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羡慕加拿大免费医疗吗?看看这个16岁男孩怎么死在急诊室的(图)

c
casry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安大略省的一个家庭呼吁省政府立法,规定少年儿童的急诊室最长等候时间。去年,他们16岁的儿子在医院等了八个小时后去世。
安大略省伯灵顿的范德沃肯(van der Werken)夫妇表示,他们16岁的儿子芬利(Finlay van der Werken)起初病情较轻,几天后加重,并伴有偏头痛。母亲海泽 (Hazel) 于2024年2月7日紧急将他送往奥克维尔特拉法加纪念医院(Oakville Trafalgar Memorial Hospital)。
她在上周接受CBC采访时回忆道:我们去了急诊室,里面挤满了人。芬利当时在喊疼。 芬利很快就被分诊(triaged)了,这让她还对 “随时”可能见到医生抱有希望。
但‘随时’变成了8小时22分钟。
海泽说,那八个多小时感觉就像持续的恐惧状态,他们夫妇后来得知,在等待期间,芬利的血氧水平在迅速下降。她说,后来芬利渐渐安静下来了。他基本上放弃了,芬利的父亲GJ说,没有人帮助他。
芬利最终看到医生时,被诊断为败血症引起的缺氧和肺炎。他被插管,最终被转诊到多伦多的儿童(SickKids) 医院,在那里他被连上了机器,接管心脏、肺和肾脏的功能。病情没有任何好转,只是越来越糟,直到医生叫我们进来,说芬利没有机会康复了, 芬利的父亲 GJ 说。
芬利去世后,家人决定采取法律行动。GJ 说,他们不想对儿子的遭遇保持沉默。
现在漫长的候诊是常态,而且似乎没有人反对,芬利的父亲 GJ说。既然芬利再也无法表达他的担忧、他的愿望、他的要求,我们觉得有义务为他发声,尽我们所能防止这样的事情再发生在其他人身上。
今年早些时候,芬利的家人对运营奥克维尔特拉法加纪念医院的霍尔顿医疗服务机构(Halton Healthcare Services)等提起了诉讼,指控该医疗机构的系统不足,无法确保像芬利这样的患者在适当的时间内得到医生诊治,并且急诊科的医护人员不足。
霍尔顿医疗机构表示正在努力改善医疗服务。他们在一份声明中向芬利的家人表示慰问,但表示出于隐私原因,该机构不对具体患者病例发表评论。
因长时间等待而死亡是不可接受的
芬利的故事表明,安省医疗保健系统存在更大的问题,芬利的母亲海泽表示。他们也听到过其他人因医院等待时间过长而失去亲人的故事,她认为这不可接受。
他们还呼吁安省颁布他们提议的芬利法——一项立法,该法案将规定儿童急诊室的最长等待时间,并强制执行安全的人员配置比例,以及其他措施。
上星期,芬利一家发起请愿,呼吁安大略省政府通过其拟议的法律,该法律还将包括对急诊室儿童死亡事件进行独立审查,并为儿童急诊护理提供更好的资金支持。
请愿书中写道:儿童并非小大人,少儿的病情恶化速度更快,需要专门的剂量和设备,而且他们往往无法为自己争取权益。如果没有可执行的标准,他们在这个不堪重负的医疗体系中面临最大的风险。
安大略省卫生部称芬利的案例极其悲惨。安省卫生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卫生部期望每家医院都秉持最高标准的病人护理,并遵守《公立医院法》中关于应对和审查重大事件的要求,以确保此类事件不再发生。我们还希望医院向受影响的患者或其家属披露此次审查的结果。
芬利的母亲海泽说,对于他们一家人来说,他们主要的挫败感源于医院在缩短等候时间方面缺乏行动,以及他们儿子的死使得他们对医疗保健系统感到不信任和恐惧。
我们现在关注的是儿童,因为这是我们心碎的地方,但这关系到每个人。我很害怕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生了病需要去医院,海泽说。
讲述这些让我精疲力竭。但如果我们不这样做,问题会不会持续发生下去?
j
jeso1
8月5号帖子又炒一遍?这真是人血馒头反复吃,发帖100新人刚出道就来吃人馒头真正动机是什么?
全球五分之一人最后死于败血症,老布什总统最后败血症死亡,得了败血症平均死亡率30%-40%
感染进入血液,机体免疫系统突然产生过激反应,免疫风暴导致败血症休克,最后多个器官衰竭 败血症不容易诊断, 化验不出来,没有独特症状,四个症状被缩写为“TIME”。 T: emperature: Higher or lower than normal. 高温或低温 I: nfection: Signs and symptoms of an infection. 血象显示感染 M: ental decline: Sleepiness, or difficulty being roused. 嗜睡 E: xtremely ill: Shortness of breath. 气短 这四个症状并没有独特性,普通感染也可能有这些症状。即使看医生,当成普通感染没有针对治疗,也会很快器官衰竭死亡。 败血症细菌培养需要48小时。在明确病原菌之前,医生只能根据一系列症状推测是败血症,然后尝试用广谱抗生素,以覆盖可能导致败血症的常见细菌,或者几种抗生素联用。但是有的败血病是真菌病毒引起。

s
sheerlily
不要转移话题到他死于什么病,在没有确诊的情况下,8个多小时没有医疗救治才是人家长请愿的理由。
r
reiga
jeso1 发表于 2025-08-25 17:18
8月5号帖子又炒一遍?这真是人血馒头反复吃,发帖100新人刚出道就来吃人馒头真正动机是什么?
全球五分之一人最后死于败血症,老布什总统最后败血症死亡,得了败血症平均死亡率30%-40%
感染进入血液,机体免疫系统突然产生过激反应,免疫风暴导致败血症休克,最后多个器官衰竭 败血症不容易诊断, 化验不出来,没有独特症状,四个症状被缩写为“TIME”。 T: emperature: Higher or lower than normal. 高温或低温 I: nfection: Signs and symptoms of an infection. 血象显示感染 M: ental decline: Sleepiness, or difficulty being roused. 嗜睡 E: xtremely ill: Shortness of breath. 气短 这四个症状并没有独特性,普通感染也可能有这些症状。即使看医生,当成普通感染没有针对治疗,也会很快器官衰竭死亡。 败血症细菌培养需要48小时。在明确病原菌之前,医生只能根据一系列症状推测是败血症,然后尝试用广谱抗生素,以覆盖可能导致败血症的常见细菌,或者几种抗生素联用。但是有的败血病是真菌病毒引起。



有好多指标可以立刻验出是否败血症 我家孩子肺炎高烧 一个小时就验出败血症边缘 马上打抗生素 美国急症可以在两个小时内确诊
j
jeso1
不要转移话题到他死于什么病,在没有确诊的情况下,8个多小时没有医疗救治才是人家长请愿的理由。
sheerlily 发表于 2025-08-25 20:15

转移什么话题? 现在什么地方急诊能随到随看。 中国那么快医疗,儿科急诊也会等8小时

j
jeso1
他的不幸是多重因素叠加
第一 败血症凶险,很快器官衰竭死亡,而且败血症难以确诊,很多被当成普通感染 第二 病人分布不均衡,有的医院急诊1小时(比如十公里外的halton),有的38分钟(比如 32公里外MCMaster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有的6小时(比如这个oakville trafalgar) 这个医院是社区医院,设备不完善,最后送到多伦多病童医院途中心脏停跳。 第三 这个医院排班有问题,当晚只有一个医生 他父母当时也没意识到这么凶险,不然多开车30分钟送多伦多病童总院




j
jeso1

有好多指标可以立刻验出是否败血症 我家孩子肺炎高烧 一个小时就验出败血症边缘 马上打抗生素 美国急症可以在两个小时内确诊

reiga 发表于 2025-08-25 20:20

还化验出败血症边缘呢 一听就是个医盲 败血症血象和普通感染一样,只看到白细胞WBC计数高 不同的是败血症触发了免疫风暴,免疫系统自我攻击, 导致器官衰竭
打什么抗生素? 败血症由不同细菌引起,抗生素通常对特定细菌有效。 更别提败血症可能是病毒或者真菌感染,抗生素完全无效。 真正治疗败血症需要48小时细菌培养看看什么病菌,什么药有效
临时工
以下摘自联合国报告
"败血症每年死...其中大多数可通过早期诊断临床适当管理得到预防。"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关键,通常包括抗生素、输液和支持性治疗。
实际上就是两个原因,1个是拖,另一个是不给抗生素。
轻度败血症早期及时抗生素治疗多数可以及时治愈。




临时工
还败血症边缘呢 一听你就是个医盲 败血症血象和普通感染一样,只看到白细胞上升 不同是败血症触发免疫风暴,免疫系统自我攻击。普通感染没有。
打什么抗生素? 败血症由不同细菌引起,抗生素通常对特定病菌有效,更别提败血症可能是病毒真菌感染,抗生素完全无效。 真正治疗败血症需要48小时细菌培养看看什么病菌,什么药有效
jeso1 发表于 2025-08-25 20:56

这就是扯。 4 8小时等待期间就干等着恶化? 中国医生是先打上抗生素再说。 很多败血症就是拖S的。
不能说因为"可能是"真菌就什么都不干干看着。还很大可能是细菌呢。典型教条主义害S人

S
Sungazer
没必要为这个辩护啊,急症室八小时才看到医生怎么都是问题。虽然说我自己家人去过急诊两次都没等过8小时,但等两小时是有的。这家急诊要等那么久绝对是严重问题啊。我绝对支持全民医疗,但也没必要无视一些问题。当然,用一些个例否定一个制度的标题党也是毫无说服力的。
D
DFFL
我曾经因为突发阑尾炎(当时不知道)去离家3KM的医院急诊,等了7个小时后被通知可以先回家 6个小时之后再回来做彩超。 过了半年又犯一次,这次有经验,去了离家20KM远的医院,人明显少,等了1个多小时就被安排进病房打吊瓶了
S
Sungazer
随便搜一下,这种事在美国也有啊。这个是等了5小时的。 https://www.kktv.com/2022/08/25/patient-dies-after-waiting-5-hours-hospitals-emergency-department-regulators-say/?outputType=amp
B
Buttercake
加拿大的全民免费医疗有利于身体健康的人,失业不用担心医保。在美国,如果失业了,自己买医疗保险,真是个很重的负担。但是在加拿大生重病,有时真要自求多福。
L
LiuX
sheerlily 发表于 2025-08-25 20:15
不要转移话题到他死于什么病,在没有确诊的情况下,8个多小时没有医疗救治才是人家长请愿的理由。

这也太正常了。。他看着不紧急的样子。。。就是在那边排队啊
L
LiuX
大s也是这样嘎的
L
LiuX
jeso1 发表于 2025-08-25 20:51
他的不幸是多重因素叠加
第一 败血症凶险,很快器官衰竭死亡,而且败血症难以确诊,很多被当成普通感染 第二 病人分布不均衡,有的医院急诊1小时(比如十公里外的halton),有的38分钟(比如 32公里外MCMaster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有的6小时(比如这个oakville trafalgar) 这个医院是社区医院,设备不完善,最后送到多伦多病童医院途中心脏停跳。 第三 这个医院排班有问题,当晚只有一个医生 他父母当时也没意识到这么凶险,不然多开车30分钟送多伦多病童总院





应该直接去病童医院
L
LiuX
Sungazer 发表于 2025-08-25 21:06
没必要为这个辩护啊,急症室八小时才看到医生怎么都是问题。虽然说我自己家人去过急诊两次都没等过8小时,但等两小时是有的。这家急诊要等那么久绝对是严重问题啊。我绝对支持全民医疗,但也没必要无视一些问题。当然,用一些个例否定一个制度的标题党也是毫无说服力的。

那是你幸运,我之前骨折等了8-9小时吧。。。 但因为骨折不紧急啦,痛,流血又不会死人。。。
j
jeso1
Sungazer 发表于 2025-08-25 21:06
没必要为这个辩护啊,急症室八小时才看到医生怎么都是问题。虽然说我自己家人去过急诊两次都没等过8小时,但等两小时是有的。这家急诊要等那么久绝对是严重问题啊。我绝对支持全民医疗,但也没必要无视一些问题。当然,用一些个例否定一个制度的标题党也是毫无说服力的。

这个发帖的是要讨论怎么提高吗。他就是吃人血馒头.
他用这例反对全民医疗 但是为什么不比人均寿命 为什么不说新冠医疗危机一来,没有全民医疗的死亡1,219,487, 有全民医疗的死亡60,871
j
jeso1
LiuX 发表于 2025-08-25 21:27
大s也是这样嘎的

大S在日本死亡 很多人怀疑死于败血病
j
jeso1
以下摘自联合国报告
"败血症每年死...其中大多数可通过早期诊断临床适当管理得到预防。"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关键,通常包括抗生素、输液和支持性治疗。
实际上就是两个原因,1个是拖,另一个是不给抗生素。
轻度败血症早期及时抗生素治疗多数可以及时治愈。





临时工 发表于 2025-08-25 20:58

你有没有读完世界卫生组织报告?
改进败血症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改善环境卫生、水质及其可获得性以及采取适当的手部卫生等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就可以预防败血症和拯救生命,但必须辅之以早期诊断、临床适当管理以及获得安全和可负担得起的药物和疫苗。这些干预措施可防止多达84%的新生儿因败血症死亡。 https://www.who.int/zh/news/item/08-09-2020-who-calls-for-global-action-on-sepsis---cause-of-1-in-5-deaths-worldwide
他说的是改善环境,改善水质,饭前便后洗手这些卫生预防措施,说的是可负担得起的药物 说的是防控减少细菌感染。而不是得了败血症大部分可以救治。
j
jeso1
这就是扯。 4 8小时等待期间就干等着恶化? 中国医生是先打上抗生素再说。 很多败血症就是拖S的。
不能说因为"可能是"真菌就什么都不干干看着。还很大可能是细菌呢。典型教条主义害S人


临时工 发表于 2025-08-25 21:00


四环素与氯霉素是广谱抗生素,但是药效不强,即使有用也效果不明显 真正药到病除是针对性特效药 需要做细菌培养才知道什么细菌, 需要尝试各种药物,才知道什么药杀菌最快最彻底。
在没有培养结果前,你当然可以几种抗生素合用,但是这是撞大运,不一定有效。



S
Sungazer
回复 13楼 Buttercake 的帖子
加拿大全民医保对重病的人更重要啊。一开始确诊之前等待可能会长,但一般进入程序后都按部就班。重要的是,你不需要边治病边担心没法工作的话自己的保险能不能保得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