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打败了电车?有这么夸张嘛

c
cr2069
楼主 (北美华人网)
(转) "宣传省油十元,高温天开空调电费翻倍,这钱烧得慌!" 广州网约车司机张先生的吐槽,道出了无数南方新能源车主的心声。
当 40℃高温席卷羊城,那些曾在发布会上被标榜 "续航无忧" 的国产新能源车,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 "烤验"。
一、高温下的续航 "腰斩" 困局
在深圳某充电站,王师傅看着手机上的续航数据直摇头:标称 550 公里的车,开着空调跑高速,实际续航只剩 380 公里。"
电量百分比跳得比心跳还快,像盯着倒计时的炸弹。" 这种现象并非个例,中汽协测试数据显示,35℃以上高温下,电动车实际续航普遍缩水 28%-40%。
更夸张的是,某热销车型在 40℃高速工况下,续航直接从 500 公里掉到 300 出头,空调每开一小时就要消耗 2 度电,相当于吃掉 10 公里续航。
电池在高温下就像娇气的婴儿。暴晒半小时后,电芯温度飙升至 78℃,续航直接缩水三成多。
三元锂电池在热浪中加速化学反应,容量缩水肉眼可见;磷酸铁锂虽稍耐热,但空调一开便 "原形毕露"。更致命的是,高温还会加速电池老化,测试显示长期高温环境下电池容量一年内就会下降 15%。
二、充电站里的 "生死时速"
高温不仅让续航缩水,更让充电变成一场煎熬。在东莞某充电站,李女士经历了惊魂三小时:排队两小时后,充电枪刚插上就显示功率从 120kW 骤降至 40kW。"电池温度超过 45℃就触发保护模式,30% 充到 80% 多用了 25 分钟。"
这种情况在南方屡见不鲜,去年成都限电时,充电站瘫痪导致车主排队到凌晨,甚至有车辆因电量耗尽被拖车拖走。
为了避开高温,车主们想出各种 "夜战" 策略:凌晨 1 点起床充电、在地库充电桩前守株待兔、用冰袋给充电枪降温…… 这些看似荒诞的场景,折射出新能源车在高温下的脆弱性。更讽刺的是,地库充电桩成了 "香饽饽",不仅充电速度快,还能蹭夜间低谷电价,一度电省 0.5 元。
三、车企的 "高温突围战"
面对挑战,国产车企开启了技术突围。比亚迪海豹搭载的远程预冷系统,通过手机 APP 提前给电池降温,实测续航提升 15%。
极氪 001 的动态散热系统,能将电芯温差控制在 2℃以内,如同给电池装上 "空调"。宁德时代的相变材料电池包,像 "冰袋" 一样吸收热量,高温下稳定性提升 20%。
充电桩领域同样传来捷报。华为全液冷超充桩在 40℃高温下仍能保持 120kW 功率,半小时充至 85%。
国家电网在广东、四川试点错峰充电,高温时段电价上浮 0.3 元 / 度,引导车主避开午间高峰。更贴心的是,高速服务区加装遮阳棚,让充电枪不再烫手。
四、车主的 "求生三十六计"
在实战中,车主们总结出一套高温生存法则:暴晒后静置一小时再充电,避免电池过热;空调设为 26℃+ 内循环,每降 1 度多耗电 5%;前挡贴透光率 50% 的隔热膜,车内温度直降 8℃。更绝的是,有车主用遮阳伞给充电枪降温,戏称 "给充电桩打伞,比给女朋友打伞还勤快"。
混动车主则成了 "香饽饽"。深圳的刘先生开着插混车,高温天既不用排队充电,又能享受纯电代步的低成本。"同事的纯电车半夜爬起来充电,我直接用油跑得欢。" 这种对比让不少纯电车主动了换车念头。
五、技术突围的 "中国速度"
这场高温 "烤验",反而成了国产车技术进化的催化剂。宁德时代全固态电池量产在即,能量密度提升 30%,循环寿命突破 2000 次。极氪 001 FR 版搭载的 800V 高压平台,实现 "充电 5 分钟,续航 200 公里"。更令人振奋的是,中汽协正制定《电动汽车高温性能评价规范》,未来买车能直接查看 "高温续航达成率",像看油耗一样直观。
当我们吐槽高温下的续航焦虑时,不妨看看这些数据:2025 年国产新能源车自燃率已降至 0.03‰,低于燃油车的 0.06‰;液冷超充桩年内将新增 10 万个,高速服务区覆盖率超 90%。这些数字背后,是国产车从 "够用" 到 "好用" 的蜕变。
南方的高温,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当比亚迪海豹在 40℃高温下跑出 420 公里续航,当宁德时代电池在 70℃环境中稳定运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中国车企打破 "高温魔咒" 的决心。正如一位车主所说:"现在的问题像黎明前的黑暗,但我相信,国产车终将迎来属于自己的艳阳天。"
c
crichris
cr2069 发表于 2025-07-23 11:55
(转) "宣传省油十元,高温天开空调电费翻倍,这钱烧得慌!" 广州网约车司机张先生的吐槽,道出了无数南方新能源车主的心声。
当 40℃高温席卷羊城,那些曾在发布会上被标榜 "续航无忧" 的国产新能源车,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 "烤验"。
一、高温下的续航 "腰斩" 困局
在深圳某充电站,王师傅看着手机上的续航数据直摇头:标称 550 公里的车,开着空调跑高速,实际续航只剩 380 公里。"
电量百分比跳得比心跳还快,像盯着倒计时的炸弹。" 这种现象并非个例,中汽协测试数据显示,35℃以上高温下,电动车实际续航普遍缩水 28%-40%。
更夸张的是,某热销车型在 40℃高速工况下,续航直接从 500 公里掉到 300 出头,空调每开一小时就要消耗 2 度电,相当于吃掉 10 公里续航。
电池在高温下就像娇气的婴儿。暴晒半小时后,电芯温度飙升至 78℃,续航直接缩水三成多。
三元锂电池在热浪中加速化学反应,容量缩水肉眼可见;磷酸铁锂虽稍耐热,但空调一开便 "原形毕露"。更致命的是,高温还会加速电池老化,测试显示长期高温环境下电池容量一年内就会下降 15%。
二、充电站里的 "生死时速"
高温不仅让续航缩水,更让充电变成一场煎熬。在东莞某充电站,李女士经历了惊魂三小时:排队两小时后,充电枪刚插上就显示功率从 120kW 骤降至 40kW。"电池温度超过 45℃就触发保护模式,30% 充到 80% 多用了 25 分钟。"
这种情况在南方屡见不鲜,去年成都限电时,充电站瘫痪导致车主排队到凌晨,甚至有车辆因电量耗尽被拖车拖走。
为了避开高温,车主们想出各种 "夜战" 策略:凌晨 1 点起床充电、在地库充电桩前守株待兔、用冰袋给充电枪降温…… 这些看似荒诞的场景,折射出新能源车在高温下的脆弱性。更讽刺的是,地库充电桩成了 "香饽饽",不仅充电速度快,还能蹭夜间低谷电价,一度电省 0.5 元。
三、车企的 "高温突围战"
面对挑战,国产车企开启了技术突围。比亚迪海豹搭载的远程预冷系统,通过手机 APP 提前给电池降温,实测续航提升 15%。
极氪 001 的动态散热系统,能将电芯温差控制在 2℃以内,如同给电池装上 "空调"。宁德时代的相变材料电池包,像 "冰袋" 一样吸收热量,高温下稳定性提升 20%。
充电桩领域同样传来捷报。华为全液冷超充桩在 40℃高温下仍能保持 120kW 功率,半小时充至 85%。
国家电网在广东、四川试点错峰充电,高温时段电价上浮 0.3 元 / 度,引导车主避开午间高峰。更贴心的是,高速服务区加装遮阳棚,让充电枪不再烫手。
四、车主的 "求生三十六计"
在实战中,车主们总结出一套高温生存法则:暴晒后静置一小时再充电,避免电池过热;空调设为 26℃+ 内循环,每降 1 度多耗电 5%;前挡贴透光率 50% 的隔热膜,车内温度直降 8℃。更绝的是,有车主用遮阳伞给充电枪降温,戏称 "给充电桩打伞,比给女朋友打伞还勤快"。
混动车主则成了 "香饽饽"。深圳的刘先生开着插混车,高温天既不用排队充电,又能享受纯电代步的低成本。"同事的纯电车半夜爬起来充电,我直接用油跑得欢。" 这种对比让不少纯电车主动了换车念头。
五、技术突围的 "中国速度"
这场高温 "烤验",反而成了国产车技术进化的催化剂。宁德时代全固态电池量产在即,能量密度提升 30%,循环寿命突破 2000 次。极氪 001 FR 版搭载的 800V 高压平台,实现 "充电 5 分钟,续航 200 公里"。更令人振奋的是,中汽协正制定《电动汽车高温性能评价规范》,未来买车能直接查看 "高温续航达成率",像看油耗一样直观。
当我们吐槽高温下的续航焦虑时,不妨看看这些数据:2025 年国产新能源车自燃率已降至 0.03‰,低于燃油车的 0.06‰;液冷超充桩年内将新增 10 万个,高速服务区覆盖率超 90%。这些数字背后,是国产车从 "够用" 到 "好用" 的蜕变。
南方的高温,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当比亚迪海豹在 40℃高温下跑出 420 公里续航,当宁德时代电池在 70℃环境中稳定运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中国车企打破 "高温魔咒" 的决心。正如一位车主所说:"现在的问题像黎明前的黑暗,但我相信,国产车终将迎来属于自己的艳阳天。"

跟冬天热风比夏天冷风这点儿电不算啥
s
shenandoah1
我今年回去坐了朋友的理想L8,冰箱彩电大沙发,加上带激光雷达的自动驾驶,真的是很爽。纯电里程175公里,没电了可以烧油,无惧高温和严寒,哪有什么里程焦虑。
q
qgp
所以说(纯)电车既怕冷又怕热,更怕去偏远地方没有足够密集的充电桩。这究竟是开车呢还是养个祖宗😂
N
Newmoon17
qgp 发表于 2025-07-23 12:25
所以说(纯)电车既怕冷又怕热,更怕去偏远地方没有足够密集的充电桩。这究竟是开车呢还是养个祖宗😂

这些都是技术愈加成熟可以克服的问题。
H
Huanmin
qgp 发表于 2025-07-23 12:25
所以说(纯)电车既怕冷又怕热,更怕去偏远地方没有足够密集的充电桩。这究竟是开车呢还是养个祖宗😂

所以国内有个词叫电动爹。。。
r
riverside
大家说说看为什么混动车不吃香?我一直觉得应该开混动啊
T
Terabithia
我家特斯拉,春秋大概220-250 wh电每mile,冬天掉到300以上 只不过夏天好像没那么明显。大概因为我们这夏天不热? 如果电车又怕冷又怕热,真的只适合少数地方
H
Huanmin
riverside 发表于 2025-07-23 12:41
大家说说看为什么混动车不吃香?我一直觉得应该开混动啊

混动车怎么不吃香,你先查查销量再说,现在丰田的新型都全系混动了,没有纯油了。
b
blocked
如果用来载客或者是高使用率的确有快速补能的需求
G
GWYH
说得好像纯油车夏天开空调不耗油似的。
s
shenandoah1
大家说说看为什么混动车不吃香?我一直觉得应该开混动啊
riverside 发表于 2025-07-23 12:41

混动车很香啊,但网约车司机喜欢纯电。在上海,晚上充电费用平均大约3毛5一度,电车每公里电费只有油费的十分之一。
家用车用混动就没什么差别了,因为日常上下班都用纯电,跑长途才会用油。
国内说的混动是插电混动,平时可以当纯电开。美国这边的混动,国内叫油混。
纸醉金迷
GWYH 发表于 2025-07-23 12:58
说得好像纯油车夏天开空调不耗油似的。

油车开空调也可以开很久的。我是日本小车,夏天每次出门都开足空调,每周天天开半个小时这样,好像也可以开一两周。
大衣被禁
shenandoah1 发表于 2025-07-23 12:59
混动车很香啊,但网约车司机喜欢纯电。在上海,晚上充电费用平均大约3毛5一度,电车每公里电费只有油费的十分之一。
家用车用混动就没什么差别了,因为日常上下班都用纯电,跑长途才会用油。
国内说的混动是插电混动,平时可以当纯电开。美国这边的混动,国内叫油混。

我不理解啊。混动比如六个月开一次长途。你多久换一次机油呢?
大衣被禁
中国不了解充电方便不方便。但是我觉得美国这种家家有充电的挺方便的
s
shenandoah1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5-07-23 13:02
我不理解啊。混动比如六个月开一次长途。你多久换一次机油呢?

这个好象不是问题,细节不清楚。很多人95%用电,国内快充桩很多,插混跑长途也可以充电的,如果不是节假日的话。
h
happymc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5-07-23 13:02
我不理解啊。混动比如六个月开一次长途。你多久换一次机油呢?

和油车一样啊
w
wssca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5-07-23 13:02
我不理解啊。混动比如六个月开一次长途。你多久换一次机油呢?

哈哈,也是一年一次,不管你用没有那个,换油还更复杂,因为地方小
w
wongff
Newmoon17 发表于 2025-07-23 12:37
这些都是技术愈加成熟可以克服的问题。

问题是什么时候克服?实验室有的技术都要十年八年落地商业化,没影的东西什么时候?
大衣被禁
wssca 发表于 2025-07-23 13:44
哈哈,也是一年一次,不管你用没有那个,换油还更复杂,因为地方小

这也太难了。感觉一辆车干了两辆车的活。两套系统坏了任何一套都要修。
q
qgp
wongff 发表于 2025-07-23 14:06
问题是什么时候克服?实验室有的技术都要十年八年落地商业化,没影的东西什么时候?

就是,克服了再买呗。反正买个车几年总该换了。买个“技术问题没解决”的车在“技术问题没解决”的时候委屈自己,是个啥情况🤷‍♀️
s
shenandoah1
qgp 发表于 2025-07-23 14:13
就是,克服了再买呗。反正买个车几年总该换了。买个“技术问题没解决”的车在“技术问题没解决”的时候委屈自己,是个啥情况🤷‍♀️

嫌货的才是买货的,哈哈。今年国内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会达到60%,按这个趋势下去,过几年燃油车在国内会被淘汰的。
q
qgp
shenandoah1 发表于 2025-07-23 14:20
嫌货的才是买货的,哈哈。今年国内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会达到60%,按这个趋势下去,过几年燃油车在国内会被淘汰的。

被淘汰了自然买不着了呀。电动车好用买的人自然就多了。你跟我争个啥劲?你是卖电动车的?还是你收了钱给电动车站台?
b
bbalyssa
shenandoah1 发表于 2025-07-23 14:20
嫌货的才是买货的,哈哈。今年国内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会达到60%,按这个趋势下去,过几年燃油车在国内会被淘汰的。

包括零公里二手车吗
s
shenandoah1
qgp 发表于 2025-07-23 14:24
被淘汰了自然买不着了呀。电动车好用买的人自然就多了。你跟我争个啥劲?你是卖电动车的?还是你收了钱给电动车站台?

你千万不要脑补啊,别激动别激动,不要这么投入啊。
i
iammaja
这些都是技术愈加成熟可以克服的问题。
Newmoon17 发表于 2025-07-23 12:37

我早就决定等技术成熟后再考虑纯电车,否则日常生活中不够麻烦的
a
alama
Terabithia 发表于 2025-07-23 12:42
我家特斯拉,春秋大概220-250 wh电每mile,冬天掉到300以上 只不过夏天好像没那么明显。大概因为我们这夏天不热? 如果电车又怕冷又怕热,真的只适合少数地方

有哪位看明白了没
y
yanle
中国国内主要电车便宜。买电车性价比贼高。 电车在美国不便宜,不似国内全力发展,技术也跟不上中国,更不用说内装饰了。美国人没那么热切买电车。
h
hijklmn
所以到底比油车多花钱了吗?
p
pudu
年纪大了就不能接受 新鲜事物。 买电车后悔的人不多。
p
pudu
电车续航里程的确是短不少。 但你能开200mine。 大部分情况下也够了。 电车带来的便利实在是太多了
t
tracys0801
Newmoon17 发表于 2025-07-23 12:37
这些都是技术愈加成熟可以克服的问题。

那就等成熟以后再买吧!
p
pudu
alama 发表于 2025-07-23 16:41
有哪位看明白了没

他用自身的应用实例作证。 特斯拉不仅仅适合少数地区
p
pudu
回复 32楼 tracys0801 的帖子
嗯,愿意等也也可以。但现在电车已经超越大部分邮车了。
t
tracys0801
pudu 发表于 2025-07-23 17:36
回复 32楼 tracys0801 的帖子
嗯,愿意等也也可以。但现在电车已经超越大部分邮车了。

电池其实只是一部分问题。 现在电车的选择也很少。就比如Minivan吧,现在根本没有电车Minivan啊!
s
shenandoah1
我去了今年的上海车展,后果之一就是回到美国之后,对美国这边卖的车再也提不起兴趣,就象是看到了最新的苹果和安卓手机之后,对诺基亚再无感觉,哪怕是机皇的机型。
一楼说的电车的问题,都没有错(对纯电车来说),但新能源车更新换代很快,就象以前的智能手机。以前的老安卓手机,无数人吐槽,又有多少人回到诺基亚或黑莓。
大众在上海车展上展出了一款ID.ERA,差不多是理想L8的抄袭版,大六座插混,冰箱彩电大沙发据说都有,纯电里程350公里,总里程1000公里,我现在就等着看看这车会不会卖到美国来。国产车进美国,我觉的基本没戏。

m
mof2
认识几个国内高净值人士,没有一个开电车的,统一表示“安全第一”。
p
pudu
mof2 发表于 2025-07-23 18:25
认识几个国内高净值人士,没有一个开电车的,统一表示“安全第一”。

有司机服务坐车的精英和自己开车上下班的普通人。 选择的标准不一样
z
ziyi99
电车要买防晒顶篷,外加玻璃贴膜,家里装太阳能板,一套东西
一剑指江山
riverside 发表于 2025-07-23 12:41
大家说说看为什么混动车不吃香?我一直觉得应该开混动啊

因为你要伺候两个,更不省心
H
Huanmin
tracys0801 发表于 2025-07-23 17:38
电池其实只是一部分问题。 现在电车的选择也很少。就比如Minivan吧,现在根本没有电车Minivan啊!

有,贾会计家刚刚出了个套壳豪华MPV,有空去看看。
q
qy9527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5-07-23 14:10
这也太难了。感觉一辆车干了两辆车的活。两套系统坏了任何一套都要修。

纯油是发动机+变速箱。 国内插混和增程引入了电驱动,但简化了发动机和变速箱,甚至取消了变速箱。 所以虽然是两套系统,机械结构并没有比纯油更复杂。
m
morgan888
回复 1楼 cr2069 的帖子
高温时候 手机电池业用得快
a
anw
Huanmin 发表于 2025-07-23 12:44
混动车怎么不吃香,你先查查销量再说,现在丰田的新型都全系混动了,没有纯油了。

丰田大高人有混动也有油车
l
lkhg
电车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在多
D
Daylight
riverside 发表于 2025-07-23 12:41
大家说说看为什么混动车不吃香?我一直觉得应该开混动啊

主要是贵吧,维护也贵
k
kbj305
兆瓦闪充都出来了 肯定纯电车
w
wayne
hybrid is reliable and popular. just look at the uber in nyc. a lot of hybrid with super high milage, like 300k miles still running perfectly. Hybrid cars eliminated a lot of mechanical belt system. the planetary transmission system is compact and reliable. there is no timing belt, serpentine belt in the hybrid car. Yes, it's two systems, but the number of elements in the two systems are less and more reliable.
x
xinghuacat
回复 4楼 qgp 的帖子
您是美国大农村呆久了,对国内生活感到陌生了吧。对于城市来说,特别是大城市,电动车通勤是最经济、便捷、环保的方式了。单位、小区、商场、路边到处都能找到充电桩,跟汽油比,电费简直简直便宜的跟不要钱一样。偏远地区的充电问题,也是时间可以解决的。再说了,出去旅行开车多辛苦啊,坐飞机坐高铁不爽么。
c
cannie
求科普, 电动车带着那么大一块电池, 安全吗?
D
Dasfsdscdew
高温在车里吹空调 舒服
D
Dasfsdscdew
回复 7楼 riverside 的帖子
丰田的混动是真不错
m
misscoke
电车有利有弊,不能走远
e
emmajwan
Newmoon17 发表于 2025-07-23 12:37
这些都是技术愈加成熟可以克服的问题。

可是目前還沒有剋服。。。
s
shenandoah1
cannie 发表于 2025-07-24 02:07
求科普, 电动车带着那么大一块电池, 安全吗?

国内电车主流用的是磷酸铁锂电池,比美国主流用的三元锂电池安全很多。肯定比汽油车更安全。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4Hu8v44_q24


N
NYC158
带一个发电机在车上
w
wssca
NYC158 发表于 2025-07-24 11:18
带一个发电机在车上

这就是增程电车的本质啊,bmw十几年前就弄了,几年前又放弃了,消费者不喜欢。
S
Sparky08
回复 21楼 qgp 的帖子
什么叫技术问题,油车今天继续故障一堆,厂家更新换代新发动机开始毛病不断,耽误大家买了吗。同理电车,特斯拉出来多少年,这些问题没有吗,一个所谓自动驾驶现在也没解决,我看也没耽误人买,耽误人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