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ipping 发表于 2025-08-02 21:19 中国给人想被辐射的自由。
回复 10楼 zxy2018 的帖子 嗯,是的。在美国有一次去看一个专科医生做follow-up检查,结果去了之后主要目的之一的一个测试仪器坏了,说过一个月再来吧,但是还是charge了我那次follow-up的费用。。。(那个仪器其实也就是个手持的小设备,售价不到2k usd,测试一次收费75,而且好像保险还不包。。。) 这次还在国内一个口腔医院做了一次深度清洁,对比在美国牙医的小黑屋诊所,体验不要太好啊!明亮整洁的诊疗室,新设备,动手做的医生也是国内顶尖医科大学博士毕业从业多年,手法细腻,收费相当affordable,比在美国的保险后价格还实惠。 既然美国医疗这么拉垮,除了紧急的,一些标准化常规检查以及牙齿之类的非紧急医疗服务完全在国内完成。其他帖子有人问回国带什么能值回票价,答案就是 医疗!做一次MRI检查就够往返一次了。。。更不要说在美国MRI的等待时间成本。 maifangzi2017 发表于 2025-08-02 22:19
zxy2018 发表于 2025-08-02 22:57 回复 1楼 的帖子 再吐槽一个美国的医疗,很多手术不让住院,或者住院的时间压缩到非常短,把病人打发回家,把术后观察/康复的责任转交给病人和家人 我家人要做一个手术,如果在上海术后住院5天,在美国当天回家,回家时只能躺在床上,既不能正常吃东西,也不能正常上厕所,伤口还疼得很厉害。旁边没有医生护士,我们都挺担心的
中国做的MRI可以拿到美国用吗?怕美国医生想看美国做的MRI结果,还是回来要做。nylife 发表于 2025-08-02 23:16
maifangzi2017 发表于 2025-08-02 22:19 回复 10楼 zxy2018 的帖子 嗯,是的。在美国有一次去看一个专科医生做follow-up检查,结果去了之后主要目的之一的一个测试仪器坏了,说过一个月再来吧,但是还是charge了我那次follow-up的费用。。。(那个仪器其实也就是个手持的小设备,售价不到2k usd,测试一次收费75,而且好像保险还不包。。。) 这次还在国内一个口腔医院做了一次深度清洁,对比在美国牙医的小黑屋诊所,体验不要太好啊!明亮整洁的诊疗室,新设备,动手做的医生也是国内顶尖医科大学博士毕业从业多年,手法细腻,收费相当affordable,比在美国的保险后价格还实惠。 既然美国医疗这么拉垮,除了紧急的,一些标准化常规检查以及牙齿之类的非紧急医疗服务完全在国内完成。其他帖子有人问回国带什么能值回票价,答案就是 医疗!做一次MRI检查就够往返一次了。。。更不要说在美国MRI的等待时间成本。
zxy2018 发表于 2025-08-02 22:44 我在美国做了一次MRI, 收了2千多美元,全部自付,deductible 结果保险公司还嫌贵,给我发email, 建议我以后去那些独立的,小imaging center做。 到医院做个MRI, B超都成了奢侈品了?
oafish 发表于 2025-08-03 00:36 医院做mri,b超之类的有overhead charge,确实不划算啊,imaging center也是专业的,很方便啊
weiyixia 发表于 2025-08-02 23:22 保险不报住院,unless 生死相关。
美国南加 vs 中国大城市,在美国用的是high-deductible PPO,在中国是公立三甲无医保全自费。
前半年由于消化道在美国做了一些初步检查,前后耗时6个月,然后总共花了6k USD,全年的max oop额度已经马上到了。各种预约繁琐以及填表的痛苦,不再赘述,相信在美国看过病的人都知道。
趁着回国,就想着把余下的检查在国内做了。下飞机后开始微信小程序预约,因为我主要是做检查,顺带听一下second opinion,因此我也不需要专家号,就是副主任医生级别或以上我就可以。约了第二天的医生。第二天我去了医院还傻傻的要去领个新的病历本,人家说现在都不需要了,直接微信里面的电子就诊卡就可以畅行无阻了。
于是拿着手机到诊室门口扫描报道,前面有2个人,但最后我看完也不到半小时,而且该做的检查我接下来两天都做了。虽然人很多,看起来“乱哄哄”,但其实非常有秩序,电子卡真是把效率发挥到了极致,遍布医院各处的缴费机和手机微信小程序就能完成自助缴费和化验结果的查验。
就那一个简单的采血为例,我拿到号,前面有将近100人,但是窗口来了10几个,流水线作业,到我采血完毕,前后用时不到10分钟。结果3个小时就出来,微信即可查验。体验非常好,我需要的是正常采血并且快速出结果,而不是像美国那样去采血中心来会耽误好几个小时然后等两天才知道结果。
于是又顺便约了其他科室想做一些其他检查,同样的丝滑体验。对我个人来说,我需要的是最终效果,医生如何“和蔼可亲”基本无感,再“和蔼可亲”不干正事也不行啊。
不到两周之内做了我能想到的所有检查(包括三个部位MRI),总消费不到6k RMB,这个费用也就和我们全家医疗保险两个月的保费差不多。同样的检查如果在美国,即使我用ppo而且到了max oop的限额,保险公司也不一定会批准某些检查,而且就算批准了,各种预约以及填表的繁琐估计半年时间搞不定。
中国医生确实每个病人花的总时间不多,但美国医生在每个病人身上花的真正有效时间就多吗?我的体验是差不多的,中国医生没有寒暄之类的,直接上来说事;美国医生上来一大堆有的没的。我个人体验,对于常规疾病,两方医生说的内容基本和chatgpt差不多,因此我会去看医生前先和chatgpt沟通,然后再去看医生。现在的医疗都是按指引来,中美是差不多的,其实更大的区别是医生本身的手艺,国内医生我觉得大概率不比这里差,现在国内三家医院仪器设备比美国普通诊所好多了。美国医疗强的是科研,和普通医生水平没什么直接关系。美国的stem科研水平也很强,但培养出的理工科学生就比国内学生强吗?美国各行各业都向虚,只有设计能力(还主要依靠外国高质量移民),没有实践生产能力,医疗行业可能以后也是这个趋势吧。。。
当然,我只是体验了国内医疗的这一环节,由于没有重大疾病,对中美双方手术和医疗诊断还没有切身体会。补充一个手术实例,国内一个亲人诊断出一个疾病,医生立刻安排的第二天手术,说如果你不明天做的话,就要拖后好几天了。。。“拖后好几天”在美国简直不可想像啊!亲人在国内做了手术,效果非常成功,由于有医保,自己费用非常少。在美国的话,即使有保险,也要经过保险公司层层批准,没准手术之后还收到一些神奇的账单。。。
检查结果符合预期,没有需要医疗手段的地方,需要调整作息饮食。我做检查主要是放心,但这个“放心”在美国太繁琐太昂贵,而且保险公司不一定会批准我去做这些检查
美国看你是不是必须做手术,如果需要当天就能做手术
国内医院有专病门诊,我特别喜欢,针对性强,有些是几个不同科室的医生合作
美国这种模式,各个小诊所的医生都是商人,有点像airbnb
你这个症状多久了?
嗯,是的。在美国有一次去看一个专科医生做follow-up检查,结果去了之后主要目的之一的一个测试仪器坏了,说过一个月再来吧,但是还是charge了我那次follow-up的费用。。。(那个仪器其实也就是个手持的小设备,售价不到2k usd,测试一次收费75,而且好像保险还不包。。。)
这次还在国内一个口腔医院做了一次深度清洁,对比在美国牙医的小黑屋诊所,体验不要太好啊!明亮整洁的诊疗室,新设备,动手做的医生也是国内顶尖医科大学博士毕业从业多年,手法细腻,收费相当affordable,比在美国的保险后价格还实惠。
既然美国医疗这么拉垮,除了紧急的,一些标准化常规检查以及牙齿之类的非紧急医疗服务完全在国内完成。其他帖子有人问回国带什么能值回票价,答案就是 医疗!做一次MRI检查就够往返一次了。。。更不要说在美国MRI的等待时间成本。
至于检查出结果,看什么检查了,我妈妈经常需要回访,有些B超,MRI约不了当天的,或者说约到了要等到晚上才能做,然后需要第二天或者第三天要去取结果,再等着自己那个医生当值的时候去询问结果。感觉完全取决于看的什么科,做的什么检查。
对,MRI和一些b超是不能立刻做的,有的还需要等几天,但等待时间是按 天 计算的,美国mri一般需要一月以上等待。。。至少最近做的那次是预约等了一个月(虽然我是ppo,但期间保险公司还反复打电话让我去一个不好的区的小imaging center去做,说那里便宜。。。幸好那个小center做不了我需要的mri),随后mri收了大概2k usd。考虑到国内mri在三甲医院收费500 rmb(普通部位),等几天就完全不算事了。
我在美国做了一次MRI, 收了2千多美元,全部自付,deductible
结果保险公司还嫌贵,给我发email, 建议我以后去那些独立的,小imaging center做。 到医院做个MRI, B超都成了奢侈品了?
哇。。。我刚发完这句话“至少最近做的那次是预约等了一个月(虽然我是ppo,但期间保险公司还反复打电话让我去一个不好的区的小imaging center去做,说那里便宜。。。幸好那个小center做不了我需要的mri),随后mri收了大概2k usd。”
我还以为你的帖子是我发的,心想,怎么文字被篡改了。。。原来是一模一样的美国mri经历啊!
再吐槽一个美国的医疗,很多手术不让住院,或者住院的时间压缩到非常短,把病人打发回家,把术后观察/康复的责任转交给病人和家人
我家人要做一个手术,如果在上海术后住院5天,在美国当天回家,回家时只能躺在床上,既不能正常吃东西,也不能正常上厕所,伤口还疼得很厉害。旁边没有医生护士,我们都挺担心的
嗯,是的。
老有人吐槽国内说住院需要家属陪床,现在我去的那个国内大城市的医院,都不让家属陪床了,有统一护工处理。国内一天一天都在变好,有了问题也确实在解决问题,虽然有时候手法粗糙了一些会在一开始阶段造成一些短暂的再生问题,但相比之下,美国这边。。。哎,一言难尽啊。
我在国内期间遇到了一个华为的电动车展示厅,问界一系列车,从20几万到50几万rmb的都有。。顿时理解了美国为什么要用各种国家手段不让中国车厂进来。。。中国电车进来了,基本上美国三大可以关门歇业了;tesla也要半死不活。
国内电动车前段时间出现一些安全事故,但国家立刻有了政策响应,加以时日,这些问题都会解决的。高铁时代之前动车刚兴起的时候,也出过一次事故,但现在中国高铁还是独步全球了。中国在崛起,过程是曲折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但趋势无法改变。。。
不能正常吃东西,不能正常上厕所能出院吗?美国不是能吃点儿东西了,能喝水,能自己去卫生间小便才能出院吗?
中国三甲医院MRI是互相承认的。美国连小破山寨房顶漏雨的imaging center的结果都认可,如果不认可中国三甲医院的MRI,那也无话可说了。。
个人经验是能用,最好有光盘,片子也凑合,如果确诊有毛病需要进一步治疗或者手术啥的就需要再拍一个,如果只是小毛病继续观察那种,就不用拍了
保险不报住院,unless 生死相关。
也许国内牙科在技术上总体而言比美国的可能略逊一筹,但在收费及处理过程中还是让人觉得踏实。举个例子我曾有颗牙因牙袋导致牙周炎约见我的牙周专科医生,看过的方案就是立刻拔掉+植牙。其实这颗牙真没有这么严重还可以用的我是想先尽可能保留一下,就问你能不能给我深洗一下然后不行的话再拔牙植牙,他则是摆出一付不情愿不值当做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我是真的不敢再回去让他给我洗这颗有问题的牙。他的私人诊所当然是以拔牙植牙高收益为目的,怎会认真地为我深洗解决问题呢?如果在国内牙科医院我想我肯定不会有这种顾虑。
也分保险,我爸妈买的ambetter obamacare保险,做 MRI自己付不到一百块,预约的话一两天就能约到imaging center
医院做mri,b超之类的有overhead charge,确实不划算啊,imaging center也是专业的,很方便啊
专业的也有水平差距啊! 国内医院还有三甲的资质呢!
在美国,就要求这么低了?做检查只找最便宜的服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