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偶然看到窦文涛在凤凰卫视中文台主持的《锵锵三人行》, 特别讲到唐代台山诗人寒山对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嬉皮士文化的影响。说到这里, 国人大都熟悉唐朝张继写的七言绝句《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朝安史之乱后,张继科举失利,路过苏州,夜泊枫桥, 感慨万千。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冷、萧瑟的秋夜江景,将旅人的愁绪与寺院的钟声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诗中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一句,让寒山寺的名字家喻户晓,从此成为无数文人墨客和游客向往的圣地。寒山寺是中国最著名的古刹之一,最初建于南北朝时期(约公元502-519年),当时名为“妙利普明塔院”。相传到了唐代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著名诗僧寒山和拾得曾在此地居住,于是寺院便更名为寒山寺。唐代诗人张继晚于寒山100多年。"疯僧”式诗人寒山, 著诗约有300首,后世汇编成《寒山诗》。 寒山的诗比起张继来,确实略输文采。但其心境好像已达到某种超脱于世外的境界。下面是几首节选。 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 时人见寒山,皆道似狂愚。貌不起人目,心中自坦然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 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 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世事从流水,人生似转蓬。荣华即朝露,富贵如春梦。 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冷冷度春秋。朝朝暮暮营活计,闷闷昏昏白了头。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明明白白一条路,万万千千不肯修。 上世纪50年代,美国掀起了一场名为“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的文学运动,这群作家和诗人对当时的社会现状感到不满,开始寻找新的精神出路。正是在这个时期,寒山的诗歌被翻译成英文,由美国诗人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等人推介给了西方世界。斯奈德本人就是一位深受东方哲学影响的诗人,他将寒山的诗歌和思想带入“垮掉的一代”圈子,很快就引起了轰动。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在他的小说《达摩流浪者》(The Dharma Bums)中,塑造了一个以加里·斯奈德为原型的角色,他将寒山(Han Shan)尊为精神导师。这本书广受欢迎,使寒山的名字和思想在年轻一代中迅速传播开来。至此,寒山不仅仅是一位古代诗人,更成为了自由、反叛和精神探索的象征,深深地影响了后来蓬勃发展的嬉皮士文化。 以下是Gary Snyder 翻译的寒山的两首诗,仔细品味后,确似有股淡淡的禅意渐渐地散开。 In a tangle of cliffs I chose a place – Bird-paths, but no trails for men. What’s beyond the yard? White clouds clinging to vague rocks. Now I’ve lived here – how many years – Again and again, spring and winter pass. Go tell families with silverware and cars “What’s the use of all that noise and money?” 重岩我卜居,鸟道绝人迹。 庭际何所有,白云抱幽石。 住兹凡几年,屡见春冬易。 寄语钟鼎家,虚名定无益。 Men ask the way to Cold Mountain Cold Mountain: There’s no through trail. In summer, ice doesn’t melt. The rising sun blurs in swirling fog. How did I make it? My heart’s not the same as yours. If your heart was like mine. You’d get it and be right here. 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 夏天冰未释,日出雾朦胧。 似我何由届,与君心不同。 君心若似我,还得到其中。 唐代诗人寒山和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嬉皮士文化之间有着深远而有趣的联系,寒山甚至被认为是“嬉皮士的鼻祖”和**“垮掉的一代”的精神偶像**。这种联系的形成,主要源于寒山所代表的一种精神特质,它与嬉皮士的核心思想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寒山行为怪诞、不拘礼节,常在山林间疯疯癫癫地吟诗,衣衫褴褛,这种特立独行的形象与追求自由、反主流的嬉皮士精神高度契合。寒山选择隐居山林,与自然为伴,远离世俗纷扰,这与嬉皮士推崇的回归自然、追求简单生活的理念不谋而合。寒山过着清贫、自给自足的生活,对物质财富毫不在意。这恰好呼应了嬉皮士对消费主义的批判和对内心自由的向往。寒山的诗歌充满禅意,探讨人与宇宙、与自我的关系,这种对东方哲学的探索正是许多嬉皮士所追求的灵性之路。 寒山修身靠的是禅意诗歌, 远离世俗,降低人欲。 从某种角度来看, 寒山的修身之道世人难以为继。 嬉皮士用的是摇滚乐、迷幻艺术 (毒品)、自由性爱, 简单明了的手段。前者试图戒断除大自然之外,物质世界可能带来的一切精神上的欢愉或痛苦。后者则是靠对某种物质的依赖和兴奋(例如毒瘾), 来消除物质世界的捆绑所带来的精神上的痛苦。最后的结果是旧疾未愈,新疾又添。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朝安史之乱后,张继科举失利,路过苏州,夜泊枫桥, 感慨万千。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冷、萧瑟的秋夜江景,将旅人的愁绪与寺院的钟声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诗中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一句,让寒山寺的名字家喻户晓,从此成为无数文人墨客和游客向往的圣地。寒山寺是中国最著名的古刹之一,最初建于南北朝时期(约公元502-519年),当时名为“妙利普明塔院”。相传到了唐代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著名诗僧寒山和拾得曾在此地居住,于是寺院便更名为寒山寺。唐代诗人张继晚于寒山100多年。"疯僧”式诗人寒山, 著诗约有300首,后世汇编成《寒山诗》。
寒山的诗比起张继来,确实略输文采。但其心境好像已达到某种超脱于世外的境界。下面是几首节选。
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
时人见寒山,皆道似狂愚。貌不起人目,心中自坦然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 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 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世事从流水,人生似转蓬。荣华即朝露,富贵如春梦。
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冷冷度春秋。朝朝暮暮营活计,闷闷昏昏白了头。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明明白白一条路,万万千千不肯修。
上世纪50年代,美国掀起了一场名为“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的文学运动,这群作家和诗人对当时的社会现状感到不满,开始寻找新的精神出路。正是在这个时期,寒山的诗歌被翻译成英文,由美国诗人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等人推介给了西方世界。斯奈德本人就是一位深受东方哲学影响的诗人,他将寒山的诗歌和思想带入“垮掉的一代”圈子,很快就引起了轰动。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在他的小说《达摩流浪者》(The Dharma Bums)中,塑造了一个以加里·斯奈德为原型的角色,他将寒山(Han Shan)尊为精神导师。这本书广受欢迎,使寒山的名字和思想在年轻一代中迅速传播开来。至此,寒山不仅仅是一位古代诗人,更成为了自由、反叛和精神探索的象征,深深地影响了后来蓬勃发展的嬉皮士文化。
以下是Gary Snyder 翻译的寒山的两首诗,仔细品味后,确似有股淡淡的禅意渐渐地散开。
In a tangle of cliffs I chose a place – Bird-paths, but no trails for men. What’s beyond the yard? White clouds clinging to vague rocks. Now I’ve lived here – how many years – Again and again, spring and winter pass. Go tell families with silverware and cars “What’s the use of all that noise and money?” 重岩我卜居,鸟道绝人迹。 庭际何所有,白云抱幽石。 住兹凡几年,屡见春冬易。 寄语钟鼎家,虚名定无益。
Men ask the way to Cold Mountain Cold Mountain: There’s no through trail. In summer, ice doesn’t melt. The rising sun blurs in swirling fog. How did I make it? My heart’s not the same as yours. If your heart was like mine. You’d get it and be right here. 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 夏天冰未释,日出雾朦胧。 似我何由届,与君心不同。 君心若似我,还得到其中。
唐代诗人寒山和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嬉皮士文化之间有着深远而有趣的联系,寒山甚至被认为是“嬉皮士的鼻祖”和**“垮掉的一代”的精神偶像**。这种联系的形成,主要源于寒山所代表的一种精神特质,它与嬉皮士的核心思想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寒山行为怪诞、不拘礼节,常在山林间疯疯癫癫地吟诗,衣衫褴褛,这种特立独行的形象与追求自由、反主流的嬉皮士精神高度契合。寒山选择隐居山林,与自然为伴,远离世俗纷扰,这与嬉皮士推崇的回归自然、追求简单生活的理念不谋而合。寒山过着清贫、自给自足的生活,对物质财富毫不在意。这恰好呼应了嬉皮士对消费主义的批判和对内心自由的向往。寒山的诗歌充满禅意,探讨人与宇宙、与自我的关系,这种对东方哲学的探索正是许多嬉皮士所追求的灵性之路。
寒山修身靠的是禅意诗歌, 远离世俗,降低人欲。 从某种角度来看, 寒山的修身之道世人难以为继。 嬉皮士用的是摇滚乐、迷幻艺术 (毒品)、自由性爱, 简单明了的手段。前者试图戒断除大自然之外,物质世界可能带来的一切精神上的欢愉或痛苦。后者则是靠对某种物质的依赖和兴奋(例如毒瘾), 来消除物质世界的捆绑所带来的精神上的痛苦。最后的结果是旧疾未愈,新疾又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