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北美华人网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柳叶刀》:全球六成肝癌病例可预防
查看北美华人网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5年7月29日 18点22分 PT
共 (3)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o
ooprwe
一天
楼主 (北美华人网)
英国当地时间7月28日,即世界肝炎日,全球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发布了中国学者领衔制订的《全球肝癌防治策略和行动计划》(The Lancet Commission on addressing the globa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burden)。
这是《柳叶刀》成立200多年来,针对全球性重大疾病挑战,首次由中国专家学者牵头,携手日本、韩国、美国、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的51位著名专家共同制订的重大报告。该报告历时多年研讨,全文长达2.3万字。
报告指出,全球60%的肝癌病例可预防,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摄入以及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等。报告呼吁公众、医学界及政界对肝癌予以关注,并重点关注糖尿病及肥胖等高危人群。
报告预测,至2050年,由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的严重形式)引发的肝癌病例占比增幅可达35%,若不采取紧急行动,预计未来25年全球新发肝癌病例数将翻倍。肝癌被称为“沉默的杀手”。目前全球每年新发肝癌病例87万,死亡病例76万,其中约43%发生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推进,若不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预计到2050年,全球肝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将分别达到152万和137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周俭教授、樊嘉院士和日本近畿大学的Masatoshi Kudo教授为该重大报告专家委员会的联席主席,香港中文大学的陈林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孙惠川教授和徐泱主任医生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国家癌症中心的曾红梅教授是该重大报告的共同第一作者。
《柳叶刀》(The Lancet)发布中国学者领衔制订的《全球肝癌防治策略和行动计划》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部分研究团队成员介绍研究成果。中山医院 图
肝癌已成为全球死亡与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位列第六大常见癌症,也是导致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中国的肝癌病例数占全球肝癌病例总数的四成以上,这主要与中国国内较高的乙肝病毒感染率密切相关。
周俭教授表示,肝癌已成为全球日益严峻的健康威胁。肝癌是治疗难度最高的癌症之一,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水平仅在5%至30%左右。若不采取紧急干预措施扭转这一趋势,未来25年内的肝癌病例数和死亡人数或将翻倍。
此次《柳叶刀》报告揭示的一项关键发现,是全球肝癌病因结构的显著转变。传统上,人们将肝癌与乙型、丙型肝炎或长期酗酒直接联系。但如今,代谢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和代谢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正在迅速崛起,而肥胖和糖尿病加速了MASLD发展为MASH。
数据显示,MASH相关肝癌病例占比将从2022年的8%增至2050年的11%,增幅高达35%,发达国家尤甚。与此同时,酒精相关肝癌比例也从19%升至21%。在美国,MASH和酒精相关肝癌已超越病毒性肝炎,成为主要风险源。
由于肥胖率持续升高,预计未来十年间MASLD相关肝癌发病率将显著上升,尤其是在美国、欧洲以及亚洲地区。美国MASLD患病率与肥胖流行同步持续攀升:至2040年,美国55%以上的成年人口或罹患MASLD。
相比之下,全球乙肝和丙肝相关肝癌比例从39%和29%,分别下降至37%和26%。报告作者之一、美国贝勒医学院El-Serag教授警示:“高糖饮食、肥胖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正在重塑肝癌地图。”
《柳叶刀》上述报告显示,通过降低病毒性肝炎感染、减少酒精摄入以及防控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可预防全球60%以上的肝癌病例。
既往研究显示,全球新发肝癌病例数预计将从2022年的约87万例增长至2050年的约152万例,近乎翻倍。这一增长主要归因于人口增长和老龄化,其中非洲地区增幅最大。同期,肝癌死亡人数预计将从2022年的76万例上升至2050年的137万例。
报告认为,全球至少60%的肝癌通过控制可干预的风险因素可加以预防,比如,扩大乙肝疫苗接种覆盖率,制定针对肥胖与酒精摄入的公共卫生政策等。
j
jkngsd
一天
2 楼
现在癌症真是越来越多了,能提前预防更好
A
Airearly
一天
3 楼
好消息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这是《柳叶刀》成立200多年来,针对全球性重大疾病挑战,首次由中国专家学者牵头,携手日本、韩国、美国、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的51位著名专家共同制订的重大报告。该报告历时多年研讨,全文长达2.3万字。
报告指出,全球60%的肝癌病例可预防,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摄入以及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等。报告呼吁公众、医学界及政界对肝癌予以关注,并重点关注糖尿病及肥胖等高危人群。
报告预测,至2050年,由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的严重形式)引发的肝癌病例占比增幅可达35%,若不采取紧急行动,预计未来25年全球新发肝癌病例数将翻倍。肝癌被称为“沉默的杀手”。目前全球每年新发肝癌病例87万,死亡病例76万,其中约43%发生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推进,若不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预计到2050年,全球肝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将分别达到152万和137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周俭教授、樊嘉院士和日本近畿大学的Masatoshi Kudo教授为该重大报告专家委员会的联席主席,香港中文大学的陈林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孙惠川教授和徐泱主任医生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国家癌症中心的曾红梅教授是该重大报告的共同第一作者。
肝癌已成为全球死亡与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位列第六大常见癌症,也是导致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中国的肝癌病例数占全球肝癌病例总数的四成以上,这主要与中国国内较高的乙肝病毒感染率密切相关。
周俭教授表示,肝癌已成为全球日益严峻的健康威胁。肝癌是治疗难度最高的癌症之一,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水平仅在5%至30%左右。若不采取紧急干预措施扭转这一趋势,未来25年内的肝癌病例数和死亡人数或将翻倍。
此次《柳叶刀》报告揭示的一项关键发现,是全球肝癌病因结构的显著转变。传统上,人们将肝癌与乙型、丙型肝炎或长期酗酒直接联系。但如今,代谢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和代谢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正在迅速崛起,而肥胖和糖尿病加速了MASLD发展为MASH。
数据显示,MASH相关肝癌病例占比将从2022年的8%增至2050年的11%,增幅高达35%,发达国家尤甚。与此同时,酒精相关肝癌比例也从19%升至21%。在美国,MASH和酒精相关肝癌已超越病毒性肝炎,成为主要风险源。
由于肥胖率持续升高,预计未来十年间MASLD相关肝癌发病率将显著上升,尤其是在美国、欧洲以及亚洲地区。美国MASLD患病率与肥胖流行同步持续攀升:至2040年,美国55%以上的成年人口或罹患MASLD。
相比之下,全球乙肝和丙肝相关肝癌比例从39%和29%,分别下降至37%和26%。报告作者之一、美国贝勒医学院El-Serag教授警示:“高糖饮食、肥胖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正在重塑肝癌地图。”
《柳叶刀》上述报告显示,通过降低病毒性肝炎感染、减少酒精摄入以及防控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可预防全球60%以上的肝癌病例。
既往研究显示,全球新发肝癌病例数预计将从2022年的约87万例增长至2050年的约152万例,近乎翻倍。这一增长主要归因于人口增长和老龄化,其中非洲地区增幅最大。同期,肝癌死亡人数预计将从2022年的76万例上升至2050年的137万例。
报告认为,全球至少60%的肝癌通过控制可干预的风险因素可加以预防,比如,扩大乙肝疫苗接种覆盖率,制定针对肥胖与酒精摄入的公共卫生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