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ssiew 发表于 2025-08-06 12:30其实也没有什么苦,就是旧楼没有空调而已,白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另外一个教学楼,就是晚上睡觉回宿舍,小孩子不会觉得苦。不过夏校的确很暴利
shellfly 发表于 2025-08-06 12:34 表面说是为了吃苦,国内可以吃苦的地方那可太多了-你咋不去呀? 实际还是为子女升学欧美做准备,当然说是不能说出来的,不然底层粉红会受不了。 而且一定必须把耶鲁/哈佛/斯坦福贬得一钱不值,再说送孩子来受罪,那就政治无比正确了。
“黄磊夫妇为了让女儿顺利被纽约大学录取,选择在申请季前的暑假,把女儿送去西北大学读夏校。”
虽然,年年说、年年争,“夏校没啥用”“和申请无关”“性价比不高”之类的声音也年年有。
但一到暑假,美国好大学的校园里还是遍布着中国学生的身影,中产父母都希望通过夏校为孩子铺好名校路,最好能复制出个黄多多。
前两天出门溜娃,我在耶鲁某建筑物前实拍到了一整个团的中国学生。看样子是夏令营或游学团,如此火爆,其实也不难预料。
虽然父母们嘴上说着“夏校含金量不高”,但行动上很诚实。
前不久,我认识了一位从国内送孩子参加夏校的妈妈。
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大娃参加了耶鲁大学的某个夏校项目,小娃参加了本地的夏令营——和我家孩子同营。
我们是接送孩子时认识的,几次闲聊之后,我也了解到她送老大参加耶鲁夏校的用意。
她对夏校并没有抱太多功利性的幻想,也很清楚现在市面上传得神乎其神的“夏校=藤校敲门砖”早已不灵。
可即便如此,她仍然坚定地选择送孩子来美国读夏校。并非为了拿到什么“通行证”,而是基于三个更主观化的考虑:
为了让孩子吃点苦。
她坦言,现在国内中产家庭的孩子生活条件优渥,衣食无忧,日常行程几乎由家长打点得滴水不漏。久而久之,这种被精细饲养长大的孩子应对现实生活的能力很弱。
这位妈妈说,她家老大马上要读高一了,居然自己没怎么准备过早饭、没洗过衣服,都是父母一手包办。
所以,参加夏校她认为是一个“吃苦、刷经历”两不误的机会。
就拿女儿这次参加的耶鲁夏校来说,宿舍是老楼,没有空调,风扇要自购,宿舍每层约有十来个孩子共用一个卫生间和洗澡间,洗澡得排队。饭菜以食堂的白人饭为主,主要以吃饱为主。
每个小组有12个学生,配有生活指导员,虽是这些指导员都是耶鲁或周边高校的大学生、研究生,安全没问题,但不会“保姆式”照料,很多生活问题都得孩子自己解决。
国内家长对夏校的最大质疑,常常集中在两点:项目水、中国孩子多。
如果看清现实,这两大质疑未必真算问题。
全世界华人家长在给孩子花钱读书这件事上堪称步调一致,无论是在美国、加拿大、日本、还是新加坡,哪里有教育资源,哪里就有中国家长的身影。
既然将来有意让孩子来美国,且目标直指名校,那么“到哪都能遇见中国同学”必然将成为现实。早适应、早释怀,大可不必为此破防。
https://mp.weixin.qq.com/s/YnAfvqSb2fE1ZYkAOdY2hg
我也打算让我女儿高二和高三的暑假去个夏校加打工。夏校都是大孩子了。本来也应该自立的。
实际还是为子女升学欧美做准备,当然说是不能说出来的,不然底层粉红会受不了。
而且一定必须把耶鲁/哈佛/斯坦福贬得一钱不值,再说送孩子来受罪,那就政治无比正确了。
难为小编了,这都是什么逻辑啊? 黄多多应该是没申上西北吧?
贵先不说,夏校还很难申请。我之前提到上夏校的家长们都是来美国学习工作的,孩子都是ABC们。
刷经历,顺便吃点小苦。她就是顺序说得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