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努力顶峰相见 发表于 2025-07-22 13:13 我最不能忍 就是碗上套个塑料袋, 装汤,装面。 还有烧烤用塑料袋装。
coalpilerd 发表于 2025-07-22 13:15 谁还不是国内长大的啊。碗上套塑料袋算啥,我还吃过用报纸包着的菱角米和臭豆腐。
zhubbxy 发表于 2025-07-22 13:23 也不是,我从小在国内长大,也不这么吃。八九十年代很穷但好像很少給碗套塑料袋,我妈也都给我出门都带个小碗哈哈。除非是烤红薯那种有皮的,那可以装塑料袋吃
zxyyzxyy 发表于 2025-07-22 13:23 七零后就算国内长大的也不会吃街上那种塑料袋食物。那个时候炒板栗,烧饼,糖耳朵,火烧什么的都是纸袋,院子里的油条油饼豆腐脑摊是自家拿锅去装的。买甜酒的都是小玻璃瓶。
hq50 发表于 2025-07-22 14:24 煎饼果子不吃地摊吃啥?
manduka 发表于 2025-07-22 13:17 高温食品接触塑料袋会产生有毒物质
mtwash 发表于 2025-07-22 14:49 在我们马里兰,铺上报纸吃螃蟹,这才对味啊 没有吃过报纸上的螃蟹,那叫什么鬼马里兰人? 所以塑料装汤装酒什么的,真没啥。我反正对塑料微塑料不是那么惧怕。
美国一些饭馆里确实这样,铺了打印一堆东西的纸,食物直接倒在纸上。 MajiaZ 发表于 2025-07-22 15:44
bhtbht 发表于 2025-07-22 17:08 这楼上都是仙女吗? 就是小时候爸妈不给吃,上大学肯定是吃路边小摊的。
yimiyangguang 发表于 2025-07-22 17:12 不是仙女,但是从小没吃过,成年了也不会吃。 我很喜欢逛市场,喜欢那种烟火气,但不会吃那些东西。 主要那会儿动不动甲肝乙肝的,家长都拎着耳朵嘱咐,有阴影啦。
sioc 发表于 2025-07-22 15:41 这必然是大城市里的讲究人家
hq50 发表于 2025-07-22 18:37回复 28楼 pwwq 的帖子 我吃煎饼果子不吃油条和薄脆。
smzsmz 发表于 2025-07-22 15:34 好像和地区有关 去过一个城市所有小吃早餐都是拿塑料袋装的 而且似乎是统一的塑料袋
E714342 发表于 2025-07-22 22:00 对,应该是地区性的,现实中不管是小时候还是现在回国,我从来没见过用塑料袋装汤汤水水的
高温食品接触塑料袋会产生有毒物质
那你就叫摊主不要套塑料袋啊。你就自带container呗~多大个事呀。。
也不是,我从小在国内长大,也不这么吃。八九十年代很穷但好像很少給碗套塑料袋,我妈也都给我出门都带个小碗哈哈。除非是烤红薯那种有皮的,那可以装塑料袋吃
七零后就算国内长大的也不会吃街上那种塑料袋食物。那个时候炒板栗,烧饼,糖耳朵,火烧什么的都是纸袋,院子里的油条油饼豆腐脑摊是自家拿锅去装的。买甜酒的都是小玻璃瓶。
记得烤红薯也是纸包的,还不是报纸。
就是的,我完全不记得碗套塑料袋 有用纸袋,但不是报纸,都是干净的纸
香啊。每天早上来一碗。3元一碗。后来涨到5元一碗。 觉得价格不贵。本想多吃。 但是发现父母却不买着吃(省钱)。所以就不吃了。
时代不同了。这就跟烙印自己吃他们街上食物没事你吃就准备付出代价一样。你的身体已经变化到不适应这种食物的时候了不要特意去挑战特别是年纪大了。
👍骄傲自豪的七零后。
现在都是 小区居民楼,住1楼的,窗户口 开着对着大街的 开的早点铺,
煎饼果子,豆浆,
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那 果子油条都是凉的,一个套着 塑料袋的纸箱子里 装的油条,都不知道哪里进的货,不用自己带鸡蛋了,
小时候那个大的煎饼果子摊,果子果柄 都是现炸的,
即使是自己的 煎饼果子的那种摊位,他们也会从旁边的 油条的摊位 拿 现炸的 油条,
现在 都是得有一些 预制 在里面。
纸制品里也含有PFAS啊,没好到哪里去。
在我们马里兰,铺上报纸吃螃蟹,这才对味啊
没有吃过报纸上的螃蟹,那叫什么鬼马里兰人?
所以塑料装汤装酒什么的,真没啥。我反正对塑料微塑料不是那么惧怕。
以前不懂,也没那么讲究,随大众吃过,还挺好吃的。现在回去小餐馆都觉得不干净。孩子小的时候自己带餐具给她们,现在是尽量少吃。也没觉得有多美味了。馒头蛋糕都特别蓬松,没有什么小麦香,也没嚼劲。
真的不能忍用塑料袋套碗上盛装热汤热面,
臭豆腐为什么要用报纸包?难道不是用竹签串的吗?
那么多年了,还在
的确是盘子上面套塑料薄膜,然而一次两次的,我觉着也吃不死人
是的是的 小时候出去买早点都是自带锅 上次回国,我跟孩子也是拿锅拿盆装豆腐脑,油条,包子。好几个人看到说:这个方法好啊😂
80后表示 从小吃 学校发的 泡沫塑料饭盒装的盒饭,塑料袋包装的课间花生奶(加热到烫手程度),校门口各种塑料袋装的 麻辣串,麻辣海带丝儿,麻辣烫。 塑料袋套塑料碗上的 豆腐脑,小馄饨,热豆浆。上大学时候也是,各种塑料袋 装的 食物。
这个还是要看你多高的温度吧?
食物拿到你手里,估计也就摄氏几十度,而且降温很快。。 哪怕这几十度的温度撑死也就维持个10-15分钟,这能有多大的塑料降解??
这必然是大城市里的讲究人家
美国一些饭馆里确实这样,铺了打印一堆东西的纸,食物直接倒在纸上。
不能忍为啥要去吃啊?
那么多选择非要没苦硬吃然后回来哭诉?
你咋不问大家怎么不去三番流浪汉营地camping
都这么吃过来的,不天天吃就没关系😑
塑料袋吃过报纸真没吃过,不过以前吃不代表现在回去还要吃
哪有一些,这么多年从没碰过,这是螃蟹,不会吃蟹壳。 要是直接入口得东西接触了油墨被顾客投诉,这店就开不下去了。 没见哪个餐馆这么干过,就是螃蟹也没看过。 我们这local的肉店去买生肉,外面包的都是一层塑料膜加一层白色油纸 再说了,在美国让人收集报纸可比直接用油纸贵。
国内长大的咋了,就算国内人稍微注重的一点健康和养生的人也都不吃这种路边摊的,高温食物放塑料袋还是少吃吧,真想吃自己带个玻璃容器去买。
不是仙女,但是从小没吃过,成年了也不会吃。 我很喜欢逛市场,喜欢那种烟火气,但不会吃那些东西。 主要那会儿动不动甲肝乙肝的,家长都拎着耳朵嘱咐,有阴影啦。
一样的,小时候嫌家里早饭吃腻了,想去大院食堂买烧饼当早饭,姥姥怎么都不让,说没营养,一定要在家吃荷包蛋喝牛奶。午饭晚饭就更是了。长大以后才知道自己多人在福中不知福,感谢姥姥妈妈每天认真做饭。
不过的确在北京生活了十几年,小吃都没吃过,也不想吃。
本质上不还是地摊吗?个体户进楼了,
唯一的区别:按照食品许可证的标准整改过一次。
我吃煎饼果子不吃油条和薄脆。
80后没有吃过塑料袋和报纸包的地边摊,都是用牛皮纸包的。那时候高科技没有这么发达,少吃了很多毒素。
现在点外卖 外卖盒子不都是泡沫塑料吗 ?
和人家没关系,那时候都是这么做的,说卖东西的店铺比现在这些店铺讲究可能更准确一些。
不加油条?
对,应该是地区性的,现实中不管是小时候还是现在回国,我从来没见过用塑料袋装汤汤水水的
大城市少见, 小点城市有。 我都看见了, 不想吃跳过就是了。人们为了防餐具交叉感染想出来的便宜法子。 没什么好评论的。有钱谁不会挑剔。 有这防感染意识就是进步。回国多看优点。 老百姓日子的确这20 年翻天覆地。
回老家吃凉粉,有一个手摊凉粉,直接摊在手上吃。
地摊这种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