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方也太草率了,让一个能力不够人去当什么评委,他能胜任吗? dona 发表于 2025-09-03 12:11
这。。。老了就是会不好吃啊,说岳云鹏不专业,不是还有另一个大厨评委嘛,他也是尝了一口就不吃了,说明就是不好吃啊 说什么当地人喜欢,那北京人还喜欢喝豆汁呢。。。 zhubbxy 发表于 2025-09-03 12:16
聚 发表于 2025-09-03 14:04 不过厨艺比赛输了也没关系,节目嘛,重在参与,要有娱乐精神,承得起否定。
GABA 发表于 2025-09-03 13:40 在所有粤菜馆吃的白切鸡都很嫩, 第一次听说要用老鸡。 不过没去过广东当地吃过, 当地人做贵妃鸡什么的用老鸡?
smiling85ww 发表于 2025-09-03 17:40 我有看一些解析,因为毕竟我们这些网友没吃到嘛,大家分析的意思是评委评价的是鸡肉做的口感偏老,没有说鸡肉这个材料是因为180天鸡的关系。 那除非就是我们作为非广东人,非常非常不了解,是不是正宗的就应该是老的口感,嚼起来费劲的口感,否则的话,有没有一种可能性就是一样事180天鸡也可以通过把握好火候让口感是鸡皮脆鸡肉韧,而不是柴和老?这一点我觉得评委还是能分辨出来的吧,无论南方或北方人。 那全红婵哥哥这个厨师,我确实觉得他在后采的时候比较简单粗暴的把问题直接就划归到食材角度去了,然后影射评委们不懂广东正宗白切鸡食材就是这样天数的鸡。那到底是因为食材还是烹制的水准,外人其实很难评判的。 剖白一下以上个人观点和全红婵天才跳水妹子完全无关,就是单纯说厨艺节目的话题。
Fhu 发表于 2025-09-03 17:53 老走地鸡无论怎么做,哪怕是刺身,都不可能做到肉肥鸡那种”嫩”的口感 我们没有多少花巧东西,但吃的就是材料,原汁原味,全哥哥就是遵从这个返璞归真的烹饪哲学而已。评委不是说蘸料不错么?其实功夫主要在那里
金生水起 发表于 2025-09-03 12:20 全红婵一家吃相也够难看的,凭一人出名,到处都想吃红利了,在广州生活多年没听说白斩鸡老的咬不动好吃。
全进华也很老实的回答这个问题,妹妹全红婵的成名后,带给了家里无论是生活还是环境上都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介绍后,全进华就开始制作他的参赛作品。本身他就是做过厨师,整个过程可以看出烹饪手法很专业。他要做的是白切鸡,整只鸡要放进汤锅里浸泡,火候掌握非常关键,必须要做到鸡皮够脆、鸡肉多汁有嚼劲。
鸡出锅后可以看出非常成功,摆盘也很漂亮。全进华还贴心的准备了三种不同口味的蘸料。
没想到两位评委在尝试的时候面部表情失控,只常了一小口就不愿再尝。只夸蘸料不错,但是鸡太老了,跟自己印象里的白切鸡不一样,不够嫩滑。
岳云鹏表示他的看法最公道,鸡可能是广东本地的做法,适合当地的口味,但是对外地人来说鸡的确是偏老了。
面对自己因为鸡太老惨遭淘汰,全进华回复,他选的鸡没有问题。鸡是一点饲料都不喂,是家里果园养了180天的走地鸡。对广东人来说这个天数的鸡肉最好吃,说老的是他们喜欢和习惯吃天数小的嫩鸡。
节目播出后引起很多网友的热议和关注,特别是两广的网友。他们纷纷骂岳云鹏不识货,广东正宗的白切鸡就是要老一点的,评委要是换谢霆锋来,肯定不同说法。
大家都认为全进华说的对,鸡没有问题,是评委不懂当地人的美食文化和口感。
几乎所有人都喜欢老鸡,皮有嚼劲才有鸡味,在外面市场买的饲料鸡是嫩但是没有鸡味,一点都不好吃。大家热议不断一下子就把岳云鹏骂上了热搜,这评委还难当吗?
“一饭封神”就很好看 ,水平高。就全哥哥这个水平,过不了初赛。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现在太多综艺节目都胡乱请评委导师,比如周迅上脱口秀,章子怡上唱歌节目。就是为了博眼球。
我一直不理解为什么有人对美食综艺那么热血上头,观众不就看到部分制作流程和摆盘吗?闻不到,尝不了,咸了淡了老了嫩了,作为观众根本就不知道啊! 你要争个摆盘是否好看还行,鸡是老了嫩了,好不好吃,完全就不知道啊!
之前黄磊大厨人设不就翻了吗?还有很多参加过美食综艺的评委说过,都是演,有的菜可难吃了,竟然旁边的评委还能头头是道夸一堆。。。
你不能这么说,所以如果是白切鸡,就请个广东人评价就好了。 难道,湖南的辣椒炒肉,评委说没放糖就不行了。 因为中国太大了,这种喊个人评判天南地北的食物,原本就不合理。
还是,比较适合,某个菜系做个节目。 湘菜,赣菜,自己内部先比拼,然后每个菜系派个代表娱乐娱乐。
是啊,我以前都不知道全家哥哥是厨子,这下不也有流量了么
我去搜了下 评委设置如下
大众评审: 潘玮柏 岳云鹏 刘涛 行业评审: 周晓燕 邱琼
既然专业评审和大众评审各一,都表态说不好吃, 我觉得应该还蛮客观的。
因为除了专门做鸡的餐馆(很多时在乡下),普通餐馆给你吃的是速成的肉肥鸡,良心点给你走地鸡,也是年轻的。
但我们真正吃的白切鸡,逢年过节用来拜神的,都是大阉鸡,养半年是起码的,鸡肉要紧实有嚼头才算有鸡味。全没有错,他是用传统的标杆来做白切鸡
老走地鸡无论怎么做,哪怕是刺身,都不可能做到肉肥鸡那种”嫩”的口感
我们没有多少花巧东西,但吃的就是材料,原汁原味,全哥哥就是遵从这个返璞归真的烹饪哲学而已。评委不是说蘸料不错么?其实功夫主要在那里
我是想说鸡皮脆和鸡肉韧,大家说越嚼越香,应该不是柴的口感,而是有嚼道的口感,你觉得我说的对吗? 酱料可能是最大的功夫,但是白斩鸡以我很有限的认知,就是火候也很重要,虽然可能就是很短的烹饪时间,恰恰是这个时间短,把握住最佳火候可能也很重要? 最简单的东西可能最考验的就是经验和火候的处理吧?
我先看那些评论惊呆了,虽然不是广东人,好歹在广东生活了10年呢,白切鸡要够老身才好吃第一次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