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erview 发表于 2025-08-03 21:11 加拿大发生这种事一点不奇怪。 美国也好不到哪去。听一个老美评论, 他经历了一场大病,他的出的结论是保险公司和医院就是想让你死。
这真的是令人心碎。 同时,这无论在中国的哪一级医院,从三甲到县医院,都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momo099 发表于 2025-08-03 21:28
RIP 但到底是什么回事? Fhu 发表于 2025-08-03 21:58
讽刺的是急诊室有时让无家可归者吸毒的得到优先治疗 因为他们又脏又臭,医护人员想让他们赶快离开, 无家可归者经常到急症室装病,有空调睡一觉。 孤独老人有的滥用急症找关怀,我上次看到一个老太半夜去聊天。 第三世界移民看到福利不用天诛地灭,感冒咳嗽也去急症
点苍鹤云 发表于 2025-08-03 22:18 医生水平太差。 我在北京上学时的校医都能一眼看出病得很重的同学,直接把人叫进办公室,跨越了其他十几个排队的病人。 听诊问诊后,就把人扣在办公室,立马叫救护车送三甲医院抢救了。 跟去的同学回来说,三甲医院的大夫说再晚送去俩小时就会出大事。
d682la 发表于 2025-08-03 21:36 不看正文也知道是加拿大的,我自己亲身经历过送朋友去看急症。脚踝骨折肿得像个大馒头,也没有任何止痛的措施,从下午三点多到第二天早上九点多才打石膏给付拐杖,整整忍痛十八个小时。大城市的General Hospital, 不是啥偏僻的地方。 不过话说回来,全免费的医疗制度,又有人滥用医疗福利,估计也只能这样了。相比下比美国的医疗制度还是强多了,至少没有那么黑。美国的医疗制度完全是给富人设计的。
jeso1 发表于 2025-08-03 22:17 讽刺的是急诊室有时让无家可归者吸毒的得到优先治疗 因为他们又脏又臭,医护人员想让他们赶快离开, 无家可归者经常到急症室装病,有空调睡一觉。 孤独老人有的滥用急症找关怀,我上次看到一个老太半夜去聊天。 第三世界移民看到福利不用天诛地灭,感冒咳嗽也去急症 人口增加压垮医疗。 加拿大2021年人口普查3600万,到了2025年已经4100万。疫情没死掉多少,反而飙升,土豆干的好事 而医生没有增加。
freshonion 发表于 2025-08-03 21:55 所以全名医保实际上实施有很多弊端,僧多粥少
d682la 发表于 2025-08-03 22:28 Oakville是大多地区妥妥的富人区,湖边的豪宅区非常漂亮,我还专门开车去玩过。 哎,RIP。
小喵呜 发表于 2025-08-03 22:30 这绝对是政府的问题。其实很多移民过来的你甭管印度的菲律宾的东欧的,很多原来有医护背景。但是要拿执照比登天还难,后来只好去开出租送外卖。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但从来没解决过。
加拿大的免费医疗搞得看病等很久,急诊都要等很久,耽误病情。 RIP, 本不该发生的悲剧。 abc2000 发表于 2025-08-03 22:31
kakababy666 发表于 2025-08-03 21:28 标题太过了 明明是因为败血症导致死亡
bajiushizhihua 发表于 2025-08-03 22:36 我去过三家我们当地大医院的急诊,一个大概四个小时能见到医生,另外最差的会让人等整整一晚上,然后进去以后,夜班医生就连人也不见就直接下班了,需要等到白班医生进来才能看到,急诊就是浪费钱还浪费时间精力。要真有什么事儿真能给耽误了。所以我现在已经门清,如果有大问题就去那个等时间短的。
败血症治疗及时是可以治愈的, 由于医院耽误8个小时,导致病情急剧恶化而失去治疗时机 想想8个小时是什么概念? 8个小时内1 个细菌就能分裂成几百万个甚至上千万个, 身体如何吃的消? tawz 发表于 2025-08-03 22:59
小喵呜 发表于 2025-08-03 22:26 他这个问题和医生水平好坏有啥关系?他是根本在8小时的时间里没见到医生。
momo099 发表于 2025-08-03 21:28这真的是令人心碎。 同时,这无论在中国的哪一级医院,从三甲到县医院,都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
jacinth 发表于 2025-08-04 00:04RIP…以后这种情况打911,是不是到急诊后可以优先治疗?
bunnybear 发表于 2025-08-04 00:12 我觉得大概率可以吧?毕竟救护车必须要腾空出来啊, 所以总是要给个床位的。 急诊是真的忙,房间满了, 过道上一溜顺着过道排着床位,全都住满了!! 但是救护车是真的贵,70%的救护车都是out of network的, 我女儿那个就送到2,3MILES远的急诊,最后账单4,5000.
iammaja 发表于 2025-08-03 21:24 以前读书时,一个同学急性阑尾炎痛得去了急诊,结果等了一个晚上,后来穿孔了之后才见到医生,真的痛死了。还好后来手术后没啥事了,但对急诊的“急”有点无语。
Finlay van der Werken 的生命如今只剩下父母小心珍藏的回忆。这位年仅16岁的少年被亲人铭记为一个充满爱心的儿子、体贴的哥哥和忠诚的朋友。 “我至今还能听见他的笑声,”他的父亲 GJ van der Werken 说,“Finlay 是一个典型的长子,非常有责任感,会照顾他的双胞胎弟弟,在任何地方都能交到朋友。”
Hazel 说,尽管她一再告诉护士儿子情况很糟,但 Finlay 等了好几个小时都没有见到医生。 “凌晨三点我再去找护士,她们说现在只有一个医生,但四点会有另一个医生来。我根本不知道那个唯一的医生在哪。”Hazel 说。 根据代表该家庭的 Martin and Hillier 律师事务所律师 Meghan Walker 审查的医院记录显示,“Finlay 在晚上10点左右被分诊(triage),但直到凌晨6点22分才真正见到医生。” 根据起诉声明,医生在次日早上终于检查 Finlay 时指出,他“患有败血症/肺炎并伴有缺氧症状,且处于高度急性恶化风险”。 律师指出,医院记录显示他的氧气饱和度整晚都在下降,这应当引起关注。 Hazel 回忆说:“我记得我对 Finlay 说,我们得想办法把氧气值提上去,我们看着那个监测仪上的数字,而他已经呼吸非常浅。他说‘我不能深呼吸,太痛了’,我就跟他说你得试试看,努力试一试。” 后来 Finlay 被插管,需要进行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医院决定将他转送到多伦多SickKids儿童医院,但在转运前他突发心脏骤停。起诉声明指出,“心脏骤停的诱因是败血性休克和肺炎”。
Finlay 去世后,Hazel 和 GJ 表示他们曾与医院方面会面回顾整个过程。“他们没有承认自己错了,”Hazel 说,“但他们承认如果 Finlay 早点见到医生,结果也许会不同。” 《Global News》就此事件向医院方面寻求回应。 Halton Healthcare 在书面声明中表示:“我们致力于在我们的三家医院——Milton District 医院、Oakville Trafalgar Memorial 医院、Georgetown 医院,以及各社区站点,提供高质量、有同情心的医疗服务。” “和许多医院一样,我们面临越来越多病情复杂、伴有多种共病的患者,他们往往需要更长的住院时间和更密集的治疗。这给我们的急诊部门、床位周转率和整体病人体验带来了巨大压力。”
医院方面表示,他们正在进行系统改革:更加精准地追踪数据、优化轮班与应诊人员安排机制,并通过多个工作组改善病患流动和内部沟通。 他们在7月18日的最新公告中表示,医院于2024年秋季设立“住院时长委员会”(Length of Stay Committee),并于2025年7月1日启用“指挥中心”(Command Centre),旨在优化急诊流程。 但 Finlay 的家庭希望能通过儿子的故事引发更广泛的社会关注,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以前读书时,一个同学急性阑尾炎痛得去了急诊,结果等了一个晚上,后来穿孔了之后才见到医生,真的痛死了。还好后来手术后没啥事了,但对急诊的“急”有点无语。
标题有什么问题?又没说偏头痛是死因。 文章核心是提醒大家关注“急诊太慢”,而不是纠结病因。同样的病,及时治疗就不会出人命。
halton地区4年来人口增长10%, 从疫情时50几万增加到60多万人,仍然是三个社区医院。
所以全名医保实际上实施有很多弊端,僧多粥少
你去百度搜搜急诊死亡,跳出来前四条
女子急诊科猝死,家属质疑护士玩手机索赔60万!医院:最高30万丨医眼...
2024年1月8日患者女性,54岁,因腹痛于2023年8月15日下午17时许就诊于当地三级甲等综合性公立医院,约4小时后患者在急诊抢救室死亡。 家属调取医院急症抢救室监控发现,患者在CT检查后等候50分钟,期间旁边坐着的急诊护士一直在玩手机,从始至终未询...
医脉通消化科
疏忽| 八岁女孩急诊室去世!医生忽视就医请求,原因是… 2024年8月30日一名8岁女孩被送入急诊室21小时后死亡。 她的母亲曾请求医院赶快救治她的女儿。 但工作人员却忽视了她们的请求。 图源:9news 2022年4月30日, Amrita Varshini Lanka因淋巴细胞性心肌炎(心肌炎症)在Monash儿童医院去世。 据了解,女孩当时因胃痛和... 微信公众平台
闹大了!女子急诊室猝死,家属索赔60万,监控拍到护士在玩手机!
2023年12月31日据死者女儿回忆,母亲被推进急诊室后,并没有医生立即进行抢救,这导致了宝贵的抢救时间被耽误。而在随后的CT检查过程中,一位护士竟然坐在母亲身旁玩手机,全程没有询问过母亲的病情。这一行为让她感到十分气愤和不解。死者女儿还透露,她们在救护车上时已经向急救人员详细报备了母亲的疾病史,包括慢性肾功能不全、...
西吴锐评
女子急诊室猝死,家属索赔60万,监控拍到护士使用手机!
2024年1月7日对于刘女士的女儿来说,这个噩耗来得太突然,她认为医院的抢救工作不力是导致母亲死亡的原因。据患者女儿回忆,刘女士被推进急诊室后,医生并没有立即展开抢救措施,导致宝贵的时间被浪费了。在接下来的CT检查中,一名护士竟然坐在刘女士身边一边玩手机,完全没有询问刘女士的病情。这种行为令刘女士的家人感到愤怒和...
纽约男子急诊室等8小时后死亡,疑因医院人手不足 回复数: 18 发贴时间: 2025年04月30日
但到底是什么回事?
缺医生。
讽刺的是急诊室有时让无家可归得到优先治疗 因为他们又脏又臭,医护人员想让他们尽快离开, 无家可归者到急症室装病,好睡一觉。
孤独老人有的滥用急症找关怀,我上次看到一个老太半夜去聊天。
第三世界移民看到福利不用天诛地灭,感冒咳嗽也去急症
败血症+肺炎缺氧,可能一直硬撑,最后因为缺氧严重头疼类似高原反应那种疼去急诊。 在送往多伦多的救护车上心脏病发作 送到多伦多病童医院,马上ecmo体外膜肺氧合,但是为时过晚。
当时这个社区医院只有一个急诊医生,8小时没有见到医生。
人口增加压垮医疗。 加拿大2021年人口普查3600万,到了2025年已经4100万。疫情没死掉多少,反而飙升,土豆干的好事 而医生没有增加。
他这个问题和医生水平好坏有啥关系?他是根本在8小时的时间里没见到医生。
Oakville是大多地区妥妥的富人区,湖边的豪宅区非常漂亮,我还专门开车去玩过。 哎,RIP。
这绝对是政府的问题。其实很多移民过来的你甭管印度的菲律宾的东欧的,很多原来有医护背景。但是要拿执照比登天还难,后来只好去开出租送外卖。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但从来没解决过。
所以其实中国现在的公立医院和医保制度 是相对合理的。高效率 ,大规模覆盖满足普通老百姓,有钱人请去私立。相对合理的自费额度,要花钱,但大部分病也不用太多钱, 不是免费白送服务所以不至于过度滥用。
oakville南边湖边是富人区,都是老钱,大庄园。 北边是新移民聚居地方 特别是阿三扎堆, 和阿三老巢brampton紧紧挨着。
政府政策太死板,又不愿意去改进,去解决问题。
免费医疗再多弊端也是更人性化的制度, 人均寿命,新冠等重大疫情应对力和死亡人数,新生儿死亡率,癌症5年存活率,数据在那儿摆着。
全民医疗有很大问题,但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美国的医疗制度只有比加拿大更恶,更差,更坏
败血症治疗及时是可以治愈的, 由于医院耽误8个小时,导致病情急剧恶化而失去治疗时机
想想8个小时是什么概念? 8个小时内1 个细菌就能分裂成几百万个甚至上千万个, 身体如何吃的消?
没看懂,时间短的是哪个?
败血症死亡率35%,白求恩就是败血症。 全球每5名死亡者中,就有1个死于败血症。
急诊必须有有经验的专业人士在前台的,就算不是医生坐台,也需要有其他专业人对急诊病人做初步诊断和分流。
中国的医院现在病人交不上钱,也能先看病了?那还真是进步了
我觉得大概率可以吧?毕竟救护车必须要腾空出来啊, 所以总是要给个床位的。 急诊是真的忙,房间满了, 过道上一溜顺着过道排着床位,全都住满了!! 但是救护车是真的贵,70%的救护车都是out of network的, 我女儿那个就送到2,3MILES远的急诊,最后账单4,5000.
没用,除非心梗脑梗,其他的进去医院也是等。而且他这个分诊的等级挺高的,不知道为什么等8个小时才见到医生
前些天本版不就有一个阑尾炎耽搁到穿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