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ollife 发表于 2025-08-18 00:02 转一个国内名教授的见解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们的经济增长就运行在下降的通道上,经济增长率先破两位数、再破8%、再保5%。目前仍然出处在非困难的状态。 面对经济增长率的下降,我们先以房市泡沫来加以对冲,结果反而破坏了长期经济增长的结构。时至今日,房地产泡沫已经基本破灭,结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为了防止经济坠入日本式通缩,比较可行的方法是以股市泡沫来替代房市泡沫,开拓经济增长的新空间、争取更多的结构调整的时间。 房地产市场把流动性变成了不动产,并且以杠杆和负债吞噬现金流量而对经济增长构成伤害,因为不管是土地还是房产,它们都不能进入经济循环而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从而对于长期经济增长毫无益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还想通过拯救或者重启房地产业来维持经济增长,既不明智也不可行。但是购买股票或者投资股市情况就不同了,这些行为都是在向企业家投资,既可以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又可以通过好公司的上市来改善日趋恶化的经济结构,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流动性一旦成为公司的资本金不仅可以进入经济循环,而且还可以推动创新。所以,无论从静态的资源配置(从居民存款-变成银行负债-取出存款购买股票-变为公司资产,这就是一种资源配置的优化)还是动态的技术创新都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至于这里所说的结构调整,至少设计到两个层面:一是产业结构,好公司之所以为好公司,因为其赢利(包括即时的和预期的,后者大都为创新公司),公司之所以能够赢利必定是因为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符合市场需求;二是制度结构,上市公司为公众所有的公司,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整个社会的市场化与民营化程度就会提高,既可优化资源配置、又可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至于人们是否会认可股市泡沫,常识告诉我们,只要利率不为零,持有货币也就是现金仍然存在较高的机会成本的时候,在经济增长下行、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唯有股市还有套利的机会。因此,资金流向股市是完全可以期待的事情。进一步而言,股市泡沫的危害也要远比房市泡沫小的多,原因在于股市泡沫可控。与房市泡沫相比,股市泡沫之所以可控就是因为:第一,股市可以做空,房市不能,只要允许做空机制的存在,股市的估值就不会虚高;第二,股市的供给是有弹性的,房市的供给是相对刚性的,所以为了防止股市泡沫膨胀,可以让好公司上市在来增加有效供给(坏公司不是有效供给,反而会加重股市泡沫),这样既能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又可以通过扩容来防止股市泡沫的过度膨胀。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做出的判断是,我们需要一个泡沫转换来摆脱经济增长的困难处境,若能在容忍股市泡沫的情况下,再推进结构改革而不是单纯的总量扩张政策,那就有促使经济向好的可能性。但是,宏观经济管理当局若是不能明智地通过股市泡沫来替代已经破灭的房地产地产泡沫,那么经济就有可能进入通缩而走向长期的衰退。一旦走上这样的通道,那么就会演绎出三重泡沫相互替代的演化之路:经济衰退,以房市泡沫来对冲;房市泡沫破灭以股市泡沫来对冲;股市泡沫破灭,以纯粹的总量扩张来对冲,最终走向货币泡沫与国债泡沫并存的通缩之路,并以萧条而告终。这里的关键是泡沫要转换,而不是对冲!结构要改革,而不是单纯依靠总量扩张!转换的意义在于避免通缩,因此泡沫不能不要!结构改革的意义在于重新塑造经济增长的动力!
赌场又来揽客啦?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们的经济增长就运行在下降的通道上,经济增长率先破两位数、再破8%、再保5%。目前仍然出处在非困难的状态。 面对经济增长率的下降,我们先以房市泡沫来加以对冲,结果反而破坏了长期经济增长的结构。时至今日,房地产泡沫已经基本破灭,结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为了防止经济坠入日本式通缩,比较可行的方法是以股市泡沫来替代房市泡沫,开拓经济增长的新空间、争取更多的结构调整的时间。 房地产市场把流动性变成了不动产,并且以杠杆和负债吞噬现金流量而对经济增长构成伤害,因为不管是土地还是房产,它们都不能进入经济循环而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从而对于长期经济增长毫无益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还想通过拯救或者重启房地产业来维持经济增长,既不明智也不可行。但是购买股票或者投资股市情况就不同了,这些行为都是在向企业家投资,既可以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又可以通过好公司的上市来改善日趋恶化的经济结构,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流动性一旦成为公司的资本金不仅可以进入经济循环,而且还可以推动创新。所以,无论从静态的资源配置(从居民存款-变成银行负债-取出存款购买股票-变为公司资产,这就是一种资源配置的优化)还是动态的技术创新都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至于这里所说的结构调整,至少设计到两个层面:一是产业结构,好公司之所以为好公司,因为其赢利(包括即时的和预期的,后者大都为创新公司),公司之所以能够赢利必定是因为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符合市场需求;二是制度结构,上市公司为公众所有的公司,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整个社会的市场化与民营化程度就会提高,既可优化资源配置、又可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至于人们是否会认可股市泡沫,常识告诉我们,只要利率不为零,持有货币也就是现金仍然存在较高的机会成本的时候,在经济增长下行、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唯有股市还有套利的机会。因此,资金流向股市是完全可以期待的事情。进一步而言,股市泡沫的危害也要远比房市泡沫小的多,原因在于股市泡沫可控。与房市泡沫相比,股市泡沫之所以可控就是因为:第一,股市可以做空,房市不能,只要允许做空机制的存在,股市的估值就不会虚高;第二,股市的供给是有弹性的,房市的供给是相对刚性的,所以为了防止股市泡沫膨胀,可以让好公司上市在来增加有效供给(坏公司不是有效供给,反而会加重股市泡沫),这样既能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又可以通过扩容来防止股市泡沫的过度膨胀。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做出的判断是,我们需要一个泡沫转换来摆脱经济增长的困难处境,若能在容忍股市泡沫的情况下,再推进结构改革而不是单纯的总量扩张政策,那就有促使经济向好的可能性。但是,宏观经济管理当局若是不能明智地通过股市泡沫来替代已经破灭的房地产地产泡沫,那么经济就有可能进入通缩而走向长期的衰退。一旦走上这样的通道,那么就会演绎出三重泡沫相互替代的演化之路:经济衰退,以房市泡沫来对冲;房市泡沫破灭以股市泡沫来对冲;股市泡沫破灭,以纯粹的总量扩张来对冲,最终走向货币泡沫与国债泡沫并存的通缩之路,并以萧条而告终。这里的关键是泡沫要转换,而不是对冲!结构要改革,而不是单纯依靠总量扩张!转换的意义在于避免通缩,因此泡沫不能不要!结构改革的意义在于重新塑造经济增长的动力!
纸上谈兵。。。
叫兽果然能掰驰。就是换着法子骗老百姓口袋里的钱嘛
哈哈,很有道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