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外销楼盘90年代的,2001年就并轨取消了.毛30年了. 老公房外墙,电梯,水管更新政府出资, 老外销楼盘政府一般不管,属于三不管的, haha12345 发表于 2025-08-21 01:08
doubt 发表于 2025-08-21 01:22 老公房有啥好的吗?不太懂外销啥的这种历史名词,感觉那些有名的贵的楼盘都是商品房,都是有维修基金这一说的。有些老牌豪宅,一代一代业主越来越差,很多十几年的房子外立面就没法看了。我感觉国内的绝大多数房子没有什么好好维护的概念,得不停换新才能彻底避免这种老化以后的各种问题
haha12345 发表于 2025-08-21 01:41 不光维护的问题, 当年的外消房上水镀锌管,下水铸铁管, 都30年锈穿了,三天2头爆管,更换管道要几百万, 想要大家都开管井,破坏墙体换管道更不可能,
aaplaapl 发表于 2025-08-21 02:16 看着让人绝望,立刻觉得美国这边的房子全屋换水管就是小菜一碟了。
sjbsm 发表于 2025-08-21 06:21 奇怪这个帖子怎么没有火
haha12345 发表于 2025-08-21 01:08 上海的外销楼盘90年代的,2001年就并轨取消了.毛30年了. 老公房外墙,电梯,水管更新政府出资, 老外销楼盘政府一般不管,属于三不管的,
shenandoah1 发表于 2025-08-21 07:23 不知道楼主为啥要买外销楼盘的房子,这有点类似于老公房了,一般来说地段可能很好,但住起来不太舒服。这种房子现在卖起来会比较麻烦。
公用马甲44 发表于 2025-08-21 08:23 呃,这下我傻了,外销有这个说法?中介说这个当年一手是外销,来说明质量好来着。就算没外销这回事,很多十几年的商品房,从外立面看上去情况也都大差不差。买的时候就是地段景观一看就下手了,海归傻白甜嘛,555。 不过楼上说外销都三十年以上了,那这个不应该是外销啊,这楼确实不到二十年。那我也糊涂了,这后知后觉也太厉害了。。。。 看来,又得敲打自己一句以前花钱买来的教训:国内的房产中介真没一句可信的。
哈哈,如果你到纽约中央公园那一带买套比较老的公寓,也得多看多挑啊。越是大城市,买房的猫腻越多。 这种老房子住起来不太舒服,投资的潜力是不错的,但你却是退休了要自住,然后买了没几年又要出手,这种操作放在美国也是很亏的。 shenandoah1 发表于 2025-08-21 08:31
zxy2018 发表于 2025-08-21 08:45 纽约曼哈顿的公寓, 每个月管理费+房产税大部分几千美元 如果大家愿意每个月交几千美元,大部分物业的问题就解决了。美国的法宝就是收昂贵的费用,结果是大部分的普通人根本住不起曼哈顿 苹果跟苹果比,住美国大农村独栋的不要跟上海市中心的高层比物业
zxy2018 发表于 2025-08-21 08:40 到大商场要开车20多分钟, 好像地段也不太好
是因为堵车吧?我朋友说,上海不管啥地段,到人民广场都是45分钟,挺神奇 doubt 发表于 2025-08-21 08:55
公用马甲44 发表于 2025-08-21 00:01 夏天需要国内住两三个月,但是基本闲着,动了卖房的心思。房子不大位置很好,不到二十年房龄,当年也算明星外销盘了,当然我买的是二手,按美国生活习惯装修很好,但世界各种变化快没用上。我们决定上海只留另外一套别墅,闲置的房产变现。 到国内以后因为太热,先出去逛了一圈才回到上海。前两日生活上碰到的各个环节感觉有些代表性,与版上游客看客隔岸观火客们视角颇不同,所以特意记录分享如下。请原谅我的拙劣文笔,但求真实。 ============================================= 话说,想卖的这个房子到手没多久就疫情,当时装修因此拖了挺久,所以其实没咋住过,这次到家那天正是落日时分,看出去视野特别开阔,顿时有点动摇。 半夜醒来,想起最开始动卖房心思起源于高楼消防隐患。那阵网上不少电动车电池在高楼里自燃,国内消防车开不进小区的也时有耳闻。顿时睡不好觉了,上网查了消防云梯一般最高到17楼,还好我在16楼,松了一口气,小区停车状况倒是真不太好,再次坚定了一下卖房的决策方向,才又睡去。 8点多醒来,兴致勃勃想去500多米外的一个早餐店,走过去10分钟,骑共享单车更快,一出楼门,哎一大早咋这么热,还没动脚就一身汗,要不还是点外卖吧,又想到每天一堆外卖袋子杯子餐具的真不环保,一下子没了胃口。想到中午约了米其林,算了,日本转机的时候买的饼干对付一下,也不错。 小红书上找了个小区旁的中介过来,大概看了下房子,准备挂牌,小伙子提醒我去办个手机副卡,这我懂,以前买房租房,不知道这些,用了主手机号,饱受几年全上海各路中介骚扰,这种血泪教训,咱这次肯定不能再犯。 午饭,跟终于起床的儿子去吃著名的米其林餐厅新荣记,提前十来天定的位子,点了网传的“穷鬼套餐”,每人598,自己家里人专心吃饭也不用像隔壁几桌那样认真social聊天,十几道菜吃的非常轻松愉快,娘俩一顿感慨,虽然以前各种便宜好吃的快餐多数都不行了,但是国内好吃的还是有的呀,肯花钱就行。习惯美国物价的儿子开心地补充,而且598RMB换成美元一点也不贵啊!(注:我们全家海归过几年,之后也几乎每年都回国,所以我们国内美食的感受主要是跟以前比,与版上铺天盖地回到中国就啥都觉得好吃的感受挺有差异)。 到这里,这一天都还算是美好的。 肚子撑撑的两人回了家,楼门贴了个告示,水泵坏了,停水了,也没说啥时候能修好。躺了好一会还是没水,中午吃的有点多,人有三急,得解决。先想要不去平时习惯去的大商场,卫生间很好,但得开二十分钟车,还得停车,有点麻烦,就去附近一个没去过的小商场了,比较新,卫生间看着过得去,而且是马桶,松了一口气,刚要坐下发现,没纸!打开包翻了一分钟也没翻到,赶紧出去先找纸。哦原来外面墙上有个机器,可以免费拿纸。我刚伸手,从身后伸过来一个手到机器下面,啊这也要插队吗???行那你先拿吧。。。然后我拿纸,是感应的,伸一次手机器出一张纸,一张纸不够啊,汗,只好伸了一次又一次,一共拿了五张纸,我还挺不好意思,别人看见我这么浪费多不好。好了再去马桶,一进去就觉得拿少了,因为要先拿出两张擦马桶圈,虽然我可以悬空,可也实在不能无视上面的可疑液体。。。 算是及时解决了人生一大事。就是厕所里面几乎没空调,折腾出一身汗。想着家里没水,再转转。 商场里面有个国产草木护肤品店,有人躺着在做facial,可以体验产品做一个小时facial,只要129,闻着不错,决定试试。说良心话,脸上拨筋做的不错,只是,做完就强力推销,要我买2000多的产品,以后才可以来店里继续做脸。可是我只在国内两三个月,而且我跟了十几年的美容店的卡里余额还有上万,这牌子我都没听说过,有点尴尬。拉锯一会,发现有999的产品,沉没成本低了一半多,买一套交代过去了。 找人间接打听,还没水,不要回家,出了这么多汗,头发也最好弄弄干净。又走进了一家理发店,因为点评上他家有52的洗吹。然后。。。。又办了一张99块的理发店的卡才能走出来。 就这么晃着到晚饭点了,商场里面人气最旺的地下一层,好多各式美食,奶茶占了一半的样子,差一点经不起诱惑,可是想想到了年纪这体重一直飙,中午的大餐还得好几天才能消化呢,忍住了。有个水果超市,买了最爱吃的阳山水蜜桃和巨峰葡萄,小区门口以前有个水果店,这次看到关门大吉了,试试这边。 据说低楼层慢慢开始上水了,终于离开商场可以回家了。 到了大堂,驻足认真读了一下墙上贴的之前没空研究的一堆A4纸,惊觉原来这个楼除了水泵还有不少问题,是在征集业主签名,要修理各种状况,有十几户大楼外墙在漏水,有一个电梯一直是坏的(我以为就坏几天),需要修或者换,还有本来看着豪华的大堂,地板瓷砖破了很大很大一片。 维修报价已经有几个方案了,大概十万左右吧,但是要征集够2/3的业主同意才能动用大家的维修基金来做这个事情,一百多户签了五户,贴了也不知多久了,纸已经破破烂烂的。 墙上还有隔壁单元签名表,漏水的户数比我们还多很多,问题更严重,维修报价40多万,那岂不是更没希望,又觉得我这边没那么惨了。 摸了一下包,没找到笔。想想就算多我一个签名,也差的远了,改变不了任何状况,上楼吧。 回到家过了一小会,终于来水了。洗了巨峰葡萄和阳山水蜜桃当晚饭,不怎么甜,小商场还是不靠谱,要吃好东西可能得去那些贵超市挨宰(或者多跑跑菜场能淘到不贵的好东西,无奈作为体重堪忧退休人士,浪费口和胃去试错似乎并不是啥好选项)。 最后发现今天来不及办副卡了,明天一定要去办副卡。 第二天: 一大早,室外温度似乎低了一些,或者我更适应了,带了笔下楼签了名,同意的总数增加到了六户,虽然没用但是,唉,我也不知道为啥签。 走去了早餐店,吃完一身汗,路上每个老阿姨爷叔样子也都差不多,早上八点多都在抹汗了。我思考了一下,还是得尽量开车出去或者叫外卖,楼下告示说水泵需要彻底更换了,不知道要等多久,需要随时蓄水,这动不动的出一身汗,万一又停水,唉。不管怎么说,房子还是得卖。难怪我那个前两年买了1600万高层“豪宅”的朋友一直在跟我敲打,国内的高楼以后都是贫民窟。。。 然后去办副卡,小店不给办,只能去大店,排了大半小时队,最后种种原因没办成。 接下来的新任务,去找朋友们蹭张副卡。。。。。。
doubt 发表于 2025-08-21 08:55 是因为堵车吧?我朋友说,上海不管啥地段,到人民广场都是45分钟,挺神奇
到国内以后因为太热,先出去逛了一圈才回到上海。前两日生活上碰到的各个环节感觉有些代表性,与版上游客看客隔岸观火客们视角颇不同,所以特意记录分享如下。请原谅我的拙劣文笔,但求真实。
============================================= 话说,想卖的这个房子到手没多久就疫情,当时装修因此拖了挺久,所以其实没咋住过,这次到家那天正是落日时分,看出去视野特别开阔,顿时有点动摇。
半夜醒来,想起最开始动卖房心思起源于高楼消防隐患。那阵网上不少电动车电池在高楼里自燃,国内消防车开不进小区的也时有耳闻。顿时睡不好觉了,上网查了消防云梯一般最高到17楼,还好我在16楼,松了一口气,小区停车状况倒是真不太好,再次坚定了一下卖房的决策方向,才又睡去。
8点多醒来,兴致勃勃想去500多米外的一个早餐店,走过去10分钟,骑共享单车更快,一出楼门,哎一大早咋这么热,还没动脚就一身汗,要不还是点外卖吧,又想到每天一堆外卖袋子杯子餐具的真不环保,一下子没了胃口。想到中午约了米其林,算了,日本转机的时候买的饼干对付一下,也不错。
小红书上找了个小区旁的中介过来,大概看了下房子,准备挂牌,小伙子提醒我去办个手机副卡,这我懂,以前买房租房,不知道这些,用了主手机号,饱受几年全上海各路中介骚扰,这种血泪教训,咱这次肯定不能再犯。
午饭,跟终于起床的儿子去吃著名的米其林餐厅新荣记,提前十来天定的位子,点了网传的“穷鬼套餐”,每人598,自己家里人专心吃饭也不用像隔壁几桌那样认真social聊天,十几道菜吃的非常轻松愉快,娘俩一顿感慨,虽然以前各种便宜好吃的快餐多数都不行了,但是国内好吃的还是有的呀,肯花钱就行。习惯美国物价的儿子开心地补充,而且598RMB换成美元一点也不贵啊!(注:我们全家海归过几年,之后也几乎每年都回国,所以我们国内美食的感受主要是跟以前比,与版上铺天盖地回到中国就啥都觉得好吃的感受挺有差异)。
到这里,这一天都还算是美好的。
肚子撑撑的两人回了家,楼门贴了个告示,水泵坏了,停水了,也没说啥时候能修好。躺了好一会还是没水,中午吃的有点多,人有三急,得解决。先想要不去平时习惯去的大商场,卫生间很好,但得开二十分钟车,还得停车,有点麻烦,就去附近一个没去过的小商场了,比较新,卫生间看着过得去,而且是马桶,松了一口气,刚要坐下发现,没纸!打开包翻了一分钟也没翻到,赶紧出去先找纸。哦原来外面墙上有个机器,可以免费拿纸。我刚伸手,从身后伸过来一个手到机器下面,啊这也要插队吗???行那你先拿吧。。。然后我拿纸,是感应的,伸一次手机器出一张纸,一张纸不够啊,汗,只好伸了一次又一次,一共拿了五张纸,我还挺不好意思,别人看见我这么浪费多不好。好了再去马桶,一进去就觉得拿少了,因为要先拿出两张擦马桶圈,虽然我可以悬空,可也实在不能无视上面的可疑液体。。。
算是及时解决了人生一大事。就是厕所里面几乎没空调,折腾出一身汗。想着家里没水,再转转。
商场里面有个国产草木护肤品店,有人躺着在做facial,可以体验产品做一个小时facial,只要129,闻着不错,决定试试。说良心话,脸上拨筋做的不错,只是,做完就强力推销,要我买2000多的产品,以后才可以来店里继续做脸。可是我只在国内两三个月,而且我跟了十几年的美容店的卡里余额还有上万,这牌子我都没听说过,有点尴尬。拉锯一会,发现有999的产品,沉没成本低了一半多,买一套交代过去了。
找人间接打听,还没水,不要回家,出了这么多汗,头发也最好弄弄干净。又走进了一家理发店,因为点评上他家有52的洗吹。然后。。。。又办了一张99块的理发店的卡才能走出来。
就这么晃着到晚饭点了,商场里面人气最旺的地下一层,好多各式美食,奶茶占了一半的样子,差一点经不起诱惑,可是想想到了年纪这体重一直飙,中午的大餐还得好几天才能消化呢,忍住了。有个水果超市,买了最爱吃的阳山水蜜桃和巨峰葡萄,小区门口以前有个水果店,这次看到关门大吉了,试试这边。
据说低楼层慢慢开始上水了,终于离开商场可以回家了。
到了大堂,驻足认真读了一下墙上贴的之前没空研究的一堆A4纸,惊觉原来这个楼除了水泵还有不少问题,是在征集业主签名,要修理各种状况,有十几户大楼外墙在漏水,有一个电梯一直是坏的(我以为就坏几天),需要修或者换,还有本来看着豪华的大堂,地板瓷砖破了很大很大一片。
维修报价已经有几个方案了,大概十万左右吧,但是要征集够2/3的业主同意才能动用大家的维修基金来做这个事情,一百多户签了五户,贴了也不知多久了,纸已经破破烂烂的。
墙上还有隔壁单元签名表,漏水的户数比我们还多很多,问题更严重,维修报价40多万,那岂不是更没希望,又觉得我这边没那么惨了。
摸了一下包,没找到笔。想想就算多我一个签名,也差的远了,改变不了任何状况,上楼吧。
回到家过了一小会,终于来水了。洗了巨峰葡萄和阳山水蜜桃当晚饭,不怎么甜,小商场还是不靠谱,要吃好东西可能得去那些贵超市挨宰(或者多跑跑菜场能淘到不贵的好东西,无奈作为体重堪忧退休人士,浪费口和胃去试错似乎并不是啥好选项)。
最后发现今天来不及办副卡了,明天一定要去办副卡。
第二天: 一大早,室外温度似乎低了一些,或者我更适应了,带了笔下楼签了名,同意的总数增加到了六户,虽然没用但是,唉,我也不知道为啥签。
走去了早餐店,吃完一身汗,路上每个老阿姨爷叔样子也都差不多,早上八点多都在抹汗了。我思考了一下,还是得尽量开车出去或者叫外卖,楼下告示说水泵需要彻底更换了,不知道要等多久,需要随时蓄水,这动不动的出一身汗,万一又停水,唉。不管怎么说,房子还是得卖。难怪我那个前两年买了1600万高层“豪宅”的朋友一直在跟我敲打,国内的高楼以后都是贫民窟。。。
然后去办副卡,小店不给办,只能去大店,排了大半小时队,最后种种原因没办成。
接下来的新任务,去找朋友们蹭张副卡。。。。。。
老公房有啥好的吗?不太懂外销啥的这种历史名词,感觉那些有名的贵的楼盘都是商品房,都是有维修基金这一说的。有些老牌豪宅,一代一代业主越来越差,很多十几年的房子外立面就没法看了。我感觉国内的绝大多数房子没有什么好好维护的概念,得不停换新才能彻底避免这种老化以后的各种问题
不光维护的问题, 当年的外消房上水镀锌管,下水铸铁管, 都30年锈穿了,三天2头爆管,更换管道要几百万, 想要大家都开管井,破坏墙体换管道更不可能,
看着让人绝望,立刻觉得美国这边的房子全屋换水管就是小菜一碟了。
美国的一整栋房子全部拔掉重建都行,屋主自己就能掌控。国内一方面物业参差不齐,物业费本来也不高,很多小区几乎没有维护的概念,另一方面动用维修基金非常麻烦。哪怕是别墅小区,就算每个房子里面有问题,愿意花钱就解决了,但是一旦涉及到小区公共设施的问题,需要维修基金那也还是要所有业主投票,听朋友说起过,几乎不可能投票成功。
笑而不语
那是在美国 在中国一百个一千个乃至一万个十万个中国人在铲子的凝聚下真的可以干出来世纪大工程,鸟巢、小浪底工程、港珠澳大桥等等等等太多了
等一下一堆人来,骂美华高华就火了
不是总有几个ID说国内啥事立刻回贴上万吗
不知道楼主为啥要买外销楼盘的房子,这有点类似于老公房了,一般来说地段可能很好,但住起来不太舒服。这种房子现在卖起来会比较麻烦。
呃,这下我傻了,外销有这个说法?中介说这个当年一手是外销,来说明质量好来着。就算没外销这回事,很多十几年的商品房,从外立面看上去情况也都大差不差。买的时候就是地段景观一看就下手了,海归傻白甜嘛,555。
不过楼上说外销都三十年以上了,那这个不应该是外销啊,这楼确实不到二十年。那我也糊涂了,这后知后觉也太厉害了。。。。
看来,又得敲打自己一句以前花钱买来的教训:国内的房产中介真没一句可信的。
关键是物业没权利,对于拖欠物业费的业主,也只能像孙子一样低三下四的要钱。
美国物业牛逼多了,直接可以法拍你的房子。
哈哈,如果你到纽约中央公园那一带买套比较老的公寓,也得多看多挑啊。越是大城市,买房的猫腻越多。
这种老房子住起来不太舒服,投资的潜力是不错的,但你却是退休了要自住,然后买了没几年又要出手,这种操作放在美国也是很亏的。
到大商场要开车20多分钟, 好像地段也不太好
纽约曼哈顿的公寓, 每个月管理费+房产税大部分几千美元
如果大家愿意每个月交几千美元,大部分物业的问题就解决了。美国的法宝就是收昂贵的费用,结果是大部分的普通人根本住不起曼哈顿
苹果跟苹果比,住美国大农村独栋的不要跟上海市中心的高层比物业
上海的普通小区和高档小区都还好,普通小区有市政府补贴,高档小区物业费也不便宜(比纽约芝加哥还是好很多),但楼主买的是外销楼盘的房子,就很尴尬了。
到大城市买房,千万不能只听中介忽悠,自己得多琢琢磨才行。
是因为堵车吧?我朋友说,上海不管啥地段,到人民广场都是45分钟,挺神奇
上海走路/地铁/公交到大商场20分钟以内,才叫好地段,跟堵不堵车没关系
这种超级大城市,出行都是以地铁,公交为主,纽约也是一样。 因为堵车,停车是个大问题
请问你这个房子,现在能卖到买的价格吗?
2019年的价格?
和朋友约好人民广场附近喝咖啡。
朋友徐泾出发,我苏州站-上海站-地铁,我先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