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ygfh 发表于 2025-09-01 09:51 “翻译人的天都塌了!” 当AI的浪潮席卷全球教育与就业市场时,第一个轰然倒下的学校出现了。 2025年8月,美国明德学院宣布,其下属的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MIIS将逐步关停研究生项目。 这所被誉为“翻译界哈佛”的学府,曾培养出无数活跃在联合国、国际组织和跨国企业的精英翻译人才,如今却走向谢幕。 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淘汰一批又一批专业与岗位,而翻译行业,成为最先倒下的牺牲品。 8月28日,宣布将于 2027年6月正式结束运作,全面停止招生,只保留少数线上项目。 也就是说,2025Fall的学生将成为最后一届“绝版”学生,但还没开学的他们就要面对学校倒闭的事实。 根据官网及校友公开信,关停是一个纯粹的财务决定,尽管学院为MIIS投入了大量资源并推出了新项目,但这两年招生人数和申请数量急剧下降,导致学院连续多年出现严重赤字,最终走到无法维系的境地。 蒙特雷高翻之所以引发如此轰动,是因为MIIS在业界的地位举足轻重。 蒙特雷国际研究院是明德学院下属研究生院,主校区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蒙特雷市。 学院成立于1955年,前身为蒙特雷外国语学院,下设国际政策与管理、翻译与语言教育两大研究生院,开设国际政策、翻译、口译、本地化管理等领域的硕士项目。 其翻译与口译专业和巴黎高等翻译学院、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口译学院并称世界三大顶级翻译学院,被无数翻译与国际关系专业的学子奉为圣地。 这所学院虽然规模不大,学生总数不足一千人,但它的影响力远远超越了体量本身。 因为蒙特雷在专业翻译、口译、国际安全、公共政策与环境研究等领域培养了大批活跃于联合国、欧盟、世界银行、国际媒体与跨国公司的精英人才,因此有“翻译界的哈佛”之称。 突如其来的关停消息,对于不少校友与在校学生而言,这不仅仅意味着一所学校的终结,更象征着翻译行业危机正在到来。 大部分人认为,蒙特雷的关闭和AI的冲击直接相关。 微软研究团队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基于对美国用户与Copilot超过20万次对话的分析,研究首次系统性地量化了不同职业被AI取代的风险程度。 结果显示,在40个“AI高暴露职业”中,翻译和口译人员位列第一。这一结论,与近年翻译行业普遍遭遇的寒冬形成了印证。
me3 发表于 2025-09-01 11:29 普通的翻译肯定是没啥工作了,我这次去欧洲玩,戴着Meta的眼镜,人家说啥我的眼镜都翻译给我了。未来的翻译就和以前的司机一样,只有极少数人需要。
bbsquest 发表于 2025-09-01 11:58 不怕没电么? 能一直戴着么?不重么? 有多少延迟?
蒙特雷高翻之所以引发如此轰动,是因为MIIS在业界的地位举足轻重。 蒙特雷国际研究院是明德学院下属研究生院,主校区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蒙特雷市。 学院成立于1955年,前身为蒙特雷外国语学院,下设国际政策与管理、翻译与语言教育两大研究生院,开设国际政策、翻译、口译、本地化管理等领域的硕士项目。 其翻译与口译专业和巴黎高等翻译学院、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口译学院并称世界三大顶级翻译学院,被无数翻译与国际关系专业的学子奉为圣地。 这所学院虽然规模不大,学生总数不足一千人,但它的影响力远远超越了体量本身。 因为蒙特雷在专业翻译、口译、国际安全、公共政策与环境研究等领域培养了大批活跃于联合国、欧盟、世界银行、国际媒体与跨国公司的精英人才,因此有“翻译界的哈佛”之称。 突如其来的关停消息,对于不少校友与在校学生而言,这不仅仅意味着一所学校的终结,更象征着翻译行业危机正在到来。 大部分人认为,蒙特雷的关闭和AI的冲击直接相关。 微软研究团队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基于对美国用户与Copilot超过20万次对话的分析,研究首次系统性地量化了不同职业被AI取代的风险程度。 结果显示,在40个“AI高暴露职业”中,翻译和口译人员位列第一。这一结论,与近年翻译行业普遍遭遇的寒冬形成了印证。
翻译行业是比较惨。
记得围棋 AI 出来后, 那些低段位的职业棋手 靠和业余选手下指导棋为生的 也都不行了。
哈哈,著名的间谍学校。
不怕没电么? 能一直戴着么?不重么? 有多少延迟?
蒙特雷高翻之所以引发如此轰动,是因为MIIS在业界的地位举足轻重。 蒙特雷国际研究院是明德学院下属研究生院,主校区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蒙特雷市。 学院成立于1955年,前身为蒙特雷外国语学院,下设国际政策与管理、翻译与语言教育两大研究生院,开设国际政策、翻译、口译、本地化管理等领域的硕士项目。 其翻译与口译专业和巴黎高等翻译学院、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口译学院并称世界三大顶级翻译学院,被无数翻译与国际关系专业的学子奉为圣地。 这所学院虽然规模不大,学生总数不足一千人,但它的影响力远远超越了体量本身。 因为蒙特雷在专业翻译、口译、国际安全、公共政策与环境研究等领域培养了大批活跃于联合国、欧盟、世界银行、国际媒体与跨国公司的精英人才,因此有“翻译界的哈佛”之称。 突如其来的关停消息,对于不少校友与在校学生而言,这不仅仅意味着一所学校的终结,更象征着翻译行业危机正在到来。 大部分人认为,蒙特雷的关闭和AI的冲击直接相关。 微软研究团队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基于对美国用户与Copilot超过20万次对话的分析,研究首次系统性地量化了不同职业被AI取代的风险程度。 结果显示,在40个“AI高暴露职业”中,翻译和口译人员位列第一。这一结论,与近年翻译行业普遍遭遇的寒冬形成了印证。
就在2023年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美国已经有30所大学宣布破产倒闭。
▲拥有174年历史的美国麦克默里学院(MacMurray College)宣布关闭。
根据美国教育咨询公司EAB的数据分析,到2030年,449所大学的入学人数预计将下降 25%;到2040年,预计有566 所大学的入学人数将减少 25%,其中247所大学的入学人数预计将减少50%。
而这种大学倒闭的潮水,已经侵袭了日本、欧洲、澳洲等地——中国因为人口基数硕大,一直都是“求大于供”,我们总觉得“学校稀缺”“教育资源稀缺”。
▲日本惠泉女子学园大学宣布从2024年起停止招生,并在2023年入学的学生毕业后完全关闭学校。
但其实,只要你不把教育设定为“清北”和“藤校”,就全球教育资源而言,已经进入到了“供大于求”的时代了!
孩子少了,学校招不到生
中国出生率连续七年下降,2016年以来,全国出生人口连年下降,从最高的1883万一路走低到902万。 UQ
?
Q
不适应社会和科技发展
学校只重视“学术型”教育,只有一种“考试”的检测手段,早就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了。
多元智能告诉我们,除了文、数两种能力,还有运动、空间、沟通、自然、商业等九种能力,学校对这些能力,基本视而不见。
未来的学校,一定是“多样化”的,不会只有“学术型”,会逐渐过度到“职业型”,最后,有多少种能力,就会对应有多少学习的类型。
而且,学制也会发生变化,未来大学也许缩短至2年,甚至6个月;一生中也许不只读一次“大学”。
...
企业跨过学校,
直接培养实用人才
教育的真相,是有些人知道魔术的机关,却不告诉你。
肯罗宾逊在《学校扼杀创造力》中说:这个世界根本不需要那么多学术能力。
▲《学校扼杀创造力》为肯·罗宾逊于2006年2月发表在官方TED会议上的演讲。
于是,很多企业早就采用基于技能来招聘,而不是通过一纸文凭。
比如IBM、埃森哲、戴尔、美国银行、谷歌、达美航空等,部分岗位纷纷宣布取消学位要求。
而且,他们干脆直接自己培训人才——以谷歌为例,2020年8 月,谷歌宣布为10万名学生提供为期六个月的在线证书奖学金,其中包括数据科学证书。
谷歌表示,如果学生申请谷歌相关职位,它将把这些证书视为四年制学位。 UQ
?
不重,和普通墨镜差不多,新款可以用好几个小时,第一代的不行。不用的时候放镜盒里充电。有一点延时,因为要人家说完一句才能翻译,但关系不大。
这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