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还是叙述?

a
alexygrey
楼主 (北美华人网)
Show, not tell. 谁再教导我,写文章有这个法则,我就要吐了。
叙述是语言的本职。把事情讲清楚,传递该传递的信息,其他的是额外的。忽然有人说,光叙述(tell)不行,得展示(show)。还成了普遍真理。这话对吗?
事有轻重缓急。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别说。简单的道理。
医院如果告知你母亲病危,你会对你妹妹说什么?
叙述版:小妹,跟你说一件事,你听了别急:医院刚开出通知,妈妈肾功能衰竭,可能撑不过今天……
展示版:小妹:你好吗?今天早上微雨。我坐在客厅的皮沙发上,听着电台的古典音乐,捧一杯浓香的咖啡,点开(此处省略了三个形容词)邮件。咖啡的热气笼罩下,我的眼眶湿润了。无声的邮件、冰冷的字体,传达着医生们司空见惯的消息:您的母亲……
哪个好?说人话的更好,不是吗?
“要展示,不要叙述,”这话谁说的?不是索佛克里斯,也不是托尔斯泰。好像是当代美国人编出来的。怪不得美国小说一开篇就拉拉杂杂一堆无谓的细节。
五感都用上,是有条件的。好钢要用到刀刃上。武松打虎的时候,他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做了什么动作,怎么出的汗,心里想了什么,被打死的老虎最像什么,作者都写了。你一个凡人,出门去超市买菜,或者跟朋友聚会,要那么多细节干嘛?我读文章,为什么要知道你开的是丰田还是特斯拉、车子什么颜色,你穿的是风衣还是夹克,你的口红是不是香奈儿?
c
chickenrib
同意楼主,展示版不知所云
a
alexygrey
chickenrib 发表于 2025-08-18 00:45
同意楼主,展示版不知所云

我是少数派
W
WernerCA
我一直在说这个就是美国烂到根的本质原因。美国现在整个教育体系就是在培养一些“不说人话”的领导船。因为大部分人他们不愿意也不能掌握基础科学的数理逻辑。可是这个美国文化处处充满了自大和对科学知识的轻蔑。而那些掌握不了现代科学知识的“权贵”唯一可以统治天下的法宝就是靠这种“不说人话”的办法来“奴役”那些真正能干活的人。玩得就是话术和权术。这个是中国几千年玩剩下的。我们早就看到了结果。美国并不是一直这样的。这种衰落是从MBA的兴起,华尔街的贪婪,再加上这几年所谓保守基督教派在政治上的反噬,a perfect storm ....
a
apple44
楼主的贴子才是不知所云。
写文章第一是要确定文章的格式或者说genre是什么,观众是谁。这决定了文章的写法。任何一件事,没有唯一最好的写法。
你说的这个例子,prompt是:医院如果告知你母亲病危,你会对你妹妹说什么? 要看其他要求,写多少字?如果一句话,那当然容易。如果要写一千字,就得写前因后果,写人物,写人物关系,甚至可能得写一大堆你和你妹妹的成长故事。 要写成什么genre? 科幻版,那可以写未来科技的发展,虽然病危,但不是问题! 还有这个文的主题想要写成什么?突出亲情/亲子关系(你和你妹妹的关系,和母亲的关系),突出医患矛盾或者美国医疗体系落后(和妹妹说没钱治病之类),还是突出科技发展,出现了新药,还是什么其他东西?
回到楼主说的“展示版:小妹:你好吗?今天早上微雨。我坐在客厅的皮沙发上,听着电台的古典音乐,捧一杯浓香的咖啡,点开(此处省略了三个形容词)邮件。咖啡的热气笼罩下,我的眼眶湿润了。无声的邮件、冰冷的字体,传达着医生们司空见惯的消息:您的母亲……” 这个开篇其实可以有多种发展。皮沙发,古典音乐,浓香咖啡,说明 “你” 家庭条件优渥,闲暇时间很多,多愁善感,或者说喜欢跟小妹炫耀。后面其实可以有很多发展,比如可以让小妹吐槽这个姐姐写东西还是这么没有重点。等等。如果跟主题无关,那这些描写就应该去掉。换上跟主题有关的描写。
楼主说:“你一个凡人,出门去超市买菜,或者跟朋友聚会,要那么多细节干嘛?我读文章,为什么要知道你开的是丰田还是特斯拉、车子什么颜色,你穿的是风衣还是夹克,你的口红是不是香奈儿?” 如果这些跟塑造人物有关,展示人物的家庭背景,性格,等等,那就是有关的啊!作为读者如果觉得无关,那可能是作者确实写得不好,这些确实只是堆砌,但也有可能是你没有get到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


a
alexygrey
讲话要看对象,分场合。这道理我通过“母亲病危”的例子,以为“展示”清楚了,结果楼上没读明白。可见“展示”都是虚的,没用!
a
alexygrey
WernerCA 发表于 2025-08-18 12:46
我一直在说这个就是美国烂到根的本质原因。美国现在整个教育体系就是在培养一些“不说人话”的领导船。因为大部分人他们不愿意也不能掌握基础科学的数理逻辑。可是这个美国文化处处充满了自大和对科学知识的轻蔑。而那些掌握不了现代科学知识的“权贵”唯一可以统治天下的法宝就是靠这种“不说人话”的办法来“奴役”那些真正能干活的人。玩得就是话术和权术。这个是中国几千年玩剩下的。我们早就看到了结果。美国并不是一直这样的。这种衰落是从MBA的兴起,华尔街的贪婪,再加上这几年所谓保守基督教派在政治上的反噬,a perfect storm ....

初来美国,发现人人都比我能说,确实很钦佩。多年以后才回过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