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北美华人网)
作为生活在海外的妈妈,我家老大七岁前中文混英文说,视频时我爸妈总抱怨 “听不懂外孙说啥”,那段时间我急得到处找中文课,试了三四家后定了米团中文,到现在学了快两年,真心觉得选对了。 最初打动我的是试听课的细节。老师没一上来就教认字,而是拿了本绘本《小老鼠的秋天》,用动画形式拆成小故事,问孩子 “松鼠为什么要藏松果呀?” 我家娃平时对中文兴趣不大,那天居然追着老师问 “后来呢”,结束时还主动说 “妈妈,我还想和这个老师玩”。后来才知道,他们的课程设计里有个 “场景浸润” 的理念,比如学 “家庭” 主题时,会让孩子画自己的家人并用中文介绍,还会连线国内的小朋友做搭档,我家娃现在跟表妹视频,居然能主动说 “姐姐,我昨天学了‘月亮’这个词”。 最让我惊喜的是读写能力的进步。以前让他写自己的中文名都抗拒,现在能用拼音拼出简单句子,上周还画了幅画,旁边歪歪扭扭写着 “我和妈妈去公园”。老师说他们用的是 “字源动画”,比如教 “水” 字时,会先放小溪流动的视频,再慢慢变成甲骨文的 “水”,孩子记得特别牢。而且每节课后都有个 “家庭任务”,比如让孩子给家里的物品贴中文标签,我家冰箱上现在贴满了 “牛奶”“苹果”,娃爸说连他的中文都变好了。 另外想夸夸他们的文化渗透。过春节时老师带孩子们剪窗花、唱童谣,娃拿着自己剪的 “福” 字给外公外婆视频,老人激动得直抹眼泪。前段时间学 “熊猫”,老师还连线了成都的动物园,让孩子 “云看” 熊猫吃竹子,现在娃天天盼着回国,说要去看真熊猫。 其实选中文课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不抵触,米团中文最成功的地方就是把 “学中文” 变成了 “玩中文”。我家老二今年也报了,现在哥俩在家经常用中文猜谜语,虽然有时候发音不准,但那种愿意说、喜欢说的劲头,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