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建议,家有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女娃,这一年里情绪特别敏感

公用马甲7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感觉在和人交往中很多小事都会引起她的情绪波动,比方说别人对她说话她感觉冒犯,会在心里纠结很久,或者她不小心说错话,也会在心里内疚很久,她自己说脑子里面想的琐事太多,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多开导她,多倾听陪伴,想问一下有经验的妈妈,她这种状况在青春期孩子里面正常吗?会随年龄增长慢慢减弱吗?我还能做什么其他的帮助她或者有必要找心理咨询吗?
O
Ouyyf0701
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这属于高敏感+过度思考吧,infj典型特征。 你搜搜如何support 这类性格的人, 是个优点 发挥好了。 我属于这类人,高敏感不是坏事, 保护自己。 过度思考? 给自己3分钟时间, 脑子开想计时, 过了3分钟, 就要让自己换个地方, 换个方式, 我是会出门。 我懂我自己要怎么做, 不懂你做为妈妈怎么帮助她。
C
Caifcfei
回复 1楼 公用马甲7 的帖子
想问一下有经验的妈妈,她这种状况在青春期孩子里面正常吗? 正常 会随年龄增长慢慢减弱吗? 一般来说会的,但现在还不一定是最严重,可能更严重,然后再慢慢变好。 还能做什么其他的帮助她或者有必要找心理咨询吗? 你现在多倾听多陪伴挺好的。另外孩子需要有爱好,有好朋友。找不找心理咨询要看情况,如果你觉得还能handle就不需要,如果觉得需要帮助也可以找,我们曾经找过但没找到合适的,最后还是得靠家长自己,确切地说是妈妈自己,应付青春期娃和一个经常和青春期娃较劲的队友
公用马甲7
回复 2楼 Ouyyf0701 的帖子
是的,我感觉她就是高敏感加过度思考,我和她讲过活在当下,或者找别的事情转移注意力,可是她还太小,做不到,只能继续唐了
公用马甲7
回复 3楼 Caifcfei 的帖子
谢谢回复,方便问一下更严重会怎么样吗?不想上学或者不想社交?我现在庆幸的就是她还什么都和我说,我随时倾听,但是看她现在有很多困惑,自己想着挣扎突破、还是挺心疼的
m
moonlightpath
Ouyyf0701 发表于 2025-08-09 08:45
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这属于高敏感+过度思考吧,infj典型特征。 你搜搜如何support 这类性格的人, 是个优点 发挥好了。 我属于这类人,高敏感不是坏事, 保护自己。 过度思考? 给自己3分钟时间, 脑子开想计时, 过了3分钟, 就要让自己换个地方, 换个方式, 我是会出门。 我懂我自己要怎么做, 不懂你做为妈妈怎么帮助她。

能多说说吗?
V
Vva08
其实这个年龄比较普遍的是不愿意听妈妈的建议的。你自己情绪稳定,不要太敏感,允许她有情绪,允许她表达就好。
C
CK
敏感的孩子,生怕说错啥,被人鄙视。我娃也有这样的倾向,初中6-7年级尤其明显。但是8年级她很多东西出现成绩,被学校大喇叭表扬,老师也把她夸成一朵花,就好了很多。8年级表现的不像敏感娃了。
家长除了鼓励安慰,最好能培养几个特长,让孩子内心觉得自己是优秀的。那么其他人鄙视不鄙视,也没那么重要了。
年龄大了对自己和别人都有预判,敏感也可以说服自己放下。
S
SheldonCooper
敏感的孩子吧 我自己和我小孩都这样,长大就是楼上说的infj型 心理咨询非常非常有帮助。就是不要有严重问题了才去,平时就规律去和咨询师建立联系。找专注你家小孩年龄段的,有family咨询的更好。
另外心理咨询从业人员也绝对是高敏感人聚集。她们就真的可以get到这种孩子
b
bellamia
这应该是性格,和青春期关系不大。身边青春期孩子基本都保持了本身的性格,变化不大。没有经验,但是也许鼓励她把自己的thoughts写下来会有帮助,也是一种宣泄吧。
黑妞
你青春期孩子愿意和你说,已经很不错了。我家两个都不愿意和我说,心里窝着。我除了接受没什么别的办法。心理咨询孩子不愿意open up, 也是没什么效果。家长开导。尽可能多参加group activity。避免最严重的是孩子不愿意去上学不愿意出家门。青春期女孩子变得特别敏感自卑,挺多的。我孩子也这样。其实她啥也不缺。也不丑也不笨。小时候喜欢playdate,喜欢疯玩。现在根本不用在她面前提这些。都是一口拒绝。
l
lishifu
回复 1楼 公用马甲7 的帖子
我也是这种人。天生的。 敏感,有点小自卑。 马路上被人骂了,还能一直记得,很难受。 努力自己克服吧。
A
AppleWorld
就是有点玻璃心了,进到那种思路里面自己走不出来,这个年纪意识到说话做事应该有分寸,不要伤害到别人,其实是成长的表现。提醒她一下,走到一条路的极端了,要往回撤一点。
她应该是有点迷惑,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觉得可以focus on 怎么做,别人说错话了,她应该怎么合理回应,可以要求那人道歉,大吵一架,不说话默默承受,她觉得哪种好去实践一下。自己说错话了,闷在心里好,还是也道歉一下这事就过去了。可以让她把自己的经验总结一下,怎么战胜这个问题,因为她这个问题不unique, 代表了一类人比如5%的人有这个困惑,很多人还等着学习她的经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