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5年,我真的,太累了

a
adsffdbhg
楼主 (北美华人网)
说实话,这几年,我是真的累了。 不是身体上的“忙”,是那种深到骨子里的“孤独撑着”。
朋友圈里看起来岁月静好: 风景照、娃的成长记录、感恩节火鸡大餐…… 但只有真的在这边生活过,才知道—— 多少个夜晚,是在焦虑、无助、沉默中熬过来的。
表面是自由,背后是硬撑。 在美国生活久了,你会发现:
一、自由的代价,是“全靠自己” 灯泡坏了,水管堵了,锅炉罢工了? YouTube 上查教程,自己上。 请不起人,也等不起人。
孩子生病了,诊所约不上,只能自己请假带着扛。 下雪天铲雪、换季修车、处理保险…… 没有人可以依靠,全是你自己顶上。
“靠自己”这件事,一开始是骄傲,后来是疲惫。
二、在美国,生病是一件奢侈的事 这边的医疗,不是“不方便”,是让人“有病都不敢看”。 前阵子我发烧咳嗽,硬是扛了两周不敢去看医生, 不是不痛苦,是怕那账单。
最后咳嗽到呕吐去了急诊, 不到五分钟的问诊,开了点药,保险后还是100多刀。 是的,保险已经很不错了,但还是肉疼。
健康,在这边,得靠硬扛。
三、带娃,就是一场体力与心力的马拉松 美国的育儿生活,真的全靠爸妈亲力亲为。
早上7:30送去学校,下午5点接,回家做饭、辅导作业、洗澡、讲故事,一刻不能停。 老人来帮不上,最多待半年,水土不服不说,签证也受限。
周末不是休息,而是“活动任务日”: 图书馆、博物馆、playdate、中文班…… 尤其是两个娃的家庭,那是真的像打仗。
最怕学校放假: daycare难找、没人帮忙,工作还得照常继续。 那种被撕裂的感觉,只有我们懂。
四、职场压力:格外努力,却常常最被忽略 英语不是母语,开会前要打好腹稿, 怕语法错了、怕语气不对、怕同事误会。
该积极发言,却总怕自己说得不native; 该建立关系,却不知怎么聊“天气、家庭、选举”。
我们总是最规矩、最努力的那群人, 但升职加薪、职场话语权,常常不在我们手里。
五、孤独,是说不出口的常态 节假日朋友圈热闹非凡,我们却往往靠一通视频电话撑着。 生病没人送药,想哭没人能来楼下抱你一抱。
日子越久,表达欲越低,朋友圈越来越沉默。 不是没故事,而是太累,讲不出来。 不是说美国不好。这里也有好的方面,也有机会和成长。 又累在没有依靠,必须靠自己强大; 但我还在这儿。哪怕累,哪怕孤独,我还是没办法认输。 因为我知道,走了这么远,已经不能白走了。
b
bruinbeer
活儿是不是干太多了 光看到孩子那段已经累躺下了
S
Suess123
才五年。。。这么累赶快回国吧 再拖就更回不去了
馋鱼夜炖桃
五年了还不适应不enjoy,不考虑一下回流吗?
g
gokgs
你是单身? 也至于累成那样阿。 娃小时候确实事多。忙不忙来,可以花钱雇个保姆。
风起洛阳
知足常乐。
你看版上自己生病的,孩子抑郁的,婆媳矛盾的,老公出轨的,工作不顺的,投资失败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起那些,累点苦点都不算什么了。平安健康最要紧。
f
foreverf
回复 1楼 adsffdbhg 的帖子
成年人的生活, 在哪里都累
y
yimiyangguang
灯泡坏了能找别人换吗,水管堵了,锅炉罢工能自己上?

孩子生病了,下雪天铲雪、换季修车、处理保险…… 这些在哪都得自己上吧。
楼主你说的这些不是在美国的烦恼,是成年人的围城。
有风吹过窗棂
谁不是这样过来的。我还挺喜欢自己的孩子自己带。家务和老公合理分工,能自己干的自己干,自己干不了的找人干。带娃我负责学习他负责运动。慢慢孩子大了,就会越来越轻松。生病送药? 嘻嘻,自己家里没有常备药吗? 至于孤独,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我年轻的时候也喜欢和朋友聚,现在四十多了只喜欢安静🤫
M
Mae海鸥
楼主单身吗?铲雪 修车 等活让老公干啊!别啥事都自己扛!
d
dryad
才5年, 如果娃还没上学的话赶紧掉头呀
k
keyia
同感!在美国时间久了一下回国的感受反差很大
l
looklooklook
说实话,这几年,我是真的累了。 不是身体上的“忙”,是那种深到骨子里的“孤独撑着”。
朋友圈里看起来岁月静好: 风景照、娃的成长记录、感恩节火鸡大餐…… 但只有真的在这边生活过,才知道—— 多少个夜晚,是在焦虑、无助、沉默中熬过来的。
表面是自由,背后是硬撑。 在美国生活久了,你会发现:
一、自由的代价,是“全靠自己” 灯泡坏了,水管堵了,锅炉罢工了? YouTube 上查教程,自己上。 请不起人,也等不起人。
孩子生病了,诊所约不上,只能自己请假带着扛。 下雪天铲雪、换季修车、处理保险…… 没有人可以依靠,全是你自己顶上。
“靠自己”这件事,一开始是骄傲,后来是疲惫。
二、在美国,生病是一件奢侈的事 这边的医疗,不是“不方便”,是让人“有病都不敢看”。 前阵子我发烧咳嗽,硬是扛了两周不敢去看医生, 不是不痛苦,是怕那账单。
最后咳嗽到呕吐去了急诊, 不到五分钟的问诊,开了点药,保险后还是100多刀。 是的,保险已经很不错了,但还是肉疼。
健康,在这边,得靠硬扛。
三、带娃,就是一场体力与心力的马拉松 美国的育儿生活,真的全靠爸妈亲力亲为。
早上7:30送去学校,下午5点接,回家做饭、辅导作业、洗澡、讲故事,一刻不能停。 老人来帮不上,最多待半年,水土不服不说,签证也受限。
周末不是休息,而是“活动任务日”: 图书馆、博物馆、playdate、中文班…… 尤其是两个娃的家庭,那是真的像打仗。
最怕学校放假: daycare难找、没人帮忙,工作还得照常继续。 那种被撕裂的感觉,只有我们懂。
四、职场压力:格外努力,却常常最被忽略 英语不是母语,开会前要打好腹稿, 怕语法错了、怕语气不对、怕同事误会。
该积极发言,却总怕自己说得不native; 该建立关系,却不知怎么聊“天气、家庭、选举”。
我们总是最规矩、最努力的那群人, 但升职加薪、职场话语权,常常不在我们手里。
五、孤独,是说不出口的常态 节假日朋友圈热闹非凡,我们却往往靠一通视频电话撑着。 生病没人送药,想哭没人能来楼下抱你一抱。
日子越久,表达欲越低,朋友圈越来越沉默。 不是没故事,而是太累,讲不出来。 不是说美国不好。这里也有好的方面,也有机会和成长。 又累在没有依靠,必须靠自己强大; 但我还在这儿。哪怕累,哪怕孤独,我还是没办法认输。 因为我知道,走了这么远,已经不能白走了。
adsffdbhg 发表于 2025-07-21 22:49

非常非常理解你。我一直过着这样的日子,已经想死很久了。 不过死了以后还会有人骂我不负责任没有经责就死了。 如果你刚来5年,可能还有退路,可以考虑回去,及早止损,别和我一样。
s
smiling85ww
回复 1楼 adsffdbhg 的帖子
性格决定命运 跟美国不美国没啥关系 你这性格和处理事情的能力 回国说不定更累 你回国唯一的指望就是说不定可以啃老,以及国内低端劳动力可能便宜点 但该有的焦虑,早晚还是会有
l
loyalqq
好走不送 咔咔
A
Abigail9981
我一直租公寓住,灯泡坏了,都找super。没有大房子,也买不起房。好处就是不用管修。
生病这事没办法。我就没时间看医生。又得带老的看医生,还得带小的,轮不上我自己。实在是没空。
送课后班也就是一二年级,三年级停了一多半,四年级连童军也drop了,俺娃没天赋,省事了。平时也不怎么上课后班,夏令营上一下就行。
孤独就是中年人的常态。这个真的没办法。我家里老的小的都不能真正聊天。我也非常盼望能有真正的adult connection。不过我也不觉得回国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f
falcon1
adsffdbhg 发表于 2025-07-21 22:49
说实话,这几年,我是真的累了。 不是身体上的“忙”,是那种深到骨子里的“孤独撑着”。
朋友圈里看起来岁月静好: 风景照、娃的成长记录、感恩节火鸡大餐…… 但只有真的在这边生活过,才知道—— 多少个夜晚,是在焦虑、无助、沉默中熬过来的。
表面是自由,背后是硬撑。 在美国生活久了,你会发现:
一、自由的代价,是“全靠自己” 灯泡坏了,水管堵了,锅炉罢工了? YouTube 上查教程,自己上。 请不起人,也等不起人。
孩子生病了,诊所约不上,只能自己请假带着扛。 下雪天铲雪、换季修车、处理保险…… 没有人可以依靠,全是你自己顶上。
“靠自己”这件事,一开始是骄傲,后来是疲惫。
二、在美国,生病是一件奢侈的事 这边的医疗,不是“不方便”,是让人“有病都不敢看”。 前阵子我发烧咳嗽,硬是扛了两周不敢去看医生, 不是不痛苦,是怕那账单。
最后咳嗽到呕吐去了急诊, 不到五分钟的问诊,开了点药,保险后还是100多刀。 是的,保险已经很不错了,但还是肉疼。
健康,在这边,得靠硬扛。
三、带娃,就是一场体力与心力的马拉松 美国的育儿生活,真的全靠爸妈亲力亲为。
早上7:30送去学校,下午5点接,回家做饭、辅导作业、洗澡、讲故事,一刻不能停。 老人来帮不上,最多待半年,水土不服不说,签证也受限。
周末不是休息,而是“活动任务日”: 图书馆、博物馆、playdate、中文班…… 尤其是两个娃的家庭,那是真的像打仗。
最怕学校放假: daycare难找、没人帮忙,工作还得照常继续。 那种被撕裂的感觉,只有我们懂。
四、职场压力:格外努力,却常常最被忽略 英语不是母语,开会前要打好腹稿, 怕语法错了、怕语气不对、怕同事误会。
该积极发言,却总怕自己说得不native; 该建立关系,却不知怎么聊“天气、家庭、选举”。
我们总是最规矩、最努力的那群人, 但升职加薪、职场话语权,常常不在我们手里。
五、孤独,是说不出口的常态 节假日朋友圈热闹非凡,我们却往往靠一通视频电话撑着。 生病没人送药,想哭没人能来楼下抱你一抱。
日子越久,表达欲越低,朋友圈越来越沉默。 不是没故事,而是太累,讲不出来。 不是说美国不好。这里也有好的方面,也有机会和成长。 又累在没有依靠,必须靠自己强大; 但我还在这儿。哪怕累,哪怕孤独,我还是没办法认输。 因为我知道,走了这么远,已经不能白走了。

能力太差了。 还是回国吧。 国内职场虽然更卷, 但是好歹有家人帮你看孩子做家务。
c
chuanjianguo
在哪儿活都是活,各有各的活法,华人的好处是母国越来越好,在外如果真的撑不下去了至少有家可以回,而且不会差。如果沉没成本太高回国不划算那就算了,调整心态咬咬牙继续过吧
g
give_me_a_space
回复 1楼 adsffdbhg 的帖子
自由有代价的。 如何疲民,弱民,愚民,中美政府各有各的招。
p
pistachio717
我仔细看了一下楼主的list, 这些都是中年人的日常,大部分在国内也有,或者有相应的替代品。比如在国内,是有人帮你带孩子,不过家里的矛盾说不定更多,回头你又要哭诉被控制了。
国内更加上学卷上班也卷。楼主如果在国内,怕是吐槽的单子更长。
h
hhmouse
说实话,这几年,我是真的累了。 不是身体上的“忙”,是那种深到骨子里的“孤独撑着”。
朋友圈里看起来岁月静好: 风景照、娃的成长记录、感恩节火鸡大餐…… 但只有真的在这边生活过,才知道—— 多少个夜晚,是在焦虑、无助、沉默中熬过来的。
表面是自由,背后是硬撑。 在美国生活久了,你会发现:
一、自由的代价,是“全靠自己” 灯泡坏了,水管堵了,锅炉罢工了? YouTube 上查教程,自己上。 请不起人,也等不起人。
孩子生病了,诊所约不上,只能自己请假带着扛。 下雪天铲雪、换季修车、处理保险…… 没有人可以依靠,全是你自己顶上。
“靠自己”这件事,一开始是骄傲,后来是疲惫。
二、在美国,生病是一件奢侈的事 这边的医疗,不是“不方便”,是让人“有病都不敢看”。 前阵子我发烧咳嗽,硬是扛了两周不敢去看医生, 不是不痛苦,是怕那账单。
最后咳嗽到呕吐去了急诊, 不到五分钟的问诊,开了点药,保险后还是100多刀。 是的,保险已经很不错了,但还是肉疼。
健康,在这边,得靠硬扛。
三、带娃,就是一场体力与心力的马拉松 美国的育儿生活,真的全靠爸妈亲力亲为。
早上7:30送去学校,下午5点接,回家做饭、辅导作业、洗澡、讲故事,一刻不能停。 老人来帮不上,最多待半年,水土不服不说,签证也受限。
周末不是休息,而是“活动任务日”: 图书馆、博物馆、playdate、中文班…… 尤其是两个娃的家庭,那是真的像打仗。
最怕学校放假: daycare难找、没人帮忙,工作还得照常继续。 那种被撕裂的感觉,只有我们懂。
四、职场压力:格外努力,却常常最被忽略 英语不是母语,开会前要打好腹稿, 怕语法错了、怕语气不对、怕同事误会。
该积极发言,却总怕自己说得不native; 该建立关系,却不知怎么聊“天气、家庭、选举”。
我们总是最规矩、最努力的那群人, 但升职加薪、职场话语权,常常不在我们手里。
五、孤独,是说不出口的常态 节假日朋友圈热闹非凡,我们却往往靠一通视频电话撑着。 生病没人送药,想哭没人能来楼下抱你一抱。
日子越久,表达欲越低,朋友圈越来越沉默。 不是没故事,而是太累,讲不出来。 不是说美国不好。这里也有好的方面,也有机会和成长。 又累在没有依靠,必须靠自己强大; 但我还在这儿。哪怕累,哪怕孤独,我还是没办法认输。 因为我知道,走了这么远,已经不能白走了。
adsffdbhg 发表于 2025-07-21 22:49

来美国没工作,没医保,确实苦了点。 回国吧。
1
11mimiapple
lz你妥妥的受害者心态 不能enjoy一点 你这种心态即便回流你也是一大堆吐槽 因为你无法enjoy你的生活
h
hahanima
这一看就不是靠自己来的,依赖性太强了太有entitlement了。美国这里没法过上养尊处优大小姐生活啊。那些什么换灯泡这种小家务的困难主要在于心态,更不要说很多人把这种小修小补当作一种周末乐趣。看医生这种事情显然也没有读过保险条款,急诊就是一百啊,难道你有很高的deductible?你不会去urgent care吗?那个可能才20。
m
meiyoule
没看出来哪里特别苦了
c
cannie
smiling85ww 发表于 2025-07-21 23:08
回复 1楼 adsffdbhg 的帖子
性格决定命运 跟美国不美国没啥关系 你这性格和处理事情的能力 回国说不定更累 你回国唯一的指望就是说不定可以啃老,以及国内低端劳动力可能便宜点 但该有的焦虑,早晚还是会有

也不能这么说, 有人擅长活动关系, 不擅长动手亲自做事。 适合回国发展。 家务带娃有人帮做了, 主要负责出去吃饭应酬外联, 可能就是舒适区。 也有人就是擅长家务带娃, 不擅长活动关系,适合在美国发展。
Suess123 发表于 2025-07-21 22:52
才五年。。。这么累赶快回国吧 再拖就更回不去了

lz离开了会舍不得猴父子 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3122578
p
phlin
回复 1楼 adsffdbhg 的帖子
帶娃是這樣的
o
oliveandlemon
就是xhs的转帖为什么认真回复
A
Alkichae
这么累还是回去吧,心理健康最重要
s
seapvg
这是AI写的吧?
E
EmmaEvan
奇怪,这不都是正常的生活琐事吗?怎么还成了负担?这是大小姐病吧?最好有两个丫头两个嬷嬷伺候着外带加3个太监。。。
C
CBA654321
非常理解,我也有同样的感觉
h
hive
楼主只能怪爹妈不努力,没能当上富二代,不能过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普通人的生活对楼主来说就是摧残
H
HRau
人就活一辈子 你这么辛苦在这熬啥呀
g
graceshuaizhang
医保那条比较奇怪啊,普通家庭医生看一次copay应该15~20,urgent care三四十,总不是什么不能承受的价格,这些早有预期的
m
morgan888
回复 1楼 adsffdbhg 的帖子
及时止损 应该换个国家 或者回流啊
_
_亲亲_
有几个高赞回答说得真好, 楼主好好借鉴一下争取把生活改观改观 感觉楼主是个心思非常重的人, 结果一分的活又加上了一分心理压力就累了 除了经济上貌似有点紧, 楼主的生活跟大多数普通人没有很大不同 房子这些事家家户户谁没有, 该怎么修怎么修, 该请人就请人, 不要加额外的心理负担 带娃不要安排太多自己吃不消的事, 我家里现在一个小娃周末很少出去她也过得好好的 - 她自己可以找很多事干, 我有力气就跟她讲讲话玩玩, 有时给看看电视, 知道的一点不比别人少. 她几个月就上托儿所, 没别人帮啥忙我们自己带的, 娃能干的事情都让他们自己干 生病不要老想着看医生, 最必要再去. 大多数小病根本不需要看, 在家好好休息比去医生那儿折腾强多了 - 我自己和几个小孩感冒咳嗽发炎发烧流感新冠这些(也很少得)都休息+home therary 就好了, 越这样身体抵抗和自愈能力越强, 省了多少精力和花费 工作上不要焦虑, 把事情一件件干好,要找那种最擅长的事做, 事倍功半. 英语表达要放轻松, 我见了好几个操着broken english的, 各种错误口音, 人家就是敢说, 自己不尴尬别人也不尴尬, 说多了就顺了(虽然还是语病很多, 又怎么样呢, 我们又不是靠耍嘴皮子的). 有时间很多方法可以加强(这可以是个千字话题), 没时间就先放一边 朋友圈好像对你也是负面的. 我懒, 几乎没发过, 然后4,5年了朋友圈也一眼都懒得看了, 有空跟朋友通通话聚聚足够了, 省了好多时间精力可以自己逍遥 (点赞互动真是麻烦) 唐了好多打住了, 楼主自行想象下, 反正生活完全可以过得很!轻!松! 有了这个信念一定可以不同, 希望你幸福
d
darkhorse
有孩子的成年人在哪都不容易
f
freshonion
就是生活能力差,工作也挣不到钱,性格悲观,当然累
z
zxyyzxyy
感觉楼主不像才待五年的,倒像是在网上看多了十几二十年美国生活日记的。
明朗少女
adsffdbhg 发表于 2025-07-21 22:49
说实话,这几年,我是真的累了。 不是身体上的“忙”,是那种深到骨子里的“孤独撑着”。
朋友圈里看起来岁月静好: 风景照、娃的成长记录、感恩节火鸡大餐…… 但只有真的在这边生活过,才知道—— 多少个夜晚,是在焦虑、无助、沉默中熬过来的。
表面是自由,背后是硬撑。 在美国生活久了,你会发现:
一、自由的代价,是“全靠自己” 灯泡坏了,水管堵了,锅炉罢工了? YouTube 上查教程,自己上。 请不起人,也等不起人。
孩子生病了,诊所约不上,只能自己请假带着扛。 下雪天铲雪、换季修车、处理保险…… 没有人可以依靠,全是你自己顶上。
“靠自己”这件事,一开始是骄傲,后来是疲惫。
二、在美国,生病是一件奢侈的事 这边的医疗,不是“不方便”,是让人“有病都不敢看”。 前阵子我发烧咳嗽,硬是扛了两周不敢去看医生, 不是不痛苦,是怕那账单。
最后咳嗽到呕吐去了急诊, 不到五分钟的问诊,开了点药,保险后还是100多刀。 是的,保险已经很不错了,但还是肉疼。
健康,在这边,得靠硬扛。
三、带娃,就是一场体力与心力的马拉松 美国的育儿生活,真的全靠爸妈亲力亲为。
早上7:30送去学校,下午5点接,回家做饭、辅导作业、洗澡、讲故事,一刻不能停。 老人来帮不上,最多待半年,水土不服不说,签证也受限。
周末不是休息,而是“活动任务日”: 图书馆、博物馆、playdate、中文班…… 尤其是两个娃的家庭,那是真的像打仗。
最怕学校放假: daycare难找、没人帮忙,工作还得照常继续。 那种被撕裂的感觉,只有我们懂。
四、职场压力:格外努力,却常常最被忽略 英语不是母语,开会前要打好腹稿, 怕语法错了、怕语气不对、怕同事误会。
该积极发言,却总怕自己说得不native; 该建立关系,却不知怎么聊“天气、家庭、选举”。
我们总是最规矩、最努力的那群人, 但升职加薪、职场话语权,常常不在我们手里。
五、孤独,是说不出口的常态 节假日朋友圈热闹非凡,我们却往往靠一通视频电话撑着。 生病没人送药,想哭没人能来楼下抱你一抱。
日子越久,表达欲越低,朋友圈越来越沉默。 不是没故事,而是太累,讲不出来。 不是说美国不好。这里也有好的方面,也有机会和成长。 又累在没有依靠,必须靠自己强大; 但我还在这儿。哪怕累,哪怕孤独,我还是没办法认输。 因为我知道,走了这么远,已经不能白走了。

多少个夜晚,是在焦虑、无助、沉默中熬过来的。 长久这样不好吧 实在不行就回国。 其他人在美国肯定不会这样“硬撑”
明朗少女
生病该花钱就花钱 有工作的保险最多花到out of pocket max 准备好每年out of pocket的钱 该看病看病 不要生病还不舍得看 还肉疼 别老跟国内的医疗价格比 吃的喝的都不跟国内价格比 医疗也不要比 收入不一样自然开销不一样 想想你的收入和你的医疗开销比 医疗也不是多贵
p
patrickcp
人菜就多练,你这纯属能力不足,回国享受下低端劳动力的福利吧(前提是你自己别是那个廉价劳动力)
f
fmtx1234
第一,你以国人的心态在美国生存。 第二,你一个人,还带孩子,在中国也累,甚至更累。 第三,才来5年,又是孩子,又是离婚的。你也够作死的。 我估计是大外宣,专门挖坑黑美国的
白衬衫
你这都是忙自己的家人和事业,成年人的世界不就是这样,在哪里生活你都要面对啊。你在国内能做公主吗,该承担的责任还是要承担,父母总会变老变衰弱,其他关系的人之间都是交换,还想怎样
j
jennyqq
心态摆正。在哪里都会遇到各种事。中国也有就业压力,推娃压力。美国如果有份工资,一般生活丰俭由人都还可以了。有钱住大房子,我看折腾房子也很麻烦。无欲则刚。 如果老是预料生活事事如意,就会被各种事情影响。如果预料生活总是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哪天来个顺畅的事情,就非常开心。所以是心态问题.
墨染云烟
花钱找人干。一个很小的side yard给报价一万五,我也是醉了。
m
mayyi
看着像微信公众号的作品
d
dasiduoduo123
想要清净的生活,这就是代价。我去年一年也是忙工作家事还有孩子,忽然身体吃不消了。然后就明白,要学会心疼自己。很多事情不必做的太极致,比如家里的卫生,稍微脏乱一点,不碍事。但是自己要吃好休息好,保持好的心情。这是我下个学年的goal!
M
MoonRiverMe
looser是啥?这就是答案。
l
liangdoudou
说明这里不适合你啊,你列的一些事在我看来都是很平常的小事很容易解决,周围老留大都是这么过来的,没谁觉得苦,日子都是越过越滋润
说实话,你在国内也未必能过的轻松 看你描述的那些就知道性格问题更大
这1 2 3 4 5都是可以靠钱解决的 但是你却不愿意直视最根本问题 自己🐔自己,搞定了钱,这些都不是问题
c
ceini
你真惨,还是应该改变,人就活一次,没必要硬撑
P
Peacelife
连换个灯泡也拿出来说。。。有好保险为啥不看医生。。。孩子周六周日非要去玩吗,在家待着玩玩具不行吗。。。 如果这么难受那就回国好了,你是有选择的,比那些没选择的人好太多了,不要在这里耗费下半辈子了赶紧回去吧
yimiyangguang 发表于 2025-07-21 23:00
灯泡坏了能找别人换吗,水管堵了,锅炉罢工能自己上?

孩子生病了,下雪天铲雪、换季修车、处理保险…… 这些在哪都得自己上吧。
楼主你说的这些不是在美国的烦恼,是成年人的围城。

铲雪请人产啊,修车。。。送修车店啊,处理保险,其实也就是付个钱而已。。。
C
Ceris
配偶什么都不干吗?如果是单亲妈妈,那还是需要找一点支持。
剔透玲珑
主要是国内可以有人啃可以靠,前面几十年做惯了公主,突然变成了事事都要自己做的普通人,自然觉得苦得不行
c
cactus_mei
作为成人,1,2,3,4你在哪个国家都可能有啊。当然如果你回国可以靠父母,那就赶快回去。
b
bbalyssa
fmtx1234 发表于 2025-07-22 07:40
第一,你以国人的心态在美国生存。 第二,你一个人,还带孩子,在中国也累,甚至更累。 第三,才来5年,又是孩子,又是离婚的。你也够作死的。 我估计是大外宣,专门挖坑黑美国的

楼主离婚了?那怪不得 没人依靠 不容易啊 找个人嫁了吧 自己没生存能力就不要硬撑
F
FanJia
支持楼主回国。美国各个方面都在走下坡路。早点回国让自己轻松一点
v
vwot
张口就说为什么不回国的人真是冷血无情,也许命好拿着高薪,也许昧着良心花着父母贪污受贿来的钱,楼主说的是事实,你们不需要经历也犯不着恶毒地指责楼主不能说在美国的不容易
f
franzia
美国维护个房子就累死人,不是人人都有钱外包的
w
workforfun
“英语不是母语,开会前要打好腹稿, 怕语法错了、怕语气不对、怕同事误会。
该积极发言,却总怕自己说得不native; 该建立关系,却不知怎么聊“天气、家庭、选举”。
我们总是最规矩、最努力的那群人, 但升职加薪、职场话语权,常常不在我们手里。”
楼主调整心态,神经大条一点,很多时候同一环境因为心态不同会产生截然相反的心理影响。比如跟同事打交道,为什么想那么多呢,别人还没给你添堵,自己先给自己添堵真是得不偿生呀。我有个印度同事,她特别能聊,我会注意和学习她是怎么跟同事找话题的,其中一点让我印象深刻,就是跟她聊天的几个同事提到过的一些事情她都记得,比如谁的膝盖受伤,谁家妈妈生病,谁家车坏了,她下一次就主动问问最近怎么样了,事情解决了没有,话闸子一下就打开了。有时候明明是大家一起聊天,她记得那个细节,我就忘了,所以要向她学习
s
shoppingisfun
才5年就书读了,工作找了,房买了,孩子养了两,貌似还没有身份问题,跑赢绝大部分网友了。
嘎小鸭
vwot 发表于 2025-07-22 10:57
张口就说为什么不回国的人真是冷血无情,也许命好拿着高薪,也许昧着良心花着父母贪污受贿来的钱,楼主说的是事实,你们不需要经历也犯不着恶毒地指责楼主不能说在美国的不容易

手动点赞
H
HyperComsense
楼主这种poor little old me祥林嫂心态,回国去这个list只怕回会更加长,光是国内娃动不动就生病发烧三天两头都要带娃去儿童医院排队看病、周末节假日领导突然喊你去加班汇报就够你写10条了
6
66liuliu
人到中年,这就是必经阶段。
有些感受比如英语非母语、干啥都要预约和请假是美国的生活方式特有的,但是回国又会有其它的压力和不爽。除非这个点是你完全无法接受的,不然就别瞻前顾后、自怨自艾,享受当下吧。
n
new_bie
vwot 发表于 2025-07-22 10:57
张口就说为什么不回国的人真是冷血无情,也许命好拿着高薪,也许昧着良心花着父母贪污受贿来的钱,楼主说的是事实,你们不需要经历也犯不着恶毒地指责楼主不能说在美国的不容易

那是华人的标准恢复。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