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auri 发表于 2025-08-07 11:32 如果你说“纯靠自己”是指的出国所有的花销(比如,申请费,培养费,机票。。。)都是自己赚出来的 - 这个估计有,但是少。 如果只要不是家里给出学费的就算,那多了去了。
whatif9999 发表于 2025-08-07 13:56 我只拿了家里的钱交培养费,2000美金和机票钱是和哥哥借的,出国一年之后还了。连大学申请费是和美国朋友借的,出国一年之内还了。 家里给我置备了两箱子,一些衣服,锅碗瓢盆,总共1000人民币。
dbbear 发表于 2025-08-07 13:59 这些当然都是自己赚的。连赔给学校的培养费都是自己赚的。当时给学校哭穷可以免申请费。
Allen04 发表于 2025-08-07 14:06回复 108楼 Fhu 的帖子 还菜刀,我连案板都带着。能带的箱子装的满满的。
说起来,这里谁是行李揣着把菜刀出国的?我想带锅,但装不下,最后放弃时豪气的想,一个月近一万工资,美国锅再贵,咱也买得起! Fhu 发表于 2025-08-07 14:03
liangping1984 发表于 2025-08-07 14:14 带了菜刀,而且至今还保留着。
道特安 发表于 2025-08-07 13:42 当年大家都是大学毕业就经济独立了,很多人来美国的机票钱都是东拼西凑借的,没有stipend的话连签证都很难拿到。。
jtuykli 发表于 2025-08-07 11:28 家里一点也没有提供支持的
Fhu 发表于 2025-08-07 14:03 说起来,这里谁是行李揣着把菜刀出国的?我想带锅,但装不下,最后放弃时豪气的想,一个月近一万工资,美国锅再贵,咱也买得起!
RedCrayon 发表于 2025-08-07 14:15 我妈给带的菜刀,其实我出国前连米饭都没做过。。。 这菜刀,现在还留着呢😂
waterhan 发表于 2025-08-07 14:18 哈哈,一万块是个梗。我老当年靠着本科硕士攒的奖学金和打工钱,一分钱没跟家里要,拿到offer回去汇报,老父亲扶着锄头一脸狐疑:你去上学,人家还一个月给你一万?怕是骗子吧?
Fhu 发表于 2025-08-07 14:20 我五岁开始煮饭(还是用禾秆那种),这菜刀还是会用的,可惜这边剁了几次鸡骨排骨,觉得怕弄坏厨房的桌面,后来一直只切没有骨的东西,那东西太笨重久而久之就用西式菜刀了
xdsqc 发表于 2025-08-07 14:18 啥算支持?帮交申请费算不算?
RedCrayon 发表于 2025-08-07 14:31 说到锅,我们一群学生周末逛garage sale买1刀2刀的锅,从没想过去店里买新的。别说,老白家炊具保持的那叫一个好。
shzbc 发表于 2025-08-07 14:24 哈哈,lz真会问,大家马上搬好小板凳开始围坐在一起忆苦思甜,开启70后的美国留学生涯的集体回忆。
算 shanggj 发表于 2025-08-07 14:33
fj033 发表于 2025-08-07 14:35 锅碗瓢盆各种家当都是捡师兄师姐们不要的 我家现在还有当年广东师兄给的不锈钢盘子
东明珠 发表于 2025-08-07 14:26 我老公当年带来的菜刀是早就让我扔了,保留下来的“古董”有:毛毯、小碗、包饺子用的小擀面棍、小木勺、刮皮刀、日记本、通讯录
点苍鹤云 发表于 2025-08-07 13:55 老留基本上都是吧,怀揣几百美元就来美国了。 还有很多老留拿到名校Offer,因为没奖学金直接扔垃圾箱,欢欢喜喜拿着排名100靠外烂校全奖Offer去签证的。
pixyia 发表于 2025-08-07 13:52 这种应该很少吧, 全靠自己前面小半辈子得过的多苦啊
star1991 发表于 2025-08-07 14:52 我家现在用的菜刀,一把砍骨刀,一把薄的普通菜刀,都是当年从中国带过来的,现在还结实好用。中间在美国买过一把菜刀,没用多久就坏了
哈哈,我老公就是。我婆婆都是给带整套的刀具。隔几年给一套。我们结婚以后还陆续给了两套呢。是那个挺有名的牌子的,忘记叫啥了。现在还留着最后那一套里面的几个刀,尤其是最小的水果刀一直在用。 High.eee 发表于 2025-08-07 14:19
RedCrayon 发表于 2025-08-07 13:46 80年代陈冲一线大明星来美国都在餐馆打工。像我虽然穷学生但有奖学金,国内父母不需要寄钱支援,所以没打过工,非常罕见。即使如此,60后老留年轻时候在美国非常苦,懂的都懂,不懂不解释。60后也就是小留爸妈在国内年轻时一样清苦。
kivian 发表于 2025-08-07 15:23 其实想知道从哪年开始不是这样。。。。
fj033 发表于 2025-08-07 14:13 我不光带了菜刀案板,还带了擀面杖
中美律师集团 发表于 2025-08-07 16:12 都这样吧,没啥钱靠奖学金生活,第一次来的时候带了铁锅和菜刀,去超市一定是买最便宜一整个的大猪腿。
shanggj 发表于 2025-08-07 16:16 我们学校 gradute house 边上有一 burger king. 我刚去时那的 chicken sandwich 是 $1 一个。 我就一周去一次, 一次买十个。 直到有一天, 我又去说买十个。 柜台小哥告诉我, 促销结束了, 现在是正常价, $2.59. 我就直接掉头走了
gosummer 发表于 2025-08-07 16:15唉,看来我是属于“老留”因为当年上mitbbs的。好怀念那时候啊,mitbbs好热闹,好多local活动。出国全靠自己。好像拿了几千美金。全是自己工作了几年换的。没要家里一分钱。我妈现在说起来还说委屈了我。
momosun 发表于 2025-08-07 16:21 早年间mitbbs真是人才济济,很多非常深刻的学术讨论
痘痘猪 发表于 2025-08-07 16:08 我晕 原来还真有好多人过了好多年紧吧的日子才活到今天的。 哎 这要是工作后不每年赚个100,200w的都配不上吃了这么多的苦啊
fflaq 发表于 2025-08-07 16:30 很多人是靠工作transfer出来的吧?都已经毕业工作了,不要家里的钱天经地义啊。还是这贴纯粹是指一直在校读书没有出来工作过的人?
Allen04 发表于 2025-08-07 17:05回复 160楼 痘痘猪 的帖子 你这个也太扯了。吃苦比这个多的有的是。农民工一个比一个累,一个比一个苦。靠吃苦可赚不了钱。而且来美国的都是冲着高工资来的。那时候大家都差不多,学生的正常生活,算不上吃苦。现在就要拿百万年薪的蛋就别扯了。
High.eee 发表于 2025-08-07 13:38 我啊,我研究生毕业工作了一年,自己的赚钱cover申请一切费用,还有剩下的钱给我妈了。 结婚也是没花家里的钱,还给家里钱呢。人家结婚是妈妈给女儿买首饰置办家电。我结婚是我给我妈买首饰买礼服置换家里所有家电。 婚礼办完回美国之前,手里还剩了点钱,也都给我妈了。结婚的礼金我一分没要。
hellohey 发表于 2025-08-07 13:40 我知道一个父亲是70年代末省长的孩子还在餐馆打过工呢,因为换热门专业。她妹妹出国当时要10万担保费,还是找她表哥(一个赶上国内基建红火,建筑专业正好对口,挣不少钱的表哥借的呢)她来了美国拿到奖学金,攒够钱才还给表哥的。看看那个时代官员多清廉。
道特安 发表于 2025-08-07 14:47 其实一点都不苦,那时候来到美国,物质上即使有贫瘠,也比小时候的条件好多了。。
l4528 发表于 2025-08-07 17:20 话说当年老留好多都是出国才第一次坐飞机,坐个经济舱就惊为天人,我队友就是,现在版上动辄都是商务舱了。我们那个年代大学回家很多都是绿皮火车站票。
临时工 发表于 2025-08-07 12:12 本人。留学一切费用,从考试签证机票培养费学费生活费都是我自己的。 我大学毕业后没再用过家里一分钱。 不是有志气,是因为大学毕业没多久我妈去世了,我等于没有家。 我打四份工在美国苦苦挣扎的时候,我爸给我弟在魔都买了房。 不知为什么,以前我从没想过这些。这两年突然回想起来心里愤愤不平,发现我爸根本不爱我。
chop2004 发表于 2025-08-07 11:30 太多了吧 尤其老留,绝大多数都是
这些当然都是自己赚的。连赔给学校的培养费都是自己赚的。当时给学校哭穷可以免申请费。
你应该问的是有几个不是当年纯靠自己努力出国的?
说起来,这里谁是行李揣着把菜刀出国的?我想带锅,但装不下,最后放弃时豪气的想,一个月近一万工资,美国锅再贵,咱也买得起!
其实那时大家交申请费没多少家,基本就是最大可能也最心仪的两家才咬咬牙交
有些学校哭穷给免了,比较想去的没敢。最后接受offer的系里也给退了申请费。
还菜刀,我连案板都带着。能带的箱子装的满满的。
我不光带了菜刀案板,还带了擀面杖
我妈给带的菜刀,其实我出国前连米饭都没做过。。。
这菜刀,现在还留着呢😂
想知道这三十年不坏的菜刀牌子
我认识一个女生有全奖签证不给,敏感专业的,马上找了个也要出国的男生结婚,那个男生也是全奖,签证就过了。来了美国两个人一直吵架,后来估计离婚了。
啥算支持?帮交申请费算不算?
哈哈,一万块是个梗。我老当年靠着本科硕士攒的奖学金和打工钱,一分钱没跟家里要,拿到offer回去汇报,老父亲扶着锄头一脸狐疑:你去上学,人家还一个月给你一万?怕是骗子吧?
我家也是,现在还在用我和LG当年带来的两把菜刀,都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质量那么好的菜刀
哈哈,我老公就是。我婆婆都是给带整套的刀具。隔几年给一套。我们结婚以后还陆续给了两套呢。是那个挺有名的牌子的,忘记叫啥了。现在还留着最后那一套里面的几个刀,尤其是最小的水果刀一直在用。
我五岁开始煮饭(还是用禾秆那种),这菜刀还是会用的,可惜这边剁了几次鸡骨排骨,觉得怕弄坏厨房的桌面,后来一直只切没有骨的东西,那东西太笨重久而久之就用西式菜刀了
哈哈哈,好喜欢这个。确实老美给读书奖学金这事是匪夷所思的好。
哈哈,我们也带了一把大菜刀,可以砍骨头,因为我老公无肉不欢。
说到锅,我们一群学生周末逛garage sale买1刀2刀的锅,从没想过去店里买新的。别说,老白家炊具保持的那叫一个好。
算
锅碗瓢盆各种家当都是捡师兄师姐们不要的 我家现在还有当年广东师兄给的不锈钢盘子
哈哈
擀面杖很容易带。菜刀其实也容易带就是担心会被安检卡。我身边的同学就我一个人带了案板。那个时候就是把能用的都带上了。要是我自己也不想带。父母说有用带着,就带进包里去了。到也用上了。
哦那我也有人赞助,托福考试费男朋友帮交的,BF当时已经在美国。但我也争气,一次高分搞定,帮他省了再考费。 托福费当时29美元,我记得很清楚。
我基本就是来最早那波儿,木有师兄。
我妈给我准备的针线盒,包饺子用的小擀面棍,给我俩织的毛衣毛裤 被子等等古董我一直留着呢。
我老公临走时,他妈妈找了把水果刀塞到他随身包里,说在飞机上可以削苹果吃,然后安检被拉进小黑屋,盘问了好一阵子,最后没收后放行了,现在经常讲起来觉得好笑。
当年排名300的州大都乌泱泱top 2的毕业生。
其实一点都不苦,那时候来到美国,物质上即使有贫瘠,也比小时候的条件好多了。。
我家现在用的菜刀,一把砍骨刀,一把薄的普通菜刀,都是当年从中国带过来的,现在还结实好用。中间在美国买过一把菜刀,没用多久就坏了
Me. I only brought $3K.
当年老留同学里,只有一个拿的半奖,居然也签过了,那个同学是唯一啃几口老,家里出了一部分钱的,其他同学都是全奖,可以自给自足。
我20+年前出国带的中式大菜刀,也是跟着我们搬家,一直都留着的。我早就不用了,但队友偶尔还会拿出来用,他觉得那个菜刀用起来有感觉🤣🤣🤣
早期留学生,如果是没工作过,直接学校毕业出国,一般是靠父母向熟人借钱给买机票付委培费,但是出国一年内就靠做TA/RA赚的钱还了。那时候国内外收入差距巨大。一般熟人听说哪家孩子要出国留学,都是愿意借钱的,因为肯定还得起。而且那时候能出国的孩子,都是从小就在熟人圈里闻名的学霸。所以你可以说就是孩子自己挣得了信用,别人才借钱的,就是纯靠自己。当然父母也不能拉垮,得有起码的信用。
我来的时候带过一套景德镇瓷碗😂因为听我表姐表哥说碗都很贵。目前还在我家用着呢。
是的啊,省长的孩子也在餐馆打过工呢。那时候的官多清廉啊。孩子们也都是自己考出来的。
2005年以后有很多还是留学中介给办来读水校的MBA或者其他水硕的,那真是一路都是父母用钱包出来的。我当时知道也是有点小吃惊,大学毕业出来留学的居然用留学中介。
还有锅,被子,枕头,等等。床垫子是捡来的,不要钱。基本上可以做到来了之后什么都不需要买(出了吃的)就可以生活。
我们学校 gradute house 边上有一 burger king. 我刚去时那的 chicken sandwich 是 $1 一个。 我就一周去一次, 一次买十个。
直到有一天, 我又去说买十个。 柜台小哥告诉我, 促销结束了, 现在是正常价, $2.59. 我就直接掉头走了
哈哈, 我吃过一块钱的whopper无数次!
一个月奖学金大概1千八,一个月吃饭50左右,房租200,第一年没有自己的车,上下学坐公交车,周末买菜和同学一起。会请同学吃buffet,一个人11块,有蟹腿的那种。一个月所有花销400-500。余下钱攒着。家里不需要寄钱,好多农村的还要给家里寄钱。一年攒了1万多美金,感觉自己就是富翁。第二年买车了,500美金烤肉啦,每个月油钱得几十吧,但不需要请人吃buffet了,花销差不多。
早年间mitbbs真是人才济济,很多非常深刻的学术讨论
的确 以前记得 潇水 的 青铜时代的恐龙战争 在 MITBBS 上连载。 看的正起劲的时候 作者说, 不好意思 有出版社联系了,不能连载了。 历史版有个 通余斋主任 (?), 写了 黑话水浒 后来也是出版了的。
学术板块问问题 也是牛人云集
这是我们这代人年轻时的日子,国内国外都是这样过。可能国内那时更艰苦一点,因为起码美国室内常温,一开水龙头有热水,有洗衣机干衣机,蛋奶肉便宜。我出国前,牛奶那可不是国内家家都天天能当水喝的。我们绝对部分都没有每年赚个一两米
看出国的时候是几岁,如果本科毕业工作了出来读奖学金的,当然有能力去赚钱付这些费用。但是如果是高中毕业要来读,那全部都自己出就比较辛苦。
不可能家里一分钱都没出吧。至少机票,申请费什么的。一分钱都没出过? 那你出国前住父母的房子,也没付房租,那也是他们没收你的房租啊。
玛雅,我也吃过9毛9的chicken sandwich, 不过是另一家快餐店, 不过比你好点,我都是每餐去买新鲜的 🤣
见识少。多了去了。我就是
其他的捡也就算了。别说捡床垫了。见识到美国的bed bug还敢随便捡床垫都是神人级别的。
我和老公读书那会,校园旁的Jack in box的Hamburger 就是0.99, 吃了不少。学生之间互通有无,那个超市油,虾,排骨什么的有打折,大伙马上就知道了
你这个也太扯了。吃苦比这个多的有的是。农民工一个比一个累,一个比一个苦。靠吃苦可赚不了钱。而且来美国的都是冲着高工资来的。那时候大家都差不多,学生的正常生活,算不上吃苦。现在就要拿百万年薪的蛋就别扯了。
当然是年书的时候..你不到40岁吧
倒也没有那么夸张,因为当年的国内,普通人家庭更苦不少收入更低不少。相当一部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或之前出国的留学生,不仅家里没有支持一分钱,不少人还会每月从自己的奖学金助学金或者课余打工挣的钱,寄回一部分给自己的父母家人,接济他们。
她是讽刺我们老留cheap也没有赚大钱,好像当时留在国内就一定舒服似的或者赚大钱似
本科毕业, 工作三年赚钱买托福GRE书自己补习考完试申请学校, 出国时从银行借了钱,
出国前的花销父母有出。但出国后攒了钱,给父母汇款,算不算还回去了。
我们90年代留学生, 北京四中来的留学生还到处打工呢
真的不苦, 看看六四那些学生一个个竹竿似的,来美国半年就壮起来了。
除了这几个,基本没花家里钱,申请的时候大撒哭穷信,同意免申请费的才交申请,上飞机时没带钱,因为签证关系比同学晚来,过来直接和一个关系很好的同学借了一个月生活费,第二个月开始拿到RA的钱就还了。那会每年给家里寄钱,不过因为身边大多数同学也一样,所以没感觉有啥问题。
不过那时还年轻,有奔头,真的是吃苦也是甜
我出国的时候就是第一次做飞机,对飞机很向往,因为听说飞机上可乐随便喝,现在二十年一晃,就是可乐送到面前都不敢喝了,
Same here. 你是女的?
现在的小刘根本不敢相信这种事。家里砸钱出国的是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