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ath mop" likely refers to the Mathematical Olympiad Program (MOP), a highly selective summer program for mathematically gifted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It serves as the training ground for the U.S. team that competes in the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 (IMO).
回复 1楼 TiantiandeID 的帖子 借楼主的贴子,给大家推荐两本关于数学竞赛的书。数学竞赛就是要多做题,看答案了解解题的思路,看看用哪个理论来解题最好,熟能生巧,举一反三。 书籍介绍: Geometry Problems for Math Competitions https://www.amazon.com/Geometry-Problems-Math-Competitions-Jerry/dp/B09NRHHQHL/ref=sr_1_1?crid=1921WD6J224UZ&keywords=solving+geometry+problems+jerry+gu&qid=1704397969&sprefix=solving+geometry+problems+jerry+gu%2Caps%2C102&sr=8-1 A Guide to Probability and Counting https://www.amazon.com/Guide-Probability-Counting-Jerry-Gu/dp/B0CC4K5FVB/ref=sr_1_2?dib=eyJ2IjoiMSJ9.nD0KhONOv9N8cHCfuuWCywI5wK-8vW2BZ8jyI24A26oQAWXvjWoQjNz4FP47gnss.tlLJbKcHAF7Vn4iwBgfyli_iWgfguAS68DHZsB2Xs20&dib_tag=se&qid=1708282525&refinements=p_27%3AJerry+Gu&s=books&sr=1-2&text=Jerry+Gu 书籍的实用性: 全面的理论和例子:每本书包括关键定理和原理,并附有例子,帮助读者更清晰地理解每个概念。 丰富的练习题:书中包含200多个样题和详细的解答步骤,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练习机会。 高效的解题策略:每道题目附有多种解法,帮助学生选择最有效的解题方法,尤其适用于计时竞赛。 多层次难度:题目分为基础、中级和高级,适合备战Mathcounts, AMC8/10和AIME等竞赛的同学。
BlueOrigin 发表于 2025-07-29 14:24 回复 1楼 TiantiandeID 的帖子 借楼主的贴子,给大家推荐两本关于数学竞赛的书。数学竞赛就是要多做题,看答案了解解题的思路,看看用哪个理论来解题最好,熟能生巧,举一反三。 书籍介绍: Geometry Problems for Math Competitions https://www.amazon.com/Geometry-Problems-Math-Competitions-Jerry/dp/B09NRHHQHL/ref=sr_1_1?crid=1921WD6J224UZ&keywords=solving+geometry+problems+jerry+gu&qid=1704397969&sprefix=solving+geometry+problems+jerry+gu%2Caps%2C102&sr=8-1 A Guide to Probability and Counting https://www.amazon.com/Guide-Probability-Counting-Jerry-Gu/dp/B0CC4K5FVB/ref=sr_1_2?dib=eyJ2IjoiMSJ9.nD0KhONOv9N8cHCfuuWCywI5wK-8vW2BZ8jyI24A26oQAWXvjWoQjNz4FP47gnss.tlLJbKcHAF7Vn4iwBgfyli_iWgfguAS68DHZsB2Xs20&dib_tag=se&qid=1708282525&refinements=p_27%3AJerry+Gu&s=books&sr=1-2&text=Jerry+Gu 书籍的实用性: 全面的理论和例子:每本书包括关键定理和原理,并附有例子,帮助读者更清晰地理解每个概念。 丰富的练习题:书中包含200多个样题和详细的解答步骤,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练习机会。 高效的解题策略:每道题目附有多种解法,帮助学生选择最有效的解题方法,尤其适用于计时竞赛。 多层次难度:题目分为基础、中级和高级,适合备战Mathcounts, AMC8/10和AIME等竞赛的同学。
那天听了Think Academy一位学霸的经验分享,她的原话是“我比较懒,每天刷题的时间也就四个小时。” 觉得挺震撼的。因为我娃肯定做不到刷题四个小时。如果真需要每天刷题四个小时,那我肯定推不动,估计也就断了数竟的念想吧。
请教版上的数竞娃妈:大家准备数学竞赛的孩子,平均每天在数学上花多长时间?
天啊,你这标准也太高了吧!我们的目标很务实,就是六年级能拿到AMC8的 Achievement Roll 就满意。
应该是中学吧。她说的是在国内拿省里的数竟金牌。
娃有天赋,家长开明。赞👍🏻
谢谢分享
所以,除了聪明,“愿意刷题” 也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天赋
MOP 是什么。
The "math mop" likely refers to the Mathematical Olympiad Program (MOP), a highly selective summer program for mathematically gifted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It serves as the training ground for the U.S. team that competes in the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 (IMO).
这不是懒,这是不喜欢的表现
借楼主的贴子,给大家推荐两本关于数学竞赛的书。数学竞赛就是要多做题,看答案了解解题的思路,看看用哪个理论来解题最好,熟能生巧,举一反三。
书籍介绍:
Geometry Problems for Math Competitions https://www.amazon.com/Geometry-Problems-Math-Competitions-Jerry/dp/B09NRHHQHL/ref=sr_1_1?crid=1921WD6J224UZ&keywords=solving+geometry+problems+jerry+gu&qid=1704397969&sprefix=solving+geometry+problems+jerry+gu%2Caps%2C102&sr=8-1
A Guide to Probability and Counting https://www.amazon.com/Guide-Probability-Counting-Jerry-Gu/dp/B0CC4K5FVB/ref=sr_1_2?dib=eyJ2IjoiMSJ9.nD0KhONOv9N8cHCfuuWCywI5wK-8vW2BZ8jyI24A26oQAWXvjWoQjNz4FP47gnss.tlLJbKcHAF7Vn4iwBgfyli_iWgfguAS68DHZsB2Xs20&dib_tag=se&qid=1708282525&refinements=p_27%3AJerry+Gu&s=books&sr=1-2&text=Jerry+Gu
书籍的实用性: 全面的理论和例子:每本书包括关键定理和原理,并附有例子,帮助读者更清晰地理解每个概念。 丰富的练习题:书中包含200多个样题和详细的解答步骤,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练习机会。 高效的解题策略:每道题目附有多种解法,帮助学生选择最有效的解题方法,尤其适用于计时竞赛。 多层次难度:题目分为基础、中级和高级,适合备战Mathcounts, AMC8/10和AIME等竞赛的同学。
楼主,你这个问题问的,不好回答啊! 首先需要看孩子,是不是有天赋,有没有兴趣,能不能坚持。 其次看你搞数学竞赛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因人而异。 但是,如果想要在竞赛上出头,比如进camp之类的,每天4个小时,一点都不多!
我们在数竟方面算是打酱油的,如果AMC8拿个AR, 就普天同庆,皆大欢喜。
从大家投票看,大多数孩子每天学数学一个小时。这就可以玩。
你的书和AOPS比,如何?
😓
我觉得我们华人做事太认真,一说弹琴都是要去肖邦大赛的练法,一说数学都是动不动进国家队。。。
提供个普娃的点,我们AMC8考了两次都差一点没有到HONOR,小朋友还是有兴趣想继续学,今年准备AMC10,感觉还相对容易了,可能也是刷题刷久了吧。 平时每天大概不到半个小时,暑假可能一个小时,小朋友自己有兴趣自己琢磨。我觉得挺好,至少学校数学不用担心了,就这样
对啊,其实就是这个目的。通过参与数学竞赛,促进学习STEM。 多谢分享。
AOPS 的书是经典之作,值得所有热爱数学的孩子拥有,也是数学竞赛孩子的入门必备书。 我推荐的这俩本书更适合专注于竞赛的孩子,因为它讲解了几百道过去 20 年 MathCounts、AMC8/10 和 AIME的真题,适合刷题。
谢谢
那还上学吗?上学,写作业,吃饭睡觉,哪里还有3个小时?其他都不弄了吗?专注MOP一项吗?
如果能达到MOP水平, 聚焦数学没有问题吧
需要家长软硬皆施推着去做,就是没有天赋
真棒啊,几年级的娃?
你说的,是高斯水平的天赋吧
数学其实还是要精讲多练,AMC8跟Mathcount可以一起做,AMC8有大约1000道真题,Mathcount也差不多,基本上7年级要全部做完,AMC10和12估计有2000道题左右(3分钟一道做题,2分钟讲解,就算5分钟吧,就是10000分钟=200小时),而AIME有大约900道题(基本上15分钟一道题加15分钟讲解,大约500小时)。要求是11年级做完,总数大约700小时刷题,平时其他数学系统学习估计也会要700小时左右。总数1400小时,分四年,也就是350小时一年,平均到每天是一个小时。我说的还是进AMO的最基本的要求。
开学就9年级了,所以只能考10,所以也是普娃。我觉得过去两年学AMC8的过程中培养了小朋友的兴趣,所以她自己现在比较自推,还在YOUTUBE上找些讲题的视频。准备AMC8的时候主要挑战是时间,也许是刷题不够,现在10好像还简单一些了。
谁讲解,家长?这还得搭进去一个大人,累死了😢
这个就是衡水中学的搞法吧
开始得讲解,后面孩子有了自学能力,就不用那么费劲了。。。
这只是工作量而已,怎么达到有快有慢,有天才也有笨蛋。。。
我曾在全省最好的中学的天才班,近距离观察过不少学霸,好几位数学物理竞赛全省前十名的,我可以负责任的说,他们真的不太努力,绝对有余力能再推一推。 非常有天赋的人通常不太愿意努力,比如你能轻松跑第一,根本就不会拼尽全力去跑。
这已经挺好的了
确实是啊,有能力又肯干,怎么做都不会差的
其实,数理化里面任意一门做起来顺手,后面不论做工程/金融/管理哪一行都不会太吃力。
美国的奥数冬令营
现在太卷了,6年级不Jmo就不用刷了😂
好像是夏令营😄
请问大家刷的题库在哪找
一个大人不算啥,全家一起刷题的也不少,父母要走在娃的前面
没说清楚,中国的冬令营,美国的夏令营😅
那确实可能“走”在娃前面😂
这是不是有些制造焦虑了?8年级能进JMO也不算晚吧,很多进Mathcounts National 的数竞娃都是8年级进的JMO,这些娃有不少都成了mopper
mathcount题是全部都要做还是只做chapter level就行?
可能现在更卷了,或者是冲着IMO去的,6年级Jmo 9年级imo
这是几年级的娃
这样的牛娃,俺们就不和他们卷了。
看你的目标,要以后想AIME,state基本上要做的,AMO的话还是做做national比较好。
好的谢谢
那在达到MOP之前呢?比如就是准备一个AMC8?
大多数版友的选择:每天不到一个小时
娃要是坐不住没兴趣的话,不要刷太多,不管多有天赋。 生活多美好,有意思的事情这么多,让娃幸福的不好吗?
是啊,“努力”本身就是天赋
在哪儿找能刷的题?
同意这个,其实绝大部分的孩子都不可能进入国家队 或者拿到奥数金牌,但是参加这些竞赛本身就是一场非常好的体验。可以让孩子自己做到更好的自己。 我娃去年五年级参加vex机器人比赛,开始就是觉得好玩,老师也是新人不太懂,他们自己捣鼓,结果拿了学区第一,从此那个劲头简直不得了,recess都不玩了,几个小孩凑着研究他们的机器人,又拿了state的champion。然后一周至少两次放学都不回家了,周末也要把机器人拿回某个小孩家然后一起研究。我记得她们的机器人拿球总是跑偏,我娃后来特别骄傲的跟我说她加了根线在哪里,球再也不跑偏了。我真是特别为她骄傲。 后来去了world,啥奖都没有,因为根本不可能跟中国的机构比拼,我和上海某机构教练聊天,他就说了他们的机器人都是教练设计build的,我们十岁的小孩怎么可能比。但是world没拿奖,不代表她就是失败的吧。这对她来说是非常好的人生体验。 所以我娃现在马上六年级,像有人说到你到了几年级还没咋咋咋就算了吧,😄 我真的不这样认为。就当玩了呗。做到娃自己最好的水平就好了
说的太好了。出发点就是玩,拿不拿奖无所谓。
学点数学,总比天天打游戏强。
看你列出这么多小时数,我都晕了!!! 不过,我同意,数学竞赛,就是要多练习,多刷题!
前面有网友推荐了2本刷题的书,我用过,不错。
说的太好了,学数学,总比天天打游戏强! 现在的孩子,打游戏太上瘾了,我们做父母的,太难了!
能做到这个程度的全美国屈指可数,没几个人,不要制造焦虑嘛
这些真题去哪里找?网上download,买书?还是买什么网站的access?谢谢了!
第一个选项就是啊,每周0小时也是“每天不到一小时”。
真题到处都有啊!你搜一下。但是没有答案。
现在小娃的潜力无限,bar 要更高一点。
我家老二就是这样的。以后估计是要学数学专业的。不刷题,但是学习有什么竞赛都去打酱油,也能拿一些奖。
兴趣固然重要,但是刷题必不可少啊! 除非你学数学,存粹是为了好玩,培养孩子的逻辑性。 如果想得奖,比如进AIME或者以上的话,过来人我还是建议你刷题吧! 小声地说(大家别喷我), 我家女娃做数学竞赛的一个目的是为了爬藤(比男孩容易些,实话实说)。
同意 不止是数学体育 任何比赛都是一样的。就像朗朗王羽佳 不练习他们也不可能有今天。
这有啥好喷的,事实,女孩子的bar比男生低多了。不过现在参加stem竞赛的小中女也不少
搞数理化竞赛的小中女,还是比小中男少多了。 我们这里去MIT的女孩的profile, 比男孩子差好大一截。
雖然做練習是重要的,但數學學習很多時候並不是靠刷題的。
數學的好處就是在那都可以想,在沙發在床上還是書桌前完全沒關係 重要的是能深入的思考 而且絕大多數的題目都無須動筆在腦袋裡想就知道能不能做出來了(當然最終做出來還是要動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