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活等死!16岁少年偏头疼急诊苦等8小时身亡!

T
Tsukiyy
楼主 (北美华人网)

Finlay van der Werken 的生命如今只剩下父母小心珍藏的回忆。这位年仅16岁的少年被亲人铭记为一个充满爱心的儿子、体贴的哥哥和忠诚的朋友。 “我至今还能听见他的笑声,”他的父亲 GJ van der Werken 说,“Finlay 是一个典型的长子,非常有责任感,会照顾他的双胞胎弟弟,在任何地方都能交到朋友。” “他总是会靠近那些在学校里交不到朋友,或在人际关系上挣扎的孩子,然后主动接纳他们,让他们感到被欢迎。” 2024年2月初,Finlay 因为偏头痛而没有上学。他的母亲 Hazel 说,Finlay 一旦身体不适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但这一次病情恶化了,于是 Hazel 决定带他前往 Oakville Trafalgar 纪念医院就诊。 “他痛得一直在哭喊,就那样看着我,像是在说‘快带我去医院’。”Hazel 回忆道,“你一看就知道他也搞不清楚自己怎么了,但他知道这不正常。所以我开车一路狂奔。” “到了医院以后,我直接把车丢在急诊门口,我们就跑了进去。医院里人山人海,走廊里全是人。我们坐下后,Finlay 一直痛苦地哭着。他从不因为疼痛而喊叫,除非真的紧急。”
Hazel 说,尽管她一再告诉护士儿子情况很糟,但 Finlay 等了好几个小时都没有见到医生。 “凌晨三点我再去找护士,她们说现在只有一个医生,但四点会有另一个医生来。我根本不知道那个唯一的医生在哪。”Hazel 说。 根据代表该家庭的 Martin and Hillier 律师事务所律师 Meghan Walker 审查的医院记录显示,“Finlay 在晚上10点左右被分诊(triage),但直到凌晨6点22分才真正见到医生。” 根据起诉声明,医生在次日早上终于检查 Finlay 时指出,他“患有败血症/肺炎并伴有缺氧症状,且处于高度急性恶化风险”。 律师指出,医院记录显示他的氧气饱和度整晚都在下降,这应当引起关注。 Hazel 回忆说:“我记得我对 Finlay 说,我们得想办法把氧气值提上去,我们看着那个监测仪上的数字,而他已经呼吸非常浅。他说‘我不能深呼吸,太痛了’,我就跟他说你得试试看,努力试一试。” 后来 Finlay 被插管,需要进行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医院决定将他转送到多伦多SickKids儿童医院,但在转运前他突发心脏骤停。起诉声明指出,“心脏骤停的诱因是败血性休克和肺炎”。 Finlay 被送到 SickKids 并进入加护病房(ICU),他的血压极低,被置于体外膜氧合(ECMO)装置上,也就是一种心肺支持系统。 然而,医院工作人员告诉 Hazel 和 GJ,Finlay 的器官功能正在不断恶化,继续使用 ECMO 被认为“已无实际意义”。 “我们不得不做出决定……把 Finlay 从生命维持系统上撤下来,”Hazel 哽咽着说。GJ 补充道:“否则他的病情可能更严重,最终清醒过来时会死得更痛苦。”
Finlay 去世后,Hazel 和 GJ 表示他们曾与医院方面会面回顾整个过程。“他们没有承认自己错了,”Hazel 说,“但他们承认如果 Finlay 早点见到医生,结果也许会不同。” 《Global News》就此事件向医院方面寻求回应。 Halton Healthcare 在书面声明中表示:“我们致力于在我们的三家医院——Milton District 医院、Oakville Trafalgar Memorial 医院、Georgetown 医院,以及各社区站点,提供高质量、有同情心的医疗服务。” “和许多医院一样,我们面临越来越多病情复杂、伴有多种共病的患者,他们往往需要更长的住院时间和更密集的治疗。这给我们的急诊部门、床位周转率和整体病人体验带来了巨大压力。” Finlay 家庭随后提起诉讼,指控医院未能妥善监控 Finlay 的状况、缺乏合适的诊疗流程,也未告知家庭其病情的严重性。 律师 Meghan Walker 是该案件的主诉律师。 “专家们的结论明确而坚定,这是一个完全可治疗的病症如果能及时处理,我完全相信他今天还会活着——而这正是我当事人最难接受的部分。”Walker 说。 “他在分诊时被评为第二高优先级,按指引规定,95%的此类病人应在15分钟内见到医生。
医院方面表示,他们正在进行系统改革:更加精准地追踪数据、优化轮班与应诊人员安排机制,并通过多个工作组改善病患流动和内部沟通。 他们在7月18日的最新公告中表示,医院于2024年秋季设立“住院时长委员会”(Length of Stay Committee),并于2025年7月1日启用“指挥中心”(Command Centre),旨在优化急诊流程。 但 Finlay 的家庭希望能通过儿子的故事引发更广泛的社会关注,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我们觉得被辜负了,现在无法再信任这个医疗系统,”GJ 表示。为此,van der Werken 一家发起了名为“Finlay’s Voice(Finlay 的声音)”的倡导运动。 Hazel 表示:“我们觉得必须要站出来,替 Finlay 发声……我们经历了这场悲剧,并且每天都还在承受。我们可以选择沉默,但如果这些故事没人讲出来,又怎么会引发改变呢?” 该家庭希望此悲剧能促使政府和医疗体系彻底审视漏洞。他们呼吁各地议员(MPP)、安省卫生厅和相关方参与改革。 截至7月25日(周五),律师 Walker 表示,医院方面尚未提交答辩书
新的明天
看到标题吓了一跳,这不止是偏头痛了吧
S
Summerview
加拿大发生这种事一点不奇怪。 美国也好不到哪去。听一个老美评论, 他经历了一场大病,他的出的结论是保险公司和医院就是想让你死。
S
Sisyphus
加拿大的免费医疗是这样的,朋友检查出子宫肌瘤已经不舒服了但手术预约到半年后,最后还是回国自费做的手术
P
Peacelife
太可怜了,多好的孩子啊!
i
iammaja
Summerview 发表于 2025-08-03 21:11
加拿大发生这种事一点不奇怪。 美国也好不到哪去。听一个老美评论, 他经历了一场大病,他的出的结论是保险公司和医院就是想让你死。

以前读书时,一个同学急性阑尾炎痛得去了急诊,结果等了一个晚上,后来穿孔了之后才见到医生,真的痛死了。还好后来手术后没啥事了,但对急诊的“急”有点无语。
k
kakababy666
标题太过了 明明是因为败血症导致死亡
m
momo099
这真的是令人心碎。 同时,这无论在中国的哪一级医院,从三甲到县医院,都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
t
tigerpie
这标题!
d
d682la
不看正文也知道是加拿大的,我自己亲身经历过送朋友去看急症。脚踝骨折肿得像个大馒头,也没有任何止痛的措施,从下午三点多到第二天早上九点多才打石膏给付拐杖,整整忍痛十八个小时。大城市的General Hospital, 不是啥偏僻的地方。 不过话说回来,全免费的医疗制度,又有人滥用医疗福利,估计也只能这样了。相比下比美国的医疗制度还是强多了,至少没有那么黑。美国的医疗制度完全是给富人设计的。
k
kaiselin
RIP
s
shuaidou
太可怜了哎
阿呆啦
回复 7楼 kakababy666 的帖子
标题有什么问题?又没说偏头痛是死因。 文章核心是提醒大家关注“急诊太慢”,而不是纠结病因。同样的病,及时治疗就不会出人命。
j
jeso1
他是因为缺氧头疼, 这个医院是社区医院,如果开车45分钟送到多伦多sick kids就不一样。
halton地区4年来人口增长10%, 从疫情时50几万增加到60多万人,仍然是三个社区医院。
H
Honeypumpkin
RIP
f
freshonion
Summerview 发表于 2025-08-03 21:11
加拿大发生这种事一点不奇怪。 美国也好不到哪去。听一个老美评论, 他经历了一场大病,他的出的结论是保险公司和医院就是想让你死。

所以全名医保实际上实施有很多弊端,僧多粥少
m
momclub17
美国也一样! 我有一个朋友下午踢球骨折了去急诊,半夜才看上医生。 另一个朋友孩子发生严重事故,具体问题不想说,反正挺严重也很紧急需要马上处理,儿童医院的急诊室等了6个小时才看上医生,在那之前连止痛药都没吃上,就这么硬生生的哭着等。还是一个toddler! 还有一个朋友孩子,在急诊也是等啊等啊,终于看到医生的时候直接就让住进了picu,上了呼吸机。 真的深恶痛绝!
j
jeso1
这真的是令人心碎。 同时,这无论在中国的哪一级医院,从三甲到县医院,都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
momo099 发表于 2025-08-03 21:28

你去百度搜搜急诊死亡,跳出来前四条
女子急诊科猝死,家属质疑护士玩手机索赔60万!医院:最高30万丨医眼...

2024年1月8日患者女性,54岁,因腹痛于2023年8月15日下午17时许就诊于当地三级甲等综合性公立医院,约4小时后患者在急诊抢救室死亡。 家属调取医院急症抢救室监控发现,患者在CT检查后等候50分钟,期间旁边坐着的急诊护士一直在玩手机,从始至终未询...
医脉通消化科
疏忽| 八岁女孩急诊室去世!医生忽视就医请求,原因是… 2024年8月30日一名8岁女孩被送入急诊室21小时后死亡。 她的母亲曾请求医院赶快救治她的女儿。 但工作人员却忽视了她们的请求。 图源:9news 2022年4月30日, Amrita Varshini Lanka因淋巴细胞性心肌炎(心肌炎症)在Monash儿童医院去世。 据了解,女孩当时因胃痛和... 微信公众平台
闹大了!女子急诊室猝死,家属索赔60万,监控拍到护士在玩手机!


2023年12月31日据死者女儿回忆,母亲被推进急诊室后,并没有医生立即进行抢救,这导致了宝贵的抢救时间被耽误。而在随后的CT检查过程中,一位护士竟然坐在母亲身旁玩手机,全程没有询问过母亲的病情。这一行为让她感到十分气愤和不解。死者女儿还透露,她们在救护车上时已经向急救人员详细报备了母亲的疾病史,包括慢性肾功能不全、...
西吴锐评
女子急诊室猝死,家属索赔60万,监控拍到护士使用手机!


2024年1月7日对于刘女士的女儿来说,这个噩耗来得太突然,她认为医院的抢救工作不力是导致母亲死亡的原因。据患者女儿回忆,刘女士被推进急诊室后,医生并没有立即展开抢救措施,导致宝贵的时间被浪费了。在接下来的CT检查中,一名护士竟然坐在刘女士身边一边玩手机,完全没有询问刘女士的病情。这种行为令刘女士的家人感到愤怒和...


纽约男子急诊室等8小时后死亡,疑因医院人手不足 回复数: 18 发贴时间: 2025年04月30日

F
Fhu
RIP
但到底是什么回事?
j
jeso1
RIP
但到底是什么回事?
Fhu 发表于 2025-08-03 21:58

缺医生。
讽刺的是急诊室有时让无家可归得到优先治疗 因为他们又脏又臭,医护人员想让他们尽快离开, 无家可归者到急症室装病,好睡一觉。
孤独老人有的滥用急症找关怀,我上次看到一个老太半夜去聊天。
第三世界移民看到福利不用天诛地灭,感冒咳嗽也去急症



j
jeso1
RIP
但到底是什么回事?
Fhu 发表于 2025-08-03 21:58


败血症+肺炎缺氧,可能一直硬撑,最后因为缺氧严重头疼类似高原反应那种疼去急诊。 在送往多伦多的救护车上心脏病发作 送到多伦多病童医院,马上ecmo体外膜肺氧合,但是为时过晚。
当时这个社区医院只有一个急诊医生,8小时没有见到医生。
j
jeso1

讽刺的是急诊室有时让无家可归者吸毒的得到优先治疗 因为他们又脏又臭,医护人员想让他们赶快离开, 无家可归者经常到急症室装病,有空调睡一觉。
孤独老人有的滥用急症找关怀,我上次看到一个老太半夜去聊天。
第三世界移民看到福利不用天诛地灭,感冒咳嗽也去急症

人口增加压垮医疗。 加拿大2021年人口普查3600万,到了2025年已经4100万。疫情没死掉多少,反而飙升,土豆干的好事 而医生没有增加。
点苍鹤云
医生水平太差。 我在北京上学时的校医都能一眼看出病得很重的同学,直接把人叫进办公室,跨越了其他十几个排队的病人。 听诊问诊后,就把人扣在办公室,立马叫救护车送三甲医院抢救了。 跟去的同学回来说,三甲医院的大夫说再晚送去俩小时就会出大事。
m
mykid2008
咱们觉得美国的医疗制度很糟糕,也是因为阶层的限制。如果家里有人是医生,相信你基本上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
S
Sweetbitter
加拿大的不同医院水平差别巨大。这个绝对是送错医院了。今年年初也是一个5岁多小孩也是送去了多伦多外的另一家差的医院,发个烧两天就败血症送命了。
小喵呜
点苍鹤云 发表于 2025-08-03 22:18
医生水平太差。 我在北京上学时的校医都能一眼看出病得很重的同学,直接把人叫进办公室,跨越了其他十几个排队的病人。 听诊问诊后,就把人扣在办公室,立马叫救护车送三甲医院抢救了。 跟去的同学回来说,三甲医院的大夫说再晚送去俩小时就会出大事。

他这个问题和医生水平好坏有啥关系?他是根本在8小时的时间里没见到医生。
b
brookhaven
偏头疼几十年的看到标题还是吓了一跳
d
d682la
d682la 发表于 2025-08-03 21:36
不看正文也知道是加拿大的,我自己亲身经历过送朋友去看急症。脚踝骨折肿得像个大馒头,也没有任何止痛的措施,从下午三点多到第二天早上九点多才打石膏给付拐杖,整整忍痛十八个小时。大城市的General Hospital, 不是啥偏僻的地方。 不过话说回来,全免费的医疗制度,又有人滥用医疗福利,估计也只能这样了。相比下比美国的医疗制度还是强多了,至少没有那么黑。美国的医疗制度完全是给富人设计的。

Oakville是大多地区妥妥的富人区,湖边的豪宅区非常漂亮,我还专门开车去玩过。 哎,RIP。
小喵呜
jeso1 发表于 2025-08-03 22:17

讽刺的是急诊室有时让无家可归者吸毒的得到优先治疗 因为他们又脏又臭,医护人员想让他们赶快离开, 无家可归者经常到急症室装病,有空调睡一觉。
孤独老人有的滥用急症找关怀,我上次看到一个老太半夜去聊天。
第三世界移民看到福利不用天诛地灭,感冒咳嗽也去急症

人口增加压垮医疗。 加拿大2021年人口普查3600万,到了2025年已经4100万。疫情没死掉多少,反而飙升,土豆干的好事 而医生没有增加。

这绝对是政府的问题。其实很多移民过来的你甭管印度的菲律宾的东欧的,很多原来有医护背景。但是要拿执照比登天还难,后来只好去开出租送外卖。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但从来没解决过。
a
abc2000
加拿大的免费医疗搞得看病等很久,急诊都要等很久,耽误病情。 RIP, 本不该发生的悲剧。
l
lovejames
freshonion 发表于 2025-08-03 21:55
所以全名医保实际上实施有很多弊端,僧多粥少

所以其实中国现在的公立医院和医保制度 是相对合理的。高效率 ,大规模覆盖满足普通老百姓,有钱人请去私立。相对合理的自费额度,要花钱,但大部分病也不用太多钱, 不是免费白送服务所以不至于过度滥用。
j
jeso1
d682la 发表于 2025-08-03 22:28
Oakville是大多地区妥妥的富人区,湖边的豪宅区非常漂亮,我还专门开车去玩过。 哎,RIP。

oakville南边湖边是富人区,都是老钱,大庄园。 北边是新移民聚居地方 特别是阿三扎堆, 和阿三老巢brampton紧紧挨着。
K
Kitty1001
是不是如果当时直接叫救护车送医院,而不是自己开车去,会更引起急诊室的重视?
b
bajiushizhihua
我去过三家我们当地大医院的急诊,一个大概四个小时能见到医生,另外最差的会让人等整整一晚上,然后进去以后,夜班医生就连人也不见就直接下班了,需要等到白班医生进来才能看到,急诊就是浪费钱还浪费时间精力。要真有什么事儿真能给耽误了。所以我现在已经门清,如果有大问题就去那个等时间短的。
a
abc2000
小喵呜 发表于 2025-08-03 22:30
这绝对是政府的问题。其实很多移民过来的你甭管印度的菲律宾的东欧的,很多原来有医护背景。但是要拿执照比登天还难,后来只好去开出租送外卖。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但从来没解决过。

政府政策太死板,又不愿意去改进,去解决问题。
j
jeso1
加拿大的免费医疗搞得看病等很久,急诊都要等很久,耽误病情。 RIP, 本不该发生的悲剧。
abc2000 发表于 2025-08-03 22:31

免费医疗再多弊端也是更人性化的制度, 人均寿命,新冠等重大疫情应对力和死亡人数,新生儿死亡率,癌症5年存活率,数据在那儿摆着。
全民医疗有很大问题,但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t
tawz
d682la 发表于 2025-08-03 21:36
不看正文也知道是加拿大的,我自己亲身经历过送朋友去看急症。脚踝骨折肿得像个大馒头,也没有任何止痛的措施,从下午三点多到第二天早上九点多才打石膏给付拐杖,整整忍痛十八个小时。大城市的General Hospital, 不是啥偏僻的地方。 不过话说回来,全免费的医疗制度,又有人滥用医疗福利,估计也只能这样了。相比下比美国的医疗制度还是强多了,至少没有那么黑。美国的医疗制度完全是给富人设计的。

美国的医疗制度只有比加拿大更恶,更差,更坏
h
hualihu
看报道他应该不是第一次了 以前看过的医生都是废物吗
t
transient
同认为是送错了急诊医院。我们老大小时候(一周岁)左右半夜发烧第一次去急诊(离家最近的一家医院),等了几小时别说医生了,连个护士啥的都没见到,硬是熬到娃自己烧退了活蹦乱跳的,我们就回家了。后来朋友指点我们要去一个稍微远一点的儿科ER。之后去过一次,果然门可罗雀,不用等候,第一时间受到医生接见。
b
belovell
果然是加拿大
t
tawz
kakababy666 发表于 2025-08-03 21:28
标题太过了 明明是因为败血症导致死亡

败血症治疗及时是可以治愈的, 由于医院耽误8个小时,导致病情急剧恶化而失去治疗时机
想想8个小时是什么概念? 8个小时内1 个细菌就能分裂成几百万个甚至上千万个, 身体如何吃的消?
c
complicated
bajiushizhihua 发表于 2025-08-03 22:36
我去过三家我们当地大医院的急诊,一个大概四个小时能见到医生,另外最差的会让人等整整一晚上,然后进去以后,夜班医生就连人也不见就直接下班了,需要等到白班医生进来才能看到,急诊就是浪费钱还浪费时间精力。要真有什么事儿真能给耽误了。所以我现在已经门清,如果有大问题就去那个等时间短的。

没看懂,时间短的是哪个?
A
Aoisiniy
好可怜
j
jeso1
败血症治疗及时是可以治愈的, 由于医院耽误8个小时,导致病情急剧恶化而失去治疗时机
想想8个小时是什么概念? 8个小时内1 个细菌就能分裂成几百万个甚至上千万个, 身体如何吃的消?
tawz 发表于 2025-08-03 22:59

败血症死亡率35%,白求恩就是败血症。 全球每5名死亡者中,就有1个死于败血症。
点苍鹤云
小喵呜 发表于 2025-08-03 22:26
他这个问题和医生水平好坏有啥关系?他是根本在8小时的时间里没见到医生。

急诊必须有有经验的专业人士在前台的,就算不是医生坐台,也需要有其他专业人对急诊病人做初步诊断和分流。
j
jeso1
败血症不好诊断,因为没有一项独特单一检测能快速确诊 血象和症状和一般感染很像 确诊需要血液细菌培养,然后看哪种抗生素有效,细菌培养需要1-3天 我以前得伤寒高烧,就怀疑败血症,做了细菌培养 一般怀疑是不是就马上用广谱抗生素? 下次回国搞点抗生素来
b
bunnybear
一个朋友的老公肿瘤破裂便血去医院,在急诊等了3个小时才看上病。最后确证癌症。 我女儿去过3次急诊还行,一次2个月大的时候,去的KAISER。很快就看上病了,然后迅速的转儿科住院。 还有一次也还行,7点去,一直有不同的医生在处理。一个医生看了又转专业的人员来处理。最后4个小时看完。 还有一次是摔倒手脱臼了。 这个倒也不疼的,小孩就是有点吓到了。 好像是等了2个小时的样子,结果医生来了1~2分钟就解决问题。
j
jacinth
RIP…以后这种情况打911,是不是到急诊后可以优先治疗?
C
Captaintoo
momo099 发表于 2025-08-03 21:28
这真的是令人心碎。 同时,这无论在中国的哪一级医院,从三甲到县医院,都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

中国的医院现在病人交不上钱,也能先看病了?那还真是进步了
j
jeso1
败血症,破伤风都很可怕
j
jeso1
老布什在妻子去世后因“血液感染”住院,出现了败血症症状,被送入重症监护室 血压持续下降,尽管接受了治疗,症状反反复复,最终还是在几个月后死亡。 
b
bunnybear
jacinth 发表于 2025-08-04 00:04
RIP…以后这种情况打911,是不是到急诊后可以优先治疗?

我觉得大概率可以吧?毕竟救护车必须要腾空出来啊, 所以总是要给个床位的。 急诊是真的忙,房间满了, 过道上一溜顺着过道排着床位,全都住满了!! 但是救护车是真的贵,70%的救护车都是out of network的, 我女儿那个就送到2,3MILES远的急诊,最后账单4,5000.
c
chickenrib
加拿大的?美国这里太多烙印医生了,真心不喜欢,但躲不开……
p
polyoma2002
bunnybear 发表于 2025-08-04 00:12
我觉得大概率可以吧?毕竟救护车必须要腾空出来啊, 所以总是要给个床位的。 急诊是真的忙,房间满了, 过道上一溜顺着过道排着床位,全都住满了!! 但是救护车是真的贵,70%的救护车都是out of network的, 我女儿那个就送到2,3MILES远的急诊,最后账单4,5000.

没用,除非心梗脑梗,其他的进去医院也是等。而且他这个分诊的等级挺高的,不知道为什么等8个小时才见到医生
m
manyworlds
这就是所谓的按病情严重程度分诊耽误造成的吧,护士怎么真能判断严重程度呢,就是医疗体系的不负责任
C
CloudY7764
年级轻轻都被这医疗系统拖死了。 告死这些行医无德的
K
KOH
iammaja 发表于 2025-08-03 21:24
以前读书时,一个同学急性阑尾炎痛得去了急诊,结果等了一个晚上,后来穿孔了之后才见到医生,真的痛死了。还好后来手术后没啥事了,但对急诊的“急”有点无语。

前些天本版不就有一个阑尾炎耽搁到穿孔的
e
eleanoryy
好可怜的孩子
迟到的小夹袄
名字里带der,还带van,妥妥的贵族后代啊
s
sweetiemm
这次回国,碰到家里老人十分不适,也是叫了120急救车送到友谊医院的急诊。送到后,也是拿号,然后一大堆人在科室门口排队,等着看医生。根本不是想象中120下来后,马上有医护处理。
反而是在美国,以前带儿子因打球受伤看急诊还挺快的。我们成年人去看附近的priority care也挺快的。


r
rubysiam
momo099 发表于 2025-08-03 21:28
这真的是令人心碎。 同时,这无论在中国的哪一级医院,从三甲到县医院,都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

你开玩笑吗?几十几百个小朋友的血检都可以作假,国内医生都不敢打这种保票。
r
rubysiam
Sisyphus 发表于 2025-08-03 21:12
加拿大的免费医疗是这样的,朋友检查出子宫肌瘤已经不舒服了但手术预约到半年后,最后还是回国自费做的手术

是,相比之下,我还是觉得美国医疗好多了。虽然对没有过工作的人不公平,但是有不错的工作的人,加上如果自己risk averse 买ppo, 享受到的医疗服务好太多了。
j
jeso1
是,相比之下,我还是觉得美国医疗好多了。虽然对没有过工作的人不公平,但是有不错的工作的人,加上如果自己risk averse 买ppo, 享受到的医疗服务好太多了。
rubysiam 发表于 2025-08-04 05:53

这么好的医疗,为什么美国白人平均寿命比加拿大短4年 新冠医疗危机一来, 真正考验医疗系统时候,美国百万人死亡3400, 加拿大1300

j
jeso1
rubysiam 发表于 2025-08-04 05:53
是,相比之下,我还是觉得美国医疗好多了。虽然对没有过工作的人不公平,但是有不错的工作的人,加上如果自己risk averse 买ppo, 享受到的医疗服务好太多了。

这是个悖论,有工作的医疗不错,但是长期生病会被解雇,变成没有工作的。 你的医疗世界顶尖,直到你真的得了大病。
j
jeso1
这个医院有问题。这么大医院,新盖了病房大楼,居然急诊室只有一个医生
按照wiki,这个医院每年接受7万急诊,比多伦多总医院还高,多伦多总院每年按照wiki只有3万6, 这个社区医院急症人数比多伦多所有医院都高,然而急诊室居然没有医生。
这么多病人是不是隔壁密西沙加brampton印度人都去了
2022年这个医院就是全省等待时间最长之一,排名倒数第二,仅仅比底特律对岸的温莎好。

ER wait times at Oakville hospital among worst in Ontario Oakville | Halton | Health  | Latest News 
By Gene Pereira Published June 16, 2022 at 12:42 pm
j
jeso1
医院新大楼
j
jeso1
同认为是送错了急诊医院。我们老大小时候(一周岁)左右半夜发烧第一次去急诊(离家最近的一家医院),等了几小时别说医生了,连个护士啥的都没见到,硬是熬到娃自己烧退了活蹦乱跳的,我们就回家了。后来朋友指点我们要去一个稍微远一点的儿科ER。之后去过一次,果然门可罗雀,不用等候,第一时间受到医生接见。
transient 发表于 2025-08-03 22:57

看看同是Halton地区社区医院,今天早上实时播报等待时间 georgetown 2小时,milton 44分钟,而出事的oakville 6个多小时。

如果他父母多开车45分钟送到多伦多,也不至于在每天220人急诊的医院,只有一个急诊医生。
j
jeso1
多伦多总院目前等待时间

华人区7点等待时间

东区等待时间


C
Constant_sorrow
医疗真的不能完全免费
b
babybaby2
Summerview 发表于 2025-08-03 21:11
加拿大发生这种事一点不奇怪。 美国也好不到哪去。听一个老美评论, 他经历了一场大病,他的出的结论是保险公司和医院就是想让你死。

美国医院也是一样的,都是一直劝家属放弃,很难想象有多少人其实不用死的,美国医院和保险公司就是盼着家属放弃,
b
babybaby2
Sisyphus 发表于 2025-08-03 21:12
加拿大的免费医疗是这样的,朋友检查出子宫肌瘤已经不舒服了但手术预约到半年后,最后还是回国自费做的手术

美国的不是免费的医疗更糟糕啊,保险公司和医院都盼着早死,否则这钱保险公司不付,医院也不肯降价。
b
babybaby2
d682la 发表于 2025-08-03 21:36
不看正文也知道是加拿大的,我自己亲身经历过送朋友去看急症。脚踝骨折肿得像个大馒头,也没有任何止痛的措施,从下午三点多到第二天早上九点多才打石膏给付拐杖,整整忍痛十八个小时。大城市的General Hospital, 不是啥偏僻的地方。 不过话说回来,全免费的医疗制度,又有人滥用医疗福利,估计也只能这样了。相比下比美国的医疗制度还是强多了,至少没有那么黑。美国的医疗制度完全是给富人设计的。

美国的医院对非移,Homelesss,和富人都是友好的,剩下的就是非常黑暗的,去个er就是浪费时间和生命的事
b
babybaby2
tawz 发表于 2025-08-03 22:46
美国的医疗制度只有比加拿大更恶,更差,更坏

不能同意更多。美国的医疗真的是最黑暗最差。加上保险公司搅屎棍
b
babybaby2
belovell 发表于 2025-08-03 22:57
果然是加拿大

美国的更差,
b
babybaby2
jeso1 发表于 2025-08-04 06:35
这是个悖论,有工作的医疗不错,但是长期生病会被解雇,变成没有工作的。 你的医疗世界顶尖,直到你真的得了大病。

同意每一个字
h
hualihu
很多人没有用过Ed 真以为去了ed 能解决问题的是弱智。
我说三次ed 经历,美国的。
老三刚生下来几天晒得有点热,大惊小怪问儿医。儿医让送急症,结果没有送到儿童医院,成年人医生宁可拆了也不让走。即使从进来就温度正常,而且三个小时示范给医生也没有一次不正常。。尼玛签了免责出来了。

老四送对西雅图儿童医院,也该去。但是医疗事故,满美国追杀,全美国实验室随便作假。州政府到家里威胁剥夺抚养权。。。美帝政府到处无恶不作。。

我自己叫过911。到家问几句话,数据不测,腰不弯,扭头就要走。我坚持下才把我送到医院。未名情况血糖低,让我出院找家庭医生查原因。

真的是太多垃圾了。出事是正常,没出事才是不正常,Ed的就是傻逼屠夫,只能保证你不是一下子出血休克死了而已。其他病大概率不行。。
大嘴得不得
唉!著名的加拿大“免费医疗”。换了美国,这孩子死不了。美国佬要你的钱,但是救你的命,你活着就能持续地贡献。加拿大是既要你的钱,还不救你的命! 和北朝鲜委内瑞拉古巴的“政府免费”福利本质是一样的。
r
rosedale2000
可怜的孩子RIP。
可能最优选择是等一两个小时,病情恶化的话马上转多伦多病童医院,医院水平高很多。
安省很多医院急诊就1-2个医生,水平很一般,只能开个CT单子给个止痛药什么的,不如专家。
大河奔流
回复 18楼 jeso1 的帖子
这个诉讼只可能发生在拿医生当替罪羊的中国,护士陪病患做CT检查说明已经有医生询问病情并处理了,护士又不是医生,为什么陪病患检查时还要浪费时间反复问病情?等待过程为什么不能看手机?这些放在欧美任何一个国家都会被反诉诬告医护!
h
hualihu
医生其实关键问题没有讲,到底咋回事? 只是最多说了个后果,没有说原因。
他的母亲 Hazel 说,Finlay 一旦身体不适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说明这个孩子一直有潜伏的问题,死了也没有弄明白。
人生在线
美国急诊也一样,20年前朋友在急诊等了10个小时以上,幸亏无大碍,出血自己都止住了。从此对美国医疗算是基本死了心了,自求多福吧。
A
AmazingGrace
现在还没关门倒闭的医院都是以盈利为首要任务的,不去雇佣足够的急诊护士是导致就医延误的最关键的原因。美国医疗腐烂的罪魁祸首是保险公司,corporate medicine和Center for medicare and medicaid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