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发表于 2025-08-07 18:29 现在的小刘根本不敢相信这种事。家里砸钱出国的是大部分
wongff 发表于 2025-08-07 18:40 现在留学是花钱消费镀金和二十年前留学不是一概念了
chop2004 发表于 2025-08-07 11:30 太多了吧 尤其老留,绝大多数都是
什么叫纯靠自己呢,毕竟当年申请到phd全奖的两个基础,本科学位是父母出钱读的,GRE托福成绩也是父母出的报名费资料费。再然后签证费家里出的,最后出国的机票也是家里出的。 除了这几个,基本没花家里钱,申请的时候大撒哭穷信,同意免申请费的才交申请,上飞机时没带钱,因为签证关系比同学晚来,过来直接和一个关系很好的同学借了一个月生活费,第二个月开始拿到RA的钱就还了。那会每年给家里寄钱,不过因为身边大多数同学也一样,所以没感觉有啥问题。 kouxping 发表于 2025-08-07 17:56
crystalethan 发表于 2025-08-07 11:31 来美国前家里给了几千美元,其他都是靠自己。
RedCrayon 发表于 2025-08-07 19:38 单纯说一下,我们上大学时候免费连住宿都免,父母真没花钱。前提是能考上,那时候大学很难进。
jtuykli 发表于 2025-08-07 11:28 家里一点也没有提供支持的
kouxping 发表于 2025-08-07 19:49 我们那会开始收费了,一年学费2500,住宿费500,所以读大学还是花了家里一万多。那时候有奖学金但是也不多,一年就几百1000的,也有打打工做家教发传单之类,不过还没能完全承担自己的生活费,只是尽量分担。
iloveGelato 发表于 2025-08-07 20:01 那时候不但全靠自己,而且还能省下点奖学金寄给家里呢
iammaja 发表于 2025-08-07 20:00 额……养孩子总要花点钱的吧😅 我是上世纪90年代在国内读的本科,也是已经收费了,但父母负担一个孩子这点学费生活费,还是不影响生活的。这都要算到出国花销的话,干脆从出生开始算好了😂 老留本科毕业出国那波,和后来小留不一样的,最大区别,除了拿全奖不需要学费和生活费之外,还有就是出国大多是自己的选择,而且是自己搞定的吧。我出国,从有这想法,到考T考G以及完成申请拿到offer,再到签证和买机票,联系美国学校住宿接机,都是我自己弄的。没有中介没有父母帮着操持,貌似当年周围同学都是这样的。
kouxping 发表于 2025-08-07 20:09 一般不是说18岁以前养孩子是责任, 18岁以后就不是了吗?所以大学的花销要算额外的也行吧。不过那时候PHD全奖钱能省下来不少,一年几千美金的给家里寄,真要算起来也早就还完了。
但是,出不出国,也不影响老留父母当年给孩子出国内本科的学费生活费啊,不是出国引起的额外花销。 iammaja 发表于 2025-08-07 20:13
Centauri 发表于 2025-08-07 11:32 如果你说“纯靠自己”是指的出国所有的花销(比如,申请费,培养费,机票。。。)都是自己赚出来的 - 这个估计有,但是少。 如果只要不是家里给出学费的就算,那多了去了。
lvxiutianxiang 发表于 2025-08-07 20:51 这话问的,当年的老留们谁不是靠自己出来打拼读书的? 我当年是买完机票就没钱了,亲戚们送我的出国礼物都是换成美金给我,也就一千美金不到,不也就这么一路读书拿学位找工作的奋斗出来了?
l4528 发表于 2025-08-07 19:56 93年前上大学好像学费住宿费都是免费的,每个月有一点儿副食补助,父母要给点儿饭钱/生活费。
flying_tiger 发表于 2025-08-07 19:59 难道有人不是吗?
shzbc 发表于 2025-08-07 11:58 这问题问的看出代沟了,才十几不到二十年而已,变化如此之大,国内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二十多年完成了资本主义几十年甚至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单从这点来看,真的要点赞。
iammaja 发表于 2025-08-07 20:13 但是,出不出国,也不影响老留父母当年给孩子出国内本科的学费生活费啊,不是出国引起的额外花销。
Abigail9981 发表于 2025-08-07 11:43 遥想当年,我提前去了趟韩国,激活了私人护照,没有交培养费。
cindy_cheng2000 发表于 2025-08-07 21:10 没有副食补助, 我上大学时,我们村里民办教师一个月才20多元
新的明天 发表于 2025-08-07 20:59 当年不是全奖根本拿不到美国签证
l4528 发表于 2025-08-07 21:19 我们上大学是一个月副食补助好像17元左右
你们或者早,或者师范。我们哈工大根本没有任何补助, 六四时期 cindy_cheng2000 发表于 2025-08-07 21:25
l4528 发表于 2025-08-07 21:27 北京高校、非师范,都有吧,80末90初,师范就全包、不叫副食补助了。
Fhu 发表于 2025-08-07 14:03 说起来,这里谁是行李揣着把菜刀出国的?我想带锅,但装不下,最后放弃时豪气的想,一个月近一万工资,美国锅再贵,咱也买得起!
剔透玲珑 发表于 2025-08-07 20:11老留从中到美,赤手空拳白手起家的经历,真的需要好好记录一下,否则几十年后再也不会有人知道这些故事
半个马和甲 发表于 2025-08-07 21:44 我妈妈。 在爸爸不同意(无法靠亲人签证过来),婆婆阻止加看守(婆婆家当时认为爸爸自己还在读书,妈妈去了是增加负担, 觉得等爸爸读完书,找到工作在过去更加稳当..)。 姥姥没法支援的情况下(啊,那年代两张机票即使单程也是不小的钱啊!. ,但据说姥姥当时还是拿出了所有可以拿出来的钱。 关键时刻,还是自己的妈妈最靠谱啊! ) 。 就这样天崩开局,妈妈竟然自学英语,考过GRE ,和家里爸爸的姑姑的女儿(ABC ,唯一一个支持妈妈也来美国和爸爸团聚的人)搭上线,录取了美国大学。 再然后就是飞的那天瞒天过海,谎称带我去公园玩,直冲飞机场,在都不知道有没有人来接机的情况下飞美国去了。 (最后爸爸还真没有来接机,又是妈妈再次和姑姑的女儿联系上,来接的我们- 那个年代打电话都是公用的8电话,看路都是纸张的地图,也没有网路这玩意儿随时让你查). 然后,就这样妈妈硬式的以留学生身份和爸爸一起留在的美国。 后来搞笑的是,遭遇经济危机,爸爸的学业还是靠妈妈自己停学打工补上的。 前前后后真的堪称一部谍战片~~
zhanglifu 发表于 2025-08-07 21:17年龄暴露帖,我们那个年代都这样的,没靠家里一分钱,培养费,申请费等等都是自己挣的,落地美国时身上只有不到200美元😆不过那个年代的留学生真的互帮互助,经常不认识的人都互相帮助伸出援手。我记得我还给一个素未谋面的朋友寄过他需要的东西!到现在都没见过人,只是在网上求帮助😆那个年代也有那个年代的好呀!怀念中
autumncolor22 发表于 2025-08-07 21:47 很多啊。我和我一堆同学都是拿全奖出国的。
现在留学是花钱消费镀金和二十年前留学不是一概念了
现在是一算考不上清北,送出来读书吧。跟很多年前看琼瑶小说写的考不上台大,出国读书。。。。现在小一辈的大多读完就回国了。我表姐说吃不了我们当年的苦。
现在的孩子幼儿园起就开始出国游了,中小学生各种欧美夏令营,读大学也未必需要出来读了。
这版上老留比较少吧?
单纯说一下,我们上大学时候免费连住宿都免,父母真没花钱。前提是能考上,那时候大学很难进。
我也差不多 可是现在我爸天天催我回国定居 数旧账说我出国花了他们30万 一下子多了10倍 他没一点数我为什么不回国吗
我们那会开始收费了,一年学费2500,住宿费500,所以读大学还是花了家里一万多。那时候有奖学金但是也不多,一年就几百1000的,也有打打工做家教发传单之类,不过还没能完全承担自己的生活费,只是尽量分担。
60、70都太苦了,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应得的
难道有人不是吗?
额……养孩子总要花点钱的吧😅 我是上世纪90年代在国内读的本科,也是已经收费了,但父母负担一个孩子这点学费生活费,还是不影响生活的。这都要算到出国花销的话,干脆从出生开始算好了😂
老留本科毕业出国那波,和后来小留不一样的,最大区别,除了拿全奖不需要学费和生活费之外,还有就是出国大多是自己的选择,而且是自己搞定的吧。我出国,从有这想法,到考T考G以及完成申请拿到offer,再到签证和买机票,联系美国学校住宿接机,都是我自己弄的。没有中介没有父母帮着操持,貌似当年周围同学都是这样的。
没给家里钱,但我和队友毕业时,居然差不多攒下了第一个房子的首付
一般不是说18岁以前养孩子是责任, 18岁以后就不是了吗?所以大学的花销要算额外的也行吧。不过那时候PHD全奖钱能省下来不少,一年几千美金的给家里寄,真要算起来也早就还完了。
太励志了
但是,出不出国,也不影响老留父母当年给孩子出国内本科的学费生活费啊,不是出国引起的额外花销。
真的很厉害
老留父母也不易,我们当年没有学费,平均生活费100/月,那时我爸是高工资,大概4-500每月,我家有两年同时三个大学生,我家算当年家境很好的。
大写的牛
小时候太苦了
的确。都是学霸,自身的光环和信誉
说实话,他们就算不出钱让我们读大学,我们在国内早早的专科毕业,甚至进厂下海whatever,赚了钱也一样要给他们得。对他们来说,这样我们只能留在国内还可以更好地伺候他们(我爸就经常念叨我不在国内不能帮他做这做那)。至少他们当年出了钱让我们读大学,后面才有申请奖学金出国这条路,也不能说这一定就是一条最好的路,但无论如何还是多了一个选择的机会。
再往深里说,那时候女孩能上大学,就要感谢独生子女政策了。
来美国的时候,差不多带了1000美元,有个不错的老师朋友,人在美国,赞助了100美元,别的全靠奖学金了, 那是一个月1000多,还是很不错的。
现在快退休的不都是这样的吗?那时家里哪有钱。。
当年的老留们自带光芒,不容易
但是吃饭,课本要花钱, 同学都是城里的,家里每个月邮寄。
我是靠打工和贷款过来的
没有副食补助, 我上大学时,我们村里民办教师一个月才20多元
怎么可能提供支持,家里自己能吃饱穿衣就不错了。
我一个同桌,兄弟四个, 他老三,考上大学,他的两个哥哥都上大学。 他爸爸求他去打工,家里实在养不起了。
最后这个同学去上了大学,然后营养不良去世了。87年上大学
这逻辑和智商真感人!
北大著名教授张维迎在北大一个毕业典礼上对学生发言时说:我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读懂了了牛顿的万有引力,如果我说我用了三个月时间就走完了牛顿三十年走完的路,你觉得是我牛逼呢还是会嘲笑我的无知呢?
北大著名学者不敢有你这胆量说这话!😆
哈哈,我家父母不识字, 我出国,我妈妈还以为我还会暑假或者过年回家一次,不懂得出国有啥区别
如此说来我差一点就轮上了。不过 记得我们那时候的学费也不是特别贵。
乡下的父母根本供不起那点生活费。我曾经暑假在老家打工,打了一个暑假才赚了20多元,火车票是半价20元。
你不是81年的?80后貌似不用培养肥了吧
我们上大学是一个月副食补助好像17元左右
我在小城镇,自己工作赚钱托在北京的朋友帮助买托福GRE书。自己根本没有信息怎么申请大学,找同学申请了一个,同学在美国自顾不暇,然后拿一个经济担保签过来的, 90年代初
和我差不多 我1500都是借的
你们或者早,或者师范。我们哈工大根本没有任何补助, 六四时期
北京高校、非师范,都有吧,80末90初,师范就全包、不叫副食补助了。
有人曾经抱怨说哈工大把学生补助吞了,看来有点意思
菜刀,锅,还有白衬衫和黑色裤子,因为听说餐馆打工需要统一穿黑裤子, 如果没带就要在美国买,$20一条太贵了。 😅
太可惜了
幸运
就这样天崩开局,妈妈竟然自学英语,考过GRE ,和家里爸爸的姑姑的女儿(ABC ,唯一一个支持妈妈也来美国和爸爸团聚的人)搭上线,录取了美国大学。
再然后就是飞的那天瞒天过海,谎称带我去公园玩,直冲飞机场,在都不知道有没有人来接机的情况下飞美国去了。 (最后爸爸还真没有来接机,又是妈妈再次和姑姑的女儿联系上,来接的我们- 那个年代打电话都是公用的8电话,看路都是纸张的地图,也没有网路这玩意儿随时让你查).
然后,就这样妈妈硬式的以留学生身份和爸爸一起留在的美国。
后来搞笑的是,遭遇经济危机,爸爸的学业还是靠妈妈自己停学打工补上的。
前前后后真的堪称一部谍战片~~
mitbbs就是一部活历史
不知道现在数据还在不在了
这居然都不和你爸离婚,看来是真爱得死去活来呀
姥姥妈妈集齐了女性的光辉
纯真年代朴素的情怀
哪个年代农村过来留学,太难了,都成了晚辈的传奇
太佩服了,层主妈妈威武!姥姥也很赞。
我的专业都是拿全奖出来的。没有奖学金的话是没人肯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