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北美华人网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新解《论语》九子罕24罕贵说
查看北美华人网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5年8月5日 18点28分 PT
共 (1)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东
东方圣人
4 天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新解《论语》九子罕24罕贵说2019-03-22_19点场 视频讲座: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RLUeAgclr7w
相关文案: 主话题:(二十四)、罕贵说 解析:《论语》第九篇:子罕说之—— (二十四)、罕贵说——子曰:“法(行为规则,法律规范;方法,方式;仿效,效法;标准,规范)语(说,话;语录,撰写,正史之记载;谚语,成语)之言(说,话;文字),能(同“耐”:禁得住,扛得起;忍受得了)无(同“毋”:禁止,劝阻;拒绝)从(跟随,顺从;采取方针或态度)乎(吗)?改(改变,修改,改正)之(胡乱言论;歪理邪说;世俗偏见)为(是)贵(可贵)。巽(八卦之一,代表风;指前瞻理念,意料之事,预见力;经验教训)与(参与;当局者;当事人)之言,能无说(说服)乎?绎(抽出或理出事物之头绪)之(情绪中人,被蒙蔽之人;欺骗、蛊惑;刺激、诱惑)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我们)末(非根本非重要之事物;被轻视、漠视、不以为然)如(到,往)之(这,那)何(同“荷”:背或扛,负担)也已(太,过)矣(了)。”
即先生讲:规范正史之记载或许能够做到,而如何效法,对于后世来说,偏差肯定很大,文贼文痞不可能被杜绝;更何况民间那些谚语及井市哲学,私心狭隘之下,既便能堵得住其悠悠众口,又如何受得了其闭目塞听而拒绝采纳公义大道呢?所以扬风正气贵在从内心和思想观念上去改变那些胡乱言论、歪理邪说及世俗偏见;使人自我觉悟,注重为人口碑、维护人格和尊严,把个人修养作为衡量地位高度之标准,使之与财富权力相配,这才是难能可贵之处,这才是读书之目的,这才是儒学作为一门宗教信仰,其核心内涵及理念高度。 推行儒教,关键在于讲事实并且摆道理,前瞻之理念、意料之事态、预见之迹象,作为有文化和理论水平者及局外人、旁观者,从上看下清清楚楚,而身为涉事者、当局者、当事人,绝不会被一两句好心规劝和提醒而被说服;那么此时,读书人还能否经受得住诸多冥顽不化之现利苟安或一时之快呢?面对考验,如果能耐心抽出或理出事物之头绪,以理服人去点醒情绪中人、被蒙蔽之人、受欺骗和蛊惑者,使其自觉抵制诱惑及刺激,虽然很难但却珍贵。 平平常常,一般地所能达到之高度,也就是劝说、提醒而不去把事情理出头绪、或是强行使听从顺随而使人做不到心服口服进而发自内心去反省、自我斗争和矫正。 然而尽管如此,任何道理或信仰之奉行,必须以觉悟为前提条件,受教者若执意不从,如牛马羊吃鲜花一样,把学问和道理根本不当回事,持以摒弃、排斥乃至侮辱及嘲弄之态度,对读书人报以轻视、漠视、不以为然之眼光;那么我们还要不分对象不合时宜、地宜、人宜而去传道布法,使不开明无觉悟者硬性背负公义公道和公心,那便是我们之过错。
世界上,有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之分,人主宰禽畜。 人世间,有非觉悟者与觉悟者之别,文明管理愚昧。
——(完)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RLUeAgclr7w
相关文案: 主话题:(二十四)、罕贵说 解析:《论语》第九篇:子罕说之—— (二十四)、罕贵说——子曰:“法(行为规则,法律规范;方法,方式;仿效,效法;标准,规范)语(说,话;语录,撰写,正史之记载;谚语,成语)之言(说,话;文字),能(同“耐”:禁得住,扛得起;忍受得了)无(同“毋”:禁止,劝阻;拒绝)从(跟随,顺从;采取方针或态度)乎(吗)?改(改变,修改,改正)之(胡乱言论;歪理邪说;世俗偏见)为(是)贵(可贵)。巽(八卦之一,代表风;指前瞻理念,意料之事,预见力;经验教训)与(参与;当局者;当事人)之言,能无说(说服)乎?绎(抽出或理出事物之头绪)之(情绪中人,被蒙蔽之人;欺骗、蛊惑;刺激、诱惑)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我们)末(非根本非重要之事物;被轻视、漠视、不以为然)如(到,往)之(这,那)何(同“荷”:背或扛,负担)也已(太,过)矣(了)。”
即先生讲:规范正史之记载或许能够做到,而如何效法,对于后世来说,偏差肯定很大,文贼文痞不可能被杜绝;更何况民间那些谚语及井市哲学,私心狭隘之下,既便能堵得住其悠悠众口,又如何受得了其闭目塞听而拒绝采纳公义大道呢?所以扬风正气贵在从内心和思想观念上去改变那些胡乱言论、歪理邪说及世俗偏见;使人自我觉悟,注重为人口碑、维护人格和尊严,把个人修养作为衡量地位高度之标准,使之与财富权力相配,这才是难能可贵之处,这才是读书之目的,这才是儒学作为一门宗教信仰,其核心内涵及理念高度。 推行儒教,关键在于讲事实并且摆道理,前瞻之理念、意料之事态、预见之迹象,作为有文化和理论水平者及局外人、旁观者,从上看下清清楚楚,而身为涉事者、当局者、当事人,绝不会被一两句好心规劝和提醒而被说服;那么此时,读书人还能否经受得住诸多冥顽不化之现利苟安或一时之快呢?面对考验,如果能耐心抽出或理出事物之头绪,以理服人去点醒情绪中人、被蒙蔽之人、受欺骗和蛊惑者,使其自觉抵制诱惑及刺激,虽然很难但却珍贵。 平平常常,一般地所能达到之高度,也就是劝说、提醒而不去把事情理出头绪、或是强行使听从顺随而使人做不到心服口服进而发自内心去反省、自我斗争和矫正。 然而尽管如此,任何道理或信仰之奉行,必须以觉悟为前提条件,受教者若执意不从,如牛马羊吃鲜花一样,把学问和道理根本不当回事,持以摒弃、排斥乃至侮辱及嘲弄之态度,对读书人报以轻视、漠视、不以为然之眼光;那么我们还要不分对象不合时宜、地宜、人宜而去传道布法,使不开明无觉悟者硬性背负公义公道和公心,那便是我们之过错。
世界上,有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之分,人主宰禽畜。 人世间,有非觉悟者与觉悟者之别,文明管理愚昧。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