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MAGA快讯:芝加哥大学取消几乎所有外语program

h
helloterran4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新任系主任认为,任何不能用英文教学的外语program都不应该存在(唯一幸免的是中文系,因为,China!)

快速机翻如下 芝加哥大学人文学院暂停研究外语的硕士的课程,中文除外(因为China! )
芝加哥大学古典学研究生研究的暂停(终止?)
克利福德·安多13:16 ... 致古典学者
亲爱的同事们, 我写信是为了告知各位,芝加哥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正在“暂停”所有需要语言学习的院系(似乎除了中文以外)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她本人是一名英语教授,似乎强烈认为现代教育应主要聚焦于北美,且只应涉及那些能以英语研究的课题。芝加哥的艺术与人文学院已全面投入“MAGA”(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怀抱。往好了说,这位院长和芝加哥大学的其它领导人在愉快地利用特朗普对高等教育的抨击作为借口,来实施他们原本就在计划采取的行动。在暂停古典文学、比较文学、日耳曼研究、中东研究、罗曼语言文学和南亚研究的博士教育的同时,成立了一个委员会,其正式职责包括:委员会能否识别我们不再需要教授的语言?委员会能否每隔一年确定我们可以提供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将学生送到其他大学或虚拟到Zoom来教授语言吗?我们可以通过ChatGPT进行语言教学吗?
虽然与博士教育相关的行动被标记为暂停,但我看不出有任何理由认为,如果我们同时废除维系这些领域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我们就会恢复博士教育。在一个本科生甚至都无法学习的学科中,为何会存在博士项目呢?
你的,Cliff
克利福德·安多
w
westlake
华川粉们高兴地说,留中文就够了
b
blushpeony
回复 1楼 helloterran4 的帖子
我看xhs 幸免的不是中文 而是亚洲语言 比如中文 韩语 是不是还有日语(?) 这封信反映的就是潜意识的歧视
h
happyniu
是研究生项目吧,本科应该还留着。
F
Fhu
天啊,这可是芝大啊!
j
jeso1
芝大本来理工科就弱,现在文科又钉上ma和ga两根棺材钉 可以寿终正寝了
E
EvenOdd
芝大本来就在走向死亡,现在不过棺材上再钉两根钉子
jeso1 发表于 2025-08-16 13:53

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家曾是美国历史上经济增长的主导者
?
婚纱旗袍晚礼服
westlake 发表于 2025-08-16 13:30
华川粉们高兴地说,留中文就够了

华人川粉最恨的就是中国和中文,你要气死他们吗?
D
D944
小语种
f
firsttimemom
芝大走向死亡?没看懂。能展开说说吗?
吃鸡蛋
这不挺好的,这些乱78糟的系很难找工作的
隔壁那个花那么多钱去stanford 学什么比较文学,这辈子是被坑了
e
ecaeca
回复 10楼 firsttimemom 的帖子
这篇帖子的作者,Clifford Ando,是芝加哥大学古典学系教授,研究方向是古罗马的宗教、法律、和政府。他最近写了一篇题目为The Crisis of the University Started Long Before Trump的长文,论述芝加哥大学以及其他大学近几十年来的问题。他认为大学的过分逐利倾向才是导致大学衰落的原因。全文链接如下
https://www.compactmag.com/article/the-crisis-of-the-university-started-long-before-trump/
我用Google translate粗略翻译了一下:
大学危机早在特朗普上任之前就已开始 克利福德·安藤

“没有哪家同类机构的借款相对于其资产而言如此之多。” 芝加哥大学正深陷危机。在巨大的财政压力下,该校降低了师生比例,并聘请了数百名“讲师”:这些教师的薪水微薄,而且学校也不指望他们从事研究工作。该校还刻意降低了本科生学费中用于实际教学的比例。今年夏天,该校提议“合并”(其实是“关闭”)一些院系;让一些学生通过线上授课——或者说让他们乘坐校车——到其他院校学习;并通过 ChatGPT 教授部分语言。该校正在冻结预算,关闭学术单位,大幅削减博士教育经费,并考虑使用有限的捐赠基金来支持赠与协议中未涵盖的职能。
这些变化——以及已经在进行的本科生人数的进一步扩张,而师资力量却没有增加——的影响将是可怕的。教授的科目将减少;班级规模将扩大;学生与教师的联系将减少;更多的教学工作将由没有正式研究经验的人员完成。
人们很容易将这种背叛与学生、家长和捐赠者之间默示契约的行为归咎于特朗普政府对高等教育施加的压力。如果事实确实如此,那么大学的行动固然令人遗憾,但却是必要的。
但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就芝加哥大学而言,政府的举措对大学运营的影响可能微乎其微。真正的问题在于大学领导层的理想被贬低,以及它为追求这些理想而背负的巨额债务。大学的董事和领导者们将大学视为一个免税的科技孵化器,而其债务负担如此沉重,以至于它为了维持这一目标而放弃了曾经珍视的理想。我们只是选择不做大学而已。
从某种意义上说,芝加哥大学的故事堪称独一无二。没有哪所同类院校的负债率与其资产之比如此之高;也没有哪所院校将如此高比例的学费用于偿还债务。尽管捐赠不断,股市也一路飙升,但芝加哥大学的捐赠基金在现任校长的领导下,从2021年到2024年实际上有所缩水,因为学校一直在清算资产以掩盖赤字规模。
但它的故事也体现出美国高等教育中正在腐蚀理想、浪费金钱的力量和趋势。

“这不是意外。” 美国领先的研究型大学以其卓越的成就而著称,一方面致力于追求卓越的理想,即在关乎人类生存的各个领域创造和探索新知识;另一方面,致力于将各个学习阶段的人们融入到这一过程中。芝加哥大学以及所有研究型大学实现这些理想的方式之一,就是让本科生与从事研究的教师同堂学习。这些大学的学生向处于我们知识前沿的人们学习。
在2009年的一项战略规划中,时任芝加哥大学校长的罗伯特·J·齐默(Robert J. Zimmer)向校董们坦言,2009年的师生比低于1972年的水平。齐默断言,这种下降“威胁到了我们作为一所重视严谨探究的大学的核心精神”。然而,在短暂的改善之后,芝加哥大学的师生比从2011年到2024年几乎每年都在恶化,原因很简单,芝加哥大学深陷债务泥潭,找不到其他出路。(其实有很多出路。)
这并非偶然。2016年和2017年,芝加哥大学亏损严重,为了吸引更多学费,不得不抛售校舍并(再次)扩大本科生规模。但芝加哥大学并不打算在2017年之后为学生提供与过去相同的教育。当时芝加哥大学教务长、现任范德堡大学校长的丹尼尔·迪尔迈尔告诉校董,如果终身教职员工的数量保持不变,“增加这些学生的边际成本将相当低。” 他估计,这会使成本增加10%到20%。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故意改变教学方式——但不告诉学生我们在这样做——我们至少可以扣除 80% 的学费用于教育以外的目的,理想情况下可以扣除 90%。
当今人文学院院长之所以希望将学生送到其他大学学习她想取消的科目,或者利用ChatGPT教授未来人类今天教授的科目,是为了将学生教育的“边际成本”从学费的20%降至10%。未来的申请者应该知道,大学计划进一步扩大学生规模,从约7400名学生增加到9000名……同时还宣布了保持研究教师人数不变的计划。或许我们可以将学生教育成本降至10%以下?或许,这正是校长、教务长兼人文学院院长所说的“我们需要成为该领域的领导者”的意思。

“大学是否发挥着一种免税直通组织的作用?” 如果芝加哥大学理想沦丧、默示契约背叛的历史并非始于唐纳德·特朗普,那么它始于何时?其根源何在?我主要关注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1980年的《拜杜法案》以及几乎在同一时期发生的令人震惊的变革——美国开始将教育视为一种私人的、个人的财富,其衡量标准仅仅在于终身收入的增长。
《拜杜法案》规定,联邦政府资助研究期间的发现可获得私人许可。该法案的动机是,人们担心过去几十年的发现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因为缺乏私人获利的机会,导致整个体系缺乏发展的动力。简而言之,该法案将联邦政府资助研究期间发现的知识产权授予了主持项目的大学和研究人员,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授予资助该研究的美国人民。
平心而论,或许应该说《拜杜法案》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其初衷。1979年,即《拜杜法案》实施前夕,美国大学仅获得了264项专利。在25年的时间里,大学的专利申请数量已增至7500多项,其中数千项被授权给私营企业用于商业用途。
但拜杜法案也从根本上腐蚀了大学的政策制定。法案颁布后大概十年内,各大学开始追逐应用科学领域的每一种最新潮流,希望通过授权获得巨额利润,从而覆盖所有领域:从生物医学到成像、分子工程、量子计算,再到人工智能。这会带来什么问题呢?
首先,为了与同行同时开展相同的项目,建设设施并竞相聘请相同的专家,成本高昂得令人难以置信。芝加哥大学目前已借款63亿美元,超过其捐赠基金价值的70%。偿还债务的成本如今已达到所有本科生学费的85%。(这很不正常。没有哪所同类院校的资产负债率超过26%。或许,这正是芝加哥大学学费如此之高,却不愿在教育上投入如此之少的原因之一?)
但作为非营利组织,大学从根本上来说并不适合这种竞争。如果我们绘制芝加哥大学截至2011年的十年间计算机科学的支出轨迹,再算上到2024年在建筑、材料和运营成本上的额外支出,总额将达到数亿美元。在此期间,尽管有这些额外投资,该校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排名却从第40位下降到了第56位。 
但情况远比这更糟。首先,研究型大学的雇佣模式要求最优秀的研究人员获得终身合同。因此,随着大学领导层为了自身的荣耀和大学从未实现的利润而不断追求新潮流,大学很难摆脱最后一次失败的代价。
另一方面,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其实验室发现的技术,芝加哥大学现在所做的不仅仅是参与技术授权。它积极投资其教师创办的初创企业,数十项投资中已达数百万美元。且不论这些投资大多以失败告终,这种做法本身就引发了严重的问题。当大学与某位员工共同投资商业项目时,它能否对其价值做出理性的判断?
更严重的是,这些钱从何而来?大学是在降低自费学生的教育经费,以便用不受限制的资金投资初创企业吗?还是说,大学只是充当了一种免税的资金转手机构?它是否收到第三方资金,并以免税企业的身份进行投资,从而使同一家初创企业的其他投资者受益?
尽可能少地把学费花在教育学生上,(而不是)投资初创企业……这就是为什么我说芝加哥大学的领导层和理事会把它当作一个免税的科技孵化器来运营。所有这些都引发了一个问题:这种运作方式是否值得获得501(c)(3)慈善组织的地位。

“美国保守派认为高等教育是一种私人物品。” 过去半个世纪以来,美国保守派一直认为高等教育是一种私人物品。照此计算,其价值完全在于它为毕业生提供的额外终身收入。因此,他们主张学生应该通过学费或贷款自付教育费用,而国家拨款对大学的资助应该一再削减。
长期以来,美国大学的领导们对此都表示赞同,无论他们在酒桌上怎么说。这样做的原因之一是,这符合他们自身关于大学入学机会的道德承诺——以及经济上的渴望。我们可以永远扩大那些为了自身利益而应该获得另一个学位的人群范围,从而服务于社会正义和最终利益。
但这种意识形态的影响在各个方面都是灾难性的。首先,无论是一般教育还是任何特定学位,其价值都不应源于对职业效用的狭隘理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终身学习者、探索者和质疑者。高等教育发生在一个共同体中——我们将学习视为一项事业,在其他专家的共同努力下进行,我们虽然与他们意见相左,但我们认为他们致力于共同的项目——这一事实对于我们的工作至关重要。
当然,就像大学在不断变换时尚风格时几乎总是无法赚钱一样,那些被误导将高等教育视为就业前准备的学生现在发现,从课程到薪水的道路充满艰辛:经济学博士正在失业;金融和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的失业率高于艺术史毕业生;编程是通往 Chipotle 的一条道路。
当前的形势是,人工智能首先出现在那些涉及死记硬背的数据分析或底层编码的所谓高薪工作中,这让人回想起芝加哥大学历史上的早期时刻。1982 年,该校的一个委员会发布了一份关于博士教育的历史和未来的报告。这是一份了不起的分析报告,对大学的理想给出了令人震惊的肯定。报告承认,人们对 STEM 领域博士学位的兴趣已经大幅下降,以至于人们可以公平地提出一个问题:这些领域是否应该继续作为高等教育领域。根据报告,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这是大学的职责——维持对所有与人类生存有关的事物的探究和培训,不仅为了人类本身,也因为我们作为大学的领导者不可能预知未来的潮流和需求。

2024财年,芝加哥大学的收入为30.27亿美元。为什么不按照其历史标准来教授本科生?为什么要摧毁人文学科?为什么要“暂停”与北美无关领域的博士教育?为什么要鄙视所有非英语书写或现代世界之前发生的事情?并非因为他们需要这样做,也并非因为他们被迫这样做。这些只是芝加哥大学领导和校董们表达的偏好。它的排名正在下降;它的捐赠正在缩减;它对项目和初创企业的投资也值得怀疑。他们最终只会摧毁一所伟大的美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