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CHATGPT 关于上海房市的回答。 📊 Estimated share of properties > 35 million RMB Without formal data, any figure is speculative, but based on market size and pricing tiers, here's a rough estimate: High-end luxury homes (often > 30 million RMB) likely account for well under 5% of all residential properties in central districts. Those exceeding 35 million RMB would be a subset of that—probably under 1% of total housing stock, potentially much less than 5%. Transactions of that caliber are very limited volumes, and many listings languish due to lack of buyers willing to pay that premium.
说个和版上不太一样的观点,中国对外籍华人最大的优势不在于什么外卖和支付码,而就在于美元的1比7汇率。相当于打折86%。在中国,你的美元财富完全是降维打击。但一旦你离开你的美元购买力照顾,马上原形毕露。
先承认一点,如果很久没回去的话,中国的变化是很大的。服务和素质也比我们小时候强多了,但再改善也架不住人多。
但我在中国的良好的体验感完全是美元带来的,几千块的五星级酒店打完86%off,马上便宜,还有就是各种商务舱,高铁商务座,专车。比如高铁站,可以商务座通道检票,然后在众目睽睽中插队先上车,不用人挤人扫什么身份证查护照。去上海迪士尼,买VIP卡,类似于美国的Genie+但相对于当地收入贵上天,“人上人”体验感更明显。人家早上要5点去排队,我们正大光明插队。而且过滤掉了很多的莫名其妙的人。大家都同意,同样的档次,中国的服务比美国更好。如果是1比1的汇率,你会住的起几千块一晚的房间?
偶尔用了一下local的普通服务,马上就体验感下去了,地铁要各种安检,甚至还碰到过每个人查身份证,人巨多。不是专车的普通出租车烟味臭味没空调。排过一次队,差点和人为了插队吵起来。版上最近很多吵架贴都是因为你从bubble出来了,体验了普通人生活。
离开美国反而发现了美国的厉害,当然回到美国也发现回到了现实。
🔥 最新回帖
每次这种帖子下面,一定会有人会跳出来告诉你,国内的人多么有钱,你在美国多穷,而且这些人特别喜欢拿四大牛人来举例子,什么我亲戚我同学我朋友我同事blabla,意图让别人觉得她自己也一样有钱,如果你怼她几句,她会立刻反驳你说她比你有钱多了blabla,特别搞笑😂。这种人以为只有她们自己了解中国和美国的收入情况,其他人都是傻子。
在美国,住白宫旁边可能还没有住Apple旁边贵
我只看到“有钱”可以在“没钱”面前显示优越感,可以在五星级酒店和迪斯尼的“插队”中爽到尿震,帮助?好天马行空啊 而且,这样的优越感何必万里征途的跑到中国来感受呢,还要倒时差,多辛苦,把在中国五星级酒店的消费甩到 waiter 的脸上,告诉他小费不用找了,尽显精英本色啊
🛋️ 沙发板凳
高华们在美国被压榨惯了,也就只有到国内去找人上人的优越感了。
哪有一套房随便几米美刀? 5 米美刀换人民币 3500 万人刀, 你皇城根底下, 拎出 3500万 人刀的房子, 看看占百分之几?张嘴胡说八道。
你非要住中南海旁别, 那就另一个说法了。 不过在美国你也没住在白宫旁边啊。
人家楼主说的是回国住几千的酒店没压力。 现在的汇率本来就是这样。 你这扯一堆有的没的。
我说的是几米,哪有说5米?提了个5米软币工资,软币是人民币,除广州外其他一线基本上100多平2米左右吧?
动不动就是身边四大牛人。。。语气还特别慷慨激昂。。。
我同意这个说法。我经常回去,我觉的回去的时候最好把自己当普通人,如果有比较的想法,很容易觉得痛苦。你确实比上海保洁阿姨赚得多,那又如何?上海核心区一套大平层几千万人民币,你的朋友里可能好几个都有一套。
但如果换个角度,放低心态,就当自己到了另一个纽约,安安心心陪伴家人,看看朋友,聊聊各自的经历,不也很好吗。
你就是想,炫耀你有钱亲戚,
国内 底层 普通人的生活大把大把的,乌央乌央的,
我估计你毫无任何概念,
你如果觉得 中国可以给你带来那些 优越工作,就好像 你因为来了美国 错过了那些优越工作,你也可以回国啊
你回国大概率就是沦为 普通老百姓
我自己穷人,当然是别人,cousin也算4大牛人,又没有优越感,但没有啥慷慨激昂的。。。
哈哈,是,
对国内基本社会 毫无任何的基本概念,呆在美国,整天在那里做 国内的白日梦,
”国内遍地是钱啊,美国把我困在这里,不让我回国捡钱啊”
真搞笑
服务方便的优势也是来自于人多 被喷的最多的不足大多也是因为人多
如果外卖小哥收入都提高到美国外卖小哥水平, 那国内人也就使唤不动l
稍有点engineering mind set,凡事都有trade off , 想清楚最想要什么,什么可以稍微舍弃, 取舍之间找到自己的舒适区, 所以平常心就好, 真的哪天中国人少劳动力短缺, 环境可能的确改进, 人口红利带来的廉价服务也就没了。
最烦那种小仙女,不完美就是原罪的mindset, 既要又要
物质条件上去那么久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缺失,不利于持续发展
是啊,但我不会觉得便宜了86%,除非中国赚税后50万人民币的人来美国赚税后50万美元,而且房价差不多。我回中国觉得特别穷,看看别人的资产哪来你底气花钱用打86% off来算。
不是汇率问题,一比七一直都是,但是美国通胀中国通缩后的性价比简直空前绝后
我只看物价
我当然知道有很多有钱人,但我关心这个干什么?你又不是去比谁有钱
一线那些工作20几年的哪个不比美华有钱?有啥好炫的,大把人有几套房,总资产多多了,不至于觉得赚的美元能除以7来花。
有点道理
物价也不是所有的能除7,国内随便玩下一家人一两天就上万人民币,除了北京,景点的门票缆车都几百的,美元要是同比,那抱怨物价的人就不止抱怨鸡蛋了
这正是我的意思,你对中国社会,
或者你对一个社会,毫无任何基本概念,
就是天天在那里 靠幻想!一个人从普通到成功,到有钱,中间 有无数的事情,你根本不清楚,整天靠幻想,遍地是钱,都是成功人士,随随便便 百万富翁,
你这类群体,不被杀猪盘 狠狠骗,真对不起这个认知水平
跟你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上有距离,你爱咋想就咋想吧?我只是说的客观事实,没有主观臆断,你不是我肚子里的蛔虫,我怎么想你咋知道?
另外两边比较同级别工作才有意义。你在加州纽约,金融码工医生律师四大职业任选,可以超过绝大多数亲戚同学的资产和生活水准了。你非要和这个总,那个长的比,你又怎么知道回国能达到那个水平的?
作为美华回国花刀拉,那就是一个爽字。
你就别整天 白日梦 羡慕国内有钱人了, 那钱和你一点关系也没有,
你这个认知水平,你能有你今天美国的生活,你已经 运气 超长发挥了,你别不知足,你回国,你这个水平,可能普通老百姓的日子你都 过不上的,
我相信你明白这一点,
所以呆在美国,整天白日梦国内的 人上人的生活,这就像是 毒品一样,可以麻木自己
总资产国内一线的朋友确实都不少,但大多数人的财富大部分在房产里,手上的流动资金一般都不多
你这种人也就能在网上找点优越感了。我也不羡慕别人,至少两边都有房子住,爱住哪就住哪。你管不着!
我就是随便说说, 评论一下,没有没有别的意思
美国普通人也是大把,我看你也没耽误吹美国梦。还有没事吹自己亲戚什么国内高敢自己懂国内社会,我看你也不闲着。没事秀你的Costco就完了,一到说中国👌那个急啊
看物价就知道你说的这类人凤毛麟角,percentage很低的。
上海那里资产几千万的小富婆多的是, 也不妨碍在中国花美元的爽快啊.
美国就是差不多世界上最贵的国家, 特别是弯曲, 小费的钱, 在其他国家就可以吃一顿了.
我觉得国内人的文明程度超过欧美,快递外卖放楼下自己拿一件没丢,服务人员礼貌专业。你说的文明水准,是把零元购的忽视了?
关于最后一段,我觉得没有那么夸张。
我不但坐地铁,还坐公车,也没觉得有啥。
我遇到的坐地铁坐公车都排队,无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遇到拥挤,年轻人都会给老年人让座。
这次回上海我看了不少房,大平层类15w每平米,别墅类(联排) 20w左右,所以3500w的房子也就刚刚够住。顺便吐槽国内房龄10年以上的房子condition就很一般了,基本没有购买欲望。
不管怎样中国穷太久了,是要一两百年的财富积累,才能称发达国家.
搞笑的ID, 还说自己是一线来的,你的梦里吧。。。哈哈哈
那你笑死吧!
我看小红书上说北京二手房的均价大概也就500万左右,五环以内的,大概是因为大部分房子都比较小吧,也就几十平米。北京近郊有些地方的房子每平米不到1万。
原来我觉得我们这中产区还挺安全的。这两年偷包裹的偷自行车的也多了。小偷还会认价钱。贵的款才偷。
口气比脚气都大。3500W 刚够住。 这么看来, 国内的房子还有的跌呢!。
这是 CHATGPT 关于上海房市的回答。
📊 Estimated share of properties > 35 million RMB Without formal data, any figure is speculative, but based on market size and pricing tiers, here's a rough estimate: High-end luxury homes (often > 30 million RMB) likely account for well under 5% of all residential properties in central districts. Those exceeding 35 million RMB would be a subset of that—probably under 1% of total housing stock, potentially much less than 5%. Transactions of that caliber are very limited volumes, and many listings languish due to lack of buyers willing to pay that premium.
是这样 现在美国的优越感基本来自于美元霸权
3千多万的刚刚够住。你是过眼瘾还是过嘴瘾?
楼主回去爽,本质上和你的亲戚毫无关系。 实际上是取决于她在社会中的quantile。比如你的亲戚可能是99.999%,她可能是99%。 如果社会上的人都和你亲戚一样有钱,她的quantile是10%,那就不爽了。
只能说中国的老百姓太苦了
人家说的真可能的。我们普通工薪家庭,亲弟妹们在上海都有3+套没贷款房。我们还十分后悔出国后把上海黄金地段小房子卖了。
只能在你这个低华身上找优越感了,可惜啊
非常同意。人多,资源紧张,各种卷,抢,争。
过这些眼瘾都需要验资
中国物价确实低。。
美国赚钱,回国消费,确实是种arbitrage
地铁就一道安检啊?地铁安检就受不了,这是什么样的权贵?
同意呀。国内有钱人很多的。
举例:5月11日,上海徐汇滨江板块豪宅项目绿城潮鸣东方正式开盘,120套房源,开盘当天即售罄,120套可售即使是总价最便宜的一套2楼房源,总价也超过4000万元;总价最贵的一套顶楼复式房源,总价更是接近1.54亿元。
上半年,上海楼市“日光盘”频现。截至2025年5月28日,上海楼市在不到半年时间里已经诞生了25个“日光盘”,其中大多数都是均价在10万元/平方米以上的豪宅项目,比如静安东思文理、融创上海壹号院等。
上半年,上海豪宅等项目认购的动力充足,总价3000万元及以上的新房项目交易1096套,成交金额达553亿元。
上海有钱人真的太多了
别破防啊,我意思是有钱的坐专车坐私家车就不用挤地铁了,一旦想省钱挤地铁就没有好的体验感,滤镜马上就掉。
您这优越感太高了吧?
哈哈哈,说得真对
刚刚又看了一个楼盘,最低3000w, 都快卖光了,上海真不缺有钱人啊啊啊
以前班上抱怨的很多问题,排队问题,公共素质 食品安全, 怕孩子被人贩子偷了, 医疗问题,等等,一个个的都改善了好多。
现在唯一的优势是美元回去花起来爽,不知道这个优势还能去坚持几年?
说起优势,我记得当初回国,20年前,国内消费好便宜啊。出去去买东西,一套羊毛/真丝西装只要100-200人民币。也就是20-30美金。现在怎么可能呢。
优势的消失是慢慢的。
再说这个优势的前提是美国通货膨胀过高,东西太贵了,所以显得中国物价低了。
敞开买
不明白你想表达什么。
在离开美国之前,你就把美元换成人民币。 然后,拿着人民币回国消费。
在回国之后,拿着美元消费。
以上两个没有区别。为啥后者会觉得86%off?
我每次回国,也如此感觉。 感觉身边的人,都好有钱,有权,有地位。
我回国都是花的人民币(包括机票都是人民币买)。
所以没法体会你文中的美元优势。
不用1:1, 1:3的话美元就没优势了。
挣高工资叫被压榨? 在国内人上人的感觉是高工资带来的, 跟高华没什么关系。 国内挣百万的也有人上人的感觉。
可不是 就是四大牛人
不反对有钱人多 但拿个120套 vs 上海2500万人口好像没啥说服力,如果你说120万套 那估计mean something
这是真的吗?我同学都一线工作几十年,大部分还是不如美华的。当然正态分布里我也有同学挣你说的几米软币,但我的美华朋友里也有挣几十米美金一年的。反正有出息的人在哪都混得好,没能力的还是在美国挣的多些。
真的很烦这种什么都要在众目睽睽之下体验的人上人感。走快速通道就很好,但为啥在众目睽睽插队才能更爽啊?你就是喜欢锦衣回乡,被别人拥簇的感觉呗。那是你的感觉,别代表美华。
这是20年前还是40年前啊?20多年前我在中国刚工作,一套羊毛雅戈尔西服1000-2000,我那时候喜欢买什么G2000和艾格的衣服,一件短袖,一条夏天的裤子买下来就得3-4百,哪里便宜啊!
又来了。那你到底挣什么?如果你挣人民币,我闭嘴,你随便说。如果你挣美元,那请你用美元来说,即使您把美元换成了人民币来用。
。。。。有钱才能帮助穷人。你总不会培养你小孩当homeless吧。
我只看到“有钱”可以在“没钱”面前显示优越感,可以在五星级酒店和迪斯尼的“插队”中爽到尿震,帮助?好天马行空啊 而且,这样的优越感何必万里征途的跑到中国来感受呢,还要倒时差,多辛苦,把在中国五星级酒店的消费甩到 waiter 的脸上,告诉他小费不用找了,尽显精英本色啊
在美国,住白宫旁边可能还没有住Apple旁边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