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汉大学图书馆事件讨论AI时代的舆论操纵

t
tomjust
楼主 (北美华人网)
现在的世界里,恶意不再是以物理暴力的方式来释放,更多的是以文字图片视频和网络传播来对他人造成伤害。为了我们自己和后代,更了解网络环境会让我们的头脑清醒一点,困惑少些。
AI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入侵生活各方面,但 AI hallucinations 却没有经常被提到,来自百度:AI幻觉,是指大语言模型编造它认为是真实存在的甚至看起来合理或可信的信息。[5]简而言之,就是AI在“胡说八道”。[7]准确而言,是指模型生成的内容与现实世界事实或用户输入不一致的现象。
一个新词汇“矩阵营销”:大体可以分成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垂直平台上有多个账号,一次性投放就能形成规模效应;第二种形式,就是多平台推荐。也就是在横向营销,满足了营销的宽度问题。
把AI 的内容自动生成和矩阵结合在一起,就是一个无比强大的造谣工具。以下内容取自链接中的新闻: https://www.jfdaily.com/staticsg/wap/newsDetail?id=897696 经查,该团伙利用AI工具等生成谣言内容,通过114个账号矩阵,在6天内发布268篇文章,多篇文章点击量超过100万次。不断升级的AI工具,让谣言产生的数量级和传播力几何级增长。“AI的介入,使得信息的生成和传播速度大大加快,同时也增加了判断信息真实性、准确性的难度。”
在针对企业、热点事件和名人,通过AI加矩阵来买水军下黑水是惯用模式。但这种造谣的方式也可能被用来对付一个普通人,比如武汉大学的肖某某。
t
tomjust
在2024年2月26号,下午4-6点之间,👇四个有肖某某真名的“新闻”出现在多个私人账号。有艺术家肖某某在绘画,有环卫工人肖某某扫雪,有在写寒假作业的肖某某,还有热爱阅读的肖某某。 这些文章的结构和用词都很相似,完全相同之处就是肖某某的真名。
t
tomjust
除了上面的四篇,还有很多类似的“新闻”在私人号中短时间内涌现,后面逐渐扩散到官号,内容也逐渐统一,就是“肖某某官二代富二代”。这些内容在各平台大量传播并被互相饮用和回复,构成了一张紧密的网。
肖某某的母亲2月4号发的公开信,2月26号就被有组织有预谋地进行布局,要在舆论上赶尽杀绝。
详情请看下面的微博,有些私号被挂出造谣文章后已删除内容。 https://m.weibo.cn/detail/5194684737520149

t
tomjust
图书馆事件已经有了民事诉讼的判决书,明明是清楚的结论(不存在性骚扰)却被搅浑水成了舆论战。有哪些人在出力?
饭圈姐妹的教程:只要把舆论拉到“两个都不是好东西”的层面就够了。
前豆瓣鹅组教程:疑惑、质问、生气、共情普通人,还有具体例子。
t
tomjust
第一微博词条 武大回应图书馆事件 https://weibo.com/a/hot/c181e9e638c08233_0.html?type=grab
第二词条 武大将调查复核杨某某学位 https://weibo.com/a/hot/480db3c291888a94_0.html?type=grab
第三词条 武大将调查复核肖某某纪律处分 https://weibo.com/a/hot/451ff4d524bbfac4_0.html?type=grab
上面三个同时出现的词条,前后脚上了热搜,如果点开看就会发现第一词条中对男方和女方的支持率约为2:3;而后两个词条为20:1。为什么相同主题相同时间内的评论会有这么大的分歧?哪个更能代表普通群众?
第一词条在第二天还在热搜榜上,而后面两条早已退下;因为在热搜榜上,所以成为水军的重点目标,它在第二天就被有组织的水军下场攻陷,评论区大量人机味的回复复制粘贴,谣言满天飞。
t
tomjust
为什么两个普通学生的争执会吸引这么大的能量?
杨景媛的律师,来自广州知恒律所的丁雅清,是业内这方面知名人物:曾代理广东‘性骚扰损害责任纠纷’案件[1],国内“怀孕歧视第一案”[2][3][4],中国第一例同性伴侣意定监护公证的案例[5],意定监护研修班讲师[6]。
在百度上没有呈现出来的是:她是关注同性恋社群权益的NGO“彩虹律师团”的发起人;现该机构更名为“睿博律师团”,睿博是Rainbow的音译,她在知乎上宣传该机构的文章都已经清空,只留下谷歌搜索的尸体。
杨景媛的事件里她并没有受到侵害,这么简单的案件怎么这么巧就被丁律师接手,背后的神秘力量也开始运作,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掐着肖某的命运。
s
sunnysunny08
tomjust 发表于 2025-08-03 18:11
图书馆事件已经有了民事诉讼的判决书,明明是清楚的结论(不存在性骚扰)却被搅浑水成了舆论战。有哪些人在出力?
饭圈姐妹的教程:只要把舆论拉到“两个都不是好东西”的层面就够了。
前豆瓣鹅组教程:疑惑、质问、生气、共情普通人,还有具体例子。

真是耶,隔壁开始刮都不是好人的风
z
zxyyzxyy
现在搞AI舆论战既有套路,又有人才。真是不费吹灰之力拿群众开涮。
t
tomjust
最近的帖子比如“怎么教养男孩子”,“该不该帮儿子报警”,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在快速发展又动荡的时代怎么保持头脑的清明,保护自己权益的同时又能反击邪恶势力。
看清人的心理和本质,看清网络污染信息的产生和运作,以及知道求证的手段,就可以减少困惑和提升内在力量。
希望冲突都可以以最小成本合理地被解决,而不是激化成不可调和的矛盾。
h
hive
哇,背后水这么深,国内互联网不是实名的吗,可不可以调查是什么组织在背后操纵舆论,这种组织应该是政府打击的对象吧
t
tomjust
zxyyzxyy 发表于 2025-08-03 19:25
现在搞AI舆论战既有套路,又有人才。真是不费吹灰之力拿群众开涮。

以前没有AI的年代,造谣靠人力;只有纸媒的年代,造谣成本更高而且容易被抓。
作为吃瓜群众,可以有以下原则:重大官媒官号发的信息都当作是真的(比如法院判决书),直到它被推翻;其他一切渠道的文字图片视频都可视为垃圾不予采信,直到被官方认可。
坚守这个原则,无论水军黑子说什么都不动摇。
浮云散
对,就目前而言,只相信法院判决。
s
serena
真会造谣。挂着肖明韬名字的文章明摆着要冲掉其他有他名字的负面新闻,用来洗稿做信息污染的。肖母跳出来说偷窥女厕事件是假的,知情人出来说话,2月和3月都有一大堆肖明韬的文章出现。 肖家是可以请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杨同学,用登报形式翻案并交给法院作为原告证据。到底是谁有背景? 请的律师是政协委员,法院是东风集团所属法院,远离事发武汉大学。 每一步都是精心设计。
s
serena
操纵是明明有录像录音,肖某当场道歉信都能翻盘,把证据不足的性骚扰翻成女生诬告,连武汉大学的公共场合不雅行为的处分也想借势翻盘。 如果武汉铁路运输法院的这个行政审判是真实可以公开的。那么公共场所不雅行为的事件是不是可以落实?这个判决去年就到了二审阶段。 都是法院判决,信谁的?所以啊,等着看吧。

之前有人提问为什么铁道运输法院会处理这种案件,我查了一下,行政改革之后一些政府部门作为被告的行政诉讼被分配给铁路运输法院。这个记录是不同的人从企查查付费查询。虽然看不到判决书,但是可以推断,肖家一审败诉,去年就进入二审阶段。这个法院对一审判决维持武汉大学对肖某行为不端的处分。
s
sunnysunny08
操纵是明明有录像录音,肖某当场道歉信都能翻盘,把证据不足的性骚扰翻成女生诬告,连武汉大学的公共场合不雅行为的处分也想借势翻盘。 如果武汉铁路运输法院的这个行政审判是真实可以公开的。那么公共场所不雅行为的事件是不是可以落实?这个判决去年就到了二审阶段。 都是法院判决,信谁的?所以啊,等着看吧。
serena 发表于 2025-08-03 19:58

再次等法院判决,相信法院知道什么是打拳,看谁笑到最后
t
tomjust
贴一个要用自己的全力去支持杨景媛和为她辩护的,像不像入了邪教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