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lili88 发表于 2025-09-06 09:57上海也会撑不住的,人口下跌工作机会减少,中产愿意买的条件全国各地都是一样的。富人去哪里都买得起,不差钱
lulusnap 发表于 2025-09-06 10:03劳动力在盖房成本中才占几个钱 房价高主要是土地成本高
土地成本高,人力成本高, 都是开发商不盖新楼的因素,不矛盾。 没有新楼了,就那些库存。但娃儿们却在不停长大,不停进入婚恋、生育市场,每年上千万人成为成为新刚需族,同时父辈、祖辈老年人寿命越来越长,房子腾退继承不出来。 这是个很简单的数学。 pasttybl 发表于 2025-09-06 10:09
pasttybl 发表于 2025-09-06 10:09 土地成本高,人力成本高, 都是开发商不盖新楼的因素,不矛盾。 没有新楼了,就那些库存。但娃儿们却在不停长大,不停进入婚恋、生育市场,每年上千万人成为成为新刚需族,同时父辈、祖辈老年人寿命越来越长,房子腾退继承不出来。 这是个很简单的数学。
mylittle9 发表于 2025-09-06 10:11 和土地材料比,人力成本可以忽略不计的。 你在国内装修过就知道。
territerri 发表于 2025-09-06 10:19 现在不婚的很多
pasttybl 发表于 2025-09-06 10:25 简单的供需关系很难理解吗? 各种原因导致的新房建设严重萎靡,每年就供应200万套, 现在1000万人进入结婚市场成为刚需族。 市中心、学区、医院等资源密集区的房价怎么可能下来?
王力宏 发表于 2025-09-06 10:27 这难道不正是习大希望看到的吗?不然干吗说房子只住不炒
pasttybl 发表于 2025-09-06 10:30 他希望不希望有毛用。市场就是市场,现实就是这样。国内县城和城市,你家没房子,谁会把女儿嫁给你?有一个算一个, 你们听说国内谁家的女儿嫁给租房当婚房的男方的? 这就是老中几千年下来的刚需观。
pasttybl 发表于 2025-09-06 10:23 不婚更麻烦, 那就需要两套房。
Timedreams 发表于 2025-09-06 11:05 小县城,你去看看有多少闲置的房子以及鬼城。房价已经很低了,根本卖不出去。结婚的房早在房市好的时候就囤了。
felali9 发表于 2025-09-06 10:07 房价跌,人口大幅减少,没有囤房的必要,需求进一步降低。 第二批独生子女成家立业开始了。每个小夫妻都继承至少两套。谁还要囤房。 我侄子,第三代独生子。外公外婆过世一套,他父母早早买了一套预留给他,他父母自己一套。如果他结婚,女房要是也是这配置。他们如果不生两个以上,这些房子怎么住得了。
饿 发表于 2025-09-06 12:26 在国内走一走就会发现那么多楼根本不缺供应。我去太原住的旅馆对面就算是当地挺不错的一个小区了,河两边密密麻麻堆山填海一样的高层建筑,一眼望不到头。晚上一看,亮灯也就1/3吧。打车的时候跟司机聊天,他说随便一个小区,房子一个月一千块钱就能租了,根本租不上价。我一晚上旅馆还700呢。 这还是叫得上名字的城市,我们自驾路过无数小城市,那楼倒是盖的挺气派,就是连人都看不见多少,谁去买啊。
弹指芳华 发表于 2025-09-06 12:42 中国的房地产已经进入一个长期的下降通道了,多长期呢,应该cover一个generation没什么意外,这个趋势是不会变的。 北上广深的核心区的确是更抗跌,但只是现在还扛得住而已,核心区扛不住也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pasttybl 发表于 2025-09-06 10:23 你说了佐证了我的观点。就算能继承祖辈的老房(实际上这个比例很少,中国平均年龄都80岁了), 别说北上广深,就是省会城市认真装修下来,也要个百八十万了, 和买个新房本质上也差不了多少了。但朝向采光这些不能改的老户型,一般也就50~70个平方米, 新一代是看不上的。他们宁可把祖辈的老破小卖掉,再贴上钱买新房。
Timedreams 发表于 2025-09-06 11:01 开发商不盖新楼,不是成本高,是房市不行。你别搞反了。房市好,成本根本不是问题,因为国内都是期房,先拿钱再盖房。 国内房市不会再涨了,也就是你说的最简单的供需关系。生育率,结婚率急速下降。即便是好学区,学生人数也在下降。当然,有钱人炒作的极个别区域,可能会不一样,但和绝大多数的房产市场没关系。
Temporarilycalm 发表于 2025-09-06 13:33 人口下降太明显了,没有一波一波的孩子长大成人接盘,哪儿来的需求呢 版上时不时也有丁克的振振有词,其实不育的都是free ride 别人生的孩子带来的经济繁荣
tuchao 发表于 2025-09-06 16:53 网上说过好多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数学,60年代一年将近出生三千万,现在一年不到1000万,2050年左右,60年代的生人差不多将近要挂了,那时候出生人口按照现在的生育率,大概也就500万,一年减少2500万人,10年就是两亿五,人口断崖式下跌,如果运气好,现在这些房子可以给东南亚和非洲的移民住。
笨笨熊 发表于 2025-09-06 16:54 阿三也要去了
lucytest 发表于 2025-09-06 17:01 不要这么悲观,正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将来根本不需要这么多劳动力
feemy 发表于 2025-09-06 17:02 你多虑了,南方独生女极少的,其实放开二胎三胎以后,北方人也好多追儿子的。
机器人会去买房吗? mjia123 发表于 2025-09-06 17:03
不会的, 盖房子的主力农民工已经开始退休了。没人给你当便宜劳工给你便宜卖房了。未来没新房了。 任何一个省会级城市核心地段的房价,都会涨起来的,快慢而已。 供需关系的必然。光需的少没用,未来供的会更少。
第二批独生子女成家立业开始了。每个小夫妻都继承至少两套。谁还要囤房。
我侄子,第三代独生子。外公外婆过世一套,他父母早早买了一套预留给他,他父母自己一套。如果他结婚,女房要是也是这配置。他们如果不生两个以上,这些房子怎么住得了。
土地成本高,人力成本高, 都是开发商不盖新楼的因素,不矛盾。 没有新楼了,就那些库存。但娃儿们却在不停长大,不停进入婚恋、生育市场,每年上千万人成为成为新刚需族,同时父辈、祖辈老年人寿命越来越长,房子腾退继承不出来。 这是个很简单的数学。
和土地材料比,人力成本可以忽略不计的。
你在国内装修过就知道。
现在不婚的很多
你说了佐证了我的观点。就算能继承祖辈的老房(实际上这个比例很少,中国平均年龄都80岁了), 别说北上广深,就是省会城市认真装修下来,也要个百八十万了, 和买个新房本质上也差不了多少了。但朝向采光这些不能改的老户型,一般也就50~70个平方米, 新一代是看不上的。他们宁可把祖辈的老破小卖掉,再贴上钱买新房。
不婚更麻烦, 那就需要两套房。
这难道不正是习大希望看到的吗?不然干吗说房子只住不炒
他希望不希望有毛用。市场就是市场,现实就是这样。国内县城和城市,你家没房子,谁会把女儿嫁给你?有一个算一个, 你们听说国内谁家的女儿嫁给租房当婚房的男方的? 这就是老中几千年下来的刚需观。
是,一半甚至更多是被政府收了,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就是税
开发商不盖新楼,不是成本高,是房市不行。你别搞反了。房市好,成本根本不是问题,因为国内都是期房,先拿钱再盖房。
国内房市不会再涨了,也就是你说的最简单的供需关系。生育率,结婚率急速下降。即便是好学区,学生人数也在下降。当然,有钱人炒作的极个别区域,可能会不一样,但和绝大多数的房产市场没关系。
小县城,你去看看有多少闲置的房子以及鬼城。房价已经很低了,根本卖不出去。结婚的房早在房市好的时候就囤了。
这还是叫得上名字的城市,我们自驾路过无数小城市,那楼倒是盖的挺气派,就是连人都看不见多少,谁去买啊。
现在婚恋市场生育市场都不行了好吧,而且年轻人也不缺房
他们都有房,不需要再买房
都不用去小县城,高速公路两边全是鬼城,一大片一大片的,修好的房子没人住
只有居住权70年的怎么继承啊?
都不结婚,不生孩子,哪来的生育市场啊?
上海核心区去年的新房,到今年涨了15%。
和我住了一整个暑假观察到的一样。我感觉住了1/3的都算是好的。
燕郊的房子已经跌得不成样子 北上广只是早晚的问题 韭菜们已经不愿意再生小韭菜世世代代被割了
百80万新房最多一个小毛胚房,不需要装修了?
现在谁家没房子啊?没房的赤贫也不是有买房能力的,再说人家在乡下还有宅基地
以后的学区房也会少重要,因为孩子少了,学校抢人,没人学校要关,老师工作人员要失业
信这个的都是接盘族。
北京是五环外,上海是外环外,可深圳罗湖不能算外环吧,所以北上深是深的开放力度最大吗?
wow, 不育的人还崇高地省下自然资源和工作机会给了别人的孩子呢。搞的生个娃还有了道德制高点,无法认同。
那要是老破小卖不掉呢?谁来接受老破小?
卖不掉就没钱, 或者说钱少, 买新房钱就不够, 当然, 几个钱包凑一凑, 牛马再努力一点, 也许也还可以, 但这个过程中, 多少普通人家的财富大大缩水?
我家亲戚的情况, 基本都是手里几套房, 一套自己住, 一套父母住, 几套出租, 几套闲置, 一个孩子, 要么出国要么在外地,根本就没有需求再买房, 目前还没有供房压力所以也不卖, 但是出租其实也是权宜之计因为租金很少, 只要一开征房地产税, 肯定再折本也要卖, 国内的房子, 一般过了20年就破得没人要了更加卖不出去。
国家要是再宣布收房产税。。。。。。
阿三也要去了
大概率事件,你去看看日本,南亚的打工移民很多。
你多虑了,南方独生女极少的,其实放开二胎三胎以后,北方人也好多追儿子的。
机器人会去买房吗?
看每年的出生人口总数就知道了,有40几还想生儿子的,但是也有很多根本就不结婚,不生孩子的,还有不结婚又要孩子就搞代孕的。不过国内可能会走到那一步,不生两个孩子就开除公职,办法肯定比欧美多。
这个政策支持就可以。可以搞个变形金刚那样的机器城市。
房价应该是挽救不了,但是由于房价低,以后人均的住宅面积可以扩大很多,比如现在一套公寓住一家人,也许以后两套三套打通,生活会舒服很多。重点是这些家务活呀,建筑维护都有机器人可以代替低端劳动力,未来还是挺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