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动作能坚持10秒以上,是一种长寿优势

v
vincentilia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双臂平举,单脚站立,这个考验平衡的动作,你能坚持多久? 平衡力看似寻常,却需要视觉、肌肉、神经等多个系统的精密协作,是衡量健康和长寿的关键指标。 近日,美国《科学报告》杂志刊登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平衡力差的人,跌倒、丧失独立生活能力、患心理疾病的风险将显著增加。 《生命时报》结合新研究采访专家,教你稳住平衡,助力长寿。 受访专家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与体质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 张一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老年内科副主任医师 王征 本文作者 | 生命时报记者 施婕本文编辑 | 张冕 平衡力下降,死亡风险增加44% 在此次研究中,美国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对4378名平均年龄61.2岁的参与者进行了三项测试:步速测试、椅子起坐试验、平衡测试。 3项测试总分相加,小于10分即为平衡力下降。 随访2年期间,933名平衡力较差的参与者发生了至少1次跌倒,穿衣、洗澡、进食、如厕等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出现下降,且更容易变得孤立。
此前,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开展的一项大型研究也得出过类似结论: ● 40~49岁成年人中有18.2%的人出现了平衡障碍,65岁以上者这一比例高达61.9%; ● 存在平衡功能障碍的人,全因死亡风险增加44%,心血管死亡风险升高65%,癌症死亡风险增加37%。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老年内科副主任医师王征表示,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神经反应速度、肌肉力量及本体感觉逐渐减退,会直接影响平衡力。 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2022年发布的《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我国居民平衡力下降的拐点,出现在40岁左右。 闭眼单脚站,坚持不了10秒要警惕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与体质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张一民介绍,平衡力指人体在静止或运动时,通过调节重心维持稳定的综合能力。 想了解平衡力是否下降,可通过「闭眼单足站立试验」来测试。 动作要领:两臂侧平举,两腿并拢,脚尖向前,闭眼时用习惯支撑脚站立,另一条腿屈膝。 衡量标准:保持10秒身体不摇晃,为正常;女性最好能超过12秒,男性超过13秒。
5个因素会加速平衡力下滑 平衡力依赖内耳的前庭系统,视觉系统,皮肤、肌肉等躯体感觉系统的精密协作,任何干扰因素都可能引发平衡障碍,比如以下几种。
1
血压血糖不稳
随着年龄增长,血管机能下降,久蹲后起身会出现脑部供血不足、血压骤降,伴有头晕、失衡,导致跌倒风险大增。糖尿病可引发周围神经病变,触觉减退,对地面接触不敏感,从而影响平衡力。
2
脑部病变
小脑病变、脑干血栓、脑外伤等,可引发脑功能障碍,造成平衡失调。
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会降低大脑对空间定位和身体状态的判断能力。
3
视听功能异常
比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炎等内耳疾病,会影响人的空间定向能力。视听功能降低,会直接影响感觉输入和敏感度,减弱空间感知力。
4
肌肉储备不足
长期不运动会导致腿部、腹部等核心肌群力量不足,身体对重心变化的感知变迟钝,关节也易发生慢性损伤,难以维持机体平衡。
5
药物引发失衡
服用某些治疗高血压、抑郁症、疼痛的药物,可能引起血压下降,导致平衡失调。
平衡力下降,带来六重风险
专家提醒,平衡力是人们日常生活和运动中必须具备的能力,一旦持续减弱会让身体承受多重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