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chat 发表于 2025-09-02 01:12 我们那个年头只要好好念书就能出国有个好工作。现在年轻人寒窗苦读却发现全无用处,是容易沮丧啊。
lazycat12345 发表于 2025-09-02 01:42 回复 1楼 的帖子 从三岁开始就学习emotion和feeling的gen z😂 书读的不多,情绪不少
juliadonaldson 发表于 2025-09-02 01:48 这都是为什么? 也不光是经济,不少家里有钱不愁吃穿的孩子情绪也不好
crystal006 发表于 2025-09-02 02:13 TikTok 媒体让孩子攀比焦虑的很多,容貌焦虑身材焦虑等
但这条曲线,现在竟然发生扭曲了。《经济学人》8月27日报导,英国和美国的三位经济学家(David Blanchflower、Alex Bryson和Xiaowei Xu)在8月27日发表于期刊《PLOS ONE》的最新研究指出,年轻人已经悄悄取代中年人,成为现代社会中最痛苦的一群人。研究共同作者Bryson这样形容这条曲线「从一座驼峰,变成了一道滑雪坡。」
这个趋势最早是从美国一份名为「行为风险因素监测系统」(BRFSS)的长期调查中被发现的。研究团队追踪美国人每年自评「在过去30天中,每天都觉得心理健康不好」的比例,并依年龄分层分析。结果显示:2009年至2018年间,痛苦的高峰落在中年;但从2019年到2024年,情况开始翻转——中年人与长者的痛苦感维持稳定,反而是年轻族群的忧郁指数快速飙升,成为人生最痛苦的年龄段。
英国也有类似的趋势。研究团队分析英国家庭追踪调查(UK Household Longitudinal Surve)和年度人口调查(Annual Population Survey)后发现,从2016年开始,40岁以下族群的焦虑与绝望感明显升高,到了2019至2021年间,那条经典的「中年驼峰」曲线几乎完全消失。
不只英美如此,研究者还引用了「全球心智计划」(Global Mind Project)的网络调查,观察来自非洲、亚洲、欧洲、拉丁美洲与中东等地、共44个国家的资料,只要样本量足够,几乎所有地区年轻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都比长辈更糟糕。
这项研究指出年龄和忧郁程度的对比,还进一步揭示跨世代的变化。《经济学人》把美国BRFSS的数据按出生世代重新整理后发现:几乎每一代人随着年龄增长,心理状况都在恶化中。X世代和千禧世代进入中年后,比婴儿潮世代更早、更深地陷入低潮;而Z世代甚至还没活到中年,就已经在成年早期跌入谷底,成为起点最低落、前景最黯淡的一群。
上图画出两个时期不同年龄的美国人「感到绝望」的比例:2009–2018年的痛苦曲线明显中年最凸;但到了2019–2024,整个变成滑雪坡,20多岁族群最痛苦,之后随年龄一路往下滑,老年反而最轻松。 下图则按世代画出「痛苦指数」随年龄的变化:每一代人都往更早、更深的痛苦走去——特别是Z世代,才刚成年就惨兮兮,看不到一点回升迹象。
Z世代这么悲情,到了中年会好吗?《经济学人》提醒,这份数据只是「横切面」,呈现某个时间点、不同年龄层的心理健康状态。如果要确认Z世代的情绪未来会怎么变,得靠「纵向研究」追踪同一群人多年的心理变化,这类研究虽然不多,但结果都指出,中年依然是痛苦高峰。
所以,今天痛苦的20多岁年轻人,未来也可能像前人一样,在中年时变得更忧郁,「驼峰曲线」有机会再次出现。Bryson博士就说:「如果Z世代年轻人起点就这么糟,也大有可能在中年时过得更惨。」
为什么年轻人会这么不快乐?原因可能跟工作有关。今年7月,David Blanchflower和Alex Bryson发表另一项研究指出,在美国,心理健康恶化最严重的是年轻、学历较低的劳工。以往稳定的工作能成为心理支柱,现在这层保护伞似乎撑不起来了。调查显示,年轻人对工作的满意度正在下降,不快乐的情绪也随之上升。
但在其他国家,年轻人似乎能看到一线希望。在一些南欧国家,自2015年起,失业率下降,年轻人的生活满意度也跟着提高。这代表,Z世代不是注定悲惨,而是受到社会和经济条件的影响。
还有一个经常被点名的元凶,就是社群媒体。手机、Instagram、TikTok兴起的时间点,刚好与青少年心理健康下滑的趋势几乎重叠。不少人认为社群就是焦虑制造机,但研究者强调,虽然有些证据显示两者有关,真正长期追踪的严谨研究,找不到明确因果关系。不是每个人用社群都会变忧郁,也不是不用就一定快乐。
当然,也不是全无转机。《经济学人》今年稍早的分析就指出,美国年轻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最近似乎有一点回暖,或许未来Z世代真的能熬过去,让「青春快乐」重新回归;到时候,中年人又会重新夺回「人生最悲惨」的冠军宝座——不过他们好歹还能靠着「啊我年轻那时候过得很爽啦」的快乐回忆自我安慰,这点恐怕让Z世代连羡慕都来不及。
时代的红利已经结束,剩下就是卷能不苦吗 家庭婚姻子女这些年轻人都负担不起了。自己有瓦遮头三餐不愁就不错了
从三岁开始就学习emotion和feeling的gen z😂 书读的不多,情绪不少
这都是为什么? 也不光是经济,不少家里有钱不愁吃穿的孩子情绪也不好
TikTok 媒体让孩子攀比焦虑的很多,容貌焦虑身材焦虑等
正解
没有Tiktok还有其他。这些都只是载体不是问题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