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妈妈发文:我女儿从傻白甜变成了真正的种族歧视者

h
huangs
楼主 (北美华人网)
转帖
前言:记录,为了不让痛点被遗忘
作为一位移居美国近二十年的华裔母亲,我选择写下这段经历,不是为了控诉,更不是为了制造对立,而是一份心底的呼唤——关于教育、关于孩子、关于这个越来越复杂的社会。
在这个多元而分裂的时代,我看到“政治正确”像一张看不见的网,悄无声息地影响着美国的方方面面。更让我意识到,这些问题已渗透进美国教育最深层的土壤,也悄悄地重塑着美国年轻人的道德理念、人生观和价值观。我相信我的经历绝非个案!期望能以此带给更多人深度思考......
孩子的梦想,从努力开始
2025年我的女儿迎来了美高十年级毕业暑假!为了实现“爬藤”(上美国常春藤名校)梦想,她连续考完了5门AP课并参加了全美通过率仅5%的某州立大学暑期科研项目。孩子从小到大没离开过父母,对所有人都不设防,是个典型的“傻白甜”性格。冷不丁要投入到近一个月的集体生活,并从事高强度、密集型的科学实验和研讨会,我很担心她的生活自理及适应能力......所以决定做个“陪读妈妈”跟随过去,一方面照顾她生活起居,另一方面也试图教会她如何适应团队合作、与陌生人相处。没想到,戏剧性的事果然发生了!
暑期夏校,在来自全球各地的家长和“学霸”们的击掌欢呼声中顺利开始!看着70%以上的亚裔面孔,耳边充斥着韩语、印度语、日语、越南语和中文,我不禁心中暗暗感慨:亚裔真是世界上活得最“卷”的一群人!
第一周,大家都相安无事,十几项科研课题陆续展开!我的女儿每天过着学校、图书馆、公寓三点一线的生活。她似乎比正常上学时更忙了,每天要读大量的学术报告,上网查资料,甚至要用Chat GPT 写代码来帮助提取调研的海量数据......对于我提出带她出游、吃饭、逛街、购物等等活动一概拒绝!她对我说:“我一定要把这个项目做得很完美漂亮,让所有专家和老师记住我,然后我就有可能获得更高阶的实验和实习机会”,面对这样一个“自卷”的孩子,我这不学无术的老母亲唯有默默支持了。
友谊的错觉与合作的裂痕
时间进入第二周, 开始了分组作业。一天傍晚,到了我去学校接她回来吃晚饭的时候, 但手机上显示,她在刷卡消费,而且Debit Card已经被刷爆了!我立刻打电话追问她在哪里?无人接听......我开始紧张起来, 一边出门开车往学校赶,一边一遍遍拨打她的电话,我手机上有安装定位APP,能看到她的实时定位,应该就在学校附近游荡。我心想,如果到学校还联络不上她, 我就拿着手机定位去寻找她......好在我到达学校停车场时,她也出现了!并乐呵呵地左手拿着奶茶,右手拎着购物袋,很开心地跟我说:“妈妈,我交了新朋友,刚才我和新朋友去逛街了,我们分了论文小组,接下来几周,我们三个人要每天开会并讨论,做大量工作。”
我随口问了一下她新朋友是哪国人?女儿只是含糊地说:“一个男生好像是越南人,他爸爸超厉害,是麻省理工的工程师。另一个是女生,她说她好像来自一个南美XXX小国家,但因为太多人不知道了,解释起来很麻烦,她自己现在就跟别人说她是墨西哥人......” 回到公寓, 我看了看女儿刷爆卡买的衣服, 都是她平时正眼都不会多瞧一眼的杂牌子,而且又丑又暴露...... 好吧!我知道我这傻白甜女儿一定又为了新朋友的建议和审美买了单!这些衣服她顶多在家里穿1-2次就会束之高阁,最后统统捐掉!
几天后,女儿开始抓狂,她跟我抱怨说:“我们小组已经落后了,因为只有我和另外一个男生在做事情,那个女孩每次答应要完成的工作,不是什么也没做,就是说她不会做,要不就是身体不舒服,不能做.....”我立刻开始对她展开了一番要学会理解别人,考虑“团队合作精神”等说教,女儿也点点头,默默去完成那个女孩未做的功课......可还是有点委屈地说:“那女孩有时间跟同住的其他学生去逛街、去玩儿,为什么没时间投入到自己组的项目上来呢?为了实验报告,我每天都熬到凌晨1-2点睡觉,还觉得时间不够,可她晚上十点就说困了要睡觉了......”
一封投诉信,让信任崩塌
两天后的一个中午,女儿带着哭腔给我打电话,说:“出了问题!”大学里学生权益办公室的老师要求家长和她一起参加半小时后的一个视频会议......发生了什么?她长这么大,被学校找家长可是凤毛麟角啊!我立刻放下手上的事情登录了会议链接。天雷滚滚!那个前几天还跟女儿一起逛街、一起喝奶茶,同组做调研的女孩,居然写邮件给学校告我女儿“种族歧视”!
总结下来“歧视”的事件有三点:1、我女儿说她是墨西哥人;2、我女儿随手画了一张她的肖像,并把她皮肤涂黑了;3、女儿在跟朋友嘲笑讨论LGBTQ(女儿解释说,她自己说她是墨西哥人啊;我当时画她是因为确实觉得她皮肤比较黑,但她显得不高兴,我立刻道歉了,而且她也笑着接受道歉了,并且这事已经过去快一周了,怎么现在跳出来告老师?至于嘲笑LGBTQ「注:男女同性恋及双性恋者或性少数群体」,那是我在跟好友手机互发短信讨论一个抖音视频,被那女孩偷看了....难道私人信息被偷窥也可以做为告状证据?)学校老师说了一堆冠冕堂皇的话,什么学校禁止任何学生肤色讨论、学校对种族、性别取向歧视等事件绝不姑息,如果被告学生不向当事人道歉,将会被踢出项目组巴拉巴拉......在视频会议中,女儿已经开始崩溃大哭,并不停地道歉......只有我知道她为了完成小组科研课题,追进度熬夜到凌晨,为了维系所谓的“团队合作”,她付出了多少时间和精力! 不公、委屈、愤怒、不解的情绪一股脑儿袭来,英文并非我的母语,应付日常生活尚可,但涉及到众多专业术语就只能结结巴巴解释个大概了!首先,我认为整个事件就是“Teenager Joke(青少年之间开的玩笑)”, 没有涉及到任何种族歧视的字眼或词汇(说墨西哥人算种族歧视?),其次我不希望这件事影响到女儿参加夏校的项目整体进度......目前工程已经过半,再换组或换人都不现实了。一场视频会议开了将近一个半小时,面对制度化的“零容忍”,我能做的极为有限。一位努力承担项目、性格温和的华裔学生,就这样被推到了“审判席”。我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尽快结束会议,奔向学校,找到女儿!
骄阳下,我看到了她闷闷不乐的身影向我走来,一进车里她又止不住地开始大哭......我们的大致对话如下:
“你们不是一组的吗?究竟什么问题导致她要告你?”
“我一直在催她做东西,可是她啥也不做,还总找理由推脱,我可能说了她懒惰的字眼......”
“从现在开始,你就当她是空气,你们组就两个人在完成课题研究”
“我不可以当她是空气,她不做,我们组项目一定完成不好,而且就算我们两个人完成了整个研究报告,老师只会认为是三个人共同完成的,凭什么她啥都不做,还能得到这样的成绩?”
“你如果继续要求她,她大概率还是不会做,但可能你真的会被她找新的理由告状,并且你会被踢出项目组!”
“她也知道,大部分工作都是我在做啊,把我踢出去,难道她能完成什么吗?她来自一个很烂的高中,她跟我说她们学校都没几个人考AP,因为她考了,就算那个高中的“特优生”了,所以学校承担所有费用推荐她来参加这个项目「注:此暑期夏校,每个学生的费用接近9千刀....」她反正没自己花钱,无所谓拿不拿好成绩,可是我花了这么多钱,我要拿好成绩,我还要靠这个去参加明年更高层级的项目啊”
“我明白了, 她应该用这种方式让你对她敬而远之,不要再向她提要求!然后她可以混到你们完成项目成果,一样拿成绩!以后别让她做什么东西了, 除了项目上的沟通, 多一个字都不要跟她说话!”
“凭什么她可以随便发邮件给学校告我?我真的没有歧视她啊!凭什么我就不能申辩而要道歉?每次她答应会做的调研和测试,几个小时后又冒出各种理由做不了!甚至她做了,但只做了一点点,而且全是错的!我要全部重来......我真的不要跟她在一组了,她在不断地拖我们后腿啊”
听完女儿的这些话, 我心里一万匹“草泥马”开始奔腾!这就是被民主党和“白左”们关怀备至的庇护、平权、移民政策浇灌出来的“怪胎”人群!他们取得合法身份手握选票后:住房免费、医疗免费、上学免费、甚至所有考试、学校培训、夏令营等统统免费!还有各种政府补贴金、营养食品劵、食物银行让这些人不用工作也可以衣食无忧!花着纳税人的钱,坐享其成。只要选举投票时支持给他们这些福利的政党就行了!如果有人敢冒犯或让他们感觉到不爽,“歧视”的帽子立刻奉上!让你吃不了,兜着走......未来,在万千美高学生,尤其是亚裔学生申请大学和藤校时,“种族平权政策”依然会照顾到这群人,而将真正努力、优秀的亚裔学生拒之门外!可是,善良和博爱浇灌出来的是“苦难里希望之花”吗?为什么我只看到了狭隘和奸猾?
愤怒与无奈交织的夜晚
到了晚上,女儿项目组的负责老师又开了一次视频会议,还是重提“种族歧视”绝不姑息,当事人必须道歉!而且希望三人小组要将所有精力放在项目报告上,不要有不和谐的事件再发生......看来,学校也不想惹麻烦,简单粗暴让“傻白甜”道歉了事!项目导师的后续会议并未真正解决问题,只是重复强调“要和谐”。于是一切归于沉寂,那个女孩依旧“在组”,但女儿早已把她看作“空气”。
这让我联想到现在美国好莱坞拍摄的各种大片或Netflix、HBO拍摄的美剧,为了“政治正确”几乎每一部都要有黑人出镜,要有“正能量同性恋”桥段出现,甚至迪士尼最新重拍的真人版《白雪公主》主角都变成了拉丁裔出演,导致上映后市场嘘声一片,喜提票房“滑铁卢”。
我对女儿说:“从今天开始,你就当你的项目组里混进了一块‘石头’,你一定要小心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离‘石头’远一点,别被石头砸到你的脚!而且,要忍辱负重背着这块‘石头’完成所有的项目工作!你唯有努力做好你的研究论文,用成绩来说话。熬过去,你就通过了上帝给你安排的人生两项考试,一个是IQ(智商),另一个是EQ(情商)。你的强大,不在于辩解,而是能够坦然地面对那些不公平。”
女儿对我说:“我以前并没有歧视任何人,但我现在真的变成了一个种族歧视的人,我真的开始歧视他们了。”

 

🔥 最新回帖

何瑶瑶
131 楼
claireliu 发表于 2025-07-17 05:41
这个妈喜大普奔,孩子和自己终于合拍了。哈哈。
“听完女儿的这些话, 我心里一万匹“草泥马”开始奔腾!这就是被民主党和“白左”们关怀备至的庇护、平权、移民政策浇灌出来的“怪胎”人群!他们取得合法身份手握选票后:住房免费、医疗免费、上学免费、甚至所有考试、学校培训、夏令营等统统免费!还有各种政府补贴金、营养食品劵、食物银行让这些人不用工作也可以衣食无忧!花着纳税人的钱,坐享其成。只要选举投票时支持给他们这些福利的政党就行了!如果有人敢冒犯或让他们感觉到不爽,“歧视”的帽子立刻奉上!让你吃不了,兜着走......未来,在万千美高学生,尤其是亚裔学生申请大学和藤校时,“种族平权政策”依然会照顾到这群人,而将真正努力、优秀的亚裔学生拒之门外!可是,善良和博爱浇灌出来的是“苦难里希望之花”吗?为什么我只看到了狭隘和奸猾?”

我觉得你说的非常对 现在美国的高层政策越来越让人看不懂 越来越人迷惑 或许一个小小的不追随就会给你扣一个帽子
辣手摧花
130 楼
最后不是要做presentation 吗 自己就上去把自己做的部分讲了 在跟另一个男生私下发email讲一下 谁做了什么 老师还要执意给那人 high credit的话那就是老师的事了 话说你女儿也是少数族裔还是女性 该用的优势要用起来
b
brotherband
129 楼
initium 发表于 2025-07-18 00:13
你去查一下ssp。虽然今年扩招了录取率过了10%,看看那些alumni的去向,一万多的学费想掏人家都不要的

ssp的几个方向都是冷门方向,就算对大学录取有加成也是对那几个major,除非孩子本身就很喜欢,不然我觉得是不值得的。我认识孩子家里不缺钱去的,去后唯一的收获就是对原本自己喜欢的方向祛魅了。最后也录了还不错的学校的热门major,录取原因也是因为某方向小刺,跟ssp没关系。家长觉得上ssp这钱花的太值了,花9千避免孩子跳火坑。
m
mailbox777
128 楼
在美国做管理的都知道有这一种员工存在吧?屁事不干,动不动感到被种族歧视,其实就是用种族牌让supervisor闭嘴兼不管自己。只不过我们成年人更小心,不会提(画)人的肤色,不会提人从哪里来。有关肤色、种族,以及特色culture的,哪怕中性词都不会说。
a
awesomeiris
127 楼
我家孩子大学里的project也遇到类似的事情。孩子直接替人家把project做完了。也被投诉,不尊重他人。这是个印度人。

 

🛋️ 沙发板凳

黑羊公社
我就省点力气,等着看别人开骂吧😊
x
xianzhiguo
Mk
v
vitamincc
纯好奇,如果一个组员不配合,为什么不向老师反映情况,要求项目换人或者让老师跟进?这个不算种族歧视吧。
h
hahanima
能到十年级才开始明白这个,说明在学校一直过的很爽吧。稍微机灵点儿的小孩,三年级左右就看得很明白了。不过还是庆祝一下吧,以后不会有了。
T
Takeo
楼主,你女儿其实比大多数人都要坚强、聪明、有担当了。很多人遇到这种事早就崩了。希望她不要因为一次受伤就彻底对某个族群或世界失去信任……她值得更公平的环境,也值得一个真正尊重努力的社会
s
santamika
太长了,不想读。另外,如果是真事,普通人哪有那么多时间罗哩叭嗦一大堆,也就100个字发发牢骚得了,
m
maidouzhu
s s s s
D
Daylight
求总结
P
Paupau
Daylight 发表于 2025-07-17 05:17
求总结

一个夏令营同学间的个人矛盾被她妈归结成种族歧视有理的理由。
c
claireliu
一个夏令营同学间的个人矛盾被她妈归结成种族歧视有理的理由。
Paupau 发表于 2025-07-17 05:37

这个妈喜大普奔,孩子和自己终于合拍了。哈哈。
“听完女儿的这些话, 我心里一万匹“草泥马”开始奔腾!这就是被民主党和“白左”们关怀备至的庇护、平权、移民政策浇灌出来的“怪胎”人群!他们取得合法身份手握选票后:住房免费、医疗免费、上学免费、甚至所有考试、学校培训、夏令营等统统免费!还有各种政府补贴金、营养食品劵、食物银行让这些人不用工作也可以衣食无忧!花着纳税人的钱,坐享其成。只要选举投票时支持给他们这些福利的政党就行了!如果有人敢冒犯或让他们感觉到不爽,“歧视”的帽子立刻奉上!让你吃不了,兜着走......未来,在万千美高学生,尤其是亚裔学生申请大学和藤校时,“种族平权政策”依然会照顾到这群人,而将真正努力、优秀的亚裔学生拒之门外!可是,善良和博爱浇灌出来的是“苦难里希望之花”吗?为什么我只看到了狭隘和奸猾?”
烧山好野
我有一个同学,她专业是政治学,毕业后当DEI officer 三句不离种族性别性取向
f
fulizi
虽然我很同情她女儿的遭遇,但是我要说:一个人不能代表一个种族! 不知道原文是在哪里发的,我希望母亲能明白两件事,跟种族无关:女孩有很明显的讨好型人格,不能因为朋友推荐就买自己认为丑的衣服。讨好型人格很容易失去自我,被身边的人影响。 还有,这个母亲并没有做出很好的榜样,她教育女儿“忍辱负重,用成绩说话”。我不认同她这么做法。这样会让更多人认为中国人最好拿捏,受了不公正待遇也不会申诉,依然是在队里辛勤耕耘、默默付出。
花椒妞妞
回复 14楼 fulizi 的帖子
同意父母有一部分的责任,女儿第一次抱怨时就应该让她向老师反映,甚至打电话去骂学校了。女儿的讨好型人格,想必从幼儿园受欺负开始,父母就笨嘴笨舌。 看来,电视剧初来乍到(FOB)两口子英文厉害,小孩受欺负后家长找到校长一顿输出,毕竟是新移民一番意淫。
p
pwwq
回复 1楼 huangs 的帖子
1. 还要解释 啥是 爬藤,这就是 写给国内人看的 ”广告文”
2. 我小学的 女儿都知道 啥话只能在家里说,这孩子 混社会的 情商非常低,如果这个故事是真的,这就是 典型 小镇做题家 国人家庭 硬 推出来的, 只知道 苦读书,给自己 加压力,走极端,这样的性格和处事方式 不改变,适应不了社会的。
w
wendywu00
Grandpa used to tell us to never expect life to be fair and it sure isn't.
l
leaves
这不是在学校分组做Project经常发生的事情吗?可不分种族。大部分娃初中就遇到过并且学会怎么应对。不管啥种族,因为别人不做项目说别人懒惰在学校都是不被接受的。
q
qas168888
不管怎么说,画别人涂黑,又嘲笑LGBTQ肯定是不能容忍的。现在才中学生最多叫家长道歉,暑期活动结束了大家各自回家没事了,以后要是读大学了工作了还这样那可是会跟你一辈子的。所以吃一堑长一智吧
对于猪队友,如果是我,会去找老师问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应对。表面上是问问题实际上是告状提一嘴。我还会让她发邮件留下书面证据。比如大家通过邮件把材料汇总。那个女生没有邮件没有证据证明她参与。反正各种手段让她最后不能分享到别人的成果。至于自己,要相信没有别人帮忙也能做好。
另外说自己墨西哥人,如果被人发现是骗人的,会让人觉得你要么平常就是一个骗子,要么精神不太正常类似weirdo,让人敬而远之。当妈的在这方面要警觉一点,为什么骗别人自己是墨西哥人?我觉得整篇雷点好多,这个雷点不小
z
zhangxx818
国内的小留来不懂政治正确,经过两三次教训就懂了。 反而是这个当妈的,用力过猛。说是陪读,自己也没有美国生活经历,在这里帮倒忙,给孩子搓火。 不如回国,找个工作,自己过自己的人生,好过以后被孩子嫌弃没有边界。
D
Dongjie
只能说发文的人和孩子真像,思维单项行为奇怪一错再错,没危机处理能力,人生路上还有的是教训要领。
s
shoon_yee
就这个妈妈写的来看,妈妈和孩子都有问题。
M
Mediterranean
啥叫傻白甜变种族歧视者?现在依然傻白甜,外加种族歧视
U
US2020
在川政府的治下,政治正确还是有点保护作用的
明朗少女
碰到这种Group的作业团队其他人不积极怎么办呢?
u
unitrf2024
看来群众的眼睛还是雪亮的。
b
brotherband
交了9000刀参加的research program,还得带一分钱不交的做group project,这是啥冤大头的program,能不能说一下大家知道要避雷?
我家娃不自量力地申请了CMU CS的 一个summer program,我家娃已经在USACO platinum了,还是被waitlist了。我去一看,人家网站明确说了是给underrepresented group的,我家娃居然自认为他是可以申请的,也算很傻白了吧。
r
runfast
brotherband 发表于 2025-07-17 08:41
交了9000刀参加的research program,还得带一分钱不交的做group project,这是啥冤大头的program,能不能说一下大家知道要避雷?
我家娃不自量力地申请了CMU CS的 一个summer program,我家娃已经在USACO platinum了,还是被waitlist了。我去一看,人家网站明确说了是给underrepresented group的,我家娃居然自认为他是可以申请的,也算很傻白了吧。

最后申请大学的时候,一分不交的那个,估计可以横扫并且大学学费还是一分不交。
茉莉茉莉和茉莉
太长扫一眼,也根本不值得我花时间看
可能在这对母女看来几个骑墙/吃两边饭的中国人也等于“中国人都是间谍”吧。。。
Q
Qshi
写这文的一看就是国内来的,完全没有中学生group project的经验。如果连这个都受不了,以后做科研搞技术,怎么和白/印竞争?南美裔根本就不是华裔需要考虑的真正对手
s
shanggj
claireliu 发表于 2025-07-17 05:41
这个妈喜大普奔,孩子和自己终于合拍了。哈哈。
“听完女儿的这些话, 我心里一万匹“草泥马”开始奔腾!这就是被民主党和“白左”们关怀备至的庇护、平权、移民政策浇灌出来的“怪胎”人群!他们取得合法身份手握选票后:住房免费、医疗免费、上学免费、甚至所有考试、学校培训、夏令营等统统免费!还有各种政府补贴金、营养食品劵、食物银行让这些人不用工作也可以衣食无忧!花着纳税人的钱,坐享其成。只要选举投票时支持给他们这些福利的政党就行了!如果有人敢冒犯或让他们感觉到不爽,“歧视”的帽子立刻奉上!让你吃不了,兜着走......未来,在万千美高学生,尤其是亚裔学生申请大学和藤校时,“种族平权政策”依然会照顾到这群人,而将真正努力、优秀的亚裔学生拒之门外!可是,善良和博爱浇灌出来的是“苦难里希望之花”吗?为什么我只看到了狭隘和奸猾?”

closet racist.
c
chlorine
回复 32楼 Qshi 的帖子
Group project 遇到这种人正确的做法该怎么办?
W
Wl8418
leaves 发表于 2025-07-17 07:43
这不是在学校分组做Project经常发生的事情吗?可不分种族。大部分娃初中就遇到过并且学会怎么应对。不管啥种族,因为别人不做项目说别人懒惰在学校都是不被接受的。

如何应对啊?
啥玩意
纯肉包子,还当空气不就是逆来顺受?你也有色你也少民反告啊?
M
Mintcafe
家长文化层次不高,而且步步盯人让人窒息,唧唧歪歪的一堆小事来劲,大事就缩,自己任劳任怨忍气吞声,把不满都化成歧视发泄出来了,连掩饰都不懂,这种家庭里耳濡目染,孩子不歧视和自己不一样的就怪了,话说这种孩子上什么藤校,上川普大学不就得了。
T
Tinoy03
我向老美老板学到的一手:立规矩,而且不是他立,而是开部门会议,大家提建议,讨论,选出最符合部门的几项要求,大家一起遵守。
做group project,成立新组的时候就可以先讨论规则,大家同意后执行起来就会顺利。如果违规,处理起来也有理有据。
D
Dongjie
Wl8418 发表于 2025-07-17 09:32
如何应对啊?

很多方法,AI查一查就有。基本managing的skill就够用。本来是很好的锻炼机会,处理的一团糟。
i
isomer
这种情况在一般公立高中里很常见。其实是锻炼小朋友的好机会。不用太担心。
C
Centauri
这篇文章,作者号称是“作为一位移居美国近二十年的华裔母亲”
但写的目标人群,显然是国内人群,而且还是那些不熟悉美国的人群 - “为了实现“爬藤”(上美国常春藤名校)梦想” - 只有针对国内不熟悉美国的人群时,才会做这种额外解释吧?
这个是个很奇怪的点。。。
还有些其他的,比如:”耳边充斥着韩语、印度语、日语、越南语和中文“ - 在这儿,孩子们之间说”印度语、日语、越南语“的,呵呵,只怕很少见。
另外我最近常用goolge gemini写点AI小说,这顶楼的作品,很有AI小说特色(特别是那几个副标题。。。我让AI写小说的时候,有时AI会自己自作聪明的干这个)。
就是这样了。。。

s
shanggj
Tinoy03 发表于 2025-07-17 09:39
我向老美老板学到的一手:立规矩,而且不是他立,而是开部门会议,大家提建议,讨论,选出最符合部门的几项要求,大家一起遵守。
做group project,成立新组的时候就可以先讨论规则,大家同意后执行起来就会顺利。如果违规,处理起来也有理有据。

你还想怎么处理?
Paupau 发表于 2025-07-17 05:37
一个夏令营同学间的个人矛盾被她妈归结成种族歧视有理的理由。

这个妈妈也挺可笑的,满嘴白左白左,还非得推小孩爬藤,难道不知道藤校就是左派大本营吗?而且通过她的描述,人家的compliant应该都是真的,她好像觉得学习好就有了免死金牌,就可以口无遮拦去bully别人,也许这套在国内行得通,给熊泼硫酸也没怎么样,但是在美国没人惯着你
S
Shanyangkaitai
这个妈妈智商和情商太低了,
这么好的一次教育女儿今后如何正确处理矛盾冲突、如果有leadership、如何争取自己权益的好机会
让她给忍气吞声地引导到从这种种族歧视角度看问题了
这种世界观和视野家庭出来的子女,上不上名校无所谓了
z
zhangxx818
qas168888 发表于 2025-07-17 07:45
不管怎么说,画别人涂黑,又嘲笑LGBTQ肯定是不能容忍的。现在才中学生最多叫家长道歉,暑期活动结束了大家各自回家没事了,以后要是读大学了工作了还这样那可是会跟你一辈子的。所以吃一堑长一智吧
对于猪队友,如果是我,会去找老师问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应对。表面上是问问题实际上是告状提一嘴。我还会让她发邮件留下书面证据。比如大家通过邮件把材料汇总。那个女生没有邮件没有证据证明她参与。反正各种手段让她最后不能分享到别人的成果。至于自己,要相信没有别人帮忙也能做好。
另外说自己墨西哥人,如果被人发现是骗人的,会让人觉得你要么平常就是一个骗子,要么精神不太正常类似weirdo,让人敬而远之。当妈的在这方面要警觉一点,为什么骗别人自己是墨西哥人?我觉得整篇雷点好多,这个雷点不小

画别人,涂黑,没什么错。难道老默不黑吗?
x
xianzhiguo
Km
s
shoon_yee
画别人,涂黑,没什么错。难道老默不黑吗?
zhangxx818 发表于 2025-07-17 10:39

有必要做这种事情吗?做的目的是啥?还不是为了让对方不舒服? 在我看来这个女儿根本不是傻白甜,不是nice,而是情商不高。
明朗少女
shoon_yee 发表于 2025-07-17 10:43
有必要做这种事情吗?做的目的是啥?还不是为了让对方不舒服? 在我看来这个女儿根本不是傻白甜,不是nice,而是情商不高。

娃有些作业需要画画和涂色,比如一些名人。那黑人不需要肤色涂上一些颜色吗?
s
shoon_yee
明朗少女 发表于 2025-07-17 10:46
娃有些作业需要画画和涂色,比如一些名人。那黑人不需要肤色涂上一些颜色吗?

这个妈妈说的是自己女儿随手画了对方,跟作业是一个目的吗?
d
dahai008
看起来像是maga自编的小作文..哈哈哈
s
shoppingisfun
刷卡刷爆那要多少钱的衣服呢,9000刀的summer camp出了,小姑娘买衣服还能刷爆卡,这种消费方式真要好好管管。 不过10年级明白这些道理也不迟,估计以前都是温室里的花朵,没见过这种孩子。
r
rumraisin2023
Dealing With a Non-Participating Group Member It can be really frustrating when a group member doesn't pull their weight on a project. It's a common problem, but there are definitely steps you can take to address it. Here are a few options, starting with the least confrontational: * Try to communicate directly (but gently) with them. It's possible there's a misunderstanding or something personal going on that's impacting their participation. You could try sending a message like: "Hey [Teammate's Name], just wanted to check in about the project. We're getting a bit behind on [specific task], and we haven't heard from you much. Is everything okay? Let us know if there's anything we can do to help you get started." Keep it focused on the work and avoid accusatory language. * Clearly define roles and expectations. Sometimes, a lack of participation comes from a lack of clarity. As a group, you could set up a quick meeting (or even a shared document) to assign specific tasks and deadlines to everyone, including the unengaged member. This makes it clear what everyone is responsible for. * Document everything. Keep a record of your attempts to communicate with them, any agreed-upon deadlines, and their lack of contribution. This documentation will be helpful if you need to escalate the issue. * Talk to your professor. If direct communication doesn't yield results, or if the situation is significantly impacting your grade, it's time to involve your professor. Most professors have procedures for handling these situations. When you talk to them, be prepared to: * Explain the situation calmly and factually. * Provide the documentation you've collected. * Focus on the impact on the project and your learning, rather than just complaining about the person. It's important to remember that your grade shouldn't suffer because of someone else's inaction. Good luck! Would you like some specific phrasing examples for talking to your classmate or professor?
F
FanJia
这。。。哪都能碰到这样的同学吧。和种族没关系。
明朗少女
shoon_yee 发表于 2025-07-17 10:49
这个妈妈说的是自己女儿随手画了对方,跟作业是一个目的吗?

那就是说作业还是可以涂色的?
p
page394
小组作业这种事情,即使你上了藤,即使你上了T5都是常见的。 就事论事永远都有人carry the team 有人freeride. 处理好需要很高的情商和能力,大部分时间都是最在乎成绩的人做好整租的工作。比如大藤里, premed 的娃在乎成绩, 搞startup 的就忙不过来想对付,你能怎么办。 说解释起来太麻烦就叫墨西哥人这句话是谁开始说的,如果是你女儿确实不妥。如果已经说了从哪国来的,你还把中国人叫做日本人,把韩国人叫做中国人,也会引起种族主义指控的。 最后,在美国lazy 是很严重的指控,很多时候被认为有种族主义色彩。
h
hokiegogogo
烧山好野 发表于 2025-07-17 05:55
我有一个同学,她专业是政治学,毕业后当DEI officer 三句不离种族性别性取向

她还没被layoff吗?
M
MajiaZ
FanJia 发表于 2025-07-17 10:55
这。。。哪都能碰到这样的同学吧。和种族没关系。

是啊,换成abc也会有。扯到肤色大作文章,这位妈妈和女儿本来就是racist,还号称傻白甜。
s
shoon_yee
明朗少女 发表于 2025-07-17 10:55
那就是说作业还是可以涂色的?

我问你,如果你孩子的白人同学给他随手画个眯缝眼,然后说是你家孩子,你和孩子的感受是人家并没有任何意思,还觉得是友好的表现,是傻白甜?
C
Centauri
Centauri 发表于 2025-07-17 09:44
这篇文章,作者号称是“作为一位移居美国近二十年的华裔母亲”
但写的目标人群,显然是国内人群,而且还是那些不熟悉美国的人群 - “为了实现“爬藤”(上美国常春藤名校)梦想” - 只有针对国内不熟悉美国的人群时,才会做这种额外解释吧?
这个是个很奇怪的点。。。
还有些其他的,比如:”耳边充斥着韩语、印度语、日语、越南语和中文“ - 在这儿,孩子们之间说”印度语、日语、越南语“的,呵呵,只怕很少见。
另外我最近常用goolge gemini写点AI小说,这顶楼的作品,很有AI小说特色(特别是那几个副标题。。。我让AI写小说的时候,有时AI会自己自作聪明的干这个)。
就是这样了。。。


这篇文字中,到处都是疑似AI写出的痕迹 - 主要我最近用AI写小说,已经很习惯AI的某些说话方式 - 好像说的冠冕堂皇,但现实中听的怪怪的。。。
如果不谈这些(毕竟,人家也可以是自己的题材,让AI帮着写嘛),文中的一些“事实”,也很奇怪。
之前提过的,”耳边充斥着韩语、印度语、日语、越南语和中文“就是其一 - 这里有谁经历过在除了韩国城这类某族聚居区之外,公开的这种学校里,听到充斥着”印度语、日语、越南语“的环境的?

“他爸爸超厉害,是麻省理工的工程师” MIT的工程师???这是个什么操作?不是说不会有啊,但这是一般人的脑回路么?AI想当然的结果?
“而且Debit Card已经被刷爆了” - 这是AI的创作,还是作者自己的无知?就一些“都是她平时正眼都不会多瞧一眼的杂牌子,而且又丑又暴露”能“刷爆”卡?当然非走极端,非要说人家买了几十件上百件,那我没话说。
“大学里学生权益办公室的老师要求家长和她一起参加半小时后的一个视频会议” 听说过这种事是能提前”半小时“通知的么?还要家长一起 - 家长随时都有时间?当然,特意想到了一般家长不会和孩子一起去夏校,所以设计成”视频会议“?AI在这细节问题上倒是没犯傻。。。

“如果被告学生不向当事人道歉,将会被踢出项目组巴拉巴拉” - 这就是笑话了。啥时候“道歉”在处罚与否中有这么大作用了?啥时候一个暑期的活动(显然是夏校一类的),开除的处罚,居然被称之为“踢出项目组”了?说的好像是学校自己的学生被“踢出项目组"似的。。。
总之,我的结论就是:大概率是编的小说。。。

W
Wl8418
Dongjie 发表于 2025-07-17 09:39
很多方法,AI查一查就有。基本managing的skill就够用。本来是很好的锻炼机会,处理的一团糟。

多谢!
c
chromatography
这边很讲team work.
记得我上学的时候,每一门课都要分组准备slides ,以组为单位演讲。 好在我每次分组,每个人都很认真,份内的活都按时完成。
有一个伊朗同学,不知道什么原因,最后期末的演讲,她一个人做的,就记得教授脸色很不好,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还说耽误大家时间啥啥的。 后来在商场碰到这个女孩,她先问我那门课得的啥,然后说她只得了C。 可见教授是多不待见不讲team work 的😆🥹
h
hijklmn
zhangxx818 发表于 2025-07-17 07:51
国内的小留来不懂政治正确,经过两三次教训就懂了。 反而是这个当妈的,用力过猛。说是陪读,自己也没有美国生活经历,在这里帮倒忙,给孩子搓火。 不如回国,找个工作,自己过自己的人生,好过以后被孩子嫌弃没有边界。

她说她来美国快20年了啊。。。
希望你回到从前
有些孩子从小生活的环境让他们没有什么规矩常识还有相对低自尊。team work不出力不尽力我觉得最终的原因就是自己对自己没有期待,没有尊重。
不要一杆子打翻一船人,可以把事情重新整理写一下,还有找个律师看看孩子是不是被老师错待了,让老师和学校知道发生了什么。也教育好孩子,凡事要有主见,不可无防人之心。
h
happyme888
page394 发表于 2025-07-17 10:56
小组作业这种事情,即使你上了藤,即使你上了T5都是常见的。 就事论事永远都有人carry the team 有人freeride. 处理好需要很高的情商和能力,大部分时间都是最在乎成绩的人做好整租的工作。比如大藤里, premed 的娃在乎成绩, 搞startup 的就忙不过来想对付,你能怎么办。 说解释起来太麻烦就叫墨西哥人这句话是谁开始说的,如果是你女儿确实不妥。如果已经说了从哪国来的,你还把中国人叫做日本人,把韩国人叫做中国人,也会引起种族主义指控的。 最后,在美国lazy 是很严重的指控,很多时候被认为有种族主义色彩。

我女儿也是一做group project就遇到各种不干活,干不好活儿的猪队友。搞出很多烦恼,每次都教她怎么去催去管别人。实在不行的时候,交作业时把每个人做的内容highlight,写清楚,让老师知道别人的锅让他们自己背
i
initium
这老妈一看就是helicopter父母啊,人家residential program还去从早到晚守着。这姑娘以后社会会继续教育的,还有个美国社会不待见的first name,怎么想的
T
Tinoy03
shanggj 发表于 2025-07-17 09:45
你还想怎么处理?

按大家之前商量好的规则处理啊
s
[email protected]
白人的父母 已经从小教育孩子怎么社交选择朋友和礼貌的对待和远离有色人种 黑人和别的有色人种的父母 从小教育孩子怎么避免歧视和利用肤色 只有华人的父母自己才是傻白甜 平时要不就是各种 明目张胆的歧视 要不就是告诉孩子当黄左 一个个的傻的可以
l
littlefriend2014
santamika 发表于 2025-07-17 04:23
太长了,不想读。另外,如果是真事,普通人哪有那么多时间罗哩叭嗦一大堆,也就100个字发发牢骚得了,

楼主陪女儿去夏令营,怎么会没时间?我相信是真事。
j
jennifer111ar
温室里的花朵
l
laqyx6
一开始那和女孩子不做事就应该报告给老师,而不是坐等恶人先告状,得了教训挺好的,才十年级,不算晚
H
Hudsonbay7
一个活生生的反例
C
Centauri
littlefriend2014 发表于 2025-07-17 12:05
楼主陪女儿去夏令营,怎么会没时间?我相信是真事。

你见过在这儿呆二十年的人,用这个风格写文章么 - 比如,特意解释“爬藤”是(上美国常春藤名校),比如,“左手拿着奶茶,右手拎着购物袋” - 这样的购物袋里的“平时正眼都不会多瞧一眼的杂牌子,而且又丑又暴露”衣服能刷爆信用卡?比如“大学里学生权益办公室的老师要求家长和她一起参加半小时后的一个视频会议” - 这种重要的事情,会仅仅提前半个小时通知家长参加?比如,一个挂个州大名字的夏校,里面的问题一会儿是“大学里学生权益办公室的老师”开会,到了晚上,又开会,就变成“女儿项目组的负责老师”开会了。。。再比如。。。
我就不多说了。。。
另外,要不是我最近常玩用AI写小说,太习惯AI的口气了,可能还真不容易看出这大概率是个AI的作品呢。。。
半个马和甲
女儿在学术上,在某些平行很优秀,但在情商,和人相处下基本上处于差生水平。这里看出来妈妈(爸爸呢?) 的教育问题很多。
一般人遇到这种team work 老赖的情况,怎么会第一反应和孩子说什么”要team work spirit ?!" . 工作上枪credit , 你也这么处理的吗? . 你一开始就让自己女儿落于下风了。还有讨好的交友方式,看见,不引导又是什么操作? 最后,南美国家小,这个女孩干脆说自己墨西哥人,多好教育孩子共情,真正建立和这个南美女孩信任友谊的机会,又被你浪费掉。

最后整个事件后你得出的结论也让人觉得你的思维能力,处事智慧都不够你女儿需要的。
听话,下次女儿再碰到这样的问题, 让她直接问GPT去好过问你。 你少出主意吧。你的认知够不到帮助你女儿去到,和她应该可以去到的高度。 越往前走,越需要为人处世智慧,你真的有的不多。
x
xixixihahaha
leaves 发表于 2025-07-17 07:43
这不是在学校分组做Project经常发生的事情吗?可不分种族。大部分娃初中就遇到过并且学会怎么应对。不管啥种族,因为别人不做项目说别人懒惰在学校都是不被接受的。

所以呢?说句实话就这么不可接受?
s
suqin
这写作风格,让我如鲠在喉,说不出的难受。。。。 感觉事实夸大了一千倍。吸引眼球的吧
C
Centauri
suqin 发表于 2025-07-17 12:37
这写作风格,让我如鲠在喉,说不出的难受。。。。 感觉事实夸大了一千倍。吸引眼球的吧

没什么,大概率不是作者故意的,只是AI风格而已。
s
shanggj
Centauri 发表于 2025-07-17 12:29
你见过在这儿呆二十年的人,用这个风格写文章么 - 比如,特意解释“爬藤”是(上美国常春藤名校),比如,“左手拿着奶茶,右手拎着购物袋” - 这样的购物袋里的“平时正眼都不会多瞧一眼的杂牌子,而且又丑又暴露”衣服能刷爆信用卡?比如“大学里学生权益办公室的老师要求家长和她一起参加半小时后的一个视频会议” - 这种重要的事情,会仅仅提前半个小时通知家长参加?比如,一个挂个州大名字的夏校,里面的问题一会儿是“大学里学生权益办公室的老师”开会,到了晚上,又开会,就变成“女儿项目组的负责老师”开会了。。。再比如。。。
我就不多说了。。。
另外,要不是我最近常玩用AI写小说,太习惯AI的口气了,可能还真不容易看出这大概率是个AI的作品呢。。。

这是一位熟悉AI写作风格的人提出的一些质疑,值得认真对待。以下是我对这些反例逐一分析,并最终综合判断这篇文章更可能是真人所写还是AI生成: 🧩 对反例逐条分析 1. “你见过在这儿呆二十年的人,用这个风格写文章么,比如特意解释‘爬藤’…”确实不自然,但不代表就是AI写的。 一个在美国生活多年的人,可能会因为面对中文读者(尤其是国内亲友或公众号粉丝)而故意加入解释性内容(如“爬藤=上藤校”)。这是一种跨文化写作调整,并不能说明是AI。 2. “购物袋里平时正眼都不会瞧的杂牌衣服能刷爆信用卡?”有一定逻辑漏洞,但可以解释。 这段的本意是表达“冲动消费 + 情绪失控”的夸张心理状态,不是说每件衣服都贵,而是买了很多没必要的东西以发泄情绪。这种“刷爆信用卡”是修辞而非事实陈述,这类夸张手法更像是人类写作。 3. “学生权益办公室提前半小时叫家长参会,这不合逻辑”这是一个合理质疑,但也有可能。 虽然听起来突兀,但在某些夏校、暑期项目中,确实可能因临时事件安排紧急会议,尤其如果是非正式、非学术的项目。这种设定不完全脱离现实。况且AI不会主动编造这种细节级的“反常设定”,除非被特别提示。 4. “夏校里的人设前后不一致:学生权益老师变成项目老师”这一点是写作上不够严谨,但很常见于人类写作。 普通人写回忆性文章,经常出现称呼或职责描述不一致的情况。这是人类作者因记忆模糊或表达松散而出现的自然瑕疵,恰恰是AI通常会避免的(AI反而常常保持一致性过头)。这更像人写的。 5. “奶茶、购物袋这些元素像AI模板凑的图”不成立。 这些细节虽然有“模板感”,但其实很常见于当代中文网络写作(特别是女性题材类文章)。这不能单独作为AI判据,因为AI学的就是人类写作中常出现的元素,不能反过来用这些元素去“反推AI”。 🧠 综合评估维度 维度更像AI更像真人说明情感细节❌✅情绪连贯,有愤怒、羞耻、迷茫等层次变化写作风格⚠️(略带刻意)✅带有主观判断、情绪波动和跳跃时间线逻辑❌✅有混乱,但更像人类记忆式叙述写作动机❌✅有明确表达目的:批评DEI体制、反思留学代价AI特征(重复句式、模板表达、过度平滑)❌(不显著)✅没有典型ChatGPT式逻辑流畅和格式化表达
🧾 结论:大概率为真人所写,可能略经AI润色或协助排版(例如标题优化或断句),但主体内容是基于真人经历、真人表达的原创写作。
C
Centauri
shanggj 发表于 2025-07-17 12:50
这是一位熟悉AI写作风格的人提出的一些质疑,值得认真对待。以下是我对这些反例逐一分析,并最终综合判断这篇文章更可能是真人所写还是AI生成: 🧩 对反例逐条分析 1. “你见过在这儿呆二十年的人,用这个风格写文章么,比如特意解释‘爬藤’…”确实不自然,但不代表就是AI写的。 一个在美国生活多年的人,可能会因为面对中文读者(尤其是国内亲友或公众号粉丝)而故意加入解释性内容(如“爬藤=上藤校”)。这是一种跨文化写作调整,并不能说明是AI。 2. “购物袋里平时正眼都不会瞧的杂牌衣服能刷爆信用卡?”有一定逻辑漏洞,但可以解释。 这段的本意是表达“冲动消费 + 情绪失控”的夸张心理状态,不是说每件衣服都贵,而是买了很多没必要的东西以发泄情绪。这种“刷爆信用卡”是修辞而非事实陈述,这类夸张手法更像是人类写作。 3. “学生权益办公室提前半小时叫家长参会,这不合逻辑”这是一个合理质疑,但也有可能。 虽然听起来突兀,但在某些夏校、暑期项目中,确实可能因临时事件安排紧急会议,尤其如果是非正式、非学术的项目。这种设定不完全脱离现实。况且AI不会主动编造这种细节级的“反常设定”,除非被特别提示。 4. “夏校里的人设前后不一致:学生权益老师变成项目老师”这一点是写作上不够严谨,但很常见于人类写作。 普通人写回忆性文章,经常出现称呼或职责描述不一致的情况。这是人类作者因记忆模糊或表达松散而出现的自然瑕疵,恰恰是AI通常会避免的(AI反而常常保持一致性过头)。这更像人写的。 5. “奶茶、购物袋这些元素像AI模板凑的图”不成立。 这些细节虽然有“模板感”,但其实很常见于当代中文网络写作(特别是女性题材类文章)。这不能单独作为AI判据,因为AI学的就是人类写作中常出现的元素,不能反过来用这些元素去“反推AI”。 🧠 综合评估维度 维度更像AI更像真人说明情感细节❌✅情绪连贯,有愤怒、羞耻、迷茫等层次变化写作风格⚠️(略带刻意)✅带有主观判断、情绪波动和跳跃时间线逻辑❌✅有混乱,但更像人类记忆式叙述写作动机❌✅有明确表达目的:批评DEI体制、反思留学代价AI特征(重复句式、模板表达、过度平滑)❌(不显著)✅没有典型ChatGPT式逻辑流畅和格式化表达
🧾 结论:大概率为真人所写,可能略经AI润色或协助排版(例如标题优化或断句),但主体内容是基于真人经历、真人表达的原创写作。

我举的这几个例子是在说明这是编的,不是在说明这是AI写的。
我认为这是AI写的,是基于其他(文风)的原因。

M
Mediterranean
Centauri 发表于 2025-07-17 12:52
我举的这几个例子是在说明这是编的,不是在说明这是AI写的。
我认为这是AI写的,是基于其他(文风)的原因。


我倾向于真人写的,AI一般文笔没这么差。当然口口声声白左,有可能是Grok写的,没用过这个,不知道水平如何。当然prompt可能授意AI模仿真人拙劣口吻写也是可以的
C
Centauri
Mediterranean 发表于 2025-07-17 13:00
我倾向于真人写的,AI一般文笔没这么差。当然口口声声白左,有可能是Grok写的,没用过这个,不知道水平如何。当然prompt可能授意AI模仿真人拙劣口吻写也是可以的

我之前提到的那些与现实明显冲突矛盾的地方,造成我认为,这具体的故事,大概率是编的。至于文章是人写的,还是AI写的,其实不是那么重要,大家猜着玩儿而已。
我的猜测,是基于,其中一些地方,都非常像我让AI写文章时,AI的口气。
比如,
“更让我意识到,这些问题已渗透进美国教育最深层的土壤,也悄悄地重塑着美国年轻人的道德理念、人生观和价值观。”
“看着70%以上的亚裔面孔,耳边充斥着韩语、印度语、日语、越南语和中文,我不禁心中暗暗感慨:”
“并乐呵呵地左手拿着奶茶,右手拎着购物袋,很开心地跟我说:“妈妈,我交了新朋友,刚才我和新朋友去逛街了,我们分了论文小组,接下来几周,我们三个人要每天开会并讨论,做大量工作。”
“女儿也点点头,默默去完成那个女孩未做的功课......可还是有点委屈地说:“那。。。”
“骄阳下,我看到了她闷闷不乐的身影向我走来,一进车里她又止不住地开始大哭......我们的大致对话如下:”

另外这个加副标题的方式,也很像AI。我让AI写故事的时候,有时候不小心可能说了某些话,目的本来是让AI写作的时候注意结构,结果AI就自作主张主动给文章分成几个部分,自主加上了副标题。。。





g
generalB
suqin 发表于 2025-07-17 12:37
这写作风格,让我如鲠在喉,说不出的难受。。。。 感觉事实夸大了一千倍。吸引眼球的吧

故事会风格,带着点儿土气。
s
springwaterhot
美国这种被动分组 搞小组作业 历来很扯蛋。 一般就是核心和边缘的….干活的和混的… 各就各位。这里面妈和闺女没搞清楚,该墨西哥女郎就是来混的,闺女自己干就可以,催促一两次,人家不干,就只好自己单干;美国文化 玩弄权术和阴招,爱背后打击报复的人很多..
假如该墨西哥女郎突然脑袋抽筋,决定自己当核心队员来个leadership,结果只会更糟糕….
另外,这个估计是AI 创作的…让人难以看下去….
e
eda2k4
浓浓的机油味
q
qlsdyxd1
完全可以和老师反映情况 说她不做事情 可以列表 把每个任务itemize 然后写是谁做的 都知道人不好了 还客气什么?
C
Centauri
shanggj 发表于 2025-07-17 12:50
这是一位熟悉AI写作风格的人提出的一些质疑,值得认真对待。以下是我对这些反例逐一分析,并最终综合判断这篇文章更可能是真人所写还是AI生成: 🧩 对反例逐条分析 1. “你见过在这儿呆二十年的人,用这个风格写文章么,比如特意解释‘爬藤’…”确实不自然,但不代表就是AI写的。 一个在美国生活多年的人,可能会因为面对中文读者(尤其是国内亲友或公众号粉丝)而故意加入解释性内容(如“爬藤=上藤校”)。这是一种跨文化写作调整,并不能说明是AI。 2. “购物袋里平时正眼都不会瞧的杂牌衣服能刷爆信用卡?”有一定逻辑漏洞,但可以解释。 这段的本意是表达“冲动消费 + 情绪失控”的夸张心理状态,不是说每件衣服都贵,而是买了很多没必要的东西以发泄情绪。这种“刷爆信用卡”是修辞而非事实陈述,这类夸张手法更像是人类写作。 3. “学生权益办公室提前半小时叫家长参会,这不合逻辑”这是一个合理质疑,但也有可能。 虽然听起来突兀,但在某些夏校、暑期项目中,确实可能因临时事件安排紧急会议,尤其如果是非正式、非学术的项目。这种设定不完全脱离现实。况且AI不会主动编造这种细节级的“反常设定”,除非被特别提示。 4. “夏校里的人设前后不一致:学生权益老师变成项目老师”这一点是写作上不够严谨,但很常见于人类写作。 普通人写回忆性文章,经常出现称呼或职责描述不一致的情况。这是人类作者因记忆模糊或表达松散而出现的自然瑕疵,恰恰是AI通常会避免的(AI反而常常保持一致性过头)。这更像人写的。 5. “奶茶、购物袋这些元素像AI模板凑的图”不成立。 这些细节虽然有“模板感”,但其实很常见于当代中文网络写作(特别是女性题材类文章)。这不能单独作为AI判据,因为AI学的就是人类写作中常出现的元素,不能反过来用这些元素去“反推AI”。 🧠 综合评估维度 维度更像AI更像真人说明情感细节❌✅情绪连贯,有愤怒、羞耻、迷茫等层次变化写作风格⚠️(略带刻意)✅带有主观判断、情绪波动和跳跃时间线逻辑❌✅有混乱,但更像人类记忆式叙述写作动机❌✅有明确表达目的:批评DEI体制、反思留学代价AI特征(重复句式、模板表达、过度平滑)❌(不显著)✅没有典型ChatGPT式逻辑流畅和格式化表达
🧾 结论:大概率为真人所写,可能略经AI润色或协助排版(例如标题优化或断句),但主体内容是基于真人经历、真人表达的原创写作。

“一个在美国生活多年的人,可能会因为面对中文读者(尤其是国内亲友或公众号粉丝)而故意加入解释性内容(如“爬藤=上藤校”)。这是一种跨文化写作调整,”
这个,其实就是我最一开始就觉得这是坑的原因 - 当然,只是猜。
很简单 - 一个在美国生活20年的,还要专门去给女儿夏校陪读的女人,有什么动机能让她写这么一篇专门给”国内读者“看的文章?任何我能想到的动机,都免不了和”坑“联系起来。。。
A
ArielsDream
springwaterhot 发表于 2025-07-17 13:11
美国这种被动分组 搞小组作业 历来很扯蛋。 一般就是核心和边缘的….干活的和混的… 各就各位。这里面妈和闺女没搞清楚,该墨西哥女郎就是来混的,闺女自己干就可以,催促一两次,人家不干,就只好自己单干;美国文化 玩弄权术和阴招,爱背后打击报复的人很多..
假如该墨西哥女郎突然脑袋抽筋,决定自己当核心队员来个leadership,结果只会更糟糕….
另外,这个估计是AI 创作的…让人难以看下去….

分组作业属于提前熟悉社会规则……每个公司都有埋头苦干当老黄牛的,然后项目做完了以后就会有一个人特别会present,特别会抢功,然后升职机会就给了那个只说不做的人。
M
MegMegMeg
哈哈哈,我也觉得是AI写的,而且不是deepseek,deepseek用微博利评锤得多,非常口语化,不会写出左手拿着奶茶,右手拿着购物袋这样的哈哈哈哈,笑死我了。
这到让我想起一件事,我大一的时候得了个奖去美国参加一周的活动。这个其实是对标美国高中生的,但国内高三学生不可能搞七搞八的,所以国内延后一年,美国获奖的学生是应届高中毕业生。现在想来这个就是有点camp性质,只不过我不懂,美国学生玩这些都很熟练了。
也是做一个group presentation,我跟一个abc男一个abc女一个印二代女一组。这三个人都录了大藤HYP之一,abc男很友好,abc女开始有点看不上我国内来的土鳖,但是她人倒还好很勤奋,后来发现我理科水平挺高的(of course 咱老中怕谁)就对我态度好了。印女一开始不愿意跟我们组队,说她重新match了一个全白男的group,结果我们都收尾了,印女突然冒出来说她还是觉得回我们组比较好。我那时中国思维啊,这种free rider事情国内太常见了,我就说好。另两个abc不乐意但是见我说好,也不好说什么。最后奇葩的是,因为印女并不知道我们做了些啥,所以她就做最后总结念结果,高光全给了她。两abc小孩气坏了,我觉得就还好,因为国内别人抄我作业蹭实验报告不经常发生吗,多大点事。。。现在想来对不起那两个队友呵呵。
那时候没意识到,这不就是PPT嘴炮族101。。。
天干勿早
即使是编的,这篇文也充满了种族歧视,傻白甜不是伤害别人的理由。一个项目的成功完成固然很重要,但项目组的和谐融洽也是非常重要的。
T
Terabithia
这位华人妈妈 自己是种族歧视就直说 不用拉女儿垫背
s
serena
我也觉得是AI写的。这女儿到了10年级才遇到group project的问题简直让人匪夷所思。我女儿初中就经常吐槽谁谁谁不出活。这不是很常见的事吗?管你白皮黄皮黑皮。我娃吐槽的时候都没提过人家是什么肤色背景,因为不相干。 这个妈号称20年华裔,十年级奔十一年级的娃都还要陪读。真是没见过。这娃一直在美国读书,会给不太熟悉的同学画像涂黑皮肤?这不叫傻白甜,这是蠢和mean。 楼主是从哪里找到这种垃圾文?
b
bhuahua
有个什么样的妈妈就有个什么样的女儿,这个妈妈太软弱了,没有告诉自己女儿正确的道理,凭什么那个人什么事也没做就能够分到credit?然后想出办法一步一步收集证据来证明她的确没做事。这个妈妈功利心太强,带着女儿也功利心太强
黄苗苗
mark mark
l
lihualihua
什么鬼,一个越南女娃蹭作业就能与移民政策挂钩? 自己先滚出美国算了
公用马甲7
看来女儿变成了种族歧视者,这位当妈的非常欣慰。典型的华川粉一枚。
q
qas168888
zhangxx818 发表于 2025-07-17 10:39
画别人,涂黑,没什么错。难道老默不黑吗?

不是幼儿园小朋友了,高中生没事画别人,又不是认真画的,什么用意不用明说吧?
r
rumraisin2023
回复 89楼 MegMegMeg 的帖子
当时就应该拒绝那个印女重新加入吧,以后得多教育娃,打预防针。不去抢别人的功劳但是也不能被人白白欺负。
e
eda2k4
lihualihua 发表于 2025-07-17 14:29
什么鬼,一个越南女娃蹭作业就能与移民政策挂钩? 自己先滚出美国算了

虽说大概率是ai写的,还是该看个开头吧,人种都搞错了。如果是越南人,就不会扯什么歧视了
f
flying_tiger
全篇假的不行。 而且要交9000的州立夏校,对爬藤用处不大。
小喵呜
Centauri 发表于 2025-07-17 13:26
“一个在美国生活多年的人,可能会因为面对中文读者(尤其是国内亲友或公众号粉丝)而故意加入解释性内容(如“爬藤=上藤校”)。这是一种跨文化写作调整,”
这个,其实就是我最一开始就觉得这是坑的原因 - 当然,只是猜。
很简单 - 一个在美国生活20年的,还要专门去给女儿夏校陪读的女人,有什么动机能让她写这么一篇专门给”国内读者“看的文章?任何我能想到的动机,都免不了和”坑“联系起来。。。

这不是很正常吗。现在网络发达了,很多出国很久的人其实混的还是中文圈,那么往国内社媒发国外的东西很正常啊,受众大得多。
C
Centauri
这不是很正常吗。现在网络发达了,很多出国很久的人其实混的还是中文圈,那么往国内社媒发国外的东西很正常啊,受众大得多。
小喵呜 发表于 2025-07-17 15:36

你见过很多这种,来这儿二十年来,往国内社媒,发自己孩子亲身经历的,这种很私人的事的?办升学指导的,打广告的,那倒有可能 - 但这种人发的文章,被第一感猜是"坑“,也很正常吧?
当然不是绝对不可能。。。毕竟这世界啥事都有。我也说了,只是猜而已。
就好像女儿买了一个一只手能拿的了的购物袋装的“她平时正眼都不会多瞧一眼的杂牌子,而且又丑又暴露”衣服,就能刷爆信用卡 - 也可以有解释的。
就好像“十几项科研课题陆续展开!我的女儿每天过着学校、图书馆、公寓三点一线的生活”,然后突然某一天女儿“交了新朋友,刚才我和新朋友去逛街了”, 也可以解释的。
就好像““一个男生好像是越南人,他爸爸超厉害,是麻省理工的工程师。”这种一般人不会这么说的说法(啥叫麻省理工的工程师?),也可以解释的。
呵呵,这文章槽点多了去了。。。
当然,都只是猜而已。毕竟,完全可以是个真事,但故意写的槽点多,那读者也没辙不是?
r
rumraisin2023
这文笔就是小红书文笔