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verf 发表于 2025-07-21 22:58回复 1楼 adsffdbhg 的帖子 成年人的生活, 在哪里都累
jackbox2020 发表于 2025-07-22 12:49 说急诊只要100的估计你的保险超好,小公司的医保根本没有这些优惠。我看家庭医生要45,急诊300,Urgent care 100. 每次医生开单做检查,我都要扣扣索索询问保险我得付多少,贵的干脆不做,熬着回国再看。不是每个人都是年薪20万,医生随便看。华人网标准太高,普通人都不配发文感叹。
小金猪 发表于 2025-07-22 14:00 我觉得是坑!急诊只要100的就没见过,要不是编的,要不保险超好,那咳嗽还至于不敢去看?保险这么好说明公司很好!反正哪里不对劲,要不就是AI 写的
回复 1楼 adsffdbhg 的帖子 性格决定命运 跟美国不美国没啥关系 你这性格和处理事情的能力 回国说不定更累 你回国唯一的指望就是说不定可以啃老,以及国内低端劳动力可能便宜点 但该有的焦虑,早晚还是会有 smiling85ww 发表于 2025-07-21 23:08
希望你回到从前 发表于 2025-07-22 13:02 国内这些也要做或者付钱找人做。不知道会不会更轻松。而且医疗费用一样相对于收入不算低。
vwot 发表于 2025-07-22 10:57 张口就说为什么不回国的人真是冷血无情,也许命好拿着高薪,也许昧着良心花着父母贪污受贿来的钱,楼主说的是事实,你们不需要经历也犯不着恶毒地指责楼主不能说在美国的不容易
lunaeve 发表于 2025-07-22 16:32 才五年?我来美五年才毕业,还在和人合租,房子有问题就叫leasing office。h1b都没有,爸妈都没来过呢。来了五年有房有家,娃都有了爸妈也来了,挺不错啊。
adsffdbhg 发表于 2025-07-21 22:49 说实话,这几年,我是真的累了。 不是身体上的“忙”,是那种深到骨子里的“孤独撑着”。 朋友圈里看起来岁月静好: 风景照、娃的成长记录、感恩节火鸡大餐…… 但只有真的在这边生活过,才知道—— 多少个夜晚,是在焦虑、无助、沉默中熬过来的。 表面是自由,背后是硬撑。 在美国生活久了,你会发现: 一、自由的代价,是“全靠自己” 灯泡坏了,水管堵了,锅炉罢工了? YouTube 上查教程,自己上。 请不起人,也等不起人。 孩子生病了,诊所约不上,只能自己请假带着扛。 下雪天铲雪、换季修车、处理保险…… 没有人可以依靠,全是你自己顶上。 “靠自己”这件事,一开始是骄傲,后来是疲惫。 二、在美国,生病是一件奢侈的事 这边的医疗,不是“不方便”,是让人“有病都不敢看”。 前阵子我发烧咳嗽,硬是扛了两周不敢去看医生, 不是不痛苦,是怕那账单。 最后咳嗽到呕吐去了急诊, 不到五分钟的问诊,开了点药,保险后还是100多刀。 是的,保险已经很不错了,但还是肉疼。 健康,在这边,得靠硬扛。 三、带娃,就是一场体力与心力的马拉松 美国的育儿生活,真的全靠爸妈亲力亲为。 早上7:30送去学校,下午5点接,回家做饭、辅导作业、洗澡、讲故事,一刻不能停。 老人来帮不上,最多待半年,水土不服不说,签证也受限。 周末不是休息,而是“活动任务日”: 图书馆、博物馆、playdate、中文班…… 尤其是两个娃的家庭,那是真的像打仗。 最怕学校放假: daycare难找、没人帮忙,工作还得照常继续。 那种被撕裂的感觉,只有我们懂。 四、职场压力:格外努力,却常常最被忽略 英语不是母语,开会前要打好腹稿, 怕语法错了、怕语气不对、怕同事误会。 该积极发言,却总怕自己说得不native; 该建立关系,却不知怎么聊“天气、家庭、选举”。 我们总是最规矩、最努力的那群人, 但升职加薪、职场话语权,常常不在我们手里。 五、孤独,是说不出口的常态 节假日朋友圈热闹非凡,我们却往往靠一通视频电话撑着。 生病没人送药,想哭没人能来楼下抱你一抱。 日子越久,表达欲越低,朋友圈越来越沉默。 不是没故事,而是太累,讲不出来。 不是说美国不好。这里也有好的方面,也有机会和成长。 又累在没有依靠,必须靠自己强大; 但我还在这儿。哪怕累,哪怕孤独,我还是没办法认输。 因为我知道,走了这么远,已经不能白走了。
没错,除非家里有权有势,有钱也行。
我觉得是坑!急诊只要100的就没见过,要不是编的,要不保险超好,那咳嗽还至于不敢去看?保险这么好说明公司很好!反正哪里不对劲,要不就是AI 写的
没仔细看,急诊一百确实很晕。我的保险很好急诊也要四百,已经是被惊叹了
刚刚来美国的成年,中年人,我听到好多了,心理落差非常大
因为中国的廉价劳动力,激烈的竞争力,导致很多普通人,可以享受到极致的服务。但是这样的服务,到了美国,真的只有上中产,或者富人,才能享受的到。或者说的难听一点,非得混成了“超级人上人”,才能享受到那么极致的服务
比如,无论男女,常常是十指不沾阳春水,任何的东西有一丁点的小毛病,马上找人来修,马上联系厂家来修,经常是2个小时以内,help就到了,又快又便宜又高效又满意,服务态度还好,希望收到好评等等。在这边,享受同样的服务,得到类似的伺候,估计得年入百万吧。所以普通人在这边,万事都要DIY
理解lz, 就是那种没有依靠的心累。
麻利的回国赶紧的,国内一堆低端人口帮你修车铲雪通水管,用不着你亲自动手
是的写的很好有共鸣呀
国内996,连搞对象的时间都没有,确实不用修车,因为挤地铁呢。无病呻吟的太假了。
哥们走线过来的?那么艰难的都过了,再挺挺吧
说的太好了,评论里有几个说楼主能力不足,又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最讨厌这些自以为是的人逮着机会贬低别人以抬高自己,你自己能修车,修下水道,修灯泡很了不起是吗,照这样说蓝领最应该来美国,在这里能当全能冠军了,那些事事都需要管家和保姆做的贵妇来了都得低头。楼主想表达的是那种在异国他乡,事事都要亲为,又没有亲人在身边帮忙的无力感,在一个人工贵,医疗贵,保险贵的非母语国家有这种感慨很正常的啊。拜托这些共情能力差又不会说话的大妈少来贬低别人找存在感,你们自己能修就多修。
非常同意。 见到国内来这的, 不会开车,也不买车, 指着别人每周带着买东西, 又觉得别人不够殷勤, 大骂美国, 说太自由了, 自由得自生自灭, 没人管, 国内有党委和居委会管。 那好吧,既然接受“关心”的管, 也要接受封控中“管制”的管。
没娃的日子有什么可怜的,一人吃饱全家不饿,lz可能单亲俩学龄娃,那真是什么都脱不开身,全家就来一个人赚钱养娃,还要盯学习接送课外,时刻紧绷,以娃优先。 lz不容易,不过还是要调整心态,更重要的是对自己好一点
写的挺好, 点赞!
每个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大家可能有不同的感受和评论吧。 但是, 我觉得每个人能够抒发自己真实的感情在这个网站上, 也感谢这个网站给了大家一个平台
所以 每次看到华人上批评得国内一无是处的帖子 我都觉得很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