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jhsu在2007-11-9 16:16:00的发言: 蓝字部分,别人不知道,我是没从电影里看出来,要怎么同意这个观点? haha.. same here, never even noticed it until people were mad about it. Well as Manoe said we have different tolerance level, and right now I feel my level just increased :)
以下是引用lilyppbb在2007-11-9 16:20:00的发言: it's an unavoidable fact that everyone is biased under the impact of ideoloy, one of the functions of artwork is to lead us to be less biased, to see more possibilities of the world, of the human beings. anyway, it's gone too far away from the movie, forget it. But it could be tortous and confusing. People don't want to be bothered. Simple people live a happier life.
以下是引用lilyppbb在2007-11-9 16:20:00的发言: it's an unavoidable fact that everyone is biased under the impact of ideoloy, one of the functions of artwork is to lead us to be less biased, to see more possibilities of the world, of the human beings. anyway, it's gone too far away from the movie, forget it. Hey.. that is very profound, don't forget it! Elaborate! I completely agree, I want people to open their mind and just see the story for itself without carrying a judgemental mind.
以下是引用manoe在2007-11-9 16:25:00的发言: But it could be tortous and confusing. People don't want to be bothered. Simple people live a happier life. yes, that's why people like hollywood movies, to let them escape from the cruel reality, even for a whil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9 16:30:30编辑过]
以下是引用lilyppbb在2007-11-9 16:26:00的发言: 我觉得,所谓的争议,很大程度上还是在于国家民族大义这个底线上。你觉得断背山两个为了爱情、背叛妻儿家庭的男人,是值得同情的,但一个为了爱情、不要国家民族大义的女人,是不值得同情的,这个概括确切么? exactly... these two movies both show flawed people who make mistakes, caused a lot of pain, but hopefully you don't just say they deserved it. There was a message to sympathize, but if you are a homo-phobic or a extreme patriotic(whatever) ..you are already stuck in a narrow biased tunnel. It is a brave gesture to make these movies and that's why I enjoy them so much.
以下是引用manoe在2007-11-9 16:19:00的发言: If he left that portion out, I believe you still understand the movie and won't change your interpretation. That is why I think it is redundant. . 既然是考虑市场和一些观众的反映, 加上这段也未尝不可, 反正还加了很多别的. 当然如果可以去掉一些东西的话,我也觉得这段就应该去掉.
I have a question... whoever think AngLee smeared the image of anti-jap students, are you guys born in the 70's? Just out of curiosity really... i don't know why i don't see it this way but you do.
把艾滋病视作上帝对同性恋的天谴,和认为王佳芝是活该找死,no big difference, both opinions are cruel, just formed under different ideologies. 美化王加之的是前面有些粉丝的评论. 电影是通过贬低王周围的人来间接美化她. 断背山在美国christians里面得到批评是必然的, 但李安是问心无愧的, 他只是平和地讲述了一个故事, 人物性格塑造的很丰满, 黑白灰都照顾到,不偏袒也不做作. 编剧水平就很高, 男女主演那两口子尤其演的好, 另外那俩逊色一些
以下是引用anzi在2007-11-9 17:18:00的发言: I have a question... whoever think AngLee smeared the image of anti-jap students, are you guys born in the 70's? Just out of curiosity really... i don't know why i don't see it this way but you do. en.....这个可以让lily替我回答. 和年轻有嘛关系啊
其实这电影 is very 娱乐and 商业,李安说穿了就是赚钱为主,拿奖为辅,哪里经得起如此深的思想性挖掘…… 李安口口声声称深入领会了并创造性改变了张爱玲的精神,说穿了也就是欺人家张爱玲都死了,死了的人不能说话不能睁眼睛,你李安就可以随便怎么着都行了,搞得不好人家最后反正主要都骂张爱玲的故事猥琐,我李安是无辜的;搞得好人家就都说张爱玲这篇早被收进棺材板的小说居然被我奥斯卡大导演弄出咸鱼翻身了~~~
I have to say something here after reading some posts. First of all, this movie is not about patriotism, please don't mistaken for it. Second, from reading some very biased views I can't help but to wonder if people here are "biased" against this movie because AngLee is a Taiwanese director not a mainland Chinese. If that is the case please just say so instead of bashing the movie for it. Attention: I'm not accusing anyone, but I'm getting these very bitter feelings from a lot of people who begin to talk about things that don't even matter to this movie any more.....
以下是引用jhsu在2007-11-10 0:29:00的发言: 分析王佳芝行为的因果关系,又跟责任有关? 责任 responsibility/blame 因 cause responsibility: The state, quality, or fact of being responsible. blame: The state of being responsible for a fault or error responsible: Being a source or caus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0 1:24:59编辑过]
The word "melodrama" comes from the Greek word for song "melody", combined with "drama". Music is used to increase the emotional response or to suggest characters. There is a tidy structure or formula to melodrama: a villain poses a threat, the hero escapes the threat (or rescues the heroine) and there is a happy ending. In melodrama there is a constructed world of connotations.
A melodrama in a more neutral and technical sense of the term is a play, film, or other work in which plot and action are emphasized in comparison to the more character-driven emphasis within a drama. Melodramas can be distinguished from tragedy by the fact that they are open to having a happy ending.
史实摆的基本没大错,可惜对战争的定义还是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定义绝对是正义对非正义的战争。不能根据某些政客的错误反映而给整个战争的性质下结论!!!!!! Furthermore, Chamberlain was always criticized for his appeasement towards Nazi German. So did Stalin!
以下是引用jhsu在2007-11-10 0:33:00的发言: 你才又来了呢,为了色戒,都几个马甲了,说话的口吻一看就知道是同一个人,其他人怎么也是用自己的主ID在谈,网上回个帖都不能光明磊落,哈。 I swear , this is the only ID I used for this week. You are just directing people to a wrong way. I use this ID because this is the only ID that I have which has a high MEI LI, which is the 主ID you meant. And this ID is similar to my own real name in life. My friends can tell it's me when they read this post. Is this not 光明磊落? I dare to tell everyone here my real name, profession ,everything. Can you?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0 15:09:04编辑过]
以下是引用lierxiaojie在2007-11-10 11:44:00的发言: 我觉得,这部片子,如果是个商业间谍片,我就可以完全毫无困惑的给wjz给最大程度上的同情和理解。而且表现出最大程度上的“人性关爱和宽容”。但是,这个片子放在这个抗日的背景下,我就不能够那样宽容。 说我狭隘也好,narrow-minded也好,无知爱国青年也好,民族大义对于我而言还是高于儿女私情。 man,现在说爱国都要夹着尾巴了。 Those people think they are human beings who belong to the whole world, not a narrowly defined country like China. All the wars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them. Even if it's a war to their home country. Fight back to the invaders is pointless and meaningless to the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0 15:10:18编辑过]
以下是引用昨夜星辰在2007-11-9 23:22:00的发言: 刘胡兰不是实实在在存在过的大活人吗,为啥描写刘胡兰的就是样板戏,描写汉奸就是有人性了咧? They think there is no justice in the world and therefore there are no real heroes and heroines. All the heroes are just in 样板戏. They like the way how An LEE potrayed the anti-Japan students and organizations.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0 15:18:01编辑过]
以下是引用jhsu在2007-11-9 23:20:00的发言: 这个老吴,我觉得他是最有私心的一个,在王佳芝那番濒临崩溃的述说之后,他还是咬牙切齿的逼着她原计划进行,并且红着眼睛说,妻儿都死在老易手上,一定要报仇云云,半句没提过国家大义吧。 And those students they tried to kill OLD YI not with their own hands and efforts but need to pick a man to train her sex skills and then use her body to kill enemies 3 years ago?
以下是引用黑白双煞在2007-11-9 23:34:00的发言: 我想我知道你说的melodrama和我说的商业效应之间的差别了。你说的是影片类型(我对这种类型没意见,西方不西方的我也无所谓。),我说的是细节表现方式,说白了就是煽情、一些cliche的东西以及套路之类的。 第五代拍的好些电影都是melodrama,只是故事讲不好,我觉得故事讲得好不好和类型关系不大,还是一个表达的问题。 看到melodrama的定义,一下子想起国内说一个电影好的时候,总喜欢说,看完大伙儿都哭了。我一直纳闷为什么用哭作为好坏的标准,敢情是这么来的,有意思。 Women have strong lust of being loved and can pay a higher price for emotions and feelings than men. This is a topic which is way too old. This movie is just a low quality Feminine Film 我跑题说一下张爱玲胡兰成之后的lust 张爱玲在去美国后,赖亚一直花张爱玲的积蓄,还有张爱玲妈妈留的清朝古董,后来赖雅瘫痪,花光了所有积蓄。张爱玲丢下赖雅,独自去了迈阿密大学做驻校作家。赖雅的日记越记越简略,也越悲观,直至他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0 16:15:47编辑过]
These two movies are so different. This is not love at all, this is lust 色戒,单说导演,还是有些纰漏的,比如 邝裕民,老吴的处理 啦,还有一开始几个闪跳镜头,感觉 还 不 够 smooth 是你们先谈历史政治,我才跟着说说,单从电影和故事、的缺陷上,很多人早就说了很多遍,它的硬伤,造作 不用再重复了8? 与拍过《本能》的好莱坞商业片床戏大师Paul Verhoeven 所拍的《黑皮书》相比,《色.戒》好像更有艺术性(更诗意),更细腻(节奏慢),更注重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虽然没有表现出来但反正是尽力了),李安甚至不顾影响商业效应、不怕被定为NC-17级而坚持不删镜头。但换个角度看,不正是这些镜头会最终带来商业效应、起码在港台和海外华人世界里创下票房价值吗?所以有炒作的嫌疑,尽管李安是不需要炒作的了。 zt: 李安和Paul Verhoeven 都善于build up,后者是交代犹太女歌手怎样失去所有亲人和男朋友,怎样对纳粹仇恨到骨子里,所以才当上间谍,与后来爱上纳粹形成巨大的反差,而李安的铺垫是一些看起来很花哨但却没有什么逻辑关系的琐碎,麻将和主题何干?香港与上海何干?王佳芝的父亲没尽到责任但她有何深仇大恨以至要参与刺杀?当然,这是小说的局限、剧本改编得不出色。两个女间谍中,犹太女歌手的风韵透着清纯,王佳芝的清纯透着算计,比起王佳芝时常紧锁的眉头,我更喜欢犹太女的天真浪漫和爽朗的笑,她的仇恨和悲伤只偶尔在泪眼里闪过,显得自然;她的美人计感化了对手,赢得理解和相爱;同样是露三点,她透着健康红润。演纳粹军官的 Sabastian Koch没有被脸谱化,很有人情味。不过,梁朝伟皮笑肉不笑的样子也很迷人,床上表演炉火纯青,但如果他真的是真刀真枪,为什么演员表里有四个替身呢?看的时候希望他能获奥斯卡最佳男演员提名,但看完后有上当的感觉。伟仔有句台词,大意是日本人都恐慌不安、美国一参战就会怎么怎么,他的港腔国语我当时听懂了但没有记下来,原著里没有类似的话,但和《黑皮书》里一段台词惊人地相似:英国军队一打过来纳粹就会怎么怎么…… Paul Verhoeven 对二战时老家荷兰人行为的反思,影响到李安对抗战时中国人的表现吗?难道王佳芝和邝裕民演的那场爱国剧是一个反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3 17:22:39编辑过]
以下是引用lilyppbb在2007-11-13 16:44:00的发言: 怪不得当年louis malle因为lacombe lucien,在法国呆不下去,只好去好莱坞 You pretend to be so innocent. Actually ,so many people had pointed out the flaws of the movie before. Actually, you are the one who talk about history and politics of World War 2 first. The movie or history or politics? Whatever you want to talk about. I 'll keep repeating again and again.
以下是引用lierxiaojie在2007-11-10 11:44:00的发言: 我觉得,这部片子,如果是个商业间谍片,我就可以完全毫无困惑的给wjz给最大程度上的同情和理解。而且表现出最大程度上的“人性关爱和宽容”。但是,这个片子放在这个抗日的背景下,我就不能够那样宽容。 说我狭隘也好,narrow-minded也好,无知爱国青年也好,民族大义对于我而言还是高于儿女私情。 man,现在说爱国都要夹着尾巴了。 exactly what I think. ding
以下是引用buttercup在2007-11-14 20:40:00的发言: 我觉得是因为有人老是往爱国不爱国上扯,才引起争论的 其实我觉得,电影(非documentary)跟新闻一样,不应该有明显的政治倾向,否则就是propaganda我觉得李安在这部电影里并不想谈政治,是想谈人性,可是有人非要往政治上扯 This is not about 爱国, this is not about 政治, this is about fighting against invaders. 色戒里边除了老易外,所有王**身边的人,包括父亲,亲戚,同学们,老吴全都对她不好,这就不是propaganda? 最stupid的是,3年前刺杀 要give her sex training to kill someone? 要说不是故意塑造一群无脑不人道的傻人and故意制造色情才怪呢? Another question is that 色戒里为啥要找那个有经验的wsn? 总觉得这里有点牵强。 就是要证明爱国青年的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5 12:44:48编辑过]
就跟断背山是部分人天生的一样,非常自然
不需要是因为去塑造过去曾经遭受很多异性感情折磨,才变成断背山
这么说,你们可以理解么?
蓝字部分,别人不知道,我是没从电影里看出来,要怎么同意这个观点? haha.. same here, never even noticed it until people were mad about it. Well as Manoe said we have different tolerance level, and right now I feel my level just increased :)
it's an unavoidable fact that everyone is biased under the impact of ideoloy, one of the functions of artwork is to lead us to be less biased, to see more possibilities of the world, of the human beings. anyway, it's gone too far away from the movie, forget it. But it could be tortous and confusing. People don't want to be bothered. Simple people live a happier life.
yes.....至少这个我看明白了. 不算太不合格的观众,尽管是个BIASED的观众. 我觉得,所谓的争议,很大程度上还是在于国家民族大义这个底线上。你觉得断背山两个为了爱情、背叛妻儿家庭的男人,是值得同情的,但一个为了爱情、不要国家民族大义的女人,是不值得同情的,这个概括确切么?
it's an unavoidable fact that everyone is biased under the impact of ideoloy, one of the functions of artwork is to lead us to be less biased, to see more possibilities of the world, of the human beings. anyway, it's gone too far away from the movie, forget it. Hey.. that is very profound, don't forget it! Elaborate! I completely agree, I want people to open their mind and just see the story for itself without carrying a judgemental mind.
其实最后发现跟张爱玲一样,自己才是那个不懂生活的人
But it could be tortous and confusing. People don't want to be bothered. Simple people live a happier life. yes, that's why people like hollywood movies, to let them escape from the cruel reality, even for a whil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9 16:30:30编辑过]
爱情不幸福离婚得人也一大堆,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你们怎么老一副看不起别人,觉得别人simple没眼光没深度不宽容的神情
我觉得,所谓的争议,很大程度上还是在于国家民族大义这个底线上。你觉得断背山两个为了爱情、背叛妻儿家庭的男人,是值得同情的,但一个为了爱情、不要国家民族大义的女人,是不值得同情的,这个概括确切么? exactly... these two movies both show flawed people who make mistakes, caused a lot of pain, but hopefully you don't just say they deserved it. There was a message to sympathize, but if you are a homo-phobic or a extreme patriotic(whatever) ..you are already stuck in a narrow biased tunnel. It is a brave gesture to make these movies and that's why I enjoy them so much.
看见狗屎,就老拿出来炫耀自己眼光深邃,
这也是很装B的
If he left that portion out, I believe you still understand the movie and won't change your interpretation. That is why I think it is redundant. . 既然是考虑市场和一些观众的反映, 加上这段也未尝不可, 反正还加了很多别的. 当然如果可以去掉一些东西的话,我也觉得这段就应该去掉.
阳光下的花朵中间
还是不那么容易发现的
我觉得,所谓的争议,很大程度上还是在于国家民族大义这个底线上。你觉得断背山两个为了爱情、背叛妻儿家庭的男人,是值得同情的,但一个为了爱情、不要国家民族大义的女人,是不值得同情的,这个概括确切么? 李安没有美化那两个为了爱情背叛妻儿家庭的男人, 他们对妻儿家庭的冷漠(从来不带女儿钓鱼, 从来不拿鱼回来, 儿子学校事务全推给老婆,结果儿子是个学习障碍性格冷淡表情痴呆) 以及以此给妻子带来的痛不欲生(反而是两个妻子一直在为维持尊严和家庭的完整做着努力) 一点都没有遮掩. 起码体现了编剧和导演对这个故事的信心, 和自身塑造角色的信心. 这个故事体现社会背景传统道德观念对人性的扭曲, 令人信服多了. 而王加之, 我不觉得她是个大奸大恶, 她在背叛的那一刹那,也不是事先预谋好了的, 她就是个大糊涂蛋, 没有一步是走对了的, 临死都不明白自己有多糊涂, 还觉得可以继续活在幻想里. 这故事和BBM区别在于, 是想用个大糊涂蛋的故事, 来硬要体现战争/社会对人性的扭曲, 觉得说不圆, 所以给配角加点料. 失败是在这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9 16:49:17编辑过]
别的人不知道或者没发现狗屎
这种讨论的语气,有点太盛气凌人
才回了这么一帖
原来是向着搞笑来的
没想到被人说是生气令人
看来这个帖子里
是不能捣浆糊的了
估计李安面子大, 不会遭遇当年三毛同学滚滚红尘的尴尬了吧.
李安没有美化那两个为了爱情背叛妻儿家庭的男人, 他们对妻儿家庭的冷漠(从来不带女儿钓鱼, 从来不拿鱼回来, 儿子学校事务全推给老婆,结果儿子是个学习障碍性格冷淡表情痴呆) 以及以此给妻子带来的痛不欲生(反而是两个妻子一直在为维持尊严和家庭的完整做着努力) 一点都没有遮掩. 起码体现了编剧和导演对这个故事的信心, 和自身塑造角色的信心. 这个故事体现社会背景传统道德观念对人性的扭曲, 令人信服多了. 而王加之, 我不觉得她是个大奸大恶, 她在背叛的那一刹那,也不是事先预谋好了的, 她就是个大糊涂蛋, 没有一步是走对了的, 临死都不明白自己有多糊涂, 还觉得可以继续活在幻想里. 这故事和BBM区别在于, 是想用个大糊涂蛋的故事, 来硬要体现战争/社会对人性的扭曲, 觉得说不圆, 所以给配角加点料. 失败是在这里.
ok, 她是没你想的聪明。也不至于是个大糊涂蛋吧。导致她到最后的不就是战争么,没有战争她何必去卖身子杀汉奸。她不如去当个演员好了,或者留学,也许这是你觉得应该做的事。问题是你有没有看到她的亮点,除了糊涂傻帽,她的热情,她的理想(报国),心软善良(这个不能再否认吧,用自己贞操去救国,救老易),美丽外表(这个有点潜),演戏演得好,动人歌声,数数优点也挺多的。。。。难道你看到的就是一个傻帽就完了?
李安没有美化那两个为了爱情背叛妻儿家庭的男人, 他们对妻儿家庭的冷漠(从来不带女儿钓鱼, 从来不拿鱼回来, 儿子学校事务全推给老婆,结果儿子是个学习障碍性格冷淡表情痴呆) 以及以此给妻子带来的痛不欲生(反而是两个妻子一直在为维持尊严和家庭的完整做着努力) 一点都没有遮掩. 起码体现了编剧和导演对这个故事的信心, 和自身塑造角色的信心. 这个故事体现社会背景传统道德观念对人性的扭曲, 令人信服多了. 而王加之, 我不觉得她是个大奸大恶, 她在背叛的那一刹那,也不是事先预谋好了的, 她就是个大糊涂蛋, 没有一步是走对了的, 临死都不明白自己有多糊涂, 还觉得可以继续活在幻想里. 这故事和BBM区别在于, 是想用个大糊涂蛋的故事, 来硬要体现战争/社会对人性的扭曲, 觉得说不圆, 所以给配角加点料. 失败是在这里.
可见也没有美化王佳芝
断背山在美国christians里面得到的批评绝不比色戒温和,相比国家民族大义,尤其抗日这个敏感主题下,对中国人来说是,显然,同性恋的争议性更容易得到宽容,即使李安90年代初喜宴两个男人kiss、脱裤子,在华人观众看来,不过只是一点点的shock。对于anti-homo,我们会觉得是保守、闭塞、愚昧的表现。
把艾滋病视作上帝对同性恋的天谴,和认为王佳芝是活该找死,no big difference, both opinions are cruel, just formed under different ideologies.
李安没有美化那两个为了爱情背叛妻儿家庭的男人, 他们对妻儿家庭的冷漠(从来不带女儿钓鱼, 从来不拿鱼回来, 儿子学校事务全推给老婆,结果儿子是个学习障碍性格冷淡表情痴呆) 以及以此给妻子带来的痛不欲生(反而是两个妻子一直在为维持尊严和家庭的完整做着努力) 一点都没有遮掩. 起码体现了编剧和导演对这个故事的信心, 和自身塑造角色的信心. 这个故事体现社会背景传统道德观念对人性的扭曲, 令人信服多了. 而王加之, 我不觉得她是个大奸大恶, 她在背叛的那一刹那,也不是事先预谋好了的, 她就是个大糊涂蛋, 没有一步是走对了的, 临死都不明白自己有多糊涂, 还觉得可以继续活在幻想里. 这故事和BBM区别在于, 是想用个大糊涂蛋的故事, 来硬要体现战争/社会对人性的扭曲, 觉得说不圆, 所以给配角加点料. 失败是在这里.
同意, bbm 没有扭曲 妻子的形象,没有美化丈夫的形象,但是你仍然能感觉到这两个人之间感情的合理性,感受到社会道德观的压力,主角行为的合理性。 lust caustion,里面,为了圆一个女人的lust的故事,导演千方百计的给王的行为找借口, 为了能说服观众,扭曲了她周围的一切,想让人理解男女主角之间的事情。为了突出王易之间可能存在的一点温情,而两人周围的一切都给抹黑了。 就像前面有人说过,bm 没有把妻子树造成为 多疑 神经质 变态 甚至 红杏出墙,周围没有一个人对他们好, 两个男主在周围找不到一丝温暖,从而互相选择。 如果是这样,bbm只不过是gay版的琼瑶戏罢了。
mm是怎么看出来王是一个有报国理想等等的mm列出来的一堆优点的人,除了漂亮,会演戏会唱歌之外。
“born in the 70's“ leads to the conclusion, which is...?
mm是怎么看出来王是一个有报国理想等等的mm列出来的一堆优点的人,除了漂亮,会演戏会唱歌之外。
I don't know, maybe born in the 70's think differently...who knows.. i'm just curious. ..我以前说了吧,用贞操来杀敌阿,有任务她就上,也没complain, 还有给她和王丽红那个话剧场面就是很明显要表明这一点。
可见也没有美化王佳芝
断背山在美国christians里面得到的批评绝不比色戒温和,相比国家民族大义,尤其抗日这个敏感主题下,对中国人来说是,显然,同性恋的争议性更容易得到宽容,即使李安90年代初喜宴两个男人kiss、脱裤子,在华人观众看来,不过只是一点点的shock。对于anti-homo,我们会觉得是保守、闭塞、愚昧的表现。
把艾滋病视作上帝对同性恋的天谴,和认为王佳芝是活该找死,no big difference, both opinions are cruel, just formed under different ideologies.
美化王加之的是前面有些粉丝的评论. 电影是通过贬低王周围的人来间接美化她. 断背山在美国christians里面得到批评是必然的, 但李安是问心无愧的, 他只是平和地讲述了一个故事, 人物性格塑造的很丰满, 黑白灰都照顾到,不偏袒也不做作. 编剧水平就很高, 男女主演那两口子尤其演的好, 另外那俩逊色一些
I have a question... whoever think AngLee smeared the image of anti-jap students, are you guys born in the 70's? Just out of curiosity really... i don't know why i don't see it this way but you do. en.....这个可以让lily替我回答. 和年轻有嘛关系啊
美化王加之的是前面有些粉丝的评论. 电影是通过贬低王周围的人来间接美化她. 断背山在美国christians里面得到批评是必然的, 但李安是问心无愧的, 他只是平和地讲述了一个故事, 人物性格塑造的很丰满, 黑白灰都照顾到,不偏袒也不做作. 编剧水平就很高, 男女主演那两口子尤其演的好, 另外那俩逊色一些 如果单单从电影,就能看出这样明显的一贬一扬,我只好怀疑,威尼斯的八个导演是不是瞎了,才把gold lion给了《色|戒》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9 17:48:10编辑过]
en.....这个可以让lily替我回答. 和年轻有嘛关系啊 我们都是成长在爱国主义教育的红旗下,70s,80s,90s都是一样的
hoho
文学艺术水平高,就意味着可以不要是非观,不要分辨力,不要逻辑力了?
金狮奖拿到了,就意味着所有不喜欢这个电影的人,都没有资格对这个电影批评了?
看来,以后普通人要评论电影还得先看评委的脸色阿
你们也别说我们心理承受力差,见不得黑灰色的,老实说,张爱玲那水平能比厚黑学那书黑多少?
黑也黑不出多高深的水平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9 20:01:29编辑过]
如果单单从电影,就能看出这样明显的一贬一扬,我只好怀疑,威尼斯的八个导演是不是瞎了,才把gold lion给了《色|戒》
导演没有瞎,李安塑造的这个舅舅不疼姥姥不爱,饱受同学们3年前冬天般摧残,3年后老吴利用,一把推开小邝kiss的小白菜 最后那种强烈lust就像小宇宙一样爆发了 所以sex & ring 的lust 才深深深深的 引起您和评委大人们的共鸣
李安没有美化那两个为了爱情背叛妻儿家庭的男人, 他们对妻儿家庭的冷漠(从来不带女儿钓鱼, 从来不拿鱼回来, 儿子学校事务全推给老婆,结果儿子是个学习障碍性格冷淡表情痴呆) 以及以此给妻子带来的痛不欲生(反而是两个妻子一直在为维持尊严和家庭的完整做着努力) 一点都没有遮掩. 起码体现了编剧和导演对这个故事的信心, 和自身塑造角色的信心. 这个故事体现社会背景传统道德观念对人性的扭曲, 令人信服多了.
你是在说BBM吗?我怎么觉得你说的跟我看到的不一样呢??? ennis从来不拿鱼回来,是因为他没有去钓鱼,放渔具的盒子都没开过,并不是对妻女冷漠,只是把妻女排在jack后面了。他离婚后,jack大老远开车来找他,结果他说要陪女儿,jack只好又开回去了。我觉得他对女儿是很在意的。 至于jack,他的儿子他是在照顾着啊,儿子小的时候他还教他开车,后来他让老婆跟学校complaint是因为他complaint too much, 老师都烦他了。儿子有问题也不是他不理的缘故啊,是天生的。 不好意思,跑题了,只是从来没看到谁这样理解这两个人,忍不住解释一下。
其实从头到尾,我没有觉得WJZ是不可原谅的,亦没有觉得易先生是多么人人得而诛之。他们俩的行为,虽然我都不认可,但是我都觉得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不能接受的,是李安在花了大功夫刻画WJZ和易先生的“人性”的同时,也许是为了衬托他们二人,却是简单,粗暴的“非人性化”了其他所有的爱国学生。 我觉得我以及其他几个人一再重复的就是这个观点,但是某人或者是选择型失明,或者曲解这个意思,耸肩。 我觉得这个电影对邝ym的描写是很人性化的,对其他学生的描写也是人性化的,不知道你说的非人性化指的是什么?其实电影比小说要人性化了一些。我看电影的时候,觉得kym后来再找wjz让她加入,其实不是自愿的,是被他后面的人逼的。最后在刑场的那一眼,也是表示他不怪wjz做了那样的选择。 这个电影要说非人性化了谁,应该是非人性化了国民党的代表人物,老吴吧。他是一个为了他所谓的民族大业,不顾手下人的感受,不讲温情的人。其实说穿了,他不是个好领导。他被家仇国恨蒙蔽了眼睛,利用那些学生,却又不知道要适可而止,才造成了最后的结局。然后他自己还跑了,把学生给撇下了。 哎,我的看法都没什么深意。。。惭愧
这就是你所谓的美化了邝?
刺杀需要 修炼sex技巧 ,这脑袋长得真不是一般
这片子国内市场反映如何啊, 有人知道么?
估计李安面子大, 不会遭遇当年三毛同学滚滚红尘的尴尬了吧.
据报道说国内在演话剧那段不少笑场. 然后有人马上批判说国内的人现在一点爱国精神都没有. 不知道到底是国内的人没有爱国主义精神, 还是片子本身拍的脱离实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4 18:26:57编辑过]
我的厌烦lust,是因为我厌烦用lust为借口,其实是为女人自私的人性为借口做出恶的事情作了justify 自私然后作恶,自私的可以自私的理直气壮,可以不用为自己的生活负责,也不用为别人负责 这句说得好!
老吴吧。他是一个为了他所谓的民族大业,不顾手下人的感受,不讲温情的人。其实说穿了,他不是个好领导。他被家仇国恨蒙蔽了眼睛,利用那些学生,却又不知道要适可而止,才造成了最后的结局。然后他自己还跑了,把学生给撇下了。 哎,我的看法都没什么深意。。。惭愧 这个老吴,我觉得他是最有私心的一个,在王佳芝那番濒临崩溃的述说之后,他还是咬牙切齿的逼着她原计划进行,并且红着眼睛说,妻儿都死在老易手上,一定要报仇云云,半句没提过国家大义吧。
这里的文艺女青年,都是世界的人类,不是狭隘中国人的,tolerance是无极限的
要看的是挑战tolerance的艺术外皮的故事和人性
李安啊,你太悲悯了,塑造的老易和小将们都还不够狠啊
下次记得进步点儿,一定努力满足她们吧
这句话得修改一下: 李安的色戒,是悲悯怜惜(对佳芝也对易先生)+ 讥讽鄙夷(对抗日团体)的,这才是争议之所在吧。 台湾人好像一直对日本(人)颇有好感得. 色戒让我很好奇台湾人到底是怎么看待日本侵华和抗日那段历史
别人推她也得她自己愿意走才行. 出了事情就把责任全部推到别人身上, 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才是最不高尚得. 她把责任推给谁了?
与其说他很“西方口味”,注重“商业效应”,还不如说他受到的戏剧训练很传统。他所有的剧情长片都是melodrama,就是类型片之一,中国早期电影的优秀之作很多都是这个类型(那个时候的电影人肯定不注重“西方口味”),比如《一江春水向东流》、《乌鸦与麻雀》、《马路天使》,这些都是当时叫好也叫座的片子,拿到现在来看也不过时。大陆导演自谢晋以后在这个类型上就没有接班人了,那是因为导演的训练方式改变了,从片场学徒转变成学院系统训练。这些学院派出身的毛头小子一心想拍作者电影,影史留名,但是没几个成才的。没有现实生活的积累和实际拍片经验,他们多数在眼界和技术上都很幼稚,那些“注重艺术”的作者电影,废品率比精品率高多了。 我想我知道你说的melodrama和我说的商业效应之间的差别了。你说的是影片类型(我对这种类型没意见,西方不西方的我也无所谓。),我说的是细节表现方式,说白了就是煽情、一些cliche的东西以及套路之类的。 第五代拍的好些电影都是melodrama,只是故事讲不好,我觉得故事讲得好不好和类型关系不大,还是一个表达的问题。 看到melodrama的定义,一下子想起国内说一个电影好的时候,总喜欢说,看完大伙儿都哭了。我一直纳闷为什么用哭作为好坏的标准,敢情是这么来的,有意思。
我想我知道你说的melodrama和我说的商业效应之间的差别了。你说的是影片类型(我对这种类型没意见,西方不西方的我也无所谓。),我说的是细节表现方式,说白了就是煽情、一些cliche的东西以及套路之类的。 第五代拍的好些电影都是melodrama,只是故事讲不好,我觉得故事讲得好不好和类型关系不大,还是一个表达的问题。 看到melodrama的定义,一下子想起国内说一个电影好的时候,总喜欢说,看完大伙儿都哭了。我一直纳闷为什么用哭作为好坏的标准,敢情是这么来的,有意思。 melodrama,指一个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封闭的故事结构,相对现代主义叙事,注重不可预测性、偶然性、无常性,不太强调人物的行为动机、因果关系的表现手法。好莱坞30s,40s有很多经典优秀的melodrama 电影。
melodrama和现代主义叙事,是艺术范畴上的分类。
一个电影属于艺术电影,还是商业电影,是另外层面的一个分类,以制作这个电影的初衷为区分,是把当作商品、以赚钱为第一目标,还是创作一个艺术品为先。
你说的煽情夸张表现,是melodramatic。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0 0:31:03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4 18:26:23编辑过]
台湾人好像一直对日本(人)颇有好感得. 色戒让我很好奇台湾人到底是怎么看待日本侵华和抗日那段历史 台湾本省人对日本的好感是跟国民党比较得来的,日本人统治的50年,台湾人生活并不坏,但国民党刚去的时候把他们欺压得很厉害。这个“仇”他们一直没有忘。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具体的人民生活一旦脱节,就是这样。李安是外省人,没有这个问题。 国民党的早期领袖人物,一直到蒋介石,都是在日本受的革命教育,早期的革命团体象同盟会等都是在日本发起组建的,国民党跟日本渊源很深。 另外,仇恨这个东西,不管是民族之间的,还是政府和民众之间的,这是老百姓才有的情绪,在各种战争、斗争、运动里,老百姓是最受苦的人,感受的是血泪仇恨。国家、政府之间,都是利益往来,保国安民的利益是首要的。在这一点上,政府和老百姓看事情的角度大不相同。
电影里李安没有很清晰得描写wjz是怎么回首整个事情的, 所以我只是说"出了事情就把责任全部推到别人身上, 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才是最不高尚得. ", 而没有说wjz出了事情就把责任全部推到别人身上. "出了事情就把责任全部推到别人身上, 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才是最不高尚得. "这句话, 并不是针对wjz而言, 而是针对一些justify wjz行为的评论.
分析王佳芝行为的因果关系,又跟责任有关?
又来了,又来了,不是propaganda就是道德学家,再要不就是爱国教育
这里的文艺女青年,都是世界的人类,不是狭隘中国人的,tolerance是无极限的
要看的是挑战tolerance的艺术外皮的故事和人性
李安啊,你太悲悯了,塑造的老易和小将们都还不够狠啊
下次记得进步点儿,一定努力满足她们吧
你才又来了呢,为了色戒,都几个马甲了,说话的口吻一看就知道是同一个人,其他人怎么也是用自己的主ID在谈,网上回个帖都不能光明磊落,哈。
台湾本省人对日本的好感是跟国民党比较得来的,日本人统治的50年,台湾人生活并不坏,但国民党刚去的时候把他们欺压得很厉害。这个“仇”他们一直没有忘。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具体的人民生活一旦脱节,就是这样。李安是外省人,没有这个问题。 国民党的早期领袖人物,一直到蒋介石,都是在日本受的革命教育,早期的革命团体象同盟会等都是在日本发起组建的,国民党跟日本渊源很深。 另外,仇恨这个东西,不管是民族之间的,还是政府和民众之间的,这是老百姓才有的情绪,在各种战争、斗争、运动里,老百姓是最受苦的人,感受的是血泪仇恨。国家、政府之间,都是利益往来,保国安民的利益是首要的。在这一点上,政府和老百姓看事情的角度大不相同。 据说,当年孙中山为了革命成功,差点把整个中国都卖给日本,和袁世凯的二十一条有何两异。
对日本侵华的清算这么不彻底,后面有多少政治利益的猫腻啊
melodrama,指一个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封闭的故事结构,相对现代主义叙事,注重不可预测性、偶然性、无常性,不太强调人物的行为动机、因果关系的表现手法。好莱坞30s,40s有很多经典优秀的melodrama 电影。
melodrama和现代主义叙事,是艺术范畴上的分类。
一个电影属于艺术电影,还是商业电影,是另外层面的一个分类,以制作这个电影的初衷为区分,是把当作商品、以赚钱为第一目标,还是创作一个艺术品为先。
我在网上看到的melodrama定义不是这样的,中心是heightened emotion。我是感觉到manoe说的似乎跟网上的定义不太一样,我找了好几个地方,没有看到不同的说法。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 不过这个不影响我们讨论的东西,我只是想了解而已。 黄字部分我同意,也许我这样用商业性这个词不太对,以后换个说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0 0:54:38编辑过]
据说,当年孙中山为了革命成功,差点把整个中国都卖给日本,和袁世凯的二十一条有何两异。
对日本侵华的清算这么不彻底,后面有多少政治利益的猫腻啊 最后一句话没有看懂,说什么呢?
分析王佳芝行为的因果关系,又跟责任有关? 责任 responsibility/blame 因 cause responsibility: The state, quality, or fact of being responsible. blame: The state of being responsible for a fault or error responsible: Being a source or caus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0 1:24:59编辑过]
我在网上看到的melodrama定义不是这样的,中心是heightened emotion。我是感觉到manoe说的似乎跟网上的定义不太一样,我找了好几个地方,没有看到不同的说法。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 不过这个不影响我们讨论的东西,我只是想了解而已。 黄字部分我同意,也许我这样用商业性这个词不太对,以后换个说法。
求助一下wiki:
The word "melodrama" comes from the Greek word for song "melody", combined with "drama".
Music is used to increase the emotional response or to suggest
characters. There is a tidy structure or formula to melodrama: a
villain poses a threat, the hero escapes the threat (or rescues the
heroine) and there is a happy ending. In melodrama there is a
constructed world of connotations.
A melodrama in a more neutral and technical sense of the term is a play, film, or other work in which plot and action are emphasized in comparison to the more character-driven emphasis within a drama. Melodramas can be distinguished from tragedy by the fact that they are open to having a happy ending.
不同语境下,可能侧重点不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0 1:41:52编辑过]
最后一句话没有看懂,说什么呢? 中国明是二战战胜国的一方,但暗里,一开始先被美英苏一通暗算,雅尔塔会议上,三国秘密达成协议,把日本在中国的殖民利益特权转让苏联,换得苏联对日宣战,和一战维也纳会议日本要求独占原本俄国在华权益如出一辙,外蒙古就是这么分出去的。
二战后,美国要维持它在远东的利益,把日本纳入它的阵营,以轻判战俘作交换,并用政体借口,让日本天皇逍遥法外,对南京大屠杀、731等这些事件,都没有彻底的清算,所以给后来日本右翼复活埋下祸根。
另外,二战一完,中国自己内战,国共争权第一,无暇旁顾,三年内战打完,共产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退居台湾,继续民国政府,两个政权为了争得国际社会的承认,都要拉拢日本,巴结还来不及,哪还去清算战争罪行?
后两条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里都有写。
什么正义战争,到头来都是利益投机。希特勒不打到法英,欧洲怎会对德宣战?希特勒不打到苏联,斯大林怎会撕毁协定?日本没炸珍珠港前,美国人对唐人街支持抗日的行动冷眼旁观,日本炸了珍珠港,在他们眼里,中国人顿时成了抗日英雄,多么赤裸裸的势利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0 2:31:45编辑过]
中国明是二战战胜国的一方,但暗里,一开始先被美英苏一通暗算,雅尔塔会议上,三国秘密达成协议,把日本在中国的殖民利益特权转让苏联,换得苏联对日宣战,和一战维也纳会议日本要求独占原本俄国在华权益如出一辙,外蒙古就是这么分出去的。
二战后,美国要维持它在远东的利益,把日本纳入它的阵营,以轻判战俘作交换,并用政体借口,让日本天皇逍遥法外,对南京大屠杀、731等这些事件,都没有彻底的清算,所以给后来日本右翼复活埋下祸根。
另外,二战一完,中国自己内战,国共争权第一,无暇旁顾,三年内战打完,共产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退居台湾,继续民国政府,两个政权为了争得国际社会的承认,都要拉拢日本,巴结还来不及,哪还去清算战争罪行?
后两条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里都有写。
什么正义战争,到头来都是利益投机。希特勒不打到法英,欧洲怎会对德宣战?希特勒不打到苏联,斯大林怎会撕毁协定?日本没炸珍珠港前,美国人对唐人街支持抗日的行动冷眼旁观,日本炸了珍珠港,在他们眼里,中国人顿时成了抗日英雄,多么赤裸裸的势利啊
史实摆的基本没大错,可惜对战争的定义还是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定义绝对是正义对非正义的战争。不能根据某些政客的错误反映而给整个战争的性质下结论!!!!!! Furthermore, Chamberlain was always criticized for his appeasement towards Nazi German. So did Stalin!
我觉得这个帖子的生力真猛啊, 好像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 我也来啦~ 前两天还以为这帖子凉了呢,一直没看 谁知又有那么多生力军出来~差点错过了~
你才又来了呢,为了色戒,都几个马甲了,说话的口吻一看就知道是同一个人,其他人怎么也是用自己的主ID在谈,网上回个帖都不能光明磊落,哈。 I swear , this is the only ID I used for this week. You are just directing people to a wrong way. I use this ID because this is the only ID that I have which has a high MEI LI, which is the 主ID you meant. And this ID is similar to my own real name in life. My friends can tell it's me when they read this post. Is this not 光明磊落? I dare to tell everyone here my real name, profession ,everything. Can you?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0 15:09:04编辑过]
我觉得,这部片子,如果是个商业间谍片,我就可以完全毫无困惑的给wjz给最大程度上的同情和理解。而且表现出最大程度上的“人性关爱和宽容”。但是,这个片子放在这个抗日的背景下,我就不能够那样宽容。 说我狭隘也好,narrow-minded也好,无知爱国青年也好,民族大义对于我而言还是高于儿女私情。 man,现在说爱国都要夹着尾巴了。 Those people think they are human beings who belong to the whole world, not a narrowly defined country like China. All the wars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them. Even if it's a war to their home country. Fight back to the invaders is pointless and meaningless to the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0 15:10:18编辑过]
台湾本省人对日本的好感是跟国民党比较得来的,日本人统治的50年,台湾人生活并不坏,但国民党刚去的时候把他们欺压得很厉害。这个“仇”他们一直没有忘。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具体的人民生活一旦脱节,就是这样。李安是外省人,没有这个问题。 国民党的早期领袖人物,一直到蒋介石,都是在日本受的革命教育,早期的革命团体象同盟会等都是在日本发起组建的,国民党跟日本渊源很深。 另外,仇恨这个东西,不管是民族之间的,还是政府和民众之间的,这是老百姓才有的情绪,在各种战争、斗争、运动里,老百姓是最受苦的人,感受的是血泪仇恨。国家、政府之间,都是利益往来,保国安民的利益是首要的。在这一点上,政府和老百姓看事情的角度大不相同。 日本人统治比国民党统治成功的关键是没有在短时间内向台湾大量移民,并且很注意培植当地的亲日势力,也就是用当地人治理当地人,虽然也是专制统治,但是不是掠夺性的(和对东三省的统治不一样),对民生影响不大。 本省人作为老移民,恨的不仅仅是老蒋,而是以老蒋为代表的外省人(新移民)群体,原因很简单:新移民挤占了大量原本属于他们的民生资源(杨德昌在《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里有很尖锐的描述),如果当时实行“公投民主”,他们恐怕会投票赞成把外省人赶到海里去(他们的祖先就把原住民赶到山里去了)。生存竞争是最直接残酷的,在战后物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这种族群竞争很容易转换成群体性的仇恨。 台湾的经济成长是能实行民主而不造成大的社会动荡的基础和保证。暴民民主其实和专政也差不多,甚至更可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0 22:27:22编辑过]
刘胡兰不是实实在在存在过的大活人吗,为啥描写刘胡兰的就是样板戏,描写汉奸就是有人性了咧? They think there is no justice in the world and therefore there are no real heroes and heroines. All the heroes are just in 样板戏. They like the way how An LEE potrayed the anti-Japan students and organizations.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0 15:18:01编辑过]
这个老吴,我觉得他是最有私心的一个,在王佳芝那番濒临崩溃的述说之后,他还是咬牙切齿的逼着她原计划进行,并且红着眼睛说,妻儿都死在老易手上,一定要报仇云云,半句没提过国家大义吧。 And those students they tried to kill OLD YI not with their own hands and efforts but need to pick a man to train her sex skills and then use her body to kill enemies 3 years ago?
melodrama,指一个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封闭的故事结构,相对现代主义叙事,注重不可预测性、偶然性、无常性,不太强调人物的行为动机、因果关系的表现手法。好莱坞30s,40s有很多经典优秀的melodrama 电影。
melodrama和现代主义叙事,是艺术范畴上的分类。
一个电影属于艺术电影,还是商业电影,是另外层面的一个分类,以制作这个电影的初衷为区分,是把当作商品、以赚钱为第一目标,还是创作一个艺术品为先。
你说的煽情夸张表现,是melodramatic。
从你的标准来看色戒只是个主题老套,故事做作的商业片
而把水搅混,然后人性上把黑的变成灰的,白的变成灰黑的
这就是李安所做到的灰色主题达到的效果
我想我知道你说的melodrama和我说的商业效应之间的差别了。你说的是影片类型(我对这种类型没意见,西方不西方的我也无所谓。),我说的是细节表现方式,说白了就是煽情、一些cliche的东西以及套路之类的。 第五代拍的好些电影都是melodrama,只是故事讲不好,我觉得故事讲得好不好和类型关系不大,还是一个表达的问题。 看到melodrama的定义,一下子想起国内说一个电影好的时候,总喜欢说,看完大伙儿都哭了。我一直纳闷为什么用哭作为好坏的标准,敢情是这么来的,有意思。 Women have strong lust of being loved and can pay a higher price for emotions and feelings than men. This is a topic which is way too old. This movie is just a low quality Feminine Film 我跑题说一下张爱玲胡兰成之后的lust
张爱玲在去美国后,赖亚一直花张爱玲的积蓄,还有张爱玲妈妈留的清朝古董,后来赖雅瘫痪,花光了所有积蓄。张爱玲丢下赖雅,独自去了迈阿密大学做驻校作家。赖雅的日记越记越简略,也越悲观,直至他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0 16:15:47编辑过]
你才又来了呢,为了色戒,都几个马甲了,说话的口吻一看就知道是同一个人,其他人怎么也是用自己的主ID在谈,网上回个帖都不能光明磊落,哈。 这话说得真没水平,以及涉及到人身攻击了~~ 我可以预料到,我回了这个帖子,大概就会有人说我是lhmaymay9889 的马甲了
1967年,张爱玲带着丈夫离开迈阿密大学奔赴康桥,同年10月,赖雅在张爱玲身边平静辞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0 22:24:27编辑过]
这话说得真没水平,以及涉及到人身攻击了~~ 我可以预料到,我回了这个帖子,大概就会有人说我是lhmaymay9889 的马甲了 你不是。“网上回个帖都不能光明磊落”算人身攻击,哈哈哈!
中国明是二战战胜国的一方,但暗里,一开始先被美英苏一通暗算,雅尔塔会议上,三国秘密达成协议,把日本在中国的殖民利益特权转让苏联,换得苏联对日宣战,和一战维也纳会议日本要求独占原本俄国在华权益如出一辙,外蒙古就是这么分出去的。
二战后,美国要维持它在远东的利益,把日本纳入它的阵营,以轻判战俘作交换,并用政体借口,让日本天皇逍遥法外,对南京大屠杀、731等这些事件,都没有彻底的清算,所以给后来日本右翼复活埋下祸根。
另外,二战一完,中国自己内战,国共争权第一,无暇旁顾,三年内战打完,共产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退居台湾,继续民国政府,两个政权为了争得国际社会的承认,都要拉拢日本,巴结还来不及,哪还去清算战争罪行?
后两条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里都有写。
什么正义战争,到头来都是利益投机。希特勒不打到法英,欧洲怎会对德宣战?希特勒不打到苏联,斯大林怎会撕毁协定?日本没炸珍珠港前,美国人对唐人街支持抗日的行动冷眼旁观,日本炸了珍珠港,在他们眼里,中国人顿时成了抗日英雄,多么赤裸裸的势利啊
就是,卢沟桥事变后,美国对中日战争态度冷淡,等到太平洋战争一爆发,美国需要开辟第二战场牵制日本,这才帮助蒋介石,可蒋介石光索要现金援助,就是不动兵,把美国气死了,转而找苏联,把外蒙古卖给了苏联换得他们答应出兵。但苏联也不动兵,最后还是美国自己的原子弹试验成功,才一举打败了日本。原子弹一扔,苏联眼看美国要独占胜利成果,赶紧出兵东北,与此同时,蒋介石生怕苏联借着打日本的机会乘机侵占中国,赶紧与日本进行秘密和谈。好在,没几天日本就无条件投降了。战后,苏联仍然想跟美国分享对日本的管制权,终因没有贡献而落空。
日本人统治比国民党统治成功的关键是没有在短时间内向台湾大量移民,并且很注意培植当地的亲日势力,也就是用当地人治理当地人,虽然也是专制统治,但是不是掠夺性的(和对东三省的统治不一样),对民生影响不大。 说得对,这是很基本的一点。国民党在短时间内,大量人员“硬挤”入台湾,对当地民生影响很大。日本没有这个问题,在他们的殖民统治期间,台湾的工业、农业、教育都有较大程度的发展,为日后的经济腾飞打下了基础。在二战后日本交还台湾的时候,台湾是整个亚洲除日本之外,工业化、教育程度最高的地区。
没问题啊,没有人要求她这个满清遗老家的小资女去抗日啊。
但是她的汉奸老公在报纸上宣扬大东亚共荣圈,她就在排练侵城之恋,说一个城市沦陷了,很好,成就了一段恋,然后写色戒嘲讽抗日学生,恶毒的以为女学生失去贞操会被人看不起。 不用自己的双手手刃仇敌,却要送女人去上床杀敌。 这就是对中国男人最大的侮辱和歪曲 我觉得不砸砸她还真不行啊 她以政治避难的方式去美国,被生计迫着还拿美国新闻处的钱写攻击中国的政治小说,终究无人喝彩。哦,为了糊口,她还从事过为中情局研究中国报刊上的文革新词汇这类古怪小工作。她一向没有什么是非原则,从她在沦陷区开始积极向上爬并爱上汉奸开始,虽说出名要趁早,谁知大方向搞错,欲速不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3 12:37:08编辑过]
就是,卢沟桥事变后,美国对中日战争态度冷淡,等到太平洋战争一爆发,美国需要开辟第二战场牵制日本,这才帮助蒋介石,可蒋介石光索要现金援助,就是不动兵,把美国气死了,转而找苏联,把外蒙古卖给了苏联换得他们答应出兵。但苏联也不动兵,最后还是美国自己的原子弹试验成功,才一举打败了日本。原子弹一扔,苏联眼看美国要独占胜利成果,赶紧出兵东北,与此同时,蒋介石生怕苏联借着打日本的机会乘机侵占中国,赶紧与日本进行秘密和谈。好在,没几天日本就无条件投降了。战后,苏联仍然想跟美国分享对日本的管制权,终因没有贡献而落空。 国家之间自然是为了利益,你说的没错。但这跟中国人有什么关系。
作为受害者,难道不去振奋自己? 国家之间本来就是没有永远朋友也没有永远敌人.国家之间从来是实力说话,拳头说话. 你没有那个实力,精力,就做不成你想做的事,出你想出的那口气
我不会从党派和政治看抗日。中国人被屠杀被侵略,当时世界上很多人都抱不平的。日本国内,虽然军国主义大行其道,但也有少数日本人是反对日本侵略战争的。 国民党内部有孙立人这样铁血抗日的,也有汪精卫这种人讲和做汉奸的。历史上每次都是这样,既有岳飞也有秦桧。 但是即使民族融合朝代更替了,岳飞还是英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3 11:25:26编辑过]
说得对,这是很基本的一点。国民党在短时间内,大量人员“硬挤”入台湾,对当地民生影响很大。日本没有这个问题,在他们的殖民统治期间,台湾的工业、农业、教育都有较大程度的发展,为日后的经济腾飞打下了基础。在二战后日本交还台湾的时候,台湾是整个亚洲除日本之外,工业化、教育程度最高的地区。 日本人当初在台湾比较温和,没有象在亚洲其他地方那么残暴而已。
但台湾很多台独都本身是日本人或者中日混血的,不信你们去看,他们网站上是喊"支那人,支那猪的" 台湾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经济腾飞,这是日本人功劳?
你不是。“网上回个帖都不能光明磊落”算人身攻击,哈哈哈!
你很光明磊落的公鸡别人不光明磊落 你有道理就说道理,没有道理,你把每个跟你意见不同的id都公鸡一遍,又有什么意思?
也是纳粹啊 色诱啊 叛徒啊 爱情啊 什么
不知道在荷兰有米有被酱紫讨论哈哈
才走的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3 17:02:35编辑过]
我对于色阶和相关的评论
都是中立态度的
不想依法帖子就被人回帖鄙视地说。。。。
法国人自大而且敏感
说他们的皇上是个小矮子他们都不乐意哈哈
原来喜欢以研究新浪潮的名义看色情片
你很光明磊落的公鸡别人不光明磊落 你有道理就说道理,没有道理,你把每个跟你意见不同的id都公鸡一遍,又有什么意思? 有吗?
道理各自都已经说上百次遍了,你炒着旧饭不累,我看着还累。说我攻击就那就攻击吧,我要再回你的帖就是跟自己过不去。莫名其妙!
保罗•范霍文拍了一个《黑皮书》
也是纳粹啊 色诱啊 叛徒啊 爱情啊 什么
不知道在荷兰有米有被酱紫讨论哈哈
These two movies are so different. This is not love at all, this is lust 色戒,单说导演,还是有些纰漏的,比如 邝裕民,老吴的处理
啦,还有一开始几个闪跳镜头,感觉 还 不 够 smooth 是你们先谈历史政治,我才跟着说说,单从电影和故事、的缺陷上,很多人早就说了很多遍,它的硬伤,造作
不用再重复了8? 与拍过《本能》的好莱坞商业片床戏大师Paul Verhoeven 所拍的《黑皮书》相比,《色.戒》好像更有艺术性(更诗意),更细腻(节奏慢),更注重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虽然没有表现出来但反正是尽力了),李安甚至不顾影响商业效应、不怕被定为NC-17级而坚持不删镜头。但换个角度看,不正是这些镜头会最终带来商业效应、起码在港台和海外华人世界里创下票房价值吗?所以有炒作的嫌疑,尽管李安是不需要炒作的了。
zt: 李安和Paul Verhoeven 都善于build up,后者是交代犹太女歌手怎样失去所有亲人和男朋友,怎样对纳粹仇恨到骨子里,所以才当上间谍,与后来爱上纳粹形成巨大的反差,而李安的铺垫是一些看起来很花哨但却没有什么逻辑关系的琐碎,麻将和主题何干?香港与上海何干?王佳芝的父亲没尽到责任但她有何深仇大恨以至要参与刺杀?当然,这是小说的局限、剧本改编得不出色。两个女间谍中,犹太女歌手的风韵透着清纯,王佳芝的清纯透着算计,比起王佳芝时常紧锁的眉头,我更喜欢犹太女的天真浪漫和爽朗的笑,她的仇恨和悲伤只偶尔在泪眼里闪过,显得自然;她的美人计感化了对手,赢得理解和相爱;同样是露三点,她透着健康红润。演纳粹军官的 Sabastian Koch没有被脸谱化,很有人情味。不过,梁朝伟皮笑肉不笑的样子也很迷人,床上表演炉火纯青,但如果他真的是真刀真枪,为什么演员表里有四个替身呢?看的时候希望他能获奥斯卡最佳男演员提名,但看完后有上当的感觉。伟仔有句台词,大意是日本人都恐慌不安、美国一参战就会怎么怎么,他的港腔国语我当时听懂了但没有记下来,原著里没有类似的话,但和《黑皮书》里一段台词惊人地相似:英国军队一打过来纳粹就会怎么怎么…… Paul Verhoeven 对二战时老家荷兰人行为的反思,影响到李安对抗战时中国人的表现吗?难道王佳芝和邝裕民演的那场爱国剧是一个反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3 17:22:39编辑过]
怪不得当年louis malle因为lacombe lucien,在法国呆不下去,只好去好莱坞 You pretend to be so innocent. Actually ,so many people had pointed out the flaws of the movie before. Actually, you are the one who talk about history and politics of World War 2 first. The movie or history or politics? Whatever you want to talk about. I 'll keep repeating again and again.
从这个帖子看出来,大多数mm都很爱国,很有善恶是非之分,祖国的教育很成功。台湾人就不行了,被日本人杀了那么多还是哈日。。。。 这可不好看出来啊,我还是看见更多的mm不屑于国家利益善恶之争,"争虾米呢?黑白难说清呀" 只有脆弱的人性,只有爱~是永恒滴~
天哪,这么无聊的一个片子被火爆研讨了这么久…… 因为 一些人乐于往这片子上扣人性的帽子,把人都划拉进王佳之的队里 另一些人觉得自己的性子没那么没出息,就不愿意自己身上的人性和这无聊的片子以及里面的糊涂女主角有任何关系 一些人觉得糊涂蛋很可怜 另一些人觉得糊涂蛋自己糊涂也就糊涂了,害人家白死就太过分了,且为了衬托糊涂蛋把所有人都演成糊涂蛋或者猥琐男是低级手段 就吵起来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4 19:45:47编辑过]
我觉得,这部片子,如果是个商业间谍片,我就可以完全毫无困惑的给wjz给最大程度上的同情和理解。而且表现出最大程度上的“人性关爱和宽容”。但是,这个片子放在这个抗日的背景下,我就不能够那样宽容。 说我狭隘也好,narrow-minded也好,无知爱国青年也好,民族大义对于我而言还是高于儿女私情。 man,现在说爱国都要夹着尾巴了。 exactly what I think. ding
因为 一些人乐于往这片子上扣人性的帽子,把人都划拉进王佳之的队里 另一些人觉得自己的性子没那么没出息,就不愿意自己身上的人性和这无聊的片子以及里面的糊涂女主角有任何关系 一些人觉得糊涂蛋很可怜 另一些人觉得糊涂蛋自己糊涂也就糊涂了,害人家白死就太过分了,且为了衬托糊涂蛋把所有人都演成糊涂蛋或者猥琐男是低级手段 就吵起来鸟~
我觉得是因为有人老是往爱国不爱国上扯,才引起争论的 其实我觉得,电影(非documentary)跟新闻一样,不应该有明显的政治倾向,否则就是propaganda我觉得李安在这部电影里并不想谈政治,是想谈人性,可是有人非要往政治上扯
我觉得是因为有人老是往爱国不爱国上扯,才引起争论的 其实我觉得,电影(非documentary)跟新闻一样,不应该有明显的政治倾向,否则就是propaganda我觉得李安在这部电影里并不想谈政治,是想谈人性,可是有人非要往政治上扯 对滴对滴,我忘了加了哈 补充: 一些人觉得,首先抗日战争只是个时间地点背景,可以忽略不计滴,就比如在万人坑里谈恋爱,那照样是浪漫滴 再者,日本侵略关女主角p事呀,也不是人家导致的侵略是吧?人家有啥义务为抗侵略做事呀?而且人家虽然吃得饱穿得暖没有鬼子强奸也不会轻易被枪毙,但是人家受尽了心理上的委屈,人家的人性光辉被磨尽,人家惨得天下无双。寻求温情是人的天性呢,干啥都有理,放过个把汉奸咋了?人家给了我温暖 另一些人觉得,首先,抗日战争是史实,祖国和同胞为此饱受磨难,既然借用那段历史,拜托给那些为了抗战牺牲的和无辜被杀的人留点面子,别让大部分人看了电影就记得抗日的那几个猥琐的猥琐、懦弱的懦弱、嫖妓的嫖妓、不人道的不人道,简单粗暴的简单粗暴,那么多死了的人只是些尸体符号——一些人又要说我们看了只觉得抗日青年只是青涩呀幼稚呀,不猥琐的。不过,前面那些贬义词可不是“另一些人”先用出来的哦 再者,主角缺乏温情,拜托追求的时候也有点轻重缓急行不?就好像小三追求真爱,也得有个底线不是?我们的底线就是,国难当头,没逼你当英雄,至少别当了狗熊还觉得自己倍儿有理。就好像小三扶正了,还要追着大奶骂要房子,那还不激起民愤?(参见天涯热帖——糖果儿三公主~) 再说“往爱国上扯”,请想象:一方骂小三,一方说小三身世可怜所以可以当小三。那骂方为啥不能觉得可怜方就是认同小三行为的涅?既认同,支持大奶的咋就不能对这认同表示点敌意?大奶和小三那是水火不能容的呀,就是要谴责的呀~ 再再说,爱国原来是政治,不杀人只是为了守法
对滴对滴,我忘了加了哈 补充: 一些人觉得,首先抗日战争只是个时间地点背景,可以忽略不计滴,就比如在万人坑里谈恋爱,那照样是浪漫滴 再者,日本侵略关女主角p事呀,也不是人家导致的侵略是吧?人家有啥义务为抗侵略做事呀?而且人家虽然吃得饱穿得暖没有鬼子强奸也不会轻易被枪毙,但是人家受尽了心理上的委屈,人家的人性光辉被磨尽,人家惨得天下无双。寻求温情是人的天性呢,干啥都有理,放过个把汉奸咋了?人家给了我温暖 另一些人觉得,首先,抗日战争是史实,祖国和同胞为此饱受磨难,既然借用那段历史,拜托给那些为了抗战牺牲的和无辜被杀的人留点面子,别让大部分人看了电影就记得抗日的那几个猥琐的猥琐、懦弱的懦弱、嫖妓的嫖妓、不人道的不人道,简单粗暴的简单粗暴,那么多死了的人只是些尸体符号——一些人又要说我们看了只觉得抗日青年只是青涩呀幼稚呀,不猥琐的。不过,前面那些贬义词可不是“另一些人”先用出来的哦 再者,主角缺乏温情,拜托追求的时候也有点轻重缓急行不?就好像小三追求真爱,也得有个底线不是?我们的底线就是,国难当头,没逼你当英雄,至少别当了狗熊还觉得自己倍儿有理。就好像小三扶正了,还要追着大奶骂要房子,那还不激起民愤?(参见天涯热帖——糖果儿三公主~) 再说“往爱国上扯”,请想象:一方骂小三,一方说小三身世可怜所以可以当小三。那骂方为啥不能觉得可怜方就是认同小三行为的涅?既认同,支持大奶的咋就不能对这认同表示点敌意?大奶和小三那是水火不能容的呀,就是要谴责的呀~ 再再说,爱国原来是政治,不杀人只是为了守法 我觉得你发言都特有趣, 看见这个帖子最后回复的ID是你, 俺就跳进来了, 你真执着啊, 隔几天还抽空来审查一遍有代表性的色戒讨论贴, 不容易, 不容易. 慰问一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4 22:57:26编辑过]
我觉得你发言都特有趣, 看见这个帖子最后回复的ID是你, 俺就跳进来了, 你真执着啊, 隔几天还抽空来审查一遍有代表性的色戒讨论贴, 不容易, 不容易. 慰问一下. 那啥……您这是夸我呐还是骂我呐…… 那啥,我从小就看戏入魔,看电视里的坏人或者让人憋气的糊涂蛋,我是literally想跳进电视里揍扁了他们……所以……
怪不得当年louis malle因为lacombe lucien,在法国呆不下去,只好去好莱坞 法国跟中国的情况还有点不一样,至少人家没有分裂过。近代史上的“中国”这个概念其实复杂的很,龙应台也说过,文化的中国不等于政治的中国(李安应该也是这么想的吧),可惜咱大陆来的“红旗下的蛋”不买她这一套,把她也划入“台独”行列。这个“文化中国”、“政治中国”、“民族地缘意义上的中国”究竟怎么个区分法,确也是个很难讲清楚的糊涂账,足够写一本书了。 政治向来就是一滩混水,古今中外都一样,但是搞政治立场那是要清楚的,必须选边站,没得第三条路走,flip-flop到哪里都受排挤,选错边的人当然就很惨了。
那啥……您这是夸我呐还是骂我呐…… 那啥,我从小就看戏入魔,看电视里的坏人或者让人憋气的糊涂蛋,我是literally想跳进电视里揍扁了他们……所以…… 是夸的, 是夸的, 我喜欢看你发言, 你这ID的风格和你头像一样, 很够蹦达的. 握握小爪.
法国跟中国的情况还有点不一样,至少人家没有分裂过。近代史上的“中国”这个概念其实复杂的很,龙应台也说过,文化的中国不等于政治的中国(李安应该也是这么想的吧),可惜咱大陆来的“红旗下的蛋”不买她这一套,把她也划入“台独”行列。这个“文化中国”、“政治中国”、“民族地缘意义上的中国”究竟怎么个区分法,确也是个很难讲清楚的糊涂账,足够写一本书了。 政治向来就是一滩混水,古今中外都一样,但是搞政治立场那是要清楚的,必须选边站,没得第三条路走,flip-flop到哪里都受排挤,选错边的人当然就很惨了。 这位姐姐已经思辨这么久了,到底想出来如果万一我们一般俗人遇上侵略战争大抵咋办没有啊? 要不,您先退了国籍,清除了一切可能的政治干扰因素,去爱琴海边儿上自己填块儿地出来盖个小屋,种两亩粮食青菜水果,养圈猪再打口井,或者干脆拿个瑞士之类没人打的中立国居住权,那儿安静地继续思辨这个千古难题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5 10:25:50编辑过]
是夸的, 是夸的, 我喜欢看你发言, 你这ID的风格和你头像一样, 很够蹦达的. 握握小爪. 惭愧惭愧……多谢多谢~~
那啥……您这是夸我呐还是骂我呐…… 那啥,我从小就看戏入魔,看电视里的坏人或者让人憋气的糊涂蛋,我是literally想跳进电视里揍扁了他们……所以…… 你好可爱
这位姐姐已经思辨这么久了,到底想出来如果万一我们一般俗人遇上侵略战争大抵咋办没有啊? 要不,您先退了国籍,清除了一切可能的政治干扰因素,去爱琴海边儿上自己填块儿地出来盖个小屋,种两亩粮食青菜水果,养圈猪再打口井,或者干脆拿个瑞士之类没人打的中立国居住权,那儿安静地继续思辨这个千古难题去?
我很佩服你哈,我觉得某些人其实不是不明白,是装不明白,不推销这个烂故事,不把这糊涂蛋女的塑造的那么可怜,不把触老易外其他所有人都塑造那么烂,就不好包装他们的所谓"人性"呗。我觉得其实就是抵抗侵略而已,什么政治不政治,都很扯蛋。 我也仿佛看到了"高僧入定,看破世情"。BUT 其实少林寺的河尚打仗的时候也一样逃不脱战乱,不得不出来抵抗啊。 张爱玲就不说了,她大概会说:"干哈要抵抗?不抵抗不就不会死么?打上海,我逃去香港,打香港,我逃去上海,香港沦陷了很好,有侵城之恋嘛!实在不行,给胡兰成这样的汉奸做2奶!" 谁生在乱世能象汉奸和汉奸婆一样那么舒服啊。 张爱玲粉丝一向把张师太奉为爱情教母,认同她的那种自私个人主义的人性,也不看看自己,有张教母那样的前清遗老家庭身世么?老妈有给你留古董么?
我觉得是因为有人老是往爱国不爱国上扯,才引起争论的 其实我觉得,电影(非documentary)跟新闻一样,不应该有明显的政治倾向,否则就是propaganda我觉得李安在这部电影里并不想谈政治,是想谈人性,可是有人非要往政治上扯 This is not about 爱国, this is not about 政治, this is about fighting against invaders. 色戒里边除了老易外,所有王**身边的人,包括父亲,亲戚,同学们,老吴全都对她不好,这就不是propaganda?
最stupid的是,3年前刺杀 要give her sex training to kill someone? 要说不是故意塑造一群无脑不人道的傻人and故意制造色情才怪呢? Another question is that 色戒里为啥要找那个有经验的wsn? 总觉得这里有点牵强。 就是要证明爱国青年的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5 12:44:48编辑过]
我觉得,这部片子,如果是个商业间谍片,我就可以完全毫无困惑的给wjz给最大程度上的同情和理解。而且表现出最大程度上的“人性关爱和宽容”。但是,这个片子放在这个抗日的背景下,我就不能够那样宽容。 说我狭隘也好,narrow-minded也好,无知爱国青年也好,民族大义对于我而言还是高于儿女私情。 man,现在说爱国都要夹着尾巴了。 我不厚道地回来刨祖坟拉~
看了这句话,颇有同感~ 国内现在也是这趋势
要批色戒、汉奸、谈爱国,得先犹豫一下,反省自己是不是犯左拉?愤青啦?太不人性啦?被教育洗脑啦?文革遗毒啊?是不是没有理解人家的苦衷啊?
说出来也是一大堆类似的帽子等着,不通风月,不懂艺术,没看懂就别瞎咧咧,三个代表都出来鸟~
不知道,将来万一需要行动反汉奸的时候,是不是会习惯性犹豫啊?那一念之间的犹豫,没准儿能成就它百八十个色戒式感人传奇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