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东西方文化差别还是挺大的 西方的文化,尤其是对于中产那些,或者混的还不错的人,有非常病态的maintain the appearance。中国的文化,当然大家也想让别人觉得“我过得不错”,但是我觉得没有那么极端?在我们的文化里,真的落魄了,群体大体上是允许你落魄的,但是西方的世界里,我觉得“外在表现出我落魄了”是绝对绝对不能被接受允许的。那你只能拼命的喝,拼命的抽,拼命的郁闷,可劲造自己的身体
我觉得我们的核心是一样的,我们的文化里,从小就教我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否极泰来”,“月有阴晴圆缺”,“水有潮起潮落”,所以我们对于,落魄了,失败了,低谷了,完蛋了,我们总体上是能接受的,认为人生有起有落是自然的事儿,卧薪尝胆尝胆即可东山再起。所以我们落魄了,也就落魄了,郁闷一阵子,然后从头再来,不用藏着掖和,罗永浩就是好的例子。 我觉得西方文化里,这种意识形态和我们不完全一样,他们是颇有点“宁死不能让人觉得我过得不好”,“宁死也不能让别人觉得我落魄了”,打肿脸充胖子,咬碎了牙往肚子里吞,没法“平静”的接受落魄。永远要keep up the appearance,压力太大爆炸的时候,最后就是酗酒,吸毒。可能他们承受的压力本来就更大,很多压力在东方文化里,可能根本不存在 东方文化这种,可能是自欺欺人?自圆其说?阿Q精神?但是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渡过难关
我觉得东西方文化差别还是挺大的 西方的文化,尤其是对于中产那些,或者混的还不错的人,有非常病态的maintain the appearance。中国的文化,当然大家也想让别人觉得“我过得不错”,但是我觉得没有那么极端?在我们的文化里,真的落魄了,群体大体上是允许你落魄的,但是西方的世界里,我觉得“外在表现出我落魄了”是绝对绝对不能被接受允许的。那你只能拼命的喝,拼命的抽,拼命的郁闷,可劲造自己的身体
没错啊,饭店开门大家一般,craft house新开一家必定要去尝尝。
其实很好判断,喝酒不上脸的人就是能往死里喝的,我家亲戚都是。
大家说的就是,这种文化在中国人里不受待见啊……
那种倒不能算是酗酒,西方以前的酒说饮料更合适,度数很低,回家喝一杯跟咱们凉白开差不多的意思 :)
据说普金都立法整顿了
但是电影里头不都最多倒个底或者不超过1/3杯吗,当饮料喝那也不解渴啊。
我们公司去年就用员工在家里喝酒还是吸毒过去了
我看小红书常常说白女多么松弛等等,实际上她们只是流行“松弛感”那种穿搭,实际内里紧绷的不行,头发,指甲,除毛,维护各种status
确实挺多的,我们学校一个学生刚21,喝多了掉河里淹死了,几年前还有一个喝多了冻死了
这倒是解释了为啥criminal minds里很多变态表面看起来挺正常,得通过侧写深挖人物细节。
我喜欢看那种讲案子的博主,年轻人出事,不管是杀人,性侵,车祸,大多数都和喝的烂醉有关。Idaho这个案子,发案地点也是个party house,常常一堆人喝的不省人事。
我有一次在小红书上问一个欢迎大家随便问的白人美国妹子周围吸毒问题严重吗。她说上瘾的据她所知不多,但是时不时想放松了吸的很多,而且不少人就过量了。她认识的好几个人就是这么走的。哎。
没觉得是基因的差别,要真是东亚人基因不上瘾,以前中国也不需要禁鸦片了
确实太禁才行
同意,我同事买了新房子,首先就在地下室搞了个酒吧,还专门照了照片给大家看
我觉得东西方文化差别还是挺大的
西方的文化,尤其是对于中产那些,或者混的还不错的人,有非常病态的maintain the appearance。中国的文化,当然大家也想让别人觉得“我过得不错”,但是我觉得没有那么极端?在我们的文化里,真的落魄了,群体大体上是允许你落魄的,但是西方的世界里,我觉得“外在表现出我落魄了”是绝对绝对不能被接受允许的。那你只能拼命的喝,拼命的抽,拼命的郁闷,可劲造自己的身体
酒在他们文化里好像挺酷的,自由潇洒帅气,我想起来就是划拳劝酒脸红耳赤,好可怕😂
你在国内不喝酒?
不参与饭局?
还是不泡吧?
一样的
岁数大了,最好小酌,
年轻的时候,喝得猛
你说华人网站?
还是北美华人?
大多都是 读书读得好出来的,不接触社会的,
这个群体 本来 就不具有代表性
以前大学里男生有时候扎堆喝,挺猛,连班级活动都要喝白酒,我们女生拿开水凑数,我们班毕业聚餐我被一个喝多了的男生抓住讨论未来和理想还是啥的,走又走不掉,他们后来发现说你们的酒咋还冒气啊😂凉开水喝完了😂
一年也喝不了 几罐啤酒??
我们一年 请客,就在我家吃饭,啤酒 Costco 买 24罐一箱 的各种 热销啤酒,我粗算,一年 大概 至少 能喝掉 20 多箱,
各种红酒,我家有个 大玻璃碗,我老婆 留存 那种红酒的 木头塞;满满一大碗,
都是 大陆中国人聚会,女的也能喝酒,
完全不能喝酒的人,为啥会去关注能喝酒的群体,还能下各种结论,无法理解。
国内喝酒饭局属于工作性质,很多时候半强迫,泡吧屈指可数,完全不一样。 国内大多数普通人家不会没有任何应酬的情况下,而且也不吃饭,就喝两杯,尤其是女性。国内也没有大批量的大学生没事就去酒吧喝个烂醉。国内大学生出事,很少跟醉酒有关。
社交喝酒不在讨论范围内
很明显不少白人自己一个人干喝酒也是挺猛的, 原因未知
国内人喝酒 一点也不输 老美,
现在经济条件上去了,品味上去了, 单一麦芽威士忌,各种各样精酿啤酒IPA,
工作人士,聚会,个人独饮,都很流行,
我 2001年回国看过一次高中同学,当时上大学的,南京大学后门 那里有个酒吧街,
每天晚上,不是每个周末,是每天晚上,里面的学生都爆满,喝酒蹦迪的,还有好多 旁边东南大学的学生,晚上赶过来的,
我这个发小大学读的是城市规划,毕业设计他们教授带着,在江苏省,像 镇江 盐城 这样的城市 给当地政府交通局做项目,送礼,每次从南京过去,都是一车一车的 白酒, 五粮液 茅台 酒鬼酒,还有 香烟 带着一起去,都是 饭局,教授 带着他的本科生 和研究生,男女都有,都得喝的,
我觉得你把很多不相关的事情在做比较。
硬是听糊涂了 时不时想放松了就吸, 这不算上瘾算啥
就是不是天天吸,隔一阵想起来吸吧
国内我认识好酒的也不少的,家里老婆管着会好一些
+1
老婆也好这一口的话是不是就更上头。国内女性好酒的我也见过一些,但是不少是单身?
我有个研究生男同学,天天必须喝10瓶再开始工作。。。喝多了喝不起。要不是熟,表面也看不出来。他们男生是会关门喝大酒的,女生确实从不参加。 东北酒懵子是社会现象,不吃菜,干喝。 可以去听听东北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郑执在一席的演讲。 其实要不是我真不能喝,一口倒,我觉得也未必能从来不喝。
这也是白人特有的,女也猛喝。日本韩国中国女性都很少那么能喝的。
反正我老公的伦敦同事们把纽约同事们震住了
可以想象,美国人其实没有吃饭喝酒的文化,没见谁家正常吃饭开酒。去bar也是为了找乐子,不是真为喝或者热爱音乐。。。欧洲人是日常喝
说反了。
西人这么多吸毒酗酒药物滥用问题,基本就是抗压能力太弱。 遇到同样的事,困难,磨难,国人文化里的反应就是咬牙扛过去,用“天欲降大任于斯人”“否极泰来“等等很多这些精神力量支撑自己 西人弱鸡基本上就完全打蒙了,不靠这些东西麻痹逃避就活不下去了
另一点是也是我一直认为的: 西方这种21岁之前的禁酒法律,客观上造成大量酒瘾患者,如果不是他们基因里面嗜酒的话 越禁就越想犯禁,才有那么多不够年龄的从中学开始,就想各种办法搞着喝,当成很酷的乐事。。反观国内,婴儿就有sb长辈拿筷子蘸着给喝,反而从小觉得难喝长大也没多大兴趣
这倒是有些道理,我家俩娃都是回国得时候,很小很小,2-3岁的样子,外公就用筷子沾了白酒给他们尝。结果我儿子还一个劲儿地要,然后回家路上直接就吐车上了。现在每逢我们喝酒,他就一脸鄙夷,说那玩意儿有啥好喝?你们都傻吗? 忽然发觉,这TM的不就是疫苗的工作原理吗?
近代欧洲人喝酒是因为他们是出了名的脏乱差,生水不干净,又不知道把水烧开消毒,酒比水卫生,成了他们的日常饮料。
我觉得我们的核心是一样的,我们的文化里,从小就教我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否极泰来”,“月有阴晴圆缺”,“水有潮起潮落”,所以我们对于,落魄了,失败了,低谷了,完蛋了,我们总体上是能接受的,认为人生有起有落是自然的事儿,卧薪尝胆尝胆即可东山再起。所以我们落魄了,也就落魄了,郁闷一阵子,然后从头再来,不用藏着掖和,罗永浩就是好的例子。
我觉得西方文化里,这种意识形态和我们不完全一样,他们是颇有点“宁死不能让人觉得我过得不好”,“宁死也不能让别人觉得我落魄了”,打肿脸充胖子,咬碎了牙往肚子里吞,没法“平静”的接受落魄。永远要keep up the appearance,压力太大爆炸的时候,最后就是酗酒,吸毒。可能他们承受的压力本来就更大,很多压力在东方文化里,可能根本不存在
东方文化这种,可能是自欺欺人?自圆其说?阿Q精神?但是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渡过难关
也许当时外公不给白酒喝,孩子现在智商高5-10个点。
中国人爱喝酒的根本不少。农村老人很多没事也每顿要喝2两的。 我知道无非是家里有这样的老人, 如果家里大人不是这几年跟我偶然提起有这事我也没法想象家里有个酒鬼, 平常看起来就是正常的小老头。 你们不知道估计是家里没有这样的老人,而这些人又属于弱势群体在网上发不出声, 大家就觉得这样的人不存在。
问题在于老外都是干喝。国内好歹孬好来点下酒菜啊,就算拍个黄瓜也行,没多少人空腹灌白酒啊
所以你觉得被逼着喝酒比自愿喝酒强?
这个可能也说反了 在中国,一般人正常人(酒鬼除外)对喝酒都是光明正大的,没多少耻感。西人要是看到有人非周末或者大白天就喝上了,认识的要调侃一下,不认识的会侧目暗道:WTF 。其实一般都不会让人看到。。
就是内里已经都要爆炸了,腐烂了,崩溃了,外在还是要put it together。就好像他们说话做事,虽然心里都祖宗十八代骂了一个遍,但是说出来的时候还是需要sugar coat
这一段我也这样啊。。。 但是我没有什么酗酒暴力 我是疯狂户外运动。。。
赞新奇视角!总算找到儿子上不了藤校的原因了,我也不用内疚了,不是我的错!
也不是吧。中国人比美国人更要面子,不光是中产阶级。
中国的父母,没有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就是最低层的农民,都拚命卷孩子的教育,逼子女们成材!希望子女们能出人投地、光宗耀祖。真是为了子女们的幸福吗?说到底还不是为了面子好看吗?
再者,中国的婚礼,就是借钱贷款,也要办得排面,女方不管自身条件,别人该有的都要!
包括买房、买车,都要不顾自己能力跟风,别人住大房子自己为什么不能?
所以生活的享受水平超出自已的能力,天天盯着别人怎么活,千万不能落下风,活得太累,
感觉中国人活得更苦!
英国那种苦寒地,没啥娱乐啊,就是泡吧,当然能喝
日本韩国女人最爱晚上喝冰啤酒。
我觉得你俩说的一个意思。欧美人其实抗压方法和东方人不一样。他们是硬抗,或者要借助酒精药物力硬抗,而东方人讲究迂回,以退为进。就象打老虎,西方人穿着盔甲拿着枪炮硬上,显得很英勇。而东方人可能根本就不正面交锋,退下来想别的招,显得懦弱。但最后,就是过刚易折,柔弱才能长久。中国千年的生存智慧不是白饶的。
这些娃可都是中学里拔尖的孩子。。。。到了大学就这样
自己的大学本科同学可规矩和优秀太多了
想起前段时间这里跟人吵架,有人披着马甲说我不老实,说我明明是某校博士生却语焉不详“冒充”该校本科生。我当时差点笑死, 就某校这本科生跟我的本科能比?真是笑死了个人。
美国白女做头发、指甲、除毛、各种身体维护,是人家从少年时期就开始的生活习惯,
如果你回国,国内村子里黄脸朝天的大姨看你天天洗澡、还用牙线、用防晒霜、注意各种场合穿着的搭配,觉得你是内里紧绷的不行,你怎么想呢?
美国是很个人主义的社会,既尊重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又不能随意judge他人,牵怒于他人,不能向他人提过分要求。
所以像很多中国极具控制欲的父母在美国是没有市场的,“母老虎“般的妻子或母亲是极不受社会所接受的。
一个社会”进取心“极强的妻子或者母亲是不能天天在家叨叨唠唠逼老公和子女上进的。
这种妻子或母亲只能自逼成材,或多去喝小酒,老公和子女不欠她的:)
再唠叨,再逼,子女长大不来往,老公也可能离婚
这种对外交流有好的manner不是讲文明、尊重他人的体现吗?
难道像国内一有不爽就骂大街才好吗?
我也是看不懂了呀:)
朋友有突然自杀的, 确实
同意这个!压力大,不由的就爱喝。 喝高了,就忘了压力! 另外喝酒都喝晕了,然后就可以make connection了,平时不敢说的话都趁着酒劲都可以说了!平时不敢做的事,都敢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