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妈妈发文:我女儿从傻白甜变成了真正的种族歧视者

j
jestjet
文风很想留一厅那个年代的
b
bluecrab
同一个种族group作业里,这种现象也很常见,只不过对方拿种族打牌,这个回牌没回好。
故事像编的,但确实有代表性。
d
dreamalittledream
一眼假的知音体。 9k刀夏校不住校,10年级还要家长陪... 编也编的像一点
B
BKS
原文太长没看.Grok小结: 这篇文章是一位华裔母亲记录的她女儿在2025年暑期参加美国某州立大学科研项目的经历,反映了美国教育中“政治正确”文化对学生和家长的冲击,以及亚裔学生在高压竞争环境下面临的挑战。以下是主要内容的总结: 1. 背景与女儿的努力:
作者是一位移居美国近20年的华裔母亲,女儿为实现“爬藤”梦想,参加高强度暑期科研项目,展现了亚裔学生努力拼搏的典型形象。女儿性格单纯,母亲作为“陪读妈妈”全程支持,关注女儿的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 2. 团队合作的矛盾:
项目第二周,女儿与小组成员(一名越南裔男生和一名自称“墨西哥人”的南美裔女生)合作出现裂痕。女生未完成任务,推卸责任,女儿却因“团队精神”默默承担额外工作,感到委屈。 3. “种族歧视”风波:
南美裔女生向学校投诉女儿“种族歧视”,理由包括:女儿称她为“墨西哥人”、画她肖像时涂黑皮肤、以及私下讨论LGBTQ话题被偷窥。学校以“零容忍”政策要求女儿道歉,女儿情绪崩溃,母亲试图解释但因语言和制度限制无济于事。最终,女儿被迫道歉,项目组维持原状。 4. 不公与反思:
女儿感到愤怒和委屈,认为自己努力付出却被不公平对待。母亲指出,女生可能利用投诉规避责任,混成绩,同时批判美国“政治正确”文化和“平权政策”对努力学生的忽视,认为这滋生了投机和不公现象。 5. 母亲的教导与社会观察:
母亲鼓励女儿忍辱负重,专注完成项目,用成绩证明自己,同时警惕“政治正确”陷阱。女儿坦言因此对某些群体产生偏见。作者进一步反思美国社会“政治正确”对教育、媒体(如好莱坞、迪士尼)的影响,认为它导致不公和资源分配失衡。 总结: 这篇文字通过女儿的经历,揭示了美国教育中“政治正确”文化的复杂影响,亚裔学生在竞争与不公中的挣扎,以及家长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作者呼吁更多人关注这些问题,思考教育与社会的未来方向。 如果你需要更详细的分析或对某部分进一步讨论,请告诉我!
F
Fish112233
我孩子也向我抱怨过被assign和另外2个同学做project,其中一个hispanic 女同学做project的时候一点都不participate,叫她干啥她都弱弱地说 I don’t know how to do it 或I don’t want to do it然后就爬在桌子上发呆。 后来孩子什么都不说了 也不再叫她做任何事了,整个project都是和组里另一个同学一起完成的。 我先给自己顶个锅盖,觉得那个南美女孩就是不想做事又想要credit,怕文中那个女儿告诉老师,所以专门搞些有的没的混淆视听,恶人先告状。
i
initium
这个应该是真实经历,被她自己吹牛+AI写成了红书体了。 这家估计是国内来的residential camp不住校,在外面租房住的那种。其实她细节给的够多,可以人肉出来的
a
amika
雷点很多,基本判断是个坑 买杂牌就可以让信用卡爆卡? MIT 是大学,有什么工程师?就MIT毕业当个工程师有啥好厉害的? “十几项科研课题陆续展开”—这个太假了 美国州大没有厉害的中学生科研项目,有些governor school 的科研,学生进去也不容易,每个组都有tutor, 而且住读。 美国长大中学生都偏左,根本不会歧视LGBT 和皮肤深色。在美国大家都知道有钱的白人都喜欢tan. 只有中国国内的人会觉得越白越好,中国大妈防嗮方法吓死个人
C
Centauri
initium 发表于 2025-07-17 17:01
这个应该是真实经历,被她自己吹牛+AI写成了红书体了。 这家估计是国内来的residential camp不住校,在外面租房住的那种。其实她细节给的够多,可以人肉出来的

国内来的?
人家第一句就是“作为一位移居美国近二十年的华裔母亲”。。。
D
Dida123
楼主的女儿确实是种族歧视之嫌啊, 不能说你做的很努力,就可以去嘲笑别人的皮肤,哪里人,还要嘲LGBT。
这是家里教育的太差了, 心里的歧视难以避免,但是一定不能表现出来。
p
playForever
也许这是对所有的家长一种警示或提示。 如果要参加 有团队合作的 Camp,尽量去那些跟自己小孩水平相当的。这样也能互相学习。 像加州 UC 办的 Cosmos summer camp,都是学校里 GPA 较高的。最终去 Camp 水平不会差很多。 因为花费还挺高的(州内学生现在应该要 $5K/月,州外学生 8K),去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很认真,很少会有不努力做 project 的学生。 这实际上也包括进入大学后的 roommate 选择。加州 UC的 regents 学生好像都可以选和其他 regents 学生住一块的宿舍。 相对来说 roommate 也都是拿 regents 奖的,宿舍里的学习风气,和对各种事的处理都相当好。


p
pwwq
littlefriend2014 发表于 2025-07-17 12:05
楼主陪女儿去夏令营,怎么会没时间?我相信是真事。

这就是一片胡编乱造的,写给国内人看的 软文,
一个群体的 中国人 就特别爱看,相信 这类 文章,
我不知道为什么。
g
gvcc
一看就是用AI写出来的MAGA软文。划重点: “这就是被民主党和“白左”们关怀备至的庇护、平权、移民政策浇灌出来的“怪胎”人群!他们取得合法身份手握选票后:住房免费、医疗免费、上学免费、甚至所有考试、学校培训、夏令营等统统免费!还有各种政府补贴金、营养食品劵、食物银行让这些人不用工作也可以衣食无忧!花着纳税人的钱,坐享其成。”
总之,责任都是DEM,问题根源都是非移。话术就不能换点新鲜的?
g
gluna
“长这么大,被学校找家长可是凤毛麟角啊!“ 哈哈哈典型的AI 乱用成语 不知所云
s
smilieface
楼主是转贴吧
g
generalB
Centauri 发表于 2025-07-17 17:08
国内来的?
人家第一句就是“作为一位移居美国近二十年的华裔母亲”。。。

你这么容易相信别人?傻白甜
b
blume2015
回复 5楼 hahanima 的帖子
是啊,初中时候我家闺女就说分组做project很累,因为都是她一个人做,但是她要好成绩她就只能多干。
l
lilaclilaclilac
Mark
B
Beefjerky
回复 25楼 US2020 的帖子
这脑回路,真奇葩
C
Cats881119
先不说故事是否真实 按照lz的逻辑,碰到一个某种族的烂人,种族歧视就有有理了。 那老中里有没有烂人?歧视老中是否有理?
更别说最后一段是经典的川粉宣传。
a
autofill
给两次机会,第三次告诉professor。
h
happysnowwhite
看看mean girl这类电影,体会一下girls drama
S
Shinlg
花九千参加大学组织的研究项目不会对升腾有如何帮助, 这种项目只是为了创收, 没有门槛只收钱的项目对招生也没有门槛。 参加这种项目就是去受气的
i
initium
Shinlg 发表于 2025-07-17 23:46
花九千参加大学组织的研究项目不会对升腾有如何帮助, 这种项目只是为了创收, 没有门槛只收钱的项目对招生也没有门槛。 参加这种项目就是去受气的

你去查一下ssp。虽然今年扩招了录取率过了10%,看看那些alumni的去向,一万多的学费想掏人家都不要的
l
lvbbforever
这种事情很多的,高中很多孩子就是, 老师分组, 看运气了, 遇到拖拉懒散的,自己不想拿低分就只能帮别人做了,没办法。
话说给人画画 把脸涂黑稍微有点过了, 其他真心是有点冤,算是一个教训吧
g
get2010
initium 发表于 2025-07-18 00:13
你去查一下ssp。虽然今年扩招了录取率过了10%,看看那些alumni的去向,一万多的学费想掏人家都不要的

是啊。只是10年级上的录取率5%的州立夏校还不住校的,是哪个啊?
h
herolover
huangs 发表于 2025-07-17 02:48
转帖
前言:记录,为了不让痛点被遗忘
作为一位移居美国近二十年的华裔母亲,我选择写下这段经历,不是为了控诉,更不是为了制造对立,而是一份心底的呼唤——关于教育、关于孩子、关于这个越来越复杂的社会。
在这个多元而分裂的时代,我看到“政治正确”像一张看不见的网,悄无声息地影响着美国的方方面面。更让我意识到,这些问题已渗透进美国教育最深层的土壤,也悄悄地重塑着美国年轻人的道德理念、人生观和价值观。我相信我的经历绝非个案!期望能以此带给更多人深度思考......
孩子的梦想,从努力开始
2025年我的女儿迎来了美高十年级毕业暑假!为了实现“爬藤”(上美国常春藤名校)梦想,她连续考完了5门AP课并参加了全美通过率仅5%的某州立大学暑期科研项目。孩子从小到大没离开过父母,对所有人都不设防,是个典型的“傻白甜”性格。冷不丁要投入到近一个月的集体生活,并从事高强度、密集型的科学实验和研讨会,我很担心她的生活自理及适应能力......所以决定做个“陪读妈妈”跟随过去,一方面照顾她生活起居,另一方面也试图教会她如何适应团队合作、与陌生人相处。没想到,戏剧性的事果然发生了!
暑期夏校,在来自全球各地的家长和“学霸”们的击掌欢呼声中顺利开始!看着70%以上的亚裔面孔,耳边充斥着韩语、印度语、日语、越南语和中文,我不禁心中暗暗感慨:亚裔真是世界上活得最“卷”的一群人!
第一周,大家都相安无事,十几项科研课题陆续展开!我的女儿每天过着学校、图书馆、公寓三点一线的生活。她似乎比正常上学时更忙了,每天要读大量的学术报告,上网查资料,甚至要用Chat GPT 写代码来帮助提取调研的海量数据......对于我提出带她出游、吃饭、逛街、购物等等活动一概拒绝!她对我说:“我一定要把这个项目做得很完美漂亮,让所有专家和老师记住我,然后我就有可能获得更高阶的实验和实习机会”,面对这样一个“自卷”的孩子,我这不学无术的老母亲唯有默默支持了。
友谊的错觉与合作的裂痕
时间进入第二周, 开始了分组作业。一天傍晚,到了我去学校接她回来吃晚饭的时候, 但手机上显示,她在刷卡消费,而且Debit Card已经被刷爆了!我立刻打电话追问她在哪里?无人接听......我开始紧张起来, 一边出门开车往学校赶,一边一遍遍拨打她的电话,我手机上有安装定位APP,能看到她的实时定位,应该就在学校附近游荡。我心想,如果到学校还联络不上她, 我就拿着手机定位去寻找她......好在我到达学校停车场时,她也出现了!并乐呵呵地左手拿着奶茶,右手拎着购物袋,很开心地跟我说:“妈妈,我交了新朋友,刚才我和新朋友去逛街了,我们分了论文小组,接下来几周,我们三个人要每天开会并讨论,做大量工作。”
我随口问了一下她新朋友是哪国人?女儿只是含糊地说:“一个男生好像是越南人,他爸爸超厉害,是麻省理工的工程师。另一个是女生,她说她好像来自一个南美XXX小国家,但因为太多人不知道了,解释起来很麻烦,她自己现在就跟别人说她是墨西哥人......” 回到公寓, 我看了看女儿刷爆卡买的衣服, 都是她平时正眼都不会多瞧一眼的杂牌子,而且又丑又暴露...... 好吧!我知道我这傻白甜女儿一定又为了新朋友的建议和审美买了单!这些衣服她顶多在家里穿1-2次就会束之高阁,最后统统捐掉!
几天后,女儿开始抓狂,她跟我抱怨说:“我们小组已经落后了,因为只有我和另外一个男生在做事情,那个女孩每次答应要完成的工作,不是什么也没做,就是说她不会做,要不就是身体不舒服,不能做.....”我立刻开始对她展开了一番要学会理解别人,考虑“团队合作精神”等说教,女儿也点点头,默默去完成那个女孩未做的功课......可还是有点委屈地说:“那女孩有时间跟同住的其他学生去逛街、去玩儿,为什么没时间投入到自己组的项目上来呢?为了实验报告,我每天都熬到凌晨1-2点睡觉,还觉得时间不够,可她晚上十点就说困了要睡觉了......”
一封投诉信,让信任崩塌
两天后的一个中午,女儿带着哭腔给我打电话,说:“出了问题!”大学里学生权益办公室的老师要求家长和她一起参加半小时后的一个视频会议......发生了什么?她长这么大,被学校找家长可是凤毛麟角啊!我立刻放下手上的事情登录了会议链接。天雷滚滚!那个前几天还跟女儿一起逛街、一起喝奶茶,同组做调研的女孩,居然写邮件给学校告我女儿“种族歧视”!
总结下来“歧视”的事件有三点:1、我女儿说她是墨西哥人;2、我女儿随手画了一张她的肖像,并把她皮肤涂黑了;3、女儿在跟朋友嘲笑讨论LGBTQ(女儿解释说,她自己说她是墨西哥人啊;我当时画她是因为确实觉得她皮肤比较黑,但她显得不高兴,我立刻道歉了,而且她也笑着接受道歉了,并且这事已经过去快一周了,怎么现在跳出来告老师?至于嘲笑LGBTQ「注:男女同性恋及双性恋者或性少数群体」,那是我在跟好友手机互发短信讨论一个抖音视频,被那女孩偷看了....难道私人信息被偷窥也可以做为告状证据?)学校老师说了一堆冠冕堂皇的话,什么学校禁止任何学生肤色讨论、学校对种族、性别取向歧视等事件绝不姑息,如果被告学生不向当事人道歉,将会被踢出项目组巴拉巴拉......在视频会议中,女儿已经开始崩溃大哭,并不停地道歉......只有我知道她为了完成小组科研课题,追进度熬夜到凌晨,为了维系所谓的“团队合作”,她付出了多少时间和精力! 不公、委屈、愤怒、不解的情绪一股脑儿袭来,英文并非我的母语,应付日常生活尚可,但涉及到众多专业术语就只能结结巴巴解释个大概了!首先,我认为整个事件就是“Teenager Joke(青少年之间开的玩笑)”, 没有涉及到任何种族歧视的字眼或词汇(说墨西哥人算种族歧视?),其次我不希望这件事影响到女儿参加夏校的项目整体进度......目前工程已经过半,再换组或换人都不现实了。一场视频会议开了将近一个半小时,面对制度化的“零容忍”,我能做的极为有限。一位努力承担项目、性格温和的华裔学生,就这样被推到了“审判席”。我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尽快结束会议,奔向学校,找到女儿!
骄阳下,我看到了她闷闷不乐的身影向我走来,一进车里她又止不住地开始大哭......我们的大致对话如下:
“你们不是一组的吗?究竟什么问题导致她要告你?”
“我一直在催她做东西,可是她啥也不做,还总找理由推脱,我可能说了她懒惰的字眼......”
“从现在开始,你就当她是空气,你们组就两个人在完成课题研究”
“我不可以当她是空气,她不做,我们组项目一定完成不好,而且就算我们两个人完成了整个研究报告,老师只会认为是三个人共同完成的,凭什么她啥都不做,还能得到这样的成绩?”
“你如果继续要求她,她大概率还是不会做,但可能你真的会被她找新的理由告状,并且你会被踢出项目组!”
“她也知道,大部分工作都是我在做啊,把我踢出去,难道她能完成什么吗?她来自一个很烂的高中,她跟我说她们学校都没几个人考AP,因为她考了,就算那个高中的“特优生”了,所以学校承担所有费用推荐她来参加这个项目「注:此暑期夏校,每个学生的费用接近9千刀....」她反正没自己花钱,无所谓拿不拿好成绩,可是我花了这么多钱,我要拿好成绩,我还要靠这个去参加明年更高层级的项目啊”
“我明白了, 她应该用这种方式让你对她敬而远之,不要再向她提要求!然后她可以混到你们完成项目成果,一样拿成绩!以后别让她做什么东西了, 除了项目上的沟通, 多一个字都不要跟她说话!”
“凭什么她可以随便发邮件给学校告我?我真的没有歧视她啊!凭什么我就不能申辩而要道歉?每次她答应会做的调研和测试,几个小时后又冒出各种理由做不了!甚至她做了,但只做了一点点,而且全是错的!我要全部重来......我真的不要跟她在一组了,她在不断地拖我们后腿啊”
听完女儿的这些话, 我心里一万匹“草泥马”开始奔腾!这就是被民主党和“白左”们关怀备至的庇护、平权、移民政策浇灌出来的“怪胎”人群!他们取得合法身份手握选票后:住房免费、医疗免费、上学免费、甚至所有考试、学校培训、夏令营等统统免费!还有各种政府补贴金、营养食品劵、食物银行让这些人不用工作也可以衣食无忧!花着纳税人的钱,坐享其成。只要选举投票时支持给他们这些福利的政党就行了!如果有人敢冒犯或让他们感觉到不爽,“歧视”的帽子立刻奉上!让你吃不了,兜着走......未来,在万千美高学生,尤其是亚裔学生申请大学和藤校时,“种族平权政策”依然会照顾到这群人,而将真正努力、优秀的亚裔学生拒之门外!可是,善良和博爱浇灌出来的是“苦难里希望之花”吗?为什么我只看到了狭隘和奸猾?
愤怒与无奈交织的夜晚
到了晚上,女儿项目组的负责老师又开了一次视频会议,还是重提“种族歧视”绝不姑息,当事人必须道歉!而且希望三人小组要将所有精力放在项目报告上,不要有不和谐的事件再发生......看来,学校也不想惹麻烦,简单粗暴让“傻白甜”道歉了事!项目导师的后续会议并未真正解决问题,只是重复强调“要和谐”。于是一切归于沉寂,那个女孩依旧“在组”,但女儿早已把她看作“空气”。
这让我联想到现在美国好莱坞拍摄的各种大片或Netflix、HBO拍摄的美剧,为了“政治正确”几乎每一部都要有黑人出镜,要有“正能量同性恋”桥段出现,甚至迪士尼最新重拍的真人版《白雪公主》主角都变成了拉丁裔出演,导致上映后市场嘘声一片,喜提票房“滑铁卢”。
我对女儿说:“从今天开始,你就当你的项目组里混进了一块‘石头’,你一定要小心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离‘石头’远一点,别被石头砸到你的脚!而且,要忍辱负重背着这块‘石头’完成所有的项目工作!你唯有努力做好你的研究论文,用成绩来说话。熬过去,你就通过了上帝给你安排的人生两项考试,一个是IQ(智商),另一个是EQ(情商)。你的强大,不在于辩解,而是能够坦然地面对那些不公平。”
女儿对我说:“我以前并没有歧视任何人,但我现在真的变成了一个种族歧视的人,我真的开始歧视他们了。”

既然你当了陪读妈妈,就把你的这些心里话说给学校听啊??
y
yefenghaiyun
回复 1楼 huangs 的帖子
同情一下这个女儿和妈妈。不过在美国确实要注意哪些事可以做,哪些话可以说。
m
morgan888
回复 1楼 huangs 的帖子
谁能给个summary 这太长了 完全可以几句话浓缩的
a
awesomeiris
我家孩子大学里的project也遇到类似的事情。孩子直接替人家把project做完了。也被投诉,不尊重他人。这是个印度人。
m
mailbox777
在美国做管理的都知道有这一种员工存在吧?屁事不干,动不动感到被种族歧视,其实就是用种族牌让supervisor闭嘴兼不管自己。只不过我们成年人更小心,不会提(画)人的肤色,不会提人从哪里来。有关肤色、种族,以及特色culture的,哪怕中性词都不会说。
b
brotherband
initium 发表于 2025-07-18 00:13
你去查一下ssp。虽然今年扩招了录取率过了10%,看看那些alumni的去向,一万多的学费想掏人家都不要的

ssp的几个方向都是冷门方向,就算对大学录取有加成也是对那几个major,除非孩子本身就很喜欢,不然我觉得是不值得的。我认识孩子家里不缺钱去的,去后唯一的收获就是对原本自己喜欢的方向祛魅了。最后也录了还不错的学校的热门major,录取原因也是因为某方向小刺,跟ssp没关系。家长觉得上ssp这钱花的太值了,花9千避免孩子跳火坑。
辣手摧花
最后不是要做presentation 吗 自己就上去把自己做的部分讲了 在跟另一个男生私下发email讲一下 谁做了什么 老师还要执意给那人 high credit的话那就是老师的事了 话说你女儿也是少数族裔还是女性 该用的优势要用起来
何瑶瑶
claireliu 发表于 2025-07-17 05:41
这个妈喜大普奔,孩子和自己终于合拍了。哈哈。
“听完女儿的这些话, 我心里一万匹“草泥马”开始奔腾!这就是被民主党和“白左”们关怀备至的庇护、平权、移民政策浇灌出来的“怪胎”人群!他们取得合法身份手握选票后:住房免费、医疗免费、上学免费、甚至所有考试、学校培训、夏令营等统统免费!还有各种政府补贴金、营养食品劵、食物银行让这些人不用工作也可以衣食无忧!花着纳税人的钱,坐享其成。只要选举投票时支持给他们这些福利的政党就行了!如果有人敢冒犯或让他们感觉到不爽,“歧视”的帽子立刻奉上!让你吃不了,兜着走......未来,在万千美高学生,尤其是亚裔学生申请大学和藤校时,“种族平权政策”依然会照顾到这群人,而将真正努力、优秀的亚裔学生拒之门外!可是,善良和博爱浇灌出来的是“苦难里希望之花”吗?为什么我只看到了狭隘和奸猾?”

我觉得你说的非常对 现在美国的高层政策越来越让人看不懂 越来越人迷惑 或许一个小小的不追随就会给你扣一个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