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异乡,心归故里(张家界)

A
Anna564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我常常在梦里回到故乡,那是一座南方的小城,不喧闹,却有四季分明的味道。春天油菜花开,夏天知了声声,秋天稻谷飘香,冬天炊烟袅袅。它静静地坐落在山脚下,像一位沉稳慈爱的母亲,总是用无声的方式守望着远行的孩子。而我,就是那个走得远了,却越来越想回去的孩子

走出去,是我年少时最执着的念头,从小我就不甘心留在小城里。总觉得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而我的故乡,太小、太慢,甚至有点落伍。我羡慕电视上那些霓虹璀璨的大都市,女人们踩着高跟鞋穿梭在写字楼间,男孩们背着相机周游世界,我告诉自己,将来,我也要这样,走得越远越好。
于是,我拼命读书,考上了外省的大学,后来又远赴异国他乡读研、工作、生活。我的生活渐渐变成了行李箱里的漂泊,租房合同、工作签证、机票订单……这些冰冷的文件,成了我人生的地图。
可在越来越高的城市楼宇中,我却常常感到迷失。越是站得高、看得远,越想念那条回家的小路。越是人声鼎沸、灯火辉煌的深夜,越怀念老屋前的那一盏昏黄的灯。

我清楚地记得,小时候的家,是瓦房、是篱笆,是竹林与小河。每到傍晚,奶奶就会端着热汤在门口等我回来,一边喊我的乳名,一边赶鸡进窝。我总是边跑边喊,来了,然后光着脚丫踩进厨房,鼻尖被饭菜香熏得发烫。
爸妈总是很忙,但每个周末,他们都会抽出时间带我去集市买糖人、去河边捉小鱼,那些细碎的幸福,早已沉淀在我心底的柔软处。哪怕现在回忆起来,都像泛着光的琥珀,闪着温暖。
可是现在,在这座异国的城市里,每一盏灯都属于别人,每一句熟悉的乡音都变成了奢望。我努力适应新环境,学着用外语沟通,学着与孤独和平共处。偶尔在餐厅吃到一碗味道接近家乡的米粉,眼眶竟会莫名发热。那一刻,我才明白,人这一生,其实都在走向自己的归宿。而我的归宿,从来不是城市有多大,而是故乡有多亲。


异乡的日子教会我成长,也教会我柔软,刚来海外的第一年,我住在一间合租的小公寓里。每晚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发呆,最怕的就是节日。别人围坐在餐桌前举杯欢笑,而我对着屏幕那头的爸妈假装轻松地说,我挺好的,不用担心。而电话挂断后的安静,比夜色还要冷。
有一年的中秋节,我在便利店买了一个月饼,走出门后却忽然泪流满面。原来,真正让人难过的,不是一个人过节,而是你知道,那个本来该和你一起吃月饼的人,此刻正坐在几千公里外的老屋里,对着月亮默默想你。
也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吧。我们走出故乡,带着梦想闯荡四方,却在一次次心碎和漂泊中,重新理解了“家”的意义。


每次视频时,爸妈总说,家里一切都好,你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可镜头里,爸爸鬓角的白发越来越多,妈妈的手也变得干瘦。我知道,他们不说,是不想让我挂念。但我再清楚不过,他们也在想我,也在等我归来。
有时候我会幻想,等我不再漂泊了,回到家乡,买一座小房子,有院子,有花,早晨听鸟叫,傍晚听风声。偶尔种菜、喝茶、看一本书。过上慢一点、近一点、暖一点的生活。那不是退缩,而是一种回归——回到那个最真实、最温柔、最安稳的自我

心归故里”不是一句矫情的话,而是那些深夜里,悄悄落下的泪、轻轻诉说的思念、沉默背后的牵挂。是你走得再远,心底那盏灯依旧亮着—那灯,不耀眼,却永远不灭。
有人说,一个人开始怀念故乡,说明他开始成熟;而一个人决定回到故乡,则说明他学会了珍惜。我们终其一生,走得再远,不过是为了回到内心最初的港湾。
所以别害怕落单、别害怕怀旧,人在异乡并不可怕,最重要的是——你的心,还记得回家的路,因为我们,始终是那个,想回家的孩子
m
masterdula
张家界风景很美
A
Anna564
回复 2楼 masterdula 的帖子
照片只是定格了一瞬,而真正的美,需要你亲临其境去感受它的呼吸与温度,您去过吗?
k
kellybaby
去过,难忘。无数次跟孩子提起过。有机会一定要带孩子一起去。
A
Anna564
回复 4楼 kellybaby 的帖子
旧地重游,愿你走过的路依旧温柔,看过的风景依然动人。愿回忆如初,心情更好,带孩子的话,记得避开节假日,高峰期人多拥挤,带孩子不方便
l
lotusinsnow
在我心中,目前看过的风景里,张家界最美,没有之一。
良辰美景
Anna564 发表于 2025-07-31 22:58
我常常在梦里回到故乡,那是一座南方的小城,不喧闹,却有四季分明的味道。春天油菜花开,夏天知了声声,秋天稻谷飘香,冬天炊烟袅袅。它静静地坐落在山脚下,像一位沉稳慈爱的母亲,总是用无声的方式守望着远行的孩子。而我,就是那个走得远了,却越来越想回去的孩子

走出去,是我年少时最执着的念头,从小我就不甘心留在小城里。总觉得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而我的故乡,太小、太慢,甚至有点落伍。我羡慕电视上那些霓虹璀璨的大都市,女人们踩着高跟鞋穿梭在写字楼间,男孩们背着相机周游世界,我告诉自己,将来,我也要这样,走得越远越好。
于是,我拼命读书,考上了外省的大学,后来又远赴异国他乡读研、工作、生活。我的生活渐渐变成了行李箱里的漂泊,租房合同、工作签证、机票订单……这些冰冷的文件,成了我人生的地图。
可在越来越高的城市楼宇中,我却常常感到迷失。越是站得高、看得远,越想念那条回家的小路。越是人声鼎沸、灯火辉煌的深夜,越怀念老屋前的那一盏昏黄的灯。

我清楚地记得,小时候的家,是瓦房、是篱笆,是竹林与小河。每到傍晚,奶奶就会端着热汤在门口等我回来,一边喊我的乳名,一边赶鸡进窝。我总是边跑边喊,来了,然后光着脚丫踩进厨房,鼻尖被饭菜香熏得发烫。
爸妈总是很忙,但每个周末,他们都会抽出时间带我去集市买糖人、去河边捉小鱼,那些细碎的幸福,早已沉淀在我心底的柔软处。哪怕现在回忆起来,都像泛着光的琥珀,闪着温暖。
可是现在,在这座异国的城市里,每一盏灯都属于别人,每一句熟悉的乡音都变成了奢望。我努力适应新环境,学着用外语沟通,学着与孤独和平共处。偶尔在餐厅吃到一碗味道接近家乡的米粉,眼眶竟会莫名发热。那一刻,我才明白,人这一生,其实都在走向自己的归宿。而我的归宿,从来不是城市有多大,而是故乡有多亲。


异乡的日子教会我成长,也教会我柔软,刚来海外的第一年,我住在一间合租的小公寓里。每晚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发呆,最怕的就是节日。别人围坐在餐桌前举杯欢笑,而我对着屏幕那头的爸妈假装轻松地说,我挺好的,不用担心。而电话挂断后的安静,比夜色还要冷。
有一年的中秋节,我在便利店买了一个月饼,走出门后却忽然泪流满面。原来,真正让人难过的,不是一个人过节,而是你知道,那个本来该和你一起吃月饼的人,此刻正坐在几千公里外的老屋里,对着月亮默默想你。
也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吧。我们走出故乡,带着梦想闯荡四方,却在一次次心碎和漂泊中,重新理解了“家”的意义。


每次视频时,爸妈总说,家里一切都好,你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可镜头里,爸爸鬓角的白发越来越多,妈妈的手也变得干瘦。我知道,他们不说,是不想让我挂念。但我再清楚不过,他们也在想我,也在等我归来。
有时候我会幻想,等我不再漂泊了,回到家乡,买一座小房子,有院子,有花,早晨听鸟叫,傍晚听风声。偶尔种菜、喝茶、看一本书。过上慢一点、近一点、暖一点的生活。那不是退缩,而是一种回归——回到那个最真实、最温柔、最安稳的自我

心归故里”不是一句矫情的话,而是那些深夜里,悄悄落下的泪、轻轻诉说的思念、沉默背后的牵挂。是你走得再远,心底那盏灯依旧亮着—那灯,不耀眼,却永远不灭。
有人说,一个人开始怀念故乡,说明他开始成熟;而一个人决定回到故乡,则说明他学会了珍惜。我们终其一生,走得再远,不过是为了回到内心最初的港湾。
所以别害怕落单、别害怕怀旧,人在异乡并不可怕,最重要的是——你的心,还记得回家的路,因为我们,始终是那个,想回家的孩子

真美,楼主写的也很好👍
A
Anna564
回复 6楼 lotusinsnow 的帖子
美不在远近,只在入心。张家界也许恰好是你那一刻心中最动人的一笔 愿你看尽人间烟火与山河辽阔,每一段旅程都不虚此行
A
Anna564
回复 7楼 良辰美景 的帖子
谢谢夸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