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论语》 十乡党8——12党食说【二】

东方圣人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新解《论语》 十乡党8——12党食说【二】2019-03-29 19点场 视频讲座: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VIsb27y6SeI


相关文案: 主话题:(八——十二)、党食说【二】 解析:《论语》第十篇:乡党之—— (八——十二)、党食说——(续) 即餐饮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文明,人不应该像禽畜一样进食而没有规范;除非在生存面临危机而身处动荡颠沛之境遇,一般还是要讲究体面。 主食不必满足于精华精品之营养,过于追求完美之挑剔,会养成偏食习惯,并且只吃细粮或精密加工之食品,也会造成自身胃肠消化功能下降,所谓用进而退废也;同理,副食菜品,特别是肉类,也不必切得太细,那样还会损失材料当中很多营养成分;食品如果变质,会在口感上有怪异味道或气味难闻;鱼不新鲜,会在外观上出现活性衰竭、水分丧失及至敨刺现象,不建议食用;肉类不新鲜,会呈失去弹性、不紧致及至澥松之状态,一般也不宜加工食用。 食品之色、香、味,皆乃人体之感观,不仅仅是营养和充饥,常态之下还是要有文明之品味;形态、颜色之观感,若令人作呕或产生邪恶意念者,不吃;气味如糟粕排泄物者,不吃;做饭做菜过程中,因操作失误所导致没有做熟或弄焦糊或没择净没洗净者,不吃;饮食无作息规律,不按时按点,不吃;食材来路不正或既食品加工、配料、保质期等令人起疑者,不吃;酱类及其腌制品、调味品,因其经过发酵过程,而发酵工艺本身即有各类细菌滋生,而且食物品质也会发生变化,其糊状之形态,氤氲之气味,杂陈之口感,有时与肮脏之物分不清楚,若自感不适合、不需要、不必须、不舒服者,不吃。 副食菜品,特别是肉类,纵然个人喜好多吃,但也不能超过主食之量,毕竟主副有别,人也不是走兽而光吃肉不吃饭。 尤其是喝酒,不应该去估计酒量,不应该以喝醉为准,因为那个临界点会改变,其随环境温度、人之情绪、年龄体质、健康状态、酒水质量等因素而不可估量,况且人处于临醉状态也不太好把握乃至根本无法自拔;酒精本身即兴奋剂,撩拨人之欲望,使不自控,酒后乱性,自己管不了自己,心乱身乱而其他皆乱,故不提倡饮酒。买卖之酒,其勾兑与调剂,根本无从考查与甄别,慎用;同理,肉干及蜜饯果干等脯类食品,若不明其出处、工艺、原料及辅料,则涉及食品卫生,慎用或不用。 关于忌口,若非身体或其他特殊原因,不必减免有关姜、葱、蒜、椒等辛辣佐料,清淡口感会影响及削弱人之食欲,而调味品如花之绿叶,会激发主要食材其色香味,起点化、映衬及推举作用;但其量不可过多,点到为止,佐料即配料,不可喧宾夺主而影响甚至盖过主材原有之品味。 公开出售或宴请之食品,其案上柜中所陈列与展示乃恭奉他人之菜品,肉类不宜隔夜,以免虫鼠叮咬,并且也不新鲜,此缺乏对顾客之尊重,口感原味也不会太好;提供与公众食用之肉类菜品或零食,一经加工完成推出,便要标注生产日期及保质期,超出保质期多日,便不要再去食用了。 无论是个人吃饭还是集体用餐,都应该精力集中,以免吃进空气而影响消化,更不要在家庭餐桌上或公共餐厅交谈、交流;因为情绪会扰乱食欲,也会传染他人;同理,临睡之前也不宜讨论话题,过度兴奋会难 以入眠,而戴着问题入梦也降低睡眠质量。 虽然餐桌上会时常出现一些汤、粥、羮类糊状食物,那是为了疏导和疏散胃中食物以利消化,但若是供客人食用者,其糊状混合物不宜配料掺杂繁琐而混合不清,令人起疑猜忌;其调味品要适合、适量、适可而止,不宜为追求粥汤之色味而弄巧成拙,简单、清淡、明了即可。 就餐入席之坐位,还是要有讲究;主客有别,男女有别;长上幼下有别;公序良俗还是要遵从;若逢人多场合,主持人还没有招待得过来,就先不要落座,以免产生误会而尴尬。
病从口入,味道尊严!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