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战争肥料”思维,蒋介石有吗?

C
Chen.Hechun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国民党有围城长春,无辜老百姓死亡几十万,只是为了赢得战争的事情吗?没有!基本可以这么说——在三年内战(1946–1949)中,国民党虽然也有严重的腐败、失误、压制言论、镇压异己等问题,但没有在战术上长期、系统地以大规模饿死平民作为主要作战手段。“长春围困”这种主动封锁导致几十万平民饿死的案例,在内战中是解放军一方的战例,而且是中共高层有意识批准并执行的战略。这就是有礼义廉耻,和无的差别!国民党:虽然腐败、军事失利、部分军纪败坏,但总体作战思路还是基于守军作战—争夺战略点,平民并非直接打击对象。共产党:在关键战役中,不排斥将平民作为战略工具,哪怕代价是几十万无辜者的生命,只要能达到军事目的。这种“手段无限化”的作风,后来在政治斗争中也延续(如镇反、大跃进、文革)。老毛准备把中国人做战争肥料,即便是死亡一半,或者让2/3的中国人做战争肥料。毛泽东的“战争肥料”思维,蒋介石有这种思维吗? 蒋介石和国民党,代表的是一个腐败、低效、残暴但仍未完全脱离传统文明底线的威权政体。他们的恶,是人类历史上常见的统治之恶。他们会杀人,但他们通常不会公开赞美将饿死平民作为一种光荣的战术。大讲死亡一半人口做战争肥料。他们心中尚存一丝“羞耻感”,知道有些事是上不了台面的。 毛泽东和共产党,则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基于彻底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的革命意识形态。在这种意识形态下,传统的道德(礼义廉耻)被彻底摧毁,人不再是目的,而纯粹是实现历史目标的手段。因此,“战争肥料”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在必要时是值得提倡的。这种“无所不为”的彻底性,才是其最令人不寒而栗的地方。
C
Chen.Hechun
1958年5月,“大跃进”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拉开序幕,导致数千万中国人非正常死亡。大讲死人的实用价值:“人要不灭亡那不得了。灭亡有好处,可以做肥料。”一九五八年十二月九日,他在八届六中全会说:“人要不灭亡那不得了。 灭亡有好处,可以做肥料。”据《乡村三十年》记载,有地方人死了埋在田里,上面种上庄稼。 毛泽东大跃进时期的一些言论,比如:“大家吃不饱,大家死,不如死一半,让另一半人能吃饱。”“人要不灭亡那不得了。灭亡有好处,可以做肥料。 欺骗与谎言? 当时,歌颂 民族,自由是我们的理想。 《团结就是力量——中国群众歌曲》中 ... 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 向着太阳向着自由. 向着新中国发出万丈光芒. 向着法西斯蒂开火,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 向着太阳,向着自由,向着新中国发出万丈光芒!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 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在那个时代,中国知识分子,农民,工人都寄托希望于一个 民主,科学与自由的新中国, 但是,事实上呢? 1957年 反右,就让知识分子农民,工人体会了,没有言论自由。 战时宣传与理想承诺: 抗日战争与内战时期,共产党在对内、对外宣传中多次高调宣称要建立“民主、科学、自由”的新中国。《团结就是力量》、延安文艺座谈会、新华日报文章等,都强调反法西斯、反独裁、反不民主制度。在与国民党的政治较量中,中共也反复指责对方“独裁专制”“言论不自由”,把自己塑造成“民主斗士”的形象。 对知识分子承诺:新中国将实行言论自由、学术自由,保护思想多样性。对农民承诺:土地归农民、结束剥削。对工人承诺:工人是国家主人,有工会、罢工、集会自由。 建国后的政策反转:1957年反右运动:原本号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鼓励知识分子提意见,结果迅速翻转为大规模政治清洗,55万至60多万人被打成右派,失去工作、自由甚至生命。言论与新闻封锁:所有媒体纳入党的统一宣传体系,禁止独立报刊与批评性言论。 农民与工人:农民失去土地(合作化与公社化),成为集体化生产单元的一部分,没有迁徙自由(户口制度)。工人虽被称为“主人”,但工会变成政府的附属机构,罢工被视为政治犯罪。制度特征:一党专政、思想统一、批评即政治风险——这与当初承诺的“自由民主”完全背离。 为什么是欺骗: 承诺与现实的反差:承诺建立民主,却建立高度集权的政权;承诺保障言论自由,却在最初十年就通过反右彻底压制。有预谋的策略:从延安时期的内部管控(整风、审查)来看,这种反转并不是偶然,而是政治策略——先用“民主”争取盟友与群众,掌权后清除潜在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