falls不是飞流直下的高落差瀑布,而是由层层递进的多级小瀑组成,不壮观,却也秀丽可观。从高高的观景台望下去,仔细凝视瀑布间的水流平台,这里有三文鱼倔强逆流的身影。可令人失望的是,没有看到老熊,大概人家已经用过餐点离开了吧。偶或有鱼跃起,试图跳过瀑布往更高一级冲刺,水流过于湍急的缘故,却没有见到成功的例子。
我们的阿拉斯加之行,偶然地起始于被历史铭记的日子—流行音乐教父Michael Jackson意外离世的这一天。在候机厅的等待里,满世界都是有关Michael Jackson的新闻。媒体这唯恐天下不乱的舆论机器,此时应当在高行业兴奋度地急速运转于一个中心吧?!罢了,且挥一挥衣袖,暂时远离这个世俗世界的喧嚣,去往印象中寒冷和遥不可及的阿拉斯加。
老实说,阿拉斯加与我最初想象中的感觉并不相符,当然这份想象也许基于无知。狂野?梦幻?神秘?都不是。没有一个形容词能准确地定义我对于此次AK之行的感受。但无可否认的一点是,阿拉斯加确实占具了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身处其中的每一天,都让我们体会到“从天到地,从地到天,万事万物多么神奇”(转引自CCAV经典少儿节目《天地之间》主题歌)
AK trips,十四天车行两千两百迈,没有星夜兼程地赶路,也没有挑战离心力的终极路段:
6/26 NY-Anchorage, stay at Wasilla Alaska's Select Inn Motel
6/27 Talkeetna Summit McKinley Flight Tour - Denali NP,stay @riley creek campground
6/28 Riley creek- wonder lake (6 hour camper bus), stay@ wonder lake campground
6/29 back to riley creek, stay @riley creek campground
6/30 Denali Hwy - McCarthy, stay @Ma Johnson Hotel
7/1 Root Glacier half day hiking, stay @Ma Johnson Hotel
7/2 Wrangell-St. Elias Flight Tour - Valdez, stay @ Pipeline Inn
7/3 Columbia Glacier Sea Kayaking, stay @ Pipeline Inn
7/4 Valdez - Seward, stay @ Kate's B&B
7/5 Kenai Fjords Cruise Tour, stay @ Van Gilder Hotel
7/6 Exit Glacier Harding IceField Trail, stay @ Van Gilder Hotel
7/7 Seward- Homer, half day halibut fishing, stay @ homer spit campground
7/8 Ninilchik clam digging - Soldotna, stay @ Kenai International hostel
7/9 Russian River Falls Trail- back to Anchorage, fly back to NY
eric-font-family:auto;<br/> mso-font-pitch:variable;<br/> mso-font-signature:3 135135232 16 0 262145 0;}<br/>@font-face<br/> {font-family:"Cambria Math";<br/> panose-1:2 4 5 3 5 4 6 3 2 4;<br/> mso-font-charset:1;<br/> mso-generic-font-family:roman;<br/> mso-font-format:other;<br/> mso-font-pitch:variable;<br/> mso-font-signature:0 0 0 0 0 0;}<br/>@font-face<br/> {font-family:Calibri;<br/> panose-1:2 15 5 2 2 2 4 3 2 4;<br/> mso-font-charset:0;<br/> mso-generic-font-family:swiss;<br/> mso-font-pitch:variable;<br/> mso-font-signature:-1610611985 1073750139 0 0 159 0;}<br/>@font-face<br/> {font-family:"\@宋体";<br/> panose-1:2 1 6 0 3 1 1 1 1 1;<br/> mso-font-charset:134;<br/> mso-generic-font-family:auto;<br/> mso-font-pitch:variable;<br/> mso-font-signature:3 135135232 16 0 262145 0;}<br/> /* Style Definitions */<br/>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br/> {mso-style-unhide:no;<br/> mso-style-qformat:yes;<br/> mso-style-parent:"";<br/> margin:0cm;<br/> margin-bottom:.0001pt;<br/> text-align:justify;<br/> 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br/> mso-pagination:none;<br/> font-size:10.5pt;<br/> mso-bidi-font-size:11.0pt;<br/>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br/>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br/>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br/> 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br/> mso-fareast-theme-font:minor-fareast;<br/>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br/>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br/> 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br/> mso-bidi-theme-font:minor-bidi;<br/> mso-font-kerning:1.0pt;}<br/>.MsoChpDefault<br/> {mso-style-type:export-only;<br/> mso-default-props:yes;<br/> 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br/> mso-bidi-theme-font:minor-bidi;}<br/> /* Page Definitions */<br/> @page<br/> {mso-page-border-surround-header:no;<br/> mso-page-border-surround-footer:no;}<br/>@page Section1<br/> {size:612.0pt 792.0pt;<br/> margin:72.0pt 90.0pt 72.0pt 90.0pt;<br/> mso-header-margin:36.0pt;<br/> mso-footer-margin:36.0pt;<br/> mso-paper-source:0;}<br/>div.Section1<br/> {page:Section1;}<br/>--><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31 23:59:48编辑过]
Anchorage是去往阿拉斯加的必然起始站,当我们深夜十点与这个AK最大的城市初照面,它看起来就跟任何一个美国中等城市一般无二,各色连锁餐馆和超市的熟悉招牌林立于街道。唯独高纬度造就的类极昼让太阳仍旧工作狂地执着于地平线上,显示出这个城市的独特之处。十二点在Denny’s的夜宵看起来更像是一顿霞光中的晚餐,而同伴点的pancake套餐又提示着与美东四小时的微妙时差。我们究竟是在用晚饭?夜宵?还是早餐?一时间,恍惚失语。我们昼伏夜出的标准夜猫子生活习性,与阿拉斯加四个小时的时差,正负相抵,平常的此刻,正是我们欲会周公的时间了。
餐毕回到机场接上匆匆来迟的最后一位旅伴,四人AK行正式踏上旅途。阿拉斯加的第一晚,我们住在离Anchorage五十迈的小镇 Wasilla,因为第二天上午11点要在距离Anchorage一百二十迈的Talkeetna参加Summit McKinley Flight Tour,取道中途住宿可以节省明早赶路的时间,确保tour前半小时准点check-in。简单洗漱后,凌晨三点的光景才睡下,窗外已是晨曦微露。算起来,我们从NY出发已经二十四小时未眠,肢体的困倦和精神的亢奋在一路对抗,终于,我陷入昏睡。
位于阿拉斯加山脉中段的Mt. Denali(丹那利山), 更为人所知的名字是Mt. McKinley(麦金利山)。出于对阿拉期加原住民由来已久“高个子(the High One)”称谓的文化尊重,我还是把这座北美最高峰称为Denali吧。我们在阿拉斯加的开场热身活动,小镇Talkeetna的Summit McKinley Flight Tour, 其目标也是直指这座气势雄伟的雪山,让我们在小飞机上与雪山顶亲密接触,体会登顶者类似的观感。
好吧,先承认自己犯下的莫名错误,本该在当地时间早晨七点半响起的闹钟,被我鬼使神差调成了六点半。睡意沉沉的四人居然无一发现这个错误。于是,我们在原计划的九点钟(真实时间为8点)离开了Wasilla,朝着Talkeetna进发。我这人有坐上交通工具就无法入睡的毛病,因此我总是乐于在不开车时担当导航员坐在副驾的位置。司机W是个认死理的同学,限速55的公路绝对不会超过60开。看着指针稳定在60迈的仪表盘,我一度认为他用了巡航,结果不是。能在高速上抵制住超速的欲望,尤其是路况交通非常好的AK-3公路,真是难为了这大兄弟。我一边跟司机闲话,一边无聊地点玩GPS,翻看Talkeetna Aero Services的小广告。
兀然地,当公路转向某一个方向,三座气势惊人的大雪山毫无征兆地跳入我的眼睛!揉揉困乏的眼,琢磨着这雪山的身形有点儿眼熟啊,再瞅一眼刚才研究的飞机小广告……哇咧,那最高的正是著名的丹那利山Mt. Denali!旁边相伴的Mt. Foraker和Mt. Hunter,都跟小广告上画的没有差别。我由衷地惊叹着,司机W大概心无旁骛来观赏这盛景,没有甚回应。我再回头看看后排的两个,睡梦沉酣。哎,我当时寻思着以后看这宝贝的机会大把儿的,就不少见多怪扰人清梦了。如果当时我能预见,这就是我们(或者说我更合适)此行在AK陆地上唯一一次窥得这座雪山的真颜,我一定会少见多怪大呼小叫把全车惊醒。可是上天能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么?答案当然是不能
当Talkeetna Aero Services的接待Lady一脸惊讶地看着准备check-in的我们,糊涂四人组才意识到我们到达的时间整整提早了一个小时:九点半!依序签上大名,我们打着盹等待其余五位乘客的到来。无意中的早到也给我们带来了小小的好处,当乘客安排登机时,最早签名的L MM被分配在了副驾的最佳位置,而我则坐在了机长正后方。当然每个人都坐在靠窗的位置,十个人的机仓满员:)机长测试了每个人的耳机话筒,交待了氧气面罩的使用方法和其它注意事项后,我们的Flightseeing Tour开始了!这天的阳光很好,云层很薄,空气能见度很高。我想说,当雪山以一种近在咫尺的姿态多角度反复呈现,冰雪的厚重存在感是那么真实和恒久,带给人的观感和在陆地远眺是截然不同的体验。雪山顶的每个棱角,每个立面都那么清晰,还有S形展开的辽阔冰川翻滚如波,蓝得眩目的冰湖如珍宝散落……一个多小时的飞行时时充满着震撼,而代价是舒适度。虽然戴着耳机,螺旋桨的嗓音还是不小的干扰,加之海拔抬升的缺氧反应和耳膜的痛疼,个人觉得小飞机坐起来并不是那么好受的。
飞呀飞呀,我们愈来愈近了。。
Mt. Hunter (14,573ft)
Mt. Foraker (17,400ft)
Mt. Denali south peak (20,320ft)
Mt. Denali north peak (19,470ft)
山脊
千山仞
时光长河里的Ruth Glacier
宝石蓝的冰湖
坐完飞机可以一逛的小镇Talkeetna,可以一眼看完的downtown街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19 4:37:43编辑过]
离开小镇Talkeetna, 我们沿着AK-3继续往北行,去往一百五十迈以外的Denali National Park and Preserve。如果说小飞机是近距离观赏丹那利的最佳空中途径,那么Denali NP就是从陆地欣赏这座雪巨人的最佳location。深处Denali NP腹地的Wonder Lake营地,更是因坐拥雪山的便利而名声在外。由于Denali NP规定游客自己的车辆必须在距离公园入口15迈远的Savage River止步,由此深入公园内部的交通只有三种选择:公园大巴,自行车和11路。我们的计划是在公园入口处的Riley Creek Campground 住头尾两晚,中间一天搭乘公园的Camper Bus在Wonder Lake露营一晚。
入口处的Wilderness Access Center(WAC)是整个公园的交通中枢,所有的Shuttle Buses都从WAC始发。这里的Reservation Desk也是我见过的NP里生意最“火爆”的,游客们排着长队购买去往不同终点站的Tour Bus ticket。预订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我们看到第二天大早的车票早早告罄。 因为有NP的年票,在领取网上预订好的营地Permit和Camper Bus车票时,我没有忘记拿回每人10刀entrance fee的refund。
游客大本营Riley Creek Campground拥有146个sites,分为熊,狼和鹿三个区,搞定票回来扎营已是六七点的光景,绕了几圈,终于在鹿区找到了一处能搭三顶帐篷的开阔营地。我和LG搭起跟随了我们四个年头的eureka小帐篷自然是驾轻就熟,充好气床,铺好被褥,一切就绪。L和W都是头回露营,好在帐篷的基本原理差不多,实践中也都琢磨清了路数。
休整完毕,晚十点,天光尚好,决定去走走附近的trail. 我们选择的Horseshoe Lake Trail是一条很轻松走向湖边的小径,trailhead在AK Railroad一旁。在AK的旅途,不时可以看到AK Railroad穿山越岭,傍海依崖的轨道身影,难怪AK的游游宣传册上说来AK旅游的最佳方式是火车。Trail的终点是马掌湖,这里可是小小建筑师水獭们自豪的工程展示喔,湖边树枝搭就的大坝,都是小东西们辛勤筑起的工事。天阴沉下来,落起了雨,可是毫不影响水獭们的悠游自在。
Horseshoe Lake Trailhead, right by the Alaska Railroad
小小水獭和它的宏大建筑工程
翌日清晨7点,我们匆匆拔营收帐,搭上了六小时行程85迈的Camper Bus往公园最深处的Wonder Lake进发。Camper Bus和一般Tour Bus的不同之处在于,车厢后面留了一大块给背包客放野营用具的空间,而且乘客当天只去不回。Bus司机是个风趣的老爷子,一路上和乘客们聊着大天开着玩笑,同时不忘目光犀利地在土路的左右寻找动物的踪迹。都说Denali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这条漫长的狭窄土路自然也成了游客与动物亲密接触的最佳时机。山路的一侧是开阔的谷地,不时有河流经过。天气很糟糕,云层压得低低的,远处的雪山都被掩藏在云的背后。我们看动物的运气似乎更糟糕,远远山坡上豆点大的棕熊Grizzly,草坡里孤单吃食的母驼鹿Moose Cow, 或者更远处山坡上隐约的小白点儿羊群?这基本就是我们漫长旅途的全部收获。
这是在到达Denali NP前的公路边拍到的五十米开外的黑熊母子,拿出来做个参照。本以为在Denali看熊的机会大把,怎知公园里看的还远不如这般近距离:(
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棕熊,多么的接近-_-|
母驼鹿Moose Cow,我们只能遐想它的另一半-_-||
返程的Camper Bus上拍到的,凑个数,算是熊群吧-_-|||
Bus沿途有几个固定的休息点,66迈处的Eielson Visitor Center 是其中最大的一个站点,服务设施齐全,风景亦不错(如果天气晴朗的话),展厅里不时有ranger作主题演说。游客中心门口放置着一对引人注目的驼鹿头骨,两位黑帮老大火拼的血腥遗留物,鹿角至死纠缠不清。动物世界的自然生存法则,这里达尔文说了算。四十五分钟的休息午饭后,上车继续赶路。望着不远处厚厚的大片雨云,想到终点站Wonder Lake的露营前途难测,心情有点低落,加上没有动物出现的兴奋点,我不由地在车上打起了盹……
北极地松鼠 Actic Ground Squirrel,小东西喜欢直立,小脸小爪还沾满着泥呢
雄性动物火并争抢地盘的下场,至死纠葛
Eielson Visitor Center看到的景象 ,冻土,河床,和被乌云遮挡的雪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20 4:19:06编辑过]
再完备的旅行计划抵不过老天爷的一张臭脸,我们的Denali湿意之旅还仅仅是开始……六个小时的漫漫旅途终于把我们送抵了公园最深处的Wonder Lake。准确意义上,wonder Lake是pond而非lake,但谁介意呢?大家的注意力已完全被某种生物的大规模袭击所牢牢吸引,不由分说,进入一级战备状态——戴上面罩,掏出武器,准备保命。没错,我们已经置身于闻名遐迩的AK mosquito ville,这黑云般挥之不去的恶灵,就是已经快被我记忆遗忘的花脚大毒蚊子!虽然对于wonder lake蚊子的厉害早有耳闻,我还是要感叹这百闻不如一见,一见要人卿命的嘤嗡阵势。哪怕周身喷上了高浓度驱蚊水,你仍然没有办法得到片刻安宁,蚊子军团不懈地在我们的周身打围,寻找任何可趁之机。眼观营地的其他campers,大家都戴着或灰或绿的面罩,神情凝重,行动迟滞。神思恍惚间,我仿佛置身于一部限制级的暴力片,而我们所有的campers 都成了该片的主角—恐怖分子……猛摇脑袋,我还是面对现实,赶紧在风雨欲来前搭起我们的帐篷吧!可不,刚把帐篷支好,雨点落将下来,声势迅猛。大家只好在食物储藏室边的凉亭下躲雨,可蚊子也在这儿躲雨啊,又是一场遭遇战:(
wonder lake营地共有28个sites, 都依傍着wonder lake建在山坡上。也就是说,每个露营者都能足不出帐坐享丹那利峰的绝好风景,当然,前提是丹那利愿意赏脸的话。显然,我们来错了时间,除了面对愁云惨雾,就是与蚊子军团不绝对抗。雨终于渐止,既然保持身体活动有助于驱蚊,我们决定去走那条著名的McKinley Bar Trail。小径的开始是苔原,雨后的泥泞让行走不很愉快;然后很长的一段路是乱石滩,湿滑的石子让行走更不愉快。唯独一段湿地上搭就的木板行道,窄不过肩,走起来还有些意趣。穿过小树林子,当我们到达河滩边时,可辨识的trail结束了。既然McKinley Bar Trail连山的影子也看不到,我们没有多作停留。回返的途中,不幸又下起了雨,更不幸的是,我的户外服丢在了LG的背包里,于是带着一身潮湿,我沮丧地回到了营地。手背上不知何时被叮的数个蚊子包发作起来,红肿痒。没有奢望wonder lake营地有热水,但带着一身的冰凉湿气,却怎么也没法安睡。雨整夜没有停歇的意思,而我的睡袋远远低估了雨夜的凉意。似睡非睡的一宿。
McKinley Bar Trail上的苔原
Trail 的尽头是乱石河滩,没有丹那利峰作背景的trail是灰色的:(
湖边的小鸟,LG的得意作品
第二天,wonder lake继续面对老天的黑脸,看到丹那利峰的机率为零。我们带着饱受蚊子和阴雨折磨的疲惫身体和受伤的心灵,跳上了最早一班8点离开的Camper Bus。更为糟糕的是,许是淋雨加上受冻兼之疲劳,我全身开始大面积地发作荨麻疹,腰腹以上直至肩部,遍布惨不忍睹的奇痒小红点儿,这是以往任何一次旅行都不曾有过的悲惨经历。或许丹那利试图给我留下点儿特殊的印记?二十多天过去了,风疹的印痕至今没有完全消褪。
回到Riley Creek Campground,我们由衷地感叹没有蚊子这世界的轻松和美好。此时此刻没有什么比一顿佳肴和一个热水澡更能抚慰身心。在出园子往北十迈的Black Diamond Grill解决了一顿海鲜大餐之后,我们又在园子门口的便利店采买了食材和柴火,准备晚上BBQ好好犒劳自己一番。
Black Diamond Grill墙上挂着的动物头像标本
公园门口很热闹,这个酷酷的路标告诉我,"北京 3935 miles"!!
这天下午的Savage River Loop Trail是我在园子里玩得最开心的一条trail. 短短两迈的小径沿着野人河而建,河边小路走到一座小桥,过桥沿着对岸继续走,就可以轻松回返。走在野人河谷,只见流水潺潺,青山依依,一派秀丽的景象。太阳出来了,我们的心情也不错。
当奔流的河水变成清浅的河滩,四周低矮的柳树丛里,似乎有不少活跃的小身影。睁大眼睛看去,这里藏身着数不过来的兔子,灰色的皮毛,很好的保护色
长长的腿,跑起来很快喔
还有这棕灰色杂花的鸟儿,甭小看人家,咱可是阿拉斯加的州鸟—柳松鸡willow ptarmigan.到了白雪覆盖的冬季,柳松鸡会如施魔法般褪变成浑身雪白的模样呢。
这只是公的柳松鸡,因为有鲜红的冠
小样儿的,把我逼急了我也会扑腾扑腾上树的哎~~
我爱吃柳树嫩芽,所以我叫柳松鸡,嘿
一时间,我就好似来到了古装PRG游戏里的典型场景:城外小树林,入门级玩家的练级宝地,杀不尽的野鸡,逮不完的兔子,经验唰唰唰……当然,我们animal friendly的玩家在野人河只观摩不出手,哈哈。
野人河大桥就是早些提过的私人车辆止步的地方,但是,背包客可以24小时自由行走:)
晚上冲完澡,神清气爽地往我们的帐篷走,就看到邻居RV房车的老夫妻冲我们打着手势,我热情地回应着,边走进我们的营地,却发现,原来紧挨着我们的帐篷后边,小树林子里,来了两位不速之客!
这是驼鹿妈妈的林中倩影
鹿宝宝,有点儿害羞哈
再往营地旁边一瞧,ranger的警车在守着呢,不时告诫好奇的游客与这对母子保持距离不得靠近。早先回营的W告诉我们,ranger还试图鸣警笛让这对母子离开营地,可是人家一心在用晚餐呢,赶也赶不走。看这母子俩不挪窝,我们也不客气了,生起了营火,开始了丰盛的BBQ晚宴……
我午夜最后一次看到这对驼鹿母子,是在营地的小商店旁边。母子俩在营地里自在的遛达着,似乎有心在此过夜。我当时可能忘记了一点,它们才是丹那利的真正主人,而我们,只是过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21 3:45:53编辑过]
赞!!!
开始期待下个月的AK之旅啦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阿拉斯加,对于我,这个“real ” Alaska应该足够荒凉和野性,足够震撼和感动。便捷的交通把世界日益拉近,我们却时时在寻找一方净土。那里,保持着人类未曾涉足时的原始模样。也许这就是Denali Highway存在的真正意义,这就是我所找寻的真实阿拉斯加。
Denali Hwy: 全程133迈,横贯Parks Hwy与Richardson Hwy, 其中120迈土路未经人工铺设,沿途没有加油站,没有稳定的手机信号。虽然租车公司明文规定禁止租车上土路,我们还是冒着可能的爆胎危险(当然微乎其微),驶上了这条通向阿拉斯加野性精神的道路。在我看来,这原始野性的通行证,绝对值得我们付出可能扁轮胎这样的微小代价。
把每一个Points of Interest都用准确的mile post标识得清清楚楚,我知道我可以轻易做到,可是我没有。如果每一条前路都通向已经预知的方向,旅行的乐趣又在哪里呢?没有标准答案才是最好。此刻我手中握着的,只是免费旅行指南上的一张小地图,很简要地标示出河流,山岳和冰川,剩下的,就让我们的感官指引着我们前行吧!
司机自然由最喜欢挑战驾车难度的LG担当。路况事实上比想象得要好,开上40 mph并不困难。但谁会希望在这样一条充满视觉享受的路上开得飞快呢?当然超过前车时除外,飞扬的尘土足够遮挡住你的视线很久。人品守衡定律再一定证明它的正确,自从离开Denali NP, 我们这一路的旅途就告别了阴霾,始终与阳光相伴了。感谢阳光,让我们一路没有障碍地领略了Denali Hwy的绝好风光。
Denali Hwy,我们的上路了~和Denali NP的旅途完全不同,方向盘由自己作主的感觉真好哇!
当与这样一辆车擦肩而过,我们沉浸在漫漫尘土中至少五秒。当然,这样的机会并不多:)
无际的云杉丛后,远山的阵势依稀惊人。。。
豪气峥嵘云难掩
雪山没有湖水的衬托,总会觉得缺少些什么,不是么
冰川,又见冰川
云动,冰川上的雪峰露出了小尖儿
滚滚的云儿,莫不是又在酝酿着一场大雨?
停车,走过一小段泥泞的小路,雪山把我们带到湖边
远处的雪山露出了完整的容颜,很标致的一座山峰
望近里瞅瞅,Pyramid Peak这个名字还挺恰如其份
路在沿伸,雪山的壮阔画卷渐次展开,令人惊叹
路将尽,精彩纷呈的雪山长轴可还未展示完毕哟~
雪山长轴,壮阔的画卷终于完全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出了Paxson, 我们带着精神上的极大满足,转上Richardson Hwy, 石油输送管道在林中穿行,相伴了我们一小段。
Richardson Hwy上还有雪山相伴,但是数量与Denali Hwy就无法相比了。
人家
这天是车轮上的一日。我们从Denali Hwy 直下Richardson Hwy, 拐上Edgerton Hwy, 再由Chitina沿着McCarthy Rd——当年因大铜矿而修筑的铁路,如今铁轨拆除后略加修整的一条非常颠簸的土路,到达当天的目的地小镇McCarthy。全程360迈,虽然路程听来不长,但有一半是土路,加上Denali Hwy处处是让人看不够的景,我们到达McCarthy的人行铁桥前已过午夜。泊好车,我们又徒步背着行李走了约1 迈才抵达当晚的住宿地Ma Johnson Hotel。好在白夜的关系,虽然没有一盏路灯,碎石子的林间小路清晰可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24 2:11:04编辑过]
mm在Denali HW一共开了一多久
还在挣扎要不要去开这段风景好但是很漫长的一段
根据PP的文件时间,我们大致花了四个半小时在Denali Hwy上,一点儿不漫长,相当值得一开。
当然天气是先决条件,如果阴雨基本只能pass掉这段路程了。
预祝你的旅行计划顺利哈~
这天早八点,我们坐上Tour公司的车,前往Wrangell-St. Elias NP的Visitor Center所在地Kennicott,参加Root Glacier half day hiking tour. 车子在坑洼满地的崎岖土路上开了半个多小时才到达5迈之外的Kennicott。随着辉煌一时的铜矿产业的衰败,这个小村今日的灰暗破败令人唏嘘。
铜矿厂的核心建筑,危楼给人随时将倾的感觉。。。
我们的Tour由此开始,穿过小村,向山里进发~
瞧见这山间灰蒙蒙的大片土堆了么,其实都是冰川!只是被厚厚的砂石覆盖着让人看不清真面目。
终于来到根冰川(Root Glacier)了,我们套上冰爪,加上外衣,小心翼翼地迈开第一步,开始从未有过的与冰川亲密接触之体验。导游Wendz 是位来自波士顿的姑娘,跟随我们六名游客的还有Wendz一言不发的酷酷男友。好吧,就让他们给咱示范一下爬冰川的基本动作要领之一:鸭子步。简单地说,就是脚呈外八字,如鸭子般撇着两腿前进。
这鸭子步是针对上坡用的喔~~ 酷男已经准备就位。。。
我呱呱呱~~怎么样?效果不错吧,这么陡的坡,小菜一碟!
一众冰川菜鸭纷纷效颦,呱呱呱呱……我们很快都成功掌握了要领,攻占了云端的高地。这时,却只见Wendz在一道迷人的冰川瀑布下向我们微笑,此时下坡的要领就得派上用场啦:弯曲膝盖,身体后倾,重心后移,稳步下行。
跨过冰溪,我们从冰瀑往回望,只见冰凉清澈的雪水呈Z字形向下游而去。
冰川上望见的Mt Blackburn (14163 ft)
冰川上的行走看似轻松,其实亦潜伏着危险。这无底的幽蓝冰洞,足够让人万劫不复。我们在Wendz的保护下轮流探出身体向下窥视,深不可测……
还有这寒潭千尺,瀑布飞崖,秀奇的冰川一景。
更有张着大口的冰隙,冰川水滚滚地涌入,发出如洪的声响。Wendz照例在一侧保护我们靠近观察这个大冰隙。
冰川千万年挤压的特殊作用力使冰的密度变大,只反射太阳光谱里的蓝光,造就了冰川奇异的蓝调。
冰缝中的迷你小世界,幽微而神奇。
冰川内部好漂亮啊
太好看了
通往Root Glacier的山路走完大半,LG突然发现D200的相机电池不翼而飞!估计是Hold没锁紧,电池半途从相机里滑落。我的D70电池没有办法与之替换使用,而唯一有可能买到电池的地方是旅途终点的Anchorage……这一打击显然非常沉重,因为对于LG来说,没有相机的旅途是无法想象的!Tour结束下山时,四双眼睛都在灰色的乱石山路上寻找那块小小的灰色锂电,可是,终究无果。LG怏怏地抱着最后的希望询问Kennicott的NP Visitor Center,tour公司的office和旁边的Lodge, 得到的是同样令人失望的结果。我们有点儿小郁闷地回到McCarthy, 在旅馆休整,准备着明天的行程规划。
5:00pm,我清楚地记得这个时刻,LG手机响了:电池找到了!看来在Visitor Center留下电话号码真是太正确了。我一骨碌从床上蹦起来,冲到旅馆旁的小巴车站赶最近一班车去Kennicott,因为Visitor Center五点半就要关门。5:05pm,我幸运地赶上了每小时一班的Wrangell Mountain Bus,去认领我们可爱的电池。破碎的车窗玻璃似乎是这里每一辆运输工具的标志特征,当车子踯躅于埋伏在土路上的大坑和水洼,很好地提示了这些破车玻璃的由来。车外,有强烈的阳光,满天飘扬的植物絮子,和颠簸的土路;车内,有心情愉快,晒得滚烫的我。5点半差两分钟,我跳下车子,一溜小跑冲向Visitor Center。当我从Ranger大妈的微笑中接过命大的宝贝电池,跑回车站,5:30pm的回程车正好接上我这最后一位乘客离开Kennicott。6:00pm,McCarthy,电池归位,一切都回复到既定的轨道。
我想说,这真是一场有惊无险的电池迷路,且让我领教了一回无缝衔接的失而复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29 2:50:02编辑过]
没有想到,在McCarthy我们会参加此次AK行的第二趟Flight Tour。一来电池的失而复得令LG心情大好,二来Wrangell-St. Elias NP作为美国占地面积最广的国家公园(13.2 million acres),拥有数量惊人的雪山和冰川资源,Root Glacier hiking虽然满足了我们亲身接触冰川的愿望,那无穷的远离人类足迹的原始冰雪王国,却只是在我们面前展示了冰山一角。因此,我们临时决定第二天离开前在Wrangell-St. Elias NP继续Flightseeing一回。
McCarthy镇里有两家flight tour公司,因为是临时起意,规模比较大的Wrangell Mountain Air最早只有10:30的飞机可以订票,为了不影响行程,我们便选择了McCarthy Air. 小公司果然灵活,提供随到随走的服务。于是,我和LG便坐上了包括机长一共三人的专属tour,开始了在Wrangell-St. Elias的小飞机观景之旅。
我们搭乘的intimate flight,是一架只能容纳三位乘客的小小飞机。
飞机上能看到Kennicott 铜矿加工厂的全貌,左边四根高烟囱的建筑是矿厂的Power Center。
雪山连绵的气势果然与summit Mckinley Flight Tour有所不同,绝对海拔不再是tour的主题,我们追求绝对纵深度:)
天气依然晴好,蓝天映雪,自然的美永远无法预知。
Mt Bona 与 Mt Churchill,两位深藏不露的雪巨人。
冰川,冰川,无数的冰川,载着时光的沉淀,不断绵沿。。。
这是形态像一个个小碉堡的某冰川近景。
返程时经过Chitistone Gorge,只见崖壁上一挂挂飞瀑,生命的绿色由此得到滋养。
我们宿了两夜的小村McCarthy,离开时,心中有留恋。LG和我戏言这里是世界上少数没有stop sign,却拥有飞机场的小镇(事实上在去飞机场的路上我们还是发现了可能唯一的stop sign)。这与世隔绝的小村子,开满艳丽的花朵,空气中弥漫着盛夏里的蒲公英种子。无法想象冬天的这里又会是怎样的模样?
五迈之外的Kennicott是当年被“company"(看越狱的后遗症,提到这个词就有讳莫如深的感觉)严格控制的工厂腹地,在那片废弃的工房,我看到的是冰冷的机器和工人的热汗。而与之相依共存的McCarthy,则是当年矿工和铁路工人的生活中心,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小镇。如今这里是游客们来到Wrangell-St. Elias NP的落脚地,饭馆,客栈和商店俱全。
我们住的Ma Johnson Hotel,两层木结构的小楼,保持着当年家庭旅馆的风貌,AK行最有特点的住宿地。夜不闭户是纯朴的遗风吧,我们投宿当晚已过午夜,空空的前台自取指引预订房间号的Post It,我们便住下了。房间没有锁,当然不需要钥匙。
我很钟意的门廊木躺椅,花影下的太阳浴当很惬意。
一楼的大厅,更像是小型的博物馆,装饰很有意思。
温暖的客厅,拣一张舒服的椅子,可以捧着书打一下午的盹。
时间在这里大概以自己的方式行走。。。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29 17:28:03编辑过]
没有插曲的旅途是不切实的,而丢东西的旅行经历是一如既往的。
通往Root Glacier的山路走完大半,LG突然发现D200的相机电池不翼而飞!估计是Hold没锁紧,电池半途从相机里滑落。我的D70电池没有办法与之替换使用,而唯一有可能买到电池的地方是旅途终点的Anchorage……这一打击显然非常沉重,因为对于LG来说,没有相机的旅途是无法想象的!Tour结束下山时,四双眼睛都在灰色的乱石山路上寻找那块小小的灰色锂电,可是,终究无果。LG怏怏地抱着最后的希望询问Kennicott的NP Visitor Center,tour公司的office和旁边的Lodge, 得到的是同样令人失望的结果。我们有点儿小郁闷地回到McCarthy, 在旅馆休整,准备着明天的行程规划。
5:00pm,我清楚地记得这个时刻,LG手机响了:电池找到了!看来在Visitor Center留下电话号码真是太正确了。我一骨碌从床上蹦起来,冲到旅馆旁的小巴车站赶最近一班车去Kennicott,因为Visitor Center五点半就要关门。5:05pm,我幸运地赶上了每小时一班的Wrangell Mountain Bus,去认领我们可爱的电池。破碎的车窗玻璃似乎是这里每一辆运输工具的标志特征,当车子踯躅于埋伏在土路上的大坑和水洼,很好地提示了这些破车玻璃的由来。车外,有强烈的阳光,满天飘扬的植物絮子,和颠簸的土路;车内,有心情愉快,晒得滚烫的我。5点半差两分钟,我跳下车子,一溜小跑冲向Visitor Center。当我从Ranger大妈的微笑中接过命大的宝贝电池,跑回车站,5:30pm的回程车正好接上我这最后一位乘客离开Kennicott。6:00pm,McCarthy,电池归位,一切都回复到既定的轨道。
我想说,这真是一场有惊无险的电池迷路,且让我领教了一回无缝衔接的失而复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29 2:50:02编辑过]
这时候显示出第二块电池的重要性~~
这时候显示出第二块电池的重要性~~
MM说的一点儿不错,我们从来没有带后备电池的意识,这次也算是个教训了
我和LD的装备和你们差不多,D70S+D300,这几天在讨论要带几个镜头去才能又兼顾风景动物人像,又不会加重行李负担。。。
LD的D300有手柄可以用5号电池,我的D70S可以用他的相机电池,所以应该是有备无患了。
可以坐两次air tour,体验冰川雪山的不同风貌真是幸福啊
真想去~~
话说这天坐完小飞机,我们四人便告别了小村McCarthy,往Valdez 赶路。前面忘了说,我们的租车是09款丰田佳美。小车优越的MPG表现值让我们忽略了及时加油的必要性,隐患由此埋下:当车子拐上AK-4号公路,油表开始亮灯。此时Valdez远在80英里之遥,我们一路巴巴地寻找油站的踪影,偏偏老天有心开玩笑似的,一次次给人希望,却以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路边或是废弃的加油站,或是名字跟Oil沾边实则根本不相干的房舍。LG把时速控制在省油的60英里左右,随着加油提示灯亮后的里程数一点点增加,三十英里……五十英里……我们早已作好了随时打AAA拖车的准备。
车子经过Worthington Glacier State Park, 我们想既然听天由命,不如顺道一游。Worthington Glacier虽然没有什么特别可观的,好处是看得见,摸得着。走个十几分钟没有标识的乱石路,一路爬升就能轻易地到达冰川边沿。没有冰爪,湿滑的冰面自然不敢造次,我们只在冰川上打了些雪水饮用,便匆匆离开了。
翻越Thompson Pass的路段是最让我觉得不安的,因为一径上坡,对于已经告急的油箱是严峻的考验,好在车子非常争气地没有出现任何异状。过了Thompson Pass一路下行,驶入山明水秀的Keystone Canyon,我们悬着心终于下了一大半:Valdez就在前方不远处的开阔平原了!Bridal Veil Falls和Horsetail Falls是峡谷里两处可以很方便停车拍照的瀑布,冰川融雪是它们的季节性水源。
就这样,驶着八十英里一路亮灯的佳美,我们“平安”抵达了Valdez。进镇子的第一件事,自然是安抚劳苦功高,惊魂未定的小车,给它一次喂了个饱。在预订好的Pipeline Inn 登记入住后,我们决定也给忐忑一路的自己压压惊,吃顿好的慰劳咱们坚强的心脏。在泰国菜和中餐之间犹豫良久,我们最后还是鬼使神差般,向着华人上一致“难吃不推荐”的福宫餐厅开路走……
我们的小车一路除了忍饥挨饿,还是沐尘浴灰的先锋。在福宫餐厅前,给他留张灰头土脸的影;)
只能说是多日未碰的米饭香迷惑了我们的心智,“福宫”确实毫无例外地让群众的中国味蕾失望了一把。如果我早早地知道阿拉斯加的中餐馆都是没有指望的,也许我的失望可以更彻底一些,也不至于在往后的旅途中又屡屡生起尝试中餐的勇气……往事不须再提,不过需要严重总结的一点是:除了Anchorage (也许还有我们未曾涉足的fairbanks), AK的中餐馆都是韩国棒子经营的狗血产品,请同学们三思而行,慎入慎入啊!
这就是Valdez脍炙鬼子人口的中餐馆--名不虚传的“福宫”。虽然菜很有传说的水准,我们四条饿狼居然还饱含着热泪把盘子都扫光了。。。
饱了。。撑了。。。沿着不远的码头散步正好。Valdez是地处狭湾的天然良港,很多私人小艇长年泊在这里,主人有闲了就过来出海捕鱼玩儿。我们在镇口的油站就遇上了一对正给游艇加油的夫妻,据说前一天出海跑了几百英里,只钓到可怜的几条鱼,看来人家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满足。码头上泊着的皮划艇,将是我们明天活动的主角。。。
这只大喇喇的海獭据说是有名姓的人物喔,每天傍晚时分,它都会准点来到valdez港,如在自家后院般悠闲地打盹。听说还有一只有名有姓的海狮也会准点来报到,可惜我们没赶上趟儿,错过了明星见面会。
海鸥排成一个队列,等待我们的检阅。这个,体格差异明显了点儿哈
高高的城楼上,还有真正的司令在检阅队伍喔~ 帅帅的白头鹰
又有渔船满载而归,照例要在码头上张榜公布,展示拍照一番。大条的是Halibut,大嘴的是Rockfish,大致是这样。
治鱼也很方便,码头边有很多这样的案板,上有冲洗的设备,大块的fillet得来轻而易举。LG看人挑担不吃力,也自告奋勇上前解鱼,结果,浪费人家的鱼肉一块:)
Valdez的海鸥是最幸福的,每天都有吃不完的现成鲜鱼。成堆的鱼头和鱼骨架,“哗”地一声推入滑梯,任君享用。后来在Seward和Homer,我们却看到明文禁止喂食海鸥和其他生物的告示,不知道为什么Valdez的海鸥却能拥有这样的特权。
码头边的RV Park, 有意思的树根罐头花园
我们还去了离小镇十二英里远的阿拉斯加原油管道终点站 Pipeline Terminal,这里禁止外来车辆,我们只能在外围远远的看个热闹。The Trans-Alaska Pipeline System (TAPS) 在阿拉斯加陆地上纵贯800英里, 在这里由油船转而运输大陆。当年轰动一时的Exxon原油大泄漏,肇始地正是Valdez港的石油管道终点站。那是怎样的一场环境,生态的大灾难啊!人类的破坏能力,有时远远超过了脆弱星球的自我保护能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1 2:42:22编辑过]
Columbia Glacier Sea kayaking是第二天在Valdez的重头戏。想来这辈子泛舟于大海之上,穿行在冰川之间的机会又能有几回呢?虽然冰川的增长和消退都属平常,但Columbia Glacier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正以异乎寻常的速度迅速地消退。这其中,全球气候变暖无疑起着重要的推波助澜作用。也许数十年后,这些阿拉斯加的tidewater glaciers将抬升到海平面之上,失却这冰川直接入海的特殊魅力。所以,同学们看冰川要趁早啊!
在码头边的办公室前,大家忙着作准备工作:穿戴好防水裤,高筒雨靴,防水护胸和救生背心,把携带的午餐和相机等行李分装在防水袋里。接着,我们一行共十三名游客围成圈,速成了握桨划船的要领。我和LG都是头一回kayak, 加上听说前一天才有游客掉进了海里,我这旱鸭子的心情还颇点些紧张。
游船驶离Valdez, 向着Kayaking的目的地哥伦比亚海湾驶去。这一路大约有两小时的船程。船长中途还有小噱头:谁的幸运数字是9?谁的幸运颜色又是绿色?好吧,我们的幸运游客有一份神秘礼物喔——
当时看到这两只活宝在浮标上下趴爬,还觉得很有趣,后来翻看其他同学的游记,才发现这个九号浮标的海狮秀是长年固定的传统节目,并不神秘哎:)
船开了好半天,终于到岸了。没有码头,这时长筒雨靴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我们需要趟过海水走上岸去。大家帮着手把艇从船顶一一卸下,接着各自认领好自己颜色的划艇,两两钻进小艇,盖好防水罩,我们出发啦~~
我和LG一艘海蓝色的小艇,刚划向大海,我还有些战战兢兢,可这儿的海面波澜不惊,没划出多远,感觉找到了,心情也平静下来。
大家在开阔的海面上初试身手,状态都很不错喔。接着导游MM让所有人的小艇聚拢在一起,交待了注意事项,大家就要向着哥伦比亚冰川进发啦!
海洋舟的进退拐弯,划船原理跟普通的船没有什么区别,当然两人齐心动作一致的效果最好。我哼哧哼哧划得可卖力啦,还不停地指挥后面掌舵的LG,弄得他老人家颇不耐烦。不过我们的运动机能显然没有别人强,没能抢到先机:)
就这样,一艘接一艘小艇,我们开始有序的划入这片幽蓝神秘的冰之世界。与形态多姿的冰堡这样近距离的接触,心情自然兴奋又紧张。划艇在狭窄的海域还不免与冰堡发生小的冲撞,这过程,很挑战很特别。捞取海面上的小小浮冰解渴和把玩,也让我们乐此不疲。
这一天,是蓝眼睛导游MM的生日。她划着一艘绿色单人艇,言笑晏晏,轻松地划桨却能轻易赶超所有人。
蓝眼睛的MM,向大家提出一个特别的生日请求:所有人,在这一刻,在这片蓝白的冰世界,停止划桨,屏住呼吸,静静聆听冰川的声音……真的很感激她,因为这一刻,我听到了冰川的呼吸,那静默里的永恒。
时间溜得很快,我们划向海湾里的某小岛,在这里休整和午餐。就着这样的风景,喝着热巧克力,吃着自带的三明治,心里有说不出的舒坦和熨贴。
天气非常晴朗的这天,置身于这样一片无尽的冰的王国,已经是种很美很奇特的感受,可据说阴天里的冰堡蓝得更纯粹幽深。
冰山上的来客,是我们……冰川里的主人,是它们。
冰堡的形态,有的纤巧,有的雄浑,却都有种令人着迷的魔力。时不时,有冰堡崩裂,“轰”地一声入海,打破这王国的宁静。
晶莹剔透的冰,承载了多少时光的积淀,可是却又脆弱到无法抗拒全球变暖的威力
对着阳光,冰呈现出一种迷离的微蓝色光芒。
午后我们继续上艇探索这片神秘的冰川世界。这是那天里我看到最具震撼和美感的巨大冰堡,灿烂的阳光依然无法遮挡它那耀眼的蓝色。
我们划到近距离观察这块巨大的浮冰,美丽精致让人无言。
坐船离开这冰川造就的奇妙自然时,一群海狮跟我们道别~~ 蓝眼睛的MM目光闪闪地说要给自己发现一条humpback作生日礼物, 我那划了半天桨的身体很自然地倦极入睡了,却终究忘了问她,可有达成这心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2 2:56:13编辑过]
请教一下阿簿mm kayaking时候单反相机可以带吗?有没有打湿的危险?
好动人的冰雪世界!
请教一下阿簿mm kayaking时候单反相机可以带吗?有没有打湿的危险?
单反可以带,但是在不用的时候必须放入防水袋内绑在弹力绳上,guide 是绝对禁止你划船的时候把大相机挂在身上的。
我嫌麻烦只带了个卡片机方便拿取,LG带了单反也基本在划船的时候没用上。
相机没有打湿的危险,除非不慎掉到水里:)
好动人的冰雪世界!
请教一下阿簿mm kayaking时候单反相机可以带吗?有没有打湿的危险?
俺当时也没有带. 大部分时间都在划船了. 好累~~
我估计就带着我的防水DC了
掉水里都不怕~~
Kenai Fjords NP是陆路无法到达的国家公园,所以,这是海上的一日。
翻看这本Renown Tour Guide上我涂写的出海记录,有助于帮助记忆力严重衰退的我重拾当天的画面……这天行程六个小时的海上之旅,自Seward出发,途经Resurrection Bay, 穿过一串串岛屿,与各样海上动物偶遇,高潮则是在Aialik Glacier宏大的冰雪幕墙边近距离聆听冰川的声音。
我没有太多坐船的经历,许是因为对于Cruise这样过于休闲的游玩方式不很感冒?倒是对于观察人这个小小的癖好,到哪儿都死忠不渝。所以我的坐船记开篇的话题也是关于人的:老钩子船长Mike, 沧桑的容颜背后又是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呢?深海捕捞据说是高居前列的危险性职业,看到老船长,我就不觉联想到 “致命捕捞” 这部纪录片。。。因为坐在露天的顶层船舱,我得以近距离地观察船长室,看着老Mike不紧不慢用脚控制着航船,引领我们进入一个个惊奇。如果说Park Ranger是Tour光彩的节目主持人,用幽默的话语和及时的观景提示调动着船上的气氛, 那么老钩子船长就是节目的制片人,把握着Tour的节奏和走向,掌控着内容精彩的关键。
天气一如既往的阳光灿烂,因此别的同学游记中那堪比坐过山车的刺激画面,完全与此次出海无关。心理预期过多,对于无风且无浪的大海反而有暗暗的失望。我没有用相机代替眼睛观察事物的习惯,尤其是面对需要放眼量的风物,所以此行拍照的作业交给LG。我就用自己的双眼,外加望远镜:)
看了很多雪山,依然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见了许多海狮,依然会被这巨无霸的身量惊到~
看过无数海鸟,还是会被大集体的力量震住~
看体态优美的杀人鲸,看憨态可掬的大嘴Puffin,看气势惊人的humpback, 看最会享受的海獭………………
当我们的船朝着这片广阔的蓝色冰川全速行驶,我穿上了全部的抗寒衣物,戴上了冬帽,站在底层的甲板最前沿,迎着冽冽的冷风,奔向巨大的入海冰川Aialik Glacier。
冰川断裂入海的轰鸣,并没有如想象中般发生。偶尔有小小的几块碎冰入海。倒是冰川顶端高高伫立的如群雕的这些形象,让我想起Bryce那些人形的Hoodoos,有些怪异又震撼的复杂感觉。
-----------------------------------------------
题外话:
7月4日,独立日。Renown Tour的前一天,我们从Valdez狂奔400多英里到达Seward, 却被眼前这人潮汹涌,拥挤不堪的小城惊呆了。因为能用coupon Book的旅馆没有房间,所以这天我们并没有预订旅店,原本打算随到随找。这下可好,我们算是真真切切的体验了一把美国假日黄金周的可怕:沿着狭长的海边绕了一大圈,所有的营地“NO Vacancy",而且房车挨挨挤挤,人多得像下饺子,算是我见过最可怕的营地景象。接着我们又随意找了两家旅馆,被告知整个Valdez的住宿早已经满员,建议我们往城外边跑试试运气。于是我们逃离人满为患的小城, 原路返回Seward Hwy。数英里外的旅店一样没有空床,RV Park也早已经满满当当,情况一点儿也不乐观。就在我们为要不要在城外的RV park 偷偷扎营对付一晚犹豫不决时,Kate's B&B的温馨路牌把我们最后的希望点燃。令人振奋的答复:Kate家的两层小楼住满了,但屋后四间小木屋还有空闲!于是,这小小的木屋收容了我们,留给记忆里难忘的一宿。
我们住的是最大的一间Cabin,主题是:狼!从床褥到台灯到挂饰,屋里一切的一切都与狼这雪域里的君主有关。虽然我们的狼窝有冲冲的木片味道让人不太适应,整个小屋的原始体验还是非常新鲜的。在狼窝的访客日记本上,我也感激地记下了一笔。
主人Kate是位壮实的中年女人,整个B&B由她一手操持。我们还见到了她的丈夫,短暂休假在家的老船长。长年独自在家的女人,可想而知的强悍,四所各具特色的木屋都是她自己亲手搭建起来的,除了我们住的狼窝,还有驯鹿之家,酸面团屋 和 海洋之家, 每个都有自己的主题和相应的装饰。单人住的海洋之家最为隐蔽,从外表看披挂着破渔网浮标像是废弃已久的破屋,可里面布置得温馨暖人。
这是驯鹿之家,墙上的车牌似乎是各地的住客寄给Kate的喔!
木屋后就是大片的幽深森林,坐在屋前暗琢磨:今夜可会有老熊来拍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4 14:59:37编辑过]
上回说到Kenai Fjords NP 是陆地无法启及的国家公园时,我显然把Exit Glacier给遗忘了。是的,出路冰川(Exit Glacier)就是Kenai Fjords唯一有人工维护的trail所在。此刻,我们站在全程7.8英里,海拨抬升3000英尺的Harding Icefield Trial Head前,准备用一整天的时间来征服这条trail.
说起来这次AK行大都是参加付费项目,体力上的强度要求反而不高。走在Harding Icefield Trial上,久违的玩NP的感觉在复苏~~ 穿过树林,攀过岩石,喘着大气挥洒汗水。忽然,开满野花的草甸在山间迎接我们——
视线穿过矮低的灌木丛,就能够看到淡蓝色的出路冰川
变幻的蓝色隐隐从冰隙中渗透开来,像一幅铅笔淡彩画。
阳光强烈地照在没有树阴遮挡的后半程道路。随着高度的攀升,大家的体力消耗很大,对水的需求量自然很大。好在不时可以补充到沁凉的冰川融水,纯净无污染。这是半山腰上的一片开阔地,坐下小憩片刻,面对着遥遥的冰川和脚下的河谷,重拾体力和征服的信心。
路程还剩一英里的样子,积雪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据说是旧年雪崩留下的遗迹。好在雪已消褪不少,并不很深,踏着前人的足迹小心前行,倒也没有滑倒之虞。
这个光膀老爷子,和后面嬉戏玩雪的孩子,相映成趣。
回望来时的积雪道路,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走完了这样漫长的征程。
猛抬头,传说中那个标志 trail 将尽的 emergency shelter就在不远处的山头了,信心大涨,加快前行。
shelter 并不是trail的尽头,或者说,只是开启了美景的大门,继续向前攀爬,收获更在后头。大家在这里各占山头,尽情地享受眼前的皑皑雪世界奇景。
光膀子的老爷子占了座不错的山头,背景是广阔的雪和隐绰的山。
harding icefield这冰河时代的遗留物,每一条缝隙都是时光刻凿。
巨大的天蓝色冰块面前,我感到一种敬畏。
冰块尽头是茫无涯际的史前冰原,时间在这里大概被冰河期的寒意永久凝固了。。。
冰雪的尽头,还是冰雪。人类渺小如微尘。
我们也占了一座山头,慢慢享用这平和安宁的景色和我们的午餐。脚下,芬芳的生命足迹在这一季默默绽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4 23:41:33编辑过]
期待Homer fishing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5 16:39:42编辑过]
此前从来没有碰过鱼杆的我,总觉得钓鱼是件需要极大耐心的功夫活儿。可是,在Homer半天钓鱼的经历告诉我,钓鱼不需要耐心,那需要什么呢?答案是:运气+力气。
这天我们从Seward赶到Homer已近中午, 头一件事就是去码头报到,参加半天的Halibut Fishing Tour。粗心大意的我直到上船的前一刻,才意识到Sport Fishing License不包括在Tour里面,需要自己去申请……顾不上和LG互相埋怨,四人急吼吼冲回Spit Rd,火速搞定了$20的单日钓鱼执照。带着对同船游客的歉意,怀着兴奋又紧张的心情,我就这样新手上路了。
船开出大约一个多小时,guide开始在船尾的甲板上利落地切割小鱼,头腹尾一分为三,这便是我们今天的钓饵了。一只贪食的海欧闻腥而动,一路紧紧跟随着我们的渔船,那效果就像栓在我们船上飘摇的风筝。
马达停止了工作,我们到达第一个钓鱼点,全船十三名游客摩拳擦掌,跃跃欲试。Guide简单示范了钓杆的使用方法后,在近旁的我接过guide的杆,好戏开演啦~~ 大比目鱼是在海底活动的鱼类,因此鱼线只管放到海底,然后往回收两圈,就可以坐等鱼儿上钩了。Homer号称世界大比目鱼之都,敢底气十足地打出这名号,自有它的道理。没两分钟,我们一组的W同学抢先得手,收线上来一看,是条忒小的halibut。 因为按规定每人只能保留两条鱼,W同学依依不舍得把首钓的成果扔回了大海。
我正寻思着自己平生第一条鱼什么时候上钩这个历史性的问题,只觉得鱼杆陡然往下沉,明显有活的生命在拖拽我的鱼线,而且劲儿还很不小!我按捺住兴奋,强作镇静地跟LG说,我觉得有鱼上钩了,便开始了痛苦的收线过程。要不怎么说钓大比目鱼是力气活儿呢,我用腰腹的力量拼命顶住钓杆的把儿,两手扒住转轮,使出了浑身的力气转动手柄,却收效甚微……就这样收收停停,感觉上至少经过了五分钟那么漫长的收线,我终于看到一个白白的身影浮上了海面。\(^o^)/ 阿簿人生里的第一条鱼上钩喽!在guide的帮助下,鱼拽上了甲板,看起来个头儿不小。原本就决定保留这条有纪念意义鱼儿的我,这下子毫不犹豫地冲guide 点头,递上我们小组橙色的标记带栓住鱼尾,首钓成功!
第一条鱼上钩的兴奋尚未退去,鱼杆连系的细线又开始蠢蠢欲动,第二条笨鱼又咬钩了!我冲LG得意又无奈地笑笑,又开始痛苦的收线过程。。鱼上岸后,经四人审鱼委员会过目,一致决定:放归大海不予保留。LG经历了或判断错误,或被鱼戏弄的几次空杆后,干脆和身后忙于应对咬杆鱼儿的L MM配合作业。每当L有鱼上钩,LG便接过鱼杆帮着收线。每人保留两条鱼的规定就意味着我们四人组可以留下共八条halibut, 是谁钓上的无关紧要,我们要保质又保量地实现团队效益的最大化喔!也许新手快如刀就是这么个意思吧,整个钓鱼的过程我就没有一刻闲着,对自己费力拽上的halibut却又只能屡屡投出否决票。
并不是所有的游客都有我和L这样的好运气,站在我身旁的黄胡子男就是一例。原本和妻子两人一组,结果那MM刚走出甲板就晕船呕吐,整个钓鱼的过程都窝在船舱里休息,扔下黄胡子男孤军奋战。就这样,身为AK本地人的黄胡子男,费了好半天功夫,才收获小鱼一尾。由于我们四人组的指标早早地完成,于是我的钓鱼有了新的意义:助人为乐!后半程fishing选的两个点都不如第一个点,我的新手快刀也不如之前那么有效率,勉强钓上两条不算大的鱼送给了黄胡子男。即便这样,他们两的红色标记带还有一根没派上用场。归程的船舱里,我看到黄胡子男把那根剩下的红带子拴在了他太太的手腕上,这样的自我解嘲还真可爱啊!
返航的马达发动了,我虽然累得手臂酸麻,却还是意犹未尽。经努力回忆,我确认自己一共钓到了8条鱼。当然,最后只留下了最大个儿的。Guide把大家的战果统统扔到了甲板上展示,栓着橙色带子的就是我们小组的收获,看起来似乎平均成绩最高呢。不过说到底,我们钓到的十几磅的鱼都是小儿科--史上最大的halibut纪录是900磅!就是本月Homer的halibut钓鱼排行榜上,排名前列的也赫然是二,三百磅的大身量。饶是这样,我们也已经心满意足。
等我们拍够了纪念照,guide就开始以令人眼花缭乱的娴熟手法切割鱼片,每条鱼无论大小, 只取四块鱼片和两块鳃帮子肉,其余的鱼头和身骨,都抛向大海,入了等候多时的海鸥胃腹。这样的治鱼方式在我们的眼里,多少有些浪费。只见Guide小伙子剖完鱼后,按人头把各组的鱼肉分装入手拎袋,然后冲扫甲板……一系列的工作全都在归途中麻利地完成,只等我们上岸分鱼。
不得不赞叹Homer钓鱼业提供的完善一条龙服务。上岸就有专业的鱼处理公司按顾客的需要分装,抽真空,冷冻鱼肉。我和LG收获的近三十磅鱼肉被分装成1.5磅每包的真空小袋。根据接待的小妞介绍,真空处理后的鱼肉用配备的冷冻箱携带,至少三十个小时绝对有品质保证。这是7号的下午,距离我们9号晚离开AK还有两整天多。我们估摸着如果在8号晚取货,撑到10号下午随飞机托运回家应该没有问题,便决定在Homer多待一天。
同样是渔港小城的Valdez, Seward和Homer, 我最喜欢Valdez的宁静。当然Homer也有独特的好处,黄昏的时候开上Skyline Dr鸟瞰全景, Spit似一条闪光的银链,散发出特殊的魅力。隔着Kachemak Bay,对岸高耸的雪山清晰可辨。
各色野花在路边绽放,煞是好看。
我们在港口边还看到了白头鹰的雄健身姿,在天空盘旋时更有君王的气势。
幕色把spit白天的喧嚣带走,沉静下来的homer显得更加真实些。
我们饭后一径沿着绵长的海岸线在沙滩散步, 不知不觉就走到了著名的人工鱼池fishing hole旁。季节未到的缘故,池塘边只有几个小孩子在不知疲倦地抛杆戏耍,没有鱼,倒是看到许多小蟹在浅水里的石缝间爬行。回到营地已经是深夜,附近一大家子围坐的篝火灰烬还将明未灭,只听得涛声依依,抬头间,月亮升起来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6 19:46:19编辑过]
玩Sea kayaking和登Harding Icefield Trial的天气真不错啊.
我们当时遇到的全是灰蒙蒙的一片.
mm知道如果选择fedex邮寄鱼肉的话收费如何吗?
wow 阿簿mm钓鱼 手气好好啊!
mm知道如果选择fedex邮寄鱼肉的话收费如何吗?
价钱不便宜哟. 具体数字我记不得啦 :p
我们本来想让有FedEx打折帐户的朋友打好标签发给我们,但后来觉得随身带经济很多而且实际上也可行。
最后只花了十五刀托运(不知道为什么没有超重的surcharge),我们花了四十个小时带回家鱼肉冻得还是好好的:)
不过homer钓鱼不是安排在最后一天的话,也只能选择昂贵的快递了。
有时候,花费了高昂代价的tour带来的快乐和享受,还不如免费的娱乐来得真切和实在。在Ninilchik挖蛏子这天,是我在AK最快乐的经历。
挖蛏子(Razor Clam)是我们AK旅行计划里最随意的活动安排,因为不需要参加tour, 地点也有多处选择:自Homer往北40英里,从Ninilchik到Clam Gulch一线十几英里的海滩都是挖蛏子的宝地。我们很幸运地发现7月8日这天的潮汐是我们呆在Kenai半岛这几天里负值最高的(-1.6),这就为我们挖蛏子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天时的良好基础。考虑到傍晚还要回Homer取冷冻的鱼肉,我们选择了最近的Ninilchik下手。
11点来到小渔村Ninilchik, 五块钱租下小桶和铲子,我们来到海滩边,发现这里已经有不少人三两一堆在勤劳地挖蛏子啦!我和L兴高采烈地提溜着小桶和铲子,忙不迭朝大海奔去。海潮虽然退下了,可是像滩涂一样处处是积水,高筒橡胶靴是严重推荐的。我们没有作此准备,脚下的防水登山鞋虽不碍事,却踩了无数脚烂泥沙面目全非。
挖蛏子的要诀我们临时在网上抱了下佛脚,岂知临场作业时完全不管用。虽然clam呼吸留下的小孔处处都是,等我们笨拙地两铲子下去,这坏东西早不知开溜到十万八千里去了。吭哧吭哧,我发狠挖了几个大洞,可掏出来的却是只有二三厘米的baby。一旁的老爷子看着我们好笑,过来亲身示范,传授秘决。只见他稳准狠地45度角神速下铲,三下五除二刨出一深坑,然后地往洞里这么一掏——哇,巴掌大的蛏子手到擒来!我们惊叹着效仿,可这快速用铲的功力哪是一朝一夕练就,除了狗屎运掏到一两个大个子,我们大多时候还是徒劳无获。
正在一筹莫展时,LG前来报告他的发现,原来筒子状的gun才是挖蛏子的利器!有生意头脑的LG用我们的铲子和人家的gun作临时交换。结果,我们发觉这买卖太划算了,我们就此踏上了挖蛏子的康庄大道!虽然把gun插进泥沙得费老大的劲儿,可这一下就是一个准,大蛏子在拔出的泥沙里乖乖就范。我们轮流作业,面对手中个大肉肥的蛏子,乐得合不拢嘴。我们的小桶迅速地充实起来。涨潮收工前清点了一下大大小小的成果:五十只整!
蛏子的个头儿,还是和我的手作个对比最直观~
眼下解决这几十只活物无疑是头等大事。我们灵机一动,在Homer的Hostel用十刀的使用费搞定了厨房。下午三点,hostel里根本不见人影,我便肆无忌惮地大动干戈,开始清洗和分解蛏子的工程。一个多小时的仔细过洗和逐个剖解,终于,泥沙堆里的有壳动物变成了盆中的美妙食材。我腰酸背痛的labor啊~~这时觉得Ninilchik村子里大妈每只蛏子五毛的处理费收得真公道哇!
虽然Hostel里缺盐少油,厨具也不趁手,我们还是拼凑出了一桌丰盛的晚餐。新鲜的蛏子炒青椒蘑菇,昨晚打包的自钓halibut大烧,麻辣豆腐,和辛拉面,这居然是我在阿拉斯加吃到最可口的一顿饭食。我从心底感谢Ninilchik赐与我们这样好吃又好玩的挖蛏子机会,还有这免费的美味晚餐。(饿狼用残存的耐心加手机拍摄,效果请见谅哈)
八点前我们回到spit上的鱼处理公司,把剩下的干净蛏肉分装好,一并打包进了halibut冷冻箱--吃了又带,完美的解决方案。满载着大盒冻鱼的我们,开足冷气和马力,赶往在AK最后一夜的投宿点:Soldotna。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6 19:52:58编辑过]
可是蛏子这个好东西。。数数余粮还有四包,真舍不得一下子吃掉啊。。。太鲜美了。。。
发了这个挖蛏贴又馋起来了。。。
谢谢CC和阿簿的信息,因为各种原因,必须把Seward放在Homer之后,
如果fedex太贵,我就打算在Seward租storage放冻好的鱼肉直到带上飞机了。
以我没长性的懒脾气,要不是粉版,CC,还有其它MM的关注和支持,我觉得,是绝对没有可能完成这个万言大贴的。。。(当然,现在也还差一步完成。。。)
BTW。收到版版的打赏啦!头一回拿这么多银子,小心儿颤颤的哈
mm的阿拉斯加行安排的太棒了,帖子写的好,照片更加漂亮!!
行程不是我安排的,得感谢勤劳的LG和同行的伙伴们,我们的AK行才能这样完满
mm写得真好,文笔很美,又精确不啰嗦,照片也超美,读起来真是享受,谢谢!
恩,谢谢mm喜欢!继续努力ing
Kenai International hostel阿拉斯加最后的一夜,我跟LG感叹,AK行最大的遗憾是没能近距离看熊。或许是老天听到了我们的抱怨吧,第二天在Cooper Landing,我们得以一偿心愿:)
车行至Soldotna附近,我们开始寻找Hostel。刚拐上Sterling Hwy上Mile Post 100.6的ARC Loop Road,我们就巧遇一对Moose母子。下车想跟他们打个招呼问个道,岂知人家不像Denali NP里的Moose见过大场面,惊恐地撇足狂奔而去,留下“Hello"还卡在喉咙口的我。上车继续往前找店,林边又碰上两只静静吃草的moose。这次我们学乖了,悄悄地进村,打枪地不要~~
这晚在Hostel,我们还巧遇了一群来自祖国的花季少年,利用暑期赴美打工增长阅历。说到身份,他们居然是拿J-1签证的喔!每天自行车两个小时往返于Soldotna市区的麦当劳和这4.6英里以外树林中的Hostel,这些孩子的毅力还真挺让人佩服呢。
密林深处的Hostel木屋,干净又舒适。除开长住的孩子们,我们是唯一的游客。坐在露台上,看见黄昏里奇怪的云层。。。
这是我在AK睡得最香甜踏实的一觉。醒来已过十点,吃过自己动手制作的pancake 早餐,我们告别hostel亲切的女主人Pam和林间敏感羞涩的Moose们,去往50英里之遥的Cooper Landing。因为当晚9点要在Anchorage赶飞机,根据剩余的时间,我们选择了单程2.3英里长的Russian River Falls Trail。面对着Russian River Campground前大太阳当头的停车场,几大箱的冻鱼让人犯难。离开Homer这一路我们都开足冷气不敢怠慢,可走trail的这两三个小时里,烤箱般的车内温度……当大家一致否决了把鱼留在车里的选择,我们的halibut将安身何处呢?最后,我们的决定是:把鱼藏在停车场后的小树林里。
布置停当这有几分冒险的无奈之举,我们回头望了眼林子里隐约可见的箱子边角,默默祈祷着上路了。听Pam介绍,在Russian River能看到三文鱼的洄游,因此看熊的机率很大。路口“Welcome to Bear Country”的告示牌一样暗示着这里频繁出没的熊迹。祈祷过我们宝贵的冻鱼,下一步,是不是该祈祷老熊赏脸?!
步道的前1.3英里是感觉很长的一段平坦碎石子路,体力要求不高,却也没有甚风景可看。路上碰着肩扛专业大炮筒的彪汉返回,看人家心满意足的模样,一问,果然在瀑布边有熊!这个信息无疑是鼓舞人心的,我们继续在林间穿行,直到听得流水潺潺,看到一座小木桥,步道才有了几分通往瀑布的迹象。
往上爬升没多会儿,Russian River Falls赫然眼前,这Russian Falls不是飞流直下的高落差瀑布,而是由层层递进的多级小瀑组成,不壮观,却也秀丽可观。从高高的观景台望下去,仔细凝视瀑布间的水流平台,这里有三文鱼倔强逆流的身影。可令人失望的是,没有看到老熊,大概人家已经用过餐点离开了吧。偶或有鱼跃起,试图跳过瀑布往更高一级冲刺,水流过于湍急的缘故,却没有见到成功的例子。
有小路可以通往河边,近距离地看顽强的鱼儿和神气的水鸟。
沿着trail原路返回时,我们打算去另一条岔路的Russian River钓鱼点看看热闹。这里是瀑布的下游,河水很浅,大约季节未到,只有三两游客在钓鱼。
坐在河边,看着这壮汉S形抛杆的动作重复了很多遍没有任何收获之后,我终于失去了耐心,催着LG离开。
不经意间,河对岸突然出现了一只灰熊!
这事件实在发生得出人意料。老熊望了一眼对岸的我们,目光淡然,没有任何特别的兴趣。
只见老熊伸展肢体,一个猛子扎进了河里,抖活出一身的水珠。
接着熊把头探入河里,我们当时不解其意,后来才明白它是在水中寻找三文鱼这活点心哪!
没有任何斩获,灰熊失望地在河里向着下游而去……
当时我们与老熊的距离,绝对不超过十五米。奇怪的是,与熊近距离照面的这短短几分钟里,我却没有感到一丝害怕,LG更是无畏地冲到河滩边距离熊最近的地方蹲下拍照。事后回味这遭遇,LG坦白他的勇敢来源于无知:原来他不知道熊会游泳这常识,后来看熊跳进河里,心下还真是有点儿害怕呢!让无知无畏的LG后悔不迭的是,激动之余他居然忘了小竹炮可以调焦这一更基本常识……于是,近距离拍熊的难得机会错失!LG的临场失准也成了我调笑他没有专业素质的话柄:) 这场正面遇熊的经历,虽然不可能过瘾如在Katmai看熊,却胜在免费而且出乎意外。最后一天的阿拉斯加,没有惊艳,却有惊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9 17:44:13编辑过]
请问楼主,这样的行程,2个人要花多少钱?
回楼上:我们一共行程是4人,最后结算平均每人连飞机票在内花费了2000。
虽然Hostel里缺盐少油,厨具也不趁手,我们还是拼凑出了一桌丰盛的晚餐。新鲜的蛏子炒青椒蘑菇,昨晚打包的自钓halibut大烧,麻辣豆腐,和辛拉面,这居然是我在阿拉斯加吃到最可口的一顿饭食。我从心底感谢Ninilchik赐与我们这样好吃又好玩的挖蛏子机会,还有这免费的美味晚餐。(饿狼用残存的耐心加手机拍摄,效果请见谅哈)
八点前我们回到spit上的鱼处理公司,把剩下的干净蛏肉分装好,一并打包进了halibut冷冻箱--吃了又带,完美的解决方案。满载着大盒冻鱼的我们,开足冷气和马力,赶往在AK最后一夜的投宿点:Soldotna。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6 19:52:58编辑过]
阿薄好能干啊~~~
我也要吃~~~~~~~~
阿薄好能干啊~~~
我也要吃~~~~~~~~
CC也在大纽约地区的??说不定有机会真能一起叉饭呢
BTW. 是阿簿(BU),不是阿薄(BAO)。我很厚实的哈
CC也在大纽约地区的??说不定有机会真能一起叉饭呢
BTW. 是阿簿(BU),不是阿薄(BAO)。我很厚实的哈
不错. 咱可以私下交换信息. 回头见见~~
怪我看贴不仔细 阿簿不要介意~~
坐上晚十点的飞机,带着说不明的混合情绪,我们与阿拉斯加作最后的告别。AK迟迟来临的黄昏与飞机的高速行驶在默默竞赛:透过机航小窗,眼下一望无际的皑皑雪国,被黑夜的大幕遮掩着透出依稀的轮廓……忽然之间,我们的目光被远方一座恢宏的巨人身形照亮,灰暗的雪山丛中,唯有这独矗的高峰如被夕阳点燃般发出耀目的光芒!深处Wrangell-St. Elias隐秘雪国的世外仙山,其壮观景象远比任何Flightseeing Tour来得更为震撼。这充满未知惊奇的旅程似乎并没有结束于短暂的十四日,抑或,是下一次旅行的秘密精彩预告?!
<----就到这里了,----->
翻翻阿簿的小帐本,把AK行的花费给看个明白——
因为是四人结伴行,所以total是四个人的总帐,我和LG占一半,再加上独自的往返机票和其他费用……
AK行的两人总花费是 $ 4,28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13 3:03:17编辑过]
我觉得阿簿的AK之旅RP是相当好的
几乎每天天气都很好 不用去Katmai就近距离观熊
赶紧来沾点运气
这个地方跟bora bora一样,要有钱才能玩的爽
祝贺完工!
我觉得阿簿的AK之旅RP是相当好的
几乎每天天气都很好 不用去Katmai就近距离观熊
赶紧来沾点运气
我的RP是用在Nenali NP极其郁闷的两天和满身的风疹换来的啦~~
粉MM那么nice,在AK的运气一定会更好滴
非常好非常好,我的下一个目的地
这个地方跟bora bora一样,要有钱才能玩的爽
恩,第一次这样预订很多项目玩,还真觉得不太适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