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北美华人网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鼎泰丰什么时候成中餐界的「爱马仕」了?
查看北美华人网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5年8月19日 7点15分 PT
共 (27)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a
angelene
大约 13 小时
楼主 (北美华人网)
以18褶小笼包而闻名全球的鼎泰丰,最近可以说过得是:
“冰火两重天”。
一方面,这家来自中国台湾的餐饮老字号,在大陆刚刚经历了一波汹涌的关店潮——从巅峰时的32家,一路关停到了现在的14家,数量腰斩。 另一方面,该品牌却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坚强势登顶,其单店的年平均营业额一度冲到了全美第一,几乎是第二名的两倍。 为啥以中餐见长的鼎泰丰,反而“东方不亮西方亮”了?
鼎泰丰的“冰与火”
截至今年,鼎泰丰在美国开了17家分店。 几乎每家店的门口,都排满了长队。 在加州、纽约、华盛顿,老外们平均要在写有Din Tai Fung的店面前站两三个小时,才能吃上一笼屉价格在17美元到21美元的小笼包。 哪怕你在下午2点到店,这队也是要照排不误。 以至于在鼎泰丰入驻后,美国许多大型购物商场的购物时间都出现了明显的延长。
而就洋抖上的5万多个探店视频来看,不少慕名而来的食客,都表示“等待是值得的”: “为鼎泰丰排队4.5小时,还想再来吃。” “鼎泰丰一生推(din tai fung for life)。”
诸如此类的视频,随随便便点赞就能上万,评论区则是一番“馋哭了”的景象。
虽然鼎泰丰的招牌菜,放在全球哪个国家都是那一屉18褶的小笼包,但在美国,该品牌的网红单品则都略显抽象。 比如巧克力馅的流心小笼包,扎开之后流出巧克力酱,看图就感觉嗓子被齁住了。 但老美却在探店视频里对其赞赏有加,并强调最“老纽约”的地道吃法,是用它来蘸一大碗黏稠的海盐起司——快乐翻倍,热量更翻倍。
而在国人看起来平平无奇,堆成小金字塔的辣味小黄瓜切片,在老外眼里则变成了“简单,新鲜,令人满足的鼎泰丰黄瓜沙拉”,尽管一盘售价高达9美元,也是桌桌必点。
除此之外,还有让老美在深夜突然梦回的鼎泰丰麻酱,让他们在美食软件上疯狂安利的辣味炒饭。 甚至在国内早已是大牌餐饮业“标配”的透明厨房,也被一些老美视作是亚洲的稀罕玩意。
更离谱的是,美国鼎泰丰最网红的“单品”之一,竟然是它的名字本身。
〓鼎泰丰英文缩写DTF,也是美式俚语里一夜情的意思(Down to fxxk) 甚至有老外就专门跑到鼎泰丰拍“擦边”: 一人问:“Are you DTF?” 另一人则要么震惊,要么坏笑。 而这种“鼎泰丰热”,也反映到了这家店的账面上: 在《餐厅商业在线》的报道里,鼎泰丰现在在全美有17间分店,每家餐厅的年平均营业额高达2740万美元,
是一家麦当劳的7倍,暂列全美第一;
在加州的迪士尼乐园里,一家鼎泰丰一天可卖出将近
一万颗小笼包;
而今年2月圣塔莫尼卡市开的新店,占地面积超过
一万平方英尺。
在市场研究机构Technomic的数据报告里,鼎泰丰去年在美国创下4.116亿美元营收,年成长近20%。 热爱鼎泰丰的美国人,甚至创造了一个鼎泰丰指数,用10美元能买几个小笼包来测算全球物价。
可在大洋的另一边,鼎泰丰却是另一番景象。 今年5月28日,鼎泰丰宁波国金中心店宣布停业,理由为品牌运营调整。 怀念者们在关店前的最后几天陆续赶来,最后一次点了他们所爱的那一口味道: 鲜嫩多汁的一笼屉18褶,再也找不到平替的红油抄手,在口感上粒粒香的排骨蛋炒饭......
在老主顾的味蕾记忆里,鼎泰丰是对当年中产餐饮文化的诠释: 食材是精致的,厨房是全透明的,服务是无微不至的,名号则是“米其林一星”的。 然而,上述的一切美好或许就跟这家店那更新缓慢的餐单一样,都只能定格在10年之前。 在今天的不少新食客看来,鼎泰丰小笼包的味道先放一边,其价格着实“刺客”——鸡肉馅的,5个36元;经典款的,6个46元;丝瓜虾仁的,5个甚至能卖到50元。 这一口一个的小笼包,再加上几十块钱的炒饭和炒菜,随便吃一顿“碳水席”都得上百。 而有些鼎泰丰还要在原价的基础上,再加收10%的服务费。而社媒上对鼎泰丰的服务评价是:“叫服务员装听不见”、“对顾客爱搭不理”……以至于有人索性点完菜后直接打包,宁可在车里吃也不愿负担这笔增值花销。
于是在去年,因为“营业执照期限已满”,鼎泰丰在大陆的两家运营公司之一北京恒泰丰餐饮有限公司,一口气关了10多家分店。 据台媒报道,这些店在2024年上半年所造成的亏损将近有4500万元之多。 而剩下的鼎泰丰,也大多都在稀疏的客流里挣扎求生。 一边是让消费者趋之若鹜,一边却是被食客们狠狠抛弃。 这差距,是咋拉开的呢?
答案用一个词概括,就是:
时代红利。
在国内,鼎泰丰和满记甜品,鲜芋仙与COCO等品牌一样,都在经历一场消费者对于“港风台味”的消费欲退潮。 2001年,鼎泰丰在上海开了第一家大陆店,给了当时的餐饮市场极大震撼: 一屉鼎泰丰小笼包,全球统一规格,5g的皮,16g的馅,18个褶,重量误差在0.2g之内。
在那个海底捞还未崛起,胖东来尚在蛰伏的年代,鼎泰丰便靠着高薪酬的模式,打造了一支以极致服务闻名的团队: 介绍菜品时要半蹲平视,客人喝茶举杯要是超过了45度,说明杯子里水不多了,就要主动过来添水; 小笼包破一个补一个,破三个补一笼,有店里甚至还搞了一个“美筷小组”,每天都要手工修整筷子......
而餐厅定价,则恰好夹在平价与贵价的餐厅之间—— 在当年的中国,高档菜人均500元,鼎泰丰就卖人均150元。 这一套连招下来,再冠以“米其林餐厅”“台北必吃”“国际连锁”等听着高端的名号,便让当年的鼎泰丰定义了中产餐厅该有的规范和模样。 《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鼎泰丰,闭店不冤》里,有人至今仍记得自己20年前第一次走进鼎泰丰,看到透明厨房时的震撼:
“简直圣殿一般。”
然而这种震撼的保质期并不长,尤其还是在国内这样一个相当卷的餐饮市场里。
从2018年到2023年,国内的包点企业从17.5万家增长到了24.7万家,在南翔,富春,王兴记等一大批友商的映衬下,鼎泰丰的包子开始在性价比的战争中节节败退。 而它家引以为傲的服务,也迅速被包括海底捞在内的一大批企业发扬光大,很快就成了食客们在商场餐厅都司空见惯的“标配。” 曾几何时,人们踏入鼎泰丰,品味的不仅是小笼包的鲜美,更是一种被“米其林”光环加持的精致生活想象,一种中产阶级与国际接轨的身份认同。 而今,这份“西式中餐”带来的光环,已然不再是必需品。 当人们发现自己的账单里,有一部分都是在为“噱头”买单,当曾经先锋的餐饮模式现在看起来都略显落后。 鼎泰丰走下神坛,也就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就像之前,有人将鼎泰丰10%的服务费视作是高端餐饮的具象化,而如今,大家却更乐意将其视作不合理的霸王条款。 而有意思的是,如果说国内的鼎泰丰衰于祛魅,那在大洋彼岸,老美对所谓“新中餐”的魅,则刚刚上头。
鼎泰丰在美国的第一家门店,于 2000 年落地加州。 这家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其实都算不上爆火,甚至还一度因其过于殷勤的“亚洲式服务”而让老美略显反感。 于是鼎泰丰做了大量的本土化转型。 美国人更喜欢吃鸡肉,鼎泰丰就开发出了鸡肉馅的小笼包; 美国不少中产都有素食需求,鼎泰丰就推出了素食馄饨。
仅仅是本土化当然不够。 很快,美国鼎泰丰迎来了新的
时代机遇。
2017年,抖音海外版正式更名TikTok,并在国际市场推广。 短视频的风吹到美国,
不仅重塑了社交媒体,也改变了人们看待食物,尤其是亚洲食物的方式。
TikTok知名网红“黄瓜哥(Logan Moffitt)”,专注于黄瓜除了拌沙拉外的100种吃法。这哥们儿做了鼎泰丰的黄瓜复刻教学,并因此将这款菜品变成了网红小爆款。
短视频里鼎泰丰全透明的厨房和精致的摆盘,也是一扫不少老美对于传统中餐廉价的刻板印象。 巧克力流心小笼包蘸奶酪的吃法虽然猎奇,却在互联网上吸引了美国年轻一代的竞相模仿,引发病毒式的传播。 北美鼎泰丰的CEO就在采访中表示,有很多年轻人是在看了巧克力小笼包相关的短视频后,才被吸引过来消费的。
在短视频的加持下,注重色香味并具有“异域诱惑”的亚洲菜便相继开始在美利坚焕发生机。 在Technomic的报告里,虽然2024年全美休闲餐饮业表现平平,但亚洲连锁餐厅的销售额却暴涨了7.6%。
而这股“亚洲热”,也远不止在餐饮行业。
F
FanJia
大约 12 小时
2 楼
没兴趣!又贵又要等。
l
lovejames
大约 12 小时
3 楼
很好理解 因为美国的中餐整体水平太差了啊。 在美国各地吃过很多次鼎泰丰 我觉得挺好吃的。但是回中国谁还会想要吃他家。
l
lbff
大约 12 小时
4 楼
他家就餐环境不错,东西十几年口味没什么变化也是难得,价格比$$$$的西餐厅便宜多了,我好像从来没排过队,最多等几分钟就带座了
s
smzsmz
大约 12 小时
5 楼
巨难吃
r
rengra
大约 12 小时
6 楼
国内的没试过,但美国的不好吃,一点不懂为什么那么火。那个小黄瓜国内随便一家餐馆都比他家好吃,小笼包根本没有汤汁。
y
yyaakk
大约 12 小时
7 楼
味道很一般啊,为啥这么火爆
C
Chowhound
大约 12 小时
8 楼
我家这口子最爱吃
a
antez
大约 12 小时
9 楼
鼎泰丰唯一的优点是出品稳定。。。十几年了味道没变过
o
oohhh
大约 11 小时
10 楼
多年前吃过一次,不好吃
s
sanzhujj
大约 11 小时
11 楼
美国是中餐美食的荒漠。
o
oxfordmeimei
大约 11 小时
12 楼
antez 发表于 2025-08-19 00:03
鼎泰丰唯一的优点是出品稳定。。。十几年了味道没变过
还有干净啊。 眉州东坡都开得关店了,management差了老大一节了。
墨
墨染云烟
大约 11 小时
13 楼
鼎泰丰对不懂中餐的老外吃的就是氛围和装修啊。我觉得也不能说十分难吃。但是不好吃。
牛
牛伊万
大约 11 小时
14 楼
价格还好,但味道一般,还是自己包的用材料更好,吃起来更放心。
y
yangbuhui
大约 11 小时
15 楼
环境不错,出品质量consistent,味道一般
c
christywu1221
大约 11 小时
16 楼
鼎泰丰就餐环境挺适合带娃的,饮食比较清淡。上次去看到每一桌都有小娃。我们带娃外食一般也去鼎泰丰,比较省事。
b
blindbox
大约 11 小时
17 楼
不能欣赏灌汤小笼包,不能欣赏dim sum的路过... 反正自己有得选肯定不会去吃...
H
Happy4everlg
大约 11 小时
18 楼
包子就那么回事,可能是期望值太高了,所以感觉对不起那个价格。 除了包子以外的东西还不错,酸辣汤,凉菜,牛肉面,蛋炒饭。
N
Namama
大约 10 小时
19 楼
品质还行,但要等1小时就不值得了
t
tongbaby2004
大约 10 小时
20 楼
如果价格能砍半,还是可以吃的。原价加小费不值得。
k
kaiselin
大约 9 小时
21 楼
还行吧 没啥好吃的 凑合吃
A
Avrill
大约 8 小时
22 楼
我不爱吃 我娃喜欢吃
h
htmems
大约 7 小时
23 楼
回复 4楼 lbff 的帖子
水平真的是稳定,十年前和十年后味道一样,也不开发新的菜式,虽然不是让人惊艳,但从来不会让人失望。
T
Taisy66
大约 2 小时
24 楼
我觉得味道中规中矩
S
SheldonCooper
大约 2 小时
25 楼
食物简单食材好,可能贵一些?我其实不知道为什么他家老被诟病 小笼包就不说了,其实别的店单品也有更好或者差不多的。就说糖醋排骨这道“小孩”菜,很多地方就是随便番茄酱甜酸酱烧一下难吃到爆,鼎泰丰的就是浓油赤酱很入味的,一看就专门做的。
N
Northeastian
大约 2 小时
26 楼
啥时候也不会是。 就是一份包子而已。
s
suqin
大约一小时
27 楼
几年前在LA,晚上块9点了,去DTF,还要排队。要了张菜单看了一下,见是美式中餐,直接走人了。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诸如此类的视频,随随便便点赞就能上万,评论区则是一番“馋哭了”的景象。
答案用一个词概括,就是: 时代红利。 在国内,鼎泰丰和满记甜品,鲜芋仙与COCO等品牌一样,都在经历一场消费者对于“港风台味”的消费欲退潮。 2001年,鼎泰丰在上海开了第一家大陆店,给了当时的餐饮市场极大震撼: 一屉鼎泰丰小笼包,全球统一规格,5g的皮,16g的馅,18个褶,重量误差在0.2g之内。
在那个海底捞还未崛起,胖东来尚在蛰伏的年代,鼎泰丰便靠着高薪酬的模式,打造了一支以极致服务闻名的团队: 介绍菜品时要半蹲平视,客人喝茶举杯要是超过了45度,说明杯子里水不多了,就要主动过来添水; 小笼包破一个补一个,破三个补一笼,有店里甚至还搞了一个“美筷小组”,每天都要手工修整筷子......
而餐厅定价,则恰好夹在平价与贵价的餐厅之间—— 在当年的中国,高档菜人均500元,鼎泰丰就卖人均150元。 这一套连招下来,再冠以“米其林餐厅”“台北必吃”“国际连锁”等听着高端的名号,便让当年的鼎泰丰定义了中产餐厅该有的规范和模样。 《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鼎泰丰,闭店不冤》里,有人至今仍记得自己20年前第一次走进鼎泰丰,看到透明厨房时的震撼: “简直圣殿一般。” 然而这种震撼的保质期并不长,尤其还是在国内这样一个相当卷的餐饮市场里。
从2018年到2023年,国内的包点企业从17.5万家增长到了24.7万家,在南翔,富春,王兴记等一大批友商的映衬下,鼎泰丰的包子开始在性价比的战争中节节败退。 而它家引以为傲的服务,也迅速被包括海底捞在内的一大批企业发扬光大,很快就成了食客们在商场餐厅都司空见惯的“标配。” 曾几何时,人们踏入鼎泰丰,品味的不仅是小笼包的鲜美,更是一种被“米其林”光环加持的精致生活想象,一种中产阶级与国际接轨的身份认同。 而今,这份“西式中餐”带来的光环,已然不再是必需品。 当人们发现自己的账单里,有一部分都是在为“噱头”买单,当曾经先锋的餐饮模式现在看起来都略显落后。 鼎泰丰走下神坛,也就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就像之前,有人将鼎泰丰10%的服务费视作是高端餐饮的具象化,而如今,大家却更乐意将其视作不合理的霸王条款。 而有意思的是,如果说国内的鼎泰丰衰于祛魅,那在大洋彼岸,老美对所谓“新中餐”的魅,则刚刚上头。
鼎泰丰在美国的第一家门店,于 2000 年落地加州。 这家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其实都算不上爆火,甚至还一度因其过于殷勤的“亚洲式服务”而让老美略显反感。 于是鼎泰丰做了大量的本土化转型。 美国人更喜欢吃鸡肉,鼎泰丰就开发出了鸡肉馅的小笼包; 美国不少中产都有素食需求,鼎泰丰就推出了素食馄饨。
短视频里鼎泰丰全透明的厨房和精致的摆盘,也是一扫不少老美对于传统中餐廉价的刻板印象。 巧克力流心小笼包蘸奶酪的吃法虽然猎奇,却在互联网上吸引了美国年轻一代的竞相模仿,引发病毒式的传播。 北美鼎泰丰的CEO就在采访中表示,有很多年轻人是在看了巧克力小笼包相关的短视频后,才被吸引过来消费的。
在短视频的加持下,注重色香味并具有“异域诱惑”的亚洲菜便相继开始在美利坚焕发生机。 在Technomic的报告里,虽然2024年全美休闲餐饮业表现平平,但亚洲连锁餐厅的销售额却暴涨了7.6%。
还有干净啊。 眉州东坡都开得关店了,management差了老大一节了。
水平真的是稳定,十年前和十年后味道一样,也不开发新的菜式,虽然不是让人惊艳,但从来不会让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