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ifeiduan 发表于 2025-09-01 03:24 我妈就有这种倾向,只要家里有点儿不寻常的事儿,比如出门儿玩儿,我爸妈一大早就开始准吵架。而且吵架最常见借口就是他俩一大早一起莫名其妙的教训我。比如一个认为我该吃早饭再出发,另一个非说别吃早饭了路上随便吃。然后俩人借着训我的名义吵架,然后再气呼呼出门。 小时候我脾气很好逆来顺受,长大了自己养了小孩儿她在我家孩子身上也玩儿这手PUA我孩子,被我直接硬拍回去了。 这是一种毛病,很多人身上有都而且不自知
结果吃饭的时候,妈妈却总是特别扫兴:这也舍不得吃,那也舍不得吃。 一碗牛肉面好好地都没动,女儿吐槽:“都能吃饭,就你不能吃。”
妈妈才不情愿地拿起勺子象征性地喝了几口汤,气得女儿旅游的好心情全无:
“回家吧,赶紧回家,啥都不舍吃,再呆几天得饿晕。” 评论区里都是过来人,一针见血地分析出妈妈这样做的原因:
“就是把自己放到劣势位置,让她自己内心更坚定地觉得,你乱花钱,她节约。 然后好站在她的角度批评教育你。”
你会发现,很多老一辈都主打一个:“有福我不享,没苦我硬吃。” 你想带他们一起享受美好生活,但最后除了扫兴受罪,什么都得不到。 比如,有人带妈妈出去旅游,妈妈非得带上十几个蛋,大热天都坏了还硬要吃。
吃午饭的时候又在那说不饿,到服务区偷偷买东西吃,再假装若无其事地回来。
就这样作到了第三天,每次都是大家都在吃饭的时候,她硬是不吃不喝就在角落里坐着。
等晚上回酒店的时候,才一个人偷偷吃泡面。
觉得女儿菜点贵了,还要在那哭,搞得全家人饭都吃不下去。
比如,有人带家人去三亚旅游,每天都在上演人在囧途。
住酒店加钱加床,结果姥姥却在桌子上睡了一夜;
酒店明明含早餐,结果长辈们却躲在房间里吃千里迢迢从家里背过来的烧饼,说不吃马上就要干了。
再比如,有人晒出自家的长辈,明明家里有个房间开了空调,她硬要自己躲在外面的过道里凉快;
这种现象的根源,其实是由于我们这代人的父母长辈,很多都是在物质不富裕的环境中长大的。 长期贫穷中培养出的习惯,在他们身上烙下了深深的时代印记: 让他们觉得享福是一种“羞耻”,唯有吃苦才能安心。 节俭确实是美德,但没苦硬吃、无用的节俭,带来的往往是得不偿失的困扰和危害。
哈佛经济学家在《稀缺》一书中,一语道破“精神穷人”们没苦硬吃的本质: 长期的资源匮乏,使人容易陷入一种“管窥效应”: 通过一根管子看东西,只能看到管子里狭窄的视野,看不到管外真正广阔的世界。 只聚焦于当下“立即省钱”的狭隘视角,却看不见因为省钱而日渐消耗的健康、分崩离析的亲情与大幅下降的生命质量。 时代在改变,也许是时候破除陈旧的观念,放弃无用的节俭,正确地用金钱来提升幸福感。
嫌弃吃苦一辈子的父母是“精神穷人”,有些“高等人”好可憎 就不能给父母辈多一点包容么
小时候我脾气很好逆来顺受,长大了自己养了小孩儿她在我家孩子身上也玩儿这手PUA我孩子,被我直接硬拍回去了。
这是一种毛病,很多人身上有都而且不自知
感觉是受教育程度在起作用。我父母八十多奔九十了,年轻时赶上过三年自然灾害。但八十年代中期我妈就拿粮票换新米了。粮店的沉米都被她直接换成各种新鲜的食材。我还记得她说怀孕还有做月子的时候都是把手里的工资粮票全拿到附近郊区的农民家里去换鸡蛋。
好奇,你怎么“拍回去”她对你孩子的“P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