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论语》 九子罕28罕凋说

东方圣人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新解《论语》 九子罕28罕凋说2019-03-24 19点场 视频讲座: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8Xlmp-lypog


相关文案: 主话题:(二十八)、罕凋说 解析:《论语》第九篇:子罕之—— (二十八)、罕凋说——子曰:“岁(年;年成,庄稼收成)寒(冷;害怕,畏惧;穷困),然(对,不错;如此,这样,那样;然而)后(在背面,幕后,背后;君主)知(主管,掌控)松(树)柏(树)之(到,往)后(未来,较晚;次序靠近末尾)凋(凋谢;老人死去;生活困苦,事业衰败;草木花叶脱落)也。”

即先生讲,凡事起落兴衰,原本天地常理;每年一到冬季,气候相对寒冷,万物新陈代谢、吐故纳新便由此分界,草木凋谢,生类开始进入冬藏冬眠期,或早或晚。 然而,世人出于贪心作祟,常把松柏这一类常绿乔木冠以坚强、勇敢、万古长青、永葆青春乃至永垂不朽之品格;似乎不是老天爷在掌管草木之枯荣,而是人在背后操控;那么事实上呢?推来蹭去、扭扭捏捏,末了还是要凋谢。 草木无情而人有心思,人文进步也需要打破局限祛旧迎新,对陈规陋习、冥顽迷信等固步自封之理念,就是要改良革新,使之尽早尽快凋谢;人身体也是一样,健康长寿固然好,活到老而学到老,发一分余热而多一分修行;但是,如果仅为贪恋苟活,为保自己一条朽命而给子女及社会带来精神、物质和劳力等负担及麻烦,那便不是觉悟开明之人,自身品质也好不到哪去。 再有,对于穷困之忍受,也不能当作是一种美德,吃苦耐劳之品性,牲畜也有;本来身处生活困苦或事业衰败之中,却褒扬赞许其挣扎、坚挺、持久之耐力,而不去鼓励及推动其积极探求、开创救己救人之出路,反以所谓君子安贫乐道、恪守本分之定义去愚弄、麻痹、奴役之;能忍受而最多晚些死,能遭罪结果是多遭罪,以这种松柏品性,自然会打造出好奴才! 人逢低谷挫折之境遇,不害怕不畏惧而去正视直面,此人生观念与态度本身没毛病,但要反省其背后及深层原因,主动承担并积极自改;而不是听之任之、怨之赖之、避之逃之、推之脱之,以苟且烂命不要脸去期许恩赐或侥幸被赦免;因为因果报应一直存在。
松柏之才,多而贱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