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ntiandeID 发表于 2025-08-30 09:24 感谢分享。请问淘宝上的中文kumon题目和英文版是一一对应吗?
回复 1楼 sunnyStore 的帖子 哪里能买到kumon Level L的书?谢谢分享 anonymsj 发表于 2025-08-30 09:22
印象中楼主孩子还小吧,进展这么快,我不喜欢kumon 班的原因是他们故意控制进度让孩子大量重复很烦人 谢谢分享 noodlewo 发表于 2025-08-30 10:26
能麻烦楼主发张淘宝上kumonA-L的截图吗?我搜了下,没有数学A-L的书呀moto37 发表于 2025-08-30 12:06
sunnyStore 发表于 2025-08-30 09:37 我没有送kumon的原因是,感觉kumon里面tutor对kumon的整个数学框架怎么构建可能还没有我熟。 我有时候小孩做到后面,我会翻翻娃前面做,然后跟娃说知识是怎么演变出来,跟娃赞叹怎么一步步知识怎么发展出来的。
littlecool 发表于 2025-08-30 12:58 哪有英文版卖?
operaer 发表于 2025-08-30 13:16太感谢楼主无私分享!!!我也求英文版!谢谢!
Waterleaf 发表于 2025-08-30 13:22Kumon数学到后面还是挺难的,尤其小朋友还小的话,我们也在努力坚持着。
sunnyStore 发表于 2025-08-30 14:15 Kumon与难没有关系,而是一种模式的模仿和习惯,如何自己推导公式,拓展自己的认识领域,如何跟在例题后面学习。 我家装订成册,所以如果小孩自己可以往前面翻翻,如果需要的话。只要小孩能够养成自己从模仿做题中学习的模式,那么Kumon基本就不耗费家长了。 因为我家前面跳了很多,所以现在没有进程上的要求,只要他每天做15分钟就可以。我每次他做完了给我讲讲,他做了什么,我看一眼而已。 如果没有做完,就第二天继续做。我阿Q的想法是如果一道题做了一半,正好这题还在他脑中停留一天,那么他其一是也能够学习到。 kumon培养的是一种基础的数学学习能力,从推导公式中学习,从例题中学习,然后慢慢的变成自己的,应用到更复杂一些情况。这种跟在后面推导一遍的能力,自己写演绎的能力是大学学理论数学,理论物理的基础知识。与竞赛,进程都没有关系,就是养成一种能够自己学习理工科能力。
sunnyStore 发表于 2025-08-30 11:54 计算确实对于数学还挺重要的,但是越到了抽象维度的增加,计算部分会慢慢被逻辑推导,概念理解替代。 我不喜欢kumon对计算部分的重复练习,所以对前面大部分重复计算部分做了省去, 但是kumon以培养流水线精益生产工人的方式,让小孩自己推导出公式,然后应用到例题,在进一步应用到复杂一点的题目。 因为数学本身就是一个个推导形成的,里面的一行行的推导也就是教材,所以Kumon J后面的练习纸本身就是教材 我家小孩现在做到L。我家的经验就是他不需要我讲什么,他就是自己跟着Kumon后面一步步做和写的。 我贴出我家小孩自己写,也是想说明Kumon是怎样以流水线方式让一个个小孩学会自己写解析过程的。 我对Kumon熟悉的原因是,因为 有时候我会翻翻整个Kumon,对小孩讲讲数学的脉络是怎样从1+1=2一步步走过代数,走到微积分,走到应用的。 有时候会用Kumon给给小孩将这个数学知识它在数学脉络里面是什么位置,它前面与什么有关,后面又什么有关。 小孩子自己看一些side reading谁谁谁怎样(比如自己出书的韦达),也会去翻翻他做过的Kumon和他没有做过的Kumon。 完整的Kumon有助于小孩子对整个初等数学有个清晰的脉络。这个是我看小孩做kumon的感觉。
sunnyStore 发表于 2025-08-30 09:19
sunnyStore 发表于 2025-08-30 09:15 首先说一下我kumon材料的来源 1.如果要中文的 淘宝上有kumon A-L (如果小孩不会中文,那么把中文的PDF给ChatGPT,让它产生英文的也可以) 2.我英文的来源于同事给了我他家小孩做过的,我就每次拍照片,然后让AI产生没有做过的图片打印出来给小孩做。 kumon是到目前为止,我看到的代数逻辑书写培养脉络最清晰的 ——我没有说它让人有数学悟性,这个它确实没有,它以一种流水线工的培养方式,养成了小孩写数学逻辑的能力。 以前介绍kumon的时候,我小孩还没有做。我以自己小孩做过Kumon来说一下,它的流水线工的养成模式 从根与系数的关系 1。先推到2次函数,根与系数的关系 2。从根与系数的关系构造,新的2次方程 3。分式除法 4。在分式除法的基础之上,把根与系数的关系引申出,多项式的因子 5。多项式的因子进一步到 remainder theory 6。从remainder theory 到factor theory 从知识点上来说是完全层层推进, 从数学逻辑的书写上来说,分析内容也越写越长。 至于为什么说它是以流水线方式培养, 因为它每介绍一个知识都是通过填空的方式,让小孩自己推出公式关系 然后介绍公式关系,有具体例题,小孩只要依葫芦画瓢就可以 有了依葫芦画瓢的应用之后,会有稍微多变化一些题目让引申。
10年前华人上主流意见就是kumon是垃圾填鸭没思维,以至于我都没去认真了解过,现在非常后悔。中国的体系也是大量重复训练量变到质变,这和小孩的大脑发育有关,小孩的记忆本身就是要反复才能记住的,在小学阶段小孩的大脑还发育不完善,过一遍的知识过两月会忘记60%,这个有具体科学研究的。所以重复练习就是温故知新,反复中再大了就会领悟。当然不乏天才儿童学一点就能跑千里那种,这个并不是唯一手段,可以多种训练辅助一起。但是美国目前的教材体系没有kumon 这种特别细的系统训练。中国是教研室老师都整理归纳好了知识点教,还会对比分析,指出为什么会错的思维,和做对的有什么差别,美国学校老师没什么整理给你,只能靠自己摸索 Daylight 发表于 2025-08-30 15:13
能不能请教楼主,说下mno级别的是买什么名字的练习册,去淘宝搜了一下好像没看到对应的 miumiukitty 发表于 2025-08-30 15:04
morse_homology 发表于 2025-08-30 14:32 到了抽象的数学,计算仍然很重要。只不过这里的计算不再是算数字。微分几何里面张量的计算,拓扑里面计算同调群,都是计算,有时候太复杂了还得软件算。 计算是数学永恒的主题。大量的逻辑推理,例如平面几何里的逻辑证明,最后都可以用暴力计算完成。
Duoremi 发表于 2025-08-30 14:53 drive link 我怎么进不去呢,家里有五年级懒娃,真的要开始补起来了,不然真的到了高中凉凉
Waterleaf 发表于 2025-08-30 14:59 我家还没有太多的耐心钻研(也许就是性格),所以到后面对她来讲难一点的概念需要我指导,当然有些她自己也可以理解到就不用我了。我说后面难因为前面很多都是数学计算,逻辑要求没有那么高,当然数字有概念也对以后有很多帮助,到后面真的开始需要逻辑分析和推断了。总之我们一直还是很支持的,最近刚把语文全部完成了,正好多点时间放数学上。
kumon是到目前为止,我看到的代数逻辑书写培养脉络最清晰的 ——我没有说它让人有数学悟性,这个它确实没有,它以一种流水线工的培养方式,养成了小孩写数学逻辑的能力。
以前介绍kumon的时候,我小孩还没有做。我以自己小孩做过Kumon来说一下,它的流水线工的养成模式
从根与系数的关系 1。先推到2次函数,根与系数的关系 2。从根与系数的关系构造,新的2次方程 3。分式除法 4。在分式除法的基础之上,把根与系数的关系引申出,多项式的因子 5。多项式的因子进一步到 remainder theory 6。从remainder theory 到factor theory
从知识点上来说是完全层层推进, 从数学逻辑的书写上来说,分析内容也越写越长。
至于为什么说它是以流水线方式培养, 因为它每介绍一个知识都是通过填空的方式,让小孩自己推出公式关系 然后介绍公式关系,有具体例题,小孩只要依葫芦画瓢就可以 有了依葫芦画瓢的应用之后,会有稍微多变化一些题目让引申。
哪里能买到kumon Level L的书?谢谢分享
最后会越写越复杂,小孩子逻辑书写能力就能越来越强。
是的,中文,英文,法文的都一样, 只不过MNO有两个不同版本 (不是用Amazon买的书的,而是要买那种一个level200个练习那种,那种整个脉络从算数1+1=2到微积分是完整的。)
老的版本更注重数学基础知识 新的版本更注重解析部分和应用
如果只要代数的话kumon中文够了,如果小孩中文不好,上传中文的图片,然后让ChatGPT产生一个英文的版本就可以了。
如果涉及到AP Pre Cal, AP Cal AB,AP Cal BC就要用到MNO了。
在AI的时代,语言已经不是问题了。
如果只要代数的话kumon中文够了, 如果小孩中文不好,上传中文的图片,然后让ChatGPT产生一个英文的版本就可以了,而且你可以让ChatGPT产生一份英文空白的,一份英文带答案的。现在ChatGPT的答案比以前好多了,以前出错的多,现在准确率还可以,家长再看看就可以。
中文Kumon的A-L电子版,
我中文A-L放G drive中了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JftLThGsFiFJBCloB9Ba-jYApGx19qmv?usp=drive_link
淘宝就有得卖带答案的,但我不知道淘宝的答案是不是真的答案,我没买过。
所以我推荐用Kumon,但是又没有推荐送Kumon的中心——前提是家长懂kumon的内容 我家没有做kumon前面的部分,我写过前面部分扔了哪些,保留了哪些,
Kumon做得比较好的是JKLMON部分 J:代数运算,推导,理论 K:多次函数的探讨 L:幂函数,指数函数,多项式的极限,导数和积分 M:(旧版)三角函数,平面解析几何 (新版)平面解析几何,三角函数 N:(旧版)数列,求和,无穷数列求和,极限,各种函数表达式求导 (新版)平面解析几何,数列,求和,无穷数列求和,极限,各种函数表达式求导 O:(旧版)三角函数,进一步求导,函数利用求导分析极值,凹凸,积分,微积分应用,微分方程 (新版)进一步求导,函数利用求导分析极值,凹凸,积分,微积分应用,微分方程
我家从J开始才一页页做的(前面是挑挑选选的做的,我曾经list过前面选过那些),准备把上面的一张张做过去,因为数学知识脉络清晰,只是公式推导方式互动清晰,例题清晰,练习方式清晰。
这里面已经没有什么大量重复了。从代数运算走到微积分,微分方程,总共J-O也只有6个不同的level。 几乎称得上快马加鞭的打下坚实的基础了。
我不喜欢kumon对计算部分的重复练习,所以对前面大部分重复计算部分做了省去, 但是kumon以培养流水线精益生产工人的方式,让小孩自己推导出公式,然后应用到例题,在进一步应用到复杂一点的题目。
因为数学本身就是一个个推导形成的,里面的一行行的推导也就是教材,所以Kumon J后面的练习纸本身就是教材
我家小孩现在做到L。我家的经验就是他不需要我讲什么,他就是自己跟着Kumon后面一步步做和写的。 我贴出我家小孩自己写,也是想说明Kumon是怎样以流水线方式让一个个小孩学会自己写解析过程的。
我对Kumon熟悉的原因是,因为 有时候我会翻翻整个Kumon,对小孩讲讲数学的脉络是怎样从1+1=2一步步走过代数,走到微积分,走到应用的。 有时候会用Kumon给给小孩将这个数学知识它在数学脉络里面是什么位置,它前面与什么有关,后面又什么有关。 小孩子自己看一些side reading谁谁谁怎样(比如自己出书的韦达),也会去翻翻他做过的Kumon和他没有做过的Kumon。
完整的Kumon有助于小孩子对整个初等数学有个清晰的脉络。这个是我看小孩做kumon的感觉。
我已经把所有中文都放在9楼的link里面了。你自己看。
它的练习纸本身就是教材, 整个练习纸就是教材,就是200张,400页的练习纸,里面就包括了自己推导公式,然后应用公式 包含了代数-》微积分的基本知识点。数学无需过多的解释,所有的推导已经解释了自己。
我还有个它的formula sheet从H-O的知识点罗列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bDKN80DMPOceq1LbThGyaxwhw79WQs1x/view?usp=drive_link
主要是你比较懂,家里有个比较懂的大人还是挺重要的
我也求英文版。谢谢!
给ChatGPT中文版的PDF,它可以对应的英文版的。
我怕排版出问题,每次都是娃做之前才一页页产生的。其实如果绝对信任ChatGPT,可以让它批量产生。我没有试过。
Kumon与难没有关系,而是一种模式的模仿和习惯,如何自己推导公式,拓展自己的认识领域,如何跟在例题后面学习。
我家装订成册,所以如果小孩自己可以往前面翻翻,如果需要的话。只要小孩能够养成自己从模仿做题中学习的模式,那么Kumon基本就不耗费家长了。
因为我家前面跳了很多,所以现在没有进程上的要求,只要他每天做15分钟就可以。我每次他做完了给我讲讲,他做了什么,我看一眼而已。
如果没有做完,就第二天继续做。我阿Q的想法是如果一道题做了一半,正好这题还在他脑中停留一天,那么他其一是也能够学习到。
kumon培养的是一种基础的数学学习能力,从推导公式中学习,从例题中学习,然后慢慢的变成自己的,应用到更复杂一些情况。这种跟在后面推导一遍的能力,自己写演绎的能力是大学学理论数学,理论物理的基础知识。与竞赛,进程都没有关系,就是养成一种能够自己学习理工科能力。
你太厉害了👍
到了抽象的数学,计算仍然很重要。只不过这里的计算不再是算数字。微分几何里面张量的计算,拓扑里面计算同调群,都是计算,有时候太复杂了还得软件算。
计算是数学永恒的主题。大量的逻辑推理,例如平面几何里的逻辑证明,最后都可以用暴力计算完成。
请问这个书在哪买?
请问你发的这个J 是自己翻译打印的?
我家还没有太多的耐心钻研(也许就是性格),所以到后面对她来讲难一点的概念需要我指导,当然有些她自己也可以理解到就不用我了。我说后面难因为前面很多都是数学计算,逻辑要求没有那么高,当然数字有概念也对以后有很多帮助,到后面真的开始需要逻辑分析和推断了。总之我们一直还是很支持的,最近刚把语文全部完成了,正好多点时间放数学上。
最后一句说的太对了。其实95%的普娃能通过这种大量重复训练来maxium自己的大脑逻辑能力,形成一种思维模式,大脑也需要肌肉训练的,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出来的俄系的普遍理工底子强。这个基础为以后成人以后的自学打下基础了
10年前华人上主流意见就是kumon是垃圾填鸭没思维,以至于我都没去认真了解过,现在非常后悔。中国的体系也是大量重复训练量变到质变,这和小孩的大脑发育有关,小孩的记忆本身就是要反复才能记住的,在小学阶段小孩的大脑还发育不完善,过一遍的知识过两月会忘记60%,这个有具体科学研究的。所以重复练习就是温故知新,反复中再大了就会领悟。当然不乏天才儿童学一点就能跑千里那种,这个并不是唯一手段,可以多种训练辅助一起。但是美国目前的教材体系没有kumon 这种特别细的系统训练。中国是教研室老师都整理归纳好了知识点教,还会对比分析,指出为什么会错的思维,和做对的有什么差别,美国学校老师没什么整理给你,只能靠自己摸索
主要是这边普遍都教的一般,还是要靠爹妈课外补
淘宝没有,因为中国高中不弄这部分了。不是Kumon的练习册,Amazon买的初中的Kumon练习册,并不是Kumon中心练的level。主要是因为如果一个练习册,那么练习册只能保证一本之间数学脉络是有的,但是不具有整个系统性。
它的整个系统性从L用最简单多项式,让小孩试着做做极限,导数,积分。然后到N从有限数列求和,做到无限数列求极限,求和,再到极限概念引入就顺理成章。后面的导数,有了多项式的基础,就可以把各种函数导数(这也就是为什么要插入M的三角函数计算,因为积分求导化简各种运算中用到),还有什么chain rule都介绍进来。在延续到了O,有了前面极限求和的概念,就可以推出积分公式公式。再进一步就是积分在各方面的应用,比如两重的求体积(这与M中解析几何又联系到了一起),运动中的加速度,细胞分裂等等之类的题目。
这是一个非常清晰的体系,我的小孩是从J开始,准备JKLMNO都做下去。如果Kumon中心有一个tutor能够把从数列到双重积分整个脉络都讲清楚的话,我是不介意送kumon的,但是很遗憾的是我发现他们的数学知识储备,并没有看到kumon本身脉络设计的高度。在我们高中学数列求和公式的时候,我们就走在叩开极限和积分大门前面,我们在那里徘徊却不知道我们已经那么接近了,但是Kumon的tutor他们看不到这点。我跟他们聊下来,我觉得很遗憾。他们还没我对Kumon弄得清楚。 所以我决定了自己在家做。
我的MNO是同事给我的,他家小孩做过的。我准备做的方法,就是把它upload给ChatGPT,然后让ChatGPT产生空白。不过现在还没有弄。没有弄的原因是,我总是想拖到后面,说不定AI又进步了,以后弄更简单。
中文产生英文的过程就是,我每天做的是电脑打开中文PDF,然后snipping成jpg,然后让ChatGPT把上面中文数学题改成英文数学题,成PDF版,然后打印。我没有批量做,而是娃做到哪里,娃做作业,我做人形道具的时候弄的。为了从同理心上表示老妈与你做题,精神上同在。
实际上ChatGPT是可以直接把中文的PDF给它,让它产生对应英文练习题的。我不清楚400页的,它干不干,不过10页的它还是干的不错的。中文的电子版,我在这个帖子的第9楼已经分享了。
J解决了一个问题,对代数式的各种变形,对多项式的因子,余数的认识 K解决了一个问题,利用因子去画各种多项式,分析各种代数式的不等式之类 有了这些铺垫之后,L就可以引入多项式的极限,求导,求最值,求积分,了
而有了L对最简单函数——多项式函数的极限,求导,积分的基础 后面对各种函数的微积分上运算的讨论就变得容易接受了。
我是一个非常讨厌boring的运算的人。 比如说IXL五年级的123413414+213134324,我就吐过很多吐槽,因为与练习123+345没有任何数学知识上的进步,9位数,6位数,与3位数的加法在原理上有什么不一样?
我家跳过了很多算数的运算,当时的想法是,如果要练习加减乘除,那就直接练习二次方程的解法。 二次方程的解法要比算数计算好玩多了,因式分解就是十字相乘试整数解,硬凑平方,再不行还有公式法。我家关于计算的练习,是在二次方程上实现的。
我现在贴出来的图片都是我小孩真实写出来。用这些真实的图片想说明,kumon是怎样系统培养小孩学代数的基本功。
据我的观察,这样的基本功在很多美国大学生中也缺乏的。教书的都知道,选择填空题好给分,而且学生不会回头找教授来要分,大题目就麻烦了。虽然有TA改作业,但为了避免学生回头来找分,TA改步骤也是能给分就给分了,除了实在给不了的。到了一学期,到了学期末,看看学生的试卷还是可以看到,写数学逻辑的基本功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的。一般那写得鬼画符一样,要到处寻找才能找到每一步在哪里,基本遇到绕两个弯的题目就会绊倒了,因为他们本身逻辑表达就有一些不严谨,然后走走会被绊倒。大家即使不混学术圈,当年读博的时候做过TA的话,应该对美国本科生大题目的试卷能够鬼画符到什么程度有些印象。
我对自己小孩书写数学逻辑基本功很在意。我个人觉得Kumon在上面的养成模式很好,而且我也没有看到有其它教材能够在不费家长的角度上,一步步教小孩书写数学逻辑的。
直白一点说,就是高考的最后几道大题目,如果小孩子大概想通了会做了,能不能清楚的写出来。能把自己的逻辑表达出来是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并不会天生出来。
如果在美国,你能够找到一步步看小孩写的步骤,告诉他怎么一点点写严谨得,那么是你的幸运。比如RSM的平面几何证明题的培训,我没有送过,只是听人说过。AOPS的网课也培养一些这方面需要的素养,它没那么严谨,主要是抓key步骤,否则学生会说我明明对的,你为什么说我错的。但是key步骤,它screen抓得还是挺准的,没办法美国没人改,帮着一步步纠正应该怎么写数学逻辑。所以,只能机器screen抓key步骤。美国人工太贵了。
中国教会小孩写数学逻辑是靠着初中高中老师一张张试卷,一道道题目改改出来,然后经过初中老师平面几何证明+代数中对二次函数的各种折腾之后,终于养成了大家逻辑书写的习惯。在中国,有了初中数学书写的基础之后,高中的数学学习就不需要再强调书写逻辑的问题。那时候大家已经有了通过逻辑思维去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能力,而不再只是套公式了。
很遗憾,我没有现实没法找到培养小孩写逻辑步骤的。在美国发现,原来能够一步步帮着小孩看逻辑步骤,告诉他你要怎么写才是逻辑严谨,居然是一个奢侈的事情。但我又是个希望小孩子自己学成,不希望由我一步步教他怎么写。我不教自己小孩数学,只负责选择并组织材料,然后交给他,让他按照自己的pace一步步寻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欣赏方式。Kumon在我家实现了让小孩一步步自己学会写严谨分析步骤的过程。
当然也要感谢ChatGPT的横空出现,不仅仅可以把中文转成英文,而且可以让它产生一份带答案,一份空白的,家里有打印机就可以。(我没有试过批量产生,我是做到哪里,转到哪里。主要是每张我都要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所以没有用批量产生。主打一个,娃做的时候,老妈虽然不做,但好歹付出了每张upload到ChatGPT的劳动,精神上与娃同在。)
计算数学是一个应用数学的一个大的分支,而且AI简直是令计算数学这个分支焕发出青春的光彩。 但这个与小学说的数字算数计算是两码事。我这里说的计算仅只止于小学生的算数计算,不涉及计算理论。
可以进去的,我试着开一个incognito 窗口,复制网页地址,都可以进去。 你再试试。
我那种三元一次方程,四元一次方程就每张只做一道题,其余都扔了。 懂得消元法的意思就可以了,理解一下二元的方法怎么扩散到三元一次,怎么扩散到四元一次就可以了。 这个与线性代数有点关系,但是知道练习一下试着做做就可以了,没必要练习很多。
反正关于纯属劳动力计算的方面,我家是扔了很多。放了很多重点在二元一次方程上,那个比较好玩,特别是十字相乘法算根的时候,那种正好凑到了。可以在数学学习中,不断感受数字的精巧和自我的一种肯定,给小孩一些正向反馈。
我一直希望小孩在数学学习中避免borning的重复,让他从自己思维中得到一点点快乐和自我肯定,从而支持他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