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wash 发表于 2025-08-16 12:42 记得有个奥运新闻,全红婵拿了奥运金牌的采访,她说她一天只能打一个小时游戏。中国的法律订的就是未成年人每天不能超过一个小时玩需要用到网络的游戏,且只能在法定假日、周五、周六和周日的晚上打。账号是实名的,网络游戏公司直接不让小孩玩就行了。
道特安 发表于 2025-08-16 12:27 谢谢解释,我不打游戏但也算是容易上瘾体质,想起来在各种爱好中(跑步爬山练琴)体验到的那种欲罢不能的感觉都是同样的机制。不过还是需要理解一下为啥游戏可以胜过现实世界(有多重感官的体验)。。
transient 发表于 2025-08-16 12:36 我十几年前老邻居的真实案例分享给楼主。他们家也是孩子在外州读书,第一学期还是第一年几乎全部挂科,打游戏成瘾。爹妈马上给他办了退学,接回家上了家门口的cc,再转自家州大。就是得看着。要不怎么办呢!赶紧和孩子谈吧。GPA 太烂了也没法毕业,甚至可能马上被退学啊。你就问问孩子自己想怎么办吧。
风起洛阳 发表于 2025-08-16 12:37 已经发生了就别纠结过去了。反正钱都花光了也就省心了。 自己的孩子自己负责,好好跟他商量一下接下来该怎么做。如果还想好好读书,不行就爸爸妈妈飞过去陪一段时间,如果是因为刚进大学没朋友比较孤独,看看能不能加入学校社团,如果是因为大学课程没有挑战性,找找教授早点进组做做科研。孩子想改,总能改好,一起找找根源。 谢谢lz大方分享,以前总觉得高中teenage叛逆,熬过了就好了,现在看来家长是一辈子要操心的命。
zyy813 发表于 2025-08-16 12:52回复 103楼 helen0211 的帖子 哎这话是不是有点迂腐了
smilieface 发表于 2025-08-16 12:11 女的最讨厌男的的爱好就是打机 一部部血泪辛酸史
zyy813 发表于 2025-08-16 12:57回复 105楼 helen0211 的帖子 (和本帖主题无关) 男孩子能走的歪路也很多, 傍富婆,傍男人,卖血,卖肾,借钱。。。
helen0211 发表于 2025-08-16 12:51 楼主你家是男孩好办啊,断了经济来源啊。没钱吃饭肚子太饿估计连游戏都打不动了,必须去打工养活自己啊。 现在你儿子去打底层工都好过他沉迷于游戏啊。 他现在只有吃过真正生活的苦才可能醒悟。 你们别不舍得,男孩要比女孩有优势啊,女孩子没钱还有其他歪路能走,男孩走其他歪路的概率低多了。
zhangxx818 发表于 2025-08-16 13:00 耽误学业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最后算计家里父母的钱,父母不给钱就打父母的。
helen0211 发表于 2025-08-16 12:54 请赐教怎么个迂腐法?
helen0211 发表于 2025-08-16 13:03 真到这个地步父母只能做的更绝了,搬家失踪让儿子找不到。 但是多数做不到这个地步,希望楼主儿子知道生活的苦后早日醒悟。
baobaoguaiguai 发表于 2025-08-16 13:24 大家可以了解一下frontal cortex,男孩比女孩发育的更慢,一般要快三十岁才算发育完成。在这之前男孩会比女孩更容易游戏上瘾没有自制力。聪明孩子发育更晚。 现在的社会对孩子们的期待太大,小小年纪要卷各种东西。有的时候有悖人的发育规律,造成心理问题。有时候就是等等,时间到了,人自然就有了自制力和规划能力。但是在这之前,也要警惕很多人为的陷阱,比如商业化不惜牺牲孩子健康的产业。
helen0211 发表于 2025-08-16 13:22 都已经吸毒了就当没生过吧。难道家长为了吸毒的娃不停的为毒贩送毒资,为毒贩打工?真这样孩子早点进去或者早点吸死算是好结局了。
Bustmangte 发表于 2025-08-16 12:45 这个我很抱歉地说,整个世界都在经历一个从实到虚的进程,因此很多以往能够从物理活动中建立的全链条的爽感,现在到了虚拟时代,会转向纯虚拟的网络环境更多而已。不说游戏,就连货币都开始转向电子货币,电子商城和线上经济全面超越线下经济,很多人在线刷视频远远超于去电影院的时代,为什么我们还会奇怪会有人从虚拟世界中获取全链条爽感的存在呢,游戏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而已。 我很高兴你提到健身,任何爱好都是有这种界限感存在的,否则就变成了恶癖,要知道有多少人为了追求极限和虚荣而开始磕药和刷蛋白粉,甚至追求极限导致残疾和死亡的也大有人在。任何人类活动,都离不开一个适度,适合自己的度,我们作为长辈,需要帮助下一代的,就是给予他们自由选择的权利的同时,让他们了解到健康的宽容度的阈值在哪里,至于怎么进行自我教育,这个就是家长自己的责任了。
12岁以下的儿子玩Roblox 与PayPal勾兑自动付款几千刀,给他看了,永远不玩这游戏了。在家ipad设时间。游戏就是鸦片,设计游戏引诱未成年人上瘾很邪恶 Wmzq123 发表于 2025-08-16 12:32
goneaway 发表于 2025-08-16 13:47以前有个家长比较厉害,就是小孩沉迷游戏,这个家长花大价钱雇了个高手,在那个游戏里直接追杀小孩的账号,结果小孩很不爽但是过一阵也弃游了 前提的前提,家长需要多了解点玩的是啥,花钱花在了什么地方,有没可能控制,就知道抱怨孩子和游戏商是大人的问题
Spring2025 发表于 2025-08-16 13:29 不是你的娃你当然当人家是草芥。你怎么不亲自上阵把人家一脚踩死啊?这孩子也是被社会毒害的受害者。学是不能再上了。让他自己打工。不过这需要好好沟通让他见见学校康嫂什么的吧
goneaway 发表于 2025-08-16 13:43有一点疑惑,如果真是缺钱打游戏,自己打工赚钱挺好啊,为啥这个也缺乏动力呢
Spring2025 发表于 2025-08-16 13:58 这个用得着,求高手联系方式
明朗少女 发表于 2025-08-16 10:46 上大学前玩吗?
Aoni10 发表于 2025-08-16 13:22 男孩子一般来说还要晚熟一点,我感觉父母要操的心可能更多更久
falcon1 发表于 2025-08-16 15:19回复 141楼 Ouyyf0701 的帖子 引用你的原话 - "大多孩子上瘾的事情其实是心理和家庭问题" 你简直是放屁!你是说楼主家庭本身有问题?楼主育儿技能太差? 你这么为游戏开脱,难道你是游戏开发商? 游戏跟毒品,一个道理啊!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毒品被禁,游戏还没有呢? 因为游戏的历史还比较短,而且lobby力量很大,我们等20年再看。 关键是,20年,一个孩子就毁掉了。 游戏开发商老总,是坚决不允许自己孩子玩游戏的。 Tiktok的CEO,一样,不允许自己的孩子玩tiktok.
我就是想知道是什么游戏,这个锅到底应不应该游戏来背还两说着,大多孩子上瘾的事情其实是心理和家庭问题。 刚才帮你问我家那个从小打游戏的,他说几乎没有能一天花两百刀出去的游戏。有的手机游戏有可能,所以你家孩子有可能是在赌博,还有一种可能是色情交友互动“only fan”那种。 另外你家还有一个问题是从小没有teach the value of money,钱不是说要就能从父母那儿要来的。 Mochi诺尔 发表于 2025-08-16 14:46
Bustmangte 发表于 2025-08-16 11:07 不是来劝赌的,但是看楼主一口一个游戏、一口一个游戏,连自己娃玩的是啥,属于那个赛道内的产物都不知道就明白这沟通代沟有多大了。 游戏产品里面有制作者花费七年自费开发的只卖几美金良心游戏,有那种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生思考的作品,也有纯粹为了吸金的垃圾,您赖好给个名字啊,到底娃玩的是Candy crush,还是魔兽世界,还是LOL,博德之门,战神,最后生还者,又或者是不知名的套着游戏外壳的赌博游戏,作为家长你只个游戏就打算一了百了,甩锅拉倒,我连你骂得是谁都不知道。 要知道短视频还分个三六九等的,有真正分享知识的,有提供情绪价值的,还有盗取别人美容的,作为家长,最重要的不是跟其他家长抱怨自己娃多么不争气,某行业多么有毒,而是真正了解社会的规则,帮助下一代走上相对顺利的职业旅途。所以我拜托,请骂的时候直接骂名字,某某某游戏,某某某平台,某某某产品,别一口一个游戏游戏,就好像大家刷华人是多么正经的事儿一样。
Ouyyf0701 发表于 2025-08-16 15:59 你回复错了, 不是我说的。 Mochi诺尔 id说的。
公用马甲11 发表于 2025-08-16 11:25 去大学前也玩 比较克制 而且是在学习活动之后,也没有花什么钱 兄姐给的钱是我们有责任,其中一个人不知道是什么阴暗心理 钱给到孩子还特别强调是孩子的钱 和我们没关系。实际上如果不是我们给对方孩子先,我们当时是通过对方转的没有直接给小朋友 就凭他那占便宜没够的样,因为这样一个细节 我们就没有管这4500
falcon1 发表于 2025-08-16 15:28 你是专家!谢谢你的分享! 很多人,尤其是没有儿子的,根本不理解男孩子的大脑发育要比女孩子慢很多。 男孩子即使在20出头都很幼稚、都有可能做出愚蠢的行为。 他们的大脑前叶,确实在28周岁(平均年龄)才发育成熟。 所以他们30岁之后才完全成熟(甚至像变了个人似地)
莱 发表于 2025-08-16 10:51游戏的设计是建立在能让大脑兴奋和愉悦,不断加强满足感的基础上,有些官卡让你顺利通过,收获各种金币和闪闪发光的宝物,然后给你加点陷阱,你斗智斗勇马上就通关了,结果差一口气或者差几分死了,你说你能忍住不花钱买点装备吗,小朋友控制力差,冲动消费太容易了
minijing 发表于 2025-08-16 14:37 即使发育完成,和人体其它方面一样,个体差异也很大。成年人沉迷于某种东西从而影响正常工作生活的也大有人在。有些人就是容易上瘾,阈值比较低,不是这个也是别的,他们好像是会从中获得极致快乐所以更容易成瘾。如果是这样的体质,对抗上瘾比普通人要难得多吧。
TiantiandeID 发表于 2025-08-16 09:22 游戏肯定上瘾。连刷华人都上瘾。
找个游戏高手,但是又没有游戏瘾的来带孩子玩一下,和孩子成为好朋友以后,这个人说的话也许孩子会听。或者把他玩的游戏搞垮。据说以前有的游戏是被外挂玩家搞垮的。有的玩网游上瘾的,他们工会的一帮人各奔东西了,就自然没瘾了。或者把他的网速搞很慢,电脑也很卡。总之就是让他得不到玩游戏的乐趣。lianqiao 发表于 2025-08-16 17:58
coalpilerd 发表于 2025-08-16 09:25 毒品还有其冤枉之处,罂粟和大麻自己好端端长那儿,人家又没要人类吃它们,是人类自己作死非要吃。 游戏没得洗,这就是人类自己做出来的成瘾性商品,制作游戏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用户上瘾然后乖乖掏出真金白银。
kitty2 发表于 2025-08-16 09:17楼主别急,看你写的颠三倒四的。高中没有游戏上瘾迹象吗?去外州上学身边没有交到好朋友?我不懂,但怀疑游戏上瘾还是因为现实生活无聊,没有好友每天一起hangout。聚餐刷父母卡,然后同学zelle的钱进自己腰包,这事我儿子也一直干,应该是不少孩子的生财之道吧,还好我家这个自己把Roth IRA存满了。
bingmayong 发表于 2025-08-16 18:19 游戏容易上瘾体质 跟小孩 内向和外向 相关吗? 是不是上瘾的都是偏内向的?感觉我家里的明显 内向的更喜欢玩游戏。
Inferno 发表于 2025-08-16 18:05 这个记下了备查 聚餐刷父母卡,然后同学zelle的钱进自己腰包,
awen 发表于 2025-08-16 18:06 我家娃也打游戏但是从来不花钱。他说如果你每天花8小时打游戏,成为职业选手能挣很多钱。但是如果每天8小时比赛排名一般,说明不是这个料,就不要打了
公用马甲11 发表于 2025-08-16 08:52 昨天过了人生中最糟糕绝望的日子,当年苦熬绿卡十几年都没有这样,掉在车库的一张银行ATM 存条上显示Savings 账户余额是0.2,猜测Checking 账户估计也如此,果然 马上大二的男孩,外州STEM 1去学校前,我们双方兄弟姐妹一共给了四千五 入他的账户 2 昨天他同意打印银行流水,游戏时间估计是不敢想象的,单从消费角度,去年9月刚入学开始小打小闹,转折在圣诞节寒假,比较多的一晚上2百多,顶峰是今年暑假的某一晚450$,寒假回学校后的时间段可以验证基本没学习 3,GPA可以用惨不忍睹 4 Venmo 的100$在开户后的一周也转到了这个游戏消费链接账户,Venmo换需要扣除一块多的手续费,更恶劣的是,五月初,他text 我们说和同学出去玩欠钱 需要V转 要求100$, 我俩在没有通气的情况下各自转了一百,没错当天也以同样的方式打了游戏,昨天我发现这个时候马上想到了毒瘾,完全一样啊,各种骗的思路完全一致 5 这一年的假期 他们高中几个同学聚餐都是刷我的副卡 同学再Zelle ,我虽然存疑也没有细究,现在复盘反常必有妖,大意了,原来这也是骗钱的一招,又一次验证游戏瘾入毒瘾,染上就是…… 6寒暑假的状态就是不肯出去打工,也不找实习,不做任何学习有关的事,游戏视频昏天黑地,说他要么装死,要么发飙 7 真心求助这里的有经验的家长给点指导,我们该怎么办, 8 请不停宣称游戏不上瘾的止步 9 现在游戏设计由于心里学者的参与真的是太可怕了,真的是缺德冒烟的勾当,只可惜祸害收不到相应的报应 10 哪位能科普一下,我看到一晚单笔充值198,450哪位分了四次,这是买游戏晋级的装备,还是什么赌盘?还是什么很阴暗的操作?在我看来很贵的,消费群体是哪一类玩家? 11写出来 一方面是真心求助,另一方面也希望我是最后一个发这样的帖子,虽然很魔幻 12 每个回复我都看了,有些真是很有触动,面对一个这样的成年孩子那种无力,他不仅学业堪忧,发展下去简直不敢想。
Mochi诺尔 发表于 2025-08-16 14:46 我就是想知道是什么游戏,这个锅到底应不应该游戏来背还两说着。大多数孩子上瘾是深层的心理和家庭问题没有解决。 刚才帮你问我家那个从小打游戏的,他说几乎没有能一天花两百刀出去的游戏。有的手机游戏有可能,所以你家孩子有可能是在赌博,还有一种可能是色情交友互动“only fan”那种。 另外你家还有一个问题是从小没有teach the value of money,钱不是说要就能从父母那儿要来的。
earlybirdie 发表于 2025-08-16 22:10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不给钱,存钱之前说好了这笔钱如果提前花完就没有了,自己想办法去赚钱,然后家长要说到做到,不给就是不给。你们老是妥协的话他就知道你们一定心软而且会兜底。如果他去坑蒙拐骗弄钱就送去吃牢饭,家长教育不了的话只能交给社会去教育。
linne 发表于 2025-08-16 22:42 不能这样对待自己小孩吧。小孩不懂事,大人也不懂?坑蒙拐骗事情不大的话,不一定需要送去吃牢饭,但是会有记录跟着一辈子,以后和钱有关系的工作都不能做,比如麦当劳,奶茶店的收银机都不让碰,这是把谋生的路都给小孩断掉了。
falcon1 发表于 2025-08-16 10:28 唉!游戏是非常上瘾的,尤其对青少年。 游戏公司内部的人告诉我,他们聘请儿童心理学家,专门研究如何让小孩上瘾并且不断花钱消费。
嗯嗯,懂了
这个我很抱歉地说,整个世界都在经历一个从实到虚的进程,因此很多以往能够从物理活动中建立的全链条的爽感,现在到了虚拟时代,会转向纯虚拟的网络环境更多而已。不说游戏,就连货币都开始转向电子货币,电子商城和线上经济全面超越线下经济,很多人在线刷视频远远超于去电影院的时代,为什么我们还会奇怪会有人从虚拟世界中获取全链条爽感的存在呢,游戏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而已。 我很高兴你提到健身,任何爱好都是有这种界限感存在的,否则就变成了恶癖,要知道有多少人为了追求极限和虚荣而开始磕药和刷蛋白粉,甚至追求极限导致残疾和死亡的也大有人在。任何人类活动,都离不开一个适度,适合自己的度,我们作为长辈,需要帮助下一代的,就是给予他们自由选择的权利的同时,让他们了解到健康的宽容度的阈值在哪里,至于怎么进行自我教育,这个就是家长自己的责任了。
多谢 我也想过釜底抽薪,可是法律上来说,我怎么和学校要求退学呢,毕竟他算成人了 想象毒瘾的可怕 变成鬼 在这面前,什么丢人面子都不值一提
将来择偶还会有家庭闹心的。我身边就有几家为了名校上进女儿找了躺平滚地龙男友而闹的天崩地裂的。
现在你儿子去打底层工都好过他沉迷于游戏啊。
他现在只有吃过真正生活的苦才可能醒悟。
你们别不舍得,男孩要比女孩有优势啊,女孩子没钱还有其他歪路能走,男孩走其他歪路的概率低多了。
哎这话是不是有点迂腐了
请赐教怎么个迂腐法?
20多年前就有游戏女玩家。女孩爱玩的也不少。两公婆一起玩游戏的遍地都是。打联网游戏和打扑克,麻将没啥区别。
(和本帖主题无关) 男孩子能走的歪路也很多, 傍富婆,傍男人,卖血,卖肾,借钱。。。
别被新闻的表面意思骗了,大家去Chatgpt一下就知道,国内的网游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免费的,而免费游戏中的游戏内付费内容,则是最深不见底的。这类型的免费游戏,都会设计很多机制,让你去刷钱跳过这种刷时间费体力的内啡肽链条,直接跳级变成大神实现多巴胺的释放,也就是变成RMB玩家。这种说白了,就是赌博的机制在作祟,大家去看看Skinner box 就知道什么意思了。而相反,很多欧美的游戏,玩家则比较抵制这种骗进来宰一刀的做法,反而会收敛很多。判断游戏类型和设计机制的方法,很多时候不要看他的表面标价,而要看他的设计理念,总而言之,社会理论中便宜没好货,免费的坑多的理论同样适用于游戏。你觉得中国政府会规范一个不暴利的行业么,说白了,中国的游戏是把一个不健康的机制给最大化了而已。
还有drug
耽误学业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最后算计家里父母的钱,父母不给钱就打父母的。
楼主儿子真能傍上富婆那绝对颜值和情商了得。
卖血卖肾那太小众了。
你在美国绝对见过白老头搬运国内连英文都说不了几句的大妈吧,别说身边了,现在网路视频好几个账号都是这种。
你见过白老太去中国搬运不会英文的老头吗?
真到这个地步父母只能做的更绝了,搬家失踪让儿子找不到。
但是多数做不到这个地步,希望楼主儿子知道生活的苦后早日醒悟。
在美国,哪来的肚子饿?只要有信用卡能刷,别说没钱,欠个上万的债都不是问题,banker就靠这种人吸血呢。现代社会真的处处是predator,一不小心就掉坑里。
好的,我来详细解释一下 Skinner Box(斯金纳箱) 在游戏中的效应。
🔹 什么是 Skinner Box
Skinner Box 是心理学家 B.F. Skinner 在行为主义研究中提出的实验装置:
把老鼠或鸽子放进一个箱子里; 动物按下杠杆后会得到奖励(比如食物颗粒),有时奖励是固定的,有时是随机的; 通过 操作性条件作用(Operant Conditioning),动物会被训练形成重复行为。
这种机制的核心是: 👉 行为 → 奖励 → 行为被强化。 尤其是 随机奖励(Variable Ratio Schedule),最容易让实验对象上瘾,因为它让期待和不确定性交织在一起。
🔹 Skinner Box 在游戏中的应用
现代游戏大量借用了这种原理来保持玩家粘性。表现为:
1. 随机奖励机制(Variable Rewards)
开宝箱、抽卡、掉落系统。 玩家不知道下一次能不能开到稀有物品,这种 不确定性 激活大脑多巴胺系统,让人不断重复行为。 例子:MMORPG 的装备掉落、抽卡游戏的 SSR 角色。
2. 小步递进的正反馈(Incremental Rewards)
游戏会设置任务、经验条、每日签到。 即便奖励不大,但持续的小反馈能让玩家保持行为。 例子:每日登录奖励、任务完成后的金币/经验。
3. 间歇性强化(Intermittent Reinforcement)
并不是每次行动都有奖励,而是有时成功、有时空手。 这种间歇性强化比“固定奖励”更容易让人上瘾(类似老虎机)。 例子:射击游戏的战利品掉落,卡牌翻转。
4. 负强化与避免痛苦(Negative Reinforcement)
玩家为了避免失去进度或惩罚,会重复行为。 例子:手游里每天不登录会失去连击奖励,农场类游戏里如果不浇水农作物会枯萎。
🔹 对玩家的心理效应
期待与惊喜感:不确定性让玩家保持“下一次可能更好”的幻想。 习惯循环形成:大脑把游戏中的行为(点开宝箱、打副本)与多巴胺释放绑定,习惯化。 时间与金钱投入增加:为了追逐奖励,玩家愿意不断花时间,甚至氪金。 潜在成瘾风险:和赌博机制类似,Skinner Box 在游戏中过度使用会导致玩家沉迷。
🔹 总结
Skinner Box 在游戏中的效应 = 行为被强化 + 随机奖励驱动 → 玩家持续参与。 它既是保持玩家留存的有效工具,也容易引发争议(尤其在抽卡、氪金机制中)。
男孩也会走歪, master dad 专门包男生。 认识的老美家吸毒娃,断了经济, 是抢劫store。
也不能太极端啊。万一抑郁闹自杀咋办?认识一个黎巴嫩的人说他侄子自杀了。就是打游戏和家里闹矛盾。不知道具体情况。他说有个活着打游戏的孩子也比那孩子死了要好啊
同意你说的
你这个甚至不知道小孩大把时间在玩什么游戏啊。
作为父母可以理解楼主的担忧,希望孩子能逐渐克服游戏上瘾。想问问楼主孩子高中也打游戏上瘾还是上大学以后才出现这个问题?
不是你的娃你当然当人家是草芥。你怎么不亲自上阵把人家一脚踩死啊?这孩子也是被社会毒害的受害者。学是不能再上了。让他自己打工。不过这需要好好沟通让他见见学校康嫂什么的吧
别劝了,看楼主回复没有一点想解决问题的意思
天,差点中招😓 我家13岁娃最近玩Roblox, 别人(20出头的成年人,看着比较有钱)帮他免费建了一个平台,让他买卖游戏里的pets(raccoon)从中赚取差价(几块钱一次)他想从某个平台上买到便宜的raccoon再卖给其他人,所以找我用PayPal账号。恰好我已经不用PayPal里面没钱,改用Venmo了,所以没给他。幸好那个平台不收Venmo,否则也会中招呀🙂↕️
我家一起发生过Apple pay自动付款一千多刀的,也是娃2年前在Roblox上买了一个几刀的游戏之后发生的。我老公打了无数电话花了一天才追回来😰
这个用得着,求高手联系方式
我是让他儿子出去打工啊,但是有杠精说推娃出去可能要去卖血卖肾吸毒了。那怎么办?只能楼主自己养着了。
现在的孩子可精明了,特别是亚裔孩子都知道亚裔家长对于血缘最最看中,我女儿十岁就跟我们说了,中国家庭都把孩子看的很重要,中国家庭只要自己能生绝对不可能去领养。华裔孩子真的很知道怎么拿捏自己的爹妈。
对于楼主儿子要在情感上给孩子提供支持,但是经济上不能惯着。就是要钱没有,但是爸爸妈妈支爱你情绪价值可以无限提供。
因为不缺钱呀,爹妈一给就四五千。
治标不治本,治本还得看他们自己 10年前 我找前夫游戏盟主, 解散了群。 10年后,拿到绿卡, 他又玩,不过我没力气再出面找人了。
同问
即使发育完成,和人体其它方面一样,个体差异也很大。成年人沉迷于某种东西从而影响正常工作生活的也大有人在。有些人就是容易上瘾,阈值比较低,不是这个也是别的,他们好像是会从中获得极致快乐所以更容易成瘾。如果是这样的体质,对抗上瘾比普通人要难得多吧。
刚才帮你问我家那个从小打游戏的,他说几乎没有能一天花两百刀出去的游戏。有的手机游戏有可能,所以你家孩子有可能是在赌博,还有一种可能是色情交友互动“only fan”那种。
另外你家还有一个问题是从小没有teach the value of money,钱不是说要就能从父母那儿要来的。
同意你说的,毒品之所以是毒品,就是因为正常人会控制不住,如果游戏也是如此,那么会被禁掉,反之说明大部分人知道如何正确对待,少部分人需要合适的环境和家庭教育
很多夜钓,海钓的,耗时耗钱。。。
看你描述就是整天唠唠叨叨烦不胜烦的家长。你以为现在的小孩才这样吗?我上大学的时候,我同班同学可以一个礼拜除了大小便,完全不下宿舍的床,一天只吃一顿饭,钱和时间全部用来打游戏。同系的师兄学校体检,抽血根本抽不出来,血液粘稠得快要凝固了。
引用你的原话 - "大多孩子上瘾的事情其实是心理和家庭问题" 你简直是放屁!你是说楼主家庭本身有问题?楼主育儿技能太差? 你这么为游戏开脱,难道你是游戏开发商? 游戏跟毒品,一个道理啊!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毒品被禁,游戏还没有呢? 因为游戏的历史还比较短,而且lobby力量很大,我们等20年再看。 关键是,20年,一个孩子就毁掉了。 游戏开发商老总,是坚决不允许自己孩子玩游戏的。 Tiktok的CEO,一样,不允许自己的孩子玩tiktok.
晚熟就是借口,说幼儿园晚熟还能接受,都上大学了。
就像那个脱口秀说的:男人就像她买的猕猴桃,生的、生的、生的、....突然就烂了,就没有熟的这个阶段。
你是专家!谢谢你的分享! 很多人,尤其是没有儿子的,根本不理解男孩子的大脑发育要比女孩子慢很多。 男孩子即使在20出头都很幼稚、都有可能做出愚蠢的行为。 他们的大脑前叶,确实在28周岁(平均年龄)才发育成熟。 所以他们30岁之后才完全成熟(甚至像变了个人似地)
因为他们比我们更清楚,这里面的机制设计有多邪恶和多毁孩子。
我也问了家里游戏娃会是哪几种游戏,娃马上就知道了。娃说游戏里面也有level, 你可以只玩free部分,也可以砸钱,玩到每天砸100以上叫做whale, 基本是赌博性质。
有几款国内游戏公司开发的,设有这类赌博选项,在美国非常popular。
说的不错,就像抱怨私校学费一样,很多事情你只能抱怨而无力改变现实,自己能做的就是做好研究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你回复错了, 不是我说的。 Mochi诺尔 id说的。
所以我对做游戏发财的人或者公司没有任何好感,只有厌恶
不好意思,向你道歉! 一激动,回复错了
天哪!你家娃的问题居然能怪到给钱的兄弟姐妹心里阴暗?能这样想,阴暗的是楼主自己吧?
你回复错了,应该是回复的我吧。
(华人的回复功能怎么最近这么癫啊啊啊~)
不知道你家是不是有沉迷的孩子,感觉你一下就激动上头了,但注意你的language。
有study确实证实过有些人是易上瘾体制,游戏公司也利用了这点,这个没得洗。我说的是大多数情况,跟孩子在一个什么环境长大有关:你被允许做什么,哪些行为是坚决被父母严格控制的,有没有人关心你倾听你需要什么,
还有我是真的好奇这是什么游戏,说出来好让大家避雷。
这也是为什么这些IT大佬们很明确禁止自己孩子玩Ipad,过早有手机,过早接触social media和游戏。 个人家庭的力量比起游戏公司和这些公司背后的资本,还是太弱小了。
还有就是不断超越自己,总想超过之前的最高分。觉得这个游戏这么简单,自己应该能做到,哈哈
是的。而且女性的frontal cortex比男性的发达。所以女性普遍更有条理善于规划。
有道理 想当年,我大学里接触了一款打字母的游戏,后来的敲键盘盲打就是这么练出来的
不过游戏瘾啊在中文语境下往往成为一大难题,有不少情况都是因为孩子一路成长过程中家长或者什么也不管或者严格管理学习。在压抑的环境下往往游戏是为数不多的可以获得的娱乐方式。
其实吧,想开了就好。都成年了已经不算是孩子了。自己要成长就去接受社会历练就行了。这起码比毒品成瘾好吧~
刷华人好歹没花钱啊。。
或者爸妈努把力成为游戏高手,让娃仰慕,然后把娃的游戏搞垮
同意LZ第9条。。有志青年不该加盟游戏公司或者自己创作游戏,为了赚钱害人
9 现在游戏设计由于心里学者的参与真的是太可怕了,真的是缺德冒烟的勾当,只可惜祸害收不到相应的报应
哈哈刷华人免费。而且很容易断,忙起来每天看看首页而已。
这个记下了备查 聚餐刷父母卡,然后同学zelle的钱进自己腰包,
我觉得内向又高敏感的孩子更容易有情绪问题,这类孩子就是内核不稳很容易内耗,很多青春期孩子成绩下降什么的不是智商不行,而是情绪出现问题不配合。 但是也有内向但是内核很稳定的孩子青春期能很安稳度过。
也算是不笨了
电竞职业, 感觉比练体育职业还难
所以....
你弄清是什么游戏了么....
什么游戏都没弄清感觉什么都赖游戏 游戏好冤
是不是应该多关心一下 然后寻求一下解决方案
网络赌博很有可能
还有打赏裸聊的
太多了,楼主光骂游戏,都没有细节
不能这样对待自己小孩吧。小孩不懂事,大人也不懂?坑蒙拐骗事情不大的话,不一定需要送去吃牢饭,但是会有记录跟着一辈子,以后和钱有关系的工作都不能做,比如麦当劳,奶茶店的收银机都不让碰,这是把谋生的路都给小孩断掉了。
如果他真到了那一步:宁愿靠坑蒙拐骗短平快地弄钱也必须去做上瘾的事情,那么这个孩子就是个完蛋人生。我这样说是因为见过实例,亲戚家的孩子,父母烦恼但一直兜低,最终养老钱没了人也还是毁了(因为彻底从父母那弄不出钱后就诈骗去了,蹲了五年)。父母断供金钱即使孩子执迷不悟,至少自己的钱还能保住。不清楚lz的娃具体情况,有多严重,这些都需要家长自己去权衡。难道你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吗?继续给钱?送戒网瘾学校?
缺德玩意
游戏好像对女性 没瘾
游戏充值害了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